古希腊的地理环境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14
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希腊古代文明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文明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年左右的青铜时代。
希腊地区的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对其文明起源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地理环境、文化传承、政治体制等多个角度探讨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
一、地理环境的影响希腊地处东地中海,拥有众多的海岛和海岸线。
这种地理环境为希腊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资源,同时也促使希腊人发展了强大的海洋文化。
希腊周围的海洋交通网络使得希腊人能够与外界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此外,希腊地形多山,地形起伏不平,导致希腊各个地区之间形成了自然屏障。
这种地理条件促进了城邦的形成,每个城邦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政治制度。
城邦的独立性和竞争性也进一步促进了希腊文明的多元化和发展。
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无法忽视其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希腊古代文明受到了许多地中海文明的影响,如古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希腊人在接触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创新和改造,形成了独特的希腊文明。
希腊文明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文学艺术的繁荣。
古希腊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史诗、悲剧、哲学等各个方面的作品都在希腊古代文化中得以发展和繁荣。
三、政治体制的演变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希腊政治体制的演变密切相关。
在古代希腊,城邦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制度。
最著名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其制定了许多传世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雅典民主政体的形成使得希腊文明有了独特的政治面貌,也为后世的政治制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希腊政治思想家们对于政治制度的探讨和思考,使得政治思想得以发展和进步。
四、宗教与哲学的影响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还与宗教和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古希腊的宗教信仰体系是多神教,以众神的崇拜和祭祀为核心。
希腊人通过宗教仪式和神殿的建设与神灵进行交流,使得宗教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腊的哲学思想被誉为世界哲学的摇篮。
古希腊疆域形态特征
古希腊的疆域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城邦制度:古希腊的政治组织形式主要以城邦为主,每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
城邦之间的疆域相互独立,且经常发生冲突和战争。
2. 山地地形:古希腊地形以山地为主,导致城邦之间的交通不便,也使得各个城邦能够相对独立地发展自己的文化和政治制度。
3. 海岸线发达:古希腊位于地中海地区,海岸线发达,有利于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
许多城邦都建立在海岸附近或岛屿上,便于开展海上活动。
4. 殖民扩张:古希腊人善于海外殖民,通过建立殖民地扩大自己的疆域和影响力。
这些殖民地通常位于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区,成为古希腊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5. 多元文化:古希腊疆域内存在多种文化和民族,如多利安人、阿卡狄亚人、伊奥尼亚人等。
这种多元文化特点也反映在城邦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上。
总之,古希腊的疆域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城邦制度、山地地形、海岸线发达、殖民扩张和多元文化等。
这些特点共同塑造了古希腊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面貌。
浅谈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兴仁一中鲁家敏任何一种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地理环境与之密切相关。
它是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一般来说,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林、湖泊、河流、海洋、动植物分布以及陆地和水中的矿藏等等.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前提,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世界各地独特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变动性,影响着各族人民的体格、习惯、风尚、乃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
因此,文明才呈现出独特性和多样性,其中,以古希腊的海洋文明最为突出和典型。
一、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古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
古希腊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扼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
古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少。
三面环水,东有爱琴海,西有伊奥尼亚海和亚得里亚海(它们都是地中海的一部分)。
其中爱琴海处于地中海东部的西北隅,东接小亚细亚,西连希腊半岛,南与埃及叙利亚隔海相望,海中岛屿星罗棋布,有利于航海和文化交流。
因此,古代希腊实际上是诸海环绕的半岛。
在这里,温和晴朗的地中海气候表现的最为典型,没有欧洲大陆冬季的严寒,也没有非洲夏日的酷暑。
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希腊独特的文明,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爱琴文明,在历史传统上,爱琴海与希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爱琴文明形成后,爱琴海与希腊组成统一文化区,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古希腊文化区,它是西方文明的源泉。
二、地理环境与古希腊的生活习俗和经济形态古希腊三面环水,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海峡连绵,加之人多地少,大规模从事农业生产已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为了解决人们的土地和生存问题,古希腊人往往凭借海洋优势从事海上贸易活动和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是殖民运动的高潮时期,数以千计的殖民城邦遍布整个地中海和黑海沿岸,构成了多中心的古希腊世界。
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城邦文明的影响希腊是希腊人对他们所生活居住地区的通称,在古代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最初指传说中希腊人始祖所居住的希腊半岛中部偏北地区,后来范围逐步扩大后,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乃至泛指所有希腊人聚居之地。
古希腊扼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
希腊本土居于希腊地域的中央,是诸海还绕的半岛,只在北部与欧洲大陆相连。
今天的希腊,是一个位于巴尔干半岛向南延伸部分的共和国。
现代希腊和古代希腊在地理上有着很大差别。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是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东面的爱琴海群岛(总数在480个以上)、西面的伊奥尼亚群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大岛有罗德斯、萨莫斯、开俄斯等)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广大地区。
希腊则是以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其地理环境的特色。
海洋主宰了它的气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历史文化。
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文明带来哪些影响呢?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探究。
一、促使希腊城邦的形成。
古希腊被群山分割成许多小块地区,各地区面积不大,平原地区居住大部分人口,组成市、镇,而小块山地则构成村落。
公元前8世纪是希腊地区在爱琴文明灭亡后重新普遍出现国家的时期,此时的国家皆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围的村落而成,一城一邦,故称希腊城邦。
在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
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
其中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斯巴达面积达8400平方千米,大约是北京市的一半,人口约40万,男性公民最多时有9000人。
雅典领土约2550平方千米,大约是北京市的七分之一,人口20~30万,男性公民最多时有3万~4万人。
古希腊更多的是蕞尔小邦,人口不过一两万,大小也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
留传至今有关这一时期的文献史料较多集中于诗人希西阿德(约公元前750-700年间)的诗篇中,史学界遂称之为希西阿德时期。
城邦时期希腊地区出现了标志希腊文明光辉的一系列重大发展:希腊人袭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使希腊各邦有了共同的传统节日和历史纪年。
古希腊民主制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成因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山东仝飞韩婧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代民主思想的摇篮。
古希腊“蓝色的海洋文明”给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就是雅典的民主制度。
在人类社会君主制盛行的时代,雅典却实行了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这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古希腊的海岸线支离破碎,平原地区狭窄多山,半岛被纵横交错的山脉分割成一个个小区域。
许多地区相互隔绝,没有条件进行统一的大规模农业生产。
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也不容易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的中央集权国家。
因此雅典形成了一个以城邦民主为基础的松散的联邦国家。
二、经济因素地少人多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古希腊人凭借众多港湾的优势,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发展海外贸易。
希腊商业活动频繁,经济发达,商品流通环境自由,这是雅典民主形成的经济原因。
三、思想文化因素殖民扩张促进了古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不仅开阔了希腊人的视野,也使得古希腊人吸收了先进的文明成果。
古希腊人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智者学派提出了“人”的主题,以人为中心考察社会问题,这一切都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促进作用。
四、历史条件古希腊人认为,城邦意味着同一血缘的共同群体、共同地域和政治经济的绝对独立。
这种认识加强了城邦内部的凝聚力,促进了城邦的发展,但也成为希腊城邦之间战争不断的原因。
战争需要城邦内部的团结。
民主自由既符合商品经济的要求,也符合人心。
成为动员人民团结的重要手段,这是雅典民主形成的历史原因。
五、政治条件在梭伦的改革中,社会阶级是根据财产划分的,克里斯提尼打破了按地区划分的血缘标准。
同时,他建立了五百人议会和十将委员会,确立了古希腊民主的框架。
古希腊的民主是在政治改革中完成的。
总的来说,在研究雅典民主产生的原因时,要看到当时雅典社会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复杂综合作用。
这些因素紧密相连,共同作用,形成了雅典的民主。
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与其对古希腊文化、政治和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位于东地中海的古希腊地区由众多的岛屿和山脉组成,这种地理特点塑造了古希腊独特的发展轨迹。
本文将探讨古希腊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并对其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海岛地理1.1 众多岛屿古希腊地区约有数千个岛屿,其中最大的是克里特岛和伊庇鲁斯岛。
这些岛屿被分为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群岛和埃提奥佩亚群岛等几个集群。
这些岛屿的分布使古希腊人可以利用海运和渔业来维持生计,同时也为他们的探险和殖民活动提供了便利。
1.2 海上贸易古希腊地区的海洋贸易使得古希腊成为地中海东部地区的重要商业中心。
通过海洋贸易,古希腊人与其他希腊城邦以及埃及、意大利和亚洲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物品交换。
这种交流促进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和多元化。
二、山脉地形2.1 伯罗奔尼撒山脉伯罗奔尼撒山脉是古希腊地区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将古希腊分为中部和南部两个主要地理区域。
该山脉对于古希腊政治的分裂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众多独立的城邦,如斯巴达和科林斯等。
2.2 奥林匹亚山奥林匹亚山是古希腊宗教和文化的重要中心。
作为众神之地,奥林匹亚山不仅是古希腊人崇拜神灵和举办奥运会的地方,也是艺术、哲学和文学等领域的重要交流中心。
三、气候条件3.1 地中海气候古希腊地区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而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这种气候条件对古希腊的农业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北方地区相比,古希腊地区的气候更适宜种植葡萄、橄榄和小麦等作物,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2 气候不稳定性古希腊地区的气候条件并不稳定,经常出现干旱、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这些灾害对古希腊人的生活和社会安定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四、地理特点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4.1 海岛地理与探险精神古希腊地区众多的岛屿和海洋贸易促进了古希腊人的探险精神。
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航海和定居活动,建立了海外殖民地,并将自己的文化和制度传播到地中海各地。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6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试析希腊地理环境及其对古希腊史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世界史真题)正确答案:(一)与古代东方文明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的特色相比,希腊则是以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其地理环境的特色。
海洋主宰了它的气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于它的历史与文化。
进入铜器时代以后,爱琴海已变成希腊与东方先进文明建立联系的主要通道,他们东航经叙利亚而接触巴比伦文明,从爱琴海南边最大岛屿克里特往南往东,也很容易到达埃及。
这两大文明古国和其他东方文明民族都使爱琴文明和日后的希腊文明得以丰富和发展,使他们能在自己的文化创造上取得卓越成就。
(二)希腊本土分为北希腊、中希腊和南希腊三部分。
中希腊的雅典从古到今始终是希腊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南希腊在地理上又别称伯罗奔尼撒半岛,其东北端的迈锡尼在爱琴文明后期代克里特而起,地位非常重要。
在希腊文明时期,希腊本土和爱琴诸岛都各自建立了数以百计的城邦小国,始终未能统一,但在民族、语言、文化、风俗方面却较一致。
以纷立的城邦小国而取得突出的文明成就,这是希腊不同于东方文明的一大特点。
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爱琴海岛屿密布、希腊本土又被群山分割为无数小块区域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有关。
涉及知识点:古代希腊文明2.论述15一16世纪以来西欧在政治、宗教以及自然科学上的变化。
(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世界史综合真题)正确答案:(一)这一时期在政治上是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制度产生的时期。
两班牙通过再征服运动、王朝联姻统一了西班牙,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
英法两国则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其特征是国王个人专权,他依据“君权神授”说,把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集于一身,并且依靠官僚制度和常备军,对全国实行集权统治。
(二)宗教改革。
此阶段,西欧出现了以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为形式的社会改革运动。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宗教改革运动开始。
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古希腊地理环境独特而多样,造就了古希腊文明的独特发展。
从北部高山到南部海岸线,从多岛群到富饶的平原,地理环境为古希腊人提供了独特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进行详细探讨。
一、山地犬齿古希腊地理环境以山地犬齿而闻名,多岩石和山脉分布于全国各地。
希腊地形复杂,山峰星罗棋布,远离大陆的孤立地理位置使得山地如同犬齿一样占据了希腊大片土地。
山地的存在为古希腊带来了众多的影响,首先是分散和隔离效应。
由于山地地貌的存在,希腊城邦的形成和发展相对独立,形成了各自独特而且自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
二、多岛群古希腊地理环境的另一个特点是广泛分布的多岛群,包括爱奥尼亚群岛、爱琴海群岛等。
这些岛屿成为古希腊人进行贸易、殖民和冒险的基地。
岛屿的存在为希腊人创造了丰富的海上贸易机遇,并且培养了他们的航海技术和海军力量。
此外,岛屿也成为古希腊诗歌和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启发了许多经典的神话故事。
三、适宜农业的平原古希腊的平原地区主要分布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塞萨利亚和塞萨利亚等地。
这些平原地区的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使得农业得以发展。
希腊人通过灌溉系统和农业技术的创新,种植了大量的小麦、葡萄、橄榄和其他农作物。
农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还为城邦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
四、气候和自然灾害古希腊地理环境中的气候和自然灾害对古希腊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中海气候的存在使得希腊有着干燥的夏季和湿润的冬季,这种气候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然而,古希腊也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包括地震、洪水和干旱。
这些自然灾害对城邦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但古希腊人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来应对这些挑战。
综上所述,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对古希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山地的存在使得城邦间形成了自主独立的体系,多岛的分布促进了海洋贸易和航海技术的发展,适宜农业的平原地区为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提供了基础。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学习目标][自主预习·探新知]一、蔚蓝色的希腊1.地理环境(1)位置: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
(2)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
(3)特点①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
②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赋予了希腊先民以广阔的发展空间。
2.历史影响(1)对外关系①海外贸易:因耕地缺乏和土地贫瘠,所以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以换回粮食。
②海外殖民:为了解决人口不断增长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
(2)价值观念:频繁的交往活动所形成的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1.城邦的含义公元前8世纪左右,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而建立的城市国家。
2.城邦的特点(1)政治上①保持小国寡民的状态,珍视独立自治。
②彼此分立的同时,又通过频繁的交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③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君主专制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
(2)文化上:拥有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共同遵守和信仰同一神谕,共同参加奥林匹亚竞技会。
(3)经济上:有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繁荣的思想文化。
1.公民内涵(1)地位: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2)组成:公民通常由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城邦成年男子组成。
(3)权利:参加各种公共活动,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
2.公民素养(1)城邦大多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思维敏捷、身体强健、能言善辩的合格公民。
(2)希腊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
(3)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
极盛期的雅典公民都能享有平等的参政权。
(4)公民还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欧洲史复习资料第一章欧洲文明的摇篮——希腊一、爱琴文明(一)、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居民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
它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多山环海,地势崎岖不平,仅有小块的平原又为难越的关山所阻隔。
农业条件很好,航海条件优越。
公元前25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来到这定居。
●对文明的影响:●政治单位为小国寡民的城邦●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工商航海业发达●建立了完善的民主政治●形成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突出的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二)、克里特文明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早期爱琴文明的两大文化之一。
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的爱琴海南部的克里特岛。
大约公元前16世纪,以克里特岛北的克诺索斯为中心实现了统一。
克里特文明的特征是宏伟华丽的王宫建筑、精美的工艺品和强大的海上霸权。
大约公元前1400年左右,克里特文明遭到破坏,原因不明。
此后希腊历史进入迈锡尼文明时期。
据传说,克诺索斯王宫由克里特国王米诺斯建造,米诺斯是天神宙斯与凡女欧罗巴之子。
迷宫内通道错综复杂,一旦进入很难找到出口。
(三)、迈锡尼文明是古希腊爱琴文明的青铜文明,继克里特文明之后兴起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由希腊人的一支阿卡亚人建立。
在克里特文明的影响下,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称王立国。
公元前1450年左右,迈锡尼人可能通过联姻的方式得以入主克诺索斯王宫。
而后继承了克里特人对爱琴海商业的控制权,使迈锡尼文明在其后的200年间达到鼎盛。
迈锡尼文明的特点是墓地文化。
公元前1200年前后,迈锡尼文明开始衰落,后经多利亚人的入侵而彻底灭亡。
此后,希腊历史进入“荷马时代”。
特洛伊战争是古希腊迈锡尼文化时代末期希腊人与小亚细亚海岸特洛伊城邦之间的战争。
据古希腊神话称,由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王的妻子海伦,从而引发了这场战争,结果特洛伊城被毁。
19世纪后期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和多普菲德经过考古发掘,证实了特洛伊传说的真实性。
二、荷马史诗及其时代公元前12世纪,多利亚人入侵希腊半岛,毁灭了迈锡尼文明,使正在解体中的氏族部落制度在爱琴海世界重新占据统治地位,希腊历史进入了暂时的倒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