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980.00 KB
- 文档页数:15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物质交换过程,它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植物可以合成有机物。
这一过程中,光合作用最终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分子转化为糖分子,从而使植物可以合成有机物。
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植物能够合成有机物。
首先,太阳辐射会被植物的叶绿素吸收,然后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将水分子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糖分子,而这些糖分子又可以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合成有机物,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中不仅可以合成有机物,而且可以释放大量的氧气,这使得植物有能力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从而改善环境的空气质量。
此外,光合作用还可以使植物合成一些水溶性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这样植物就可以生长发育。
总之,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物质交换过程,它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植物可以合成有机物,同时也可以释放氧气,从而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植物营养,使植物得以发育和生长。
因此,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碳素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自养植物(antophyte)异养植物(heterophyte)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概念与重要性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CO2+2H2O* 光绿色植物(CH2O)+ O2*+ H2O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1. 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了生物所需的几乎所有的有机物,是规模巨大的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化工厂”。
2. 蓄积太阳能光合作用积蓄了生物所需的几乎所有的能量,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
3. 环境保护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基本稳定;臭氧(O3)层,滤去紫外光.所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存在、繁荣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测定方法和指标一、测定方法光合作用的测定可以测定单位时间、单位植物材料反应物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H2O 除外)。
即测定CO2浓度的减少,CH2O的积累和O2的释放。
三类方法测定CO2的吸收干物质的积累测定O2的释放(一)干物质的积累测定短时间内干物质的积累一般用半叶法。
(二)测定CO2的吸收常用红外线CO2分析仪(三)测定O2的释放一般用氧电极测定。
二光合作用的指标光合速率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或光合强度(photosynthetic intensity ):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或叶鲜重)吸收CO2的量或释放O2的量。
单位:μmol/ m2.s。
光合生产率又叫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NAR):指每平方米叶面积在较长(一天或一周)时间内积累干物质的量。
常用于表示群体光合速率。
单位:克干重/m2.day。
光合势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期内进行干物质生产的叶面积数量。
常用m2·d-1·ha-1表示。
第三节叶绿体和叶绿体色素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色素在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是把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
放出能量。
1 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
在植物体中。
能量转化
光反应:叶绿素把光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储存在ATP
中
碳反应(暗反应):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植物在同化无机碳化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形成的
有机化合物中。
每年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阳能约为3x10 J,约为人能所需能量的10 倍。
有机物中所存储的化学能,除了供植物本身和全部异养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人类营养和活动的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光照不足会成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光能过剩也会对光合作用产生不利
影响。
当光合机构接受的光能否超过所能利用的量时,会引起光合速率降低
的现象。
1 光合作用的发展17 世纪荷兰科学家Van Helmont 进行柳树盆栽试验。
证明柳树生长所需的。
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同学们,万物生长靠太阳,那么世间万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先来看光合作用的概念,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实质来加深一下理解。
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释放出氧气,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反应式: 一定要牢记哦!!!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同时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条件:光和叶绿体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其中光能供给能量,叶绿体提供光合作用的场所。
实质: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可以概括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这是物质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光能转变成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这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实质了,那么光合作用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有怎样的意义和应用呢?意义: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其产生的氧气是生物圈的氧气的来源。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强度: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加强。
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加强。
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下降,因而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是光合作削最强的时候。
(2)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温室种植蔬可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提高产量。
(3)温度:植物在10℃~35℃、条件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5℃~30℃最适宜,35℃以上光合作用强度开始下降,甚至停止。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原核生物(如蓝藻)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的过程。
下面我将从条件和产物两个方面来回答你的问题。
条件:
1. 光能,光合作用需要光能作为驱动力。
植物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2. 光合色素,植物细胞中的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
3.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碳源,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
4. 水,水是光合作用的供氢源,通过光解水反应,水分子被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
产物:
1. 氧气,光合作用的副产物之一是氧气,通过光解水反应释放出来。
氧气是我们呼吸所需的气体。
2. 有机物,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是有机物,主要以葡萄糖为代表。
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合成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等。
除了上述的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等。
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光照强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光照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光合作用的产物产量。
总结起来,光合作用的条件包括光能、光合色素、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包括氧气和有机物。
同时,温度、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等因素也会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光合作用的四个特性
第一,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第二,制造氧气。
第三,完成了能量转换。
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
1、主要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转化为
富能有机物,在过程中释放氧气,释放氧气时,光合作用产生的主要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就会同时释放能量。
2、接受光能意义太阳能转为化学能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 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量,这些能量会储存在制造的有机化合物中,现在人们使用的石油、煤炭其实也是古时候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这些能量不光可以供植物生长,人类食用这些植物后,可以满足人体营养需求,也是人类活动的能量来源。
3、叶片进行无机物转为有机物
4、世界主要的有机物都是依靠植物完成的,绿色植物参与
转化碳素,制造成淀粉等有机物,动物吸收利用这些有机物,同时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这样所有动物也参与到有机物转化的循环中,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人类生存所需的粮食、糖、水果等都来自光合作用,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5、海里植物调节大气成分
6、光合作用保持了大气中应该有的含氧量,这光合作用过
程中释放的氧气为动物有氧呼吸提供了条件,慢慢形成了臭氧层,这就可以减少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伤害。
光合作用清除空气中二氧化碳,保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7、海藻进行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发现,光合作用最主要的
意义就是同化碳素,制造有机物供其他生物的能量,提供生
物生存资源,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在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把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这些有机物不仅满足了绿色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答案】能量;叶绿体;光能;食物来源【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绿色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故答案为:能量;叶绿体;光能;食物来源【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据此答题.2.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小燕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
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48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
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氢氧化钾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一组,其变量是空气中的。
(2)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
(3)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选填“A”或“B”)叶片。
因为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该叶片细胞的中进行。
(4)该实验设计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
【答案】(1)对照组;二氧化碳(2)叶绿素(3)B;淀粉;叶绿体(4)二氧化碳【解析】(1)将甲装置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植物体的叶片因得不到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将被运走和耗尽.将甲装置移至光下后,在自然状态下,植物体的叶片能够接触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等有机物.A叶片处于装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内,这样玻璃瓶中的二氧化碳就被氢氧化钠吸收;B叶片处于装有水的玻璃瓶内,水几乎不吸收二氧化碳,B叶片能吸收到二氧化碳.这样A叶片与B叶片就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二氧化碳.(2)由于叶绿素的颜色较深,不溶于叶片中的叶绿素,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的变化就不明显;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就可溶去叶绿素.(3)A叶片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制造淀粉;B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B叶片经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能变蓝的是B叶片,A叶片不变蓝.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该叶片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的。
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碳素同化(carbon assimilation):自养生物吸收CO2 ,将其转变为有机物的过程。
包括细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O2和H2O,制造有机物并释放O2的过程.(6CO2 + 6H2O →C6H12O6 + 6O2)3.光合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膜上, 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主要有三大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
4.反应中心色素(reaction centre pigments):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Chla分子,既能捕获光能又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5.聚光色素(light harvesting pigments):又称天线色素,是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的色素分子。
包括全部Chlb、类胡萝卜素、藻胆素和绝大多数Chla。
6.吸收光谱:叶绿体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后形成的光谱。
7.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血红色的现象。
荧光寿命较短(10-8—10-10s )。
8.磷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照光后去掉光源,仍能继续辐射出微弱红光的现象(需精密仪器测定)。
9.光反应(light reaction ):实质在于产生“同化力”去推动暗反应的进行;(“同化力”(assimilatory power)= ATP + NADPH)10.暗反应(dark reaction ):实质在于利用“同化力”将无机碳(CO2)转化为有机碳(CH 2O)。
11.希尔反应(Hill reaction ):离体叶绿体在光下光解水并释放O2的反应。
光2H2O* + 2A 2AH2 + O2*叶绿体A (氢受体)有:2,6-二氯酚靛酚、苯醌、NAD+、NADP+等。
希尔(1960)等人提出了双光系统概念→I −→−∏−→−+NA D P S P S NAD PH O H 光光2221212.量子效率:又称量子产额或光合效率,指吸收一个光量子后放出的O2或固定CO2的分子数(1/10~1/8)。
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用途
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重要生物化学过程。
这些有机物包括葡萄糖、淀粉、脂肪酸和蛋白质等,它们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用途。
首先,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生物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葡萄糖等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生物体分解,释放出能量,用于细胞代谢、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
这些有机物也是食物链的起点,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
其次,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合成细胞壁、细胞膜以及细胞器等生物体结构所需的有机物质,从而促进生长和发育。
此外,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用于储存能量和物质。
例如,植物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淀粉,储存在根、茎和种子中,作为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
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平衡,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在生物体内发挥着能量供应、生长发育、储存和生态平衡等多种重要用途,对维持生命和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精选5篇)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
以下这5篇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是来自于作者的光合作用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篇一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
(一)光合作用的产物1. 有机物: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产生淀粉,并可进一步合成其他有机物。
2. 氧气:动植物和人的呼吸及燃料燃烧消耗的氧气,都是光合作用产生的'。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1. 二氧化碳:在缺少二氧化碳的情况下,植物不能制造出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 水: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水,这说明水也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总结: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
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篇二1、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总结:光合作用给植物提供能量,让绿色植物生存下来。
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七年级生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理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2、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因此,“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这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得的第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以概念和形成途径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因此有必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再以一组光合作用的探索实验加以检验。
而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能否成功,则是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
本节的教学安排为3课时,第1课时讲授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索性实验,第3课时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及意义。
教法建议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可以事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通过概述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或结果,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教学内容如下:科学家实验过程或结果实验结论海尔蒙特 1648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90kg干土减重57g柳的增重来自水普利斯特利 1771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罩内,小鼠生活正常植物能“净化”空气英格豪斯 1779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光的重要作用谢尼伯 1782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CO2,释放O2CO2是原料,O2是产物索热尔 1804植物增重大于CO2吸收量减去O2释放量水是原料萨克斯 1864发现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有机物是产物其教学目标有三:一是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因此要珍惜学习知识的机会;二是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三是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