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修复技术及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8.11 KB
- 文档页数:3
CASE区域治理某汽车制造企业地下水石油烃污染修复案例分析上格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闫冬冬摘要:本文以湖北某在产汽车制造企业地下水石油烃污染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抽出-处理+原位化学氧化+自然监控”等技术修复地下水。
通过进行实验室小试确定氧化药剂种类以及最优配比。
现场中试确定注入半径、注入压力和布孔方式。
再通过注入井/抽提井布设、注入系统安装、过程监测等方式进行场地污染地下水修复,自检合格后申请第三方验收检测,根据验收监测结果评估修复效果。
关键词: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抽出处理;石油烃中图分类号:X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9-0197-000220世纪,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以重经济、轻环境为发展策略[1],许多企业已成了污染场地,并且大多处在主城区,存在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
土壤及地下水受到重金属、有机物、石油烃等多种类型污染物的污染,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阻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一、工程概况该汽车制造厂建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的生产工艺包括加工、装备和清洗。
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化学材料包括液压油、油漆和柴油。
过去该场地开展的两次场地环境调查结果表明,该企业污水处理站(已停用)及废铁屑区两处区域地下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油烃污染,检出浓度超过了荷兰地下水干预值标准;经过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地下水中的石油烃对于人体健康的风险超过了可接受水平。
通过风险评估计算以石油烃(C10‐C14)组分为污染控制指标,修复目标值为540μg/L,地下水修复面积共2400m2,其中污水处理厂区域修复面积2123m2,废铁屑区修复面积为277m2。
现场钻探揭露场地土层自地表向下分别为:杂填土、粉质黏土、粉砂或砂和基岩(钻孔揭露最大深度为地面以下5米)。
稳定水位介于0.28米至4.53米之间,地下水流向为自西南至东北穿过污水处理厂,地下水流向自西向东穿过废铁屑存放区。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被成为“工业的血液”.近些年来各国都加快了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沙漠到海洋、从无人区到人口稠密区,越来越多的油气井出现在世界各地。
随之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石油对土壤的污染危害大,潜伏期厂,涉及面广,有研究者将其比喻为“化学定时炸弹”,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石油主要是由烃类化合物组成的一种复杂化合物,其组成复杂,含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物质(如卤代烃、苯系物、苯胺类、菲、苯并[a]芘等)。
土壤作为人类、动植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基础,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参与转化、迁移和积累等循环过程的重要场所,土壤安全事关人类食品安全。
石油一旦进人土壤,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根据已公布的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告》显示,我国土壤总超标率高达16.1%。
其中,有机类污染物,尤其是石油污染物已成为导致土壤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在我国,勘探和开发的油气田有4 0 0多个,覆盖面积达3。
2 X 105 km2,其中约4。
8 X 106 hm2 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我国部分油田周边石油污染状况,其周边土壤中的总石油烃(TPH )质量分数已经远远超过临界值500 mg/kg,对人居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此可见,石油污染土壤形势严峻,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土壤石油污染:是指原油和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储存以及使用过程中,进入到土壤环境,其数量和速度超多土壤自净作用的速度,打破了它在土壤环境中的自然动态平衡,使其累积过程占据优势,导致土壤环境正常功能的失调和土壤质量的下降,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的现象。
石油进入土壤的途径:✧石油的泄露和溢油:陆地采油大量的生产设施如油井、集输站、转输站和联合站等,原油会被直接或间接的倾泻与这些设施附件的地面;产品的开采和运输业会使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环境中;另外发生井喷或泄露,也会污染周围土壤环境。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1、目前现有的生物处理技术目前处理石油污染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和生物膜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借助曝气或者机械搅拌,使活性污泥均匀分布于曝气池内,微生物壁外的粘液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并在酶的作用下对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转化。
自上世纪8O年代,石油普遍采用的二级生物治理方法是传统活性污泥法l3。
李哲采用SBR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结果表明,COD去除率为80%一90%;出水满足的排放标准。
王赞春等研究了SBR以及投菌SBR法处理炼油中污染物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COD 93.5%、石油类98.6%、总氮89.8%。
SBR工艺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是对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改进。
该方法具有固液分离效果好、工艺简单、占地少、建设费用低、耐冲击负荷强,温度影响小,活性污泥状态良好和处理能力强等优点,是处理石油废水的一种具有前景的处理方法。
氧化沟对各种含高COD、BOD、油类等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十分有效。
它的曝气池呈封闭、环状跑道式,污水和活性污泥以及各种微生物混合在沟渠中作循环流动。
氧化沟在处理含油废水方面应用实例比较多,但是其处理效果没有达到处理要求。
有很多都采用了氧化沟工艺,其处理出水水质与进水水质有关,只有确保一定的进水水质时,出水才会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专家们根据工艺原理分析了氧化沟不能取得理想处理效果的原因,提出了很多的改善对策。
在氧化沟现有处理能力和工艺特色的基础上,有人探索出了一套投菌氧化沟曝气的处理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水力停留时间等条件下,可以将去除率提高10%左右,如果要得到相同的去除率可以大大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且出水COD值可以更低。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氧化沟具有很多优点:工艺简单;不仅可以去除BOD和SS,还可以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设备少,操作管理简便;低温有更大适应性等。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发展,但是只有满足工艺要求时,才能发挥去污效果。
2019年2月n m i t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4期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工程实例崔双超S齐世明2,殷晓波2,时公玉S卿建华2,姜传胜、范云S张文1(1.胜利油田森诺胜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2.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8)摘要:针对江苏某原油管道泄露石油污染土壤开展了修复治理工程,修复土方量共计4902. 5 m3,工程采用异位生物修复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所用生物修复药剂为森诺公司自主研发的营养盐。
工程结果表明:对于该项目初始浓度约为45000 m g/k g的石油烃污染土壤,通过森诺自研发营养元素刺激土著菌的生长,在适宜条件下,土壤中的石油烃能够达到项目的修复目标值(<4500m g/k g)。
工程项目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降解最优条件为:药剂投加比为2%,p H值为中性7,含水率为35%,降解时间为90 d;增加药剂投加量和降解时间能提高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在土壤含水率为20%〜50%或p H值为6〜8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土壤含水率和p H值会抑制生物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
关键词:石油烃;营养盐;土壤;生物修复;异位修复中图分类号:X7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9)4-0083-051引言输油管线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关系到管道沿线炼化 企业产品资源供应的稳定,关系到沿线各炼化企业的经 济效益,更关系到中国石化整体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
江苏某输油管线服役时间已达30多年,由于管线的腐 蚀和老化,造成管道在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本项 目场地位于江苏省鲁宁线沿线,由于历史上出现过管道 泄漏,泄露的原油在管道周边土壤中迁移扩散,污染了 输油管道周边土壤。
现场泄露输油管线沿线污染土已 经清挖完毕,堆置在管线两侧,泄露输油管线已经修补 和防腐处理完毕,目前已恢复正常运行。
环境污染修复技术与案例分析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环境污染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环境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介绍,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潜力。
一、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概述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受到污染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进行恢复和修复的一系列技术方法。
根据不同的污染类型和修复目标,环境污染修复技术可以分为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多种方法。
1.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生物反应,通过吸附、降解、转化等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典型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等。
例如,植物修复通过植物的吸收、吸附和转化作用,能够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微生物修复则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生态修复通过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自然界的自净能力。
2. 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去除污染物或改变其分布状态的技术方法。
例如,吸附、吸附剂浸泡、过滤和薄膜分离等技术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
而电渗透、超滤和气体吸附等方法则可以去除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污染物。
3.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来改变污染物的性质,使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等化学反应可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化学修复技术包括絮凝、沉淀和氧化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
二、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环境污染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1. 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案例: 铬是一种具有毒性的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山东某工业区土壤中铬的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通过使用植物修复技术,选择了铬耐受性较强的植物进行种植,如苦草、泽兰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物修复,结果显示植物生长良好且吸收了大量的铬,土壤中铬的含量得到有效降低。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应用由于石油在生产、加工、运输及战争中泄漏等原因,其污染危害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对石油污染治理及生物修复研究较多。
一、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和实用技术(一)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方法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原理、影响因素、降解效率、降解菌筛选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其研究方法大体包括以下几种:1.植物法利用农业化学法,根据土壤污染状况,通过盆栽、小区和大田模拟实验,结合野外调查,进行石油污染物的残留分析,研究石油污染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研究植物常选用受拈染区内代表性较强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花生、棉花、油菜、茶树及各种果树等。
近几年来也有的学者研究筛选对石油污染的抗性植物或其根际分泌物中具有降解石油分子的微生物的植物品种。
2.动物法此法在国外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在国内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将生长在污染土壤上的植物体、粮食等饲喂动物,通过研究动物的生理生化变异来研究土壤污染状况;②直接将土壤动物,如蛆坝、线虫类饲养在污染土壤中进行有关研究。
3.微生物法这是研究最多的一种方法,一‘般是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富集、驯化土著微生物,或人工接种培养代表性的土壤微生物,以研究土壤微生物受土壤污染的影响变化,筛选能够降解土壤污染物的工程茵。
4.其他生物法—种方法,—般是根据土壤污染状况或人工接种培养代表性的土壤微生物污染的影响变化,筛选能够降解土壤。
(1)酶法添加一定的污染物于土壤中,待一定时限后.分析土壤中酶活性变化,以酶活性作为土壤污染变化的指标。
(2)土壤呼吸法土壤呼吸作用受土壤中物质成分的影响较大,因此,可通过研究土壤呼吸来研究土壤污染及其降解状况.(3)生物降解法直接研究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在各种因素下的降解情况土壤受污染状况,探索石油污染的修复方法。
(二)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1.原价处理法污染土壤不经搅功,在原位和易残留部位进行处理。
生物炭修复石油烃类污染地下水案例分析李卓霖鲜婧杜兴国孟庆国钟怡秋杨博宜(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以四川省某润滑油公司受石油烃类物质污染地下水为例,选用小麦秸秆生物炭处理受污染地下水。
以20倍稀释的样液,1.5g生物炭投加量为基准进行批量吸附实验,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生物炭投加量及石油烃类物质的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生物炭对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且存在解析作用。
去除效率最高可达70%~80%,最低约为20%。
生物炭投加量与稀释倍数之比一定时,去除率相似。
增加生物炭投加量会加快吸附进程。
增加稀释倍数,达到吸收峰的时间越长,峰值越大。
关键词:生物炭;石油烃类物质;吸附效果DOI: 10.12184/wspcyycx2WSP2516-415541.20210501石油工业由于各种原因时常发生溢油、泄露等[1-2] ,大量石油类污染物进入到土壤及水体。
表层土壤中迁移性强的石油烃随土壤水分迁移并污染地下水,从而危害人类健康[3-6]。
PAHs 对人及动物毒性较大,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甚至引起癌变。
[7]侯军等[8]在研究中提到,现阶段用于地下水石油烃类污染修复技术虽然处理效率高,但成本较高。
朱米家等[9]提出,吸附法性能优良、操作简单。
因此开发廉价而高效的吸附剂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生物炭是生物质材料如小麦秸秆或动物粪便等在缺氧条件下高温慢裂解的产物。
具有高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及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对菲、PAHs和DEP等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吸附力[10],是防治有机污染问题的优选廉价吸附剂。
本研究选用小麦秸秆生物炭对某润滑油公司受石油烃类物质污染地下水采取吸附处理。
探索了在不同条件下生物炭吸附样液中石油烃类物质的效果,为进一步的机理研究和实验提供参考。
一、场地概况四川省某润滑油公司主营废弃矿物油和废乳化油再生综合利用生产润滑油。
厂区已停产整顿,土地尚未整改。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综述石油是一种常见的化石燃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领域。
石油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石油泄漏和污染。
石油污染土壤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有效的修复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修复方法,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资源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本文将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进行综述。
一、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从而恢复土壤的一种修复方法。
在微生物修复技术中,常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藻类等。
这些微生物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能够将石油中的有害物质分解成无害的化合物,从而降低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
微生物修复技术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应用方法:1. 生物堆肥技术生物堆肥技术是将石油污染土壤与有机物质混合成堆,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从而降低土壤中石油含量。
生物堆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解石油污染物,还能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促进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
生物增强技术是通过向石油污染土壤中投放活性微生物和营养物质,以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降解能力。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喷施、滴灌和钻孔注入等,通过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促进石油污染物的降解,加快土壤的修复速度。
生物吸附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吸附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从而减少石油污染物对土壤的影响。
还可以利用植物根系吸附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一种方法。
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环保、经济、技术成熟等优势,可以有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应用方法:植物生理吸附技术是通过植物根系、茎叶等组织对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富集,从而净化土壤。
植物生理吸附技术通常采用植物修复区、植物修复带、植物屏障等形式,将植物引入石油污染土壤中,利用植物的吸收能力将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吸附至植物体内,减少土壤的污染程度。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方案1、生物投加法1.1、高效微生物的投加自然环境中存在可降解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但其数量通常较低,仅占微生物总量的0.1%。
当土壤石油污染发生后,为实现环境的自我修复,高浓度的石油污染物对土壤中能够耐受和利用石油组分的微生物产生驯化和富集作用,可使石油降解微生物的数量升至1%~10%。
然而这一过程的启动相当漫长,而且土著种群往往并不具备降解所有石油组分的能力。
生物投加法通过投加高效石油降解微生物解决土著种群数量不足、活性受抑制以及降解能力有限的问题。
用于投加的微生物包括土著微生物、外源微生物和基因工程菌。
Sidorov等将土著微生物投加到原油污染土壤中,修复2年后,去除了污染土壤中78%的原油。
Mercer等针对ExxonValdez号溢油污染事件,将4株不同假单胞菌的XYL、NAH、CAM、OCT质粒结合转移至同一菌株,构建拥有多烃降解能力的超级细菌,该细菌可在几小时内分解60%的浮油。
与添加上述2种微生物不同的是,添加外源微生物的有效性存在较大争议。
Venosa等[39]以风化的Alaska原油为碳源测试了10种不同类型的商业菌剂对石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只有2种商业菌剂对石油污染物的降解起促进作用。
外源菌种只有既能够适应潮间带环境,又能够与土著微生物竞争营养物质并且避免被原生动物捕食,才能发挥其修复作用。
因此,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驯化高效菌种和构建菌群是提高其环境适应性和竞争性的有效方法。
1.2、固定化微生物的投加为了克服高效微生物投加后,启动速度慢、对环境条件敏感及与土著菌种竞争处于劣势等问题,可以利用固定化技术强化石油污染物的去除。
固定化载体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帮助其抵抗不利土壤环境的侵害和土著微生物的竞争,提高其数量、活性及稳定性。
另外,固定化载体还可加大土壤的孔隙度,从而加强氧气的传质速率,最终提高石油污染物的生物修复速率。
目前,固定化微生物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实验室小试和中试水平,鲜见有关现场应用的研究报道。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案例研究5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案例研究1背景石油类污染场地常见于石油开采、炼化、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原油及各类油品的泄露,典型的石油类污染场地包括:(1)油田:钻井/采油/洗井废水的超标排放与干化池、泥浆池、废液池、贮油池的渗漏、输油管线破裂、采油废弃物的堆放等。
(2)石油炼化企业:储油罐区与装卸区、原油粗/精加工区、污水处理区、管道的跑冒滴漏、生产事故造成的油品泄露等。
(3)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及管线泄露,尤其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单层油罐泄露风险巨大。
1、污染种类及特征石油类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组分复杂,主要包括C15~C36的烷烃、烯烃、苯系物、多环芳烃、脂类等,其中美国规定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多达30余种。
污染物类型可分为两大类: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主要由烯烃、烷烃和苯系物组成,半挥发性有机物则主要为多环芳烃。
2、污染治理现状受工程、技术、设备、成本的综合影响,油田及石化企业污染土壤的治理一直是摆在企业面前的处置难题,油田及石化企业也没有足够的动力投入资研发相关的处理技术,当前的主要处置模式颇为粗放,石化企业则出于行业本身的危险性出发,在化工工艺安全上的关注要远高于环境污染。
加油站是石化行业的下游环节,本身亦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与使用。
地下储油罐及管线的破损泄露所引起的土壤、地下水事故近年来在国内也是屡有发生。
2 \o “石油污染土壤新闻专题”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 \o “异位修复技术新闻专题” 异位修复技术(1)异位热脱附(E_-Situ Thermal Desorption)异位热脱附是指污染土壤开挖后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将污染土壤加热至目标污染物的沸点以上,通过控制系统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有选择地促使污染物气化挥发,使目标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离去除。
热脱附技术中加热的方式有多种,如高频电流、微波、过热空气、燃烧气等。
加热温度控制在20__~800 ℃,热脱附过程中发生蒸发、蒸馏、沸腾、氧化和热解等作用,通过调节温度可以选择性的移除不同的污染物。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案例研究1背景石油类污染场地常见于石油开采、炼化、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原油及各类油品的泄露,典型的石油类污染场地包括:(1)油田:钻井/采油/洗井废水的超标排放与干化池、泥浆池、废液池、贮油池的渗漏、输油管线破裂、采油废弃物的堆放等。
(2)石油炼化企业:储油罐区与装卸区、原油粗/精加工区、污水处理区、管道的跑冒滴漏、生产事故造成的油品泄露等。
(3)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及管线泄露,尤其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单层油罐泄露风险巨大。
1、污染种类及特征石油类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组分复杂,主要包括C15~C36的烷烃、烯烃、苯系物、多环芳烃、脂类等,其中美国规定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多达30余种。
污染物类型可分为两大类: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主要由烯烃、烷烃和苯系物组成,半挥发性有机物则主要为多环芳烃。
2、污染治理现状受工程、技术、设备、成本的综合影响,油田及石化企业污染土壤的治理一直是摆在企业面前的处置难题,油田及石化企业也没有足够的动力投入资源研发相关的处理技术,当前的主要处置模式颇为粗放,石化企业则出于行业本身的危险性出发,在化工工艺安全上的关注要远高于环境污染。
加油站是石化行业的下游环节,本身亦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与使用。
地下储油罐及管线的破损泄露所引起的土壤、地下水事故近年来在国内也是屡有发生。
2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异位修复技术(1)异位热脱附(Ex-Situ Thermal Desorption)异位热脱附是指污染土壤开挖后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将污染土壤加热至目标污染物的沸点以上,通过控制系统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有选择地促使污染物气化挥发,使目标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离去除。
热脱附技术中加热的方式有多种,如高频电流、微波、过热空气、燃烧气等。
加热温度控制在200~800 ℃,热脱附过程中发生蒸发、蒸馏、沸腾、氧化和热解等作用,通过调节温度可以选择性的移除不同的污染物。
第4期收稿日期:2018-12-03作者简介:崔朋(1987—),山东潍坊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污染场地调查与修复工作。
强化生物堆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工程案例崔朋,刘骁勇,刘敏,李静,李惠生,南香岭(山东碧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摘要:本案例详细介绍了强化生物堆技术修复某石油类污染场地的实施过程,污染场地面积为9300m 2,修复土方量约4650m 3。
经过6个月的修复运行,最终验收检测结果表明污染区域内土壤总石油烃浓度均达到修复目标值。
工程实施结果表明:对于石油类污染土壤,强化生物堆技术是一种较好的技术选择,该技术综合成本低,可以有效、彻底的消除污染物,易于操作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对环境的扰动小。
关键词:强化生物堆;石油类污染;场地修复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 (2019)04-0215-03Engineering Case of Enhanced Biopiles for Remediation of Oil -contaminated SoilCui Peng ,Liu Xiaoyong ,Liu Min ,Li Jing ,Li Huisheng ,Nan Xiangling(Shandong Biqu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Jinan 250000,China )Abstract :This case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remediation of a petroleum contaminated site by enhanced biopiles in detail ,whosearea is 9300m 2and volume is about 4650m 3.After 6months of restoration operation ,the final monitoring data showed that the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concentration of soil in the polluted area reached the remediation target.The results of the project indicated that ,enhanced biopiles was a competitive candidate remediation technology for petroleum contaminated soil ,The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and completely eliminate pollutants ,easy to operate without secondary pollution ,low comprehensive cost and Little disturbance to the environment.Key words :enhanced biopiles ;petroleum contaminated site ;site remediation 2014年,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与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油田是重点污染场地类型,土壤超标点位达23.6%,超过全国土壤污染物的平均超标率16.1%,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烃及多环芳烃。
土壤环境修复工程案例一、焦化厂旧址土壤修复案例。
在北方的一个老工业城市里,有一片曾经辉煌的焦化厂旧址。
这片土地啊,就像一个被重病缠身的病人,黑乎乎的,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1. 问题严重。
多年的焦化生产让这里的土壤被多环芳烃、苯系物等污染物严重污染。
这些污染物就像一群恶魔,不仅让植物难以生长,对周边居民的健康也存在潜在威胁。
附近的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水变得浑浊,还有怪味。
2. 修复方案。
工程师们首先采用了物理化学修复方法。
他们就像一群超级英雄,开来了大型的挖掘设备,把污染最严重的表层土壤挖走。
这就好比给病人做个大手术,先把最严重的病灶切除。
然后,把挖出来的土壤运到专门的处理场地,用化学试剂进行处理。
就像给土壤吃“药”,让那些污染物分解或者固定住,不再到处乱跑。
对于剩下的污染较轻的土壤,采用了微生物修复技术。
工程师们往土壤里注入了特殊的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就像一群小清洁工,它们以污染物为食,慢慢地把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的物质。
3. 修复成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这片曾经的焦化厂旧址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土壤的颜色慢慢变浅了,刺鼻的气味消失了。
再种上一些花草树木,它们居然茁壮成长起来了。
地下水的水质也逐渐改善,附近的居民再也不用担心健康受到威胁了。
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案例。
在南方的一个小乡村,那里的农田原本是村民们的希望之地,可是由于附近有个小冶炼厂,农田的土壤被重金属镉、铅等污染了。
1. 污染状况。
村民们发现,田里的水稻长得越来越差,稻穗又小又瘪。
有些地方的土壤颜色都有点发红,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检测后发现,土壤里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这些重金属就像隐藏在土壤里的“小偷”,偷走了土壤的肥力,还危害着农作物的质量。
2. 修复手段。
首先采用了植物修复法。
科学家们挑选了一种叫做东南景天的植物,这种植物可神奇了,它就像一个重金属的“吸铁石”,能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镉。
在农田里种上大片的东南景天,等它们长大后再收割掉,就把一部分重金属带走了。
石油污染修复技术及案例分析
石油污染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
由于石油及其衍生品的广泛
使用,石油泄漏的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构成威胁。
为了解决石油污染所带来的问题,许多石油污染修复技术不断涌现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主要的石油污染修复技术及其相关案例分析。
一、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石油污染修复的常见手段之一。
该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将污染物与底
泥或水分离,从而实现石油污染的修复。
物理方法包括吸附、分散、机械分离和气泡浮选等。
吸附法是常用的物理方法之一,利用吸附剂将石油污染物从水或土壤中吸附出来。
例如,使用活性炭、沸石和生物质炭等材料进行吸附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石油污染物。
分散法是通过添加分散剂将石油污染物分散成微小颗粒,使其更容易与水分离。
这种方法常用于水体中的石油污染修复。
机械分离法是通过使用机械设备将石油污染物与水或土壤分离。
例如,使用离
心机可以将水中的石油分离出来。
气泡浮选法是通过注入气泡来促使污染物浮起。
这种方法广泛用于处理含有大
量石油的水体。
案例分析:
2005年,美国墨西哥湾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之一——BP公司
的地平线号石油钻井平台爆炸。
这起事故导致了大量的石油泄漏,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
为了修复石油污染,当时采取了物理方法中的气泡浮选法。
利用气泡浮选法,
石油污染物可以从水中分离出来,并最终被收集起来。
这一修复技术被采用后,效果显著地减少了石油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并有效保护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二、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石油污染修复技术。
该方法通过添加化学品改变石油
污染物的性质,并使其变得更容易移除。
化学方法包括氧化、还原、酸洗和中和等。
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将污染物氧化成较易分离的物质,从而实现污染物的修复。
例如,使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可以对石油污染物进行有效分解。
还原法是通过添加还原剂还原石油污染物,使其变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这种方
法常用于土壤中的石油污染修复。
酸洗法是通过使用酸溶液将石油污染物溶解并分解,从而实现石油污染的移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具有较强酸溶解性的石油污染物的修复。
中和法是通过添加中和剂中和酸性或碱性的污染物,从而改变其性质,使其更
容易处理或分离。
例如,使用石灰、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进行石油污染修复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案例分析:
1991年,科威特发生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石油泄漏事故之一——科威特湾石油泄漏事故。
大量的原油从伊拉克军队摧毁的油井中泄漏出来,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周边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修复石油污染,当时采用了化学方法中的氧化法。
通过向水中添加氧化剂,石油污染物被氧化成较易分离的物质,然后通过机械设备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
这一修复技术成功地清除了科威特湾的石油污染,保护了周围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是一种环保、高效的石油污染修复技术。
该方法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其他生物介质来降解石油污染物,实现石油污染的修复。
生物方法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和生物脱落等。
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来分解石油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和水体中的石油污染修复。
生物吸附是通过利用特定的细菌或微生物来吸附石油污染物,达到去除石油污染的目的。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利用石油为能源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脱落是通过使用微生物或植物来吸收和脱除石油污染物。
这种方法常用于水体的石油污染修复。
案例分析:
1999年,美国艾克索托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事故中大量的石油进入了附近的海洋生态系统。
为了修复这一石油污染,当地采用了生物修复技术。
通过向受污染的海洋区域投放特定的生物介质,如植物和细菌,来吸收和分解石油污染物。
这些生物介质利用石油作为能源进行生长,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一生物修复技术不仅有效地清除了石油污染,还加速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
综上所述,石油污染修复技术具有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石油污染情况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结合,石油污染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和修复,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