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68.80 KB
- 文档页数:11
十分钟快速梳理《人类简史》,值得品鉴第一部分:认知革命人类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不得了的生物,跟地球上现存的其他动物相比较,人类不过是某一头母猿进化而来。
600 万年前,这头母猿产下两个女儿,一头成了所有黑猩猩的祖先,而另一头则进化成所有人类的祖奶奶。
智人(现存的唯一人种)其实有很多兄弟姐妹,都属于人属的动物,只不过是不同的物种,也无法跟智人竞争,例如尼安特人,佛罗里斯人等等,两个物种的差异就像豹子和猫一样。
大概一万年前开始,地球上就只存在一种人种了——智人。
十万年前,智人开始出现,七万年前智人开始迁移和替代其他人种,他们的智力突飞猛进,出现了所谓的认知革命,传说,神话,宗教应运而生,他们开始能抽象的思考,并且紧密的团结,懂得了合作,并且逐步取代其他人种。
4.5 万年前,他们开始漂洋过海。
与此同时,拉开了一场全球生物浩劫的序幕,他们是整个动物界从古至今,最重要也最具破坏性的力量。
对,就是这群四处游荡,讲着故事的智人。
在人类登陆澳大利亚的几千年后,所有的 24 种体重在 50 公斤以上的动物中,有 23 种惨遭灭绝,整个澳大利亚的生态系统食物链重新洗牌。
从前的袋鼠,是200 公斤重,2 米高的袋鼠,从前的无尾熊是大到不太可爱的无尾熊,还有两吨半重的双门齿兽,冰河世纪里的长毛象,剑齿虎已不复存在。
在认知革命发生的时候,地球上大约有200 多种超过50 公斤的大型陆生哺乳动物,而等到农业革命的时候,只剩下100 种。
在农业革命后,这种生态浩劫还要经历无数次小规模重演。
所以说,我们的祖先总是和自然和谐共处,这是不可信的。
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智人已造成了最多动植物的灭绝。
而大型海洋生物与陆生生物比较,相对幸运,那也只在工业革命之前,受到认知革命和农业革命的影响较小,然后,到工业革命,工业污染,以及过度滥用海洋资源,许多海洋生物都已经灭绝。
经历这一场人类制造的生物浩劫,老鼠和蟑螂可说到了全盛时代。
也许,不需要经历人类进化的漫长之旅,一群高智商的老鼠或者蟑螂,心怀感激人类造成的这场灾难,就像我们感谢那杀死恐龙的陨石一样。
人类简史(干货版)目录第一部分认知革命第一章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第二章知善恶树第三章亚当和夏娃的一天第四章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第二部分农业革命第五章史上最大骗局第六章盖起金字塔第七章记忆过载第八章历史从无正义第三部分人类的融合统一第九章历史的方向第十章金钱的味道第十一章帝国的愿景第十二章宗教的法则第四部分科学革命第十三章发现自己的无知第十四章科学与帝国的联姻第十五章资本主义教条第十六章工业的巨轮第十七章一场永远的革命第十八章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第十九章智人末日第一部分认知革命第一章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135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物理学的诞生·30万年后,物质和能量开始形成复杂的结构,构成原子,进一步构成分子-化学出现·38亿年前,地球上的分子结合起来,成为有机体-成就了生物学·7万年前,出现了智人(Homo sapiens),开创了复杂的文化结构-成了历史学历史学三大重要革命:·7万年前,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让历史启动·12000年前,农业革命(Agricultural Revolution)让历史加速发展·500年前,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让历史画上句点而另创新局本书的内容,讲述的就是这三大革命如何改变了人类和其他生物。
首先从物种开始讲,属于同一物种,就是它们会彼此交配,能够产出下一代。
从同一祖先演化而来的不同物种,会属于同一个“属”(genus),生物学家用拉丁文为生物命名,每个名字由两个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则是种名。
例如狮子(Pantheraleo),指的是豹属(Panthera)的狮种(leo)。
所以我们现在广义上的人类其实是智人(Homo sapiens),指的是人属(Homo)的人种(sapiens,明智的)。
而许多属还能归类为同一科(Family),例如猫科、犬科、象科等。
人类简史知识点总结人类简史是由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所著的一部通史,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进行深入分析,展现了人类从石器时代到科技时代的演变轨迹。
以下为人类简史的知识点总结,帮助读者对人类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
第一部分:认知革命1. 狩猎采集时代: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为狩猎采集,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谋生。
2. 农业革命:农业的发展使人类可以定居下来,生活方式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
3. 农业社会的形成: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增长,社会组织逐渐从部落向国家演变。
4. 文明兴起:文明的发展初期以河流为中心,形成了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古代文明。
第二部分:人类历史的演进1. 古代帝国的兴起与衰落:古代的文明如古埃及、希腊、罗马等帝国兴起繁荣后逐渐衰落,形成了历史上的兴衰周期。
2. 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封建制度,贵族统治下的农奴社会成为当时的主要社会结构。
3. 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文艺复兴使欧洲迎来了文化、艺术、科学的繁荣时期,科学革命的发展标志着人类认知的飞跃。
第三部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1. 农业革命的影响: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大幅提高,人口也随之增长,城市开始兴起。
2. 工业革命的发展: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发生了一场工业革命,机器代替了手工制作,生产力有了巨大的提高。
3.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 科技革命的发展:20世纪以来,科技飞速发展,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第四部分:信息革命与21世纪的挑战1. 信息革命的兴起: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和获取更加便捷,信息革命推动着全球化进程。
2. 21世纪的挑战: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需要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以上是对人类简史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原始人类知识点总结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 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始于非洲,现代人类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约20万年前的非洲,随后从非洲迁徙至全球各地。
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一直是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重点,而现代人类的起源则可追溯到非洲东部的一些早期人种。
2. 早期人类的进化早期人类从直立人到尼安德特人,再到智人,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
他们逐渐发展出了语言、工具和社会结构,而这些能力是现代人类的重要特征。
3. 现代人类的起源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的影响,现代人类陆续迁徙至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和美洲,形成了不同的人种和文化。
二、人类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活动1. 社会结构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
从最早期的部落社会到现代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人类社会结构不断发展和演变。
社会结构包括家庭、部落、城市、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组织形式和功能。
2. 文化活动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包括语言、宗教、艺术、习俗和传统等多种形式。
文化活动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重要表现,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三、人类的语言和交流1. 语言的起源语言是人类智慧的重要体现,是人类社会交流和合作的基础。
语言起源于人类对声音和符号的认知和运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逐渐演变为多种不同形式,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等。
2. 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功能包括交流、表达、思维和记忆等多种作用,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媒介。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和民族特色。
3. 语言的演变语言是动态的,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语言不断演变和发展。
新的词汇、语法和发音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而这些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四、人类的工具和技术1. 工具的起源工具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早期人类利用石器、木器和骨器等材料制作工具,用于狩猎、采集和生产。
工具的起源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进程。
人类简史归纳总结人类简史是由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所著的一本畅销书,深入探讨了人类的历史进程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本文将对《人类简史》这本书进行归纳总结,从人类的起源、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等方面进行探讨。
起源与进化人类简史从起源开始,追溯到了数百万年前,当时的人类还是类人猿,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逐渐具备智慧和思考能力。
智人(即现代人类的祖先)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的开端。
智人借助语言的能力,使得他们可以进行有效的合作与沟通,这是智人成功取代其他人类物种的重要原因。
农业革命与城市文明在农业革命出现之前,人类过着食物采集和狩猎的游牧生活。
随着农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家畜,实现了食物的常态化生产。
这一变革不仅带来了食物的充足,还使得人口增长、城市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成为可能。
城市文明的发展催生了大规模的社会合作和劳动分工,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帝国与宗教历史上,强大的帝国层出不穷,例如古埃及帝国、罗马帝国、中国大一统帝国等。
这些帝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秩序。
宗教在这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道德规范和社会凝聚力的源泉。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世界性宗教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科学家们开始系统地研究自然现象,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定律。
这一时期的突破带来了工业革命的诞生。
蒸汽机、工厂和机器等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得生产力大大提升,从而创造了现代工业社会。
信息革命与未来展望信息革命是人类历史的最新时期,它的核心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普及。
互联网将世界连接在一起,人们可以实时获取和分享信息。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等领域的突破也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
未来,人类可能将迎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利用科技的发展造福人类整体。
《人类简史》的知识点梳理人类简史的知识点梳理人类简史是以人类历史为主题的一本畅销书,作者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
这本书从人类的起源开始,逐步讲述了人类的演化、农业革命、城市化、帝国兴衰、科学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人类简史》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1.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人类简史的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尤瓦尔·赫拉利提到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分别,以及人类智慧和语言的进化。
他强调了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主要是因为我们具备了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2. 农业革命的影响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赫拉利认为,农业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定居下来,形成了城市和国家。
同时,农业也带来了社会阶级的出现,人类开始出现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
3. 帝国兴衰与文明的崛起人类简史的第三部分讲述了帝国的兴衰和文明的崛起。
赫拉利分析了古代帝国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以及它们的衰落原因。
他认为,帝国的兴起和衰落是一种历史规律,而不仅仅是个别事件。
同时,他还提到了文明的崛起与传播,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4. 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赫拉利指出,科学革命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开启了现代科学的时代。
而工业革命则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化时代,推动了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5. 人类的未来与挑战在《人类简史》的最后一部分,赫拉利探讨了人类的未来与挑战。
他提到了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他还警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呼吁全球合作来解决这些挑战。
通过对《人类简史》的知识点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思考人类的未来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为未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人类发展的历史知识点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的早期人类,他们开始使用工具,学会狩猎和采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进化并形成了社会组织和文化。
本文将介绍人类发展的历史知识点,从早期人类的起源到现代社会的形成。
1. 早期人类的起源早期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逐渐迁移到其他大陆。
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200万年前的非洲,最早的人类物种是直立人(Homo erectus)。
他们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并能够掌握火的使用。
2. 农业革命约1万年前,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种植作物和驯化动物,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农业的发展使人类能够生产更多的食物,从而支持更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并形成了最早的城市文明。
3.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埃及、巴比伦、亚述和古希腊等文明的兴起,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新。
例如,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希腊人开创了哲学和民主政治。
4. 汉唐帝国中国历史上的汉唐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汉朝和唐朝分别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汉朝统一了中国,推动了科技、艺术和文学的发展。
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成就。
5.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运动,发生在15至16世纪。
这个时期,人们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研究和赞赏重新兴起。
文艺复兴对艺术、科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 工业革命18世纪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这个时期,机械化生产和工业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蒸汽机、纺织机和铁路等发明加速了生产力的增长,推动了城市化和全球贸易的发展。
7. 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指从工业革命以后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信息技术的革新、医学的进步以及人权和民主的推动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总结: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人类简史重点内容梳理总结一、生命起源:地球生命演化历史,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
二、物种的诞生:生物大爆发之后,大量生物新品种出现,比如青蛙和壁虎的亲缘关系、人类与黑猩猩是同一祖先等。
三、生物多样性:第四章1、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2、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3、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原因及其影响; 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
三、生物多样性:第四章1、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2、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3、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原因及其影响; 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
四、有机界中能量转换与食物网的变化1、有机界中能量转换与食物网的变化; 2、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
五、碳循环和有机物质循环:第六章1、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四、第五章: 1、有机界中能量转换与食物网的变化; 2、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六章1、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
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五、第七章: 1、能量转化和光合作用; 2、能量流动和生物固定;3、光合作用的细胞结构模型。
第八章: 1、海洋与大气中的能量流动和碳循环; 2、食物网的形成和能量流动; 3、生物固定和矿质营养。
六、第九章: 1、大气中的能量流动和碳循环; 2、呼吸作用和碳循环; 3、生物固定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4、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十章: 1、能量转化和光合作用的调节; 2、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3、地球的能量平衡; 4、能量转化和碳循环。
第十一章: 1、生物的适应与进化; 2、从无机界到有机界的营养级; 3、能量在生物群落中的流动。
七、第十二章: 1、碳循环; 2、碳储存与碳固定; 3、土壤中的碳。
第十三章: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食物链和食物网。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人类的起源与发展是人类学和考古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它涉及到人类的进化、文化演化、社会组织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根据化石记录和基因研究,人类与现代猿类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约6000万年前。
最早的人类祖先被称为“原始人类”或“古人类”,他们在约200万年前出现,并在约20万年前灭绝。
2. 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进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根据化石记录和基因研究,人类的进化可以分为多个阶段。
最早的人类属于直立人类,如“露西”(Lucy)是最著名的直立人类化石。
之后,出现了早期人类,如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
最后,现代人类在约20万年前出现,并逐渐取代了其他人类物种。
3. 人类的文化演化: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具有复杂的文化系统。
人类的文化演化包括语言、工具使用、社会组织和艺术等方面的进化。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核心,它使人类能够传递知识、思想和价值观。
工具使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特征,人类通过制作和使用工具来适应环境和改善生活条件。
社会组织是人类文化的基础,人类通过建立家庭、部落和国家等组织形式来协作和共同生活。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表达方式,人类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4. 人类的技术发展:人类的技术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早期人类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发展出了更复杂的工具和技术。
农业革命是人类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使人类能够定居下来、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
工业革命是人类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它带来了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工业化。
现代科技革命则推动了人类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等。
5. 人类的社会发展:人类的社会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
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从最早的狩猎采集社会逐渐演化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现代信息社会。
社会发展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
人类简史知识点1. 嘿,你知道吗,人类以前可都是靠采集为生啊!就像小猴子在树林里找果子一样。
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大自然里寻觅食物,多神奇啊!比如他们可能会为了找到一颗特别甜的果子而开心一整天呢。
2. 人类学会种地可真是个大事儿啊!这简直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你想想看,从到处找吃的到自己种粮食,这变化多大呀!就好比突然有了一个稳定的食物来源,不再担心饿肚子啦。
就像农民伯伯看着自己田地里的庄稼,心里充满了希望。
3. 货币的出现那可真是厉害咯!它让人们的交易变得简单又方便,这就像是给生活加了润滑剂一样。
比如以前换东西多麻烦呀,现在有了钱,想买啥就买啥,多爽呀!大家不用再为了交换东西而大费周章啦。
4. 文字的发明可不是一般的重要啊!这就如同给人类安上了知识传递的翅膀。
举个例子,以前的故事和经验只能口口相传,现在可以记录下来啦。
学生们可以通过书本学习到古人的智慧,这多了不起啊!5. 工业革命这可太猛啦!就像给人类社会按下了加速键。
工厂里的机器轰轰作响,生产出大量的物品。
你看现在我们身边这么多东西,不都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嘛,这影响多大呀!6. 全球化的进程让世界都变小啦!就好像大家都住在一个地球村里。
我们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用到来自不同国家的东西。
这不就是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吗?大家相互交流、合作,多有意思呀!7. 科技的发展那真叫一个快啊!简直让人跟不上节奏。
从智能手机到人工智能,这变化太快啦。
就好像眨眼间,世界就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但也要思考怎么应对它带来的挑战呢。
我觉得《人类简史》真的让我们对人类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早期对于星球的认识——“瞎猜”(地球是被乌龟驮着)•1686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三定律、微积分、万有引力定律、第一推力之说)•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康德用哲学语言,拉普拉斯用数学和力学定律)•星云坍缩-受力不平衡-旋转-原子碰撞-温度升高-热聚变反应(氢变氦)-发光发热-核聚变-超新星爆炸(太阳就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恒星,太阳形成的同时,少量的重元素集聚在一起,形成地球、水星、金星等固态行星)•45.4亿年前地球形成,提亚•45.3亿年前最终的地球、月亮形成•最初的2000度,重元素(铁)下沉,轻气体上浮(水蒸气、甲烷、氨气和二氧化碳),一亿年的冷却,液态水汇聚成海洋。
•超分子出现(哈罗德・尤里和斯坦利・米勒,在封闭空间里,将甲烷、氨、氢和水混合放电产生了有机化合物-氨基酸)•RNA (核糖核酸)出现于距今40亿年前•38亿年前出现古菌(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微生物,化合作用获得能量)•36亿年前出现可以光合作用的细菌(氧气)•6亿年前的古生代,多细胞生物海藻和海绵出现• 5.4亿年前,寒武纪物种大爆发•臭氧层、4 亿年前蕨类植物苔藓登陆、随后昆虫、鱼类(脊椎动物)出现、裸子植物、两栖类动物登陆•侏罗纪(距今2亿到1.5亿)爬行动物(恐龙1.6)哺乳动物出现•1500万年前,古猿出现,350万年前,人类出现(人类祖先的竞争对手,能人、直立人、鲁道夫人、海德堡人、尼安德塔人)•2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现代人在东非诞生•母系祖先“线粒体夏娃”出现在20万年前的东非•男性始祖亚当大约12-16万年前•夏娃和亚当的后代在非洲大陆繁衍,大约10万多年前,开始从东非向四周迁徙•现代人的迁徙和活动对其他物种包括其它人类来讲是个灾难(。
各种大型动物的灭绝与现代人的迁徙路线和时间相互吻合;人类的近亲最后一支被灭绝的就是尼安德塔人;蒂姆怀特发现的头骨被砍开,以及北京人的头盖骨)•大约3万年前,现代人类成了地球的主人,再过两万多年,人类文明才真正开始,这已经是一年的最后一分钟了。
•史前时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巴比伦、亚述、波斯•古代埃及: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旧石器时代,即冰河时代(游牧民,跟随野牛群、鹿群、马群和猛犸象群的足迹)•新石器时代,公元前9500年,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了农耕。
•仪式与宗教,感应巫术•艺术:拉斯科岩洞动物壁画;维伦道夫的维纳斯;巨石阵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起源并发展与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苏美尔艺术代表:通灵塔;石雕艺术;镶嵌画•阿卡德艺术代表:纳拉姆新胜利石碑•巴比伦、亚述、波斯:汉莫拉比法典;人面有翼狮像;波斯波利斯宫殿(前330年被亚历山大大帝焚毁)•公元前5000-约3100年期间,古埃及处于没有中央政府管理、缓慢发展的阶段。
那尔迈国王于前3100年左右统一上下埃及。
•古代文字: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宗教:多神教(奥西里斯是古埃及最重要的神明)•因果报应、来世:木乃伊•建筑:金字塔;神庙•约公元前3000-前1100年,希腊文明崛起之前,爱琴海地区已经有了繁荣昌盛的文明。
•基克拉泽斯文化(爱琴文明中最古老的文化)•米诺斯文化•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700年以后,米诺斯文明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并且确立了爱琴海乃至地中海世界的海上霸权。
在海外贸易活动的刺激下,克里特的宫殿建筑和艺术创造活动也达到了空前繁盛的水平,尤其是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因其精美豪华和结构复杂而著称于世。
•公元前15世纪,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灿烂的米诺斯王国迅速衰亡,克里特的许多居民点几乎同时被焚烧殆尽,克里特文明如同它的出现一样神奇地消失了。
•关于这次大灾难的原因,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是一次强烈的地震和火山爆发所致,有人认为是来自希腊北部的阿卡亚人的“火与剑”所造成的浩劫。
•就在克里特文明衰落的同时或稍早,在希腊本土上出现了另一个新兴的文明形态--- 迈锡尼文明(Mycenaean civilization)。
•迈锡尼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平原的东北角,在公元前16世纪以后逐渐成为希腊大陆和爱琴海地区的文明中心。
•迈锡尼文明虽然在文化上对克里特文明多有借鉴,但是在文化风格方面却与克里特文明迥然而异。
•迈锡尼文明因为修建一种规模宏伟的巨石城堡和狮子门而著称,这种被称为“库克罗比亚”(Cyclopean)的巨石建筑据说是由希腊神话中的独目巨人库克罗普斯所建,它的出现反映了迈锡尼人防御外敌的需要和炫耀武功的心理。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共同构成了爱琴文明的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明显区别的发展阶段。
•到了公元前12 世纪,一支来自于北方的更野蛮的印欧语系游牧入侵者多利亚人(Dorian)冲入了希腊半岛,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并且使爱琴海地区陷入了长达三百多年的“黑暗时代”。
•“黑暗时代”通常也被称为“英雄时代”,因为荷马史诗和其他一些英雄传说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在这个时期里,辉煌瑰丽的爱琴文明湮灭在多利亚人等入侵者的暴戾野性之中。
•经历了300多年的“黑暗时代”之后,到了公元前8世纪,一个新兴的希腊城邦文明崛起于爱琴海世界。
•前26-前15世纪:优雅的克里特人建立的米诺斯文明•米诺斯王宫(壁画、迷宫)、半人半兽、斗牛、能工巧匠等神话传说•前16-前12世纪:豪迈的阿卡亚人建立的迈锡尼文明•库克罗比亚、奥林匹斯多神教、特洛伊战争•前12世纪-前8世纪:野蛮的多利亚人导致的“黑暗时代”•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神谱、“系统叙事诗”•“黑暗时代”构成了爱琴文明与希腊城邦文明之间的过渡•公元前479年,随着希腊人击败波斯人的入侵,所谓“雅典黄金时代”拉开序幕,直至公元前404年雅典为斯巴达所征服。
雅典一跃成为当时世界的文化中心。
•雅典的政治改革,梭伦恢复了雅典的公民大会。
•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斯托克利斯);亚里士多德•开明贵族德拉古在公元前621年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对贵族权利进行了限制;••梭伦在公元前594年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政治改革,通过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债务奴隶制,设置了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继梭伦之后,僭主庇西特拉图和民主派领袖克利斯梯尼又先后进行了政治改革,基本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度,摧毁了传统贵族依凭的氏族秩序;•到了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制使其成为希腊诸城邦中最繁盛和最强大的城邦,产生和聚集了一大批伟大的人物。
•雅典的立法权属于“公民大会”(Assembly),其职能是制定法律、批准或否决“五百人会议”的提案,以及使用贝壳流放法来惩罚那些对城邦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领导人。
雅典的行政权属于“五百人会议"(Council of Five Hundred),“五百人会议”的成员任期两年,这样就使得几乎每一个雅典公民都有机会在一段时间里成为城邦的行政首脑。
•希腊第一个自然哲学家是小亚细亚米利都城邦的泰勒斯,而第一个具有形而上学倾向的哲学家是南意大利克罗顿城邦的毕达哥拉斯。
•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与希腊的感性直观宗教截然不同的形而上学特点,成为希腊多神教向基督教转化的重要理论中介。
•亚里士多德把希腊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结合起来,成为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埃斯库罗斯与《俄瑞斯特亚》•索福克勒斯与“俄狄浦斯三部曲”•欧里庇得斯与《美狄亚》•希腊悲剧基本上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以命运作为永恒的主题。
•希腊悲剧表现了自由意志与命运之间的冲突,它揭示了潜藏在个体(英雄或神)意志背后的某种不可抗拒的必然性。
悲剧中的这种神秘的东西(命运),后来在希腊哲学中发展为支配世界万物的“逻各斯”或规律。
•悲剧通过激起人们内心的怜悯和恐惧而导致情绪的净化和升华,从而使人体验到一种崇高的美感。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经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
•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古罗马文化在自身的传统上广泛吸收东方文明、希腊文化的精华并融合而成。
•文学:以凯撒、西塞罗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人为代表的罗马诗歌。
•建筑:古罗马建筑与雕塑发展迅速,现存的建筑有:罗马斗兽场、君士坦丁凯旋门、庞培城、万神庙。
•文字:拉丁文字母成为许多民族创造文字的基础。
•法律:罗马法和法学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在罗马帝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对整个人类特别是欧洲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历史:塔西佗的《编年史》、《历史》、《日耳曼尼亚志》;李维的《罗马史》;阿庇安的《罗马史》;凯撒的《高卢战记》等。
•科学:哲学家卢克莱修著作的《论物性》是流传至今唯一阐述古代原子论的著作,著名学者老普林尼所写的《自然史》是研究古罗马科技史的重要文献。
•对希腊的模仿持续了若干个世纪。
•形成并发展于共和国时代。
•诗歌、戏剧、演说、散文等。
•拉丁语和希腊语同时使用。
•在这种模仿与创作中,罗马文学日趋成熟。
•古罗马文学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
•主要是口传的歌谣、谚语和故事,流传下来的不多。
•流传的诗歌或戏剧以翻译和模仿希腊文学居多,处于借鉴阶段。
•古罗马文学发展和繁荣时期。
•李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约公元前280〜前204)—将荷马的《奥德修纪》(一译《奥德赛》)用萨图尔努斯诗体译成拉丁文。
•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年一公元前43年)一最杰出的演说家。
•他的演说辞讲究程式,注意修辞技巧,描写生动、优美、句法严谨、行文流畅、音韵和谐、雄辩透彻,他的文体一直被视为拉丁文学的典范。
此外,他还写了许多哲学论文、修辞学著作和书信,对罗马散文的发展和拉丁语文学语言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凯撒(公元前100-前44)—《高卢战记》和《内战记》。
•萨卢斯提乌斯(约公元前86-前35)—《卡提利那暴乱记》。
•奈波斯(约公元前100-前27)的《名人传》。
•卡图鲁斯(Catullus,约公元前84年一公元前54年)。
卡图鲁斯的抒情诗委婉动听,情感炽烈,对近代诗歌产生一定影响。
•卢克莱修(Lucretius,约公元前99年-公元前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