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规程上
- 格式:doc
- 大小:206.50 KB
- 文档页数:115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第一条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反映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是对建筑工程进行检查、维修、管理、使用、扩建、改建、装饰更新的重要档案资料,为统一、规范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一般民用与工业建筑安装工程。
第三条本规定未尽事宜,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施工技术资料的内容分类及目录第四条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在形成过程中应按目录设置分类整理,目录分总目录、分目录、子目录。
总目录应注明卷名、分册名称及代码、卷盒序号;分目录应注明分册名称及代码、分册细目录名称及代码、分册案本序号;子目录应注明分册细目名称及代码、文件名称、文件编号及有关项目。
各目录项目设置应齐全,填写内容应详尽、清晰。
第五条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按专业、性质分两卷,十分册,两卷为土建卷、安装卷。
土建卷分六分册为:A分册:原材料(构配件)出厂质量证明资料;B分册:试验资料;B1原材料(构配件)试验资料;B2施工试验资料;C分册:施工管理资料;D分册:施工控制资料;E分册:设计勘察资料;F分册:其他专业项目资料(桩基、幕墙、网架、高级装饰、钢构件等专项工程);安装卷分四分册为:G分册:建筑暖卫工程资料;H分册:电气安装工程资料;I分册:通风空调工程资料;J分册:电梯安装资料(电梯资料应由电梯施工的专业公司整理,报竣工时,应注明其资料存放单位)。
其分册细目详见附件一。
对于每个单位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一律按上述要求进行汇总、整理、装订,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按技术资料的性质、专业增加内容。
第三章竣工资料的组卷、装订第六条卷盒、分册案本的规格要求,分册案本、图纸的装订方式:一、卷盒、分册案本的规格分册案本采用卷盒分装,卷盒采用硬壳卷盒(塑料皮、纸胎),规格尺寸为310mm×220mm×50mm,卷盒盒盖应粘贴(插入)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工程名称、案本的规格尺寸为297mm×210mm(A4幅),小于A4幅面的文件要用A4白纸衬托,封面、封底采用白软、耐用的纸张或塑料材料,封面应注明:分册名称及代码、分册细目名称及代码、单位工程负责人、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是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确保工程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制定的。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一、编制目的及原则编制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确保工程质量,体现工程资料是工程质量形成、验收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遵循的原则有:依法行政、科学管理、规范操作、确保质量。
二、管理职责1.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施工资料的管理工作,对施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2. 设计单位:负责提供设计文件、图纸等技术资料,并对施工资料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审核。
3. 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施工资料的合规性、规范性进行审查。
4. 施工单位:负责施工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对施工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合规性负责。
5. 检测单位: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三、施工资料管理1. 施工资料应以工程合同文件、审批文件、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为依据。
2. 参建单位应将工程施工资料的形成和积累纳入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3. 未实行监理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应履行本规程涉及的监理职责。
4. 施工资料应随工程进度及时填写、收集、整理,并按本规程要求分类组卷。
内容应真实可靠、准确、齐全,字迹清楚,且参建各方应按规定进行签字、盖章。
5. 施工资料应实行分级管理,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对本单位施工资料进行全过程管理。
建设过程中施工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审核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并按规定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6. 施工资料的编制、收集和整理应采用计算机管理,计算机管理软件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应符合相关要求,软件功能应经过评审并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1.总则1.0.1 为了加强我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使其真实反映工程实体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编制内容和要求,建立真实、准确、完整的工程档案,结合我省施工资料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山西省的有关规定编制。
1.0.3 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归档和验收。
凡在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参予工程建设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均应执行本规程。
其他行业系统、专业工程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从立项到建成交付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文件、文字记录、图纸、表格、音像制品等形式与载体的信息记录。
施工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应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
1.0.5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应按本规程统一表格的表式填写。
本规程未规定统一表格的,地、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作出规定。
1.0.6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验收应与工程竣工验收同步进行,不符合本规程要求的,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1.0.7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执行国家、省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 建设工程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经批准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工程基本建设单位。
它由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工程所组成。
2.0.2 单位工程(single project)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并构成建设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
2.0.3 分部工程(subproject)单位工程中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工程2.0.4 建设工程施工资料(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ng document)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并应归档保存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施工监理资料、施工单位资料、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
建筑施工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建筑施工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和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范围和内容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相关人员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技术资料的管理。
第三条技术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工艺工法、试验报告、验收记录、质量检验报告等与施工工程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第三章组织和责任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建立专门的技术资料管理部门,并明确责任人员,负责施工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整理、归档和查询。
第五条建设单位技术资料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技术资料的管理流程和细则,并组织实施,并对技术资料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配备专门的技术资料管理人员,并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技术资料的管理和归档。
第七条监理单位应当对技术资料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协助建设单位解决技术资料管理中的问题。
第四章流程与要求第八条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编制并组织施工单位承认设计文件和验收报告,并将其提交给监理单位备案。
第九条施工单位开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并将其报送给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和批准。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批准的施工图纸组织施工,并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工艺工法管理。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技术交底,并将交底材料归档备查。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变更和技术资料进行记录,并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第十三条完工后,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工程技术归档资料,并提交给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评审和验收。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工程的技术资料进行审核和验收,并将其归档备查。
第五章管理要求第十五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加强与资料的交流与沟通,确保技术资料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建立技术资料管理的信息系统,方便技术资料的查询和利用。
第十七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确保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防止技术资料的丢失和泄露。
内蒙古自治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管理规程《内蒙古自治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管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旨在规范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资料管理机制,加强安全技术资料安全管理,切实保障施工现场安全。
一、安全技术资料的管理范围1.本《规程》所称的安全技术资料,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时出现的危险因素的可能性及其危害后果的研究或者对防范安全事故的技术文件、技术信息、技术规范、技术资料,以及开展安全管理的技术性决策、技术措施等。
2.安全技术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下列项目:(1)消防设施、结构、设备及施工现场安全防范措施;(2)地质地貌,建设地点的地质灾害情况;(3)施工中有关机械、电气设备及可能产生危险的其他材料的使用;(4)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设计、预防措施;(5)实施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规范;(6)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资料;(7)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及事故调查处理的资料;(8)施工现场应当报送的安全生产统计报表;(9)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检查记录。
二、安全技术资料管理机构1.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技术资料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安全技术资料的搜集、整理、汇编、归档、监督管理。
2.安全技术资料搜集、整理、汇编、归档、监督管理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资质:(1)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熟悉建筑工程施工和安全管理知识;(2)在施工现场有较长的实践经验;(3)能够做到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妥善管理安全技术资料。
三、安全技术资料搜集1.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应当搜集安全技术资料,并建立安全技术资料档案。
2.安全技术资料搜集应当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编制安全技术资料;同时还应当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3.安全技术资料应当定期核查更新,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危害。
四、安全技术资料归档1.施工单位应当将安全技术资料分类归档,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工程进度计划、施工日志、工程验收资料等。
第四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应遵循“规范性、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安全性、便捷性”的原则。
第五条所有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严禁私自篡改、销毁技术资料。
第六条各级工程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七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由工程部门负责具体执行,施工单位主要负责技术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第二章设计文件管理第八条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是施工的依据,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妥善管理。
第九条设计文件必须经过审核、审查、备案程序后才能使用。
第十条设计文件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岗位资质,对设计文件进行分类、编号、归档,并建立相应的索引系统。
第十一条设计文件必须按时更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经过审核后更新设计文件。
第十二条设计文件必须保证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擅自更改、涂抹或遗失。
第十三条设计文件必须保证安全性,对保密性要求高的设计文件,必须进行严格的保密措施。
第十四条设计文件必须保证便捷性,设计文件的存储位置要方便查阅和取用。
第三章施工图纸管理第十五条施工图纸是施工的指南,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六条施工图纸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岗位资质,对施工图纸进行分类、编号、归档,并建立相应的索引系统。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制作施工图纸,必须经过审核、审查程序后才能使用。
第十八条施工图纸必须按时更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经过审核后更新施工图纸。
第十九条施工图纸必须保证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擅自更改、涂抹或遗失。
第二十条施工图纸必须保证安全性,对保密性要求高的施工图纸,必须进行严格的保密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最新版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最新版引言: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是指对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施工方法的文件。
它是指导和监督建筑工程施工的依据,同时也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最新版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工艺规程的定义和作用:1. 定义: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是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施工程序等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文件。
2. 作用:(1) 确保质量:工艺规程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和标准,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工程的可靠性。
(2) 保障安全:工艺规程明确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避免施工事故和人身伤害的发生。
(3) 提高效率:工艺规程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和流程,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工期的控制。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最新版的内容:1. 施工前准备:(1) 资料准备:收集并整理与施工相关的文件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等。
(2) 人员组织:确定施工队伍的组成和人员分工,明确各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3) 材料采购:根据施工需要,确定所需材料的种类和数量,进行采购和储备。
2. 施工技术要求:(1) 基础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基础浇筑等,要求确保基础稳定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 结构施工:包括主体结构的施工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浇筑,要求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3) 安装工程:包括设备和管道等的安装、调试和运行,要求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和工程的可用性。
(4) 装饰装修:包括室内装修和外墙饰面等,要求提升建筑的艺术性和舒适度。
3. 施工组织:(1) 组织管理:建立施工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明确施工的目标和任务。
(2) 安全防护: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提供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具。
(3) 施工计划: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包括工序安排、节点控制和工期管理等。
(4)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验方法,对施工过程和成果进行抽样检查和评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上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上)建筑结构与装饰装修DBJ14-023-2004中国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号:J10350-20042004-04-14发布 2004-06-01实施山东省建设厅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上)建筑结构与装饰装修DBJ14-023-2004中国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号:J10350-2004主编单位: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参编单位:山东省建设科学研究院及十七市建设(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处)等批准部门:山东建设厅实施日期:2004年6月1日2004.济南关于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通知鲁建标字[2004]7号各市建委(建设局)、各有关单位:由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主编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业经审定通过,批准为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DBJ-023-2004,现予以发布,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由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山东省建设厅二OO四年四月十四日关于同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备案的函建标标备便[2004]31号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你站“关于申请山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备案的函”收悉。
经研究,同意所申请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备案号为J10350-2004。
该标准的备案公告,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二OO四年五月十日前言为了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表格及归档整理格式化,更好地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表格及归档整理更加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由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组织制订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
本规程是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 /T50328-2001)等相关规定,广泛征求了有关工程质量、检测、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方面的专家意见,并结合我省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本规程是我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整理的标准,共分三个部分:建筑结构与装饰装修(上)、建筑设备与安装(中)、建筑检测试验(下)。
主要包括各有关单位的职责、技术资料的分类与编号、内容填写要求、归档组卷及验收等内容。
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及建议,请及时将意见寄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济南市正觉寺小区一区1号,邮编25001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上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1总则1.0.1为加强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确保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全与功能适用要求,保证工程质量,体现工程资料是工程质量形成、验收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山东省有关规定编制。
1.0.3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含装饰装修)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凡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参于工程建设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试验等单位均应执行本规程。
1.0.4施工技术资料主要由施工管理、验收和检测、试验资料等文件、图表组成,应与工程建设过程同步进行并完成。
施工技术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1.0.5施工技术资料的完成、归档过程,宜采用计算机管理,逐步实现以缩微品和光盘载体代替纸质载体。
属国家、省重点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宜采用缩微品。
1.0.6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收集和整理应由各方责任主体共同形成,并保证其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1.0.7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
2 术语2.0.1 建设工程项目经批准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工程基本建设单位。
它由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工程组成。
2.0.2建设工程质量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2.0.3验收建筑工程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作出确认。
2.0.4检验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2.0.5观感质量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2.0.6见证取样和送检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共同密封后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的过程。
2.0.7抽样检验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2.0.8检测(测试、试验)对给定的产品,按照规定程序确定某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处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
2.0.9施工技术资料在工程建设阶段,施工单位与参见各方共同形成的反映施工过程及质量情况的信息资料。
包括施工管理、工程验收、检测、试验、竣工图等。
2.0.10竣工图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图样及说明。
2.0.11立卷(足卷)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分类整理成案卷的过程,亦称立卷(组卷)。
2.0.12归档文件的形成单位完成其工作任务后,将形成的文件整理规卷后,按规定移交给有关部门。
3 管理职责3.1基本规定3.1.1 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工程合同与设计文件等规定。
3.1.2 工程各参建单位应将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和积累纳入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审核应有专人负责。
3.1.3 施工技术资料应随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理、签发并按规定移交,要求书写认真、字迹清晰、内容完整、责任方签字齐全。
3.1.4 工程合同中应约定文件、资料的责任签字权限。
一般情况下单位(子单位)工程、分包项目的竣工验收签章应使用企业法定公章,其他应使用项目部(分包单位)符合相应授权的公章。
有关签字人员也应由相应的授权证明。
3.1.5 工程各参建单位应确保各自资料的真实、有效、及时和完整,对工程资料进行涂改、伪造、随意抽撤或损毁、丢失等的,应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1.6 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进行,并形成竣工验收文件。
3.1.7 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负责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
按照山东省有关进工验收备案的有关规定,提交完整的竣工备案验收文件,报备案机关备案。
3.2 建设单位职责3.2.1 应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设专人负责监督工程施工质量,参与工程验收。
并负责监督和检查各参建单位工程资料的形成、积累和组巻工作。
也可按规定委托监理单位进行监督和检查。
3.2.2必须向参与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
监督专业分民单位及时将施工技术资料完整、全面、准确地移交给总承包单位。
3.2.3由建设单位采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建设单位应保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符合设计文件、规范标准和合同要求,并保证相关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的完整、真实和有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及时移交给工程施工单位整理归档。
3.2.4对须建设单位签认的施工技术资料应及时签署意见。
按规定参与见证取样工作。
3.2.5应收集和汇总各参建单位的工程资料整理归档为城建档案,按有关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移交事宜。
3.2.6应负责组织竣工图的编制工作。
也可委托监理或施工单位进行。
3.3勘察设计单位职责3.3.1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合同和规范要求提供勘察、设计文件。
3.3.2对须勘察、设计单位参加的验收或签认的施工技术资料应参加验收并签署意见。
3.3.3应参加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并签字认可。
3.3.4工程竣工验收应出具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3.4监理单位职责3.4.1应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编制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改造旁站监理责任。
3.4.2按合同约定进行勘察、设计文件的有效性检查,签认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纪要。
3.4.3在施工阶段对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积累、组巻和归档进行监督、检查,使施工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符合有关要求。
完成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签认工程材料进场报验、工程测量放线、隐蔽工程验收检查以及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质量验收记录等工作。
3.4.4参加工程见证取样工作,对见证取样试验样品真实性负责,并监督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工程、工作结果及相关资料的形成。
3.4.5提供合格、完整的监理资料;提供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3.5施工单位职责3.5.1应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主要管理工作。
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逐级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材料、检(试)验等管理岗位责任制。
3.5.2应负责汇总各分包单位编制的施工技术资料。
分包单位应负责其分包范围内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对施工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
3.5.3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整理,汇总、组巻;并按合同约定数量编制成一套完整的施工技术资料,移交建设单位,自选保存一套。
3.5.4负责见证取样的取样、封样、送检工作,并对样品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3.6检测、试验单位职责3.6.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技术负责人制,完善分级管理制度,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工作。
3.6.2负责出具真实、完整的检测、试验报告,并负责保留相关原始记录,建立检(试)验报告存档记录,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3.6.3参与配合有关部门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工作。
4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与分类编号4.1施工技术资料4.1.1施工技术资料实行报验、报审制度,应设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管理,并具备相应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