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一、复习目标:1.了解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原因、结果及应吸取的教训;马克思、恩格斯的早起革命活动革命活动,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结果;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 掌握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间、标志及历史意义,巴黎公社的创立及结果;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战争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意义。
3.理解南北战争的意义及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日俄两国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二、复习重、难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标志和意义;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和战争胜利的意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意义两次改革异同点。
三、教法和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给学生讲解相关概念;适当补充人物的相关历史事实,通过对人物的了解更好的记忆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采用启发教学、分析比较、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探究式模式;引导学生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概括知识点。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课本为主,课件辅助,教师搜集有关资料以补充;注重图片的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在适当引导基础上获得理性认识。
五、复习过程:(一)基础知识梳理回顾学生根据学案上的知识网络,先自主完成成知识网络上的内容,然后小组合作矫正答案,最后师生结合课件共同回顾基础知识(二)思维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进行合作探究,明白考点,总结规律。
教师对考情进行预测。
(三)课堂小结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有利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巴黎公社《国际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日本从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回看复习构建体系英国宪章运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无产阶级的斗争资产阶级统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四)达标检测 六、板书设计英国的宪章运动失败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国际工人运动第一次尝试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工业革命建构知识体系国际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识记本单元的“知识梳理”,合作完成“知识拓展”及“综合训练”。
二、教学重点:识记“知识梳理”三、教学难点:知识拓展及综合训练四、教学方法:阅读,讨论,老师指导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由工业革命的影响“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导入复习,(实施步骤:1、学生复习有关工业革命的知识点2、老师指导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无产阶级斗争的关系)二、无产阶级的斗争知道梳理英国的宪章运动1、中心内容:要求取得普选权,使工人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2、政治纲领:《人民宪章》3、性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运动4、失败的原因:没有科学的理念作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内容: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3、地位: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
巴黎公社1、建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2、失败:1871年5月21—28日,保卫巴黎公社的战斗被称为“五月流血周”3、性质: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实施步骤:1、学生阅读识记知识梳理)知识扩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历了产生()-实践()-发展()的过程,在括号里填上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实施步骤:①独立思考,把自己的理解写在下面。
②小组交流,完善梳理答案。
)(提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实践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发展指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课时三、南北战争知道梳理1、根本原因: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2、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废存问题3、战争的导火线: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4、战争的转折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复习课教案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知识网络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2、能力训练目标:能通过课件提供的文字和图片,及问答题能自己综合分析出答案,并掌握。
3、情感目标:通过复习本单元进一步认识到马、恩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继承和发扬。
通过美俄日三国的发展道路可以认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或革命才是强国之路。
复习过程:一、导入教师:多媒体播放有关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欣赏完后提问:这组图片与世界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有关呢?学生明确: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师:这些事件与哪个经济变革有关呢?学生明确:工业革命。
教师:对,工业革命以后,社会上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面对工业资产阶级无情的压榨和剥削,工业无产阶级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
同时,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在19世纪中期,世界上又一次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
这节课我们所要共同复习的内容就是:《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二、教师:出示有关这节课的复习目标,学生齐读:1、知识目标:通过知识网络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2、能力训练目标:能通过课件提供的文字和图片,及问答题能自己综合分析出答案,并掌握。
3、情感目标:通过复习本单元进一步认识到马、恩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继承和发扬。
通过美俄日三国的发展道路可以认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或革命才是强国之路。
三、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理清本单元历史事件的两条主线,并出示:2、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四、教师:出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学生回忆并梳理思路后填写。
第三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教学目标:
一、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基本史实。
二、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是世界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和日本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两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三、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在复习中加强综合比较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和影响俄国和日本的改革
教学难点:巴黎公社的性质南北战争的影响俄国和日本的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教学过程:
1、14世纪—16世纪,世界历史上发生了怎样重大活动,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条件?思想文化领域:经济领域:
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世纪年代,首先从国的领域开始的。
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的发明和的发明。
第三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1、国际工人运动的创始人是和,从年开始了他们长期的合作。
他们都是人。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
一、国际工人运动与 3、《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恩为起草的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领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
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教案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单元备课第六单元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西河中学王晓东第六单元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一、单元知识概述:本单元主要讲述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等。
本单元是以典型的事例为切入点,以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形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三大政治潮流:即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潮流、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潮流、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潮流为线索展开讲述的。
教学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的历史过程。
教学难点是无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出现革命与改革并存的历史现象的原因及一些主要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主要影响。
教学中要利用历史事件的共时性,把握历史的特征,构建网络知识结构,理顺知识线索,认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知识。
二、单元目标:1、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概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过程。
2.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战争的结局、性质和作用,简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3.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促使两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简述这两场改革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三、课文要点分析及教学建议:(一)第 18 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教材要点分析:本课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首先是英国的宪章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基本条件;随后是马恩适应时代的需要肩负起历史重任,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最后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巴黎人民在特定背景下,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进行了首次实践,开创了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先例。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复习课教案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知识网络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2、能力训练目标:能通过课件提供的文字和图片,及问答题能自己综合分析出答案,并掌握。
3、情感目标:通过复习本单元进一步认识到马、恩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继承和发扬。
通过美俄日三国的发展道路可以认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或革命才是强国之路。
复习过程:一、导入教师:多媒体播放有关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欣赏完后提问:这组图片与世界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有关呢?学生: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师:这些事件与哪个经济变革有关呢?学生:工业革命。
教师:对,工业革命以后,社会上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面对工业资产阶级无情的压榨和剥削,工业无产阶级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
同时,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在19世纪中期,世界上又一次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
这节课我们所要共同复习的内容就是:《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二、教师:出示有关这节课的复习目标,学生齐读:1、知识目标:通过知识网络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2、能力训练目标:能通过课件提供的文字和图片,及问答题能自己综合分析出答案,并掌握。
3、情感目标:通过复习本单元进一步认识到马、恩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继承和发扬。
通过美俄日三国的发展道路可以认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或革命才是强国之路。
三、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理清本单元历史事件的两条主线,并出示:2、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四、教师:出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学生回忆并梳理思路后填写。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学案第5课时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学案第5课时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复习回顾】结合导学提纲读背10分钟。
【课堂检测】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组成部分。
2、“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它于__________年发表,是为________________而起草的纲领性文件。
它的发表标志着______________的诞生。
3、为保卫________________,5月21日至5月28日,公社战士与敌人进行了浴血奋战,这就是五月流血周事件。
4、《国际歌》的词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1、美国独立以后,北方______________经济和南方_________________经济都发展起来了。
19世纪中期,围绕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南北方之间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合。
2、1861年3月,_______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3、1862年9月,美国政府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从_____________年元旦起,废除_____________制度,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加北方军队。
该宣言的发表,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一课,主要讲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
教材通过详细的资料和生动的插图,为学生展示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可能理解不深,对相关事件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和分析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无产阶级斗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资产阶级统治的特点和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无产阶级斗争的同情和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特点和局限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无产阶级斗争的艰辛。
2.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事件为例,剖析无产阶级斗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课堂讨论指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
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无产阶级斗争?”,激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无产阶级斗争的背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然后,以案例的形式呈现无产阶级斗争的具体事件,如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无产阶级斗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展示、交流贯穿本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评价林肯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俄国 1861 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巴黎公社;南北战争的原因及性质。
南北战争的原因中考学生不需要掌握,但作为我们老师应该有所了解。
改革促使俄国和日本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理解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资料投影仪
四、学法指导:
通过介绍英国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知道工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基本矛盾,为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以及工业无产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一个基本依据。
无产阶级的斗争的第二个典型事例是法国巴黎公社的斗争史实。
主要通过革命或者改革的方式使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
五、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主温故:
1、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3 、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4、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5、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二)合作温故,形成体系
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加强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
①背景(原因):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待遇越来越差,矛盾加剧
②政治纲领: 《人民宪章》
③要求: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到国家的管理
④评价(意义):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⑤失败原因: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⑥影响:影响很大,目标当时没有实现,后来大都实现了
2.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
①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
②原因:工人运动水平提高,需要有科学理论来指导,马克思恩格斯为适应这种要求,汲取前人经验,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③过程: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相会,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诞生标志)
④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共产党宣言》
①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文件
②内容: a 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历史作用 b 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资本主义替代的客观规律c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③意义:标志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④影响例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
4.巴黎公社(1871)
①背景(原因): a 1870年法国战败普法战争后,资产阶级政府对内镇压人民,对外屈膝投降,激化矛盾b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②过程: 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人民选举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1871年5月(五月流血周)
③评价: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大无畏精神鼓舞者后人
④《国际歌》(欧仁?鲍狄埃做词,狄盖特做曲,为纪念巴黎公社)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1.美国南北战争
①背景(原因): a 独立后,领土扩张(大西洋到太平洋) b奴隶制存废成为争议焦点(北方资产阶级,南方种植园奴隶主) c 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②根本原因: 南北之间经济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
③导火线: 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④战争爆发: a 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初期北方失利b 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条约》(废除奴隶制,奴隶可以参军)《宅地法》(满足美国公民对西部土地的需要),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战斗热情,战争形式有利于北方(转折点) c 1865北方胜利告终
⑤战后,林肯被刺杀身亡,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总统
2.美国南北战争意义
①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②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俄国历史转折(废除农奴制):
①背景:a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b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沙皇危机四伏
②目的:a 为维护沙皇统治和地主,贵族的利益 b 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爆发
③性质:自上而下(特点)的资产阶级改革
④颁布: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颁布废除奴隶制的法令
⑤内容:a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 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 c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时候,可以得到一份土地,但他们必须赎买这份地
⑥评价(意义):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使俄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点,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留下的大量的封建残余
2.日本历史转折(明治维新)
①背景: a 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b 1853年美国
舰队闯入日本港口(黑船事件),签署不平等条约,激化日本矛盾 c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1868年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
②性质: 资产阶级改革
③内容: (1868明治天皇实行了改革)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容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军事,建立效忠天皇的军队
④评价(意义): 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走向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很快也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三)考点导航:
考点一:巴黎公社
下列对巴黎公社的评述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的尝试
B. 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工人运动。
C .虽然失败,但表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激励后人D. 是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考点二:美国南北战争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主要是因为他( )
A.巩固了北部地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B.满足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C.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四)检测巩固:
1、19世纪70年代初,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诞生。
它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这个政权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二月革命
B.巴黎公社成立
C.十月革命?
D.里昂工人运动
2、“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一名言出自()
A. 《人权宣言》
B. 《独立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3、“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气壮山河的歌曲的曲作者是() A. 马克思 B.狄盖特 C.列宁 D.欧仁·鲍狄埃
4、下列历史事件与重要文献的连线搭配,正确的是( )
A.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 B.美国独立战争──《权利法案》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 D.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座宏伟的林肯纪念堂,这是为了纪念林肯
A.使美国取得“二战”的胜利
B.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C.实施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D.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6、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后,再次重申了美国《反联邦脱离法》的精神,这表明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 ( )
A.实现国家独立B.消除种族歧视 C.维护国家统一 D.发展资本主义
7、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指( )
A.美国独立战争
B.废奴运动
C.美国南北战争
D.西进运动
8、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
在美国历史上曾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最大贡献的总统是() A、华盛顿B、林肯C、杜鲁门D、布什大变化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后期,我们的近邻日本曾经和我们有相同的经历以及相同的命运:封建,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但是日本很快从一个极度贫穷落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国家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1)日本是通过实现崛起的?
(2)请你评价一下日本的这次崛起。
(3) 现在,我国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本的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0、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宣布进行革新。
材料二: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以天皇的名义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实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这次革新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它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⑵材料二中的这次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它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