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黄土高原的治理
- 格式:ppt
- 大小:6.07 MB
- 文档页数:35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程标准]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探究学习,了解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并分析其危害。
同时了解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综合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措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治理水土流失的基本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掌握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开发模式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类探究学习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各种形式的资料中提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自主总结得出结论;通过成功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因地制宜进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能力,保护生态环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观,能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不仅可以导致环境破坏,同时,也威胁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合理地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什么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区域内,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的发展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资源开发问题(森林、湿地的不合理开发)。
环境污染的问题:大气、水、土壤的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
•本节课我们就水土流失的问题进行探讨。
•课件播放微课视频前一部分。
看看水土流失区的老百姓是怎么看待水土流失的。
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第一章: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1.1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在中国地理上的重要性。
掌握黄土高原的分布范围和主要地理特征。
1.2 黄土高原的土壤和气候理解黄土高原的土壤形成和特点。
学习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包括降水、温度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2.1 水土流失问题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影响。
探讨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威胁。
2.2 生态环境恶化了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过度开发、污染等。
第三章: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3.1 植被恢复与保护学习植被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探讨植被恢复和保护的措施,如植树造林、草地建设等。
3.2 土地管理与规划理解土地管理在黄土高原治理中的重要性。
学习土地规划与利用的措施,如退耕还林、合理利用土地等。
第四章:黄土高原的农业开发4.1 适应性农业发展探讨黄土高原适应性农业的发展,如旱作农业、节水灌溉等。
学习农业技术改进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
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黄土高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探讨调整措施,如发展特色农产品、优化农业布局等。
第五章:黄土高原的综合开发5.1 资源开发与保护理解黄土高原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学习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5.2 旅游开发与社区参与探讨黄土高原旅游开发的潜力与意义。
学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模式和经验。
第六章: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发展6.1 经济发展概况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与现状。
分析黄土高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与挑战。
6.2 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学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如生态农业、绿色能源等。
第七章:黄土高原的文化与民俗7.1 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承理解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学习黄土高原地区的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7.2 民俗特色与文化遗产探讨黄土高原地区的民俗特色,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歌诀法记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条件很特殊,地表破碎遭侵蚀;直立干燥抗蚀差,遇到急雨易崩塌。
构造运动较剧烈,谷坡陡峭滑坡易;植被稀少缺保护,削减雨水能力低。
人类活动是诱因,开荒伐林过牧齐;采矿修路挖窑洞,水土流失不为奇。
2.概括法记忆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但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工程措施包括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
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1.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2)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2.水土流失的原因(1)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2)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①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森林和草原被毁,使地表的抗侵蚀性减弱。
②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恶性循环,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林木、开矿和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图表解读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信息获取](1)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古长城以南。
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2)黄土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 1 000~2 000m。
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该区域降水有何特点?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何影响?提示:根据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我们可以看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并且处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具有降水集中、多暴雨的特点。
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和多暴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问题探究“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唐·刘禹锡《浪淘沙》思考探究: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你知道黄河中的泥沙来源于哪里吗?提示: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知识升华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地貌、黄土、气候和植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