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身体构造和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5.10 MB
- 文档页数:96
植物保护学教案第四章: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一、昆虫纲的特征:1、体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2、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有的还有1-3个单眼。
3、胸部有6足4翅。
4、腹部由10节左右组成,末端有外生殖器。
二、昆虫的触角:1、基本结构:柄节、梗节、鞭节。
2、触角类型:刚毛状、线状、念珠状、锯齿状、棒状、锤状、双栉状、具芒状、鳃叶状、环毛状。
三、昆虫的口器:类型:咀嚼式(蝗虫)、虹吸式(蝶、蛾)、刺吸式(蚜虫、蝉)、舐吸式(蝇)、锉吸式(蓟马)。
四、昆虫的胸部:由前胸、中胸和后胸3个体节组成,各胸节侧板上着生1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中、后胸上各有1对翅,分别为前翅和后翅。
1、胸足的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爪。
2、足的类型:步行足(步行虫)、跳跃足(蝗虫后足)、捕捉足(螳螂前足)、开掘足(蝼虫右前足)、游泳足(龙虱足)、抱握足(雄龙虱足)、携粉足(蜜蜂后足)。
五、体壁的构造与功能:1、表皮层:1)上表皮:是具有通透性的屏障,体壁皮肤作用就是由上表皮表现出来。
2)外表皮:体壁外骨骼作用主要由外表皮表现出来。
3)内表皮:最厚;使表皮层具有特殊的弯曲和伸展性能,并表现一定亲水能力。
2、皮细胞层:能向外分生表皮,修补体壁的伤口。
3、底膜:具有选择通透性,能使血液中的部分化学物质和激素进入皮细胞。
六、昆虫的内部器官和功能1、消化系统:包括一条自口至肛门,纵贯于血腔中央的消化道。
摄取、运送、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2、排泄系统:马氏管:从血淋巴中吸收含氮代谢废物,再经肠道与食物残渣一同排出。
3、呼吸系统:由气门和气管组成。
气管分布到各组织的细胞间和细胞内,把氧气直接送到身体各部分,同时把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气门排出。
第五章昆虫的发育和行为一、昆虫的繁殖方式1、两性生殖:必须经过雌雄两性交配,精子与卵子结合后,由雌虫将受精卵排出体外并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孤雌生殖:指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第一章昆虫体躯构造及功能一、昆虫在动物界中的地位世界上已知动物:150万种:按进化程度,由低级到高级分成:原生,海绵,腔肠,扁形,圆形,环形,节肢,软体,拟软体,毛鄂,棘皮和脊索等12门动物。
节肢动物门为最大的一门,由水生到陆生,现存节肢动物是从古生代寒武纪55000万年前的节肢动物进化而来。
(一)、节肢动物门的特征(1)体躯明显分节,并集聚为体段,左右对称,许多体节上有成对的分肢的附肢。
(2)整个体躯被有含几丁质的外骨胳。
(3)体腔就是血腔。
(4)消化道为于体中央。
(5)循环系统为于体背。
(6)神经系统为于腹面。
(二)、昆虫纲的特征(1)体躯分头、胸、腹三段(2)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1~3个,口器附肢3对(上、下鄂,下唇)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3)胸部具有3对胸足,有翅1~2对,是运动中心。
(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腹部末端有尾须和生殖器(5)昆虫的一生还要经过一系列变态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在地球上的历史至少已经有3亿5千万年而人类距今不过1百万年世界上已知昆虫约为100万种,约占动物界的2/3,最大的一目为鞘翅目,已命名的种类为33万种以上。
昆虫对人类的为害在农业方面,主要表现在与人类争夺自然资源。
主要农作物害虫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自公元前707~1935年的2642年间,我国共发生蝗灾796次平均每三年一次。
对人类有益的昆虫三、昆虫的外部形态(一)、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体躯由一系列环节(体节)组成体节:头触角口器胸前足每节有一对附肢,一对胸足中足后足腹9~11体节(大部分附肢已经消失)仅末端数节附肢特化成外生殖器、尾须(二)、昆虫的头部(1)位于体躯的最前端(2)由几个体节愈合而成(3)头上生有触角、复眼、单眼及口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4)头的外壁坚硬形成头壳,里面有脑、消化道及口器附肢的肌肉。
(5)昆虫的头部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和对口器、附肢强大肌肉牵引力的适应。
1.昆虫头部的分区:虽然头上分节已经消失,但由于存在许多后生的沟、缝而将头壳分成若干区域,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额唇基区:是头的最前面,包括额和唇基(2)颅侧区:是头壳的侧面和颅顶部分,上以冠缝、前以额颊沟、后以后头沟为界分成两个颅侧区。
昆虫的特征及身体构造昆虫是一类十分特殊的生物,具有着独特的特征和身体构造。
以下是关于昆虫特征和身体构造的详细介绍:1. 外骨骼(Exoskeleton)昆虫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它们拥有外骨骼,也被称为壳或甲壳。
这种坚硬的外壳由称为凯氏板的物质组成,能够保护昆虫的内脏和肌肉。
外骨骼还具有保持水分的作用。
虽然外骨骼的存在给昆虫提供了一种保护和支持身体的方式,但它也限制了昆虫的体积和发育,并需要进行蜕皮(ecdysis)来长身体。
2. 分节体(Segmented body)昆虫的身体被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
头部包含了眼睛、触角和口器,用于感知外部环境和摄取食物。
胸部上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有些昆虫没有翅膀)。
胸部的功能是用于运动和飞行。
腹部则包含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呼吸器官。
每个部分都由一系列的环节组成,使昆虫能够在身体中的不同部分灵活地弯曲和运动。
3.多数昆虫具有六条腿和两对翅膀绝大多数昆虫都具有六条腿,这是它们进行运动的主要方式。
昆虫的腿长短和形状因其生活方式和栖息地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并通过特殊的适应进化来帮助昆虫进行不同的运动,如跳跃、行走和爬行。
除了六条腿之外,大部分昆虫还具有两对翅膀,这使得它们能够进行飞行(尽管有些昆虫没有翅膀,如蚂蚁和蜜蜂)。
昆虫的眼睛通常由复眼组成,复眼是由许多个小眼(ommatidia)组成的。
每个小眼都有自己的角质透镜和视网膜,能够接收一小部分视野,多个小眼的视野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图像。
复眼使昆虫能够看到周围的环境并感知运动,帮助它们在飞行和寻找食物时定位。
5.交配器官的变异昆虫的繁殖系统是非常多样和复杂的。
雄性昆虫通常具有交配器官来传递精子,而雌性昆虫则有受精器官来接受精子。
不同昆虫的交配器官形状和构造也是多样的,这是因为不同昆虫的交配方式和策略各不相同。
总的来说,昆虫具有外骨骼、分节体、六条腿和两对翅膀等特征。
除此之外,昆虫的复眼和交配器官的变异也是昆虫身体构造特征的一部分。
昆虫的特征与结构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动物类群之一,具有独特的特征和结构。
它们有着独立的体节、有骨骼的外骨骼和六只腿等特征,以下将详细介绍昆虫的特征和结构。
首先,昆虫的体节可以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
头部是昆虫的主要感知器官区域,包含复眼、触角和口器。
复眼由许多小视网膜组成,可以提供广角视野,有助于昆虫察觉周围的环境和物体。
触角是昆虫的触觉和嗅觉感知器官,可以帮助昆虫感知食物、配偶和环境。
不同种类的昆虫的口器形态各异,适应其特定的摄食方式。
其次,昆虫具有骨骼的外骨骼,也称作壳。
外骨骼由蛋白质和硬化剂构成,提供保护和支持作用。
外骨骼的硬度是由硬化剂(如几丁质)的含量和排列方式决定的。
昆虫的外骨骼有助于保护其内部器官,同时提供肌肉附着点,使昆虫能够进行复杂的动作和运动。
再次,昆虫有六只腿。
这六只腿连接在胸部的肢节上,具有关节,使昆虫能够灵活地移动。
昆虫的腿端有爪和各种形态的感觉器官,用于抓握、爬行和感知周围环境。
不同种类的昆虫的腿形态各异,适应于它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此外,昆虫的呼吸系统是由一系列管道和气孔组成的。
气孔分布在昆虫体表的外眼间、胸部和腹部等部位。
气孔与内部的气管相连,将气体传输到昆虫的各个部位。
昆虫的气管具有分枝结构,能够有效地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处,实现昆虫的呼吸。
最后,昆虫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卵生、胎生和卵生。
不同种类的昆虫会选择不同的繁殖方式,以适应其特定的生活历程和环境压力。
许多昆虫的卵和幼虫经历多个发育阶段(即变态),其中包括象皮变态、完全变态等。
在结构方面,昆虫的体外构造包括硬化的外骨骼、复眼、触角、口器和六只腿,而体内结构包括内脏器官、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等。
昆虫的内脏器官包括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循环系统和生殖器官等,这些器官协同工作,维持昆虫的正常生理功能。
总结起来,昆虫具有独特的特征和结构,为它们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优势。
通过头部的感知器官、外骨骼的保护和支撑、六只腿的移动、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和不同的繁殖方式,昆虫能够在各种生态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昆虫的形态和功能特征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为庞大的动物类群之一,拥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功能特征。
它们的身体结构适应了生存和繁殖的需求,让它们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下来。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昆虫的形态和功能特征。
一、昆虫的身体结构昆虫的身体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具有以下特点:头部:昆虫的头部包含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
复眼可以帮助昆虫感知周围的环境,触角用于触觉和嗅觉。
在头部的正中央,有一对复杂的口器,用于进食和采集食物。
胸部:昆虫的胸部有三节,每节上都有一对足和一对翅膀(有些昆虫没有翅膀)。
足是昆虫的运动器官,翅膀则用于飞行。
不同种类的昆虫的翅膀形状和结构各异,有些翅膀展开后非常华丽,起到吸引异性的作用。
腹部:昆虫的腹部包含有内脏器官,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腹部的末端有一对触角状的结构,被称为“尾角”,用于感知环境和传达信息。
二、昆虫的功能特征1. 昆虫的食性多样:昆虫的食性十分广泛,有肉食性、植食性和腐食性等。
不同种类的昆虫根据其口器的特点和喜好,选择不同的食物来源。
2. 昆虫的运动能力强:昆虫的足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它们可以行走、跳跃和攀爬。
一些昆虫还可以飞行,利用翅膀在空中自由穿梭。
3. 昆虫的繁殖方式多样:昆虫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有交配繁殖和孤雌生殖等。
有些昆虫会在特定的季节进行大规模的交配,以增加下一代的数量。
4. 昆虫的社会行为:部分昆虫具有复杂的社会行为,例如蚁群和蜂群。
它们会分工合作,每个个体承担不同的职责,共同为整个群体的生存和繁衍做出贡献。
5. 昆虫的保护机制:昆虫拥有各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如模仿其他动物、释放有毒物质和利用伪装等。
这些机制帮助昆虫在面对威胁时保持安全。
三、昆虫的重要性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作为食物链的一环,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维持着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昆虫还可以进行传粉,帮助植物进行繁殖。
此外,昆虫还能清除腐败的有机物,起到环境净化的作用。
第三节昆虫的体壁和内部器官一、昆虫的体壁昆虫等节肢动物的外骨骼长在身体的外面,而肌肉着生在骨骼内侧,因此,昆虫的骨骼系统称为外骨骼,也称体壁。
体壁的功能是:构成昆虫的躯壳,着生肌肉,保护内脏,防止水分蒸发,以及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入侵,起保护性屏障作用。
同时还是营养物质的贮存库,色彩和斑纹的载体。
此外,体壁可特化成各种感觉器官和腺体等,参与昆虫的生理活动。
(一)体壁的构造:由外向里可分为: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底膜(图1-19)1.表皮层:构造最复杂的一层,自外向内可区分为上表皮、外表皮和内表皮三层,其中贯穿许多孔道。
(1)上表皮:由护蜡层、蜡层和角质精层组成,有的昆虫在蜡层和角质精层中间还有一个多元酚层。
此层具有不透性。
(2)外表皮:主要成分是几丁质鞣化蛋白(骨蛋白)及脂类化合物,决定昆虫体壁具有坚韧性。
图1-19 昆虫体壁构造模式图(3)内表皮:无色柔软,含有几丁质—蛋白质复合体,还有弹性蛋白,决定昆虫体壁具有曲折延展性。
2.皮细胞层:活细胞层,也称真皮层,是连续的单细胞层。
主要功能是控制昆虫的脱皮作用;分泌表皮层;组成昆虫体躯的外骨骼以及外长物;分泌脱皮液,在脱皮过程中消化旧的内表皮,并吸收其产物、合成新表皮物质;修补伤口;分泌绛色细胞等。
3.底膜:或称基膜,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是体壁最内的一层。
昆虫的体壁,特别是表皮层的结构和性能与害虫防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防治害虫时,我们使用的接触性杀虫剂,必须能够穿透它,才能发挥作用。
低龄幼虫,体壁较薄,农药容易穿透,易于触杀;高龄幼虫,体壁硬化,抗药性增强,防治困难,所以使用接触性杀虫剂防治害虫时要“治早治小”。
表皮层的蜡层和护腊层是疏水性的,使用乳油型的杀虫剂容易渗透进入虫体,杀虫效果往往要比可湿性粉剂好,如在杀虫剂中加入脂溶性的化学物质,杀虫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对蜡层较厚的害虫,特别是被有蜡质介壳的昆虫,如蚧壳虫,可以使用机油乳剂溶解蜡质,杀灭害虫。
昆虫身体结构昆虫的各个部位有什么作用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它们占据着生物链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无脊椎动物界的代表,昆虫身体结构经过漫长的进化,形成了独特而精巧的构造。
在昆虫的身体中,每个部位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协同工作,使昆虫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本文将详细介绍昆虫身体各个部位的作用和功能。
外骨骼-提供身体支撑和保护昆虫身体由一个外骨骼组成,这个外骨骼是由硬化的几丁质构成。
外骨骼的主要作用是为昆虫提供身体的支撑和保护。
它能够保护昆虫的内脏器官免受外界的伤害,同时也赋予昆虫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外骨骼还有助于昆虫身体在运动时保持稳定和柔韧。
头部-感知环境和进食昆虫的头部是身体的前端,具有重要的感知功能。
在头部,昆虫的复眼、单眼和触角位于不同的位置,并承担着各自不同的感知任务。
复眼提供了广角视野,使昆虫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和障碍物。
单眼对光线较强的场景有较好的分辨力,能够感知食物和敌害。
触角则是昆虫主要的嗅觉和触觉感知器官,它们能够帮助昆虫寻找食物、配偶和安全的栖息地。
胸部-提供运动能力昆虫的胸部位于头部和腹部之间,是昆虫身体的中段部分。
胸部分成了三个节段,每个节段上都附着一对足和一对翅膀(翅膀不是所有昆虫都有)。
昆虫的足可以帮助它们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行走、攀爬和抓取食物。
而翅膀则赋予昆虫飞行的能力,许多昆虫依靠翅膀快速的移动和迁徙。
胸部的肌肉和关节结构配合起来,使昆虫能够运动自如。
腹部-包括繁殖和消化器官昆虫的腹部是身体的后端,主要负责消化和繁殖。
在腹部内部,昆虫有一套复杂的消化系统,能够将进食的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并通过体壁进入昆虫的血液中。
同时,昆虫的腹部还包含了繁殖器官,雌性昆虫在这里产卵,雄性昆虫通过交配传递精子。
通过以上对昆虫身体各个部位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每个部位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使昆虫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昆虫的身体结构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已经达到了极致的适应性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