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霹雳手段,中国何以收复南沙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收复南沙群岛从这张南沙群岛目前各国势力介入的分布图来看,占领岛屿最多的是越南,其次是菲律宾,再次是马来西亚,最后是印尼、中国台湾和文莱.同时,上述几国和地区中,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均在南沙岛屿修建了机场,这对我国来说,无疑在军事上面临短腿的劣势。
毕竟我国在南沙群岛的岛屿上至今没有修建一座机场。
一旦中国要收复南沙群岛,中国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要有空中优势。
因为南沙群岛分布在宽广的海域,星罗棋布,要单通过海军舰艇收复,必然会面临周边各国(越、菲、马来、印尼)的海空军袭击,因此,中国目前可行的方案就是尽快收复南沙群岛上现有的岛屿机场,并为我所用!请大家注意看看目前各方势力的分布图,现有的南沙岛屿机场主要是太平岛屿机场、中业岛屿机场、南威岛机场、弹丸礁机场,而离我国现有控制区最近且最便于保护的就是太平岛机场和中业岛屿机场。
因此,中国要打击越南小国,收复大部分南沙岛屿,首先就须兵借太平岛机场和中业岛机场。
一旦这两个机场为我所用,加上我国在西沙的永兴机场,对南沙群岛形成三位一体的高压态势,南沙群岛的空中优势必然是属于我国的,收复南沙则将成为可能!当然要从中国台湾和菲律宾手中把两个南沙岛屿太平岛和中业岛收回,有一定的难度。
但我们可以和中国台湾、菲律宾达成秘密协议,中国分别与上述两方共用这两个岛屿机场,形成一个小范围的军事联盟,志在共同打击越南。
中国可以承诺在收复越南占领的大部分南沙群岛后,在经济、军事上和中国台湾、菲律宾紧密合作,共同维护南沙的经济利益。
而越南占领的南沙群岛是中国一定要收复回来的,因为越南占领的南沙群岛直接威胁着我国通往中东航道的安全,也是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航道!中国只有收复越南占领的南沙群岛,才能真正掌控南沙的军事,保障中国在南沙的经济利益!至于收复了越南占领的南沙群岛后,中国的下一步行动应当是收复马来西亚和印尼占领的几个岛屿,毕竟那里有中国的曾母暗沙和大量的海底资源。
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合纵连横的方式,通过几步方式,收复南沙群岛,真正实现南沙归我所有,归我所用的战略目标!另外,中国海军的大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隐身导弹艇、登陆艇等舰艇的建造应当加快,保证在中国打响南沙群岛战役时能有至少10艘导弹驱逐舰(其中4艘防空型导弹驱逐舰)、30艘导弹护卫舰(其中054A级8艘)、40艘隐身导弹艇、30艘其他型号导弹艇、30-50艘登陆艇参加战斗。
1946年国民政府收复西沙、南沙群岛经过
王晓莉
【期刊名称】《档案天地》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近年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不断挑战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非法侵占岛礁、掠夺资源。
尤其近期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公然挑衅我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引起
国际社会对南海问题的关注。
西沙、南沙群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曾对南海诸岛这块战略要地实施武装占领。
1945年日本战败,南海诸岛日本驻军先后撤离。
【总页数】4页(P33-35,47)
【作者】王晓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西沙、南沙群岛收复与二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2.国民政府收复南沙群岛始末
3.中国收复西沙、南沙群岛始末
4.揭秘收复西沙、南沙群岛始末
5.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
收复西沙、南沙群岛经过与评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遵收复南海诸岛与“九段线”的由来南海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海域面积达360多万平方公里。
作为联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除了拥有重要的战略航运线之外,南海海域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海洋水产和渔业资源。
1947至1948年间,国民政府出兵收复西沙、南沙群岛,划定了南海岛屿国界,出版了南海地图,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我们今天南海“九段线”疆界。
位于南中国海的南沙群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170余人,乘坐3艘军舰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构建木屋,竖起桅杆,挂黄龙国旗,以示西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
清朝以至中华民国,在西沙、南沙各个大岛上都有一些中国人住在那里。
此外,中国渔民在出海打鱼的过程中也去那几个大岛歇脚。
1933年4月,越南的宗主国法国派出一支“探险队”,强占了包括南沙主岛在内的西沙、南沙两个群岛的6个岛,后又扩大为9个岛礁。
此即轰动一时的“法国占领九小岛事件”,开始引起了主权争端。
事件发生以后,国民政府迅速成立了“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并于1935年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确定中国南海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把曾母暗沙标在疆域线之内。
当时还有一幅《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其周围用国界线标示。
1935年4月,法国派遣军舰载运30名越南人长年移居南沙主岛。
当年在中国周边甚至境内,日本军队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成为心腹之患,中国国内又内战频仍,国民政府应接不暇,只能坐视不理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为推行南进战略,从1939年3月起,日军从法军手中夺占西沙群岛,3月底又攻占南沙主岛。
4月9日,日军为了杜绝后患,驱赶了占领南沙部分岛屿的法军和越南渔民。
不久,日军陆战队、气象情报组和通信分队进驻西沙永兴岛和南沙主岛(日军命名为长岛)。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三、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法理依据∙二、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历史依据∙一、南海问题的由来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
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
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
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
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
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
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
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
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
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
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
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
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南沙群岛收复方案终于有了高明的以牙还牙在南沙问题上,同为大国的中美不可能直接对抗,因此美国迅速放弃了严格中立态度,开始鼓励东盟各国表达自己的主张,从克林顿开始,美国政府开始明确表示南海问题上的威胁是中国引起的。
1995年,中国在领土美济礁上修建方便渔民作业的避风所,引起菲律宾的强烈反应,史称美济礁事件。
之后美国发表正式声明强调“航行自由”是美国的根本利益,并且明确表示如果南沙发生军事冲突并且妨碍了海上航行自由,美国就要准备军事护航,以确保“航行自由”。
美济礁事件中根本没有海上冲突,而且历次南海冲突也毫无影响航行自由的先例。
所谓“航行自由”只是美国人的借口,说得明白一点,美国发现东盟国家不可能阻挡中国采取的强硬行动,于是干脆把挡在大棒上的衣襟掀了起来。
2001年兰德公司在《美国与亚洲》报告中更明确指出当中国决心实现对南沙大部分岛礁的实际控制时,美国必须做出明确的军事或外交反应。
美国必须做出反应,因为东盟不可能阻挡中国意志坚定的进攻,中国的攻势会使南海的平衡瓦解,而所有反应中,最迅速最直接最有效的无疑是军事干涉。
中国海军西沙军演资料图1996年台海危机中,我们注意到克林顿政府是事后才知道美国航母战斗群的行动的,美国海军具有明显的预防性攻击倾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不是假设,美国海军的确会在总统授权之前展开先期行动。
美国在南海的政策核心是对中国的预防性遏制,这种遏制是通过结盟和平衡策略来实现的。
东盟,合作安全和大国平衡中国的存在名正言顺,美国的存在是赶不走的,东盟各国势单力薄,却非法窃取了中国的领土。
在南海各方实力对比上,东盟看得非常清楚,这种认识直接催生了东盟在南海的两大基本战略:合作安全和大国平衡。
任何一个单独的东盟国家,与中国相比都存在巨大的实力差距,而在东盟看来,中国的强大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东盟采用集团外交与中国抗衡,以避免双边对话中的劣势。
冷战期间,东盟就在努力整合自己的力量,然而,冷战时期的世界秩序由大国安排,自然轮不到东盟插话。
中国在南海曾母暗沙盖楼再造三峡发帖者:bjwyw08发帖时间:2013-04-22 14:47南海维权一箭三雕:中国应在曾母暗沙盖楼从小我们的地理教科书就介绍,中国最南端是曾母暗沙(北纬3°58',东经112°17'),一看地图,那地方距离大陆大约2000公里(相当于广东道北京的距离),实在是远,却距离赤道近,只有距离赤道200多海里。
最初还以为是一块小岛,结果稍微大一点发现那东西不过是长期在水下20米以下的东西。
曾母暗沙位于中国海南省三沙市南沙群岛上,与相邻连的南西的“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构成的暗沙(或暗礁)组。
根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船1985—1986年调查,最浅处水深为17.5米,形如纺锤,礁丘脊部呈北北西走向,为水下珊瑚礁,面积2.12平方公里。
说道曾母暗沙,虽然长年在水面以下,当我们需理直气壮的说,那是中国领土;理由依据不是什么自古以来——这东西是很虚的,更不是如某个会长说的那样大清奠定——那个会长说“大清幅员辽阔,北到外兴安岭、南到曾母暗沙”,这里不想多说谭其骧拍脑袋画的满清版图即使陆上很多都是低程度的羁縻——如那个库页岛不过是土着1-2年进贡一次毛皮,而到了17世纪后基本上都是日俄在上面活动,就说海洋方面,满清执行禁海,拿什么去证明那个距离大陆几千里外、常年水下20米的东西?图上看出曾母暗沙,距离大马猴很近,但距离中国大陆很远,即使距离南沙最大岛太平岛,都看上去挺远的。
如此驻军才能更加形象体现中国主权。
永兴岛为南沙群岛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靠着八旗兵的战马游泳过去吗?所以我们的法理还是二战法理,我们是战胜国、应该享受战胜国该享受的东西,至于当年炮党不去享受,我们现在要享受,而且60年代新中国已经成了的前提下,世界乃至周边国家都承认九段线。
而从实际控制来看,1983年5月,中国海军编队前往南沙巡逻,因看到曾母暗沙不宜驻军,故采取舰艇每2个月巡视一次的方式维护国家主权,这就说明中国已经实际控制了此地,而此前对曾母暗沙有声锁的大马猴、文莱,从来没有这么干过。
中国兵临南沙:一举收复菲律宾所占七个岛礁一、"友好邻邦"菲律宾参议院公然通过立法吞并了中国南沙群岛及黄岩岛,中国政府照例也再一次发出了严正抗议的外交辞令。
然而,中国不可能永远只是说说,现在正是中国武力收复南沙群岛的时机。
为此,笔者假定中国军方终于决定用兵南沙群岛,特提点建议供军方参考。
二、中国用兵南沙群岛菲律宾所侵占的岛礁之策略为了捍卫中国领土和尊严,震慑其他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国家,以利推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笔者主张呼吁中国军方在中国南沙群岛对菲律宾侵占的岛礁用兵,收复被菲律宾控制的岛屿。
1、用兵范围,中业岛,北子岛,双黄沙洲,南钥岛,西月岛,马欢岛,费信岛七个岛。
为什么呢?因为这7个岛都露出海面,基本都有淡水,基本都有树林,利于我军隐蔽且长期坚守。
这些岛距离菲律宾本岛都超过300公里以上,(另外,距离菲律宾最近的马欢岛,费信岛距离我军现在驻守的美济礁约95公里左右),菲律宾国在这些岛上驻军不多,便于夺取。
夺取了这些岛就基本与我军现在在南沙群岛控制岛礁连成一片,就完全可以在南沙群岛建立陆海空系统防御体系,意义重大、深远。
2、用兵方式,在一个天气、海况皆宜的时间段里,按照菲军各岛兵力5倍配置每个特定作战单元,除中业岛外,突然(要想办法到达突然性)同时强行上岛占领。
由于中业岛上有渔民居住,中国宜先用海军包围,喊话,限15-30分钟内投降或离开,否则将开炮覆盖并强行占领。
为什么限15-30分钟?在这个时间里,菲律宾军方来不及空军支援,也便于我方录制人道主义宣传资料。
3、至于菲律宾侵占的仁爱礁,舰长礁,司令礁三礁,由于这些礁位置和条件的原因,笔者主张容后视情况再进一步收复。
三、中国用兵注意事项1、收复菲律宾侵占的某个岛屿的部队为一个独立作战单元,每个作战单元都要带上菲律宾语翻译(进攻中业岛一定要带,因为有渔民),至少是英语翻译。
先期制作和准备好让菲军官兵投降和南沙群岛自古是中国领土的战地宣传资料,菲军官兵能放弃抵抗投降最好。
1946年林遵亲率中国海军收复南沙诸岛始末(2)南下舰队在广州停泊5天后,决定继续向南航行,很快抵达海南岛榆林港码头。
榆林港是海南岛南面一个景宜人的天然深水港湾。
据悉,日本曾在占领榆林期间,专门设有一个大功率的远程无线电台,以指挥日本在南海和南太平洋的海空军。
但在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的接收大员不仅没有很好利用或妥善保管这些设施,反而将绝大部分设备、机械、仪器等拆散,盗卖零件,以饱私囊。
据云,许多大型无线电真空管公然摆在三亚市场当作金鱼缸出卖。
接收下来的大量贵重军用设施、通讯设备、交通工具,除了少数留给高官们自用之外,全部变成废品。
在榆林港现只有一个功率较小的海军电台可勉强与出航舰队联系。
在榆林港期间,为做到有备无患,林遵还派人向当地渔民了解南沙和西沙群岛的详细情况。
得知西沙、南沙的渔季是在2月至4月。
春季风力一般在4级至5级以下;冬季多强风,东北强风风力可达7级,5月以后夏、秋季多台风。
西沙群岛的锚地不算很差,但南沙群岛根本没有避风锚地,底质不是碎石、沙,就是珊瑚,容易走锚。
由于该海区冬季多恶劣天气,实际上选在11、12月份去接收南沙群岛是不合时宜的,何况当时在战争时期受到破坏的南海气象站尚未恢复,气象预报不准确,海上的天气难以掌握,中途又无避风锚地,艰险之状可想而知。
但国民政府的决定和命令不能改变,而收复南沙群岛又关系到国家在国际上的声誉,惟有尽量克服困难,争取在限期内完成任务。
于是,林遵决定11月10日舰队正式起锚出海,执行收复任务。
当日凌晨,在官兵们的一片欢呼声中,林遵下达了出航指令,舰队缓缓驶离榆林港。
不料,在航行了约10多海里时,海面刮起大风,狂风卷起的巨浪肆虐地拍打着舰身,中业中建两艘大型登陆舰横摇至30度。
它们的受风面积特别大,眼看有倾覆的危险,偏不凑巧,旗舰太平舰的发动机又出了故障,难以适应远距离航行,须返回榆林港修理。
迫于无奈,林遵只得下令舰队返航。
舰队回航榆林港休整一星期后,林遵决定于11月19日再度出航。
不用霹雳手段,中国何以收复南沙
南沙,能以和平的手段收复吗?
中国的失地,到现在,以和平手段,即通过谈判收回的,仅有黑瞎子岛,但也只是收回了半个,丢了半个。
黑瞎子岛的国土之所以能以和平手段收回,一是得益于中俄关系的改善,二是由黑瞎子岛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它就位于中俄两国的边界,对两国来说,都是近在咫尺;而且其只有一点战略价值,经济价值不大,这也为和平收回提供了有利条件,否则,库页岛原来还是中国的领土,为何不去谈谈判,收它回来?其实,我们的先人早就看到对于南海、东海问题是和平手段无法收回的,鉴于当时的国家力量和国际形势,才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权宜之计。
试问,西沙群岛是怎么收回的?南沙群岛中现在我们收复的岛屿是通过和谈得来的吗?即使在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海洋国土的指导思想的上世纪八十年的,我们的先辈还是不惜一战,成功收复了南沙部分国土。
要是没有这一战,在南沙,还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吗?还是那句话,谁会把含在嘴里的肉吐出来?!
要收复国土,只有军事手段才是有效的,不管是主动出击,还是战略威慑。
现在的世界,需要的是强权、强势,要敢于出击,美国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所谓的国际形势、美国的围堵,不能成为不战的借口。
美国对中国的围堵,已经不是一时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由于不属于同一个社会制度、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美国对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制裁、围堵,何止是仅对中国?而且美国也不会因为中国的“不主战”而减轻对中国的围堵。
中国现在未能收复的领土,哪一个不是因为美国的插手?你对美国妥协,它会跟你妥协吗?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利益关系,走到一起,是为了利益;背道而驰,还是因为利益。
没有那两个国家会好到如一家人一样,况且,就是一家人,还会不时的闹点小矛盾。
不要说什么“美国已成功的完成了对中国的包围”,就是现在美国这些所谓的“盟国”,几天前还不是也在反美?就是日本这样的美国的铁杆走狗,数十年前,不也是跟美国大打出手?谁能保证它们的历史不会重演?应该从美国对中国的围堵中看到生机、找到他们的弱点,制定相应的对策,各个击破,瓦解他们。
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多,这些国家中,为了各自的利益,今天跟美国联盟,明天也许会投入他国的怀抱,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会随时变换他们的旗帜。
美国的发家史不须多言,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战争史。
美国若从来就是一个“不主战”的国家,它会有今天的强大吗?美元的“霸权”,若没有美国战争机器百十来年的征战,它何以为“霸”?美元的地位是在削弱,但也要看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难道真的要等到美国倒掉的那一天,才敢去收复失地?即使国土不失,资源也没有多少啦。
以“国际惯例”来处理南海主权问题,是汉奸哲学
中国对于南海的主权,是不容质疑的。
这方面中国有着充分的证据。
不要说什么“国际惯例”。
什么是“国际惯例”?所谓的“国际惯例”,不过是西方人拿来忽悠我们的。
试看看哪一个“国际惯例”是对中国有利的?美国入侵伊拉克、打击南联盟、出兵阿富汗……是哪门子“国际惯例”?以所谓的“国际惯例”来处理中国的南海问题,是汉奸的哲学。
这些汉奸哲学这些年害了多少的中国人、误了多少的国事啊,西方人拿“国际惯例”来忽悠我们也就罢了,可恨的是所谓的精英们也拿它来忽悠自己的同胞,可恨!
我们有些人一再宣扬美国的强大,却在不时的唱衰中国,似乎美国的强大也成了我们不能出兵收复南沙的理由。
可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比现在虚弱的多,朝鲜战场,我们勇于出兵,可结果怎样?我们不仅战胜了美国及其走狗,而且打出来几十年的稳定,面对西方世界的制
裁、封锁,我们不是照样发展强大起来了吗?现在出兵南海,难道就要“前怕狼、后怕虎”、难道就打不出更宽阔的天空来?
和平手段是不能收回南沙失地的,妥协更是误国误民。
时不我待,找准机会,敢于出手,打击这些流氓国家,收复失地,这也是破解美国围堵我们的策略之一。
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