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中医医院中医布局二次平面论证及使用后局部改造实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80 MB
- 文档页数:43
萧山中医院二期改扩建二次装修工程
图纸会审纪要
归档编号: (一)工程名称:萧山中医院二期改扩建二次装修工程
(二)会审地址:
(三)会审时间:2014年月日
(四)参与单位:(人员详见签到表)
建设单位: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代建单位: 杭州信达投资咨询估价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杭州天元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杭州市城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总包单位:天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博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图审内容:
图纸会审记要
图纸会审记要
图纸会审记要。
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TU246.1+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21)10-0038-02DOI:10.16330/ki.1007-7359.2021.10.0151设计背景阜南县位于地处皖西北、淮河中上游结合部,襟带颍淮,承接豫皖。
阜南县中医院于1998年3月组建成立,是一所集急救、医疗、康复、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2006年被批准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2013年7月、2019年6月再次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验收;2011年7月,实现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目标任务;2017年7月再次通过“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2019年8月被省卫健委批准设置三级中医医院。
现已成为市级诚信单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法院法医技术鉴定、各类体检和阜南县第二县域医共体龙头单位。
为了实现阜南县中药事业的蓬勃发展,真正使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逐步夯实“百姓得实惠、医生有激情、医院得发展”的医院,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新院区东侧建设二期工程,设置床位800张,将建成具有中医药特色更加鲜明、学科优势更加突出、服务设施更加先进的现代化高水平中医医院。
该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提高阜南县的医疗卫生水平,为阜南的城市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设计构思2.1设计理念根据对项目背景的了解以及医院发展的必要性,我们提出了“济世仁爱、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
济世仁爱是指传承中医文化、中医理念;中西合璧则是体现中西医文化的有机融合。
图1总体鸟瞰图①高效医院:集中式布局,使其能容纳最大面积的庭院空间,最短的流线以及最便捷的交通联系,高效性体现在流畅易达的交通系统、无缝连接的手术枢纽区。
②健康医院:设计结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人性化整体医学理念,营造友好、舒适的健康环境,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关怀。
健康性体现在洁污分流、医患分流、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以及公共配套设施。
54摘 要:文章以宝鸡市中医医院扩建项目设计方案为例,介绍了项目的设计原则,阐述了项目的设计策略,并提出了合理建议及优化措施,以期建设成为一所现代化中医院建筑。
关键词:中医医院;规划设计;中医创新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the design of the expansion project of Baoj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expounds the design strategy,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optimization measures, in order to build a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building.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9.03.001传承与创新,打造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院文/綦振 田少斌 高忠By Qi Zhen Tian Shaobin Gao Zhong宝鸡市中医医院老院区改扩建工程,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宝福路43号和宝中路2号,总面积约59.35亩,整体规划约1200床三甲医院建设规模。
方案将在《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的指导下建设成为一所现代化中医院标杆。
一、设计原则(一)建立科学的改扩建机制,保障近远期医院的高效运行方案将在市委党校西侧约9亩的用地上建设中医住院康复综合大楼,作为一期使用,医院现址门诊楼及1号住院楼、医院家属区地块定义为二期主体医疗区及实验实训区,党校东侧约9亩的用地定义为行政后勤综合区。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浅析当代中医院建筑设计关注点——以淮南市中医院建筑项目为例上海 200126摘要:随着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医院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现今,中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以医疗为中心,结合中医药的教学与研究,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和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基地,其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设计好中医院建筑,对国内建筑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淮南中医院总体规划构思、平面功能布置、立面造型设计,对相关设计要点进行了总结。
一、项目概况:淮南中医院位于安徽省淮南室山南新区,基地西临高塘湖路,北临春华街,南临春晓街,东侧为漯河大道。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0897.4㎡,总建筑面积为62600㎡,项目建成后能满足500张床位。
定位于皖北地区一流的中医医疗中心,淮南中医院规划将整合“医疗、教学、科研、平战结合”等功能需求,创造出功能需求和未来发展相契合的设计方案。
本项目的的实施,将会实现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壮大,并良好的实现中西医结合,为患者创造优美的就医环境,为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的目标,同时,淮南市作为传统中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中医文化的历史渊源,在弘扬发展中医文化的基础上,新院区的建成将打造成当地三级甲等新中式医疗综合体的典范。
二、对中国文化和中医文化的响应设计团队致力于对传统中式建筑和现代医疗建筑的融合进行创新性的研究。
一来,传统中式建筑的语言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医的相应;二来,中医院与时俱进,其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
故中医院设计主要关注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与传统中式建筑形制的呼应中式传统建筑有着一定的形制,从春秋至清末,上至宫殿下至民宅,均遵守着坐北朝南,院落递进的原则,同时建筑和整体布局保持中轴对称。
本案从布局开始就考虑中式传统的形制,把医疗街设为中轴线,门诊住院综合楼放在中央,东西两侧分别设置科研行政楼和发热门诊楼,从而在主入口塑造出传统建筑的庄重感。
医院改扩建设计策略初探-以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为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人民对健康的重视,各地不断暴露出医疗卫生设施短缺、百姓就医困难等问题,各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完善医疗设施,其中改扩建就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许多医院位于老城区内存在诸多问题,如设施老化、布局杂乱、功能用房短缺和土地利用效率低等,完全放弃异地新建,则周边居民就医无法满足,因此这些医院急需在原址进行改扩建更新。
关键词:医院改扩建;医疗流线;规划设计;整合功能引言:医院改扩建设计和异地新建设计之间存在很多差异。
改扩建设计受到限制因素较多。
首先要考虑既有建筑和现有设施,其次应考虑医疗工艺流线对设计的影响,再次要考虑不同医院使用者对设计的需求有所不同,最后还要考虑不影响医院正常运营,保证医院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改扩建设计时应统筹考虑,从实际出发结合医院现状,既要保证医院正常运转不能停诊,又为医院的将来留有发展空间。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保持整体发展的有序性[1]。
1.项目概况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位于宝鸡市陈仓区陈仓大道162号,2008年汶川地震,启动灾后重建,2015年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26784㎡,设置床位350张。
经多年发展,医院业务用房已不能满足医疗救治所需,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2020年医院启动医疗设施扩建增容,主要内容包括新建一栋地上15层地下2层的内科综合楼、一栋地上4层地下1层门诊大厅。
内科综合楼总建筑面积40880㎡、门诊大厅总建筑面积7800㎡,项目完成后,医院总床位可扩增至1000床,医院医疗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医院将为陈仓区及周边地区的百姓带来更好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新建内科综合楼位于医院用地东南角的空地之上,南侧紧邻陈仓区疾控中心,北侧为北方动力社区,东侧紧邻水莲路,设计时主要考虑内部功能的布置和原有建筑功能、交通上衔接问题,同时还应考虑对北侧居住建筑日照是否遮挡。
门诊大厅位于原有门诊楼和住院楼之间,紧邻医技楼,设计主要焦点在于处理好各建筑之间的衔接和联系的问题。
表3.6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建设单位:南京市白下区中医院2、工程名称:南京市白下区中医院改造出新工程(二标段)3、建设地点:南京白下区中医院5、质量要求:符合国家质量验收标准7、结构层次:框架8、施工内容:修缮、外装饰第二章、编制依据1、施工招标文件、图纸2、《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93、《砖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9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9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19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98、《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42-20199、《木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9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068-201911、《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1912、《建筑施工管理规范》GB/T50328-2019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50300-20191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915、国家建设部、省、市建委颁发,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第三章、实施目标发挥本公司技术优势,积极配合其他各专业工种施工,科学地组织装饰工程与安装工程的交叉作业,精心组织,严格履行合同,确保顺利实现如下目标:1、质量目标符合国家质量验收标准。
2、工期目标总工期:120个日历天。
3、安全施工目标安全零事故。
第四章、施工组织及施工部署(一)施工段的划分各施工段的要求:确定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机械设备等。
对施工方法的确定要兼顾技术工艺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对施工机械的选择,应使主导机械的性能既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又能发挥其效能,在各个工程上能够实现综合流水作业。
医疗建筑的改扩建策略——以江苏省中医院为例李明【摘要】以我国当前的社会与经济状况,近十年,将是中国医院改建、扩建的高峰年代!1)本文以江苏省中医院总体规划及南扩工程为例,通过分析老医院进行改造与扩建的难点和解决途径,从而进一步探讨医疗建筑改扩建的设计策略.【期刊名称】《南方建筑》【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医疗建筑;改扩建;策略【作者】李明【作者单位】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5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6我国医疗建筑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据统计2),从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居民的医院病床拥有量从0.147床/千人增至1.94床/千人;80年代~90年代发展到2.39床/千人,城市区域达到3.50床/千人。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大多数医院始建于50、60年代,由于当时医疗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医疗建筑理论及建筑设计水平等因素的局限,这个时期的医院都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
相对于人们医疗需求的急剧增长,许多老医院都在超负荷下运转。
随着国家经济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卫生保健意识的增长,中国医疗建筑将掀起新一轮的建设高潮。
据中国产经新闻报报道:“国内需要改扩建的医院数量过于庞大,近期就有几千亿元资金缺口。
目前80%的医院存在改扩建问题,20%需要新建。
” 由于经济等原因的制约,真正具备重建和新建条件的医院为数不多,老医院的改建、扩建才是我国医疗建设事业的主角,是解决医疗膨胀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为了满足医疗市场的竞争、患者就医的需求;适应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及医疗项目的开发,在老医院的改扩建中就要有宏观意识、超前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改造工程。
本文将以江苏省中医院总体规划及南扩工程为例,探讨医疗建筑改扩建的设计策略。
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红十字中医院)于1954年10月创建,1993年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院,目前医院核定床位900张,实际开放病床1050张,日门诊量5000人次左右,年门急诊量达136万人次,年住院病人数近2万人次,床位使用率超过100%。
现代化中医医院改扩建实践常州市中医医院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老城区的中心位置,原多为3~5层的多层建筑,在上世纪90年代初,新建了一座11层病房楼,总建筑面积约10000㎡。
2001年,医院进行了大规模的院区改扩建工程,计划新建600床规模的门诊病房综合楼。
一、规划常州市中医医院院区用地面积较小,场地周边建筑情况复杂,要保证在建设期间医院的正常运营,就必须综合考虑各种限制条件。
规划设计最终采用了集中式的平面形式,建设期间拆除非一线医疗用房如办公楼、制剂楼等,保留门诊医技、病房楼等部门。
待地面主体建设完成后再拆除旧门诊楼,同时建设地下广场的车库及车道,它们与主楼地下相通,建筑功能得到完整实现。
在东侧空地设置后勤设施,保证在周转期间的正常运营。
结合用地情况及功能需求,建筑布局采用北侧多层裙房、南侧主楼的布局形式,医院原有主入口位于西侧城市主干道的和平路上,在规划中考虑到就医习惯及城市景观要求,门急诊主入口仍保留在西侧,在拆除原门诊楼后形成一个较大的门诊广场,广场下为地下机动车库,成为院区主要的交通集散处。
院区南侧临麻巷路,为城市次要道路,并且为单行,设置次要出入口,并成为住院部的主要出入口。
二、建筑设计主体建筑门诊病房综合楼共24层,裙房6层,总建筑高度99.7m,项目总建筑面积70000m2。
内部包含门诊、医技、病房、孟河医派研究所、机动车库、后勤保障等各功能。
项目的特点也是难点,即场地小,功能集中,建筑进深较大,要合理安排内部的公共空间与医疗空间,既要解决医疗需求,又要创造相对较好的医疗环境。
(一)公共空间集中式的平面布局带来了大体量的建筑形态,内部各功能不像分散布局的那样分区明确,各部分功能交织与一起,通过公共空间或者竖向交通体系互相联系。
门诊病房综合楼内有3个主要的公共空间——门诊大厅、取药大厅、出入院大厅,是首层平面里人流最为集中的3个场所,3个大厅互相连通,特别是门诊大厅与取药大厅之间相互直接贯通联系,并在此设置扶梯等主要竖向交通设施。
中医院大楼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XXXX年月,受项目承办单位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并组织有关人员通过调查、分析、论证、多方案比选,完成了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汇报编制工作。
第二节项目概况一、建设地点:*县中医院一部院内二、建设内容:新建医技楼建筑面积m三、主要建设条件*县中医院位于*县县城西秀水路,拟建项目在原医院范围内兴建,交通便利,水、电、广电、通讯、网络、市政等设施都配套齐全,项目建设配套资金也已落实到位。
四、总体目标通过*县中医院医技楼项目实施,改变县中医院业务用房不足现状,使其就医环境和医疗设备条件与基本功能和承担任务相适应,为基层中医医院继承发展中医、民族医药提供必要条件,基本满足农村居民对中医药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五、估算总投资及资金本。
XXXX年(年月年月)第三节可行性研究范围本项目为一般民用建设项目,属社会公共福利事业设施。
可行性研究范围为:项目提出理由及过程、建设规模、场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工程方案、环境保护、节能、招投标、投资估算、社会效益等内容。
第四节结论与建议一、结论、*县中医院项目选址合理,符合*县县城规划、*县医院位于*县城区内,环境优越,交。
则》(JGJ)、建筑平面布置功能要求建筑应充分考虑患者心理特点、生理特征和医疗用房功能及安全性。
建筑设计体现以人为本,力求实现无障碍设计。
功能分区合理,结合现代医院医疗流程,确保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和低运行成本。
、建筑方案()建筑方案比选方案一采用内廊式布置用房,功能法人代表:刘*,男,岁,中共党员,大学毕业,主治中医师。
年月就职医院,从年开始在乡、镇医院任院长,年调任县城禾川医院任院长,年调任*县中医院任院长。
该同志敬业精神突出,从事医院管理工作二十多年,管理经验十分丰富,调任*县中医院任院长后,在职工队伍建设、规范化管理、院务公开、资源配置、市场营销等方面着力整合,各项业务迅速增长,成绩显著,其管理能力得到了职工和社会一致认可。
基于流线分析的医院改扩建设计——以宝鸡市中医医院扩建为例摘要:作为复杂的公共建筑之一,现代医疗建筑因其功能的专业性,决定了其流线的复杂性。
如何组织好各条流线,使医院能够高效运转,是医院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
论文以宝鸡市中医医院改扩建项目为例,在分析各种因素对医院流线可能产生的影响基础上,从医疗建筑整体的规划及内部设计等方面,浅析医疗建筑的流线设计。
1 引言在建筑设计中,流线又俗称动线,是指人们活动的线路,它根据人的行为方式把一定的空间组织起来,通过流线设计分割空间,从而达到划分不同功能区域的目的。
由此可见流线之余空间的重要意义。
而医院,这种功能的专业性、复杂性、综合性要求严苛的建筑类型,流线的合理设计是规划好整体空间设计的基本条件。
医院流线由人流和物流组成,其中人流包括医护人员、行政人员和患者,物流则包括医院运行所需的物品和物资,要求洁污分流。
解决好这些流线,已成为当下医疗建筑设计的重点。
不同性质的交通流线应避免混杂交叉,各出入口应与各部门紧密联系。
宝鸡中医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宝鸡市骨科医院,宝鸡市康复中心,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成员单位,项目所在地位于宝鸡市金台区宝福路与长青路十字西北侧。
北有坮塬、水渠,南有铁路通过,总面积约59.35亩。
项目规划方案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
一期工程:中医住院康复综合大楼。
在党校西侧约9亩的用地上建设,功能设置为住院、康复区域、地下停车场及辅助配套设施。
二期及后期工程:一期工程结束后,计划进行二期建设,在党校东侧约9亩的用地上,及医院现址门诊楼及1号住院楼、医院家属区根据医院功能进行规划。
拟建项目:门急诊楼、医技楼、中医规培实训楼、实验室、感染性疾病科、行政后勤办公楼等。
2.总平面本方案以医疗街作为中医院的主轴,急诊楼、门诊楼和医技楼依主轴线延伸,轴线还连接原有住院楼及一期住院康复楼,整体布局紧凑,退让出南侧主要出入口,形成广场,急诊楼、门诊楼和医技楼每个单元基本模块相似,但是各自内部围合成为不同的内院空间,形成既独立又相接的室内院落,来弥补医院整体用地紧张,室外活动空间及室外环境较少的短板,并且给医务人员及就医患者以疏朗明快的气氛,提供良好的第一印象。
【建筑表现】医院效果图七:云南某市中医医院分院
云南某市中医医院分院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设置。
用地面积为5.45亩,通过装修改造、局部一层扩建、新建立体停车库、食堂等后勤用房以及局部新建配套设施,以达分院基本功能需求。
SU模型
绿地率25%,容积率1.39,规划停车位48个。
我们制作了五张效果图,参考了中医药和佤族元素风格,也体现出康养、水体、运动、休闲等功能。
现在,这个医院已经建好投入使用了。
医院负责开展临床医疗、健康保健、康复急救,提供医疗、护理和保健服务,承担临床教学、培训及科研工作。
扩建医院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和工作环境,减少管理人员、降低能量消耗、实现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服务的响应速度,使建成后的医院高效、稳定的运营。
对接全市各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佤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业务建设。
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应急处置与大型群体活动的医疗保健。
传承中的持续发展——河南濮阳中医院改扩建后记薛燕【摘要】From the three aspects such as site, function and symbol, we analyze the expansion of the hospital based on the original place spirit succession, and rebuilding the new image of the hospital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 on the original hospital layout, we want to establish a clear and resilient function relationship which adapts to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 We emphasize on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owners. The reorganization of medical functional is also important, so that new and old buildings could form organic whole function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we stress th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ch as understanding and making use of the existing building could succeed in the new buildings.%该文是从场地、功能、标志这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在医院改扩建中如何将基地原有的场所精神传承,并在持续发展的思路下重塑医院的新形象.在原有的院区布局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清晰而富有弹性的功能关系,与该特定的环境相适应.设计中强调对建筑环境的实际体验;强调与业主的互动.同时,强调医疗功能的重组,从而使新旧建筑群形成有机整体的功能体系;强调可持续发展,充分理解和利用原有建筑,让原有建筑空间布局得以在新建建筑群中的延续.【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4页(P71-74)【关键词】场所营造;可持续发展;形象重塑;濮阳中医院【作者】薛燕【作者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6濮阳中医院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景观特点的综合医院,从建造之始就秉承着中式建筑风格,其院区内的景观空间也是按中式的园林来设计的。
. .中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改建病房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学习参考. .学习参考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1 项目名称 (1)1.1.2 项目承办单位 (1)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围 (1)1.1.5 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1)1.2.1 研究依据 (1)1.2.3 研究围 (2)1.3 项目建设建设理由及必要性 (2)1.4 项目概况 (4)1.4.1 项目拟建地点 (4)1.4.1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容 (4)1.4.2 项目建设期限 (4)1.4.3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4)1.5 结论 (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2.1 项目建设背景 (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2.3 承办单位概况 (11)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3)3.1 项目选址 (13)3.2 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3)3.3 建设条件 (16)3.3.1 自然条件 (16). .学习参考3.3.2 交通条件 (17)3.3.3 基础设施条件 (17)3.3.4 施工条件 (18)第四章工程技术方案 (19)4.1 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容 (19)4.2 总平面设计 (19)4.2.1 医院主要建筑及平面布局 (19)4.2.2 交通运输 (19)4.2.3 环境绿化 (20)4.2.4 总平面技术经济指标 (21)4.3 建筑工程 (21)4.3.1 设计依据 (21)4.3.2 设计原则 (22)4.3.3 建筑平面设计 (22)4.3.4 建筑立面设计 (24)4.3.5 楼竖向交通组织设计 (25)4.3.6 无障碍设计 (26)4.3.7 装饰装修 (26)4.4 结构 (28)4.4.1 设计依据 (28)4.4.2 建筑抗震设计参数及安全等级 (28)4.4.3 建筑结构荷载 (28)4.4.4 建筑结构方案 (29)4.5 给排水工程 (30)4.5.1 设计依据 (30)4.5.2 设计原则 (31)4.5.3 生活给水系统 (31)4.5.4 热水系统 (32)4.5.5 排水系统 (32)4.5.6 消防系统 (33)4.5.7 管材 (34). .学习参考4.5.8 卫生洁具 (35)4.6 电气工程 (35)4.6.1 设计依据 (35)4.6.2 用电量及负荷等级 (36)4.6.3 电源、电源设施和外部条件 (36)4.6.4 低压配电 (37)4.6.5 照明 (37)4.6.6 建筑物防雷防雷与接地 (38)4.6.7 弱电系统 (39)4.8 暖通工程 (42)4.7.1 设计依据 (42)4.7.2 设计参数 (43)4.7.3 中央空调系统 (44)4.7.4 空气净化系统 (45)4.7.5 通风系统 (46)4.7.6 排烟系统 (46)4.8 医疗供气系统 (47)4.8.1 设计围 (47)4.8.2 系统吸引 (47)4.8.3 系统供氧 (47)4.9 物流自动化传输系统设计 (47)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49)5.1 环境现状 (49)5.2 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49)5.2.1 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 (49)5.2.2 污染物排放标准 (49)5.3 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49)5.4 环境保护综合治理 (50)5.5 环境监测 (52)5.6 环境影响评价 (52). .5.7 职业安全卫生 (52)第六章节能 (54)6.1 设计依据与原则 (54)6.1.1 设计依据 (54)6.1.2 相关标准及规 (54)6.1.3 设计原则 (55)6.2 项目能源消耗分析 (55)6.2.1 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 (55)6.2.2 能耗指标 (56)6.3 节能措施 (56)6.4 能源管理与检测 (57)第七章地震安全性评价 (58)7.1 工作依据 (58)7.2 主要研究容 (58)7.3 技术思路 (58)7.4 地震烈度分析 (59)7.5 抗震设计评价 (59)第八章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60)9.1 组织机构 (60)9.2 项目定员 (60)9.3 人员培训 (60)第九章项目建设管理及实施计划 (61)9.1 项目建设管理 (61)9.1.2 组织职责 (61)9.1.3 项目管理 (61)9.2 项目实施阶段和建设周期 (62)第十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64)10.1 招标围与组织形式 (64)学习参考. .10.2 招标程序 (65)10.3 评标委员会 (66)10.4 对中标单位的要求 (67)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8)11.1 投资估算 (68)11.1.1 投资估算围 (68)11.1.2 投资估算依据 (68)10.1.3 编制办法 (68)11.1.3 投资估算 (69)11.2 资金来源 (69)第十二章社会效益评价及风险分析 (70)12.1 社会效益评价 (70)12.1.1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70)12.1.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70)12.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析 (71)12.2.1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意义 (71)12.2.2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稳定风险评估 (71)12.2.3 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分析 (71)12.2.4 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72)第十三章结论及建议 (73)13.1 结论 (73)13.2 建议 (73)附表:项目投资估算表附图:1、xx市中医院总平面现状图2、xx市中医院总平面规划图3、新建门诊综合楼地下一层平面图学习参考. .4、新建门诊综合楼一层平面图5、新建门诊综合楼二层平面图6、新建门诊综合楼三层平面图7、新建门诊综合楼四层平面图8、新建门诊综合楼五层平面图9、改建病房楼一层、七层及屋顶层平面图10、改建病房楼标准层平面图及建筑立面图学习参考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xx市中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改建病房楼建设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xx市中医院项目负责人: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和围1.1.5 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编制单位:资格等级:工程咨询资格证编号: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2.1 研究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3、《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5、《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6、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信息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关于编报2016年卫生计生建设项目第一批中央投资计划建议方案的通知》7、《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06—200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JGJ50139-2014);9、《xx市中医院总体规划》;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1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2、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和基础数据;13、项目咨询合同。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新院一期初步设计说明第一章设计总论一、设计依据1.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南昌市城乡规划局选字第360100*********号(2008月12月19日)(2)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许准字[红规2009]第20号(2009年8月31日)(3)南昌市城乡规划局关于对《江西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新院》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意见——洪艺字(2009)04号(2009月7月16日)2.业主提供的条件资料(1)业主提供的地形图(电子文件)。
(2)业主提供的项目地块测绘资料(土测2009(022)号)(2009年3月6日)。
3.国家现行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规程《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004.6.18)《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的法规及规范。
二、项目概况1.位置基地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东临雅苑路,南临规划一路,北临碟子湖大道,西临规划路。
2.建设规模及项目组成建筑总用地约31288.9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2294.35平方米,编制床位600床,以规划道路为界,分南北两个地块,共分两期建设。
其中一期为南侧地块,总用地面积为15836.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2777.55平方米(地上:25353.10平方米、地下:7424.45平方米),编制床位200床,本次初步设计范围只考虑一期部分。
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是泰州地区唯一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突破医院当前地域狭小、设施简陋、改造困难的不利局面,在泰州海陵工业园内规划新建院区,一期建筑总面积近145000m2,设计床位1000张,日门诊接待能力可达4000人次。
新建院区结合中医院学科建设、中医药特色服务,采用“一核两轴”的对称布局,空间上将门诊楼横向布置,结合中医功能设计出5个出入口,突出专科特色。
该院作为泰州市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将于2016年年底全面投入使用,建成后,将结束城市东部地区缺乏大型医疗机构的现状。
“一核两轴”的规划布局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位于泰州海陵工业园内,整个用地地块呈现相对规则的矩形平面,南侧为城市交通主干道川东路,东侧临泰安路,北侧临兴工路,西侧临七里河。
该医院为中医专科特色,因此医院的建筑布局以医技区为中心围绕展开,医技区设置在场地中央,与门急诊楼、住院楼、行政后勤楼、科研教学楼整合为主医疗区,设计成圆弧形,呈环抱之势,分别沿医技南北展开,形成全院的核心功能轴。
行政后勤楼和科研楼分列医技东西两侧沿轴线对称布置,整体布局严谨、灵动、舒展、大气,极富有张力,彰显现代中医治疗中心的“大医精诚”形象。
除主医疗区,在用地的西南角与东北角分别布置独立的感染病楼、制剂楼。
在传染病突发情况下,可以形成单独的隔离区和出入口。
各区之间布局紧凑互相独立,形成高效完善的医疗救治系统。
大气灵动的白鸽展翅造型设计充分整合了泰州地区的自然条件特点和长三角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医院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
建筑群体有机组合,高低错落,布局均衡完整,结合中医特色的对称布局——泰州市中医院新建工程特色封面报道文|邰仁记 姜文君 By Tai Renji Jiang Wenjun1~3.医院鸟瞰图SYMMETRICAL LAYOUT WITH CHINESE MEDICINE FEATURES—CHARACTERISTICS OF TAIZHOU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NEW CONSTRUCTION单体造型设计使用现代简单利落的线条配合中国传统建筑中窗格的元素,赋予各建筑独特的文化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