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5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理预案为营造友好社会,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针对突发重性精神疾病,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急剧改变,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对本身伤害(自杀、自伤行为),或对她人造成伤害、对财物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等危害社会行为;或出现急性或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不立即进行医疗处理、立即采取干预方法,就会发生伤害和损失和加重伤害和损失程度等情况,需要立即采取对应医疗应急处理方法,为此依据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规范,特制订我院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应急处理预案,具体以下:。
一、内容(一)应急事件指征1、危害公共安全或危害她人安全行为危险性评定在3级及以上,已经或可能对她人造成人身伤害、对财物和公共安全造成损失患者。
2、自伤或自杀行为患者出现下列行为之一:(1)有显著自杀观念,可能出现自伤或自杀行为。
(2)已经出现有自伤或自杀行为,对本身造成人身伤害。
(3)有扩大性自伤或自杀言语、企图或行为,对她人可能或已经造成人身伤害。
3、急性或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包含急性药品中毒(自杀或误服),或长久服药过程中出现需立即处理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二)知情同意;在精神科专科医师对患者实施应急医疗处理之前,患者家眷或监护人应在《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理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
《知情同意书》不能立即送达患者家眷或监护人时,由在现场推行公务公安机关公务人员签字证实。
(三)处理标准1、合理:应急医疗处理判定要正确,方法要合适,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
2、立即:工作人员应该立即赶到现场,采取干预方法,尽可能缩短造成伤害和损失时间。
3、安全:采取一切处理方法,均意在保护患者、家眷、周围人群和实施应急医疗处理医疗人员人身安全;保护公共和私人财物;必需时应联络当地公安机关帮助。
(四)处理前准备1、人员准备(1)建立应急医疗处理组组长:副组长:组员:(2)现场其它参与人员患者家眷或监护人和(或)公安机关公务人员,在需要采取保护性或强制性应急医疗处理方法(如保护性约索、强制性诊疗)时,应参与并协同实施应急医疗处理方法。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推荐)第一篇: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推荐)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为营造和谐社会,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针对突发重性精神疾病,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急剧变化,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对自身的伤害(自杀、自伤行为),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对财物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等危害社会行为;或者出现急性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不立即进行医疗处置、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会发生伤害和损失以及加重伤害和损失程度等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医疗应急处置措施,为此根据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规范,特制订我院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应急处置预案,具体如下:。
一、内容(一)应急事件指征1、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危险性评估在3级及以上,已经或可能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对财物和公共安全造成损失的患者。
2、自伤或者自杀行为患者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1)有明显的自杀观念,可能出现自伤或者自杀行为。
(2)已经出现有自伤或者自杀行为,对自身造成人身伤害。
(3)有扩大性自伤或者自杀的言语、企图或行为,对他人可能或已经造成人身伤害。
3、急性的或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药物中毒(自杀或误服),或者长期服药过程中出现的需及时处理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二)知情同意;在精神科专科医师对患者实施应急医疗处置之前,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应在《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
《知情同意书》不能及时送达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时,由在现场履行公务的公安机关公务人员签字证实。
(三)处置原则1、合理:应急医疗处置判断要准确,方法要恰当,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2、及时: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赶到现场,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缩短造成伤害和损失的时间。
3、安全:采取的一切处置措施,均旨在保护患者、家属、周围人群以及实施应急医疗处置的医疗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公共和私人财物;必要时应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协助。
(四)处置前准备1、人员准备(1)建立应急医疗处置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现场其他参与人员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和(或)公安机关公务人员,在需要采取保护性或强制性应急医疗处置措施(如保护性约索、强制性治疗)时,应参与并协同实施应急医疗处置措施。
精神病患者紧急救治记录在繁忙的医院走廊里,匆忙的脚步声和紧张的气氛交织在一起。
这一天,我们迎来了一位情况危急的精神病患者,他的到来让整个医疗团队迅速进入了紧急救治状态。
患者名叫_____,年龄_____岁,被送来时,他的精神状态极度不稳定,眼神游离,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陪伴他前来的是他焦虑万分的家属,他们急切地向医护人员讲述着患者的症状和发病经过。
据家属描述,患者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行为举止变得异常古怪。
他经常整夜不眠,自言自语,时而大声喊叫,时而陷入沉默。
原本规律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个人卫生也不再打理。
最近几天,病情急剧恶化,出现了自残的倾向,这让家属感到无比惊恐和担忧,于是赶紧将他送来了医院。
医护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了初步的身体检查和精神评估。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情绪,不断挣扎和反抗,使得检查工作进展得十分艰难。
但医护人员始终保持着耐心和专业,小心翼翼地安抚着患者的情绪,最终完成了各项必要的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身体状况较为虚弱,由于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和饮食不规律,已经出现了营养不良和脱水的症状。
而在精神方面,患者存在严重的幻觉和妄想,思维混乱,无法正常地与他人交流和理解外界的信息。
面对如此紧急和复杂的病情,医疗团队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制定了详细的救治方案。
首先,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了静脉补液和营养支持治疗,以纠正脱水和营养不良。
同时,安排了专门的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他的身体状况能够承受后续的精神治疗。
在精神治疗方面,决定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精心挑选了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并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同时,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与患者进行定期的交流和疏导,试图帮助他逐渐摆脱幻觉和妄想的困扰,恢复正常的思维和认知能力。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情绪仍然起伏不定。
有时,他会突然变得暴躁易怒,攻击身边的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重性精神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个体心理、思维和行为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
在突发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攻击、自残、逃离等危险行为。
因此,建立一份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以供参考。
一、预案目的与原则1. 建立应急处置预案的目的是保证患者和周围人员的安全,并及时提供适当的医疗和支持。
2. 原则上尊重患者的人权和尊严,采用非暴力、非约束和基于共识的方法。
3. 组织好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及时、协调的处置工作。
二、预案组织机构1. 应急管理指挥部:由相关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组成,负责协调、指挥和监督处置工作。
2. 医疗救治队:由专业医疗人员组成,负责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救治。
3. 安全保障队:由安全人员组成,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保障所有人员的安全。
4. 心理支持团队:由心理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三、应急处置流程1. 预警和响应:a. 政府相关部门或医疗机构接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管理指挥部,并通知相关救援队伍。
b. 指挥部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评估情况并启动应急响应。
2. 患者评估:a. 医疗救治队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疾病严重程度、治疗史、个人特点等。
b.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应对措施和是否需要转诊至专业医疗机构。
3. 现场处置:a. 安全保障队负责现场人员疏散、场所封锁等措施,确保现场安全。
b. 医疗救治队根据患者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应对措施,包括口头沟通、药物治疗等。
c. 心理支持团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4. 后续处理:a. 指挥部对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修订预案。
b. 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随访和持续治疗,确保康复和稳定。
四、人员培训与演练1.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定期进行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的培训,包括疾病知识、心理疏导和危机处置技能等。
2. 针对重大活动和场所,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和协作水平。
精神病患者紧急救治记录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_____年龄:_____性别:_____家庭住址:_____联系电话:_____二、病情概述患者于具体日期被发现出现异常行为和精神状态。
据家属反映,患者近期经历了重大的生活压力事件,如失业、家庭纠纷等,导致情绪极度不稳定,出现失眠、焦虑、自言自语、无故哭泣等症状。
在发病初期,患者尚能与家人进行简单交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加重。
患者开始出现幻觉,声称看到不存在的人物和场景,并对周围的人产生恐惧和敌意,拒绝与家人沟通,甚至出现暴力倾向,毁坏家中物品。
三、紧急救治经过1、发现与报案家属在发现患者病情恶化且无法控制其行为后,于具体日期和时间拨打了当地的急救电话 120。
急救人员在接到报案后迅速赶到现场,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估,并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患者对自己和他人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2、转运至医院在确保现场安全后,急救人员将患者转运至附近的精神专科医院。
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确保患者的病情不会进一步恶化。
3、入院诊断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被送往急诊科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
医生通过与家属沟通、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进行心理测试等方式,初步诊断患者为重度精神分裂症,并伴有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4、紧急治疗措施鉴于患者的病情严重,医院立即组织了专家会诊,制定了紧急治疗方案。
首先,给予患者镇静药物,以控制其激动和暴力行为,确保其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开始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在药物治疗方面,医生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合理调整了药物剂量和种类。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情绪逐渐稳定,幻觉和妄想症状有所减轻。
四、治疗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1、患者不配合治疗在治疗初期,患者由于对自身病情缺乏认识,对治疗存在抵触情绪,拒绝服用药物和接受心理治疗。
医护人员不得不采取耐心劝说和强制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2012年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预案重性精神疾病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疾病负担重,二是致残率高,三是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社会影响大。
由于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他人人身安全或自己人身安全的行为。
为预防和控制黄陵县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危险行为,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促进社会稳定,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一)降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
(二)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率。
(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精神病人健康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二、应急处置原则(一)合理:应急处置判断要准确,方法要恰当,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及时: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赶到现场,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缩短造成伤害和损失的时间。
(三)安全:采取的一切处置措施,均旨在保护患者、家属、周围人群以及实施应急处置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公共和私人财物。
(四)分级:根据应急事件大小,分级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充分利用和节省应急资源。
(五)协同:在应急指挥部门统一指挥下,按照应急事件的不同级别,协调各相关单位,组织突发事件协同一致的应急干预行动。
医疗部门主要负责医疗处置,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安全保障,民政部门主要负责贫困救助,患者属地基层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监护管理。
三、应急事件、应急医疗处置和应急组织分级标准四、应急医疗组织(一)应急医疗指挥部门应急指挥部门由黄陵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判断应急事件性质和级别,做出应急决策,根据需要统筹并协调辖区公安、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共同实施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处置业务。
负责应急医疗指挥和应急指挥的上传下达工作。
(二)应急医疗处置部门由应急医疗处置组、县疾控中心共同承担,负责应急事件的现场评估、应急医疗处置和后勤保障。
应急医疗处置组组长安文哲(县医院急诊科主任),寇建雄(县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张燕(县医院急诊科护士长),负责应急事件的现场评估、医疗处置并协助其他组织工作。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预案为营造与谐社会,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针对突发重性精神疾病,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急剧变化,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对自身得伤害(自杀、自伤行为),或者对她人造成伤害、对财物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等危害社会行为;或者出现急性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不立即进行医疗处置、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会发生伤害与损失以及加重伤害与损失程度等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得医疗应急处置措施,为此根据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规范,特制订我院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应急处置预案,具体如下:。
ﻫﻫ一、内容(一)应急事件指征1、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她人安全得行为危险性评估在3级及以上,已经或可能对她人造成人身伤害、对财物与公共安全造成损失得患者。
ﻫ2、自伤或者自杀行为ﻫ患者出现下列行为之一得:ﻫ(1)有明显得自杀观念,可能出现自伤或者自杀行为、ﻫﻫ(2)已经出现有自伤或者自杀行为,对自身造成人身伤害。
(3)有扩大性自伤或者自杀得言语、企图或行为,对她人可能或已经造成人身伤害。
ﻫ3、急性得或严重得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药物中毒(自杀或误服),或者长期服药过程中出现得需及时处理得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ﻫ(二)知情同意;ﻫ在精神科专科医师对患者实施应急医疗处置之前,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应在《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
《知情同意书》不能及时送达患者家属或者监护人时,由在现场履行公务得公安机关公务人员签字证实、ﻫ(三)处置原则ﻫ1、合理:应急医疗处置判断要准确,方法要恰当,严格遵循相关得法律法规。
2、及时: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赶到现场,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缩短造成伤害与损失得时间。
ﻫﻫ3、安全:采取得一切处置措施,均旨在保护患者、家属、周围人群以及实施应急医疗处置得医疗人员得人身安全;保护公共与私人财物;必要时应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协助。
ﻫ(四)处置前准备1、人员准备ﻫ(1)建立应急医疗处置组组长:副组长:成员:ﻫ(2)现场其她参与人员患者家属或监护人与(或)公安机关公务人员,在需要采取保护性或强制性应急医疗处置措施(如保护性约索、强制性治疗)时,应参与并协同实施应急医疗处置措施、执行应急医疗处置任务得救护车驾驶员、护理员,须接受危险行为防范措施培训。
精神病患者紧急救治记录患者姓名:_____ 性别:_____ 年龄:_____ 诊断:_____紧急救治的触发事件在具体日期的具体时间,我们接到了来自患者家属的紧急求助电话。
据家属描述,患者近期情绪极度不稳定,出现了严重的幻觉和妄想症状,并有自伤和伤人的倾向。
在此之前,患者已经有一段时间未按时服药,病情逐渐恶化。
现场状况评估接到电话后,我们的医疗团队迅速赶到患者家中。
到达现场时,患者正处于极度激动的状态,大声喊叫,挥舞着手臂,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愤怒。
房间内一片混乱,物品被扔得到处都是。
医疗团队立即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初步检查,包括测量生命体征(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幸运的是,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但精神状态极差。
紧急救治措施为了确保患者和周围人员的安全,我们首先采取了约束措施,将患者安置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
同时,与患者进行了温和的沟通,试图安抚其情绪,但效果不佳。
鉴于患者的病情严重,我们决定立即将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到达医院后,医生迅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精神状态评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和影像学检查(头颅CT 等)。
治疗方案的制定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医疗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首先,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药物,以缓解其激动情绪。
同时,调整了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增加了药物剂量或更换了更有效的药物。
在治疗过程中,还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帮助其认识自己的病情,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
患者的治疗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
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幻觉和妄想症状有所减轻,开始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交流。
然而,治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初期,患者对药物治疗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如嗜睡、乏力等。
但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这些不良反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一、总则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提高重性精神疾病的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发生的重性精神疾病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可能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的事件;2.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3.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群体性事件;4. 其他重性精神疾病相关突发事件。
三、应急处置原则1. 及时发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2. 保护患者、群众和医护人员安全;3. 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公开透明;4.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作战。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重性精神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由卫生、公安、民政、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设立重性精神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人员疏散、安全警戒、伤员救治等工作;(2)医疗救治组:负责患者救治、心理疏导、医疗物资保障等工作;(3)公安保卫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嫌疑人控制、现场勘查等工作;(4)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收集、发布、舆情引导等工作;(5)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人员调配、后勤保障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紧急报告:发现重性精神疾病突发事件后,事发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重性精神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 启动预案:重性精神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决定启动本预案。
3. 现场处置:现场处置组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疏散现场人员,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2)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急救,必要时送往医疗机构救治;(3)对肇事者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其再次肇事;(4)对疑似患者进行初步筛查,隔离观察。
一、预案背景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是一类严重危害患者自身及社会公共安全的疾病。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突发事件,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对自身及他人的危害。
2. 提高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减少重性精神病患者的肇事肇祸事件,维护社会秩序。
4. 提高社会各界对重性精神病的认识,消除对患者的歧视。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重性精神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设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应急处理流程1. 事件发现:医护人员、家属、社区工作人员等发现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异常行为时,应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
2. 评估风险:应急处理小组根据事件性质、严重程度、患者病情等因素,评估风险等级。
3. 启动预案:根据风险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4. 应急处理:采取以下措施:a. 安置患者:将患者安置在安全、安静的环境中,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
b. 联系家属:通知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病情,争取家属配合。
c. 医疗救治: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医疗救治,控制病情。
d. 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情绪。
e. 联合执法:与公安机关、卫生部门等部门联合执法,维护社会秩序。
5. 事件善后:对事件进行总结评估,改进应急预案。
五、应急处理措施1. 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加强病情监测。
2.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重性精神病的认识。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4. 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5. 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救助基金,为患者提供经济援助。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重性精神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2. 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公安、卫生等部门应按照本预案的要求,落实各项应急处理措施。
一、预案背景重性精神疾病是指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障碍、抑郁症等严重精神障碍。
这些疾病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障患者本人、他人和社会的安全,预防和减少重性精神疾病突发事件的发生,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减少重性精神疾病突发事件对患者、他人和社会的危害。
3. 维护正常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组织,以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
四、组织机构1. 成立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处置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3. 各相关部门、单位应设立应急小组,负责本辖区、本单位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1)患者或家属发现患者出现精神疾病症状,应立即向所在社区、单位或医疗机构报告。
(2)社区、单位或医疗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 初步评估(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估。
(2)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病情、事件性质、危害程度、可能影响范围等。
3. 应急处置(1)根据评估结果,采取以下措施:①对现场进行封锁,确保人员安全;②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必要时进行隔离;③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控,防止事态扩大;④协助警方进行现场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对事件涉及的部门、单位进行协调,共同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4. 后续处置(1)事件得到控制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单位进行善后处理。
(2)对事件进行总结,查找原因,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物资保障1. 应急物资储备:各相关部门、单位应按照预案要求,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2. 物资调拨:应急处置过程中,根据需要向事发地调拨应急物资。
七、应急培训和演练1. 各相关部门、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精神病患者紧急救治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_____年龄:_____性别:_____家庭住址:_____紧急救治背景: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我院急诊科接到了一通紧急求助电话。
电话那头,患者家属焦急地描述着患者的状况。
患者_____近期精神状态急剧恶化,出现了严重的幻觉、妄想和攻击性行为。
家属表示,患者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对周围的人和环境构成了威胁。
接到电话后,我院立即启动了紧急救治预案。
一支由精神科医生、护士和护工组成的急救团队迅速集结,准备前往患者所在的地点。
现场情况:当急救团队到达患者家中时,眼前的场景令人揪心。
患者_____在房间内大声喊叫,挥舞着手臂,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愤怒。
房间内的家具被打乱,物品散落一地。
医生和护士迅速采取行动,试图与患者进行沟通,以稳定其情绪。
然而,患者此时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对医护人员的靠近表现出强烈的抗拒,并试图攻击他们。
救治过程:鉴于患者的激烈反应,为了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决定先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
在护工的协助下,医护人员使用了专业的约束工具,小心翼翼地将患者控制住。
随后,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初步的身体检查和精神评估。
通过与家属的交流,了解到患者近期未按时服用药物,且受到了一些生活事件的刺激,导致病情突然加重。
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医护人员迅速将患者转移到了医院的急救车上。
在车上,护士密切观察着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其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指标稳定。
到达医院后,患者被直接送往了精神科的紧急救治病房。
在这里,医生进一步完善了对患者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脑电图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精神症状的生理疾病。
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给予患者适量的镇静药物,以缓解其紧张和激动的情绪。
然后,调整了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并安排了心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始终保持着耐心和关爱。
他们不仅关注患者的病情,还注重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和教育,让他们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担忧。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处置记录
目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处置记录表
2、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知情同意书
3、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记录单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处置记录表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知情同意书编号(年份)-(农场编号)-(序号)
接受应急医疗处置人员姓名:性别:年龄:
现住址: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州、盟) 县 (市、区) 街道(乡、镇) 社区(村)号
应急医疗处置单位(全称):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现对患者提出如下医学意见(在相应处填写或划“√”):
①该人员为(疾病名称)疾病的(患者疑似患者)。
由于(已经可能)出现(危险行为自伤自杀行为严重或急性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过量),(已经将给)本人或他人的身体、财物造成损失,需要通过医疗措施予以制止或避免。
②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必须立即对该人员采取(现场临时性应急医疗处置精神科门诊留观精神科紧急住院治疗)措施。
一旦病情得到控制,对本人或他人的危险基本消除,这种措施将予以解除。
③以上医学意见已送达该人员的(监护人家属);因客观原因(注明原因:),本医学意见不能立即送达该人员监护人(家属),则由公安机关现场执行公务的人员签字证实。
精神科执业医师(1):时间:年月日时精神科执业医师(2):时间:年月日时监护人(家属)意见:
监护人(家属)签名:
联系电话:时间:年月日时参与现场处理的公安机关名称(全称):
公安机关公务人员:警号:
联系电话:时间:年月日时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记录单编号(年份)-(农场编号)-(序号)应急医疗处置单位:
填报人:填报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