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569.42 KB
- 文档页数:99
第十一章决策支持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 DSS涉及计算机、管理决策、数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使用者而言,以下最好的说法是()。
a. 计算机知识最重要b. 数学知识最重要c. 管理决策知识最重要d. 很难说哪种知识最重要2. 关于使用DSS的问题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最好的说法是()。
a. 无论是谁,只要有说明书,慢慢地试着用,会用好的b. 经验丰富的经历会用的好些c. 懂计算机的人会用的好些d. 没有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引导很难用好3. 以下与DSS产生和发展最无关的是()。
a. 信息技术的发展b. 管理决策理论的发展c. 企业环境的变化d. 白领工人的增加4. 与MIS等其他信息系统相比,以下DSS的定义中,()是DSS最显著的特色。
a. DS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信息系统b. DSS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科的理论与方法c. DSS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d. DSS是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5. 传统的DSS有许多功能,如A.企业内外部信息调查;B.决策模型构建;C.求解算法供选;D.决策问题分析。
现在如果要你作为用户就其重要程度排队,排在最前面的是()。
a. Ab. Bc. Cd.D6. DSS是基于两种基本形式的结构分解和组合而演变起来的,这两种基本形式是()。
a. 数据库与模型库b. 两库结构与基于知识的结构c. 人机对话子系统和三库结构d. 模型库和方法库7. MIS和DSS都有模型,但它们的模型在()方面是有区别的。
a. 模型的可组建性b. 模型的大小c. 模型的多少d. 模型的储存方式8. DSS中的模型库和方法库是两个重要的构件,它们所存储的决策资源不同,作用也不同。
模型库储存的模型和方法库储存的方法之间的区别()。
a. 在于对决策支持作用的“幕前”和“幕后”b. 实际上是很难识别的c. 实际上并不大d. 在于对决策支持作用的大小9. 以下关于各种信息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管理信息系统(路晓丽版)课后题答案 (4)第一章 (4)1.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4)1.2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 (4)1.3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 (5)1.4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 (5)1.5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6)1.6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建立、发展和开发与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紧密的联系? (7)1.7试述信息系统对人类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7)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8)2.1你认为应怎样定义管理信息系统? (8)2.2从层次上划分,MIS可分为哪几类?从系统功能和服务对象划分又如何呢? (9)2.3简述应用环境对MIS开发的影响。
(9)2.4MIS开发中,如何协调人与系统的关系? (9)2.5为何要对组织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试按横向综合和纵向综合举出实例。
(10)2.6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11)2.7管理的不同层次所需信息各有什么特点? (12)2.8简述MRPⅡ的发展过程。
(12)2.9信息系统对组织内部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两者关系是怎样变化的? (13)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13)3.1数据处理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13)3.2线性表顺序结构和链表结构各有何优缺点? (14)3.3数据文件有哪些特点?各有何优缺点? (14)3.4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4)3.5什么是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有哪些特点? (15)3.7简述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概念。
(15)3.8简述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结构有何优点。
(15)3.9简述开发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组成。
(15)3.10试比较OSI与TCP/IP体系结构的差异。
(16)第四章Web开发的基本技术 (17)4.1试表述以下一些概念:IP地址、域名、上载、下载、超文本、浏览器、搜索引擎。
《决策支持系统》课程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 171428S二、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三、编写说明:本大纲根据《决策支持系统》教学大纲编写,它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决策支持系统》(36学时)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
四、课程考核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章概论1、识记: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DSS发展的理论基础、决策支持系统。
2、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参考框架(1)了解决策支持系统是什么,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2)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3)决策支持系统的性质及学习和研究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性;(4)了解决策支持系统理论的演进。
3、运用:(1)结合实际谈谈学习决策支持系统的必要性;(2)结合实际论述决策支持系统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第二章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1、识记:决策支持与DSS的定义。
2、理解:DSS的概念模式:系统分析、专用DSS、DSS工具、DSS生成器、ROMC分析方法。
3、运用:分析现有DSS的的逻辑模块组成情况。
第三章DSS的构造与系统结构1、识记:DSS的基本部件、目标、功能。
2、理解:(1)四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模型库子系统、知识库子系统、方法库子系统、用户界面子系统及各子系统间的联系;(2)明确DSS的系统结构。
3、运用(1)研究分析现有的DSS产品的体系结构;(2)举例说明目标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第四章数据开采技术1、识记:(1)数据开采技术基本概念、过程及分类;2、理解:常用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开采方法;3、运用:举例说明各种数据开采技术在我国企业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能撰写相关小论文。
第五章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1、识记:模型与模型库的基本概念。
3、理解:(1)模型生成技术;(2)模型管理技术;(3)模型管理子系统的设计;(4)模型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3、运用:掌握各种模型库技术在我国企业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
第六章知识管理与问题处理1、识记:知识的概念与特征知识的表示、存储及管理文学创作过程描述。
第十章决策支持系统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一、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发展一、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发展二、智能信息系统与智能化决策系统二、智能信息系统与智能化决策系统三、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三、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本章问题本章问题1精品课件!一、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发展一、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发展(一)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一)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 1、决策支持系统DSS是 70年代提出的,是在管理信息系统 1、决策支持系统DSS是 70年代提出的,是在管理信息系统MI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MI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M MI IS S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各级管理者的管理业务,在计算机上进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各级管理者的管理业务,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事务处理工作。
行各种事务处理工作。
DSS则是要为各级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的能力。
DSS则是要为各级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的能力。
2、1980年Sprague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三部件结构,即: 2、1980年Sprague 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三部件结构,即: (1)对话部件; (1)对话部件;( (22)数据部件 )数据部件数据库数据库DB DB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DBMS; ; (3)模型部件模型库MB和模型库管理系统MBMS。
(3)模型部件模型库MB和模型库管理系统MBMS。
该结构明确了DSS 的组成,也间接地反映了DSS的关键技术,即模该结构明确了DSS 的组成,也间接地反映了DSS的关键技术,即模型库管理系统、部件接口、系统综合集成。
它为DSS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型库管理系统、部件接口、系统综合集成。
它为DSS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的推动作用。
3、1981年Bonczak等提出了DSS 三系统结构,即语言系统LS、问3、1981年Bonczak等提出了DSS三系统结构,即语言系统LS、问题处理系统PPS、知识系统KS。
题处理系统PPS、知识系统KS。
2精品课件!返回下一页返回下一页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以模型库系统为主体,通过定量分析进行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以模型库系统为主体,通过定量分析进行辅助决策。
《公共政策概论》课程考核说明一、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公共政策概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本科的一门必修课,课程结业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水准应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行政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
考核教材使用陈庆云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共政策概论》。
学生可参考使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制作的《公共政策概论》录像教材、IP 课件等其他教学媒体讲授的内容进行考试复习。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了解”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理解”指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完整的理解;“掌握”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能够准确记忆,并针对考题做到灵活运用。
(第二部分详细列出每一章的考核内容)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考核和期末结业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作业由中央电大以形成性考核册的形式统一布置,共安排四次,每次作业均按百分制评定。
平时作业包括小论文、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综合测试等形式。
小论文、案例分析、调查报告、专题讨论等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评定,并按对应关系分别计为90分、80分、70分、60分、50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小论文、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评定为优秀者上浮10分之内,对评定为不及格者下浮10分之内。
综合测试的成绩直接按百分制评定。
四次作业成绩的平均分按2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
未完成作业者,记为0分。
期末结业考试采取闭卷方式。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
未完成平时作业及平时作业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
试卷均采用百分制。
卷面成绩按8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
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含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