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寨引黄一期工程输水建筑物永久检修、补气、放空口的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08.47 KB
- 文档页数:2
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1号隧洞管片裂缝处理
王从庆
【期刊名称】《山西水利科技》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引黄北干线1号洞TBM施工管片在安装后产生裂缝,文中对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且对不同的裂缝采用相应的修补措施.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王从庆
【作者单位】水利部山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523
【相关文献】
1.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1号隧洞施工对沿线部分村庄水井的影响 [J], 张志刚
2.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1号隧洞出口段施工方案比选 [J], 宋连瑞;王峰
3.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1号隧洞管片衬砌计算 [J], 苗强
4.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线6#隧洞管片复位、钢板衬砌加固缺陷处理 [J], 张桂梅
5.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隧洞设计分析 [J], 李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一级泵站控制楼10m深溶洞的基础缺陷
处理
刘依群
【期刊名称】《海河水利》
【年(卷),期】2001(000)B11
【摘要】总干一级泵站控制楼为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重要建筑物,其溶蚀地层缺陷范围占基础总面积约1/6。
经采用固结灌浆、抗剪切锚杆、基础暗梁等综合处理方法,解决了该建筑地基的强度和变形问题。
【总页数】2页(P60-61)
【作者】刘依群
【作者单位】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2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53.8
【相关文献】
1.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一级泵站控制楼10m深溶洞的基础缺陷处理 [J], 刘依群
2.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线一级泵站清水系统设计 [J], 谢冰;程晓鸣;刘正军
3.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线三级泵站平洞竖井混凝土渗漏缺陷处理技术 [J], 刘怀国
4.对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一级泵站高边坡施工监理工作的思考 [J], 张学贤;刘彦
5.引黄工程总干一级泵站 1a 通风洞口明挖控制爆破设计与施工 [J], 江光亚[1];蒙海[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设计特点
孙万功;樊安顺
【期刊名称】《电力学报》
【年(卷),期】2006(021)003
【摘要】从取水枢纽进水塔采用分层取水、输水线路采用PCCP管道输水、调节流量和消能采用淹没式多喷孔套筒阀、对全断面掘进技术的改进等国际先进技术论述了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的设计特点,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总页数】3页(P334-336)
【作者】孙万功;樊安顺
【作者单位】水利部山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4;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管理局,山西,太原,0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7
【相关文献】
1.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备用水源方案比选 [J], 付晨星
2.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输水线路PCCP管径研究 [J], 朱敏荣
3.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穿河管道防护 [J], 刘文涛
4.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PCCP止推设计 [J], 张红武
5.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联接段PCCP铠装接头试验 [J], 郝满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家寨水利枢纽布置及主要技术问题张 毓 成(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有限公司,山西偏关,036412)何 志 华(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222)关键词 枢纽布置 半整体式重力坝 蓄清排浑 浅埋式压力钢管 厂坝联合受力 升降式隔水闸门 万家寨水利枢纽摘 要 万家寨水利枢纽采用混凝土直线半整体重力坝,右岸河床坝后厂房布置方案。
重力坝最大坝高105m,坝顶长443m。
坝后厂房装6台、单机容量180MW机组。
根据工程特点,对存在的主要几个技术问题采取了相应工程措施和新技术,如采用“蓄清排浑”的应用方式、浅埋式压力钢管、厂坝连接联合受力、升降式隔水闸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应用、直线连通式拦污栅等。
万家寨水利枢纽属一等( )型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为 级水工建筑物,拦河坝设计洪水标准为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万年一遇,入库洪峰流量分别为16500m3 s、21200m3 s。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915万km2,水库总库容8196亿m3,调节库容4145亿m3。
水库正常蓄水位977m,最高蓄水位980m。
坝址区岩层由寒武系灰岩、白云岩、页岩等组成,岩性致密坚硬,岩体完整,工程地质条件优良。
场区地震基本烈度6度,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1 枢纽布置黄河为世界上罕见的多泥沙河流。
万家寨水利枢纽水库设计多年平均输沙量1149亿t,多年平均含沙量616kg m3,最大年输沙量416亿t,实测最大含沙量3716kg m3。
为确保水库长期保持有效库容和控制泥沙淤积末端上延,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
枢纽在总体布置上要满足水库防洪、防凌、排沙、供水和发电等方面的需要。
枢纽布置采用混凝土直线重力坝、河床右岸坝后式厂房布置形式。
布置紧凑、协调合理,设置了足够数量的泄水排沙建筑物,并采取了不同高程、不同形式的布置,以保证水库有效库容的运用。
万家寨水利枢纽由混凝土重力坝、坝后地面厂房、G IS开关站和引黄取水口等建筑物组成。
万家寨水利枢纽引黄取水口设计
庞书聪
【期刊名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年(卷),期】1996(000)003
【摘要】引黄取水口作为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的渠首建筑物,位于枢纽左岸非溢流坝段上。
该取水口采用分层取水设计,以达到改善引水水质,减小引水中泥沙有害粒径含量,延长引水系统使用寿命,降低引水工程造价等目的。
【总页数】4页(P21-24)
【作者】庞书聪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71
【相关文献】
1.万家寨水利枢纽引黄取水口设计
2.万家寨水利枢纽的设计特点及引黄入晋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
3.小浪底引黄工程取水口设计
4.中部引黄水源工程取水口岩坎围堰拆除方案设计
5.中部引黄工程取水口预留岩坎围堰拆除爆破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家寨引黄工程穿越汾河施工方案研究引言万家寨引黄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主要目的是将黄河的水引入汾河中,解决汾河流域的城市和农业用水问题。
然而,该工程需要穿越汾河,施工难度非常大。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万家寨引黄工程穿越汾河的施工方案,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一、工程概况万家寨引黄工程位于乡宁县,总长约55 公里,总投资约28 亿元人民币,工程包括主干渠、次干渠和支渠等,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汾河流域的灌溉条件和满足城市生活用水需求。
该工程的设计流量为每秒40 立方米,年输水量为12.6 亿立方米。
其中,穿越汾河施工段长约1.2 公里,是整个工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段。
二、施工技术选项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穿越汾河施工的技术必须得到认真考虑和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技术选项:1.框架悬挂法该方法是在河岸两侧建立高架框架,将管道或隧道跨越在两侧之间。
这种方法有时也被称为“空中穿越法”。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在河岸两侧建立起木制或钢制的支架,并使其稳固。
然后,施工人员在支架上悬挂构件和管道等工程材料,使其跨越汾河。
优点:该方法适用于跨越较宽且水流较强的河流,并且不会影响河流通行和生态环境。
缺点:施工成本较高,建设周期也很长。
2.沉管法沉管法是将管道或隧道先制成“沉管”,然后在汾河底部安装。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深度挖掘和底部清理,然后将预制的沉管逐个安装在汾河底部。
优点:该方法所需施工时间很短,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缺点:该方法适用于河底较平滑,河床土壤呈现均匀性,且河流水流量和水速性不太强的场景。
3.顶管法顶管法是将预制的管道在汾河底部推进,使其贯穿汾河的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挖掘和开挖,然后将预制的管道逐渐推进至河对岸。
优点:该方法适用于低深度、小承压等场景,施工效率高。
缺点:该方法所需的施工空间较大,且需要避免施工时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SHANXI WATER RESOURCES引黄北干线左云供水工程输水方案比选郭天明(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引黄总干线从万家寨水库引水,在下土寨设分水A,分别向南北两条干线输水,北干线主要向朔州、大同供水。
介绍了引黄北干线左云供水工程概况,通过对墙框堡水库输水方案、金沙滩水库输水方案、大梁水库输水方案进行综合比较,认为采用大梁水库输水方案较为经济合理。
[关键词]左云供水;输水方案;引黄北干线[中图分类号]TV674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7042(2016)01-0032-021工程概况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是解决太原、大同、朔州三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从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取水,由取水首部总干 线、南干线、联接段和北干线等四部分组成,工程设计 引水流量48 <3/>,年引水量12亿m3。
总干线从万家 寨水库引水,在下土寨设分水闸,分别向南、北两条干 线输水。
南干线主要向太原供水,设计输水流量25.8 m3/>,年引水量6.4亿m3。
北干线主要向朔州、大 同供水,近期工程设计输水流量11.8 m3/>,年引水量 2.96亿m3;工程最终设计输水流量22.2 m3/>,年引水 量5.6亿m3。
2002年已完成总干线、南干线和联接段向太原引 水的第一期工程;2011年9月北干线建成 水。
左 供水工程年引水量3 600万m3,设计输水流量1.2m3/s。
工程输水 设计 三 ,分别从北 干线的 水库 水库、大水库引水,再分别过各自的输水线路将黄河水引至城的 水库(古城水库)。
2输水方案2.1墙框堡水库输水方案水库是北干线输水线路 的调节水库,大同 南 的 近,至 城地 是山区 区。
从北干线水库入库调 的水接引水,出水设计水位1 035.88 m,引水管中心高程1 030.00 m。
首段设 ,设一 ,线向西北,将水流 至 近的山 ,设 一 水池,设计水位1246.00 m,栗送压力钢管直径1200 mm,7.572 km;水 接 , 3.643 km,过七峰山,在同 ;设(391m) 路、路和 河,在 河 的地设 ,水 1 240.00 m,线 山,过大 ,家 至北路村附近的地,设 水池,出水池水 1 415.00 m,1 200 mm,5.667 km;水 流 线,线向西北经过 、段家 ,在山向西南,D109 南将黄河水至城北的城水库,水 1 328.00 m,流 输水线长29.385 km,1200 m m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