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艺术-花篮的设计与制作演示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51.46 MB
- 文档页数:190
《插花艺术》教学设计苏湉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增强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集体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插花的知识:花名、花语、插花的工具、插花方法能力目标:掌握制作插花的操作方法及要领,会自己设计并制作插花。
教学重点:插花的艺术性教学难点:插花的技巧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具:鲜花、人造花、干花、剪刀、花泥,花器等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导言: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礼物:鲜花。
同学们喜欢吗?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看一看鲜花装点的城市、居室。
欣赏录像:鲜花不但装点了我们的城市,净化了空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且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居室一种高雅的礼品。
鲜花有这么大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使鲜花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呢,这就使我们想到了插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插花。
二、新授:1、插花:就是将花朵、叶片、果实、枝条等植物材料经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在世界上两种插花形式,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
2、请大家欣赏插花作品。
大家所看到的是实用性插花,也叫礼仪插花,还有一种是商业插花。
3、花语:人们爱花、赏花,把花人格化,所产生了一种花的语言叫花语。
请同学们回家收集一些常见花的花语,现在请说一说你所你了解的话语。
学生说:玫瑰:纯洁的爱情,在希醋神话中,爱神为了救它的情人急速奔跑,手,腿被玫瑰花的刺划破了,鲜血滴在花辨上,白色变成了红色,红玫瑰成了爱情的象征。
百合:纯洁、庄严、事业顺利,象征吉祥如意。
我国取其百合的寓意,康乃馨:象征母爱、慈爱、健康、层层叠叠忧如母亲对儿女绵绵不断的爱护和关怀。
向日葵:憧憬、光辉、敬慕。
教师:了解了花语,才能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4、我们来认识一下插花的工具材料:利刀、剪刀、花泥等。
花泥:是一种化学制品,它吸水性强,可以保持水分的供给。
按花材的性质分为鲜花、绢花和干花。
我们常见的种类是鲜花和绢花。
花圈和花篮的设计与制作花圈、花篮属于丧礼上必不可少的花礼,前来吊唁的人都会敬送花圈、花篮以向逝者表达悼念与敬意。
敬送的花圈、花篮通常摆放在礼厅内,在丧礼花艺中作品中用量最大、最为普遍。
1. 花圈献花圈原是西方的礼俗,清朝末年传入中国,现已普遍采用。
以前花圈多用纸花插制,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以鲜花形式出现。
鲜花花圈由鲜花和衬叶制成,百合、玫瑰、康乃馨、松柏枝、散尾葵、巴西叶等都是常用的花材,多采用黄色、白色、蓝色等色调,喜丧也可加入红色(需经家属同意)。
花圈应挂上白底黑字的挽联,以呈现肃穆气氛,藉以寄托哀思。
一般上联写死者的名字和对死者的称谓,如对同事、朋友写“XXX 同志安息吧”“沉痛悼念XXX 同志”;对父母应写称谓,“父亲大人千古”;对配偶应写名字,如“×××安息吧”。
下联表明送花圈人与死者的关系,如对朋友、同事,直接写本人的名字,如“XXX 敬挽”;对亲戚应先称谓再写名字,如“甥XXX 敬挽”;对父母、夫妻可写“泣血”“泣泪”。
花圈顾名思义是圆形的,后来又演变出其他形状,西式丧礼中还会用到十字架形花圈。
常见的花圈形式有圆形花圈、心形花圈、矩形花圈、十字架花圈等。
(1)圆形花圈:直径为80-100厘米,花圈的中间可以由醒目的大型花材或花材群密集布置成一个构图中心,作为焦点处理;也可采用图案设计的手法,用花材组成汉字,作为构图中心;在圆形花圈边缘加装饰以改变其造型,如用花束、造型插花等;也可把花圈做成花环的形式,中间镂空,边缘装饰(图9-6)。
(2)心形花圈在圆形花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创作手法上与圆形花圈相似,只是框架上有所变化(图9-7)。
(3)矩形花圈整个花圈构架成矩形,体量比较大,用花量多,比较适合单位敬献用。
在矩形构架上用花饰铺满,上方或下方可用花束或造型插花点缀,中间或边缘可直接写上悼念词,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非常有气派,只是不便于运输(图9-8)。
幼儿园美劳活动——手工花篮教案教案幼儿园美劳活动——手工花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篮的制作方法和原材料;2.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制作;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4.让幼儿感受手工艺术的快乐和乐趣。
二、教学准备:1.教材:手工花篮制作原材料、胶水、彩色卡纸、剪刀等;2.教具:画板、彩绘笔、粘土等。
三、教学内容:1.讲解花篮的制作方法和原材料;2.幼儿进行实践操作;3.老师进行指导,纠正错误。
四、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用手拿着一朵花:“看,这朵花怎么是这么美丽?如果我们想要把这朵花装起来,那该怎么做呢?”引出制作花篮的话题。
2. 演示制作花篮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花篮的步骤和方法,同时讲解原材料和工具的使用:(1)将制作用的彩色卡纸剪得成三个大小不一的环和一个长条,其中,最外层的圆环最大,里面的圆环次之,最里面的圆环最小;长条是花篮的把手。
(2)让学生用胶水黏合好卡纸环和条组成的花篮,再用剪刀裁剪花篮的底部,使之能够保持平衡并可以放置花瓶。
(3)让学生用画板和彩色笔涂绘漂亮的设计图案。
3. 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老师向学生发放制作花篮所需的原材料和制作工具,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方法自行动手制作。
4. 教师进行指导老师在幼儿制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帮助,为幼儿答疑解惑,并通过纠正幼儿错误,提高幼儿的制作水平。
5. 总结确认花篮制作完成后,老师将制作精美的花篮展示在大家面前,同时对幼儿的创意和创作过程进行总结与评价。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展,促进幼儿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乐趣。
同时,通过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帮助幼儿逐渐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编花篮》优秀教案《编花篮》优秀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编花篮》优秀教案(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编花篮》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教学难点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
教学模式“赏析——探讨——表现——赏析”的圆形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1 、欣赏上节课制作的纸条编织的方形小花篮。
2 、展示、欣赏一个圆底小花篮。
3 、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把这种美进行延续和扩展,做一个可爱的圆底的小花篮。
展示编织条作品和小花篮实物。
二、对比激趣1 、同时欣赏蜘蛛编网和手工简易篮筐编织 ( 按书中步骤图 ) 的录像。
2 、从刚刚见过的录像里你发现了什么? 两种编织的效果有何不同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 学生讨论交流。
3 、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方法,但要做成一个立体的小篮,还需要一些小技巧。
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呢 ?三、晋级游戏我们一起进入编织竞技。
游戏规则:每学到一定程度顺利过关就可以获得升级机会。
1 、开始的级别为杂工。
编织篮筐从哪一部分开始 ?( 底面 ) 各组欣赏自己带来的筐篮的底面。
底面编织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它与侧面编织有什么关联吗? 试试看,还有没有新的编织方法。
全体编织完篮底,过第一关。
2 、升级为制造工人,回主菜单——花篮。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侧面编织。
你们先用 2 分钟时间试试编侧面。
有什么问题吗 ? 如何才能让侧面竖立? 说说你们各自的方法。
教师小结:底面剩余材料弯折缩编、纬线圈按从小到大顺序套起。
欣赏各种造型的花篮。
怎样才能做出特别的造型来? 教师小结:纬线圈的形状变化、借助外物造型。
小学劳动说课《插花艺术》说课稿小学劳动说课《插花艺术》说课稿小学劳动说课《插花艺术》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劳动技术课要求,在教学中通过某一具体项目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技术学习的态度与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在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有强烈的表现欲,想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又存在害羞心理的特点,教师自编了《插花艺术》一课,在本课中,学生既可以通过插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又通过学习培养了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该课共分两节,第一节可主要介绍了插花的必备知识。
今天所说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花材的实际插作。
2.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本节课的特点,制定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用鲜花(或人造花)插作一个优美造型。
(2)能力目标:通过插花的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德育目标:插花以植物为素材,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与大自然同在,感受到生命的韵律美,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通过教师作品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对恩师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3.重点、难点及关键:(1)重点:花材插作(2)难点:插花的优美造型创作,要求作品有寓意,有美感。
(3)关键:创造性思维训练二.说教法:枝、叶、花、果从植株上剪下来,任何人都会将它插到容器里,但是插花这种劳作活动和表现形式并不是无目的、无要求和随心所欲的,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意图和情趣进行插作,组合成一个优美的造型,并借此表达一种主题思想,传递出一种精神和情感。
七年级学生只有十二、三岁,可能一时想象力没有那么丰富,因此我选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借助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说学法:(突出重点)直观法情境教学(突破难点)学会创造性思维主动参与提高能力四.说教学程序:1.复习插花必备知识2.导入新课:引言:插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意图和情趣进行插作,组合成一个优美的造型,并借此表达一种主题思想,传递出一种精神和情感。
文章标题:美丽手工花篮——幼儿园手工教案设计及教学实践一、前言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手工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手工制作,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美丽的手工花篮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主题。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设计一份高质量的美丽手工花篮教案,并共享教学实践经验。
二、教案设计1. 教案主题美丽手工花篮的设计与制作2.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让幼儿了解花篮的形态和结构-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3. 教学内容- 细观和讨论不同样式的花篮- 了解花篮的结构和制作材料- 进行花篮的手工制作活动- 花篮的彩绘和装饰4. 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和讨论- 示范操作与手把手教学-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5. 教学过程- 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不同样式的花篮- 老师示范制作花篮,并逐步指导幼儿操作-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花篮- 花篮的彩绘和装饰6.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和成品,以及幼儿对花篮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三、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老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编织材料、彩绘工具和装饰物等。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示范操作,并在孩子们的操作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注重小组合作,让幼儿们在互相合作中学会尊重和支持他人。
在完成花篮的制作后,老师要鼓励幼儿们展示自己的成品,并邀请他们共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共享,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美丽手工花篮教案设计及实践是一项既具有挑战性又充满乐趣的教学活动。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动手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美丽花篮,还可以在合作中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这样的手工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我认为这样的手工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非常有益。
通过深入的教案设计和细致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帮助幼儿们在美丽手工花篮的制作中获得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多方面能力。
花篮【教学背景分析】本册教材是新编的省小学劳技教材,本课为三年级下册第1课,通过折、画、剪等多种方法制作花篮。
这是一堂操作性较强的课,以此项目为载体,旨在使学生掌握技能,注重探究,引导创新,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
在此之前,本册前几课学生已设计制作过漂亮的玉兰花和花瓶,能将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表象加以利用,并在劳动制作中反映出来,具有初步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
而且纸工是本校的特色教学,在配以具体制作工具、材料、制作示意图的情况下,相对而言,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操作。
【教学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在做中想,在想中学,在学中做,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生机。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我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人为本,采用了激趣导入——尝试操作——质疑讨论——小结修正——合作操作——展示鉴赏——课外延伸的开放性教学过程,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究、实践。
通过研究文本,让学生主动尝试,大胆操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讨论、交流、改进……边做边学,边学边议,在实践中得出真知,在实践中检验过程,把学生引导到想做、爱做、会做的境地,并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了解制作花篮要准备的材料、工具,会对纸张进行画线、折叠、剪切,掌握花篮的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设计、制作、评价的能力和合作、探索、创造的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安全使用工具、保持环境卫生。
初步学会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花篮制作方法并动手操作。
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注意每个操作步骤的准确、迅速和安全。
特别是学生在进行自主尝试后对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是难点,如图2中注意画线的位置、方向。
图3中“a向后正折”的正确理解,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向后折甚至剪掉。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站、回收站、卡纸、彩纸、剪刀、胶水等必需品。
【教学流程】(一)欣赏花篮,激趣导入1.欣赏课件(各种纸工花篮),这些花都出自我们学校同学之手,看,老师把它带到了这里呢!2.出示纸工花篮实物,看看这篮花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花篮、花、草)其实这漂亮的花篮做起来一点儿也不难,只要几折几刀就可以完成,这节课就来学习第11课《花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