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高可靠性双流道泵理论与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19
双级泵原理双级泵是一种常见的水泵类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或多个级数的叶轮来增加水的压力。
在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双级泵广泛应用于供水、排水、冷却循环等领域。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双级泵的工作原理。
首先,双级泵的结构由泵体、叶轮、轴、密封装置等部件组成。
其中,泵体是双级泵的主体部分,内部安装有叶轮和轴,密封装置则用于防止泵体内部的水泄漏。
在泵体内部,双级泵的叶轮一般分为高压叶轮和低压叶轮两个级数,每个级数都有自己的叶片,它们通过轴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当电动机启动后,轴开始旋转,带动叶轮一起旋转,从而产生抽水的力量。
其次,双级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叶轮的旋转来改变水的动能和静能。
当水被吸入泵体后,首先进入低压叶轮,低压叶轮的旋转使水获得动能,然后水被送入高压叶轮,高压叶轮的旋转再次增加了水的动能,同时使水的压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最终,高压叶轮将增压后的水送出泵体,完成整个抽水过程。
双级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解释,就好像一个人在跑步时,经过两次加速,最终跑得更快更远一样。
双级泵利用两个级数的叶轮来增加水的压力,使得水能够克服重力、摩擦力等阻力,从而实现远距离输送。
双级泵的工作原理简单清晰,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双级泵的叶轮和轴需要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以减少摩擦损耗和磨损。
其次,密封装置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以确保泵体内部不会发生泄漏现象。
最后,双级泵的使用和维护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总的来说,双级泵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水泵设备,其工作原理简单清晰,应用广泛。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科学的工作原理,双级泵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为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提供了可靠的水力支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双级泵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双流道泵叶轮边界涡量流分析与水力优化赵斌娟;赵尤飞;仇晶;张成虎;陈汇龙【摘要】为优化双流道泵叶轮,对原始泵的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引入边界涡量动力学理论进行流动诊断,分析了叶轮表面的边界涡量流(BVF)、摩擦力线以及涡量线的分布规律,找到了叶轮内产生不良流动的位置及其动力学根源.根据流动诊断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影响双流道泵叶轮内流状态的结构参数,得到优化后的双流道泵叶轮.联合CFD计算和边界涡量动力学流动诊断方法,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的双流道泵叶轮,结果表明:优化后叶轮表面的BVF、摩擦力线以及涡线分布得到明显改善,BVF峰值和均值均显著降低,均匀性指数更接近于1,流动分离被抑制,叶轮受力状况得到改善,扬程和效率等水力性能明显提高.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边界涡量动力学理论的流动诊断和优化方法在流道式叶轮机械中应用的可行性.【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年(卷),期】2016(047)010【总页数】6页(P85-90)【关键词】双流道泵叶轮;内流诊断;水力优化;边界涡量动力学【作者】赵斌娟;赵尤飞;仇晶;张成虎;陈汇龙【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311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根据叶轮机械内部流场的计算结果,对流道结构进行修改,以获得具有较好流动特性的流道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很多专家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1-8]。
这些研究主要根据压力分布或者速度矢量从宏观上判断过流部件的流动性能,然而流场中的压力和速度等参数都是连续变化的,因此引起流态恶化的潜在原因无法揭示,明确的改进依据难以给出。
针对这一问题,将CFD计算和基于边界涡量动力学理论的流动诊断方法相结合的分析优化设计方法已经成为最新发展方向。
QW系列潜水泥浆泵是消化、吸收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具有高效、防缠绕、无堵塞、自动耦合、高可靠性和自动控制等优点,在排送固体颗粒及长纤维垃圾方面,具有独特功能。
该系列泵排出水口径为50∽600mm,流量10~7000m3/h,扬程为10∽80m,功率为1.5~315KW,通过固体颗粒直径为20~145mm。
用途及特点QW系列潜水泥浆泵主要用于市政工程、工业、医院、建筑、宾馆、饭店等行业。
用于排送带固体及各种长纤维的淤泥、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包括有腐蚀性、侵蚀性介质的场合)。
QW系列潜水排污泵体积小、结构紧凑、效率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进行水位自动控制,并备有自动保护装置及控制柜,双导自动安装系统等。
使用条件1、电机额定电压380V(660v),频率50HZ三相交流电源。
2、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40o C。
3、输送液体介质PH值为 4-10。
4、输送介质中固相物容积比在2%以下。
5、输送介质密度小于1.2*103Kg/m3(潜水泥沙泵,抽沙泵,泥浆泵)潜水排污泵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水泵的使用特点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泵类产品,具有节能效果显著、防缠绕、无堵塞、自动安装和自动控制等特点。
在排送固体颗粒和长纤维垃圾方面,具有独特效果。
该系列泵采用独特结构和新型机械密封,能有效地输送含有固体物和长纤维。
叶轮与传统叶轮相比,该泵叶轮采用单流道或双流道形式,它类似于一截面大小相同的弯管,具有非常好的过流性,配以合理的蜗室,使得该泵具有效率高、叶轮经动静平衡试验,使泵在运行中无振动。
·产品特点1、采用独特的单片或双片叶轮结构,大大提高了污物通过能力,能有效的通过泵口径5倍纤维物质与直径为泵口径约50%的固体颗粒。
2、机械密封采用新型硬质耐腐的钛化钨材料,可使泵安全连续运行8000小时以上。
3、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噪音小、节能效果显著,检修方便、无需建泵房,潜入水中即可工作,大大减少工程造价。
2009年1月农业机械学报第40卷第1期双流道污水泵叶轮内部三维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3张 静 齐学义 侯 华 王建森(兰州理工大学流体动及控制学院,兰州730050) 【摘要】 基于Reynolds 时均化的N -S 方程和标准的k -ε两方程湍流模型,运用流场计算软件Fluent ,在不同工况下对QW950-15-55型双流道污水泵叶轮蜗壳耦合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捕捉到了双流道叶轮内流的重要特征。
依据计算结果,主要分析了设计工况时双流道叶轮内部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情况。
叶轮内压力分布与叶片式离心泵的数值模拟是类似的;在偏离设计的大流量工况,叶轮流道内的流动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叶轮内部流动为混合螺旋流,由轴向旋涡作用引发的相对速度旋涡的涡核位置靠近后盖板和压力侧;叶轮出口的压力和绝对速度分布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其周期性与叶轮流道的周期性是对应的;静压周向分布的轴向不对称性较小,而速度周向分布的不对称性则较大。
对比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扬程和水力效率值,数据基本吻合。
关键词:叶轮 双流道 蜗壳 三维湍流 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H311文献标识码:ANumerical Simulation of 3-D Turbulent Flow Fields through Double 2channel Passage ImpellerZhang Jing Qi Xueyi Hou Y ihua Wang Jiansen(College of Fluid Power and Cont rol ,L anz hou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 anz hou 730050,China )AbstractThe internal flow in impeller and volute of QW950-15-55double 2channel passage pump was investigated.Based on the Reynolds 2averaging N -S equations and standard k -εtwo 2equation turbulent model ,the simulations of turbulent flow between impellers are performed by using the flow computing software Fluent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Important flow features wereobtained.With the computing result ,the distribution of velocity and pressure in the impeller was analyzed.The pressure and velocity distribution in impeller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general centrifugal pump.Obvious asymmetry of flow field was observed in impeller in case of large flow operating condition.The internal flow in impeller is mixed spiral flow and the vortex core resulted by relative eddy is close to the back blind flange and pressured side.The circumferential distribution of pressure and absolute velocity at the outlet of impeller is periodic ,which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periodicity of the passages of impeller.The asymmetry of pressure is relatively weak but that of velocity is paring the data of efficiency with the head produced by experiment and CFD ,the result mainly tallies.K ey w ords Impeller ,Double channel ,Volute ,3-D turbulent ,Numerical simulation收稿日期:2008-04-21 修回日期:2008-05-203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GS047-A52-011)作者简介:张静,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流体机械内部流场研究,E 2mail :zhjing @ 引言双流道式叶轮因其通过性好、结构对称、平衡性好、运行平稳可靠,在污水泵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双流道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及性能预测
程效锐
【期刊名称】《水泵技术》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运用标准k-ε湍流模式,在双参考系下利用有限控制体积法对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数值离散,采用Simple方法求解,对一台双流道泵在不同工况下的内部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根据数值计算的结果分析了泵叶轮和壳内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并将泵的扬程和效率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总页数】4页(P17-20)
【作者】程效锐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流体动力与控制学院,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TH3
【相关文献】
1.基于CFD的离心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与性能预测 [J], 谢洁飞;李香桂;杨辉
2.多级泵内部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及性能预测 [J], 张学静;杨军虎
3.双流道泵性能预测的研究 [J], 刘厚林;袁寿其;施卫东;孔繁余
4.无过载双流道排污泵性能预测研究 [J], 丛小青;袁寿其;袁丹青;陆伟刚
5.自吸泵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及性能预测 [J], 李红;王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流道式污水泵叶轮三维设计及水力模型开发研究的开题
报告
标题:双流道式污水泵叶轮三维设计及水力模型开发研究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污水处理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保护和健康卫生方面的重要问题。
而污水泵作为污水处理系统重要的设备之一,其效率和可靠性直
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
因此,研究污水泵的性能和优化设计有着重要的现实
意义和应用前景。
研究内容:
本论文旨在对双流道式污水泵叶轮进行三维设计,探究其流场分析和水力模型开发,进而通过模拟试验分析叶轮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优化设计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双流道式污水泵叶轮的三维设计
2. 叶轮模型流场分析与水力模型开发
3. 叶轮性能与效率模拟试验分析
4. 优化设计建议
研究方法:
1. 采用CAD软件进行双流道式污水泵叶轮的三维设计。
2. 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对叶轮进行流场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力模型开发。
3. 进行叶轮性能与效率的模拟试验分析,包括比流量、扬程、效率等方面的测试。
4.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优化设计建议。
研究意义:
1. 通过三维设计和流场分析,提高双流道式污水泵叶轮的效率和稳定性。
2. 基于水力模型开发,实现对叶轮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
3. 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污水泵的全面优化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借鉴。
4. 对于提高污水泵的性能和应用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三元流技术高效节能水泵技术原理分析STS高效节能水泵采用三元流理论与CFD计算流体力学和优化方法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从考虑水力损失最小、服从最高和汽蚀性能最好动手,探求不同的流动和几何参数的最优组合,而推出的新型高服从节能水泵。
三元流动理论就是把叶轮内部的三元立体空间无穷地分割,通过对叶轮流道内各工作点的分析,建立起完备、真实的叶轮内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依据三元流动理论设计出来的叶片外形为不规则曲面外形,叶轮叶片的结构可适应流体的真实流态,能够控制叶轮内部悉数流体质点的速度分布,因此,应用三元流动理论设计的水泵,运行服从得以明显进步,具有显明的节能结果。
节能原理目前工矿企业流体介质输送体系、自来水输送体系,分外是中间空调循环水体系普遍存在大流量、低服从、高能耗的状态,STS高效节能水泵就是通过建立体系能量平衡测试与计算标准,从循环水泵组、管网、换热设备、制冷设备、冷却塔等各方面入手,进行体系能效分析,根据当前能效指标,结合生产工艺要求,按最佳运行工况参数为体系定制水泵,替代目前低服从运行的水泵,消弭因体系配置不合理而引起的高能耗,以达到最佳节能的目的,一样平常节电率可达到20%。
产品特点1)量身定测定做使水泵能正好处在最佳工况点运行。
2)服从曲线优胜,高效区范围宽,更能够适应负荷转变。
3)用先辈的流体力学计算方法及CAD设计的水力模型处于世界先辈水平。
4)水泵机械性能杰出,所有零部件经过高精度加工,水泵服从比常规高10%以上。
5)水泵电机寿命长、震荡小、噪音低,电机服从比常规高2%以上。
6)产品性能稳固、节能效益明显,综合节电率可达到20%以上。
三元流技术与变频技术的区别三元流技术和变频技术对水泵都可达到节能目的,只是变频技术是在针对电机,根据用水负载的转变,来调整电机输出功率;而三元流技术是针对叶轮,目的是进步叶轮的现实工作服从。
对于变负载的水泵机组,要想充分节能,最好是两项节能技术都实施,对于相对恒定负载的水泵机组,变频技术就没有效武之地,只能采用三元流节能技术。
SD高效节能水泵技术原理SD高效节能水泵是运用吴仲华教授的“射流-尾迹三元流动”理论,结合计算机CFD仿真设计,针对工业循环水而专门设计研发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水泵。
吴氏“射流-尾迹三元流动”理论,是把叶轮内部的三元立体空间无限分割,通过对叶轮流道内各工作点的分析,建立起完整、真实的叶轮内流动的数学模型。
通过这一方法,对叶轮流道分析可以做得最准确,反应流体的流场、压力分布也最接近实际。
叶轮出口为射流和尾迹(漩涡)的流动特征,在设计计算中得以体现。
因此,叶轮也能更好地满足工况要求,效率显著提高。
节能原理:水泵的运行效率与泵体内部流体流动状况是密不可分的,而传统普通泵的一元流动设计理论把叶轮内部流动的流态简单地看成流体在弯曲管内的匀速运动,不能准确地反映泵体内液体的真实流动状态,从而在设计上就导致了泵的效率偏低。
三元流的设计理念就是通过三元射流-尾迹流动计算,对因流体粘性和泵体内部压力梯度引起的流体流动状态进行定量分析,进而改善叶轮内流体的流动状态,减小进口冲击、出口尾迹脱流等损失,使泵效率得以提高。
应用三元流技术对泵体内部及叶轮全部进行设计和加工,使水在叶轮间的流动更接近设计状态,减少了无用功,提高了水泵效率。
技术改造方法:1)根据用户水泵的实际运行工况和效率,重新设计SD 高效叶轮换装于原泵内或直接更换SD高效节能水泵。
2)整理、优化用户水泵机组的进出水管路,使水泵机组的能耗达到最优化。
3)优化水泵机组的运行调度管理,使泵房的运行能耗进一步降低。
技术产品优势:1)产品为用户量身定做,使水泵处于最佳工况点运行。
2)高效节能泵叶片宽、轮毂少,阻尼系数低,流通量大,使泵的高效区范围更宽,更能够适应用户负荷的变化。
3)由两个单吸叶轮组合而成的三元流叶轮,采用相邻叶片相互交错的结构,使水流脉冲下降到扬程的±4%以内,水流更加平稳,效率更高,汽蚀余量更低。
4)水泵机械性能杰出,所有零部件经过高精度加工,使机械效能提高10%以上。
双流道泵叶轮切割定律方程的建立与试验张德胜;王川;施卫东;潘大志;张光建【摘要】为了找出适用于双流道泵叶轮的切割定律,选用比转数为77和122的两种双流道泵,分别对其叶轮进行了5次切割,并进行了泵外特性试验.通过分析双流道泵在最优工况及关死点工况下性能参数与叶轮直径的变化规律,确定了相应的切割指数取值范围,最终建立了双流道泵叶轮的切割定律指数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双流道泵的流量、扬程、轴功率和效率随叶轮直径的减小而降低,但随叶轮切割百分比的增加,最优工况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及下降幅度并不相同,关死点扬程和轴功率随叶轮直径的减小下降明显;双流道泵关死工况点的切割指数可以近似认为与比转数的变化无关;最优工况和一般工况点的流量切割指数随比转数的变化较明显.建立的双流道泵叶轮切割定律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性好.【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年(卷),期】2014(045)001【总页数】6页(P73-78)【关键词】双流道泵;叶轮;性能曲线;切割定律【作者】张德胜;王川;施卫东;潘大志;张光建【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311引言双流道泵广泛应用于农电灌溉、农村排污和工业污水处理等领域[1~3],双流道泵叶轮与常规的叶片式离心泵有较大区别,其从进口到叶轮出口是2个弯曲的流道,适合于输送大颗粒或含纤维的两相流介质。
在双流道泵的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泵的试验流量、扬程偏高或者同一台泵要安装数种不同直径的叶轮以提高产品通用性的情况。
此时,切割叶轮外径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然而,目前泵的切割定律是在研究一般离心泵叶轮与部分混流式叶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很多学者对此作了相关研究。
双泵合流臂架式混凝土输送泵工作原理
双泵合流臂架式混凝土输送泵是一种高效、先进的混凝土输送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动力系统:该设备由柴油发动机或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液压泵和输送泵。
2. 液压系统:液压泵将发动机或电动机产生的动力转化为液压能,为各动作提供动力。
在双泵合流技术中,两个独立的液压泵(主泵和辅助泵)通过合流阀将液压能合流,共同驱动臂架和输送缸动作。
3. 臂架系统:臂架由多节可折叠的节段组成,通过液压缸的伸缩和折叠动作实现臂架的升降和旋转。
臂架的长度和角度可调,以适应不同施工环境和浇筑需求。
4. 输送系统:输送泵负责将混凝土从搅拌站或搅拌车输送到浇筑点。
在双泵合流技术中,两个独立的输送泵(主泵和辅助泵)同时工作,通过合流阀将混凝土合流,提高输送效率。
5.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控制各动作的协调和安全保护。
操作者可通过控制面板或遥控器进行操作,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
6. 辅助系统:辅助系统包括料斗、水箱、润滑系统等,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持和保障。
总之,双泵合流臂架式混凝土输送泵通过双泵合流技术实现了高效、稳定的混凝土输送,为建筑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建议咨询相关人士或查询产品使用说明书。
基于正交试验的双流道泵叶轮优化设计与试验
刘哲;盛建萍;王晓川
【期刊名称】《甘肃科学学报》
【年(卷),期】2023(35)1
【摘要】为了提高双流道泵的水力性能,实现叶轮与蜗壳的最优匹配,以双流道泵为研究对象,选择控制叶轮流道中线的前盖板圆弧R1、后盖板圆弧R2、平面流道中线包角ψ和系数m为设计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应用正交试验法设计9组试验方案。
利用CFD软件对设计的9副叶轮进行数值优化,以扬程、效率作为方案评价的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得到最优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原始模型与优化模型的内部流动情况,验证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额定工况下,优化后泵的扬程较原始模型提高0.59 m、效率提高了5.4%;大流量工况点,优化后扬程和效率提升更加明显;包角ψ和后盖板圆弧R_(2)对泵的性能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对比分析额定工况下优化前后水泵中间截面流线发现,优化后的叶轮与蜗壳匹配更合理,蜗壳中的水力损失明显减少。
【总页数】6页(P43-48)
【作者】刘哲;盛建萍;王晓川
【作者单位】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凯泉电机电泵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水射流理论与新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311
【相关文献】
1.节能型无堵塞纸浆泵的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系列报道之四)--基于CFD正交试验的纸浆泵叶轮优化
2.双流道泵叶轮切割定律方程的建立与试验
3.基于正交试验及CFD的液环真空泵叶轮优化设计
4.基于正交试验及 CFD 的多级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
5.基于正交试验及CFD的消防泵叶轮优化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引言双流道潜水排污泵主要用于输送含大颗粒或长纤维物质的液体,其抗缠绕能力强、防堵塞性能好[1];由于双流道叶轮对称布置,故平衡性好,运行平稳、可靠。
目前的潜污泵大多采用双流道叶轮设计。
低比转数泵指低流量、高扬程、比转速一般在30~80的离心泵[2],广泛应用于农村、矿山、市政、建筑等多个领域。
然而,目前低比转数潜污泵实际运行时的性能很不稳定,使用寿命较短,泵过载烧毁电机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低比转数潜污泵的轴功率曲线随着流量的增大而不断上升且没有极值。
比转速越低,轴功率上升趋势越明显[3]。
国内低比转数潜污泵配套电动机功率一般选择额定工况轴功率的1.05~1.2倍,当流量大、扬程低时,最大轴功率甚至有可能超过额定工况轴功率的1.5倍。
因此,在低扬程工况下使用时,往往会导致泵过载,烧毁电动机。
不少研究者对排污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刘厚林等[4]在大量试验研究和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对双流道泵叶轮和蜗壳的一些主要几何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并完善双流道泵水力设计方法;于健等[5]研究泵输送的气液两相水的性能随着温度的变化对含气量和流量变化的影响,认为泵在输送低温、低速流体时,能更好地维持流体的性能;施卫东等[6]分析双流道叶轮具有平衡性好、运行平稳可靠的特点,提出双流道叶轮水力模型无过载设计方法。
低比转数潜污泵在设计时通常会尽可能地设计成无过载功率曲线,即功率曲线有极值,过了该值以后,随着流量增大、扬程减小,轴功率也随之降低。
因此,只要设计的最大轴功率低于额定功率,在任何使用环境中,从零流量到最大流量工况下,水泵均能正常运行,均不会发生过载现象,从而避免电机被烧毁。
本文将低比转数无过载设计和双流道设计相结合,提出低比转数双流道潜污泵无过载的设计方法,对提高潜水排污泵的性能和运行的可靠性具有现实意义。
1设计方法本文综合参考以下公式和数据,进行双流道叶轮水力模型设计。
1.1设计参数流量Q =15m 3/h ;扬程H =30m ;转速n =2900r/min ;效率h =51%;比转数n s =53;额定功率P =3kW ;要求通过颗粒的最大直径为22mm 。
高效节能自平衡多级泵ZD型高效技能自平衡多级泵概述ZD型高效技能自平衡多级泵是为满足用户需求而设计的一种高效,节能及使用寿命长的先进产品,采用国外的高效、节能水利模型吗,改变了行业传统多级泵带平衡装置的设计,并加速了高压多级泵的技术发展。
一句APi610标准研发制造,在行业内居于技术领先地位。
具有高效区宽、性能范围广、汽蚀性能好、运转安全和平稳、噪音低、易损件少、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
ZD型高效节能自平衡多级泵将传统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取消了多级离心泵的轴向力平衡机构、取消了平衡盘装置,是D、DG型多级离心泵最好的更新换代的产品。
ZD型高效节能自平衡多级泵由于无平衡盘的圆盘摩擦损失又无平衡水的回流损失,所以泵效率比同类别多级泵提高5%-14%,在平衡盘无摩擦的情况下减低可泵的轴功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所以泵运行时的耗电量比同类别多级泵节能3%左右。
同时彻底解决因平衡装置失效而导致平衡盘和平衡环的磨损或转子咬死等各种故障,它的设计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无故障运行时间是普通泵的3倍以上,用户维修成本大大降低,从而降低泵的寿命周期成本。
多年的运行证明,该产品的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可用于输送颗粒含量≤1.5%,颗粒≤1.3mm,温度≤105摄氏度的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其他液体。
也可通过改变泵的材质、结构、密封形式和增加冷却系统用于输送温度小于等于225摄氏度热水、油类、腐蚀性或含磨料的介质等。
材质有HT200、QT200、ZG、304、304L、316L、317L、CD4等各种材质可供用户选。
ZD型高效技能自平衡多级泵型号说明例:ZD(ZDG、ZDY、ZDM、ZDF)280j-43*8ZD—高效节能自平衡多级泵ZDG—高效节能自平衡多级锅炉给水泵ZDY—高效节能自平衡多级油泵ZDM—高效节能自平衡耐磨多级泵ZDF—高效节能自平衡耐腐蚀多级泵280—设计点流量(m3/h)J —机械密封43—设计点的单级扬程(m)8—泵的级数为8级ZD型高效技能自平衡多级泵性能范围流量:Q=3.75~1100m3/h扬程:H=50~1800m注:所列性能参数值为常温清水状态值ZD型高效技能自平衡多级泵结构特点本系列自平衡卧式多级离心泵、泵的吸入口可以垂直向上或水平方向、出水口垂直向上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