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培养..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56
医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偶尔治愈.常常缓解.始终安慰教学目标医学人文观在医学行为中的作用已得到高度重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员要掌握医学人文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熟悉医患沟通方法,了解医患关系偏差的现状以及科学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对人类的影响。
医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陈清一、医学人文学医学本质上有两重性,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字样。
医学人文精神在西方早已得到倡导和普及,人文素质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递、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
医学大家吴阶平教授认为,对于一个好医生来说,“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艺术性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
”医生的人文修养的内涵是奉献、正直、伦理、人道、自律、爱心、宽容,表现在日常医务工作中的语言、动作、体态等各方面。
还有医生追求的信赖、和蔼和人格魅力,以及自信、成就感,尤其是要还的患者的信赖。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医生的人文修养还包括医生的气质、仪表和言谈和举止。
医学人文学是一个探讨医学源流、医学价值、医学规范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其它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群。
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乃至整个社会人群,都沉浸在“先进仪器设备和药物保障健康”的现代迷信之中。
这是技术至善主义引导下的“医学异化”。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比之前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还要多;科技进步的速度比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快。
这是人类历史的奇迹,但也正是这个奇迹造成了人类自身的悲剧——物质淹没了人性,科技代替了人文。
我们国家的传统医学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指导,所以从指导思想上理论上是缺失的,除此之外还有医疗实践的缺失,医疗实践中往往注重培养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医学的技能与培养,很少注重医生的人文教育。
还有医疗环境中的缺乏,缺乏爱心,缺乏对患者的个体尊重等等。
浅谈如何提升医院人文素养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既要发挥医院文化对医疗人员的熏陶、教化的功效,也要通过医疗人员的言行举止和精神风貌来展示和反映医院文化。
医院只有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提升人文素养,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
医院文化正在成为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之一,成为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关系着医院长远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可见,构筑优秀的医院文化,对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增强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医院人文素养,保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古时,医学和文学是不分家的,曹雪芹、关汉卿、王安石等都是医术高超的人,鲁迅、郭沫若也是先学医再学文的。
我们所倡导的人文素养,是医务人员经过反复认知和长期实践,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贯穿始终,在职业活动及日常事务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固有的素质和修养。
它是医务人员崇高精神世界的折射,是良好综合素质的表露。
一、塑造文化形象,提升仁爱之心良好的医院形象是医院文化的外在表现,医院通过改进和优化服务流程,设立便民措施,方便病人,设置配送中心,加强人员配置,增加服务功能;为急危重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设立老年人、军人优先照顾窗口和惠民结算专口等。
院内科室均使用了明亮清晰的标志,建筑平面图、各种引导标志清晰、醒目。
注重细节,在可能存在风险的地方都张贴提醒牌。
门诊大厅为病人安置了座椅,配备了轮椅和推车;室内大厅和走廊有盆景花卉;设置专职清洁员14名,院内卫生实行24小时动态保洁。
医院多年来集全院之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通过每年的职代会向广大职工征求意见,将提案编入医院新年度规划中。
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及现实意义!人文,是人类文化的简称,是人站在自身或者其它的角度,用自己或别人提出的方法对世界中已知或未知存在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又能被大众接受的属于个人主观的知识点。
《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素养,也叫素质,是指决定一个人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内在特质。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
提升医学人文素养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的需要,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促进医院科学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医院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现状来看,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患者对医院服务不满意的现象普遍存在,医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梅奥国际表示,造成医患纠纷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抛开外部诸多因素,从医院和医务人员自身的角度去探寻问题的症结,患者不满意、医患纠纷频出的主要原因在与沟通不到位、处理不及时、服务有缺陷、责任心不强、缺少人文关怀等等,归根结底就在于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养的缺失。
因此,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加强医院文化内涵建设就变得刻不容缓。
梅奥国际认为,从医学人文关怀角度讲述了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应该如何做一名“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
医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所以医生应该是科学家+艺术家。
而真正的医患沟通是心灵的沟通。
医生既要有一双温暖的手,又要有一颗柔软的心,还要有高超的技术;既要与患者心换心,体验患者的感受,又要尊重生命规律。
一、以人文素养为核心医学生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韩光曙认为,尽管目前我国非常重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且在此之前,医学生通常都接受过五年、六年、七年甚至八年的课堂教育,以及一部分病区教育,但还远远不够,缺乏基于病患照护、医学知识、职业素养、人际交流沟通、基于医疗系统的实践和行医中不断学习提高能力等六大核心能力的培养。
医疗行业人才培养的方法有哪些在当今社会,医疗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优秀的医疗人才则是推动医疗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那么,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具备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的医疗人才呢?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一、加强基础教育扎实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医疗人才的基石。
在中小学阶段,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数学和生物学的兴趣,为未来从事医疗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科普活动、实验课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高等教育阶段,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全面且系统。
包括基础医学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机制。
同时,也要注重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使学生掌握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实际技能。
二、实践教学实践是培养医疗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
医学院校应与医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
在实习期间,学生可以跟随医生进行查房、诊断、治疗等工作,亲身体验医疗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此外,模拟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
通过模拟病房、模拟手术等场景,让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中进行操作和训练,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和应变能力。
三、导师制培养为学生配备专业的导师是培养医疗人才的重要途径。
导师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指导,还在职业规划、道德修养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帮助学生挖掘潜力,明确发展方向。
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互动,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四、跨学科教育医疗行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鼓励学生选修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
例如,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医患沟通效果;社会学知识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制定更全面的治疗方案;管理学知识则对医疗团队的组织和管理至关重要。
浅谈医务人员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王萍①①南京市大厂医院南京市210035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
人文素质包含的主要内容有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四个方面,其中人文精神又是核心内容。
人文精神的释义比较繁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尊重人,也就是我们现在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的起点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尊重人的价值首先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因为生命是其他所有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而我们医疗单位的服务对象就是生命,医疗服务是直接和人的生命打交道的行业,在这一领域里人文精神是否得到体现和得以广泛的弘扬,医务人员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和谐医院的健康发展。
笔者结合多年的医院管理经验,认为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医务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1充分认识加强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人文素质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资源,它看似无形,实则价值无限,它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可转化为有形的医疗资本,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医院形象,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才必备的素质,也是每位医务人员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当今必须也应该摆在首要的位置。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和生物—心理一环境模式的转变,对当代医务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适应这一新的模式要求,由培养只懂医学专业知识的单一型医生向培养掌握治疗、康复、保健、心理等卫生服务的复合型人才转化,这就更要求我们医务人员不仅要懂得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知识;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治愈病人的躯体疾病,还要治愈病人的心理疾病,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对他人的同情心等人文情怀;不仅要关注疾病,更要关注有思想感情的患者,了解病人的个性特征、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和情绪情感;要充满爱心并对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等。
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及现实意义作者:毛世闽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第10期摘要:医务人员的培养,过多注重医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医学技术,人文素养及哲学理念不可或缺。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养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称“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
医生应具备哲学家的全部最好品质。
世界卫生组织90年代曾提出,现代的医生应该是“五星级医生”: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健康的教育者、心理上的交流者、社区的领导者以及组织的管理者。
一、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内涵1.人文素养的定义百度的解释是:人文,是人类文化的简称,是人站在自身或者其它的角度,用自己或别人提出的方法对世界中已知或未知存在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又能被大众接受的属于个人主观的知识点。
《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素养,也叫素质,是指决定一个人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内在特质。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
人文素养就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实践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2.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就是由医学知识内化而形成的执业所必须的特定的心理品质。
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要具有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的思维品质、有效的工作方法、和谐的相互关系、健康的身心状态。
就是说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修养、哲学理念二者兼修,缺一不可。
二、提高医务人员人文修养的意义1.提高人文修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科学技术在大踏步的地前进。
但同时,医学也开始脱离人文。
表现在:(1)科技发展提升医疗装备。
大批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检验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医学专科越分越细,临床医生在掌握基本的医学理论和知识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一门专科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