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子签名与电子认证法律制度S教学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260.00 KB
- 文档页数:36
第四章电子签名法律制度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制定电子签名法的必要性;2.掌握电子签名的含义、形式;3.理解电子签名的形式和法律效力;4.掌握电子签名的行为规则。
二、课时分配共六节,每一节安排2个课时,第二节安排4个课时,共计6个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1. 电子签名的实现方式2. 电子签名的法律要求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有关规定四、教学大纲第一节电子签名概述一、电子签名的含义及形式(一)电子签名的含义(二)电子签名的形式二、电子签名的必要性三、电子签名的实现方式四、电子签名的法律要求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有关规定一、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一)联合国在电子签名法律效力上的立法模式1. 技术中立模式2. 技术特定模式3. 技术中立与技术特定的折衷模式(二)我国在电子签名法律效力上的立法模式1. 确认电子签名的合法性、有效性2. 合法、有效的电子签名应符合的条件二、数据电文的法律规制(一)确认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二)规定了数据电文的证据效力(三)关于数据电文形式要求的规定三、电子认证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一)国际上电子认证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二)我国电子认证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四、电子签名安全保障制度(一)各方在电子签名活动中的义务(二)违反电子签名安全保障规定的法律责任五、主要概念1. 电子签名2. 数据电文3. 电子认证机构六、教学案例(注:不要与教材的案例重复)因为1.1万元人民币,正在处朋友的杨先生和韩小姐翻脸闹上了法庭。
为了证明韩小姐确实借款不还,杨先生向法庭出示了两人之间商量借款事由的多条短信。
海淀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宣判,最终判决韩小姐偿还杨先生借款人民币1.1万元。
据悉,这是手机短信第一次作为证据被采信。
法院认为,杨先生提供的短信内容中载明的款项往来金额、时间,与中国工商银行个人业务凭证中体现的杨先生给韩小姐汇款的金额、时间相符,且短信中亦载明了韩小姐偿还借款的意思表示,两份证据之间相互印证,可以认定韩小姐向杨先生借款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