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讲课(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39
《集中注意力》课标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通过听觉分辨能力训练来增强孩子通过听觉收获的所有信息进行分类、分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注意力的目标。
2、通过听动协调能力训练来增强孩子听到口令或老师在讲课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动作反映,使听动协调,从而达到提升注意力的目标。
3、通过走迷宫训练思维能力,通过视频干扰集中训练增强孩子抗干扰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注意力的目标。
4、通过视听协调能力训练来增强孩子的视觉观察能力、听觉记忆能力的有效协调,达到视听协调,再串联听动协调能力训练,形成高效的视-听-动协调,从而达到提高注意力的目标。
《集中注意力》教材分析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事物的能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
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洒满心田。
注意力的好坏并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得来的。
有些人经过培养训练,注意力品质得到很好的提高,所以要提高注意力就应该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本课由“明确目标”、“手到、口到、心到、耳到、眼到”、“排除干扰”以及思维训练、策略性训练五大块内容组成,通过视觉训练、听觉训练、观察能力、记忆力、动手能力前提下的游戏、听小文章、课堂练习、视频干扰等形式形成专注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切实掌握训练注意力的方法与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本课注重实际操作,训练步骤具体,训练规则清晰,训练示范完整,全程的体验真实,以明显的效果为导向,让学生看到、听到、全身心地感到集中注意力带来的益处。
《集中注意力》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孩子好动,贪玩,人很聪明,但是让人总觉得有些担心,因为机灵劲用不到学习上来。
俄国19世纪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有过形象论述,他说:“注意是一个唯一的门户”,“如果印象不把我们的注意集中在它身上,那么,虽然它们也可以影响我们的肌体,但我们是不会意识到这些影响的。
录制一师一优课经验最近几年录课,看不很多优秀教师的课,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方面有所得,分享与大家。
一、注意要点1. ppt的制作要简单大气、字迹清晰并大些,突出主题,在ppt的第一页要有鲜明的课题、单位、姓名。
2.老师:要面带微笑,表情自然大方,穿着美观得体;上课时要精讲,不讲与上课内容无关的废话,也就是不要有多余的话;不要频繁走动,在走动时速度不要太快;课堂流程要圆满:有师生问好、师生再见;3.学生:统一穿校服,头发梳理整齐,卫生,精神。
二、上传的文件:(1)课堂实录(30-40分钟);(2)课件设计;有课件或是微课的必须上传。
(3)教学设计:这部分包括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评测练习以及课后反思。
三、文件类型1.课件设计的文件格式可为.ppt、.swf、.exe。
一个课件设计文件大小不能超过500M。
2.教学设计:这类文档均要求使用.doc文件格式制作保存。
具体要求是:a(1)纸型及页边距:采用标准A4型。
一般为竖向,上下边距为2.54厘米;左右边距为2.8厘米。
特殊表格等须横向的页面,上下边距为2.8厘米,左右为2.54厘米。
(2)字体、字号及行间距:正文建议为宋体、5号、1.5倍行间距。
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
分享:小结“一师一优课”录课注意事项“一师一优课”已经进行了两年,有很多教师参加了“优课”的录制工作。
录课之前的备课及上课的环节,老师们都比较熟悉。
但在后期录制时,因为多数老师不常录课,所以会出现一些录制方面的问题,进而影响了上课的效果。
为此小结一下笔者在两年录课过程中总结的注意事项。
1.录课时教师的仪态仪态是指人的姿势,举止和动作。
一个人的形象美不美,外貌和衣着只是外在的表征,唯有内在的气质和端庄的仪态才可以恒久美丽。
尤其是录课上镜时,这种仪态上的问题会在镜头前放大,显得格外刺眼。
仪态美要注意三个方面。
首先是仪态要有修养,不应在镜头前有多余的动作,比如教师上课时出现的捋头发,托眼镜,拽衣服等。
篮球传接球第一课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引接、缓冲重点:迎球缓冲2)、.传球:蹬、伸、翻、《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主要采用“引导为主、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学生快乐学习。
二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高中球类学习的选修项目,篮球传接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
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也反映一个队的进攻战术水平。
因此必须重视传、接球技术的学习。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最佳载体,传接球不仅需要扎实的传接球技术,而且需要传与接两者之间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传球者要思考如何让接球者接得舒服,接球者要通过快速移动尽可能接住同伴传过来的球,这样传与接才能做到默契、协调。
为此,合作配合的意识自始至终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大部分学生准确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动作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大部分学生初步学会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基本动作,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的手型。
难点:双手胸前传接球时上下肢协调用力五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生,男、女合班教学,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
但是学习注意力还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因此他们学习的纪律性不是很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
六教学流程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
杨春晓“⼀师⼀优课、⼀课⼀名师”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年级语⽂设计者杨春晓单位(学校)安阳市第三⼗三中学授课班级⼋(12)章节名称§13、⼈琴俱亡学时 1学习⽬标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能借助注释和⼯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提⾼⾃⼰的欣赏品位。
本节(课)学习⽬标:知识和能⼒:熟读课⽂;掌握重点的⽂⾔实词和⽂⾔虚词;依照⽂⾔⽂翻译六字法按步骤翻译课⽂。
过程和⽅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联系实际⽣活,体悟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深挚的兄弟情义,与同学朋友友好相处,共创和谐。
学⽣特征⼋年级的学⽣已经积累⼀些常⽤的⽂⾔词汇,具备了读浅易⽂⾔⽂的能⼒,能够在⽼师的指导下深⼊理解课⽂。
学习⽬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标具体描述语句3.13-13.13-23.13-33.13-43.13-5知识与能⼒过程与⽅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熟读课⽂;2、掌握重点的⽂⾔实词:笃、索、舆、径、素、卒,和⽂⾔虚词:⽽、了、既、俱;3、依照⽂⾔⽂翻译六字法按步骤翻译课⽂。
4、通过朗读、⼩组合作和写作,联系实际⽣活,体悟课⽂的思想感情。
5、感受⽂中深挚的兄弟情义,与家⼈朋友友好相处,共创和谐。
项⽬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在掌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课⽂预习、⼩组合作与展⽰、质疑解疑教学难点把⽂中深厚的兄弟情义扩展迁移为同学之情朋友之爱讨论、写作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使⽤⽅式所得结论占⽤时间媒体来源 3.13-1 3.13-2 3013-5 3.13-5知识与能⼒过程与⽅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投影课件课件课件⽣字词注⾳重点词语释义问题设置写作指导板书设计 J B CDI G F G 直观、印象深刻统⼀标准问题清晰明了,对学⽣活动有指导作⽤形象直观,便于学⽣加深印象5 3 5⾃制⾃制⾃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分为:A.提供事实,建⽴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概念;D.提供⽰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定义。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鲁教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三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营养物质、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等物质在体内的运输等一系列知识作好了铺垫;呼吸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直接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意义,加深学生对人与生物圈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二、学情分析本届学生是取消小升初考试后的第一届学生,由于没有通过选拔考试,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欠缺、学习习惯较差,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倡导分层次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设计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人与生物圈”这一主题。
《标准》明确规定,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问题。
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进行生物学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结合《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问题为先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模型、图片、视频、PPT课件等资源,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概述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概述呼吸运动的过程技能性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情感性目标: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五、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呼吸运动的过程六、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过程七、教学准备PPT课件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过程1.让所有学生做吸气动作,感受吸气过程,说出气体依次经过的呼吸道名称2.让所有学生做呼气动作,感受呼气过程,说出气体依次经过的呼吸道名称3.总结,经过吸气和呼气这样两个动作,完成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