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247.00 KB
- 文档页数:5
2024年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____年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在生产和储存物品的过程中,火灾一直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
火灾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对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和评估是必要的。
根据物品的燃烧性质、火灾起因和防控能力等因素,可以将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 高危险性物品1.1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具有较低的闪点和燃点,易于挥发和引燃的液体。
这类物品包括汽油、酒精、溶剂、涂料等。
它们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因此需要采取严格的防火隔离、通风和监控措施。
1.2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在常温下能够以气态存在,并且具有较低的燃点和爆炸极限的气体。
常见的易燃气体包括乙炔、丙烯、氧气、甲烷等。
这类物品不仅具有爆炸的危险性,还会造成窒息和过敏反应,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气体检测和防火措施。
1.3 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具有较低的燃点,易于燃烧和传播的固态物质。
常见的易燃固体包括木材、纸张、煤炭、化学品等。
这类物品容易引发明火和火花点燃,因此需要进行安全的储存和防火措施。
2. 中危险性物品2.1 可燃液体可燃液体是指闪点较高,燃点较低的液体。
这类物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火源和静电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
2.2 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是指较稳定,燃点较高的气态物质。
这类物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通风和防火措施,防止气体泄漏和积累。
2.3 可燃固体/粉尘可燃固体和粉尘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的固态物质。
这类物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积尘、火源和静电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
3. 低危险性物品3.1 不燃物品不燃物品是指不具备燃烧性的物质,如金属、玻璃、石材等。
这类物品在一般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引发火灾,但也需要注意防止金属粉尘和静电的积累。
3.2 低燃点液体低燃点液体是指相对于易燃液体来说,燃点较高的液体。
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仓储类火灾:主要是指发生在仓库、库房、仓储设施等储存大量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的火灾。
食品、化工、危险品等各类物品在仓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引发严重火灾事故。
例如,化工厂的储罐爆炸、粮食库的静电火灾等。
2. 机械制造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可能发生在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常见的火灾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故障、电线电缆短路、电气设备过载等。
例如,机械设备起火、电缆着火等。
3. 化工类火灾:化工厂、化工仓储场所等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化学物质可能引发的火灾。
这类火灾危险性高,燃烧剧烈,容易产生爆炸。
例如,化学反应不当、化工装置泄漏引发的火灾等。
4. 食品类火灾:主要指发生在食品加工、存储、餐饮等环节的火灾。
这类火灾的危害性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容易引发恶劣后果,包括人员伤亡、食品受损等。
例如,油锅起火、燃气泄漏引发的火灾等。
5. 建筑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发生在建筑工地、建筑物、住宅区等场所。
主要原因包括电气线路故障、明火施工引发的火灾等。
例如,建筑工地起火、商业楼宇内部电线着火等。
6. 办公类火灾:主要指发生在办公室、写字楼、邮政通讯等场所的火灾。
这类火灾的危害性相对较低,但仍然可能对人员和物品造成一定的损失。
例如,电器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办公室用电设备短路引发的火灾等。
7. 船舶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发生在船舶上,包括商船、油轮、渡船等。
船舶上的火灾由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容易引发火势蔓延,并可能导致人员无法逃生。
例如,油轮舱口漏油引发的火灾、船上电器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等。
8. 交通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发生在道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等场所。
主要原因包括车辆故障、短路引发的火灾等。
例如,汽车发动机着火、列车电缆起火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常见的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并不包括所有可能发生的火灾。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仍需具体分析和研究。
编号:SY-AQ-07209(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Fire hazard classification of production and storage goods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工业建筑发生火灾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与建筑内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工艺及操作的火灾危险性和采取的相应措施等直接相关。
在进行防火设计时,必须首先判断其火灾危险程度的高低,进而制订出行之有效的防火防爆对策。
由于可燃物的种类很多,各种气体、液体与固体不同的性质形成了不同的危险性,并且同样的物品采用不同的工艺和操作,产生的危险性也不相同,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确定一个厂房或仓库确切的火灾危险程度有时比较复杂。
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对不同生产和储存场所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类,这些分类标准是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是工业企业防火设计中的技术依据和准则。
实际设计中,确定了具体建设项目的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后,才能按照所属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采取对应的防火与防爆措施,如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面积、设置必要的防火分隔物、安全疏散设施、防爆泄压设施、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防烟排烟和火灾报警设备,以及与周围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等。
对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对保护劳动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维护工业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保护国家财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是指生产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因素和条件,以及火灾扩大蔓延条件的总合。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
险性分类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表3.1.1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模版一、引言火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在生产和储存物品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物品的特性和条件,其火灾危险性也不同。
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将针对不同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火灾危险性分类模板根据不同物品的特性和条件,将其火灾危险性分为以下几个等级:低危险性、中低危险性、中等危险性、中高危险性和高危险性。
1. 低危险性1.1 物品特性:不易燃烧、燃点较高且难以点燃;1.2 条件特性:通风良好、没有明火和高温源;1.3 示例物品:绝大部分日常生活用品、家具等。
2. 中低危险性2.1 物品特性:较易燃烧、燃点较低但需要较高温度才能点燃;2.2 条件特性:需要一定的热源或明火才能发生燃烧;2.3 示例物品:部分可燃液体、某些化学药品等。
3. 中等危险性3.1 物品特性:易燃烧、燃点较低且容易点燃;3.2 条件特性:较低的点燃温度和能量,容易受到热源、明火或火花的影响;3.3 示例物品:大部分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可燃固体等。
4. 中高危险性4.1 物品特性:高度易燃烧、低燃点且容易点燃;4.2 条件特性:低点燃温度和能量,对于热源、明火或火花非常敏感;4.3 示例物品:易爆物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等。
5. 高危险性5.1 物品特性:极易燃烧、极低的燃点且非常容易点燃;5.2 条件特性:超低的点燃温度和能量,轻微的热源、明火或火花即可引发燃烧;5.3 示例物品:剧毒气体、自燃物品、氧化剂、易爆物品等。
三、预防和控制措施1. 低危险性:1.1 加强物品的质量监管,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1.2 维护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良好的空气品质;1.3 定期检查和维修电气设备,防止发生电气火灾。
2. 中低危险性:2.1 定期检查和维修物品和设备,确保其安全运行;2.2 设立专门的处置区域,处理产生的废液和废弃物;2.3 建立相应的防火设施,如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等。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注: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局部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局部确定: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局部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缺乏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局部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注: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指根据不同物品的特性、危险性和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来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估。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不同物品的火灾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对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详细介绍。
一、可燃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可燃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的物质,它们的火灾危险性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易燃性:指物品燃烧所需的能量。
- 高度易燃物品:如液化石油气、乙醚、甲醛等,这些物品在常温下就能够迅速燃烧,并能自行延燃,火势发展快,燃烧后产生的火势也很大。
- 易燃材料:如酒精、汽油、柴油等,这些物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但燃烧速度较慢,火势相对较小。
2.燃烧性:指物品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和烟气的特性。
- 易燃物品:如油漆、清漆等,这些物品燃烧时往往能够产生明亮的火焰和大量的烟气。
- 非易燃物品:如橡胶、塑料等,这些物品燃烧时产生的火焰较暗淡,烟气较少。
3.火灾蔓延速度:指物品燃烧时火势蔓延的速度。
- 快速蔓延物品:如纸张、布料等,这些物品一旦着火往往能够迅速蔓延,火势发展迅速。
- 缓慢蔓延物品:如木材、家具等,这些物品的蔓延速度较慢,火势发展相对缓慢。
根据上述因素,可将可燃物品分为四个等级:1.一级可燃物品:属于高度易燃材料,燃烧迅猛,火势巨大,破坏力强,蔓延速度快。
对此类物品的生产和储存需要特别的严格管理和防范措施。
2.二级可燃物品:属于易燃材料,燃烧较快,火势较大,破坏力较强,蔓延速度快。
对此类物品的生产和储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三级可燃物品:属于易燃性物质,燃烧速度较慢,火势相对较小,破坏力较弱,蔓延速度较慢。
对此类物品的生产和储存需要合理的管理和防范措施。
4.四级可燃物品:属于非易燃性物质,燃烧不易,火势较小,破坏力弱,蔓延速度慢。
对此类物品的生产和储存需要一般的管理和防范措施。
二、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易燃气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的气体,它们的火灾危险性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爆炸性:指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爆炸的气体。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范文1. 火灾危险性分类的必要性火灾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灾难,无论对人类还是对财产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对不同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防范火灾的发生。
本文将对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并详细介绍各类物品的特点和防火措施。
2. 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和储存的物品可以根据其易燃性、助燃性和酸碱性来进行火灾危险性分类。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将物品分为可燃物品、易燃物品和危险物品。
2.1 可燃物品可燃物品是指在常温下能够燃烧的物品,如木材、纸张、布料等。
这些物品通常具有较高的易燃性,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引发火势蔓延。
因此,在生产和储存可燃物品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火措施来降低火灾的风险。
首先,要做好物品的分类储存。
将不同种类的可燃物品分别储存在不同的区域或储物柜中,避免不同物品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次,要保持场所的整洁和通风良好。
清除物品堆积和杂乱的环境,保持通道畅通,以防火灾发生时无法疏散。
同时,保持场所通风良好,能够及时将燃烧产生的烟雾排出,减少火灾的危害。
最后,要配备火灾预警和灭火设备。
安装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和灭火,可以有效控制火灾的蔓延。
2.2 易燃物品易燃物品是指在常温下会自燃、爆炸或者熔化的物品,如液体燃料、气体等。
这些物品具有更高的火灾危险性,因为它们具有较低的燃烧点和更强的助燃性。
因此,针对易燃物品的火灾危险性,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火措施。
首先,要加强易燃物品的储存管理。
将易燃物品储存在专用的储存设施中,例如防火柜、储存罐等,避免漏油、泄露等情况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易燃物品的使用安全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产生火花或者高温环境,避免引发火灾。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火灾的风险。
最后,要加强防火培训和应急演习。
对于从事易燃物品生产和储存的人员,应进行相关的防火培训,提高其火灾防范的意识和技能。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于生产和储存物品的企业来说,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火灾危险性,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什么是火灾危险性分类?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指根据不同物质的易燃性、爆炸性和有害性等指标,将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不同等级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是根据危险品的性质、使用方式、存储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的生产物品进行评估和分类,从而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在火灾危险性分类中,不同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等级主要有以下几类:1. 低危险品低危险品是指根据物品的燃烧性和爆炸性等指标,其火灾危险性较低的物品。
低危险品通常不易燃烧、爆炸,并且会在空气中迅速挥发。
对于低危险品,企业可以采取简单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如保持干燥、通风等。
2. 中危险品中危险品是指火灾危险比较高的物品,但不属于高危险品的范畴。
中危险品通常不易燃烧、爆炸,但可能会产生毒气、刺激性气体等有害物质。
对于中危险品,企业需要采取较为严格的安全措施,例如隔离储存、加强通风换气等。
3. 高危险品高危险品是指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物品,包括易燃、易爆、有毒等物品。
高危险品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对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对于高危险品,企业需要建立完整的安全防范体系,对其进行专门的储存、运输和使用,严禁违规操作。
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分类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风险状况,还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规范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具体来说,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有助于加强安全管理通过对企业生产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物品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发现并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降低企业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
2. 有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合理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企业可以将不同物品储存在不同的区域,以便于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范本火灾危险性分类是评估物品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不同物品的火灾特性、易燃性和火灾传播性进行评估,将物品划分为不同的危险性等级,以便于采取相应的防火和控制措施。
下面是一个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范本:1. 高危物品:1.1易燃液体:- 可燃气体(如乙炔、丙烷、甲烷等)- 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煤油等)1.2易燃固体:- 硝化棉、硝酸纤维、硫化棉等易燃纤维材料- 易燃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易燃纸张、纸浆等纸制品1.3易燃气体:- 气体瓶装液化气- 工业气瓶(如氧气、乙炔、氮气等)2. 中危物品:2.1可燃液体:- 硝化甘油、醇类、酮类等易燃液体- 溶剂(如甲苯、醚类、丙酮等)2.2可燃固体:- 木材、纸板、纸箱等可燃材料- 塑料制品(如PVC、聚酯等)2.3可燃气体:-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LPG)等市政管道气体- 压缩气体(如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3. 低危物品:3.1可燃液体:- 水溶性液体(如水、酒精溶液等)- 硅油、橡胶胶水等非易燃液体3.2可燃固体:- 石蜡、蜡烛等不易燃烧的固体3.3可燃气体:- 煤气、天然气等非易燃气体在进行火灾危险性分类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火源- 作业环境- 存储条件(温度、湿度等)- 物品的包装方式- 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是否齐全根据以上分类,可以制定不同的防火和控制措施。
对于高危物品,应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火措施,如使用防爆设备、隔离储存、加强通风等。
而对于中危和低危物品,可以采取一些基本的防火措施,如密闭储存、限制火源接近等。
此外,有必要对存在较高火灾危险性的物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防火措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
总之,火灾危险性分类可以帮助生产和储存场所对物品进行科学评估和管理,以有效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和减小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范文引言:火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特别是在生产和储存物品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火灾的危险性更加突出。
因此,对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物品的性质、储存条件和生产环境等方面,阐述了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一、根据物品的性质进行分类:1.易燃物品易燃物品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其他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非常高,容易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
常见的易燃物品包括油漆、溶剂、汽油、煤油等。
在生产和储存易燃物品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确保防火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防火设施的齐备。
2.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并能在点火源的作用下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
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也非常高,尤其是在封闭的空间中,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常见的可燃气体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生产和储存可燃气体的单位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火源和热源,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与维护。
3.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具有可燃性质的液态物质,其闪点低于37.8℃。
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较高,因为它们在常温下就能够蒸发为可燃气体,并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可燃混合物。
常见的易燃液体包括酒精、丙酮、乙醚等。
生产和储存易燃液体的单位必须采取防火措施,确保容器的密封性和防漏性,并定期对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4.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或爆炸的固态物质。
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较高,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常见的易燃固体包括火药、磷、硫、白磷等。
生产和储存易燃固体的单位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易燃固体进行分类和储存,并使用防爆设备和防火设施。
二、根据储存条件进行分类:1.高温储存高温储存是指在高温环境下储存物品。
由于高温容易引发物品的自燃,因此这类储存条件下的火灾危险性非常高。
2020年一级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点笔记
第二篇建筑防火
既然走上了消防考试的道路,
那么请不要轻言放弃,
生活中有很多的苦难,
然而这就是生活,但人生不止于此!
第二章生产与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第一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此章非常重要,对以后的章节连贯学习起到最基础的作用,对考试而言三科均占有大量分值,但同时也有大量的表格记忆内容,带必须牢记。
二、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
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第二节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一、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
表2-2-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2.丁类、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的1/4 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97433
表3.1.1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
,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精品资料
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精品资料。
表3.1.1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在生产和储存物品的过程中,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性,可能对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提高火灾预防和应对的效果,对不同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和评估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1.易燃物品类:易燃物品指的是在常温下易燃燃烧的物质,如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和易燃固体。
这类物质一旦接触到火源,容易发生燃烧并持续燃烧,火势蔓延速度快。
(1)可燃气体:如天然气、液化气等。
这类气体具有低点燃温度、高挥发性,一旦泄漏且遇到火源,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2)可燃液体:如汽油、柴油、酒精等。
这类液体具有挥发性和易燃性,泄漏后遇到火源易燃烧,火势火势蔓延迅速。
(3)易燃固体:如木材、布料、纸张等。
这类固体容易被点燃,火势蔓延速度快,危险性较高。
2.可燃固体和液体类:这类物品包括不属于易燃物品类的固体和液体物质,如普通家具、建筑材料、食品等。
这类物质不易点燃,燃烧时火势相对较小,但也会造成一定的火灾危险。
(1)固体:如木材、纸张、衣物等。
这类固体容易被点燃,火势迅速蔓延,但相对易燃物品类来说,其燃烧速度较慢。
(2)液体:如油漆、溶剂、清洗剂等。
这类液体不属于易燃液体,不易燃烧,但在高温下以及与其他可燃物质接触时,容易导致火灾。
3.氧化剂类:氧化剂是指一类能够与可燃物质发生强烈反应,能促进火势蔓延的物质。
这类物质本身不易燃烧,但在与易燃物品接触时,会迅速促进燃烧反应,加剧火灾危险性。
(1)氧化剂:如氧气、过氧化物等。
这类物质本身不燃烧,但在与可燃物质接触时,能引发剧烈燃烧反应,火势迅速蔓延。
(2)氧化性物质:如硝酸、漂白粉等。
这类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能促进可燃物质燃烧,增加火灾危险。
4.腐蚀物和有毒物类:腐蚀物和有毒物是指具有强腐蚀性或有毒性的物质,虽然不易燃烧,但其泄漏或排放后会对人员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1)腐蚀物:如硫酸、盐酸等。
这类物质具有强腐蚀性,对皮肤、黏膜等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会造成人员和设备损伤。
3.1 火灾危险性分类
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
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3的规定。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的仓库,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火灾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在生产和储存物品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火灾的危险。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火灾风险,对不同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进行详细探讨。
1. 可燃液体和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可燃液体和气体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其火灾危险性,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1 易燃物质:这类物质具有很高的着火点和燃烧点,以及较低的闪点。
只需遇到明火或者高温火焰,即可发生火灾。
例如汽油、酒精、柴油等。
1.2 易挥发物质:这类物质具有较低的闪点和燃点,但其蒸气能够在空气中迅速扩散并点燃。
例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1.3 半挥发物质:这类物质具有较高的闪点和燃烧点,但其蒸气也能够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性混合物。
例如煤油、煤焦油等。
2. 可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可燃固体包括各种物质,如木材、纸张、纤维、塑料等。
根据其火灾危险性,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2.1 易燃固体:这类固体燃烧时极易点燃,燃烧强烈且火势容易蔓延。
例如木材、纸张等。
2.2 可燃粉尘:这类固体在粉尘状态下,易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引起爆炸和火灾。
例如面粉、木屑等。
3. 酸和碱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学品,它们的不当储存和使用可能引发火灾。
3.1 强酸:强酸可以与有机物和易燃物质发生剧烈的反应,生成易燃和有毒的气体。
例如硫酸、盐酸等。
3.2 强碱:强碱具有强腐蚀性,与有机物质反应时可能产生燃烧或爆炸。
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4. 高温设备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高温设备包括电器设备、电焊设备、熔炉等,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因电能、热能的异常释放可能引发火灾。
4.1 电器火灾:电器设备过载、短路、电线老化等因素可能导致电器火灾的发生。
4.2 高温设备的操作不当:不合理的操作、设备故障等因素可能导致高温设备的火灾。
5. 其他火灾危险性分类:除上述类别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火灾危险性需要进行分类。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5类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危险特性分类举例:甲类:有甲、乙、丙、苯、烷、烯这几个字的一般都属于甲类。
特例:甲酚、氯丙醇、环氧氯丙烷、乙酰丙酮属于乙类;苯甲酸厂房、苯乙酮厂房属于丙类。
制药类:青霉素、原料药,皂素,冰片,农药,敌敌畏,磺化法糖酒类:白酒,酒精度38度以上,白兰地气体:氢气,石油气体,天然气、石油伴生气、矿井气、水煤气或焦炉煤气,液化石油气,丁二烯,电解水或电解食盐,环己酮,氢氮气压缩厂房,硅烷热分解室钾钠,三氯化磷厂房,多晶硅车间三氯氢硅,五氧化二磷汽油,石脑油,电石,碳化铝,二硫化碳、氯酸钠、氯酸钾、硝酸铵,过氧化物,次氯酸钙厂房硝化棉,火胶棉,喷漆棉,赛璐珞,黄磷,三乙基铝,重氮化合物,纤维胶片属于甲类,加工成片状属于乙类橡胶制品的涂胶和胶浆部位,焦化厂吡啶工段,胶片厂片基厂房,汽油加铅室,集成电路工厂的化学清洗间,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车间;磷类,石蜡裂解,冰醋酸裂解,香蕉水乙类:煤油,松节油,溶剂油,樟脑油,生松香,樟脑,萘,硫磺,镁粉,铝粉除了氯酸钾,硝酸铵之外所有的酸,都是乙类刷过油漆的很薄的可燃物:漆布,油布,油纸,油绸。
几种气体:氧气,氟气,液氯,氨气,一氧化碳。
空气分离厂房,高锰酸钾厂房,重铬酸钠(红钒钠)厂房,色片醚类、酚类属于乙类,乙醚属于甲类谷物研磨车间、筒仓、不锈钢抛光车间,氨压缩机房,煤粉车间丙类:植物油,动物油,鸡鸭鱼肉,白兰地,中草药;家具,家电,书,手机;车,甘油,柴油,机油,润滑油,橡胶,沥青,石蜡,还有是糖醛,2mm大颗粒硫磺,绝大部分都是丙类。
表3.1.1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