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1-5(11)
- 格式:ppt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60
2023~2023学年度期末考试试卷原则答案选择题(每空1.5分, 共15分)1-5: B C D B C6-10:D D D B A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旳氧化剂量(mg/l为单位)(4分)2.污泥龄----曝气池中所有污泥更新一次旳时间。
2.SVI——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 每单位重量干泥所形成旳湿泥体积。
(4分)4.工作互换容量----在给定旳工作条件下, 一定量旳树脂所具有旳活性基团或可互换离子旳实际旳总数量。
(4分)5.吸附等温线——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分子在两相界面上进行旳吸附过程抵达平衡时它们在两相中浓度之间旳关系曲线。
(4分)三、简答题(40分)1、答:好氧生物处理法: 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旳条件下, 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使其稳定、无害化旳生物处理措施。
(2分)厌氧生物处理法:在没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旳条件下, 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旳生物处理措施。
(2分)2、答:初沉池与二沉池在构造和功能上旳比较沉淀效能旳原理合用于自由沉淀, 而在二沉池中重要是成层沉淀。
当然, 在实践中设斜板或斜管能提高二沉池旳澄清能力是基于改良布水旳有效性及板间旳Fr 值, 并不基于浅沉理论。
(2分)3.答: 要点:氨化(2分)好氧硝化(2分)缺氧反硝化(2分)同化作用(2分)4.污泥处理一般工艺储存-----调整污水处理系统产泥量与污泥处理系统旳平衡。
(1.5分)浓缩------减少含水量, 减少体积(1.5分)稳定----减少有机物旳含量与致病微生物(1.5分)调理-----提高泥旳脱水性能, 为更好旳脱水(1.5分)脱水-----使泥失去液态(1.5分)干化-----最终处置(0.5分)5.答: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 水体中由于过量营养物质(重要是指氮、磷等)旳排入, 引起多种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 这种现象称作水体富营养化。
三种机理起作用。
0中和投药的方式有 和3-2混凝机理包括两种。
大最进入水体造成。
和四类。
和三类。
、 、 0两类。
、 和和钟式沉砂池。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库填空题1-1水的循环方式有:和1-2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1- 3水的基本方法有物理处理法、 1・4水体污染源主要有、1- 5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有四种: 2・1常用的格栅形式有 、 2- 2沉淀基本类型有 、2-3常用的沉砂池有 、2・4污水中的油品以四种状态存在,GP2- 5在过滤过程中,有 3- 1 见的中和法有 两种。
和四种中的机理。
3-3若溶液中有数种离子存在,加入沉淀剂时,必定是离子积先达到 的优先沉淀,这种现象称为分步沉淀。
3-4化学还原法是向污水中投加小的新物质的方法。
3- 5消毒的目的就是要4- 1溶气加斥气浮的运行方式有4-2动态吸附操作帘用的设备有,将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成无毒或毒性,防止 扩散,保护公用水体。
、、三种方式。
和三种。
现象,使通过4- 3电渗析器是由膜堆、和 三大部分纽•成。
4- 4在超滤过程中,不能滤过的残留物在膜衣面层的浓聚,会形成 量急剧下降。
5-1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主要有 和后生动物等。
2污水的生物处理按照作用机制和对氧的需求分为 物的附着方式,可将生物处理分为 和两种。
按照微生5-3污水的可生化性収决于 ,可用 评价。
5-4微生物分批培养的群体生长可分为四个阶段。
5-9生物滤池是山5-10生物流化床有生物流化床和 生物流化床两种。
6-1丿犬氧消化中中温消化最适温度为 ,高温消化的最适温度为 6-2消化池的主体是山等四部分组成。
6-3厌氧消化池的搅拌方式常用的有 6-4污泥浓缩的方法有 、 6- 5污泥干化方法可分为和7- 1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的水最损失是山 7-2冷却系统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 7- 3水质稳定性鉴别常用的两个指标是1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三种-三种。
造成的。
4-5从污水中吹脱出来的气体有三种处置方法:5-5曝气方法主要有 和 两种。
第十三章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理论概念:①底物和基质: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废水中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②比基质利用率:每单位重量微生物体对基质的利用速率q=(dS/dt)u /X③产氯系数:单位质量的基质被利用后增长的微生物的质量Y=dX/dS④比增长速率:每单位重量的微生物的增长速率u=(dX/dt)g /X⑤污泥龄: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数量之比值。
⑥内源呼吸系数Kd:指单位微生物体内单位反应时间内由于内源呼吸而消耗的微生物的量1、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有何区别?答:①起作用的微生物不同。
好氧处理中是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起作用,而厌氧处理中有两大类群微生物起作用,先是厌氧菌和兼性菌,后是另一类厌氧菌。
②产物不同。
好氧处理中,有机物转化为CO2、H2O、NH3或NO2-、NO3-、PO43-、SO42-等,且基本无害,处理后的水无异臭。
厌氧处理中,有机物转化为CH4、NH3、胺化物或者氮气、H2S等,产物复杂,出水有异臭。
③反应速率不同。
好氧处理中,由于氧气作为电子受体,有机物氧化比较彻底,释放的能量多,因而有机物转化速率快,废水在设备内的停留时间短,设备体积小。
厌氧处理中有机物氧化不彻底,释放的能量少,所以有机物的转化速率慢,需要反应的时间长,设备体积庞大。
④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
好氧处理要求充分供氧,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太严格。
厌氧处理要求绝对厌氧环境,对条件(PH、温度等)要求甚严。
2、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有哪些?各种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主要有:细菌(真细菌)(1吸附和分解有机物2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和附着场所)、古菌(用于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用于极端水环境的生物修复工程)、真菌(在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真菌菌丝形成的丝状体对活性污泥的凝聚起着骨架作用)、藻类(利用光能CO2NH3PO43-生成新生细胞并释放氧气为水体供养)、原生动物(1起辅助净化作用2起指示生物作用)、后生动物(可对水体的污染状况做出定性判断)。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1、下列不属于水中杂质存在状态的是()。
A. 悬浮物B. 胶体C. 溶解物(正确答案)D. 沉淀物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格栅用以阻截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B. 格栅的水头损失主要在于自身阻力大(正确答案)C. 格栅后的渠底应比格栅前的渠底低10-15 cmD. 格栅倾斜50-60o,可增加格栅面积3、每天的删渣量大于()m3时,宜采用机械清渣法。
A. 0.2(正确答案)B. 0.3C. 0.5D. 0.84、下面不属于平流式沉淀池进水装置的是()。
A. 横向潜孔B. 竖向潜孔C. 穿孔墙D. 三角堰(正确答案)5、不属于胶体稳定的原因的是()。
A. 漫射(正确答案)B. 布朗运动C. 带电D. 水化膜6、采用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的金属铜,树脂应用()再生。
A. 氯化钠B. 强氧化钠C. 盐酸(正确答案)D. 丙酮7、按照水中悬浮物的性质、浓度及絮凝性能,沉淀类型不同。
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属于()。
A. 自由沉淀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正确答案)8、关于氧垂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受污点即亏氧量最大点(正确答案)B. 曲线下降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C. 曲线上升阶段耗氧速率<复氧速率D. 曲线末端溶解氧恢复到初始状态9、膜分离法中,不同方法选择性透过物也有不同,其中反渗透法采用半透膜,可透过的物质为()。
A. 阴阳离子B. 溶质C. 溶剂(水)(正确答案)D. 小分子溶质和溶剂10. 水处理中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交联度为()。
A. 5~7%B. 7~10%(正确答案)C. 25~30%D. 30~50%11. 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
A. 自由沉淀(正确答案)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12. 根据斜板沉淀池原理,若将池深H分为三层,则()。
A.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0,则池长L缩短1/3B.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0,则池长L缩短2/3(正确答案)C.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0,则池长L增长1/3D.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0,则池长L增长2/313. 不属于吸附剂表面引力的是()A. 范德华力B. 表面张力(正确答案)C. 化学键力D. 静电引力14. TOD是指()A. 总需氧量(正确答案)B. 生化需氧量C. 化学需氧量D. 总有机碳含量15. 过滤中和法中,不可以作为滤料的石材有()。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姓名:学号:专业:序号: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第二节基本资料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第三章处理构筑物设计第一节格栅间和泵房第二节平流式沉砂池第三节初沉池第四节曝气池第五节二沉池第四章主要设备说明第五章污水厂总体布置第一节主要构筑物与附属建筑物第二节污水厂平面布置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1.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工艺单元的设计,包括工艺流程的确定,各单体构筑物的工艺设计。
2.将污水处理厂各处理构筑物和辅助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图精确地画在图纸上,将各处理构筑物的各个节点的构造尺寸都在图纸中表示出了。
3.污水处理厂的竖向布置和高程计算。
第二节基本资料1.厂址地形:平均地面坡度为0.30‰~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380m,南北长280m。
2. 污水厂地势基本平坦,地面标高约为19.8m(采用黄海系标高)。
进水管管径为1.8m,进水管管底标高为14.8m。
3. 污水水量与水质污水处理水量:变化系数:Kz=1.24.污水的主要来源:绝大多数为居民生活污水,少量为工业废水与其他污水。
5.气象与水文资料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北东风;气温:最冷月平均为-3.5℃;最热月平均为:32.5℃;极端气温,最高为41.9℃,最低为-17.6℃,最大冻土深度为0.18m;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10mm;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m6. 进水水量与水质进水水量:18×104m3/d污水水质:CODcr 250mg/L,BOD125mg/L,SS 200mg/L,氨氮20mg/L。
57. 处理要求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BOD大于160mg/L时,去除率应大于50%。
B、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水污染控制工程》(一)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水污染控制工程》(一)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15分)1、发酵:指供氢体和受氢体都是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反应。
(3分)2、污泥膨胀:污泥状态不正常时,表现为SVI值升高,污泥体积膨胀;通常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的量筒中沉淀30分钟后,污泥体积膨胀、上清液体积减少的现象叫污泥膨胀。
(3分)3、SVI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分钟后,每单位重量干泥形成的湿泥的体积,常用单位是ml/g。
(3分)4、硝化反应:在好氧条件下,有机氮和氨氮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过程叫硝化反应。
(3分)5、BOD5:指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叫生化需氧量。
(1分)一般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完成第一阶段氧化分解所需时间为20天左右。
(1分)有机物5天的生化需氧量占第一阶段的70%,所以目前常采用5天生化需氧量,即BOD5。
(1分)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通常情况下,对同一水样,COD Cr(>)COD Mn(>、<、=)、COD B=( 1.72 )BOD5。
2、在静水中自由颗粒沉降速度与三个因素有关,它们是(颗粒直径d )、(颗粒密度与水密度之差ρs-ρL)、(水的粘滞系数μ)。
3、碳水化合物葡萄糖(C6H12O6)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代谢的方程式分别为(C6H12O6+6O2→6CO2+6H2O+2817.3KJ )、(C6H12O6→2CH3CH2OH+2CO2+92.0KJ)。
4、废水生物处理的三要素是(有机物)、(微生物)、(溶解氧)。
5、活性污泥在曝气过程中对有机物的去除可分为两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吸附阶段)、(稳定阶段)6、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增长和基质的去除关系的表达式为()。
7、生物法除磷的基本类型有两种:(A/O法)和(phostrip 法)。
8、污泥浓缩的目的是(减少污泥含水率和减少污泥的体积)。
9、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任务主要是降低城镇污水的(BOD5 )和(悬浮固体)。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库一、填空题1-1水的循环方式有:和两种。
1-2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进入水体造成。
1-3水的基本方法有物理处理法、、和四类。
1-4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和三类。
1-5 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有四种:、、、。
2-1常用的格栅形式有、两类。
2-2沉淀基本类型有、、、和。
2-3常用的沉砂池有、和钟式沉砂池。
2-4 污水中的油品以四种状态存在,即、、、。
2-5 在过滤过程中,有、、三种机理起作用。
3-1 常见的中和法有、、。
中和投药的方式有和两种。
3-2 混凝机理包括、、、和四种中的机理。
3-3 若溶液中有数种离子存在,加入沉淀剂时,必定是离子积先达到的优先沉淀,这种现象称为分步沉淀。
3-4 化学还原法是向污水中投加,将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成无毒或毒性小的新物质的方法。
3-5 消毒的目的就是要,防止扩散,保护公用水体。
4-1 溶气加压气浮的运行方式有、、三种方式。
4-2 动态吸附操作常用的设备有、和三种。
4-3 电渗析器是由膜堆、和三大部分组成。
4-4 在超滤过程中,不能滤过的残留物在膜表面层的浓聚,会形成现象,使通过量急剧下降。
4-5 从污水中吹脱出来的气体有三种处置方法:、和。
5-1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主要有、、和后生动物等。
5-2 污水的生物处理按照作用机制和对氧的需求分为、两种。
按照微生物的附着方式,可将生物处理分为和。
5-3 污水的可生化性取决于,可用评价。
5-4 微生物分批培养的群体生长可分为、、、四个阶段。
5-5 曝气方法主要有和两种。
5-6 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有和两种5-7 根据能量的转移和生化反应的类型可将代谢分为和。
5-8 微生物的增长速度不仅与微生物浓度有关,而且与有关。
5-9 生物滤池是由、、、四部分组成。
可分为、、。
5-10 生物流化床有生物流化床和生物流化床两种。
6-1 厌氧消化中中温消化最适温度为,高温消化的最适温度为。
6-2 消化池的主体是由、、、等四部分组成。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卷题指南摘要:关于本次考试说明指导。
大家最近时间紧,考试任务重,针对本次题型部分知识重点列出。
希望大家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复习水污染这门学科。
考试时间:2014年1月9日上午9点到11点考试地点:公教3区405教室考试8种题型:1、名词2个x2分2、填空题20个x1分3、单选题5个x1分4、多选题5个x2分5、判断题5个x2分6、简答题5个x4分7、计算题3个x7分8、综述设计题1个x10分(按照题目所给条件设计工艺流程)一、名词解释(参考)1.氧垂曲线2.吸附再生法3.折点加氯消毒法4.生物膜法5.活性污泥法6.生物脱氮7.泥龄8.BOD59.COD10.TOC11.TOD12.水体自净13.污泥指数二、填空题(参考)1.全溶气流程、部分溶气流程、回流溶气流程。
2.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或区域沉淀)、压缩沉淀。
3.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流化床。
4.表面水力负荷、沉淀时间。
5、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6、压力溶气系统、空气释放系统、气浮分离系统。
7、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斜流式。
8、停滞期、对数期、静止期和衰老期.. 9、好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三、问答题(参考)1.试说明沉淀有哪几种因型?各有何特点,并讨论各种类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各适用在哪些场合?2.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3.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浮上)的基本规律,影响沉淀或浮上的因素有哪些?4.加压溶气浮上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几种基本流程与溶气方式?各有何特点?在废水处理中,浮上法与沉淀法相比较,各有何缺点?5.试述各种生物膜法处理构筑物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
6.生物滤池有几种形式?7.产生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试阐述化学法及生物法除磷的原理并对几种常用的除磷工艺进行比较四、简答题(答案模式,不属于上面的答案)1、答: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沉淀30min后,污泥体积膨胀,上层澄清液减少,这种现象称为活性污泥膨胀。
水质工程学水污染控制工程题库答案全填空题6、色度可由悬浮固体、胶体或溶解物质构成。
悬浮固体形成的色度称为表色;胶体或溶解性物质形成的色度称为真色7、污水中最具代表性的嗅味物质是硫化氢,它是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将硫酸盐还原形成的。
8、嗅味的检测方法分为感官检验法和分析检验法两种。
9、总固体是由漂浮物、可沉降物、胶体物和溶解状态的物质所组成。
总固体可进一步分为溶解性固体和悬浮固体。
10、碱度指污水中含有的、能与强酸产生中和反应的物质,主要包括氢氧化物碱度、碳酸盐碱度和重碳酸盐碱度。
11、砷化物在污水中的存在形式包括亚砷酸盐AO2-、砷酸盐AO4-以及有机砷,对人体毒性排序为有机砷>亚砷酸盐>砷酸盐12、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超过一定值后就会对微生物、动植物及人类产生毒害作用,汞、镉、铬、铅、砷及其化合物称为“五毒”。
13、酚类化合物根据羟基的数目,可分为单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根据能否随水蒸气挥发,分为挥发酚与不挥发酚14、有机农药分为有机氯农药与有机磷农药两大类。
15、工业废水的BOD/COD值变化较大,如果该比值大于0.3,被认为该废水可采用生化处理。
16、有机物根据是否易于被微生物降解分为可降解和难降解两类。
17、污水中有机物的种类繁多,通常难以直接进行测定,经常用来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指标包括BOD、COD和TOC18、格栅按照除渣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械格栅和人工格栅两种。
19、格栅按照栅条间隙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50mm)和细格栅(1-10mm)20、气浮法可分为电解气浮法、散气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三类。
21、加压溶气气浮是国内外最常用的气浮方法,分为全溶气气浮、部分溶气气浮和回流加压溶气气浮。
22、沉淀类型包括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和压缩沉淀四种。
23、最常采用的3种沉砂池型式有平流沉砂池、__曝气沉砂池和旋流沉砂池24、设计流量时污水在平流沉砂池中的水平流速约为0.15-0.3m/。
选择题1、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A )A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区域沉淀D压缩沉淀2、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共分为预处理段、A级、B级三段,其中A级由(C )组成A沉砂池和吸附池B吸附池和曝气池C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D曝气池和二沉池3、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间的是(B )A.生物滤池B.生物接触氧化法C.生物转盘法D.生物流化床法4、下列关于SVI说法正确的是:AA:SVI在100~150时,污泥沉降性良好;B:SVI>200时,污泥沉降性能良好;C:SVI过低时,污泥絮体细小紧密,含无机物较多,活性污泥好;D:SVI是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泥的体积。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厌氧生物处理的条件是没有分子氧及化合态氧存在B、微生物的耗氧量即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与微生物自身氧化所需的氧量之差C、实际工艺中常将活性污泥控制在稳定期末期和衰亡期初期D、微生物的净增长量即降解有机物所合成的微生物增长量与微生物自身氧化所减少的微生物量之差6、下列不属于曝气沉砂池的特点的是(C)A、具有预曝气、脱臭及除泡作用B、为对沉砂的最终处置提供了有利条件C、污水在池内最小流速为0.15m/sD、能加速污水中油类与浮渣的分离7、某曝气池每天排出的污泥总量为7.2 105gVSS/d,曝气池体积为3000 m3,污泥龄为10d,则池中MLVSS浓度为(B)gVSS/m3A、2100B、2400C、3000D、18008、关于污泥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是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间B.相当于总的活性污泥量同每日排出的活性污泥量的比值C.污泥龄可以短于微生物的世代期D.污泥龄并不是越长越好9、污泥中的含水率由99%降至95%,污泥的体积是原来的(D ) A.41B. 21C.32D. 5110列关于各种活性污泥运行方式不正确的是(B )A.渐减曝气法克服了普通曝气池供氧与需氧之间的矛盾B.深井曝气法中上升管和下降管同时供给空气C.氧化沟的运行方式是循环混合式D.延时曝气法有机物负荷低,曝气反应时间长11、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 好养生物处理废水系统中,异养菌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1.简述水质污染指标体系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答: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
物理指标包括:(1)水温 (2)色度 (3)臭味(4)固体含量,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类化合物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生物指标包括:(1)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及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3 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TOD > COD >BOD20>BOD5>OC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一、污水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污染雨水及城镇污水(综合污水)。
(P1)二、水质指标三、滤膜:反渗透膜(﹤1nm)→纳滤膜(﹤2nm)→超滤膜(﹤2~50nm)→微滤膜(200nm)四、化学指标:BOD5(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以mg/L为单位,(20℃,5d))、BOD Cr、I Mn,TOC。
五、水体的自净作用(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的机制:①、物理净化(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②、化学净化(氧化、还原和分解);③、生物净化(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六、污染源类型(点源与面源)及其特征/区别七、氧垂曲线定义: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称氧垂曲线。
八、天然水体的水质参数(无COD)及其成分九、(选择题/填空题)水循环十、(名词解释/填空题)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内容及其任务十一、城市处理(三阶段)十二、(了解及记忆)地表水水质分类:参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分为五类(Ⅰ、Ⅱ、Ⅲ、Ⅳ、Ⅴ类),记忆相关的项目的指标。
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一、格栅的作用及种类(1)、作用:去除可能堵塞和缠绕水泵机组、曝气器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2)、种类:A.按格栅形状:平面格栅+曲面格栅;B.按栅条净间距:①、粗格栅(50~100mm);②、中格栅(10~40mm);③、细格栅(1.5~10mm);C.按栅条断面形状:圆形、矩形与方形。
(3)、格栅渠道的宽度的选择标准:应使水流保持适当流速→一方面泥沙不至于沉积在沟渠底部,另一方面截留的污泥不至于冲过格栅。
二、格栅、筛网截留的污染物的处置方法:①、填埋;②、焚烧(820℃以上);③、堆肥;④、把栅渣粉碎后再返回废水中,作为可沉固体进入初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