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9日月明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识认词语《日》、《月》、《明》。
2.能够正确书写词语《日月明》。
3.能够用词语《日月明》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4.能够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感知词语《日月明》的含义。
5.激发学生对日月等天文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词语《日月明》的识别与书写。
2.通过实物、图片等多种形式感知词语《日月明》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日月明》相关的图片或动画。
2.实物:如阳光、月亮、星星等相关道具。
3.课堂布置:保证教学环境的明亮,方便学生观察日月明等天文现象。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有关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日月等天文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2. 引入新词教师出示词语《日月明》,读音,并带领学生一起读准,鼓励学生尝试模仿。
3. 识字训练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展示《日月明》的字形和含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听写和模仿书写。
4. 语言表达教师带领学生尝试使用词语《日月明》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日月等天文现象。
5. 情景演练教师设计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词语《日月明》,加深记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6. 小结反思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词语《日月明》的写法和含义,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五、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引导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和疑问。
2.开展相关手工制作或实验活动,加深学生对日月明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复习词语《日月明》的字形写法。
2.家长协助下,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日月明的手工作品。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对于词语《日月明》的认识将更加深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语文的兴趣。
日月明教案最新10篇《日月明》教案1(一)形象揭题,趣味识字1、出示红日图和汉字“日”,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感受太阳的明亮。
2、出示明月图和汉字“月”,提示学生注意月亮也很明亮。
3、认识一个生字“明”,读准字音,猜猜字义。
(二)举一反三,自学生字1、出示“鱼”的图和汉字,“羊”的图和汉字,教学生字“鲜”。
2、分小组运用学到的方法学习其他生字。
3、课堂交流,学习生字。
(三)诵读韵文,巩固生字1、自己借助拼音读通韵文。
2、同桌合作读熟韵文。
3、自我展示读韵文。
可以鼓励学生背诵。
(四)扩词造句,拓展认识1、认读“读读想想”中的词。
2、用本课的生字扩词或造句。
3、师生说说有趣的汉字。
《日月明》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一三个生字,正确书写力、手、水3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读准字音,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做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颗苹果树,把写有日、月、鱼、羊、小、土、大、火、田、人、木、目的苹果卡片贴在上面,指名把认识的字摘下来,贴在黑板另一侧。
)这些生字宝宝都觉得很孤单,他们很想交朋友。
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帮帮忙,介绍他们互相认识,成为好朋友吧!二、形象感知,学习明字:1.(课件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2.(课件出示月升)说说看到的景色。
3.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
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字(课件出示-明)。
4.认读明。
5、你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三、读韵文,认读生字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指名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跟老师读,注意节奏。
4、通过开火车读、男女同学对读等方式把韵文读正确、流利。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识字《日月明》,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技巧和基本笔画;
2.让学生了解《日月明》的意义和相关知识;
3.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日月明》的书写;
2.理解《日月明》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1.识字卡《日月明》;
2.黑板、彩笔;
3.识字教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
老师复习《日月明》前面学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第二步:新词导入
1.展示识字卡《日月明》,让学生观察认真。
2.请学生大声跟随老师朗读词语。
第三步:书写练习
1.通过黑板上展示词语的笔画,教授学生正确的书写技巧。
2.让学生试着在纸上模仿书写。
第四步:理解词义
1.老师向学生解释《日月明》的意义,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内涵。
2.老师引导学生联想词语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认知。
第五步:活动设计
1.分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更好理解词语的意义。
2.让学生自由创作有关《日月明》的文章或诗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布置《日月明》的书写作业,要求学生用心书写;
2.写一段关于《日月明》的读后感或感悟。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词语的重要性和应用;
2.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勤奋学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日月明》这个词语。
祝大家学习进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9 日月明》部编版一、教材背景《识字9 日月明》是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课,属于部编版教材。
这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书写“日月明”这几个字,通过学习这些字,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识记能力和基本书写技能。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汉字“日月明”;2.意识到“日月明”这几个字的意义;3.了解“日月明”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日月明”字的图片和书写示范;2.黑板或白板:用于展示教材内容;3.学生练习本:用于学生课堂练习和作业记录;4.笔、橡皮:供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过的内容;2.出示“日月明”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字的意思。
第二步:学习“日”字(15分钟)1.教师写出“日”字的笔画和结构,引导学生认读;2.学生模仿教师书写“日”字,并在练习本上反复练习。
第三步:学习“月”字(15分钟)1.教师写出“月”字的笔画和结构,引导学生认读;2.学生模仿教师书写“月”字,并在练习本上反复练习。
第四步:学习“明”字(20分钟)1.教师写出“明”字的笔画和结构,引导学生认读;2.学生模仿教师书写“明”字,并在练习本上反复练习。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15分钟)1.让学生互相搭配“日月明”这几个字,并联想这些字的意义;2.师生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日月明”字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五、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1.教师复习“日月明”三个字的笔画和结构;2.书写“识字9 日月明”这个标题,并在作业本上巩固练习;3.布置学生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日月明”这几个字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这几个字,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识字能力。
课堂活动丰富多样,师生互动频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9 日月明》的教学内容和思路,希望对教师们的备课和教学有所帮助。
6 日月明1.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力、尖、尘”等11个生字,会写“力、男、土”等5个字和卧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3.感受识字的乐趣,产生自主识字的热情。
1.正确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2.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会写“力、男、土”等5个字和卧钩1个笔画。
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能正确书写本课的5个字和提1个笔画。
合作交流图片识字多种方法朗读书写指导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课时1.认识“对、歌、雨、风、虫、清、绿、桃、红”9个生字和绞丝旁1个偏旁。
2.会写“云、雨、虫”3个字和提1个笔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块一回顾旧知,顺势揭题师:你认识这些图片和这些象形字吗?活动一:猜一猜下列图片对应的汉字。
生:日、月、水、火。
师:一起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注意“明”是后鼻音,怎样记住“明”字呢?生:加一加,“日”加“月”组成新字“明”。
师:古人可真有意思,他们白天看到的最亮的事物是太阳,也就是“日”;晚上看到的最亮的是月亮。
把“日”和“月”这两个字加起来,就成了“明”。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组合而成的会意字,它们都藏在《日月明》这篇课文里。
板块二初读课文,指导正音师: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同桌合作读)师:小朋友们注意“尘、众、双”是翘舌音,“森、从”是平舌音,“尘、林、森、心”是前鼻音。
师:谁来读一读课文?(生单独朗读)师:真棒,全班一起读。
(生齐读课文)板块三再读课文,强化规律师:文中像“明”这样的,由两个字或者三个字组合起来的字还有哪些?请你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出来。
(学生交流)明男尖尘从众林森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力”字的?生:“刀”字的撇画出头就是“力”。
师:猜一猜:为什么古人把“田”和“力”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男”字?生:古时候,在田间劳作的基本上都是有很大力气的男人。
《日月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明、早、星、阳、光”等10个生字,会写“早、星、阳、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歌大意。
2. 过程与方法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儿歌的韵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明、早、星、阳、光”等10个生字,会写“早、星、阳、光”4个字。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歌大意。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板书、朗读等方式,展示正确的书写和朗读方法。
2. 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生字、词语。
4. 比较法:通过对形近字的比较,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展示太阳、月亮、星星等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引出课题《日月明》。
2. 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并尝试记忆生字。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游戏,巩固生字记忆。
3. 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指导纠正。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评价。
4.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讨论课文内容。
(3)教师总结课文大意,引导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5. 学习写字(1)教师示范书写“早、星、阳、光”四个字,学生跟写。
(2)学生自主书写,教师指导纠正。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字比赛,展示优秀作品。
6.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收获。
(2)教师布置作业,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儿歌,积累词汇。
五、板书设计《日月明》明早星阳光日月明早星阳光六、课后作业1. 抄写本节课所学生字,每个字写5遍。
2. 家长协助孩子,用生字组词,加强记忆。
日月明教学设计(最新9篇)日月明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三字一顿的韵文,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预设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力、手、水”3个字。
2、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放在字音及会意字构字特点上,理解字意教学准备1、课件2、师生共同制作构成本课会意字的那些独体字的卡片,主要为“小、土、大、一、火、田、力、人、木、手、目”3、其他独体字卡片,信封教学时间:1.52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新字“明”: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新朋友。
我们先来看几个老朋友。
(出示太阳)这是老朋友“日”,(出示月亮)这是老朋友“月”。
(.课件出示:一双手)这双手表示什么?2、现在,太阳想和月亮手拉手,交朋友,成了一个新的字:“明”。
(.课件出示)3、这个字读什么?(正音、齐读)你们以前有没有见过“明”,你能用“明”组什么词语?(随机出示卡片:明白明月)4、“日”和“月”这两个老朋友住在一起,相处得很融洽,特别是“日”,它作为老大哥让着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让给了“月”。
这样组成的字才好看。
二、学习“鲜”1、另外有两个老朋友听说“日”和“月”交了朋友,它么也飞了出来,(出示。
课件)一个是“鱼”,一个是“羊”。
这个字念什么?2、你们以前有没有看到过“鲜”?我们可以组什么词?(组词)(随机出示卡片:秋日中秋)3、你们发现“鲜”合起来的两个字:“鱼”和“羊”味道都很鲜美,合在一起味道就更鲜美了。
三、举一反三,自学生字1、像这样有趣的字还有很多很多。
请大家自学其他生字,同桌可以讨论。
你们发现了什么?2、请学生做小老师,汇报学习情况。
(随机出现。
课件)四、诵读韵文,巩固认字1、学生自由读2、同座位用“对口令”方式读3、边拍手边读五、扩词造句,拓展认识1、刚才学的字,你们记住了吗?(认读“读读想想”中的词语,.课件出示)2、本课生字扩词或造句。
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教案优秀8篇《日月明》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识字导入1、出示“日、月、鱼、羊、小、土、小、大、一、火、田、人、木、目”(红苹果造型)(1)生:(齐读生字)(2)指名读生字,读对的奖一个苹果生字(3)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那么多的生字,今天我们再来学2个生字。
2、教学生字“力”(1)课件显示象形文字,师:小朋友,你认识这个字吗?看看它像什么呀?它就像农民伯伯耕田用的犁,为什么它会变成“力”呢?(指名回答)(2)“力”组词(3)教学生字“手”(1)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猜猜这是什么字呀?课件显示象形文字(用手演示)你们看,这里的一横一横就像我们的手指,现在的手是这样写的,(出示“手”)手的用处可大了,接下来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用手来做做动作吧。
(2)做动作:伸手、拍手、拉手二、组合识字形1、教学生字“明”(1)(出示日月的图),师:图上画着什么?(2)出示日月的图和字,师:看着这个红红的太阳,你想起了哪一个生字?(日)看着这个弯弯的月亮,你又想起了哪个字?(月)(3)师:日和月也学小朋友刚才的动作手拉手,看,它们手拉手后变成了一个新的生字——明(指导读准明的后鼻音)你们猜猜,明是什么意思?(4)指名猜想明的意思2、组合生字(1)师:日和月手拉手变成了明,我们可以给它们做成一道加法算式,我要请得到“日”和“月”的两个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做这道加法算式。
板书:日+月=明(学生上来贴图)(2)认读生字卡片:鲜、尘、尖、灭、男、休、看,(重点指导尘的前鼻音,鲜和尖的三拼音)(3)这些生字宝宝没有小朋友手中的小苹果帮忙可做不成加法算式呀,你们愿意帮帮它吗?(师手举一个字,然后指名上台贴字):(4)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一+火=灭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3、观察字形变化三、读文明字义1、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生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点评、表扬)3、去拼音读课文[看时间,有时间多用几种朗读形式]4、理解字义(1)出示“看”的卡片,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字,谁来做一下看的动作呢?做看的动作师:这个动作谁最喜欢做?为什么要把手放在眼睛上面呢?(2)总结方法,师:你看,“看”这个字就是把手放在眼睛的上面,所以我们在想看的意思的时候只要联系前面的两个独体字的意思就能想出后面生字的意思。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识字9《日月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识记字词:“月、日、明”。
2.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对“日、月、明”等字词的感情认识,培养学生对形象与内在含义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月、日、明”的基本含义。
2.培养学生对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认读能力。
难点1.区分“日”和“明”在词语中的不同含义。
2.培养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日月明》相关的图片或教学素材。
2.手工制作材料:可以准备一些卡片或游戏道具,用于课堂互动使用。
3.课堂布置:保证教室整洁,合适的温度和光线。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月、日、明”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联想和说出相关的字词含义。
通过图片让学生初步理解字词意义。
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书写这几个字,并讲解每个字的基本含义和构字。
2.学生进行跟读和模仿书写,巩固认读技能。
温故知新(10分钟)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相关字词,巩固学生对“月、日、明”字词的记忆和运用。
第二课时复习(5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学生对“月、日、明”字词的认知。
练习与讨论(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谈谈“月、日、明”字词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可以设计一些小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对“月、日、明”字词的记忆和运用。
五、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主要以“月、日、明”为词汇中心,通过图片、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这几个字词进行认知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入人心。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小作文,使用“月、日、明”等字词进行表达,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以上就是针对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识字9《日月明》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9《日月明》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明”字是由“日”和“月”组成的,培养他们的汉字构造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时间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本课生字词:日、月、明、早、晚、星。
2. 理解“明”字是由“日”和“月”组成的。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时间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明”字的构造。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时间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出日落的景象,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变化,引出“日”字。
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形状,引出“月”字。
2. 学习生字词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并注意发音。
让学生用手指在空中书写生字词,培养他们的书写能力。
3. 理解“明”字的构造利用多媒体展示“明”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明”字是由“日”和“月”组成的。
引导学生用“日”和“月”字组合成“明”字,培养他们的汉字构造意识。
4. 情感培养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 课堂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作业布置1.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字写5遍。
2. 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明”字的构造。
3. 观察大自然,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反思略重点关注的细节:理解“明”字的构造对重点细节的补充和说明:在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汉字的构造理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本课《日月明》的教学中,理解“明”字的构造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明”字的构造是由“日”和“月”两个部分组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引导学生理解“明”字的构造:1. 引入“日”和“月”字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出日落的景象,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变化,引出“日”字。
《日月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明、尘、从、众、双、森、条、心”等 13 个生字,会写“木、林、土、力、心”5 个字。
2、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3、学生能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感受汉字的有趣,提高识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 13 个生字,会写 5 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2、教学难点领悟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日、月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日、月)2、那大家想想,如果把日和月放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字呢?(明)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这样的字有关的课文——《日月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指认。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三)识字教学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1)“明”:日+月=明,意思是光明、明亮。
(2)“尘”:小+土=尘,尘土的意思。
(3)“从”: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就是“从”,跟从的意思。
(4)“众”:三个人在一起,表示很多人,就是“众”,大众的意思。
(5)“双”:两个“又”字组成“双”,一双的意思。
(6)“森”:三个木组成“森”,表示树木很多,森林的意思。
(7)“条”:上面是“夂”,下面是“木”,一条的意思。
(8)“心”:心脏的心。
2、游戏巩固识字(1)开火车读生字。
(2)摘苹果游戏:将生字写在苹果卡片上,学生认读正确,苹果就被摘下。
(四)朗读课文,理解会意字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这些字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发现会意字的构字规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在一起,就表示一个新的意思。
3、举例说明:如“日”和“月”合在一起是“明”,“小”和“土”合在一起是“尘”。
2024年《日月明》教案2024年《日月明》教案1【教材简说】《日月明》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从教材编排的体系看,本单元之前的象形识字课显然已作了很好的铺垫。
几个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过会意字的特点进行分析。
本课的韵文语言简洁、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十分适合孩子朗读,便于诵读记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语境中识得13个生字,会写“力、手、水”3个字,重点指导“钩”这个笔画。
能正确、流利朗读韵文。
)2、过程与方法:自主选择中发现领悟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养成初步的认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对汉字的造字法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谈话揭题1、以前我们学过了象形字,谁来举例说说象形字有什么特点?2、我们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个很有趣的汉字。
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众3、有谁认识这些汉字?你曾在哪儿见过它?4、仔细看看,谁能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3、是呀,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两个或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能干,他也发现了这些规律,而且还把他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读读,说不定,待会儿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编一首儿歌了。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是课堂教学这首优美乐章的前奏。
从教材编排的体系看,课文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本单元之前的《口耳目》象形识字课显然为本课会意识字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回忆象形字的特点是为了实现新旧知识的链接。
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二、熟读课文,语境识字1、自由拼读课文,并把屏幕中出示的这些汉字在课文中用圆圈圈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音。
《日月明》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是围绕“有趣的汉字”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扩展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通过读词语了解四个字的意思,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
4.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汉字,掌握朗读技巧。
5.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构成本课生字的部件卡。
有关识字的课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你们还记得《阳光》这篇课文吗,太阳光芒四射,洒遍了大地,所以日的意思是──(学生回答),月呢?日和月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明。
[设计意图:以激励性的语言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为进一步学好生字服务。
] 二、形象揭题,趣味识“明” 1.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能自己读书,看报,还能自己写句子,真是了不起。
今天老师还要带你们到汉字王国里认识一些有趣的朋友。
来,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老朋友(课件出示太阳)这是老朋友“日”,(课件出示月亮)这是老朋友“月”?(课件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 (课件出示月升)谁再来说? 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
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字(课件出示-明)开火车正音。
2.你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 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 现在,太阳想和月亮手拉手做朋友,成了一个新的字“明” 这个字读什么?(正音,齐读)你们以前有没有见过“明”你能不能用“明”组词? “日”和“月”这两个老朋友住在一起,相处得很融洽,特别是“日”,作为老大哥让着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让给了“月”,这样组起来的字才好看。
日月明教案识字9,日月明(教案)识字9日月明教学目标】 1. 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
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积存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
必备品德教学难点】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学写笔画卧钩,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关键能力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
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
积存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具预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内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太阳、月亮教师引言:(课件出示太阳图案)这是什么?(太阳)古人依据太阳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日)(课件出示月亮图案)这是什么?(月亮)古人依据月亮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月)古人不仅依据事物的形象造出了象形字,还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依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造出一种特别好玩的字--会意字〔明〕。
2.这样的字还有许多,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显示课题:日月明,板书课题〔9 日月明〕。
3.今日我们就来认识好玩的会意字!4.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引入会意字,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1-3〕的热情。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
出示朗读视频,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留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出示11个会认生字“明、力〞的读音、组词、识记等,让学生认读,识记生字。
留意读准:平舌音“森、从〞,翘舌音“尘、众、双〞,前鼻音“林、心〞,后鼻音“明〞。
《日月明》教案【教学内容】《日月明》这篇课文通过读词语了解四个字“明、男、尘、尖”的意思,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本课中最后两句“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还暗含了一个道理:单个人的力量是比较单薄的,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创造出奇迹。
【教学目标】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木、林、土、力、心”。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3.理解“明”、“男”、“尘”、“尖”的含义。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
2. 理解“明”、“男”、“尘”、“尖”的含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问答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图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来看这两幅图片,你一定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吧?生:能。
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
师:你知道它们合在一起是什么吗?它们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字,你知道它读什么吗?还有很多字也是这样形成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知学习(一)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教师指名读,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
重点指导要求会认的字“尘、众、双、森、条、心”的音。
“一”的读音也要注意,做数字念时读“yī”(一声),在“一条心”这个词里读yì(四声)。
3.指导学生注意“林”“土”“心”的书写。
(1)“林”字虽然是两个“木”组成的,但第一个木字的那一捺要短一些;木+木=林。
(2)“土”字虽然只有两笔,但注意上面那一横要短一些,不要和“士”混淆。
(3)“心”字注意第一笔的书写是左边的短撇,第二笔是勾。
4.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míng lì chén cóng zhòng shuāng mù lín sēn tiáo xīn tǔ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土5.我们都认识了这些生字,下面我们去苹果树上摘苹果吧!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土(二)课文解析1.学习第一小节小朋友们,我们认识了生字宝宝,下边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它们发生的奇怪的变化。
(读第一、二句)日月明,田力男。
小大尖,小土尘。
请小朋友认真地读一读。
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生:“明”是由“日”“月”组成的;“男”是由“田”“力”组成的;“尖”是由“小”“大”组成的;“尘”是由“小”“土”组成的。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真棒!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日月明”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日:指的是太阳,月指的是月亮。
师:同学们,你们在有太阳的白天和有月亮的夜晚是什么感觉?生:明亮。
师:那么“日”+“月”组成的“明”字你们能猜到是什么意思吗?生:明亮师:同学们跟我一起读:明(míng)。
师:那你们就用刚才我们猜“明”的意思来猜一猜“男”字的意思吧。
在田里干活需要力气。
田+力=男男,明显是在田里出力干活的人,古时的男人都是要下田干活的。
所以,男也代表有力气的意思。
师:同学们跟我读:男(nán)。
师:同学们刚刚做得很好,我们接下来看一看“尖”字有什么样的意思吧。
小+大=尖,一头小一头大为尖。
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尖(jiān)。
下边的这个字和我们刚刚学习的尖字比较相像,赶快来一起看一看吧。
小+土=尘,尘:飞扬的灰尘。
跟我读:尘(chén)。
注意尘字的书写,虽然尘字是由小和土组成的新字,但是它的第一笔是“竖”,没有勾。
师:我们非常棒地找到了从苹果树上掉下来的字的变化,还有两个字发生了两种变化,你们想不想一探究竟呢?生:想。
师:好,接下来我们读第三、四句。
二人从,三人众。
双木林,三木森。
师:这里说的是哪两个字的变化呢?生:人和木。
(1)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人”字是怎样变化的?师:你们找到规律了吗?生:人+人=从,人+人+人=众。
“从”:依顺,跟随;“众”:许多,许多人的意思。
(2)师:这么快我们就用我们认识的字组成了两个新字,下面我们快来看一看“木”字是怎样变化的吧。
生:木+木=林,木+木+木=森。
“林”:范围相对较小,指一块或一片区域;“森”:范围大很多,看不到头。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字好玩吗?生:好玩。
师:那你们都学会了吗?生:会了。
师:那就接受我的考验吧!日月(明),田力(男)。
小大(尖),小土(尘)。
二人(从),三人(众)。
双木(林),三木(森)。
2.学习第二小节师:小朋友,我们前边找出了苹果上掉下来的字,下面有一个关于“人和木”组成的字的顺口溜,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师:“一人不成众”有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呢?生:说的是一个人字组不成众字。
师:那“独木不成林”呢?独的意思是单一,只有一个。
生:一个木字组不成林字。
师:说得很对,这里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就是最后一句,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众人一条心,(1)笔顺。
a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教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木”共4笔。
B教师边写边示范。
c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a描红B教师在生字本上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c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组词。
a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B教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教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c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D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e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2.指导书写汉字“林”。
(1)笔顺a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教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林”共8笔。
认识笔画“捺”不同字中的不同。
B教师边写边示范。
c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a描红B教师在生字本上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三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c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d比较“木”和“林”的第四笔。
(3)组词。
a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B教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教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c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D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e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3.指导书写汉字“力”。
(1)笔顺a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教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土”共3笔。
B教师边写边示范。
c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a描红。
B教师在生字本上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三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c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组词a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B教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教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c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D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e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4.指导书写汉字“力”。
(1)笔顺。
a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教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力”共2笔。
B教师边写边示范。
c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a描红。
B教师在生字本上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三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c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组词。
a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B教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教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c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D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e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5.指导书写汉字“心”。
(1)笔顺。
a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教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心”共4笔。
B教师边写边示范。
c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a描红。
B教师在生字本上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c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组词。
a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B教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
教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c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D教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e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课堂小结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摘了很多苹果,了解掌握了本课新组成的会意字的意思。
树上还有很多苹果等着我们去摘。
2.升华: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是不是还想去探寻更多的秘密,摘更多的苹果,让自己可以把筐装得满满的?四、布置作业1.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有意思的字词等着我们用丰富美丽的语言去诉说,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说吧。
2.回到家,把这首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设计日月明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人——从——众木——林——森六、教学反思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
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随机组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进行交流,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