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形件落料拉深
- 格式:docx
- 大小:127.67 KB
- 文档页数:4
目录题目盒型件拉深模设计 (2)前言 (2)第一章审图 (5)第二章拉深工艺性分析 (6)2.1对拉深件形状尺寸的要求 (6)2.2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 (6)2.3 形拉深件壁间圆角半径rpy (7)2.4 拉深件的精度等级要求不宜过高 (7)2.5 拉深件的材料 (7)2.6 拉深件工序安排的一般原则 (8)第三章拉深工艺方案的制定 (8)第四章毛坯尺寸的计算 (9)4.1 修边余量 (9)4.2毛坯尺寸 (9)第五章拉深次数确定 (10)第六章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 (11)6.1 冲压力计算 (11)6.2 压力中心计算 (12)第七章冲压设备选择 (12)第八章凸凹模结构设计 (13)8.1凸模圆角半径 (13)8.2 凸凹模间隙 (13)8.3 凸凹模尺寸及公差 (14)第九章总体结构设计 (14)9.1 模架的选取 (14)9.2 模柄 (15)9.3拉深凸模的通气孔尺寸 (15)9.4导柱和导套 (16)9.5 推杆 (17)9.6卸料螺钉 (17)9.7螺钉和销钉 (17)第十章拉深模装配图绘制和校核 (18)10.1拉深模装配图绘制 (18)10.2 拉深模装配图的校核 (20)第十一章非标准件零件图绘制 (21)11.1冲压凸模 (21)11.2 冲压凹模 (22)11.3 压边圈 (22)11.4 凸模垫板 (23)第十二章结论 (24)参考文献 (25)题目盒型件拉深模设计其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熟悉有关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模具结构设计,学生在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模具零件结构设计、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文献方面受到一次综合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前言从几何形状特点看,矩形盒状零件可划分成2 个长度为(A-2r) 和2 个长度为(B-2r) 的直边加上4 个半径为r 的1/4 圆筒部分(图4.4.1) 。
若将圆角部分和直边部分分开考虑,则圆角部分的变形相当于直径为 2r 、高为 h 的圆筒件的拉深,直边部分的变形相当于弯曲。
目录题目盒型件拉深模设计 (2)前言 (3)第一章审图 (5)第二章拉深工艺性分析 (6)2.1对拉深件形状尺寸的要求 (6)2.2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 (6)2.3 形拉深件壁间圆角半径rpy (7)2。
4 拉深件的精度等级要求不宜过高 (7)2。
5 拉深件的材料 (7)2。
6 拉深件工序安排的一般原则 (8)第三章拉深工艺方案的制定 (8)第四章毛坯尺寸的计算 (9)4.1 修边余量 (9)4.2毛坯尺寸 (9)第五章拉深次数确定 (10)第六章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 (11)6.1 冲压力计算 (11)6。
2 压力中心计算 (11)第七章冲压设备选择 (12)第八章凸凹模结构设计 (12)8.1凸模圆角半径 (12)8.2 凸凹模间隙 (13)8.3 凸凹模尺寸及公差 (13)第九章总体结构设计 (13)9.1 模架的选取 (13)9.2 模柄 (14)9。
3拉深凸模的通气孔尺寸 (14)9。
4导柱和导套 (15)9。
5 推杆 (16)9。
6卸料螺钉 (16)9。
7螺钉和销钉 (16)第十章拉深模装配图绘制和校核 (17)10.1拉深模装配图绘制 (17)10.2 拉深模装配图的校核 (19)第十一章非标准件零件图绘制 (20)11。
1冲压凸模 (20)11.2 冲压凹模 (21)11。
3 压边圈 (21)11。
4 凸模垫板 (22)第十二章结论 (23)参考文献 (24)题目盒型件拉深模设计前 言从几何形状特点看,矩形盒状零件可划分成 2 个长度为 (A —2r ) 和 2 个长度为 (B-2r ) 的直边加上 4 个半径为 r 的 1/4 圆筒部分(图4。
4。
1) 。
若将圆角部分和直边部分分开考虑,则圆角部分的变形相当于直径为 2r 、高为 h 的圆筒件的拉深,直边部分的变形相当于弯曲.但实际上圆角部分和直边部分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因此盒形件的拉深又不完全等同于简单的弯曲和拉深,有其特有的变形特点,这可通过网格试验进行验证。
摘要 (1)前言 (2)1. 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3)1.1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3)1.2 拉深件的工艺性分析 (3)1.3 材料的工艺性分析 (4)1.4 拉深变形过程的分析 (4)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7)3. 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 (9)4. 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 (11)4.1 毛坯尺寸的确定 (11)4.2 冲压力的计算 (12)4.3 拉深间隙的确定 (13)4.4 冲裁件的排样 (14)5. 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7)5.1 拉深凸凹尺寸的确定 (17)5.2 圆角半径的确定 (18)6. 模具的总体设计 (20)6.1 模具的类型及定位方式的选择 (20)6.2 推件零件的设计 (21)7. 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23)7.1 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23)7.2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24)8. 模具的总装图 (27)9. 模具的装配 (28)结束语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0)我设计的是一个落料拉深复合冲裁模,在本次设计中我参考了大量有关冷冲模模具设计实例等方面的资料。
再结合老师布置的题(设计一个工件为盒形件的复合冲裁模),我充分运用了资料上所有设计模具中通用的表、手册等,如修边余量的确定、拉深件毛坯直径的计算公式、盒形件用压边圈拉深系数、盒形件角部的第一次拉深系数等,然后再集结了自己平时的所学,还有通过对工件的零件、模具工作部分(凸凹模、拉深凸模、落料凹模)、模具装配图的绘制,我的绘图功底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提高。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模具的总体设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模具的总装图;模具的装配等。
我觉得通过本次的毕业设计,达到了这样的目的: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落料拉深冲裁模)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硬铝盒形件拉深成形缺陷控制方法[摘要]拉深成形是飞机制造业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加工方法,起皱、破裂、回弹是拉深成形常见缺陷。
采用PAMSTAMP基于拉格朗日的弹塑性本构方程,建立有限元模型,对钣金件拉深成形进行模拟分析,摸索和确定了展开毛坯、模具结构、成形压力等的最佳数值,研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拉深方法,实现了盒形件拉深精确成形。
关键词:橡皮成形有限元回弹补偿数值模拟展开毛坯1 引言板料拉深成形是现代工业特别是汽车、航空工业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加工方法。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的特点,在航空工业中应用广泛。
然而,铝合金相对于钢成形极限较低,常会发生开裂,提高成形极限是铝合金板材研究的热点问题。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零件结构离散化,俗称划分网格(单元),用有限个容易分析的单元来表示复杂的对象,单元之间通过有限个节点相互连接,然后根据变形协调条件综合求解。
采用有限元法模拟板材成形过程可以减少试模时间,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费用。
在板料成形中,冷成形和单步拉深可以降低成本,最大程度的提高效益。
本文以PAMSTAMP软件为基础,对铝合金盆形钣金件的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探索一次冷成形的模具结构和压边力,并以试验验证比较。
2 零件结构分析图1为一高盒形零件,材料为2A12-O,厚度为2.5mm。
该盒形件型腔深达100mm,开口相对尺寸小,最大法兰宽度50mm,其型面需与蒙皮外形保持一致,盒形侧壁呈斜棱台状,侧壁上一特形孔需与气密卡头紧密配合。
按圆筒形件粗略对角部拉深进行计算,其拉深系数只有m≈0.45,小于铝合金矩形件的许用极限拉深系数0.53,破裂的风险大。
该零件工艺性差。
凭借经验加工此项零件试错成本高,工装返修周期长,开展盒形件拉深成形有限元仿真分析将零件成形极限提至最大,成形缺陷降至最小。
图 1 盒形件设计结构示意3 零件设计结构优化造成拉深件破裂、皱褶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而拉深件外形结构的合理性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基本保证。
职称参评论文级别:工具钳工一级实习指导教师(转系列)谈盒形件的拉深姓名:陈伟单位:云南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身份证号:532201************ 日期:2010年6月13日谈盒形件的拉深陈伟(云南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技训中心)摘要:拉深盒形件时,在转角处易产生裂纹,凸沿处容易起皱。
本文试从模具的设计制造、安装,材料的性能与下料形状等方面探讨其原因和解决办法,摸索盒形件的拉深规律。
关键词:模具拉深裂纹起皱1、前言曾设计并安装调试过几套盒形零件的拉深模具,其中一套一汽红塔轻卡车用膨胀水箱本体零件的拉深模较为典型。
该模具为有压边装置一次成型拉深模。
在试模时,冲压质量不稳定,有20%的拉深件在转角处出现裂纹,另绝大部分在凸沿的一侧出现细微皱纹。
分析原因可能是压边力过大、凸凹模间隙不合适、凸凹模光洁度不够、拉深深度过深、模具结构不合理、模具制造精度不够等。
通过逐一分析检查,采取一些措施后解决了问题,拉深件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现将有关原因和问题解决的措施写出来,以供参考。
2、拉深件该零件为两对角带斜角的盒形件,其与另一零件(水箱上盖)对接滚焊后成为密封的盛水容器。
因此冲压件绝对不能有裂纹和皱纹,否则将严重影响焊接质量和密封性而产生废品,但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因此冲压工艺与模具要重点考虑产品的形状要求及变薄、裂纹、起皱情况。
零件图及技术要求如图1,该零件为有凸缘的拉深件,凸缘宽度50mm,拉深深度60mm。
拉深较浅,据经验和计算判断可一次拉出。
但零件共有六个内圆角,同时底部有5mm深的加强筋,变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模具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使用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技术要求:1、材料为08F,厚度1mm;2、不允许有裂纹、毛刺、皱纹;3、拉深后最薄处不小于0.6mm;图1 本体零件图3、模具该零件为有凸缘的盒形件,总体形状不算复杂,尺寸要求也不算高。
根据零件的尺寸和冲压力大小,压力机采用160T气动单动压力机。
Hefei University课程设计COURSE PROJECT题目:盒形件拉深模的模具设计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班学制:四年姓名:翟杰学号:0806032042导师:赵茂俞完成时间:2011 年6 月26日题目 盒型件拉深模设计 (1)第一章 审图 (3)第二章 拉深工艺性分析 (4)2.1对拉深件形状尺寸的要求 (4)2.2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 (4)2.3 矩形拉深件壁间圆角半径rpy (5)第三章 拉深工艺方案的制定 (6)第四章 毛坯尺寸的计算 (6)4.1 修边余量 (6)4.2毛坯尺寸 (6)第五章 拉深次数确定 (7)第六章 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 (8)6.1 冲压力计算 (8)6.2 压力中心计算 (8)第七章 冲压设备选择 (8)第八章 凸凹模结构设计 (9)8.1凸模圆角半径p r (9)8.2 凸凹模间隙 (9)8.3 凸凹模尺寸及公差 (9)第九章 总体结构设计 (10)9.1 模架的选取 (10)9.2 模柄 (10)9.3拉深凸模的通气孔尺寸 (11)9.4导柱和导套 (11)9.5 推杆 (11)9.6卸料螺钉 (12)9.7螺钉和销钉 (12)第十章 拉深模装配图绘制和校核 (13)10.1拉深模装配图绘制 (13)10.2 拉深模装配图的校核 (14)第十一章 非标准件零件图绘制 (15)11.1冲压凸模镶块 (15) (15)11.2 凸模固定板 (16)11.3 冲压凹模镶块 (16)11.4 凹模固定板 (17)11.5 压边圈镶块 (17)11.6 压边圈 (18)11.7 上模座 (18)11.8导柱 (19)11.9导套 (19)第十二章 结 论 ......................................................................................................................... 20 参考文献.. (20)题目 盒型件拉深模设计前 言从几何形状特点看,矩形盒状零件可划分成 2 个长度为 (A-2r) 和 2 个长度为 (B-2r) 的直边加上 4 个半径为 r 的 1/4 圆筒部分(图4.4.1)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盒形件首次拉深模设计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机自Y091学生姓名学号200900103017指导教师日期2012年6月目录设计任务零件工艺分析1.材料分析2.结构分析3.精度分析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工艺计算1.拉伸工艺计算(1)确定零件修边余量(2)确定坯料尺寸(3)判断是否采用压边圈(4)确定拉深次数(5)确定各工序件尺寸(6)确定各工序件高度2.首次拉伸模工艺计算(1)首次拉深凸、凹模尺寸计算(2)拉伸力与压边力冲压设备的选用模具零部件结构的确定1.模架的确定2.模座3.凸模固定板4.模柄5.定位圈6.压边圈及卸料装置7.设置反顶装置8.螺钉与销钉拉深模装配图凸凹模零件图设计感想设计任务电器盒技术要求:未标注公差按IT14级精度制造材料为黄铜H62,t = 0.5mm设计任务:设计该零件的首次拉伸模具零件工艺性分析1.材料分析黄铜有很好塑形,拉深成形性能良好,易于冷热压力加工成型2. 结构分析零件为一无凸缘盒形件,结构简单,底部圆角半径为R1.5,壁间圆角半径也为R1.5,由最终拉伸凸模保证,材料厚度t=0.5,较薄,所以,零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3. 精度分析盒形件外形尺寸公差为IT12级,由最后一道拉伸工序保证,侧壁孔中心距尺寸与定位尺寸公差也为IT12级,由冲孔工序保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的生产包括落料、拉深(需计算确定拉深次数)、冲孔,切边等工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考虑工序的复合,在此为简化模具设计不考虑工序复合。
毛坯落料后,经多次拉深成形,由机械加工方法切边保证零件高度,最后对盒形件进行冲孔。
零件工艺计算1.拉深工艺计算(1)确定零件修边余量 零件的相对高度23.12227==B H ,查表5-2(167)得修边余量mm h 5.2=∆,所以,修正后拉深件的总高应为H =27+2.5=29.5mm 。
(2)确定坯料尺寸由于盒形件壁间圆角半径与底部圆角相等,边长为B 的高方盒件毛坯直径为:mm62.70mm 5.133.05.295.172.15.143.05.292242213.133.0(72.1)43.0(413.122≈⨯+⨯⨯-⨯-⨯⨯+=+---=)()()r H r r H B B D 所以,高矩形盒椭圆形形毛坯尺寸为:mm B L D Lz 62.82)2234(62.70)(=-+=-+=mmrL B L 14.745.1234)2234()]5.10.43-29.5222 [5.12-(2262.072)(0.43r)]-H 2B [2r -(B D Bz =⨯--⨯⨯⨯++⨯⨯=--⨯⨯++⨯=()()mm D R b 31.35262.702===mmR B R L B L R bz bz z z l 62.4631.35214.7431.3561.82)14.7462.82(0.252)(0.252222=⨯-⨯-+⨯=--+⨯=(3)判断是否采用压边圈 零件的相对厚度压边圈67.010014.742100=⨯=⨯z B t ,经查表5-8(P181),需采用压边圈,防止拉伸起皱。
拉深盒型件拉深工艺盒形件属于非扭转体零件,包含方形盒、矩形盒和卵形盒等。
与扭转体零件的拉深比拟,盒形件拉深时,毛坯的变形分布要复杂得多。
盒形件拉深变形特点从几何外形的特点,矩形盒状零件可以划分为2个长度为(A-2r)和2个长度为(B—2r)的直边,加4个半径为r 的1/4圆筒部分构成(图4.4.1)。
若将圆角部分和直边部分别开推敲,则圆角部分的变形相当于直径为2r、高为h的圆筒件的拉深,直边部分的变形相当于曲折。
但实际上圆角部分和直边部分是接洽在一路的整体,是以盒形件的拉深又不完全等同于简单的曲折和拉深复合,有其特有的变形特点,这可经由过程网格实验进行验证。
图4.4.1 盒形件拉深变形特点拉深前,在毛坯的直边部分画出互相垂直的等距平行线网格,在毛坯的圆角部分,画出等角度的径向放射线与等距离的齐心圆弧构成的网格。
变形前直边处的横向尺寸是等距的,即ΔL1=ΔL2=ΔL3,纵向尺寸也是等距的,拉深后零件外面的网格产生了明显的变更(如图4.4.1所示) 。
这些变更重要表示在:⑴直边部位的变形直边部位的横向尺寸ΔL1,ΔL2,ΔL3变形后成为ΔL1′,ΔL2′,ΔL3′,间距逐渐缩小,愈靠直边中心部位,缩小愈少,即ΔL1>ΔL1′>ΔL2′>ΔL3′。
纵向尺寸△h1,△h2,△h3变形后成为△h1′,△h2′,△h3′,间距逐渐增大年夜,愈接近盒形件口部增大年夜愈多,即△h1<△h1′<△h2′<△h3′。
可见,此处的变形不合于纯粹的曲折。
(2) 圆角部位的变形 ??拉深后径向放射线变成上部距离宽,下部距离窄的斜线,而并非与底面垂直的等距平行线。
齐心圆弧的间距不再相等,而是变大年夜,越向口部越大年夜,且齐心圆弧不位于同一程度面内。
是以该处的变形不合于纯粹的拉深。
从以上可知,因为有直边的存在,拉深时圆角部分的材料可以向直边流动,这就减轻了圆角部分的变形,使其变形程度与半径r雷同,高度h相等的圆筒形件比较起来要小。
盒形零件的拉深4.4盒形零件的拉深4.4.1盒形零件拉深变形特点盒形件是由圆角和直边两部分组成,可以把它划分为四个长度为A -2r 和B -2r 的直边部分(相当于弯曲)和四个半径为r 的圆角部分(相当于拉深)。
1231231231231231231231......===...=...2h h ...h h h ...h =h =h =...=h nnn n nnn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h h h ∆∆∆∆''''∆∆∆∆''''∆∆∆∆>∆>∆>∆>>∆∆∆∆∆''''∆∆∆∆∆∆∆∆<∆拉深后横向尺寸愈靠近中部,尺(1)直边部分)横向尺寸拉深前:、、、、拉深后:、、、、)纵向尺寸拉深前:、、、、拉深后:、、、、寸越小123h h ...h n h ''''<∆<∆<<∆拉深后纵向尺寸愈靠近盒形件口部,尺寸越大(2)圆角部分1)拉深前与底面垂直的等距平行线拉深后变成径向放射线(上部距离宽,下部距离窄的斜线);2)同心圆的间距不再相等,而是变大,越向口部越大。
图4-35 盒形件拉深时的应力分布(1)盒形件径向伸长,切向缩短,凸缘变形区径向拉应力σ1和切向压应力σ3分布不均,圆角处大,直边处最小;(2)圆角处的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最大,为变形危险区;(3)盒形件的直边和圆角部分联系在一起,两部分变形相互影响,不是单纯的拉深和弯曲变形。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4.4.2盒形零件拉深毛坯的形状与尺寸确定确定原则:保证毛坯的面积应等于加上修边余量后的零件表面积。
由于盒形件拉深时周边的变形不均匀,应把毛坯形状和尺寸进行修正,使毛坯轮廓成光滑的曲线,尽可能保证拉深件口部高度一致。
第六节盒形件的拉深盒形件属于非轴对称零件,它包括方形盒件,矩形盒件和椭圆形盒件等,根据矩形盒几何形状的特点,可以将其侧壁分为长度是 A-2r与B-2r的两对直边部分及四个半径为的圆角部分(图 4–74)。
压变形性质与直壁圆筒件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在变形区都是在径向拉应力与切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拉深变形,而存在着变形区产生的拉应力与传力区的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问题。
不同之处是盒形件的应力状态和所产生的拉深变形在周边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由次而引起一系列和圆桶形件成型不同的特点。
根据盒形件能否一次拉深成形将盒形件分为两类,凡是能一次拉深成形的盒形件称为低盒形件;凡是需经多次拉深才能成形的盒形件称为高盒形件。
两类盒形件拉深时的变形特点是有差别的,因此工艺过程设计和模具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盒形件的拉深1. 变形特点1)盒形件一次拉深成形时,零件表面网络格发生了明显变化(图 4–74),由此表明凸缘变形区直边部分发生了横向压缩变形,使圆角处的应变强化得到缓和,从而降低了圆角部分传力区的轴向拉应力,相对提高了传力区的承载能力。
2)盒形件拉深时,凸缘变形区圆角处的拉深阻力大于直边的拉深阻力圆角处的变形过程度大于直边处的变形程度。
因此,变形区内金属质点的位移量直边处大于圆角处,导致了这两处的位移速度的不同,而毛坯的这两部分又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变形时必然相互牵制,这种位移速度差会引起剪切力,这种剪切力称为位移速度诱发剪应力。
虽然,诱发剪切力在两处交界面达到最大值,并由此向直径和圆角处的中心线逐渐减小。
变形区内应力状态与剪切力分布情况可定性的用图4–75示意。
由图 4–75可知,圆角部分传力区内轴向拉应力减小了一个剪应力值,从而也相对地提高了传力区的承载能力。
由于上述原因,盒形件成形极限高于直径为2r的圆筒形件的成形极限。
图4-75 变形区内应力状态3)图 4-75所示的剪应力形成的弯矩引起变形区平面内的弯曲变形,从而使变形区变得相当复杂。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盒形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班级:XXXXXXX学生姓名:X X X学号:XXXXXXX时间:2015年1月1、零件工艺性分析 (1)2、工艺方案的确定 (1)3、工艺计算 (3)3.1拉深部分工艺计算 (3)3.2落料时冲裁工艺计算 (8)4、冲压设备的选用 (12)5、落料拉深模主要零部件计算 (13)5.1落料凹模设计计算 (13)5.2拉深凸模设计计算 (14)5.3固定板设计计算 (15)5.4卸料结构计算 (16)5.5压边圈设计计算 (17)5.6凸凹模设计计算 (18)5.7其它零件设计和选用 (18)5.8模具闭合高度计算 (23)6、模具总装图的绘制 (24)7、结束语 (24)8、参考文献 (25)1、零件工艺性分析1.1零件结构图示图1.1:加工零件图1.2零件结构分析工件为矩形盒形件,零件形状简单,要求为外形尺寸;尺寸为长、宽、高分别为45mm ,27mm ,20mm ;料后t=0.4mm ,没有厚度方向上不变的要求;底部圆角半径p r =3mm ,矩形四个角处圆角半径为r =4mm ,满足拉深工艺对形状和圆角半径的要求。
1.3材料性能分析零件所用材料为H68M ,拉伸性能好,易于成形。
1.4精度等级分析公等级定为IT14级。
满足普通冲压工艺对精度等级的要求。
2、工艺方案的确定由上分析,该零件为矩形盒形件,可采用拉深成形。
为确定拉深工艺方案,先计算拉深次数及相关工艺尺寸。
2.1修边余量 工件相对高度0h 20==5r 4,则依据下表可知修边余量 0h=~h =0.0420=0.8mm ∆⨯(0.030.05)。
工件相对高度△h 2.5~6 7~17 18~44 45~100工件修边余量h0 (0.03~0.05)h0(0.03~0.05)h0 (0.03~0.05)h0 (0.03~0.05)h0表2.1:无凸缘盒形件的修边余量表 2.2相关工艺尺寸计算毛坯相对厚度t 0.4100100 1.48b 27⨯=⨯=; 矩形盒形件相对半径r 4==0.148b 27; 矩形盒形件拉深响度高度0h +h h 20+0.8===0.77b b 27∆;2.3判断拉深次数根据相关工艺尺寸计算结果,由下图可知,应选择一次拉深成形即可。
模具毕业设计44盒形件落料拉深模设计一、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金属加工领域中。
本文将介绍我设计的44盒形件落料拉深模具的设计过程。
该模具的主要功能是对44盒形件进行落料和拉深加工,以实现形状的改变和尺寸的精确控制。
二、设计要求该模具的设计要求如下:1.落料加工:能够将原材料切割成相应形状的板材,以便后续的拉深加工。
2.拉深加工:能够将板材拉深成所需的44盒形件,确保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度。
3.高效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4.安全性: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5.可靠性:保证模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设计方案基于以上的设计要求,我设计了如下的模具结构和工作流程:1.模具结构:a.上模:用于落料加工,具有落料刀具和固定装置。
b.下模:用于拉深加工,具有拉深刀具和固定装置。
c.顶针:用于定位模具和控制深度。
d.螺杆:用于固定上模和下模。
e.润滑系统:用于减少模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作效率。
2.工作流程:a.上模将原材料切割成相应形状的板材,并使用固定装置固定在下模上。
b.下模通过拉深刀具将板材拉深成所需的44盒形件,通过顶针进行定位和深度控制。
c.完成拉深后,顶针向上拉起,使得模具和工件分离,下模通过润滑系统排出模具,准备下一次工作。
四、设计计算模具设计中的关键计算有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选择:根据要求的板材材料和形状,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制作模具。
常见的模具材料有钢和铝合金等。
2.受力分析:对模具进行受力分析,确保其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3.尺寸设计:根据要求的44盒形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相应的模具尺寸,确保精确控制形状和尺寸。
4.温度控制:根据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工作温度,设计合适的温度控制系统,以避免模具变形和尺寸不稳定。
五、结论通过对44盒形件落料拉深模具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原材料的快速加工和形状的改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模具的设计要求高效、安全、可靠,并发挥其在金属加工中的重要作用。
拉深盒型件拉深工艺引言拉深技术(Deep drawing)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成形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盒型件的制造中。
拉深盒型件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例如汽车零部件、电器外壳、容器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拉深盒型件的拉深工艺流程,包括材料选择、模具设计、拉深过程控制等方面内容。
1. 材料选择在拉深盒型件的制造中,常用的材料包括冷轧钢板、不锈钢、铝合金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材料的可塑性: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够在拉深过程中充分变形,以适应盒型件的形状需求。
•材料的强度: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盒型件的工作载荷,并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性。
•材料的耐腐蚀性:根据具体使用环境的要求,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材料,以延长盒型件的使用寿命。
2. 模具设计模具的设计是拉深工艺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一个合理设计的模具能够保证拉深过程的稳定性和成品的质量。
模具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盒型件的形状和尺寸:根据盒型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以确保拉深盒型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模具的材料选择:模具通常采用高强度、高硬度的材料,如工具钢。
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可以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抗磨耗性。
•模具的润滑与冷却:为了减少摩擦和热量积聚,需要在模具表面涂覆润滑剂,并设置冷却系统,以确保模具的稳定工作和成品的质量。
3. 拉深过程控制拉深过程中的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合理的拉深过程控制可以预防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皱纹、裂纹和破裂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拉深过程控制方法:•拉深力的控制:根据盒型件的形状和尺寸,合理调整拉深力,以避免过度应力导致拉深失效。
•润滑效果的控制:合适的润滑剂类型和涂覆方式可以减少摩擦,防止盒型件与模具之间的粘连,从而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
•模具温度的控制:通过控制冷却系统的温度,可以有效地降低模具和盒型件的温度,从而减少热裂纹的发生。
•拉深速度的控制:拉深速度的选择要根据材料的可塑性和盒型件的复杂程度来确定,以保证拉深过程的稳定性和成品的质量。
盒形件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方法
盒形件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是指在拉深毛坯的过程中,根据盒形件的尺寸,计算出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大小。
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照盒形件的尺寸,计算出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大小。
首先,需要确定盒形件的尺寸,包括长、宽、高,然后根据盒形件的尺寸,计算出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大小。
2、按照拉深毛坯的厚度,计算出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大小。
首先,需要确定拉深毛坯的厚度,然后根据拉深毛坯的厚度,计算出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大小。
3、按照拉深毛坯的拉伸率,计算出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大小。
首先,需要确定拉深毛坯的拉伸率,然后根据拉深毛坯的拉伸率,计算出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大小。
以上就是盒形件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上述三种计算方法,综合考虑,确定出最佳的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大小。
此外,在计算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拉深毛坯的材料特性,以及拉深毛坯的拉伸率,以确保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准确性。
总之,盒形件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拉深毛坯展开尺寸的准确性。
计算机毕业设计JSPJAVAVBC++DelphiPHPVFPPB网络电子毕业设计电子信息通信单片机嵌入式
机电毕业设计机械模具数控工艺夹具电气PLC机电一体汽车土木毕业设计
当前位置:主页 > 机电毕业设计 > 模具 >
盒形件落料拉深复合冲裁模具设计
摘要我设计的是一个落料拉深复合冲裁模,在本次设计中我参考了大量有关冷冲模模具设计实例等方面的资料。
再结合老师布置的题(设计一个工件为盒形件的复合冲裁模),我充分运用了资料上所有设计模具中通用的表、手册等,如修边余量的确定、拉深件毛坯直径的
摘要
我设计的是一个落料拉深复合冲裁模,在本次设计中我参考了大量有关冷冲模设计实例等方面的资料。
再结合老师布置的题(设计一个工件为盒形件的复合冲裁模),我充分运用了资料上所有设计中通用的表、手册等,如修边余量的确定、拉深件毛坯直径的计算公式、盒形件用压边圈拉深系数、盒形件角部的第一次拉深系数等,然后再集结了自己平时的所学,还有通过对工件的零件、模具工作部分(凸凹模、拉深凸模、落料凹模)、模具装配图的绘制,我的绘图功底也有了一定程度地提高。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模具的总体设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模具的总装图;模具的装配等。
我觉得通过本次的毕业设计,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落料拉深冲裁模)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2.巩固与扩充所学有关冷冲模具设计课程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关键词:冷冲压落料拉深
目录 13000字
摘要 1
前言 2
1. 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1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2 拉深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3 材料的工艺性分析 4
1.4 拉深变形过程的分析 4
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7
3. 模具的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 9
4. 主要设计尺寸的计算 11
4.1 毛坯尺寸的确定 11
4.2 冲压力的计算 12
4.3 拉深间隙的确定 13
4.4 冲裁件的排样 14
5. 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7
5.1 拉深凸凹尺寸的确定 17
5.2 圆角半径的确定 18
6. 模具的总体设计 20
6.1 模具的类型及定位方式的选择 20
6.2 推件零件的设计 21
7. 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23
7.1 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23
7.2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24
8. 模具的总装图 27
9. 模具的装配 28
结束语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1] 郭景仪,陈炎嗣.冲压模具技术手册.北京出版社,1992
[2] 模具实用技术从书编委会.冲模设计与应用实例.1986
[3] 肖景容,姜奎华.冲压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4] 熊南峰,石其年.冷冲模具设计.科学出版社,2000
[5] 成虹.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6] 机械设计编写组.《实用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7] 杨占尧.冲压模具图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 侯维芝,杨金风.模具制造工艺与工装.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9] 张鼎承.冷冲模的设计与制造.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
[10] 王芳.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11] 孙凤勤.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12] 陈万林.实用模具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3] 黄健求.模具制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4] 李德群.现代模具设计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5] 郑可.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宇航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