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493.09 KB
- 文档页数:14
城市道路交通规范标准
介绍
城市道路交通规范标准,是指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管理和使用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等方面的规范。
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出行安全,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水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内容
城市道路交通规范标准包含以下内容:
道路建设标准
指导城市道路的设计、建设和改造,包括道路的宽度、车行道和人行道的标准、交通信号灯的规范、安全设施的设置等方面。
交通安全管理标准
主要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的规范、安全教育和宣传等方面的规定。
交通运输服务管理标准
主要规定城市公共交通和出租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等,包括车
辆的安全技术状况、驾驶员的业务素质、客车车站设施管理等。
意义
城市道路交通规范标准的实施可以保障行人、自行车、摩托车、轿车等各类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
合理规划道路建设标准和完善交
通信号系统,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
城市形象,助力城市的经济发展。
结论
城市道路交通规范标准在城市建设和运营中具有重要意义。
我
们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积极落实各项标准,不断提升城市的道
路交通管理水平,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
标准评析《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发布接口规范》(GA/T 1743-2020)标准解读■ 何广进 朱远建 杨 光(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摘 要: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是路侧交通管控的重要设施,包含信号灯色状态、信号控制方案、交通运行状态、交通事件等信息,这些信息的发布能有效推进车路协同应用,驱动智能交通创新变革,推动交管设施建设升级。
本文根据实际的应用实践,从城市道路交通管控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发布接口规范 》的编制背景、用途和适用范围、编制原则、通信要求、信息格式、消息内容、设备间通信架构等方面对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发布接口进行解读,针对信号灯灯色状态信息进行标准应用解析,引导标准应用规范。
关键字:路侧交通管控设备,车联网路侧单元,信息帧,查询应答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21.026Interpretation of GA/T 1743-2020, Specification for the information releaseinterface of traffic signal controllerHE Guang-jin ZHU Yuan-jian YANG Guang(Traffic Manage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Abstract: Traffic signal controller is an important facility for road-side traffic management, it contains the signal light color state, signal control scheme, traffic running state, traffic events and other information. The release of such inform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 of vehicles and roads, drive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ffic management facilities. The paper gives the background, purposes, development principles, 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s, message format, message content of the standard GA/T 1743-2020, Specific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release interface of traffic signal controll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tandard, the paper presents the standard application of signal color state information to guide the application.Keywords: roadside traffic control and management equipment, roadside unit, information frame, query response1 标准制定背景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本轮产业发展的全球制高点,也符合我国汽车、交通、通信等领域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对提升交通出行品质、提高智慧交通水平,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XXXX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5部分:交通前言................................................................................. I I 引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智慧交通评价指标体系 (1)5指标说明 (2)5.1评价表中表头信息说明 (2)5.2基础设施与装备感知 (2)5.3运输与出行服务 (3)5.4交通与运输管理 (7)6指标权重 (9)本文件按照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34680《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的第5部分。
GB/T3468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一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要求;一一第3部分:信息资源;一一第4部分:建设管理。
GB/T34680《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拟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要求。
目的在于确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及分项评价指标的设立原则、设立要求和描述要求。
—第2部分:信息基础设施。
目的在于给出适用于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评价指标。
一一第3部分:信息资源。
目的在于给出适用于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的评价指标。
一一第4部分:建设管理。
目的在于给出适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的评价指标。
一一第5部分:交通。
目的在于给出适用于智慧城市交通的评价指标。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5部分:交通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城市交通领域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说明、指标权重和指标应用说明。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城市交通领域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城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交通运输部》《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编写组202x年11月1《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一、标准编制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根据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安排,由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由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呼和浩特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6家单位负责编制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
本标准计划完成时间为202x年。
1.2、目的及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道路交通拥堵频发,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关系到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个人,关系到政府交通工作的方方面面,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与生活。
在传统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中,多使用流量或负荷度(v/c)等指标,然而这些指标往往只适用于路网运行静态评价,在道路拥堵状态下则会失效,同时,这些指标的技术性太强,不便于理解和接受。
受交通检测技术条件的限制,基础数据存在盲区,只能获得断面的、不连续的数据,难以反映道路交通的时变特性。
因此,国内缺乏一种统一评价指标反映路网的动态运行状况。
随着近年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多种新型交通检测技术涌现,包括浮动车、视频、微博、地磁等等,为道路网交通运行评价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结合先进的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道路网运行整体评价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近年来交通信息发布手段逐步多样化,且有多个服务运营主体,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规范评价指标和阈值等级),导致对道路运行评价的结果不一致,不利于信息的传播与应用。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百姓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政府管理部门需要科学、客观地掌握城市整体或部分道路网交通拥堵的程度、时空演化规律和变化趋势,从而服务或指导疏2《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堵工程、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制定与效果分析、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与养护等工作。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规范》
一、总则
1.1《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级城市道路的交通运行状态评价工作,旨在统一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统一的评价结果,促进全国各级城市的交通运营质量有机统一
1.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级城市的新建或改造的道路交通设施,以及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运营管理单位的交通运行状态评价工作,并结合办公法规进行解释。
二、评价指标体系
2.1评价指标体系由以下7个指标组成:
(1)行驶速度
行驶速度是衡量道路通行能力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主要考察道路的行驶速度、流量和交通安全情况等;
(2)行车稳定性
行车稳定性反映车辆行驶的平稳程度,主要考察道路的情况,如路面状况、道路设施、信号灯控制等;
(3)红绿灯控制
红绿灯控制是衡量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的重要指标,主要考察路口的红绿灯控制、信号灯的持续时间、相位调整等;
(4)路面状况
路面状况反映汽车行驶舒适性,主要考察路面的强度、平整性、抗滑性、可行性等;
(5)道路设施
道路设施主要是指路边人行道、泊位、路侧标牌、隔离设施等;
(6)路面安全。
云和县交警大队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二期)项目采购需求本项目投标人资格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投标截止之日至前三年内,在“信用中国网” ()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投标人,资格审查时不予以通过。
投标截止前,在“中国政府采购网”()被列入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中的投标人且在处罚有效期内的投标人,资格审查时不予以通过。
投标截止前,在“浙江政府采购网”()“曝光台”中被曝光且在处罚有效期内的投标人,资格审查时不予以通过。
具有通信或者广电运营资质。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不允许转包和分包。
一产地要求根据法律法规,本项目采购产品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生产或组装。
二、技术需求.建设目标云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根据云和县年治堵工作要求和交通管理发展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在原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一期)的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云和县道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二期)。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云和县交通管理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为实现“智慧交通、低碳出行、感知全程”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本次项目建设将实现如下目标:..对交通态势全面感知将补齐云和城区可视化信息采集差距,逐步形成全面覆盖、分布均匀的以高清视频综合信息采集系统为核心的交通基础信息采集网,实现对交通态势的全面实时感知。
..规范交通驾驶行为通过对违法车辆的自动取证和指挥平台等现有系统,及对交通违法信息进行分析,加强主动管理力度,打击违法行为。
..大数据支撑交通信息服务通过对采集和融合的多源道路交通数据综合智能分析,通过交通综合诱导发布向公众发布更便利和及时的交通信息,向丽水交警支队智慧交通大云共享交通数据信息,如通行记录、实时路况、路况预测、违章查询等。
..创新与发展充分考虑交通管理服务建设的先进性和扩展性,以系统化思考集约化的建设理念,给云和城区的交通管理与服务创造可持续改善的基础数据支撑,为构建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提供有效支撑。
摘自佛山市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准则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促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以下层次的城市规划(法定图则、单元规划、详细蓝图等)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平衡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供应,合理有效配置土地利用与空间资源,落实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交通设施用地,制定本技术准则,用于指导和规范编制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1.2 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应包含以下内容:(1)分析现状交通情况(2)分析城市规划中与交通相关的规划内容(3)确定交通发展模式目标及交通影响范围(4)预测控制性编制单元交通需求及背景交通需求(5)评估交通设施用地和土地利用的适应性(6)提出交通设施用地和土地利用的优化建议(7)提出评价结论和建议1.3 评估要求(1)评估依据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应当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相关交通专项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分区交通规划、轨道网规划、骨干路网规划、公共交通规划、停车规划和交通政策等)为依据。
(2)评估原则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应遵循交通引导和适应土地发展、集约使用土地、公共交通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3)评估年限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年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年限一致。
1.4 其他规定城市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除应符合本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现状交通分析2.1 土地和人口现状分析规划范围现状的功能特征、土地形态、开发强度、人口岗位规模等现状基本情况。
2.2 交通现状分析分析规划范围现状交通需求特征,包括人员出行总量、出行方式结构、出行空间结构、时间分布、高峰小时交通量;货运需求量、货运方式结构、货运空间分布等相关特征。
分析道路交通运行情况,包括道路长度、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横断面、路网结构比例、穿越通道、重要节点和立交等设施特征,分析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主要交通拥堵瓶颈等运行特征。
分析公共交通运行情况,包括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设施车站布局、用地情况和运行情况。
浙江省质监局批准发布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规范等项地方标准的公告第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浙江省质监局批准发布《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规范》等25项地方标准的公告2016年第12号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浙政令〔2010〕273号),2016年1月1日至5月16日,共批准发布了25项浙江省地方标准,现予公告(详见附件)。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6年5月16日序号地方标准编号地方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1DB33/T998-2016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规范2016-01-042016-02-042DB33/T650-2016车(船)载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终端与控制中心通信协议DB33/T650-20072016-01-042016-02-043DB33/T728-2016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规范DB33/T728-20092016-01-182016-02-184DB33/T487-2016玄参生产技术规程DB33/T487.1-2004 DB33/T487.2-2004DB33/T487.3-2004DB33/T487.4-20042016-01-182016-02-185DB33/T769-2016农业用水定额DB33/T769-20092016-01-242016-02-246DB33/T999-2016公路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016-01-272016-02-277DB33/T2001-2016养老护理员培训规范2016-02-262016-03-268DB33/T2002-2016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清洗导则2016-03-182016-04-189DB33/T618.1-2016彩虹明樱蛤养殖技术规范DB33/T618.1-20062016-03-182016-04-1810DB33/T560-2016泥螺养殖技术规范DB33/T560.1-20052016-03-182016-04-1811DB33/T471.1-2016大口黑鲈苗种繁殖技术规范DB33/T471.1-20042016-03-182016-04-1812DB33/T546.1-2016翘嘴鲌菌种繁育技术规范DB33/T546.1-20052016-03-182016-04-1813DB33/T2003-2016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规范2016-04-252016-05-2514DB33/660-2016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33/660-20082016-04-282016-07-0115DB33/T738-2016医疗机构单位综合能耗、电耗定额DB33/T738-20092016-05-122016-06-1216DB33/T2004-2016既有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利用评估导则2016-05-122016-06-1217DB33/T176-2016林木种子质量等级DB33/176-20052016-05-122016-06-1218DB33/T2005-2016大棚西瓜生产技术规程2016-05-122016-06-1219DB33/T178-2016林木种子检验规程DB33/T178-20052016-05-122016-06-1220DB33/T2006-2016毛竹林套种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2016-05-122016-06-1221DB33/T2007-2016高节竹栽培技术规程2016-05-122016-06-1222DB33/T614-2016河道建设规范DB33/T614-20062016-05-122016-06-1223DB33/T2008-2016农村水电站管理规范2016-05-122016-06-1224DB33/T2009-2016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规程2016-05-122016-06-1225DB33/T2010-2016 车用汽油(浙Ⅵ)2016-05-162016-06-16。
浙江省质监局批准发布《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规范》等25项地方标准的公告2016年第12号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浙政令〔2010〕273号),2016年1月1日至5月16日,共批准发布了25项浙江省地方标准,现予公告(详见附件)。
1DB33/T998-2016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态评价规范2016-01-042016-02-042DB33/T650-20164DB33/T487-2016玄参生产技术规程DB33/T487.1-2004 DB33/T487.2-2004DB33/T487.3-2004DB33/T487.4-20042016-01-182016-02-187DB33/T2001-2016养老护理员培训规范2016-02-262016-03-26810DB33/T560-2016泥螺养殖技术规范DB33/T560.1-20052016-04-1811DB33/T471.1-201613DB33/T2003-2016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规范2016-04-2514DB33/660-2016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33/T2004-2016既有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利用评估导则2016-05-122016-06-1217DB33/T176-2016林木种子质量等级DB33/176-2005林木种子检验规程DB33/T178-2005 2016-05-122016-06-1220DB33/T2006-2016毛竹林套种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2016-05-12DB33/T614-20062016-05-122016-06-1223DB33/T2008-2016 农村水电站管理规范2016-05-122016-06-122016-05-162016-06-16。
城市交通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概述城市交通安全是保障居民出行安全的重要方面。
为了确保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建立一套完善的交通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是必要的。
目标本制度的目标是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
重点内容1. 建立交通安全检查机制:制定详细的交通安全检查流程和标准,包括对道路、交通设施、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等方面的检查。
2. 定期进行交通安全评估:通过定期的交通安全评估,发现并解决交通安全隐患,提升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3.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素养,减少交通违法行为。
4. 建立交通事故统计和分析机制:对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规律,为交通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 加强执法力度: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执法,提高违法成本,增强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实施步骤1. 制定交通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的详细方案。
2. 建立交通安全检查和评估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
3. 培训相关人员,提高其交通安全检查和评估的专业能力。
4.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5. 建立交通事故统计和分析系统,定期进行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
6. 加强交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
风险与挑战1. 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交通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
2. 需要解决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问题。
3. 需要克服居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
结论建立城市交通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是确保城市交通安全的基础工作。
通过制定详细的检查流程和标准,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执法力度,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
XXX交通态势解决方案目录第一章.方案概述 (4)1.1方案背景 (4)1.2存在主要问题 (5)1.3建设目标 (6)第二章.方案总体设计 (8)2.1设计原则 (8)2.2设计依据 (9)2.3关键技术 (9)2.3.1时效约束的大数据多尺度汇聚计算和动态图谱 (9)2.3.2高维空间的隐性知识序贯挖掘与演化模型 (10)2.3.3交通态势的预测机理与调控策略 (10)2.4设计思路 (10)2.5系统架构 (12)2.6业务设计 (13)第三章.数据融合系统 (14)3.1多源交通信息采集 (16)3.1.1微波采集 (16)3.1.2地磁采集 (16)3.1.3抓拍数据 (17)3.1.4视频流量采集 (17)3.2浮动车GPS采集 (18)3.2.1数据来源 (18)3.2.2数据预处理 (20)第四章.数据中台系统 (22)4.1数据库建设 (22)4.1.1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22)4.1.2业务数据库建设 (22)4.2地图系统 (23)4.2.1基本功能 (23)4.2.2专用功能 (24)4.3运算中心 (25)4.3.1地图匹配算法 (25)4.3.2状态评价模型 (27)4.3.3态势计算方法 (29)4.3.3.1拥堵指数概述 (29)4.3.3.2运行指数计算方法 (30)第五章.系统服务 (32)5.1实时监测 (32)5.1.1实时态势 (32)5.1.2异常拥堵 (34)5.1.3常规拥堵 (35)5.1.4历史态势 (36)5.2研判分析 (37)5.2.1路网运行 (38)5.2.2路网回溯 (39)5.3路网评价 (39)5.3.1路口评价 (40)5.3.2道路评价 (40)5.3.3路网评价 (41)5.4基础配置 (42)第六章.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43)6.1社会效益 (43)6.2经济效益 (43)第七章.产品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镇道路检验规范1. 引言城镇道路的检验是确保道路建设符合规范和要求的重要环节。
城镇道路的良好状况对于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行和居民出行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城镇道路检验的规范,以确保道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符合标准并达到设定的质量要求。
2. 检验范围城镇道路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道路几何设计的检验•道路材料和施工质量的检验•道路设施和交通标志的检验•道路排水系统的检验•道路照明系统的检验•道路两侧绿化带的检验3. 检验要求3.1 道路几何设计的检验要求•道路几何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地方规范要求。
•道路的纵坡、横坡和超高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应合理,并提供行人过街设施。
3.2 道路材料和施工质量的检验要求•道路基层的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道路面层的厚度、材料和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道路边缘石、人行道和人行过街设施的材料和施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3 道路设施和交通标志的检验要求•道路沿线的交通标志应醒目清晰,并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道路设施例如护栏、隔离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能。
3.4 道路排水系统的检验要求•道路排水系统应能有效排除降雨水,并防止积水。
•排水系统的构造和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足够的排水能力。
3.5 道路照明系统的检验要求•道路照明系统应满足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的要求,并确保道路的亮度和照明的均匀性。
3.6 道路两侧绿化带的检验要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绿化带内的植物选择应符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并具有良好的抗风抗腐蚀能力。
4. 检验流程城镇道路检验的流程如下:1.制定检验计划:根据检验范围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包括检验内容、时间和人员安排等。
2.进行现场检验:按照计划,对城镇道路进行现场检验,记录检验结果和问题。
3.编写检验报告:根据检验记录,编写检验报告,包括道路的问题和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