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下册第8课变写生画为装饰画1岭南版
- 格式:ppt
- 大小:3.81 MB
- 文档页数:11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变写生画为装饰画-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生画与装饰画之间的关系,理解装饰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生画与装饰画的概念及特点。
2. 写生画与装饰画的相互转换方法。
3. 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及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写生画与装饰画的相互转换方法,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及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写生画与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两者的异同。
1.2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写生画与装饰画的特点。
2. 新课学习2.1 教师讲解写生画与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及相互转换方法。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及技巧。
3. 实践操作3.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写生对象,进行观察、分析。
3.2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点,运用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将写生画转换为装饰画。
3.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4.1 学生展示自己的装饰画作品,讲述创作思路和心得。
4.2 师生共同评价作品,从创意、技巧、美观等方面进行赏析。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生画与装饰画的相互转换方法。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美术创作的热爱。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3. 课后,教师可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装饰画的认识和创作技巧。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欣赏更多的装饰画作品,拓宽视野。
2. 邀请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开展校园装饰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下册《8. 变些生画为装饰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下册《8. 变些生画为装饰画》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丰富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装饰画的风格、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创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装饰画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构图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装饰画方面的知识和创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点,创作出富有装饰性的作品。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通过对装饰画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如何将生活画转化为装饰画,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装饰画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画的特点。
2.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如何将生活画转化为装饰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创作过程。
3.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探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采用作品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装饰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花瓶、餐具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讲解:讲解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知识。
3.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将生活画转化为装饰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创作过程。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点。
5.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师评,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装饰画的特点、创作方法以及重点步骤,简洁明了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8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丨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装饰画的创作。
3. 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简化等手法,将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现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创作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3. 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运用4. 夸张、变形、简化等手法的运用5. 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和方法6. 合作分享与沟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装饰画的创作。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简化等手法,将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2. 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图片素材3. 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4. 学生作品展示区域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图片素材,引导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和特点。
- 学生分享自己对写生画与装饰画的认知和感受。
2. 基本概念与特点(10分钟)- 教师讲解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如写生画是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描绘,而装饰画则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创意表达。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装饰画的特点,如线条流畅、形状简化、色彩鲜明等。
3. 观察生活、发现美(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现美的元素,如花草、建筑、人物等。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美。
4. 创作方法与步骤(10分钟)- 教师讲解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如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构图,运用夸张、变形、简化等手法进行表现。
- 教师示范装饰画的创作步骤,如构图、草图、上色等。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第八课《变写生画为装饰画》说课稿十五小高乐乐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岭南美术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八课《变写生画为装饰画》一课,我将着重从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二、教法、学法:三、教学过程;三大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课中是我将引导孩子运用描绘手段和方法,表现装饰的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之前第二单元中,孩子们就在尝试了对实物对象以观察角度、造型变化、添加想象的练习,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观察想像能力、表现创造能力。
为本课装饰画面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变化和方法做了很好的铺垫。
但是同时学生出现了透视上的困惑,所以四年级学生是抽象与具象矛盾碰撞的过渡期。
我迎合了学生的心态历程,主要将本课分为三部分进行:通过大师作品欣赏、学生作品分析、变写生为装饰画的方法与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这一学龄儿童处于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本着《变写生画为装饰画》课中,提高学生[“装饰美”美化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认知与技能:了解装饰画面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变化方法,表现出景物的装饰化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对比理解现实事物与装饰画的区另了解装饰画对现实形态进行艺术加工、变化的方法;通过欣赏和感受,体会装饰画色彩、构图、形态的美感;通过展示和评价中体验装饰画浓郁的装饰风格,感受装饰画艺术的实用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周围生活环境中发现景物的美感,以个性化手法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根据本堂课“装饰美”的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和写生对象的装饰化表现。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第八课《变写生画为装饰画》说课稿十五小高乐乐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岭南美术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八课《变写生画为装饰画》一课,我将着重从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二、教法、学法:三、教学过程;三大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本课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课中是我将引导孩子运用描绘手段和方法,表现装饰的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之前第二单元中,孩子们就在尝试了对实物对象以观察角度、造型变化、添加想象的练习,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观察想像能力、表现创造能力。
为本课装饰画面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变化和方法做了很好的铺垫。
但是同时学生出现了透视上的困惑,所以四年级学生是抽象与具象矛盾碰撞的过渡期。
我迎合了学生的心态历程,主要将本课分为三部分进行:通过大师作品欣赏、学生作品分析、变写生为装饰画的方法与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这一学龄儿童处于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本着《变写生画为装饰画》课中,提高学教学目标确定为:1、认知与技能:了解装饰画面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象的变化方法,表现出景物的装饰化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对比理解现实事物与装饰画的区别,了解装饰画对现实形态进行艺术加工、变化的方法;通过欣赏和感受,体会装饰画色彩、构图、形态的美感;通过展示和评价中体验装饰画浓郁的装饰风格,感受装饰画艺术的实用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周围生活环境中发现景物的美感,以个性化手法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根据本堂课“装饰美”的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和写生对象的装饰化表现。
2、难点:装饰画对外形和色彩概括、提炼、夸张、组合抽象的基本表现方法。
教案标题:变些生画为装饰画课程: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下册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节课的内容是变些生画为装饰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学会运用夸张、变形、添加、装饰等手法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学会运用夸张、变形、添加、装饰等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术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学会运用夸张、变形、添加、装饰等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之表现在作品中。
2. 如何运用夸张、变形、添加、装饰等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示范作品、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彩色笔、水粉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生活中的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有趣的物品?它们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生活中的物品千姿百态,充满了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将这些有趣的物品变成一幅幅美丽的装饰画。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几幅变些生画为装饰画的示例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
2. 提问:这些作品是如何将生活中的物品变成装饰画的?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作品运用了夸张、变形、添加、装饰等手法,使生活中的物品变得更加有趣和美丽。
三、教师示范(15分钟)1. 教师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物品,现场进行绘画创作。
2.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如何运用夸张、变形、添加、装饰等手法。
3. 教师完成作品后,引导学生评价作品,总结创作经验。
四、学生实践(25分钟)1. 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绘画创作。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8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关系,理解装饰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写生画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区别与联系2. 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3. 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的步骤和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区别与联系,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的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区别与联系,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2. 示范法:演示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的步骤和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将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1.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写生画的基本技巧,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将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
”2. 讲解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区别与联系2.1 讲解写生画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写生画是对现实事物的直接描绘。
2.2 讲解装饰画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装饰画是对现实事物的艺术加工和再创造。
3. 讲解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3.1 讲解装饰画的构图手法,如对称、均衡、对比等。
3.2 讲解装饰画的色彩运用,如色彩的搭配、色彩的对比等。
3.3 讲解装饰画的线条运用,如线条的粗细、线条的曲直等。
4. 演示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的步骤和方法4.1 演示如何选择合适的写生画作为素材。
4.2 演示如何对写生画进行构图设计,如对称、均衡等。
4.3 演示如何对写生画进行色彩和线条的调整,使其更具装饰性。
5. 学生实践5.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写生画,进行构图设计。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变写生画为装饰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写生画与装饰画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并能够运用装饰手法表达出来。
3.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写生画的基本概念与技巧。
2. 装饰画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的方法与步骤。
4. 学生实践,创作属于自己的装饰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写生画与装饰画的特点及其区别。
2. 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的方法与步骤。
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元素。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装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教材、示例作品。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写生画和装饰画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两者的特点及其区别。
2. 讲解:详细介绍写生画与装饰画的概念、技巧及其相互转换的方法。
3. 示范:通过示例作品,展示如何将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创作属于自己的装饰画。
5. 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变写生画为装饰画2. 主题:写生画与装饰画的相互转换3. 内容:写生画的概念与技巧、装饰画的特点与应用、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的步骤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装饰画,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转化方法。
2. 观察生活,发现美的元素,记录下来并尝试用装饰手法表达出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写生画与装饰画的概念、技巧及其相互转换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践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环节。
8. 变些生画为装饰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将生活元素融入装饰画创作的技巧,提升审美观察能力。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将生活素材进行艺术转化的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美术与生活联系的感知,激发创新意识,培养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基础理论:装饰画的概念、特点及其与生活的关系。
- 实践创作: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元素,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装饰画。
- 作品欣赏:分析经典装饰画作品,理解其艺术价值和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生活,将生活元素巧妙地融入装饰画创作中。
-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创意构思,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装饰画作品集、多媒体设备、示例作品。
-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装饰画与生活的联系。
2. 理论讲解:介绍装饰画的基础知识,强调其艺术特色和应用场景。
3. 生活元素观察: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
4. 创意构思: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构思如何将生活元素转化为装饰画。
5. 实践创作:学生动手绘制装饰画,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总结点评。
7. 总结反思:回顾课程内容,强调装饰画创作的要点。
板书设计- 变些生画为装饰画- 提纲:-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 个人作业:创作一幅以生活为主题的装饰画。
- 小组作业:小组合作,制作一个以日常生活场景为主题的装饰画系列。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理解装饰画的艺术价值,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同时引导他们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技巧。
课后反思中,教师应总结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变写生画为装饰画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生画和装饰画的特点,学会将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写生画和装饰画的区别与联系2. 写生画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技巧3. 装饰画的创意构思与表现手法4. 实践操作:变写生画为装饰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生画和装饰画的基本特点,学会将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将写生画巧妙地转化为具有个人特色的装饰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生画和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及表现手法。
2. 示范法:通过示范,展示如何将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想法,共同探讨如何进行创意构思。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生画知识,提问:什么是写生画?它的特点是什么?b. 介绍装饰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写生画与装饰画有何区别与联系?2. 讲解写生画与装饰画的基本特点a. 讲解写生画的基本特点:写实、客观、生动、形象。
b. 讲解装饰画的基本特点:夸张、变形、简化、抽象、富有创意。
3. 分析写生画与装饰画的转化方法a. 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捕捉事物的特点。
b. 表现技巧:讲解线条、色彩、形状等方面的表现手法,如夸张、变形、简化等。
c. 创意构思: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写生画中的元素进行创意组合。
4. 示范与讲解a. 示范如何将写生画转化为装饰画,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及注意事项。
b. 分析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总结装饰画的创意构思与表现手法。
5. 实践操作a.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写生画作品,尝试将其转化为装饰画。
b.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展示与评价a.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下册《8. 变些生画为装饰画》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岭南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是一部符合我国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的美术教材。
其中,《8. 变些生画为装饰画》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生画的创作方法,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生画转化为装饰画,既能锻炼他们的绘画技能,又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画巧妙地转化为装饰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评价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范画演示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装饰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让学生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生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他评,教师总结评价。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装饰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装饰画特点:1.形式多样2.色彩丰富3.构图新颖4.观察生活5.巧妙转化6.创新表现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