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的手法与纹样
- 格式:ppt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28
瑞安市职业中专韩伟秋基本纹样(1)、太阳纹,是圆形剪纹,多表现人物,动物的眼睛,还用它来作为服饰上装饰,动物身上的特定剪纹。
6个圆形纹的排列可形成梅花纹,多个可形成联珠纹。
(2)、月牙纹,在剪纸作品中应用十分广泛。
动物,人物的眉眼和花饰等。
可多处采用,可以变换为云纹,水纹和动物身上的旋转花纹。
(3)、锯齿纹,形同锯齿得名,也称“铰刺纹”适合表现毛发,毛绒,花草的筋脉和山、地上的草木等。
(山东高蜜)(4)、方形纹,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等,一般用于衣纹装饰,建筑家具,器物的表现。
(广东戏曲剪纸)基本纹样综合纹样(1)、水波纹,由月牙纹演变过来,更加流畅活泼,既可表现水纹又可以表现衣服上的装饰纹(2)、云纹,月牙纹的变体,形同如意,吉祥,民间广泛应用,“云勾勾”。
(5)、联珠纹,圆形的整齐排列,水珠的连续排列。
可用于花的造型。
(3)、火纹,不常见,但其形态生动有气势,传统故事题材中可见。
(4)、花蕊纹,太阳纹的演变,又是太阳纹和锯齿纹的结合,花蕊造型和人物衣服和动物的装饰。
综合纹样基本纹样剪法太阳纹剪法1、先用剪刀从圆圈中间扎下,沿直线剪到圆线的边。
2、剪刀尖转换方向,顺着线一直转着剪。
3、一边剪一边转动纸的方向,直到剪完。
作业:根据所学,尝试剪出各种剪纹。
剪纸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
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简介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蔚县的王老赏大弟子周兆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07年6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纸大师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2008年9月1日,梨乡风情剪纸坊正式成立,作品在传承传统山东民间剪纸的基础上,揉进了南方剪纸的清秀婉约,并创新实践了人物肖像剪纸。
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审批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0年是农历虎年,浙江桐庐剪纸协会会长朱维桢老先生创作了一幅宽10米、高7米的单体虎剪纸。
这幅作品经现场认证,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单体虎剪纸,创造了剪纸艺术的又一项世界之最。
为虎年的到来增添了吉祥和喜气。
历史我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
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剪纸的方法有哪些1、对称折剪法对折,描出形象的一半,剪之。
2、叁角形折剪法正方形纸对折,60°角度按*示折叠,剪之。
3、四角形折剪法两次对折,再沿对角线折,描画一半纹样,剪之。
但设计时必须注意左右两边要有连接点,否则会剪成单独碎片。
用正方形的色纸,按*折叁次,叠成叁角形,然后按四角,四边,中心的形态构成法则刻剪出各种纹样。
4、五角形折剪法将正方形纸对折,依叁角形底边中点再折。
按*状沿线剪开成五边形或五角星5、六角形折剪法正方形对折,再依底边中点按*示虚线折成*状剪之。
注意*式A线与B线应相等。
6、团花的'剪法用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折叠方法,设计上一个单独的纹样(占花团的1/4,1/5,1/6,1/8)照样剪好,展开即成对称团花。
设计时要突出花边有方向的连续运动特点,形成生动的气韵。
先剪细部后剪粗部,先内后外,过细处可用刀刻。
7、角隅纹样的剪法角隅纹样又叫角花,常以90度直角为基础,对角折后,设计上一个角花纹样,剪好展开即成,用于装饰角部的*案。
如将角纹样连接起来,便成边框纹样。
使用剪刀的规则与要求:剪刀是工具,起立离桌时,剪刀要合拢、平放在桌上;剪刀不能对着人;剪完纸后,剪刀放回小筐;传递剪刀时应合拢刀片握于手心、将刀柄部分递于他人。
碎纸要随时放在容器里。
1.一般在剪纸过程中转纸不转剪刀。
2.步骤为一折、二画、三剪、四展开。
3.可以先把形象画在纸上,让孩子沿着轮廓线剪。
开始由大人画,慢慢让孩子自己画。
4.逐渐过渡到脱离画线直接剪纸,达到想剪什么就剪什么的程度。
剪纸技艺:技法上主要以阴剪为主,剪、刻、撕、烫,这些都是剪纸的技法。
有颜色的要把大体的轮廓区分好,隔断非常重要,刻出来是白色,再用毛笔点上颜色,这种手法叫点染,颜色不是一次性点上。
多层套色,有面相连,但是线条没有连接在一起,这种就叫阴刻,有线相连的叫阳剪、阳刻。
将阳剪和阴剪结合起来一起剪,可以更多的反应剪纸的层次变化。
剪纸的方法和技巧窗花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以戏曲故事数量较大。
窗花北方较为普遍。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剪纸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一、折叠将纸折叠后产生重复的图案,是剪纸技法中最基本的一种,也是单色剪纸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取决于折叠的次数和角度。
运用此工艺剪制花卉时,可将纸折叠两次或三次后始剪,所得的花纹为四面或六面均齐的形状。
若剪制动物或人物,折叠一次剪后的形状为左右对称。
折叠剪纸由于是对称性强的纹样,所以所得的图形更具韵律感。
此技法多用于剪制喜字花和顶棚花等。
二、阴、阳刻阴刻阳刻剪纸的基本效果是通过单独或混合使用阴阳线得到的。
阴刻也称镌刻,就是刻去表示物象结构的轮廓线,在大的块面中表现线条的方法,这种效果厚重、结实、分量感很强,有一种强烈的'黑白对比感,被剪刻去的空白组成图案,线与线不相连接。
阳刻也称镂刻,正好与阴刻相反,是刻去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
图案的线条是实心,线线相连。
这种方法流畅、清晰、玲珑细致。
阴阳结合是最好的剪纸表现手法。
在同一幅作品中出现阴阳刻两种方法,使构图变化多样,画面中黑、白、灰对比鲜明,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剪纸技巧。
三、刺孔用小刀或剪子在纸上剪刻出基本轮廓,然后用针在图案上刺孔,主要是让多层纸连接,同时于粗糙中见细致。
这种手法常用于刺绣花样,有时花样是对称的,如枕花、鞋花、衣袖花等。
需要2~4个一样的纸样,这时就多用宣纸剪刻、刺孔,完工后揭粘,则同时有多个一样的纸样。
使用宣纸就是因其容易粘连而且薄,垫在下面进行刺绣时不会影响美感。
用快而简便的订书机、订书钉代替,也同样起到多层纸连接的效果。
常见的剪纸装饰纹样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源远流长,流传至今。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剪纸以其精巧的手工技艺和多样化的纹样装饰,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剪纸装饰纹样,让我们一同领略剪纸艺术的魅力。
一、花卉纹样花卉纹样是剪纸中最常见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类装饰纹样。
常见的花卉纹样有梅花、牡丹、菊花、桃花等。
梅花纹样在剪纸作品中常常被用来寓意坚韧不拔、逆境中依然坚强;牡丹纹样则象征着富贵、尊贵和美好的愿望;而菊花纹样则传递出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
这些花卉纹样通过剪纸的技艺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同时又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动物纹样动物纹样是另一类常见的剪纸装饰纹样。
以鸟类和昆虫为主的动物形象常常出现在剪纸作品中。
比如,喜鹊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快乐;蝴蝶则象征着自由、美丽和爱情;蜜蜂则有勤劳和团结的寓意。
这些动物纹样通过剪纸的形象展示,使得作品更具生动感和趣味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纹样中国传统文化是剪纸纹样的重要来源。
龙纹、凤纹、鱼纹等常见的传统纹样在剪纸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的龙被视为神圣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力量和好运;凤凰则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而鱼则寓意着多福多寿、年年有余。
这些纹样通过剪纸的创作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抽象纹样除了具象的花鸟纹样和动物纹样外,抽象纹样也是剪纸作品中的一大特色。
抽象纹样通过简洁而曲线优美的线条,以及鲜明的对比色彩,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感。
它们可以是纹理交错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自由流动的曲线,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体验。
五、节庆纹样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重要场合,剪纸作品常常被用作装饰和表达祝福的工具。
元宵节、春节、婚庆等各种节庆场合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
比如,元宵节时常常会有灯笼形状的剪纸作品,春节时则有各种饰物、对联等。
这些精美的剪纸作品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更体现了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六、现代创意纹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艺术的发展,剪纸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纹样,而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和创意。
团花剪纸简介、特点及团花剪纸基本技法团花剪纸简介团花是中国剪纸历史最悠久、运用率最广泛的一种形式。
团花剪纸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民间剪纸艺术的一朵奇葩,其历史悠久,组织形式和谐,内容上多以谐音、隐喻象征来表达,生活中常用于人生礼仪,其深刻内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天合之美特征。
新疆古墓中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五幅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就是团花造型。
人们常用“花好月圆”、“合家团圆”等对圆形作隐喻。
圆形剪纸纹样,在人们的心目中,象征着圆满完整、十全十美、吉祥如意。
团花用途广泛,年节的窗花、婚礼的喜花、贺礼的礼花、甚至现代舞台装饰中都有它的身影。
团花重在一个“团”字。
作为折叠剪纸,它最能体现剪纸多次折叠、重复造型的优势。
团花的制作方法简便易学,关键在于掌握好几种不同的折叠方法。
以正方形纸的中心点为圆心,将其折叠成三折、四折、五折、六折乃至十折以上的相同等份,然后在其上剪制图形,每个图形自成单元,有相互勾连。
展开后便得到一幅均齐的、呈辐射状的团花了。
团花给人一种规整中起变化,散射中又有聚合的审美感受。
远看花团似锦,近看花中有意,团团相聚,花中有花是团花的一大特点。
团花之美还表现在信手而成的惊喜之中。
经过几番折叠的纸上不经意地剪上几剪刀,平展开来,意想不到的奇迹之花就在你手中绽放。
三折花制作技法1、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折叠,再对折一次,找出中心点后展开,回复到三角形状态。
2、然后以三角形底边中心点为轴心,将三角形折叠成三等份锐角,每个角60度。
3、绘上适形纹样,折叠剪制而成。
四折花制作技法1、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折叠一次。
2、再对角折叠一次。
3、再对角折叠一次。
4、描出图样。
5、剪下即成。
五折花制作技法1、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折叠,再对折一次,找到中心点后展开,恢复到三角形状态。
2、以三角形底边中心点,再对折留出大约30度的位置。
3、将图2对折的部分再对折一次。
4、欲留部分与对折部分重合,成为五等份锐角,每份5、随意剪出适形纹样。
剪纸艺术鉴赏知识民间剪纸的刀法形式除“锯齿”和“月牙儿”之外,还有诸如花朵、涡纹、云纹和水纹等。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剪纸艺术鉴赏文章,希望可帮助大家!剪纸艺术鉴赏:剪纸的表现形式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
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剪纸材料(纸)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
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
归纳前人的经验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纸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
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
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
根据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
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
”可以说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
2.构图造型图案化在构图上,剪纸不同于其他绘画,”它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往往有所突破。
它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由于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又可使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
它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
常见的有“层层垒高”或并用“隔物换景”的形式。
3.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纸在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得做到线条连接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
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山西的江萍剪纸,发展成为多色、套色、花色美,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求和、和中求殊”的原色、重彩艺术语言。
文化剪纸的起源中国传统文化剪纸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造纸术还没有发明,人们就运用各种能够镂刻的材料,比如在竹片、树皮、皮革、金箔上进行雕刻。
然后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材料的易取得性让剪纸进入到正轨,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同很多传统的文化艺术一样,剪纸艺术也是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这是由于明清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给各个艺术文化领域提供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也成为他们发展壮大的宝贵时期。
文化剪纸的种类在近两千的发展过程中,剪纸专门艺术并不是某个朝代某个地方的产物,它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生根发芽,滋长壮大。
就像是蒲公英的种子,散落到了全国各地,并且因为各地水土,风俗,人文等各不相同,所以最终出现的形态也不尽相同。
所以长时间,跨距离的发展导致了文化剪纸现在的种类万千,甚至不可尽数,我就只能从几个方面给大家分几个类别出。
根据材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用传统宣纸制作的剪纸和用其他类型材料制作的剪纸。
传统剪纸的做法是先将宣纸染成熟悉的中国红带风干以后熨平便进行创造。
但是在传统技法中,又可以分为单色剪纸和复色剪纸,就是以一种颜色出现还是多彩的底料进行混色。
而在单色剪纸中又氛围折剪类和迭剪类;复色剪纸也可以分为套色、拼色、染色和填色。
涉及不同工艺和不同风格,更能体现出我们剪纸艺术的高超。
除了用宣纸,也有很多使用金箔,竹板的剪纸,当然方法都差不多,只是流程稍显复杂。
按照剪纸样式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每一个大类都饱含了不同小类,一般的.民间手艺人不可能把每类剪纸造型都吃透,都只会侧重专注于某一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