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灰雀2套(部编版三上)
- 格式:pptx
- 大小:20.79 MB
- 文档页数:119
26 灰雀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类文阅读-26 灰雀黑鱼母亲一位垂钓新手去郊外钓鱼时,由于没有经验,竟然忙了大半天,一条小鱼都没有钓到手。
正在他感到十分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人正在用渔叉抓鱼。
出于好奇,他丢下渔竿,连忙跑过去看热闹。
这条小河中,长着许多水草,而河中间没有水草的地方,正好有一团青乎乎的小黑鱼苗在游动,两个农民正在黑鱼苗旁边忙碌着。
其中一位农民举着一把渔叉,随时准备叉鱼,另一个农民则用竹竿吊着一只小青蛙,在黑鱼苗的旁边晃动着,吊起的青蛙不时地吞食着小鱼苗。
正在这时,突然从水草中蹿出一条大黑鱼,只见它一口咬住了青蛙。
与此同时,举渔叉的那位农民迅速将渔叉刺向大黑鱼,渔叉不偏不倚地刺中了黑鱼的肚子,黑鱼在拼命地挣扎着,渔叉在河里晃动着。
此时,黑鱼的鲜血已将渔叉染红。
原来,黑鱼妈妈平时总是躲在鱼苗不远的水草中,暗中保护着它的孩子们,以防止青蛙来偷吃。
农民知道有黑鱼苗的地方,附近就一定会有大黑鱼,于是用一只青蛙来作诱饵,以引诱黑鱼出来。
黑鱼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挺身而出吃青蛙的。
(选自《让孩子深受感动的动物故事》中原农民出版社)1.文中“新手”一词的意思是()A.新参加工作的人。
B.第一次或者刚开始做某件事的人。
C.没有技术或没有经验的工人。
2.“不偏不倚”的意思是。
像这样“不X不X”式的词语还有、等。
3.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B2.不偏不歪,正中目标示例:不慌不忙不知不觉3.本文主要讲了一位垂钓新手看到农民用青蛙作诱饵,而黑鱼妈妈舍身保护幼鱼的事。
4.示例:我想到了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
我们要敬爱自己的母亲,也要对动物的母亲致以敬意。
勇敢的“胆小鬼”玲玲是班上有名的胆小鬼,什么都怕。
她最怕爸爸生气。
她爸爸发起火来,还打孩子呢。
一天,我上玲玲家去玩,一进门就看见有只小鸟儿被拴在木棍上,正在扑腾着乱飞……我问:“哪儿来的小鸟?”那是只()的小鸟,()的羽毛闪耀着()的色彩。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26灰雀(含答案)类文阅读-26 灰雀黑鱼母亲一位垂钓新手去郊外钓鱼时,由于没有经验,竟然忙了大半天,一条小鱼都没有钓到手。
正在他感到十分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人正在用渔叉抓鱼。
出于好奇,他丢下渔竿,连忙跑过去看热闹。
这条小河中,长着许多水草,而河中间没有水草的地方,正好有一团青乎乎的小黑鱼苗在游动,两个农民正在黑鱼苗旁边忙碌着。
其中一位农民举着一把渔叉,随时准备叉鱼,另一个农民则用竹竿吊着一只小青蛙,在黑鱼苗的旁边晃动着,吊起的青蛙不时地吞食着小鱼苗。
正在这时,突然从水草中蹿出一条大黑鱼,只见它一口咬住了青蛙。
与此同时,举渔叉的那位农民迅速将渔叉刺向大黑鱼,渔叉不偏不倚地刺中了黑鱼的肚子,黑鱼在拼命地挣扎着,渔叉在河里晃动着。
此时,黑鱼的鲜血已将渔叉染红。
原来,黑鱼妈妈平时总是躲在鱼苗不远的水草中,暗中保护着它的孩子们,以防止青蛙来偷吃。
农民知道有黑鱼苗的地方,附近就一定会有大黑鱼,于是用一只青蛙来作诱饵,以引诱黑鱼出来。
黑鱼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挺身而出吃青蛙的。
(选自《让孩子深受感动的动物故事》中原农民出版社)1.文中“新手”一词的意思是()A.新参加工作的人。
B.第一次或者刚开始做某件事的人。
C.没有技术或没有经验的工人。
2.“不偏不倚”的意思是。
像这样“不X不X”式的词语还有、等。
3.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B2.不偏不歪,正中目标示例:不慌不忙不知不觉3.本文主要讲了一位垂钓新手看到农民用青蛙作诱饵,而黑鱼妈妈舍身保护幼鱼的事。
4.示例:我想到了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
我们要敬爱自己的母亲,也要对动物的母亲致以敬意。
勇敢的“胆小鬼”玲玲是班上有名的胆小鬼,什么都怕。
她最怕爸爸生气。
她爸爸发起火来,还打孩子呢。
一天,我上玲玲家去玩,一进门就看见有只小鸟儿被拴在木棍上,正在扑腾着乱飞……我问:“哪儿来的小鸟?”那是只()的小鸟,()的羽毛闪耀着()的色彩。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灰雀》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理解和背诵《灰雀》,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灰雀的勇敢、善良和坚韧精神,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关爱和珍惜。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灰雀》。
2. 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灰雀的勇敢、善良和坚韧精神,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关爱和珍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灰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巩固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生字词,熟读课文,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灰雀》2.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4.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灰雀的勇敢、善良和坚韧精神。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复习生字词,熟读课文。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思考:灰雀的勇敢、善良和坚韧精神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6课《灰雀》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共6题;共44分)1.看拼音,写词语huīquè jiāo wài kěxīnán hái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chéng shífěn bǐdòng sǐhuò zhě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答案】灰雀;郊外;可惜;男孩;诚实;粉笔;冻死;或者【考点】拼音,词形,灰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雀、郊、惜、冻”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辨字组词。
郊________ 渣________ 诚________效________ 查________ 城________胸________ 低________ 惜________淘________ 底________ 蜡________【答案】郊外;渣子;诚实;胸脯;很低;可惜;效果;检查;城市;淘气;河底;蜡烛【考点】字形,字义,词形,灰雀【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1)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2)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3)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4)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5)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6)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7)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郊外、渣子、诚实、胸脯、很低、可惜、效果、检查、城市、淘气、河底、蜡烛。
第26课《灰雀》教案、反思、作业含答案教学目标1.会认“宁、惹”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郊外、散步、欢快、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那些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宁、惹”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郊外、散步、欢快、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师:《灰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个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去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过关检测同学们,课前大家认真地预习了本课,你在预习中有哪些收获和疑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次闯关比赛。
(一)第一关:随文识字词(课件出示5)出示比赛规则闯关任务:逐段读文,圈画出生字新词,读准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尤其注意多音字、平翘舌音。
过关奖励:完成任务的选手奖励“智慧星”一颗,取得星星最多的小组评为优秀小组。
1.闯关准备(1)自由朗读《灰雀》,圈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小组内朗读生字、新词。
2.闯关过程(课件出示6:生字)quèjiāo yǎnɡ fěn lì nán huò zhě dònɡ xī kěn chénɡ 雀郊养粉粒男或者冻惜肯诚(1)指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