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的网箱养殖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64.47 KB
- 文档页数:2
草鱼养殖的讨论和分析1、关于放养密度和产量的计算。
很多人喜欢用单位面积来计算放养密度和鱼产量,本人认为这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方法应该是以单位体积来计算放养密度和鱼产量。
因为鱼生活在立体的水体空间里,同样面积的网箱,2m深箱体的容鱼量和产量肯定比4m深箱体的少。
2、关于江河网箱的适宜深度和合理放养密度。
江河网箱的深度以2-4m为宜,此深度的好处在于便于观察鱼的活动状况、摄食情况和起捕操作;放养密度应根据上市规格而定,若预定上市规格为3.5~4kg,则放养密度以30-40尾/m³为宜,预定上市规格为2.5~3.5kg,则放养密度以4O~50尾/m³为宜。
3、“浮粪”的形成原因分析。
投喂饲料的鱼拉的白色透明呈长条状浮于水面的粪便,俗称“浮粪”。
对于“浮粪”的成因,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说是肠炎前的征兆,有的说是消化不良引起,还有的说是肠内分泌的消化酶不够引起肠壁脱落而造成。
经认真观察,“浮粪”现象多在当年11月至次年4月水温低于25℃而投喂量又未减少时发生,“浮粪”为白色透明实心物体,有些“浮粪”还粘连着未消化的颗粒饲料,分析为投喂量过大、投喂时间过短,鱼未来得及将饲料彻底消化便排出而形成,经过用三黄粉拌料连喂三天、适当减少投喂量和延长投喂时间等调整后,“浮粪”现象明显减少或消失。
4、关于水体消毒问题。
有些人认为洪水期间水体浑浊、水温较高,细菌、病毒等繁殖较快,应该加强水体消毒并每5~7天左右作一次清洗网箱。
实践证明这种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由于洪水期间水流较快,做水体消毒不仅收效甚微,而且还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此外,洪水期间藻类、青苔等难以附着箱体,不存在堵塞网目影响箱体内外水体交换的问题,清洗网箱还有可能造成鱼体受伤感染疾病的不良后果。
但在水流和缓、水质清澈的非洪水季节,用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等作水体消毒加内服抗生素对治疗水霉病、腐皮病和细菌性烂鳃病等有良好的效果。
网箱养草鱼的具体方法
在河塘水库采用网箱饲养草鱼,技术易掌握,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一般每平方米可产商品鱼50―70公斤,是池塘养鱼的几十倍,而且便于管理和捕捞。
具体做法是:
一、备好网箱可选择以下几种大小规格的网箱较为适宜,即:4×6×2.5米、5×5×2.5米、4×7×2.5米等,网目均为2.5―3厘米。
最好采好封闭式聚乙烯网箱。
网箱应设置在山塘、水库水深4米以上的水域。
框架用4根毛竹扎成,网箱上口超出水面20―30厘米。
箱底四角用石块制成沉子,用缆绳将网箱固定于水面。
网箱下水后7―10天放入鱼种。
二、鱼种选择草鱼种应选择体长20厘米左右的大鱼种为宜,每平方米放养20―30尾,其中老口鱼种(尾重250克左右的)占1/3,搭配5%的鲤鱼种,吃草鱼粪便及残渣。
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溶液浸洗鱼种5分钟,放鱼种时间一般在3月,最迟4月放入网箱。
箱内设置食台。
先投喂半个月的精饲料,然后改为青饲料。
三、投喂饲料实行“四定”:定量、定位、定时、定质。
每天上下午各投草料1次,每天投料量占鱼体总量的10%。
随着鱼体的增长,投草量可逐渐增加,以鱼群能在1―2小时内吃完为宜。
草料来源可利用附近荒地种植小米草、苏丹草、象草、杂交狼尾草等优质高产牧草,可随时割草投喂。
- 1 -。
养殖技术-草鱼的水库和网箱养殖技术1 山区中小型水库草鱼高产精养技术1.1 产量设计和鱼种投放:根据水源条件、水交换量大小,水库大小、水深消落区大小,以及管理水平等设计产量,以夏季高温时的最低水位水面面积建议亩产300-400kg。
养殖模式、鱼种搭配比例、计划投放鱼种数量。
鱼种放养注意事项①时间:元旦至春节期间,水温10℃左右进行,要求在晴天早晨或傍晚投放。
地点:水库中上游浅层水域、库汊库湾之上风处。
②长途运输的鱼种、鱼苗下库前应有一个缓冲过程,鱼种水温温差小于5℃,鱼苗水温温差小于3℃。
③严禁放养带有传染病的鱼种鱼苗,放养时应进行鱼体、工具消毒,鱼体可用2%-5%的食盐水消毒,工具可用漂白粉或硫酸铜等消毒。
1.2 饲养管理饲料:应用硬颗粒、膨化全价配合饲料。
饲料品种选用主养草鱼专用的饲料。
投饵:用投饵机。
管理:每天观察记录水温、溶氧、投饵量、鱼活动摄食等情况。
1.3 设施:设置拦鱼网防止逃鱼,拦鱼网的网长和高度均比拦截处的实际宽度和深度分别增加10%-15%,网目大小以放养鱼类大小而定,采用打桩式和抛锚式两种方式安装固定。
必须具备现代养殖管理的设施,如增氧机、投饵机、吊网用的提升机,溶氧快速测定仪等。
1.4 水库施肥:肥料养鱼是水库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
水库施肥的原理是增加水体中各种营养物质浓度,依靠太阳光促使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浮游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水库的浮游生物量,以提高滤食性的鲢、鳙鱼的产量。
如有投饵应注意投饵对水质、水肥度的影响,确定是否施肥与施肥量的大小。
有机肥:指绿肥、厩肥、人粪尿、生活污水等。
有机肥应发酵后投入,肥效较持久,既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
无机肥:无机肥使用简单、肥效快、价格低廉、养鱼效果好。
是水库施肥养鱼的主要手段,但肥效短。
无机肥主要有复混肥、微量元素、肥料增效剂等。
氮肥如碳铵NH4HCO3;磷肥如过磷酸钙;有机肥、无机肥配合使用,可相互取长补短,使水体肥力充足、肥效稳定持久。
DB510422T 058-2012 二滩鱼网箱技术规范前言为规范盐边县水产品养殖秩序,加快水产品产业化养殖步伐,大力进展二滩鱼,促进盐边县渔业进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与表述。
本标准由盐边县水产渔政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盐边县水产渔政局、攀枝花市盐边质量技术监督协会。
二滩鱼网箱技术规范1 范畴本标准规定了盐边县二滩鱼养殖用网箱的规格、箱体、装配要求、技术条件、附属设施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攀枝花市盐边县行政区域二滩鱼养殖网箱。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关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050 聚丙烯单丝或薄膜绳索特性GB/T 18673 渔用机织网片GB/T 18674 渔用绳索通用技术条件SC 4001 渔具差不多术语SC/T 4005 要紧渔具制作网片缝合与装配SC/T 5021 聚乙烯网片经编型SC/T 5028 聚酞胺复丝机织网片单线单死结型3 术语和定义SC 400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网盖防止养殖对象向上逃逸的部件,位于网箱顶部。
3.2 网侧组成网箱主体空间的部件,位于网箱的四面。
3.3 网底防止养殖对象向下逃逸的部件,位于网箱的底部。
3.4 上纲网箱上部边缘,承担网箱要紧作用力的纲索。
3.5 下纲网箱底部边缘,承担网箱要紧作用力的纲索。
3.6 侧纲装于网箱四个棱边处,垂直于上、下纲并与上、下纲相连的纲索。
3.7 力纲为加大网衣中间或缝合处承担作用力,幸免网衣破裂处扩大的纲索。
3.8 固结绳用于固定网箱位置的绳索。
3.9 绳圈用于网箱套桩固定和保持网箱形状。
4 网箱规格常用网箱的规格系列见表1。
表1 网箱规格单个网箱面积系列尺寸长×宽(米)高(米)<30平方米3×3 4×3 5×3 4×4 5×5 7×42-5 30-60平方米8×4 7×5 6×6 8×5 8×6 9×5 10×6 12×5>60平方米5n×11.5 5-9注:按照地势n可为1,2,3,4,5......。
网箱速产高效养殖草鱼技术草鱼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常见鱼类,以其肉质鲜美、口感细腻而备受消费者喜爱。
在传统的养殖方法下,草鱼的生长速度较慢,养殖成本较高,养殖效率不高。
为了提高草鱼的养殖效率,满足市场需求,现在已经出现了网箱速产高效养殖草鱼技术。
这种新技术采用网箱养殖,能够提高草鱼的生长速度,降低养殖成本,实现高效养殖。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网箱速产高效养殖草鱼技术。
一、选址和场地准备网箱养殖需要选址在水质优良的水域,通常选择湖泊、水库、河流等水域进行养殖。
选址时需要考虑水质、水深、水流情况,选择适合草鱼生长的环境。
要做好场地准备工作,清理水域杂草杂物,搭建好网箱养殖的基础设施。
二、网箱选型和布局设计在选址确定后,就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箱进行养殖。
网箱的选型需要考虑到草鱼的生长需求,便于鱼群的觅食和游动。
网箱的布局设计也需要合理,避免鱼群之间的拥挤和过度竞争,保证草鱼的养殖效果。
三、水质管理在网箱速产高效养殖草鱼技术中,水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水质污染。
其次需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中氧气含量充足,避免因氧气不足而影响草鱼的生长和健康。
四、饲料管理饲料是草鱼养殖中的关键因素,正确的饲料管理能够提高草鱼的养殖效率。
在网箱养殖中,需要选用适合草鱼的饲料,如混合饲料、自制饲料等。
并且,要根据草鱼的生长状况进行科学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影响草鱼的健康和生长。
五、定期清理在网箱养殖中,定期清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定期清理网箱内的杂物、鱼粪等,能够保持水质清洁,减少鱼的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草鱼的养殖效率。
六、疾病防控在网箱速产高效养殖草鱼技术中,疾病防控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工作。
要定期检查草鱼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鱼群中的疾病,防止疾病扩散,保证草鱼的健康成长。
七、市场销售养殖结束后,需要做好草鱼的市场销售。
通过合理的市场定位和销售渠道,将养殖的草鱼销售到市场上,获取经济效益。
草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草鱼养殖周期是多久1、池塘条件:池塘长宽比为5:3,水深约为1.5-1.8m,水源的水质好且无污染,PH值则为6.6-7.8。
2、放养鱼种:先用含0.01-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鱼体3分钟,随后放入网箱中并注射三联疫苗,然后放入鱼塘,投放时间为晴天。
3、投喂饲料:建议定时投喂并投喂蛋白含量约为32%的颗粒状饲料,同时还要及时把残饵清理干净。
4、养殖密度:鱼苗的密度一般以在22-30万尾/1000平方米为宜。
一、草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1、池塘条件(1)池塘的长宽比一般为5:3,水深一般在1.5-1.8m左右且以不低于1.5m为宜。
(2)要求养殖水质良好且无污染,可以确保草鱼能够正常的生长发育,PH值以在6.6-7.8为宜,一般情况下,呈中性或者弱碱性的水质利于草鱼的生长,而过酸的水质则会加大草鱼染病的几率,同时当草鱼长期都生活在碱性的环境中时,则会抑制草鱼的呼吸系统,并对它其他的生理机能造成影响。
(3)在池塘的底部一般可以加入适量的污泥,能保持鱼塘的水分、促进有机物矿物质化。
2、放养鱼种(1)需要选择大小适中、健康的优良鱼苗,确保养殖质量。
(2)一般可以在晴天投放,且在投放前需要把鱼种放在3%的氯化钠水溶液,或者含0.01-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3分钟,其目的在于杀灭鱼体表面的寄生虫或者致病菌。
(3)接着将鱼种放入网箱中,并注射三联疫苗,随后放入鱼塘中。
3、投喂饲料(1)一般可以投喂蛋白含量约为32%的颗粒状饲料,为了确保能够做到定时投喂,可利用自动投料机分别在早上8点、11点、下午2点与5点进行4次投喂。
(2)应根据天气状况、水质、鱼的进食状况等情况合理的调整投料次数,避免草鱼过度吃食,而在高温气候条件下,一般需要严格控制投食量,待鱼吃到8成饱后一般可以停止继续投食。
(3)需注意,每天需要把没有吃完的饲料清理干净,避免影响水质。
4、养殖密度(1)需要合理的控制鱼苗数量,因为当养殖密度太大后,便容易出现缺氧、水质差等情况,破坏草鱼的生长情况,并加大疾病发生和传播的几率,使得鱼苗死亡。
网箱的设计与网箱养殖技术摘要网箱养殖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养殖方式,介绍了网箱的设计,包括网箱的结构、材料、类型、设计等方面;同时详细介绍了网箱养殖技术,包括适合网箱养殖的品种、培育鱼种、养成鱼等内容,以期为渔业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司网箱;设计;养殖技术由于山区池塘少、面积小,池塘养殖没有经济效益,水库网箱养殖效益可观。
网箱养鱼是利用竹、木、金属网片或合成纤维等为网身材料,装配成一定形状开放式或密闭式的箱体,设置在流水中,通过高密度的投饵精养或不给饵而利用水中的浮游生物作为食物达到高产的一种养殖方式。
这种方式具有机动、简便、产量高及适应水域广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特别是一些大中型水库,为网箱养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网箱的设计1.1网箱的结构与材料(1)网衣。
目前最广泛采用的是合成纤维,渔业上采用的有聚酰胺类、聚脂类、聚乙烯类和聚氯乙烯类等。
在网箱中最常用的是聚乙烯类,其中比重为0.94~0.96,能浮于水面,几乎不吸水,并有较好的强度,耐日照且价格较便宜。
渔业上使用得最为普遍。
(2)框架。
对于浮式网箱,一般用竹木或金属管搭成“口”字“田”形框架,用来固定网衣和使网衣张开成形。
(3)撑桩架。
对于固定网箱主要用撑桩来支撑网箱,一般用圆木或毛竹打束好4个角桩,再在每个边上间隔距离打上间桩,网衣可直接挂在桩上。
(4)浮子。
目前常用密封油桶、玻璃浮球、泡沫等作浮子来支撑框架浮于水面。
(5)沉子。
材料主要有铅块、铁块、石块,将这些材料包装好不要露出棱角划伤网衣,在网箱中4个角用绳索系在框架或角桩上,压沉网衣,箱中央再放入一个稍轻的沉子,保证箱底整体下沉。
目前也有部分养殖户用镀锌铜管焊接成“口”字型,四角用绳吊在桩架或角桩上,沉入箱中,其中大小比网箱面积略小一些即可。
(6)固着器。
一般使用铁锅作为固着器,有时也可用2个桩来固定网箱,将绳的一端系在箱角上,另一端系在桩上,固定绳索一般要留长一些,以须水位上涨时,箱能随之上升。
“瘦身”草鱼、鳙鱼养殖经验总结摘要:吊养不是简单的池塘饥饿养殖,仍需培养丰富的生物饵料,严格的管理措施和生产制度是生产高质量水产品的有效保证,收购前需进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的抽样检测,以规避药残风险。
2007年,佛山顺德区一家水产养殖场的草鱼、鳙鱼两个品种顺利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是佛山首个获得该绿色认证的水产品,同时也是目前广东唯一一家能同时拥有两个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品种的养殖场。
为宣扬和推广绿色水产养殖技术,本文对该养殖场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环境概况该养殖场位于顺德区龙江镇,处于珠江水域下游的西江河道甘竹滩畔。
此处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水酸碱度适中,微生物丰富,水质清澈,溶氧充足,附近无大型工厂及其它污染源。
河堤内池塘面积200多亩,河堤外网箱面积3.6亩。
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湛江)实地测定,养殖现场大气、水体、土壤等产地指标均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
二、吊养过程1、收购成鱼从珠三角地区养殖户的鱼塘收购健康、鲜活、符合规格的半成品或成品鱼。
收购前要进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的抽样检测,合格方可收购。
运回暂养场过程中不能往装运水体中添加任何违禁药品。
2、池塘暂养先将特定的池塘拉网间隔分作多片,然后按照种类或规格分开放养,以免相互攻击。
收购回来的成鱼放池塘暂养一个月以上,以恢复和治疗鱼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伤,淘汰弱小个体。
期间,不投喂任何饲料,只投活性微生态制剂以调节水质以及培养生物饵料。
如果收购回来的是半成品草鱼,则先在池塘养殖到符合上市规格该养成过程需要投喂青饲料(以象草为主),并配以经过国家绿色认证的绿色浮性配合饲料。
3、河道吊养在池塘暂养一段时间后转移到位于西江河道的网箱中再养一个月以上。
利用河道流水使鱼在游动中排出体内毒素,消耗多余脂肪。
三、日常管理1、坚持巡塘在池塘暂养阶段,坚持每日早中晚巡塘检查,检查各种设施是否完好,观察水质变化和活动情况,观察是否有病害出现及缺氧浮头现象,观察鱼的体重变化和有无污物、死鱼等,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