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从世界看中国1(2019年9月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352.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我国国土面积为960 万平方千米,名列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三。
3.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 个。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 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台湾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近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造成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晨昏差异的原因是经度位置,造成海南岛和黑龙江季节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
6.省级行政区:分级,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位置▲(1)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三级(2)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34 个省级行政单位:(以下为简称)7.①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②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③纬度位置最低的是海南;④最偏北、纬度位置最高、最偏东、最先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⑤完全在热带的是海南;⑥北回归线穿过的有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2010 年,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二胎政策:2016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1、我国人口密度:我国人口密度为143人/ 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某地区人口数(人)/ 该地区面积(平方千米)2、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匀,大致以黑河- 腾冲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东部地区面占43%,人口占94%;西部地区面积占57%,人口占6%。
人口东多西少(人口分布的特点)3、造成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地形;东部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海拔较高,以高原、山地为主。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课题疆域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尝试运用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理解我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原因。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4.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能够在图上指出主要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说出其简称和行政中心。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读图、观察地球仪,进一步巩固学生读图、用图的方法。
2.通过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初步掌握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举行各种活动和展示资料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地图上熟练掌握重要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说出其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省级行政区域的轮廓特征和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内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的视频资料)每天早晨,鲜艳的五星红旗都会随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在祖国的心脏——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升起,我们每个人都为出生和成长在这个伟大的国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从今天开始,我们地理课开始了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先认识其辽阔的疆域。
自主学习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3.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我国的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知识网络】半球位置 东半球 北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跨纬度广,大部分在中纬度,属于北温带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位置优越有利于农业生产优越性 有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陆地领土 960万平方千米疆域辽阔 海洋国土37万平方千米陆上国界线 2万多千米疆界绵长 大陆海岸线 1万8千多千米省(自治区、直辖市) 划分 县(自治州、自治县、市) 乡(民族乡、镇)34个省级行政区 名称简称分布 [内容提要]本节主要包括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组成和行政区划。
重点是从我国的地理位置入手,理解其优越性,学会分析和评价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
难点是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轮廓及省级行政中心在地图上的位置。
分析和评价地理位置,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我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生产影响最大,我国南北跨近50个纬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海陆位置使我国东部降水丰沛,利于农业生产,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海上航运;西部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的陆上交通便利。
国土组成和行政区划这两部分涉及的地名很多,空间概念的建立非常重要。
学习时要注重地图的作用,多识图、读图、指图、记图、填图、画图,将地理名称落实在地图上。
运用地图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方法有很多:①在地图上联系其他已知的重要地理事物,如某某在太行山以西,某某流经某某省;②在地图上分区域记忆,如东北为黑、吉、辽三省,西南为川、黔、滇三省;③在地图上根据相对位置记忆,如某某和某某,某某和某某;④在地图上根据各省区的形状记忆,如某某像只皮鞋,某某像肉骨头。
另外,动手做拼图游戏,指图竞赛,省区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的抢答比赛能很好的帮助记忆,运用歌诀记忆邻国、省区也很有效。
【综合能力训练】一、填空1、举出两个能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疆界漫长的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要求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3.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注其名称。
4.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课时安排】2~3课时。
【位置优越】1.引入新课(1)由于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因此教材对如何教学我国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图要求。
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例如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进而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2)直接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例如蒙古等),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一些岛国(例如日本等),由于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
教学准备《歌唱祖国》歌曲录音、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学生: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纬度近50度。
教师归纳: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她感到自豪。
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地建设她。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二、新课教学(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看图知位置由于七年级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
对于半球位置,可利用课本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
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请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图1.2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来就可以了。
位置问题讲完后,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
”过渡到课本P3“活动”。
2.讨论知优越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以组织学生分两大组针对课本P3“活动”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对比分析,在讨论中得出结论。
归纳如下:(1)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纬度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总结要点图解知识清单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位置1.中国在东半球,北半球。
(半球位置)2.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西接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海陆位置)3.海陆兼备,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南部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
(纬度位置)补充知识点:寒带国家的区分方式:南纬/北纬66.5度或以上二.国土辽阔1.面积:世界第三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二大:加拿大998万平方千米世界第四大:美国937万平方千米2.四端点:东:乌苏里江西:帕米尔高原北:漠河南:曾母暗沙补充知识点:时差计算:24小时/360度=时差/两地纬度差3.海洋:从小到大顺序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三.行政分区我国实行三级分区制度:1.省级行政区(共34个,要求会学生必须会背诵)2.县级行政区(也称为市)(超过60个)3.乡级行政区四.直辖市1.特点:(1)面积小(2)人口密集(3)经济水平高2.4个直辖市(要求会背):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京,津,沪,渝)五.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六.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桂,宁,新,内,藏)七.34个省级行政区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黑吉辽)大西北:新疆,甘肃,蒙古,宁夏,陕西(新内甘夏西)西南边陲:西藏,青海,四川,云南,贵州(青藏云贵川)华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港澳(两广东西一海南,一建一湾连港澳)华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京津两山分东西)华中: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江西,湖南,湖北,重庆(两江苏杭,两湖南北一上海,江安重庆)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一.中国的人口中国的人口位居世界第一,总计约14亿。
世界人口约70亿,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即每四个人中,总会有一个中国人)。
印度排名第二,人口约12亿。
二.中国人口的特点1.数量大2.增长速度快:原因:a.经济发展b.没有战争c.医疗水平高三.人口众多的问题所在1.住房问题及用地问题2.交通问题3.人均占有资源陷入危机4.就业危机5.环境恶化四.应对措施1.计划生育(法定)2.晚婚晚育(非强制性)五.中国人口的分布中国的人口密度:143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口/面积)中国人口密度特点:1.东多西少2.沿海多,内陆少3.平原多,高山少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1.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由一级到三级)2.三级阶梯3.影响:(1):气候平原地区有大量的降水(2)河流:自西向东(3)水能:落差大,用水发电(4)人口:东多西少4.地形:两原两地一丘陵中国是地形复杂多样的的国家,有五大地形(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气候的组成:气温(决定冷热感觉),降水量(决定干湿感觉)全世界气候数量:11种亚洲气候数量:9种中国气候数量:5种气候-----六六大顺:中国气候特点:1.南暖北冷(一月时,纬度影响)2.青冷普热(七月时,地形影响)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0℃等温线湿度:认识湿度:等降水量线课本引入:P34 图2.18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火烧寮(6558毫米/年)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托克逊(5.9毫米/年)课本引入:P36 图2.22中国降水量特点:东南多,西北少(遵循六六大顺中的”沿海多,内陆少“)雨季和旱季:降水量大于100毫米为雨季,小于50毫米为旱季我国季风气候显著:1.冬季风(陆地季风吹向海洋,一般冬季风时期为旱季)3.夏季风(海洋季风吹向陆地,一般夏季风时期为雨季)我国气候类型:季风和非季风(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第三节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一.众多的河流1.外流河(95%)(珠江,长江,黄河)2.内流河(5%)(塔里木河)二.湖泊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第四节中国的父亲河-----长江长江:总长6300千米,宽180多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水能宝库,也无疑是一条重要的运输动脉长江的发源是唐古拉山脉的沱沱河,注入的海洋是东海,流经省份有青海,四川,云南,西藏,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流经的地形有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盆地(四川盆地),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点: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是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口长江的上游是资源宝库,中游却有许多问题,中游水流急,洪水汛期长,且多曲,多支,下游部分水流平,江阔水深第五节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黄河的发源地是巴颜喀拉山脉的约古宗列曲,长度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的第二长河,长度为5500千米,其注入渤海,黄海,经过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经过了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平原(华北平原),分界点为河口,桃花峪黄河上游所面临的严峻局面: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中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什么是资源:即指对人类有利用性的物质,称为资源一.资源的分类资源可分为人造资源和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又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二.中国的资源情况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三.应对措施课本引入:P66 1.垃圾分类2.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的物品3.拒绝贺卡第二节水资源人体内63%是水分水资源:广义理解:地球上所有水的总称狭义理解:地球上所有的淡水资源(河流,淡水湖泊,浅层地下水)淡水仅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2.5%,而可用淡水仅占0.3%,这说明了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海陆兼备。
(3)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陆地面积:约960万Km2,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2)领土四至:最东: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0E) ;最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0E) ;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0N) ;最北: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0N)。
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海岸线:1.8万多千米。
(4)陆上邻国: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6)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一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一舟山渔场。
(7)半岛、岛屿:主要半岛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主要岛屿一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
三、行政区划(1)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附录:具有典型的地理特征的省级行政区域。
(1)黑龙江省:地理位置最北(纬度最高)和最东。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最西,陆地面积最大,毗邻国家最多(有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共8个)。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辽阔的陆地领土】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º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º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ºE)【广袤的海洋国土】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
【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中国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三、34个省级行政区【三级行政区划】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重点易错题选择题1、有关中国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分布西部密集,东部稀疏B.人口总数世界第二位C.民族分布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特点D.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答案:C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人口分布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人口总数世界第一位;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所以正确的是C。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疏B.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答案:A试题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国实行了“二孩”生育政策,但不能说不再实行计划生育;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我国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考点:我国人口和民族。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省市陆续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实施“单独二孩”的主要目的是①可以迅速提高人口素质②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③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④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省市陆续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的生育率过低,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比例失调,实施“单独二孩”其目的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也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单独二孩”的有关知识.4、小明做的暑假旅行攻略中,不可能实现的活动是()A.在西安吃肉夹馍B.在内蒙古草原上骑马C.在青藏高原参加泼水节D.在哈尔滨欣赏圣•索菲亚教堂答案:C肉夹馍是西安的特色饮食,故A正确;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为主,是我国的四大牧区之一,故B正确;泼水节是云南傣族的民俗,青藏高原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且自然环境高寒,不适合泼水活动,故C错误;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的旅游景点,故D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大的东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临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的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局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____,居世界第三。
4.中国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73°E)。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N)。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14个陆上邻国分别是:朝鲜、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韩国、____、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____海峡属东海6.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____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自治区。
中国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广东省。
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自治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从世界看中国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从世界看中国第十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一、辽阔的疆域位置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为一海陆兼备的国家。
经纬度位置:位于东半球,大部处在北温带。
最北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处。
南北相距: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疆域(960万㎞2居世界第三)5500千米影响:南北地区热量的显著差异。
最东端:黑龙江、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东西相距: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5000千米东西地区降水量的显著差异,东西地方时差近5小时。
长1.8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海上疆界疆域组成部分——领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至12海里的海域。
疆界边缘水域:渤海(内海)、黄海、东海、南海。
陆上疆界:20000多千米,陆上邻国15个。
行政区划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省级行政组成:省23个、自治区5个、直辖市4个、特别行政区2个。
二、众多的人口人口众多:总人口12.95亿,约占世界人口1/5以上,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增加了沉重压力。
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2%,其余少数民族人口占8%。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集中东部和中部。
民族分布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政策:在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