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
- 格式:ppt
- 大小:9.18 MB
- 文档页数:45
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1. 引言1.1 研究背景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尤其在重症医学科和呼吸科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潜在致病性。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过度使用,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泛耐药(Pandrug-resistant)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难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
在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过程中,替加环素已经被广泛应用。
替加环素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其对多药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关于替加环素在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评估替加环素在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的实际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2. 分析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不良反应情况,了解其安全性及耐受性。
3. 提出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基本信息是了解病人情况的第一步,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以下是需要了解的基本信息:1. 性别:男性或女性2. 年龄:患者的年龄范围,比如18岁到80岁3. 病史:患者是否有慢性疾病或手术史4. 症状:患者在就诊时主要表现出哪些症状,比如咳嗽、呼吸困难等5. 体征: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6. 实验室检测结果:患者的血液、尿液、影像学检查等结果7. 其他相关信息: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家族史等通过整合这些信息,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调整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疗效分析魏小杰 陈雨燕▲ 罗 斌 林水玉 朱烨芳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福建福州 350108[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4例。
对照组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替加环素静脉滴注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临床症状与实验指标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细菌总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研究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与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两组治疗前白细胞计数(WBC)、C 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WBC、CRP 及PCT 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临床症状[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0)24-92-04Efficacy of cefoperazone sulbactam combined with tigecycline inthe treatment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neumoniaWEI Xiaojie CHEN Yuyan LUO Bin LIN Shuiyu ZHU Yefang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jian,Fuzhou 350108,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efoperazone sulbactam combined with tigecyc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neumonia. Methods A total of 108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April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54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efoperazone sulbactam sodium intravenous drip, and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igecycline on this basis. The treatment effect, bacterial clearance rate,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experimental indexe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bacterial clearanc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The time of pulmonary rales disappearance and body temperature returning to normal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WBC, CRP and P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 >0.05). After treatment, WBC, CRP and PCT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 <0.05), and WBC, CRP and PCT level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cefoperazone sulbactam and tigecyc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neumonia has high efficacy and safety,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ody's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shorten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Key words] Cefoperazone sulbactam; Tigecycline; 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neumonia; Clinical symptoms▲通讯作者目前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可选择的抗菌药物较少,且治疗难度较大,导致患者预后不尽理想。
2012年11月护理学报November,2012第19卷第11A期Journal of Nursing(China)Vol.19No.11A【药械护理】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用替加环素治疗的不良反应监护陈细秀,周笑芬,全清霞,陈彩艳(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浙江温州325000)[摘要]总结ICU1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用替加环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监护。
本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6例,急性胰腺炎2例,腹泻2例,肝功能损害2例,低钙血症2例,皮肤过敏反应1例,上肢浅静脉炎1例。
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与精心护理,所有患者不良反应消失或减轻。
替加环素作为多重耐药菌一线药物治疗失败后推出的一种新型抗菌药物,在ICU用于对抗多重耐药菌中越来越被重视,ICU护士应该掌握其用药时间和用药方法,用药期间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护,按医嘱及时送检各种标本,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
[关键词]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替加环素;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969(2012)11A-0059-03Adverse Reaction Monitoring of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Treated byTigecycline in ICUCHEN Xi-xiu,ZHOU Xiao-fen,QUAN Qing-xia,CHEN Cai-yan(ICU,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Wenzhou3250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dverse reaction monitoring of15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treated by tigecycline in ICU.The adverse reaction of tigecycline included6cases of nausea and vomit,2acute pancreatitis,2diarrhea,2 liver damage,2hypocalcemia,1allergic skin reaction and1superficial phlebitis of upper limb.All the adverse reaction alleviated or disappeared after the treatment.During the process,ICU nurses are required to know the tim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dication.It is necessary for nurses to monitor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igecycline and report it timely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drugs.Key words:ICU;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tigecycline;adverse reaction替加环素(tigecycline)是一种新型广谱抗菌药物,为首个用于临床的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其结构与四环素相似,于2005年6月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
替加环素用于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7-04-21T14:41:11.4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作者:张润华[导读] 探讨替加环素用于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大理州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摘要:目的:探讨替加环素用于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皆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使用替加环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总例数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100%;对照组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总例数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3%;87%。
结论:替加环素治疗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避免患者产生耐药性。
关键词:替加环素;多重耐药菌感染;效果ICU重症室是重症患者接受治疗的区域,重症患者因疾病复杂且难以治疗往往需要大量药物治疗,同时,患者接受手术后为了抗感染抗病毒也需要使用大量的抗生药物,而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和大量使用使患者产生耐药性,甚至是引起微生物繁殖变异,最终就导致了多重耐药菌感染[1]。
因此,在临床治疗患者中,若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必须坚持适量适度,结合患者病情给药。
对于ICU重症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了防止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必须采用相关措施抑制致病细菌的繁殖和滋长。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替加环素用于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整理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32岁,平均年龄(50±1.8)岁。
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观察组合对照组各30例。
替加环素对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及其临床应用替加环素(tigecycline)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新一代的甘氨酰四环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以及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高度敏感。
临床试验证明替加环素对治疗复杂的腹腔感染和皮肤感染有良好的疗效,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中可考虑合理应用。
标签:替加环素;抗菌活性;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替加环素(tigecycline)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甘氨酰四环素,是在米诺环素的9位上添加叔丁基甘氨酰氨基而成的米诺环素的半合成衍生物。
由于结构改造使得替加环素的抗菌活性优于其他四环素药物,具有抗菌谱广,细菌耐药性低等优点,对临床常见G+菌、G-菌、厌氧菌都有效,特别是多重耐药菌,如MRSA、VRE、PRSP等,均有很高的体外敏感性。
FDA正式批准用于治疗复杂性成人腹腔感染、复杂皮肤及其软组织感染的一线用药,对治疗复杂的腹腔感染和皮肤感染有良好的效果[1-2]。
本文对替加环素抗耐药菌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如下。
1 替加环素的抗耐药菌作用替加环素抗菌谱广,覆盖常见G+菌、G-菌、厌氧菌、非典型病原体,对临床常见耐药菌也具有抗菌活性包括:(1)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2)对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较高体外敏感性[3];(3)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有一定抗菌活性[4]。
1.1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研究表明,替加环素对肠球菌属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5]。
对万古霉素耐药不影响肠球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其抗菌活性分别是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8倍和16倍[6]。
梁慧等[7]将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对多重耐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93株多重耐药的屎肠球菌,仅36株(38%)对米诺环素敏感,而对替加环素呈现100%敏感;5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均对替加环素敏感;周澎涛等[8]报道的根据TEST和SENTRY的研究数据表明:替加环素对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有效,其MIC90为0.12~0.15 μg/ml,对全部22株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的MIC90为0.12 μg/ml,提示替加环素对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替加环素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药学监护【摘要】目的:分析药学监护应用于替加环素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对减少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的影响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替加环素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则开展药学监护管理,将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的用药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遵医行为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升,患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
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行替加环素治疗期间开展药学监护管理,可进一步提高用药管理质量和患者的遵医用药行为,最大限度减少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关键词】替加环素;多重耐药菌感染;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药学监护;效果分析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常见于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会导致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增加了出血的风险,还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因此,了解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对患者的影响和风险,对于制定有效的药物监护措施至关重要[1]。
为此,我院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替加环素治疗期间开展了药学监护管理,并将最终获得的管理效果在下文中进行了详细叙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中抽取出10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病例抽取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有50例。
对照组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为(57.00±2.30)岁,观察组有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均值为(57.50±2.40)岁;组间资料对比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用药期间接受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则开展药学监护管理,在开始替加环素治疗前,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情、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等相关信息。
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耐药菌种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临床上常见的多重耐药细菌之一。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肺炎尤为棘手,因其耐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治疗上常常面临挑战。
随着抗生素替加环素的问世,为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替加环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且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他致病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目前对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探讨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替加环素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安全性评价。
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估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探讨影响因素以及对替加环素治疗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指导和临床实践经验,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最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进一步推进对替加环素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地位和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安全的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获得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疾病,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接受长期抗生素治疗、肿瘤化疗、器官移植等的患者。
在我院的研究中,共收集了100例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首先是患者的年龄分布,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跨度较大,从20岁到80岁不等,其中中年人和老年人居多。
这可能与免疫系统随年龄逐渐衰减、患病风险增加有关。
替加环素单药与联合方案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疗效对比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替加环素单药与联合方案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疗效。
方法:选择在2020 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替加环素单药治疗模式,及研究组采取替加环素联合硫酸多黏菌素B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替加环素联合硫酸多黏菌素B能够有效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替加环素;硫酸多黏菌素B;多重耐药菌感染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tegacyclin monotherapy and combined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Liu FuqiQitaihe Qimei hospital, Qitaihe 1546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tegacyclin single drug and combined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20 to June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by lot, 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egacyclin monotherapy,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egacyclin combined with polymyxin sulfate B.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groups (p<0.05). Conclusion: tegacyclin combined with polymyxin B sulfat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Key words] tegacyclin; Polymyxin B sulfate;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多重耐药菌感染是指细菌对两种以上抗生素药物都不敏感,即使使用该药也不能控制细菌繁殖[1]。
40中国处方药 第17卷 第3期·综述·医院获得性肺炎属于常见的院内感染,也是造成围术期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国内文献资料统计显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致死率在35%~50%[1]。
随着临床对抗生素药物的深入研究,替加环素在感染患者治疗方面得到了重要应用。
临床研究表明替加环素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均可对多重耐药菌发挥作用,帮助患者控制感染,与此同时,替加环素对靶器官的毒性较小,用药安全性高[2]。
本研究主要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对替加环素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1 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的发病机制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是指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感染获得性肺炎,经过细菌培养后其存在多重耐药性病原菌,也就是说常用的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3]。
医院获得性肺炎作为临床重症患者高死亡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死亡率可达到40%以上[4]。
其常见病原菌有:铜绿假单细胞、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若治疗不够及时,患者死亡率会明显增高。
为了降低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率,美国胸科协会与感染疾病协会制定了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其中强调了诊治及时性、应用广谱抗革兰阳性、阴性药物治疗方法等内容[5]。
但随着抗菌药物的服用次数、剂量的增加,其相应的耐药菌也会同时出现,如耐碳青霉烯细菌等,从而造成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的发生,导致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
2 替加环素药物代谢及药物效应替加环素作为首个被美国食品药物监督委员会(FDA)批准的甘氨酰四环素类的抗菌药物,该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与抗菌力强的特点。
虽然国外已经有研究证实了替加环素在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但是由于我国关于替加环素的应用相对较少,其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健康志愿者或者普通的患者,因此对于感染治疗的参考价值存在局限性[6]。
按照替加环素用药说明,该药物静脉滴注推荐给药方案为:首剂100 mg,然后每12 h 50 mg,这主要是因为替加环素在静脉滴注用药12 h后约有50 mg得到清除,因而为保证用药浓度,需要定期追加药物[6]。
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的研究进展分析发表时间:2018-11-07T14:49:06.52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作者:吴军[导读] 本文以综述形式分析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的研究进展。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天津津南 300350摘要:替加环素属于甘酰胺类抗菌药物,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和革兰阴性菌等都是替加环素所被抗菌谱覆盖的耐药菌;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的标准剂量是50mg每12h的维持剂量和100mg的负荷剂量;近年来有研究显示,替加环素会增加重症肺炎的病死率,因此,增加替加环素的用药剂量被逐渐关注。
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包括有耐碳青霉烯细菌等,往往需要高剂量替加环素才能达到最终治疗效果,以此改善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甚至有时还需要联合其他抗菌药物进行同时治疗。
本文以综述形式分析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替加环素;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研究进展医院获得性肺炎是重症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死亡率一般维持在33%~50%之间,铜绿假单、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链球菌都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若不进行对感染情况进行控制则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且死亡率直升至60%;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应用广谱抗革兰阳性菌、阴性菌药物进行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
随着抗菌药物广泛应用,耐药菌也随之开始出现。
替加环素具有抗菌效果,尤其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抗菌效果均十分显著。
替加环素属于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性,能够对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治疗的适应症是复杂皮肤及其软组织的感染、腹腔内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标准剂量的替加环素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还是存在较高死亡率,由此可见,治疗剂量不能有效治疗重症MDR菌的肺部感染患者,而需要采用更高剂量的替加环素进行临床应用,以此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应用目的。
替加环素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疗效比较张德林;李忠廉;张西波【摘要】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igecycline in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caused by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Methods: A total of 78 cases of abdominal infections caused by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arbapenems group (group A) of 40 cases and the tigecycline group (group B) of 38 cases. The course were about 2 weeks on average.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age, gender, or underlying diseas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bacteriological effec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 evaluation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57.50%in the carbapenems group and 71.05%in the tigecycline groups. The bacterial eradication rate was 49.51%in the carbapenems group and 68.37%in the tigecycline group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The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not discovered i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The tigecycline can achieve goo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n abdominal infections caused by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could be promoted in the hospital.%目的:观察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