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香港和澳门(最新版)
- 格式:ppt
- 大小:13.63 MB
- 文档页数:50
A 、1 个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特殊行政区一香港和澳门?单元综合练习题新人教版1、香港 "上天" 〔建设高层建造〕、 “下海" (填海造地〕,是因为[ A 、 建造水平高 B 、 资金充足 C 、人多地少 D 、 眼光远大 答案: C2、 读关于澳门的表达,完成〔1〕 —— (2)题。
(1)澳门特殊行政区区旗中花朵的原型是[A 、莲花B 、 百合花C 、 紫荆花D 、 迎春花(2)澳门的主要经济部门是[A 、农业B 、工业C 、渔业D 、博彩旅游业〔1〕A (2)D3、读图,完成〔1〕 —— 〔2)题。
(1)图中我国特殊行政区的个数为」B 、2个C 、3 个D 、4个〔2〕有关香港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位于珠江口西侧③由香港岛和九龙两部组成 ⑤山地多,平原少,用地紧张 A 、①③⑤ B 、②⑤ C 、②④⑥ D 、⑤⑥(1)B〔2 〕B]②是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④通过京广线与北京相连 ⑥气候湿润,淡水充足4、 某中学初二〔1〕班的黑板报中有一个“是真是假”栏目,其中“真”的是:①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与深②香港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祖国内地、③香港有我国“海上花园”之称、④香港缺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偏少A.①③B.①②C.②④D.①④B5、 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香港由 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局部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水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2、 香港和澳门濒临我国边缘海中的 海。
3、 澳门位于珠江口的 〔东、西〕侧,其经济开展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 。
4、 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的优势是5、 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大力开展 型经济。
1、 香港2、南3、 西;博彩旅游业4、 资金丰富、技术先进、人材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答出一条即可〕5、外向6、香港的支柱产业不包括哪个[A、贸易;金融B、机械创造C、信息效劳D、运输;旅游B7、下面关于香港和澳门共同点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地理位置优越B、人多地狭C、对外贸易兴旺D、旅游业兴旺C8、澳门可分为哪几局部?A、九龙;横琴;路环B、当仔;路环;横琴C、当仔;路环;新界D、当仔;横琴;九龙B9、以下关于香港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香港通过京九和南昆铁路与内地相连B、香港通过填海造地来弥补建造用地的缺乏C、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D、香港被称为"购物天堂"A10、关于香港和澳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深圳以南B、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贸易港和金融中心C、澳门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并成立澳门特殊行政区D、旅游业是澳门的重要经济来源,这里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 B11、读图,完成以下要求:(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名称:①市②特区③特区④特殊行政区⑤特殊行政区(2)香港凭借背倚祖国大陆和面向国际大市场的优势,以及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管理,逐步形成为了以底,以和旅游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香港、澳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八年级下册最后一节安排学习香港和澳门,既是认识这两个与珠江三角洲经贸合作密切的省级行政区,也是认识我国两个地位特殊的特别行政区。
在讲授过程中,要结合史实说明香港和澳门的特别之处和经济发展状况,深化认识港澳和珠江三角洲、乃至泛珠江三角洲的密切合作,突显港澳的回归和港澳与内地的密切合作对促进两地共同繁荣的重大意义。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学习区域地理的经验,加上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珠江三角洲的学习经验,对与两地的密切联系比较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掌握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二、理解香港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的发展;澳门产业的变化三、理解祖国大陆与港澳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难点: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与内地经济的密切联系和意义。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从辨别香港、澳门的区旗引入: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在歌中唱的那样,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是祖国母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
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板书课题】第三节香港和澳门【引入】首先我要看看同学们阅读和归纳的能力怎么样?【学习活动一】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开始,教师在黑板画出表格后巡视课堂,并指导部分学生【转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要求了,完成得还不错。
不过,仍然有极个别的同学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同学们的帮助。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学习活动二】小组内(或同桌之间)教学自主学习成果,已完成的同学帮助没有完成的同学。
【转折】相信交流一下,同学们基本上完成了老师的要求,下面来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点评小结】教师点评小结,并穿插提问,完事知识结构。
第三节、《第三节香港、澳门》说课稿说课时间:2019年3月27日第七节说课老师:赖应和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香港、澳门》。
一、说本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在第八章第三节安排学习香港和澳门,既是认识这两个与珠江三角洲经贸合作密切的省级行政区,也是认识我国两个地位特殊的特别行政区。
教材编排目的是要我们结合史实说明香港和澳门的特别之处和经济发展状况,深化认识港澳和珠江三角洲、乃至泛珠江三角洲的密切合作,凸显港澳回归和港澳与内地的密切合作对促进两地共同繁荣的重大意义。
二、说课标本节课对应《地理课程标准》有以下要求:1、位置与分布(1)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其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地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地形特征。
(3)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的产业结构,描述其人口特点。
2、联系与差异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港澳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三、说学生实际港澳是当今的热点地区,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而且已经具备了信息技术素养。
从学生的心理发育来看,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背景仔细分析后,采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式授课。
四、说设计依据依据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说出港澳的历史背景。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
通过地形图说出香港的地形特征。
3、通过材料分析,说出“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
并从特点入手,通过材料举例说明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4、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举例说明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地图,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网络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8.3《某某、澳门》同步测试题1.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和”东方明珠”的是 ( )A.台北B.某某C.澳门2.某某“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是因为()A.建筑水平高 C.人多地少3.某某对外贸易比澳门发达的主要原因是()A.某某比澳门面积大、人口多B.澳门自然资源没有某某丰富C.某某有深水港,港口条件优于澳门 D.某某有铁路与某某连通而澳门没有4.某某和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A.某某、某某 B.某某、某某 C.某某、某某 D.某某、某某5.某某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濒临海洋,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6.有人说:“某某一年只有三季”。
你知道某某省一年中缺少哪个季节?()A.春季B.夏季C.秋季7.关于某某叙述错误的是()A.人多地狭C.山地多、平地少D. “上天”、“下海”是指航空业和渔业发达8.我国某城市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著名的自由贸易港,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号称“购物者的天堂”,该城市是指()A.某某B.某某C.某某D.某某9.某某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①有丰富的森林;②有丰富的铁矿;③有优越的地理位置;④有优良的海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下列工业部门中,不适宜在某某发展的是()A. 电子电器B. 服装加工C. 钢铁工业D. 玩具制造11.读下图,完成有关要求:(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省(自治区)名称:A. B. C. 。
(2)字母D代表的经济特区是,与其毗邻的是特别行政区。
我国还有一个经济特区也与特别行政区毗邻,这个经济特区是,特别行政区是。
(3)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岛,请用字母E在图中标出其位置。
该岛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岛上最著名的树种是树。
12、我国政府在某某、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政策13. .某某地处珠江口以______,北接某某省_______市,南临______海。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主要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特色文化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点,掌握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了解香港和澳门的文化特色,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对我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香港和澳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和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香港和澳门的特点。
3.读图析图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情况。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地图等素材的课件,直观展示香港和澳门的特点。
2.案例资料:收集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特色文化等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地图:准备香港和澳门的地图,方便学生观察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香港和澳门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城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等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城市。
《第三节某某、澳门》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某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2.关于某某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已超过600万B.中国血统居民占90%3.某某和澳门的中国血统居民分别占当地人口总数的()。
A.98%、95%B.95%、98%C.2%、3%D.3%、2%4.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某某接壤B.面积约16平方千米,人口400万C.经济以赌博业和旅游业为主D.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5.关于某某位置和X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珠江口西侧C.某某地区包括某某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6.某某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二、填空题:1.某某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
中国政府分别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和_____年_____月____日,对其分别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2.某某北靠祖国大陆,南近_____,是_____洋和_____洋航线上的重要港口,与______、______、西欧、澳大利亚有便利的_____和_____运输,是中国大陆进出口商品的重要_______,居国际贸易_________位置。
3.某某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优良的_____之一,目前某某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_____的商港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______和国际______之一。
4.某某的旅游业也很发达,这里被誉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
5.澳门位于____口西岸,毗邻某某省的______市。
它是由_______半岛、______岛和_______岛组成。
其居民祖籍以______省最多,外国居民以_______人最多。
6.过去澳门以____为经济支柱,现代_____兴起,但_____仍是本区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三、填表题:比较某某、某某和澳门三地,完成下表:四、读图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地名填写在图中相应位置上:某某、某某、澳门、某某、珠江。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对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详细介绍,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两个地区,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为学生展示了香港和澳门的独特魅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省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等知识。
他们对香港和澳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局限于表面现象,对两个地区的深入了解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理解香港和澳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香港和澳门的独特魅力及其在祖国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香港和澳门的图片、地图和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案例分析法:以香港和澳门为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理解两个地区。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香港和澳门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香港和澳门的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料。
2.准备相关知识点的提问和讨论题目。
3.准备板书设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展示香港和澳门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两个地区有更深入的了解。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香港、澳门》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香港和澳门的基本认识,重点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香港和澳门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增加对这两个地方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
2.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香港和澳门的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
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加深对香港和澳门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香港和澳门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香港和澳门的案例分析题。
3.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香港和澳门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地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采用多媒体教学,呈现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让学生对香港和澳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
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香港和澳门的认识。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祖国内地为香港输送天然气,有利于香港()A. 空气质量提升B. 电力价格提高C. 土地利用率提高D. 粮食产量的增加【答案】A【解析】2.(1)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2.(2)香港和澳门与我国哪个省相邻()2.(3)下列关于港澳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 ①是香港B. ②是澳门C. ③是京九线D. ④是京沪线【答案】C【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②为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③为京九线,自北京至香港九龙;④为京广线,自北京至广州。
故选C。
【答案】C【解析】(2)香港和澳门与我国的广东省相邻。
故选C。
【答案】C【解析】(3)香港的支柱产业是对外贸易,C错误。
故选C。
3.2019 年10 月21 日,澳门回归二十周年纪念钞在澳门本埠发行。
纪念钞正面以“盛世莲花”雕塑为主景背面以“港珠澳大桥”的“中国结”塔桥为主景(如图照片),象征澳门特区与中国内地经济文化的沟通。
港珠澳大桥在以澳门、香港、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视为大湾区互联互通澳门的“脊梁”。
读图完成15﹣16 题。
香港、澳门地狭人稠,为了陆地面积的扩展,所采取的共同措施是()A. 积极向海外移民B. 积极向祖国内地移C. 严格控制人口出生率D. 不断填海造地【答案】D【解析】香港、澳门地狭人稠,为了陆地面积的扩展,所采取的共同措施是不断填海造地。
4.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A. 信息服务业B. 博彩旅游业C. 海洋运输业D. 机械制造业【答案】B【解析】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业、旅游业、加工工业、建筑业等,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3 《香港、澳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8.3节《香港、澳门》是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介绍。
本节内容是对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了解之后的进一步扩展,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陌生的是,他们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等。
因此,本节内容需要详细的讲解和介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对我国的行政区划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名字也不陌生,但是具体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等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丰富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2.让学生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3.培养学生对我国行政区划的认识,增强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内地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采用案例教学法,以香港和澳门为例,让学生了解特别行政区的特点。
3.采用比较教学法,比较香港和澳门的异同,加深学生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的资料。
2.准备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的资料。
3.准备香港和澳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便于直观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香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香港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5分钟)介绍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让学生对香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并进行简要介绍。
《香港、澳门》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主要讲述了珠江三角洲的香港、澳门的相关知识。
学习本节知识,分析了解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表现、原因与借鉴意义,又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指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表现、原因与借鉴意义;2、学会分析、评价交通因素对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歌声引入,讲述、综合提问,引导自学,归纳补充,分析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香港和澳门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评价香港地区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关系。
1、各种类型的地图和教学挂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经济区分布图等;2、准备一些典型的图片;3、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但是对香港和澳门相关知识的提及非常有限,因此这节课我们详细地学习香港、澳门的相关知识。
期间播放《七子之歌》。
板书:第三节香港、澳门【讲授新课】复习提问珠江三角洲地区位置与范围、地形气候与河流和经济发展这个过程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
师:同学们掌握了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接下来说一下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和范围,试想一下有哪些区位优势?生: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
香港地处珠江口以东,北接广东省深圳市,南临南海。
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岸,北连广东省珠海市。
香港和澳门扼守珠江与南海交通的咽喉要道。
读图8.24 香港、澳门的位置图,(1)分别描述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
(2)分析香港、澳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生:学生们讨论回答。
师:总结。
下面讨论一下香港、澳门的基本情况。
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强行占领。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
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借口晾晒水渍货物,强行上岸,并长期霸占澳门。
第六节某某和澳门一、教学目的1.知识要求(1)使学生掌握某某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2)记住中国政府对某某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3)理解某某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的发展;澳门产业的变化;祖国大陆在港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能力要求通过全面比较某某和澳门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讲述港澳两地被英国和葡萄牙侵占的历史,阐述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二、教学重点某某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某某和澳门经济的发展。
三、教学思路运用电教手段,采用歌声引入,讲述、综合提问,引导自学,归纳补充,分析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磁带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学生随录音机播放齐声合唱歌曲《某某别来无恙》或者是《东方之珠》。
【引入新课】某某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在歌中唱的那样,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某某一样,是祖国母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
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某某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板书课题】第六节某某和澳门【引子】首先我们学习某某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
【板书】一、某某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展示投影片】某某和澳门地区略图投影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回答几个问题。
【提问】(1)某某和澳门靠近哪个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与哪个经济特区邻近?(2)气候有何特点?【对比总结】某某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某某省某某经济特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某某省某某经济特区。
两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偏高,降水丰沛。
【自学填表】教师把事先印好的“某某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看书读图,自学归纳。
某某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香港位置位于某某省珠江口东侧,毗邻某某市X围由某某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2平方千米(1995年)居民人口630多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8%,其中祖籍某某省最多,英国人和其它外国人占2%经济 1.加工工业发达,以出口外销为主 2.对外贸易是重要经济支柱 3.旅游业发达澳门位置位于某某省珠江口西侧,毗邻某某市X围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面积 16平方千米(1995年)居民人口42 4万(1995年),中国血统占95%以上(祖籍主要为某某省),葡萄牙人占3%经济 1.博彩业兴旺 2.旅游业是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3.加工业兴起,产品出口美国、某某、西欧【展示投影片】某某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投影片,教师根据学生填表情况,串讲提问,查漏补缺,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