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专题研究第八周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4
(0084)《唐宋词研究》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批次2:第二批次3:第三批次4:第四批次5:第五批次6:第六批次1:[单选题]词是随着隋唐_______兴盛而起的一种音乐文艺。
()A:雅乐B:清乐C:南曲D:燕乐参考答案:D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2:[单选题]词大都分为数片,其中最常见的是( )。
A:单调B:双调C:双拽头D:三叠参考答案:B首先,实践为人类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其次,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
最后,实践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对象的多重矛盾关系的统―中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单选题]词体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A:选词以配乐B:以近体诗入乐C:依曲拍为句D:扮演戏弄参考答案: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4:[单选题]下列词调中,属于三叠的是()A: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B: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C:姜夔《暗香》(旧时月色)D: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参考答案:D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5:[单选题]开宋词豪放词风先声的边塞词是()A:范仲淹《渔家傲》B:苏轼《定风波》C:王安石《桂枝香》D:贺铸《六州歌头》参考答案:A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6:[单选题]下列词集中属于周邦彦创作的是()A:《乐章集》B:《漱玉词》C:《片玉集》D:《珠玉词》参考答案:C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7:[单选题]柳永长调善于铺叙,其铺叙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多用博喻B:多用赋体C:以文为词D:多用比兴参考答案:B1-5) B B D D D 6-10) A A D C C 11-15) C C C C C8:[单选题]为《花间集》作序的词人是()A:温庭筠B:欧阳炯C:孙光宪D:孟昶参考答案:B一、默写1、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古诗歌+名句默写+语用”小综合训练限时:28分钟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①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②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③吹取三山④去![注] ①星河:天河。
②谩:徒,空。
③蓬舟:轻如蓬草的小舟。
④三山:蓬莱、方丈和瀛洲。
14.下面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借写实之景,为梦魂所思做了铺垫。
B.上片首先写夜色将尽,满天云雾中略见曙光,移动的天河中就像有千帆飞舞。
C.“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作者仿佛脱离了尘世,进入了天帝生活的境界。
D.下片中,作者埋怨自己因为致力于学诗而忘记了路程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
E.全词结尾,作者寄希望于得到“风”的帮助,进入一种美好的生活境界。
解析:选AD A项,“‘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借写实之景”错误,应是借写想象中的景象为后文做铺垫。
D项,“作者埋怨自己因为致力于学诗而忘记了路程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词人情感把握错误。
应为: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15.“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中的典故出自《逍遥游》“鹏之徙于……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从主旨的角度,分析这一句的作用。
(6分)答:解析:解答时要注意这句词在谋篇布局上的作用。
“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借《逍遥游》中大鹏鸟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也要像这只鹏鸟一样,扶摇直上,脱离自己困顿的生活,到达“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理想的生活状态。
参考答案:“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典明确主旨,展示作者在困顿、苦闷中以鹏鸟为鉴的决心和气概。
同时,以“鹏”的实例呼应上文“谩有惊人句”,并以其气概引出“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生活理想,行文妥帖自然。
二、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鱼我所欲也》中的“,,”三句,说明了性善的“本心”不是贤德之人所专有,普通人也能拥有,关键在于能否保持。
以下哪位诗人因为避讳而不能参与科举考试?A、李贺B、李白C、元稹D、韩愈参考答案:A、2[单选题]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哪个朝代开始实行?A、南北朝B、唐朝C、隋朝D、宋朝参考答案:C、3[单选题]唐代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我们称这种风尚为_________。
A、通榜B、行卷C、及第D、温卷参考答案:B、著名的省试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谁的作品?A、孟郊B、钱起C、章孝标D、杜牧参考答案:B、5[单选题]①服务方镇②科举及第③入朝为官,这是多数唐代文人入幕所经历的三道程度,这三者的一般顺序为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参考答案:D、6[单选题]以下哪位唐代诗人不是“旗亭画壁”这一故事的主人公?A、王昌龄B、高适C、王之涣D、岑参7[单选题]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五十年仕途畅通,被誉为“太平宰相”是哪位宋代文人?A、晏几道B、欧阳修C、晏殊D、王安石参考答案:C8[单选题]“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一首唐代著名的行卷诗,该诗是朱庆馀在应进士科举前呈现给何人的?A、张籍B、崔颢C、韩愈D、钱起参考答案:A、9[单选题]杜牧的著名诗歌“东都放榜花未开,三十三人走马回”中的“三十三”指的是A、进士及第的人数B、参加科举的人数C、外出上任的人数D、外出游玩的人数10[单选题]在唐代,除了科举考试之外,还有哪种方式是文人获得升迁的途径A、省试B、温卷C、入幕D、行卷参考答案:C、11[单选题]唐代掌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我们称之为A、节度使B、方镇C、观察使D、主帅参考答案:B、12[单选题]“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出自唐代哪位诗人之手A、张籍B、张继C、韩愈D、李商隐13[单选题]王维的诗歌“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与初唐的哪位诗人的“前逢锦衣使,都护在楼兰”有极大的相似之处?A、虞世南B、杨炯C、王勃D、陈子昂参考答案:A、。
唐宋诗词专题研究试卷参考答案A一. 填空(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1.三州唱和集2.李逢吉、令狐楚3.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4.谢灵运、鲍照、颜延之5.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6.三曹、建安七子、三张二陆两潘一左7.乐府8.曲子词 9.温庭筠 10. 西蜀 11. 花间词 12.韩偓二. 判断(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满分10分):1.√2.×3. √4.×5. √三. 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满分20分):1. 战国宋玉所作,《高唐赋》赋楚怀王游云梦之台,昼寝,梦见巫山神女,愿意“荐枕”,于是有了艳遇一日情。
赋载《文选》。
2. 香奁体,韩偓之诗,皆裾裙脂粉之语,有《香奁集》。
3. 礼部命题作为考试内容的诗歌称为“省试诗”,一般五言、六韵。
4. 1900年,甘肃敦煌鸣沙山莫高窟(千佛洞)第288石窟(藏经洞)发现大量的唐五代写本,唐五代民间词曲重见天日。
学者称为敦煌曲子词、敦煌歌辞。
四.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满分30分):1. 唐代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制度,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门下二省合称北省。
二省的分工是,凡有关军国大事,由中书省起草诏书,中书令宣,中书侍郎奉,中书舍人行,各具官封姓名。
由门下省负责覆审,所以中书省诏书的抬头就是“门下”。
侍中、门下侍郎、给事中具官封姓名。
如同意,签署“请付外施行”之类的覆审意见。
“付外施行”就是付尚书省执行。
最后,由皇帝画“可”。
2. 应制诗是大臣奉君主之命所作之诗。
是君臣之间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直接交流。
应制诗肇源自魏晋,风行于六朝。
应制诗盛于唐代。
五. 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题20分,满分20分):李清照前期的词,内容多写离愁别绪,闺情相思,风格清丽。
南渡以后,内容多写家亡国破之后的满腔凄苦和孤苦无依的浓愁,风格沉郁凄绝。
抒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今昔对比的手法。
善于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表达内心感情。
=================================================================================================== 1:[单选题]提出词"自是一家”之说的词人是( )。
A:苏轼B:秦观C:周邦彦D:李清照参考答案:A2:[单选题]下列词人中,对周邦彦起直接影响的是( )。
A:欧阳修B:苏轼C:晏殊D:秦观参考答案:D3:[单选题]为《花间集》作序的词人是()A:温庭筠B:欧阳炯C:孙光宪D:孟昶参考答案:B4:[单选题]柳永长调善于铺叙,其铺叙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多用博喻B:多用赋体C:以文为词D:多用比兴=================================================================================================== 参考答案:B5:[单选题]开宋词豪放词风先声的边塞词是()A:范仲淹《渔家傲》B:苏轼《定风波》C:王安石《桂枝香》D:贺铸《六州歌头》参考答案:A6:[单选题]下列词集中属于周邦彦创作的是()A:《乐章集》B:《漱玉词》C:《片玉集》D:《珠玉词》参考答案:C7:[单选题]下列词调中,属于三叠的是()A: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B: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C:姜夔《暗香》(旧时月色)D: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参考答案:D8:[单选题]词体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A:选词以配乐B:以近体诗入乐C:依曲拍为句D:扮演戏弄===================================================================================================参考答案:C9:[单选题]词大都分为数片,其中最常见的是( )。
A:单调B:双调C:双拽头D:三叠参考答案:B10:[单选题]词是随着隋唐_______兴盛而起的一种音乐文艺。
课后对点集训第一板块修辞手法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九日登梓州城杜甫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诗题一作“九日巴丘登高”;作者一作“张均”。
从拟人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第三联“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三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湖风”“江雨”写活了。
湖风扶起垂下的柳树,江雨使山楼一片昏暗,一“扶”一“暗”,拟人化的动作,使整个画面变得更为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解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诗句,“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中“扶”的意思是“扶起”,“暗”的意思是“使……昏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湖风把柳树扶起,江雨使山楼昏暗”,景物的阴暗,烘托了凄凉忧伤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心国事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将进酒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前五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抓住琉璃钟(杯)、琥珀浓(酒)、真珠红(酒)、“烹龙炮凤”(肴馔)、罗帏绣幕(宴庭陈设)等物象描绘了筵席的华贵丰盛。
主要采用了夸张、借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宴席上的欢乐沉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深眷恋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此诗用大量篇幅烘托及时行乐的情景,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
前五句写筵宴之华贵丰盛:杯是“琉璃钟”,酒是“琥珀浓”“真珠红”,厨中肴馔是“烹龙炮凤”,宴庭陈设为“罗帏绣幕”。
其物象之华美,色泽之瑰丽,令人心醉,无以复加。
《唐宋诗词史》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1、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是、_________ 。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是的诗句。
3.“张王乐府”是指、两位诗人的乐府诗。
4.“身无彩凤双飞翼,”是的名句。
5、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是________。
6、“易安体”的创始者是________。
7、“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的《_________》一诗。
8、大历诗坛上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是。
9、“小楼昨夜又东风,”是的词句。
10、“无边落木萧萧下,”是的诗句。
11.晚唐诗坛上“温李”是指、两位诗人。
12、初唐上官仪提出的“”之说,为律诗的发展、成熟起到了促进作用。
13、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在文学史上合称为“”。
14、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和。
15、苏轼在《》中以“”概评王维诗歌的基本特色。
16、“文章合为时而著,”,是白居易在《》中提出的著名观点。
17、中唐以孟郊、贾岛为代表的诗人群体被后人称为“”。
18、元好问以“诗家总爱西昆好,”二句指出李商隐无题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19、五代后蜀编成了我国第一部文人词的总集《》。
20、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宋代诗歌的特点为:“,以才学为诗,。
”21、范仲淹的词《》()可称为古代第一首真正的边塞词。
22、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因吕本中作《》而得名,后人又提出了“一祖三宗”之说,其“一祖”为。
23、周邦彦被称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其集大成主要表现在:①结构的细密曲折;②;③。
24、张炎在《词源》中评姜夔词的主要风格为“”。
25、明代在中指出:“调入初唐,”概述了初唐诗坛的倾向性特征。
26、包融与二子何、佶合称。
27、和两大诗派共同构成了盛唐诗坛的两大主流。
28、“大漠孤烟直,”是的诗句。
29、李白诗歌的主体风格特征是①②③。
30、王昌龄的七绝代表了其诗歌的最高成就,被称为。
31、中唐前期社会讽喻诗的代表诗人有和。
32、中唐诗歌发展到贞元、元和和长庆时期,出现了两大诗人群体,即和。
《唐宋诗词史》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1、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是、_________ 。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是的诗句。
3.“张王乐府”是指、两位诗人的乐府诗。
4.“身无彩凤双飞翼,”是的名句。
5、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是________。
6、“易安体”的创始者是________。
7、“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的《_________》一诗。
8、大历诗坛上以边塞诗著称的诗人是。
9、“小楼昨夜又东风,”是的词句。
10、“无边落木萧萧下,”是的诗句。
11.晚唐诗坛上“温李”是指、两位诗人。
12、初唐上官仪提出的“”之说,为律诗的发展、成熟起到了促进作用。
13、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在文学史上合称为“”。
14、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和。
15、苏轼在《》中以“”概评王维诗歌的基本特色。
16、“文章合为时而著,”,是白居易在《》中提出的著名观点。
17、中唐以孟郊、贾岛为代表的诗人群体被后人称为“”。
18、元好问以“诗家总爱西昆好,”二句指出李商隐无题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19、五代后蜀编成了我国第一部文人词的总集《》。
20、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宋代诗歌的特点为:“,以才学为诗,。
”21、范仲淹的词《》()可称为古代第一首真正的边塞词。
22、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因吕本中作《》而得名,后人又提出了“一祖三宗”之说,其“一祖”为。
23、周邦彦被称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其集大成主要表现在:①结构的细密曲折;②;③。
24、张炎在《词源》中评姜夔词的主要风格为“”。
25、明代在中指出:“调入初唐,”概述了初唐诗坛的倾向性特征。
26、包融与二子何、佶合称。
27、和两大诗派共同构成了盛唐诗坛的两大主流。
28、“大漠孤烟直,”是的诗句。
29、李白诗歌的主体风格特征是①②③。
30、王昌龄的七绝代表了其诗歌的最高成就,被称为。
31、中唐前期社会讽喻诗的代表诗人有和。
32、中唐诗歌发展到贞元、元和和长庆时期,出现了两大诗人群体,即和。
陕师大中文本科——《唐宋诗词研究》作业题及答案一、分析:1.骆宾王《在狱咏蝉》:此诗作于患难之中: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
全篇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以托诗人遭受谗陷之忧,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2.孟浩然《过故人庄》:《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高适《燕歌行》:这首诗热烈地颂扬了士兵们的英勇爱国精神,同时严厉地抨击了将领们享乐腐败和视士兵生命为儿戏的轻敌冒进,使苦与乐、庄严与无耻形成了鲜明的对此。
结句借古喻今,点出朝廷因用人不当所造成的恶果,比一般因靖边而思名将的含义更为深刻。
全诗形象鲜明,气势奔放,四句一韵,流转自然。
4.李白《行路难》:《行路难》是乐府旧题。
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行路难》三首。
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
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广为称颂的千古名篇。
5.杜甫《兵车行》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
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6.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代表作之一。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诗的主题是“长恨”。
7.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这首《无题》描写了爱情的珍贵难得和对爱情的贤贞不渝,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文人对爱情生活的挚着追求和特有的恋爱心态,可看作一首爱情诗。
8杜牧诗三首课时训练8杜牧诗三首一、夯基训练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莫厌潇湘少人处, 。
(杜牧《早雁》)(2)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3)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以对比手法写了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场景: , 。
此句蕴含着对昏君昏聩、生活骄奢、无视朝政的谴责。
答案:(1)水多菰米岸莓苔(2)江东子弟多才俊(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杜牧,字,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擅长诗文,力倡“”之论。
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
后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又为了区别于,称杜牧与为“小李杜”,足见杜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牧之文以意为主小杜李白与杜甫李商隐二、延伸阅读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导学号55010008)金谷园①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②,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③,落花犹似坠楼人④。
注①金谷园:晋代石崇的别墅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的金谷涧中。
②繁华:当年金谷园中的繁盛景象。
逐:伴随着。
香尘:贵重熏香木材沉香木的粉末。
③东风怨啼鸟:系“啼鸟怨东风”的倒装。
④坠楼人:石崇的爱妾绿珠。
孙秀要抢夺绿珠,石崇不答应。
孙秀就假传圣旨,要逮捕石崇,绿珠跳楼自杀。
(1)结合诗人对景象荒芜的金谷园遗址的描写,说说诗歌描绘出一种什么境界,抒发了怎样的情思。
参考答案:“流水无情草自春”,不管人世间如何沧桑变化,流水照样潺潺,春草依然碧绿,令人唏嘘。
这是写景,更是写情。
春日鸟鸣,本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赏心乐事,但在这夜色降临的荒芜的园中,鸟鸣显得凄哀悲切。
日暮、东风、啼鸟,本是春天的一般景象,着一“怨”字,就蒙上了一层凄凉感伤的色彩。
此时此刻,一片片惹人感伤的落花又映入诗人的眼帘。
全诗意境苍凉、凄迷,表现了诗人物是人非的怀古幽思,充满历史沧桑感。
解析:怀古诗中的景物描写一般会着力于表现昔盛今衰,以渲染出历史的深沉感,从而寄托怀古幽思。
要抓住诗歌内容去分析境界。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①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②。
闻说阆山通阆苑③,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①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②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
③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
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做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
(步骤1)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
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步骤2)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
(步骤1)“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
“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步骤2)[读懂诗歌]还记得当年一起登进士及第,春风得意,自以为前途似锦。
可如今却是官职卑微,身老天涯。
分别十年以来,(我一事无成)白白辜负了当年新科进士的宴会。
听说你要到的阆州有阆山,那里可以通往神仙阆苑,可我登上高楼却望不到你的家。
我独处孤城,寒日无端西斜。
离别的愁绪难以说尽,只见那经霜的红树连接着远处的红霞。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两首诗语言风格各具特色,请加以鉴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南园十三首(其五)》中的“男儿何不带吴钩”等诗句语言直白,较为痛快淋漓,是直抒胸臆;《马诗二十三首(其五)》语言委婉,借骏马戴上金络脑来间接地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耐人寻味。
[单选题]学了本节课,你认为王勃后来成为初唐四杰之首,与下面哪个“缘”的关系可能更大?A、血缘;B、地缘;C、姻缘;D、情缘;2[单选题]初唐并称为“初唐四杰”的四人不包括以下哪位?A、王勃;B、杨炯;C、卢照龄;D、陈子昂;3[单选题]因为溺水而英年早逝的王勃,其墓地、祠庙现在哪个地方?A、广西;B、老挝;C、越南;D、缅甸;4[单选题]以下王勃的那句名句不是出自于其《滕王阁序》之中的?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穷睇眄于中天,计娱游于暇日。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老当益壮,宁衣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5[单选题]学了此课,你认为王勃“人生苦短,盈虚有数”这样一种消极人生观,是受中国古代何种思想的影响?A、术数之学;B、道家思想;C、儒家思想;D、佛教思想;6[单选题]国外有一位著名诗人,同样不幸地因为自然原因,船覆人亡丧命于海中,英年早逝。
是以下哪一位诗人?A、雪莱;B、济慈;C、拜伦;D、普希金;7[单选题]“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出自著名的《满江红•写怀》一词,出自于以下哪位爱国诗人?A、岳飞;B、文天祥;C、于谦;D、辛弃疾;8[单选题]死亡主题入诗的历史原因有很多,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总结,不包括以下哪个小点?A、文的觉醒和人的觉醒;B、安史之乱、朝代频繁更替、迁都等人事变迁对士人心灵的影响;C、瘟疫、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士人心灵的影响;D、诗人求仙炼丹,放浪形骸于山林之中;9[单选题]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词人,聪慧敏锐、多愁善感,有着比常人更为深重的生命紧迫感,其对死亡的恐惧意识明显的体现在其词集中,以下哪一部是他的词集?A、《珠玉词》;B、《漱玉词》;C、《乐章集》;D、《淮海集》;10[单选题]除了积极的褒扬态度,诗人在边塞诗中更多流露出了消极态度,其主要原因不来自于以下哪一方面?A、声明本位的立场;B、对于边塞士兵的同情;C、边塞生存环境不适宜于人居住;D、对于上层统治者的不满;11[单选题]文人对战争中士兵死难的态度,主要有积极、正面的肯定,对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充满褒扬,以下哪首诗句属于这一类型?A、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课后对点集训第一板块思想感情类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台①哭所思谢翱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
未老山中客,惟应赋《八哀》②。
①西台:为汉隐士严光垂钓处,诗人在此设文天祥神位。
②《八哀》:杜甫曾赋五言古诗八首,悼念八位文臣武将。
从全诗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哭祭诗,全诗层层开放。
诗人对文天祥的哀痛,不由于时间的推移而稍减,在悼念文天祥时,又表现了自己对元政权的痛恨,亡国之哀,分散在字里行间。
全诗表达了对文天祥的知己之感、悼念之情以及猛烈的爱国之情。
解析标题“西台哭所思”,“哭”“思”表达对文天祥的悼念之情;注释中也有交代;其次联写哭,以情感为趋使,发挥想象。
由于他心情沉重,泪水不止,眼看着奔流的富春江,布满感伤,因此觉得前些年在苏州哭文天祥的泪水随江水入海,如今已随着海潮返回来,与现在的泪水融汇在一起。
如此,自己的泪水将无休止地回返,永存世间,自己的哀伤也将永存世间。
第三联由哭转入思。
他是祭悼文天祥,自然地又忆起文天祥就义的场面。
文天祥被杀时,仍旧穿着宋朝的服饰,慷慨受刃。
诗因此用“故衣”二字,赞扬他忠诚不贰,以苌弘血化为碧的典故,歌颂他忠义浩气,与世长存。
想到文天祥的遭际,他不禁仰天呼吁,无情的皇天大地,为什么如此不疼惜人才,让文天祥落得这样下场。
最终,诗由死及生,由文天祥归到自己,说自己还健在,还没到老年,但一事无成,再也不能有所作为,只能在这山中,写些怀悼忠臣烈士的诗篇而已。
这首诗依题目层层开放,首联点“西台”,次联写“哭”,三、四联写“所思”。
诗人对文天祥的哀痛,不由于时间的推移而稍减,在悼念文天祥时,又表现了自己对元政权的痛恨,亡国之哀,分散在字里行间。
前人以谢翱西台恸哭比之汉高祖时为田横自杀的五百门客,就是有见于谢翱对文天祥的知己之感及他猛烈的爱国主义热忱而言。
古诗词赏复习(fùxí)——八〔上下〕一、指点迷【考点分析】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⑴对中心思想的理解;⑵对所抒感情的理解;⑶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⑷对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3、对诗词语言的理解:⑴对关键词语的理解;⑵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4、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解题思路与技巧】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2、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
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6、从诗词的详细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送别、咏物、爱国等〕诗词的思想内容。
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二、课文点睛八年级〔上册〕望岳(wànɡ yuè)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意概括】该诗描写了泰山的高大壮美。
颔联:用夸大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因太高,以致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如同清晨,一面如同黄昏的奇观。
尾联:诗的字面意思是〔某一天〕"我"定要登上泰山,到上面俯视群山,群山就显得渺小了。
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可以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必备心理条件,所以该诗影响深远,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成功的喜悦。
【重点评析】1、“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一个“割〞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登宝公塔①王安石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②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晚年闲居钟山时。
宝公塔位于南京钟山,塔依山临水,地势险峻,是后人为纪念南朝高僧宝志而修建的。
②筇(qiónɡ):竹杖。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一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衬托的手法。
“鼠摇”的声响不大,却可以听见,以动衬静,突出了空山古塔的幽寂。
鸦在夜空中飞过本是晦暗不明的,然而其影却清晰可见,衬托出了月色的明朗。
[读懂诗歌]童仆和马匹倦怠疲惫,停在寺门,我拄着竹杖登山临水,意兴无穷。
江上升起的皓月驱走了黄昏时苍茫的夜色,将黝黯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岭间飘浮的云影加深了暮色的昏暗,像是将暝色分给了黄昏。
老鼠轻微的响动打破了山间的寂静,声音随之而起;乌鸦在荒寒的空中高飞,投下它们翻飞的身影。
如此静谧开阔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深深陶醉,甚至忘记了谁是客人谁是主人。
道人忘记了我的存在,我也忘记了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韩驹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注]①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为分宁县县令时所作。
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象征:颔联中的“倦鹊”“飞鸿”是贬谪中的诗人孤孑无依的身世的象征。
精品资料《唐宋诗词(s hīcí)鉴赏》练习题及答案........................................《唐宋诗词(shīcí)鉴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huídá)问题。
(10分)汉江(hàn jiānɡ)临眺王维(wáng wéi)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jiǔ pai)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山翁:指晋人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好饮酒,每饮必醉。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4分)(3)从整首诗的角度,简析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4分)答案:(1)(2分)颔联描绘出汉江流长邈远,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意境优美,景色壮丽清新。
(2)(4分)“浮”和“动”。
(1分)“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浮”“动”以夸张笔触,奇妙想象写出了汉江波涛澎湃撼动人心的奇丽景观。
(3分)(3)(4分)诗前三联将汉江优美壮丽清新之景描摹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襄阳水光山色的喜爱之情;最后诗人以山翁自喻,自然流露出对襄阳的留恋,情绪积极乐观,让人回味无穷。
(情感(qíngg ǎn)2分,分析2分;只写出情感没有分析2分)2.阅读(yuèdú)下面(xià mian)这首唐诗,然后(ránhòu)回答问题。
(12分)塞上(sāi shànɡ)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按题材范围分类,唐诗可分为_______、______等等,这首诗属于_______。
古诗歌鉴赏训练八491. 阅读下面一组唱和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梦微之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州湓水梦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注】唐元和年间,白居易谪江州,元稹贬通州,两地迢迢数千里,难通音问。
(1)记梦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是古诗中常见的手法,而这两首诗却能巧妙构思,翻出新意。
试分别简述这一特点。
(4分)(2)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
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你认为元稹的这首诗,从语言看,属于“初关”或“重关”哪种情况?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1)白诗不说因自己想念微之而“梦见君”,而说因微之过于想念自己而使自己“梦见君”,这就有新意。
元诗又不同于白诗,白诗记梦以写思念之情,元诗写不能成梦的凄苦,深刻巧妙,人所不至。
(2)元诗自然属于越过“重关”一类,因为他用平常的语言获得了新奇的意思,比锻炼出新奇的句子更为难得。
492.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这首词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分析其中一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3分)(2)这首词是怎样描写“竞渡”场面的?请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①比拟(1分)“飞出深深杨柳渚”将舟拟比作鸟类,“飞”守形象生动写出了群舟竞发的速度之快(1分)(也可以分析“衔”,“衔”是龙舟的龙形生发出来的字眼,铙有情趣)②比喻(1分)“鼓击春雷”将鼓声比作春雷,贴切,具体的写出鼓声之大,犹如春雷轰鸣。
(1分)③夸张(1分)“欢声震地”写出岸上发出了一片震地的欢呼声,极言声之大,“惊退万人”表现健儿们争战夺标的英雄气概,简直使千万人为之惊骇退避,(1分)(任选一种修辞方法分析即可)(2)此词采用白描手法,从视觉,听觉方面,绘声绘色的描写了竞渡夺标的场面。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道出了古人离别巨大的情绪感染力,它出自
A、屈原《离骚》;
B、江淹《别赋》;
C、谢惠连《雪赋》;
D、晏殊《拂霓裳》;
[单选题]
辛弃疾“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写出了人生离别的悲苦、无奈,感情相当浓烈,它巧妙地化用
A、屈原;
B、江淹;
C、杜甫;
D、鲍照;
3[单选题]
“人生到处萍飘泊。
偶然相聚还离索”出自谁的作品
A、晁补之;
B、苏轼;
C、柴望;
D、李曾伯;
4[单选题]
以下哪两个感觉是从时间的维度入手的①人生如萍②人生如梦③人生如寄④人生如舟A、①②;
C、①④;
D、②③;
5[单选题]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是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笔下?
A、宋之问;
B、崔颢;
C、王维;
D、李白;
6[单选题]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所体现的人生态度是
A、及时行乐;
B、适时怡情;
C、逍遥世外;
D、自我消沉;
7[单选题]
以下事物与“及时行乐”最为相宜的是
A、茶;
B、棋;
C、酒;
D、琴;
8[单选题]
酒与豁达旷放相联系,最盛于古代的哪个时期
A、汉代;
B、唐代;
C、魏晋;
D、宋代;
9[单选题]
杜甫诗中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指的是哪位诗人
A、陶渊明;
B、阮籍;
C、嵇康;
D、李白;
10[单选题]
“人生江海一萍浮。
世路相期如此水,万里安流”体现了以下哪种情感?
A、文人思归;
B、人生的漂泊感;
C、年华的流逝感;
D、别离之伤;
11[单选题]
“槐安国”的典故出自哪里?
A、《南柯太守传》;
B、《枕中记》;
C、《霍小玉传》;
D、《白兔记》;
12[单选题](本题不选AD)
根据所学课程,“人生如逆旅”体现了对人生的哪种感悟?
A、人生的充实感;
B、人生的虚无感;
C、人生的短暂感;
D、人生的失败感;
13[单选题]
“歌者的词”,是以下哪位学者的观点?
A、胡适;
B、王国维;
C、龙榆生;
D、朱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