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述评
- 格式:pdf
- 大小:395.44 KB
- 文档页数:4
图书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设计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图书馆的组织管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读者服务等方面。
图书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设计是指在进行图书馆学研究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本文将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两个方面来探讨图书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文献综述法是一种通过查阅、分析和综合已有的相关文献来探讨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2. 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一种通过实际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来验证研究假设或回答研究问题的方法。
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和研究结果。
3. 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一种通过对个别事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揭示普遍规律的方法。
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或特定的图书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该案例,揭示其中的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案,为其他图书馆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设计1. 实证研究设计实证研究设计是一种通过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观察和实验,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或回答研究问题的设计。
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选择合适的实证研究设计,如前后实验设计、对照组设计等,来探究图书馆组织管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2. 质性研究设计质性研究设计是一种通过对文本、言语和行为等非数字化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含义和意义的设计。
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采用质性研究设计,如个案研究、现象学研究等,来深入了解图书馆读者的需求和行为,以及图书馆服务的效果和影响。
3. 混合研究设计混合研究设计是一种结合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多种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来综合研究问题的设计。
浅议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论文导读:国内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论发展国内关于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图书馆界才逐渐重视图书馆学研究方法问题的研讨。
1990年,沙勇忠的《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一文,阐述了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的概况,并从图书馆学研究必须依赖于科学的方法体系入手,认为方法论研究的核心是专门方法的建立,以是否产生独特的应用效能,是否体现图书馆领域的特殊规定性为标准,图书馆应注意引进移植相邻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建立自己的专门研究方法。
1997年,郗沭平在《浅论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论体系》中指出在图书情报学研究中,使用价值较大、用途较广并代表发展方向的研究方法有20多种,如观察法、调查法、归纳法、演绎法、统计法、综合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法、文献内容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哲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管理学方法、专家咨询法、教学方法、理性思维方法、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引文分析法、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信息论方法等。
关键词:于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方法论体系1.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论发展德国图书馆学家马丁.施莱廷格(M. W.Schrellinger)于1807年首次提出了“图书馆学”这一名词,并于1810年出版了《试用图书馆学教科书大全》一书。
而作为一门学科,图书馆学源于1887年,因为这一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创办了图书馆课程讲座,同年美国图书馆学家M.杜威也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图书馆学院,这标志着近代图书馆学的诞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直到20世纪50、60年代,国外才开始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60年代中期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曾组织召开了以“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检验与评价”为主题的方法论专题研讨会。
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院教授巴特勒(PierceButler)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成效取决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研究和确立,而获得图书馆学理论知识的手段是研究方法。
浅析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学成为一门跨学科的技术,在许多领域展示了它强大的应用能力。
但是,目前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与受众的接受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会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方面,图书馆学的理论框架可能过于理论化,在实践中缺乏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套适当的研究方法。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在采用新方法时可能会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经验。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措施来改善当前研究方法的不足:首先,严格管理图书馆学专业教学体系,加强教师和本科生对研究方法的培训,提高实际研究能力;其次,学校应加强与专业认证机构的沟通,使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得到专业认可,从而为学生培养提供更加规范的指导;最后,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实践试验,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其次,图书馆学发展中出现的新研究方法需要得到足够的资源支持。
由于新方法的使用会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资金,因此图书馆需要做出充分的准备才能有效地实施新研究方法。
针对此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促进技术的发展,使新的技术尽快投入使用;其次,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科学对资源的使用,有效提升图书馆的综合实力;最后,图书馆应当拥抱变革,积极开展合作,以实施最新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以实现高效的研究成果。
最后,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应该更加注重与实践的结合。
目前,学者们在学习图书馆学理论时可能缺乏对仿真和实际研究的结合,以及全面的把握研究方法的能力。
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研究的质量,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教学环境当作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升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完整性;其次,多与从业者开展深入交流,提供专业化指导,建立实践课程,抓住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研究方法;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图书馆学研究,让他们在相关领域获得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应用相关的研究方法。
浅析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工作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响了图书馆学研究的方法。
尽管图书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就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不足。
当前,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较薄弱,尤其是对于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等方面的探究尚未达到足够的深度。
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加强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研究,构建较为系统的研究理论框架,以便更好地指导图书馆学研究方法。
其次,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有待完善。
图书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而且在实践中缺乏系统性。
研究方法的单一性不仅限制了图书馆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也不利于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因此,应培养学者对多种研究方法及其巧妙组合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以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系统化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网络。
此外,图书馆学研究能力弱化是另一个问题。
近年来,图书馆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技术和经验的不足,部分学者在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其缺乏系统的研究。
因此,有必要加强学者的研究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强化他们对有关知识的学习和熟悉,以便更好地促进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
最后,要解决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及研究方法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有所改进,但某些方法仍然处于半具象或落后状态,因此,有必要加强学术交流,丰富研究方法,并借鉴国外研究方法的相关经验,及时掌握国外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加强中外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更有效的研究方法,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发展图书馆学。
综上所述,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理论基础不足、研究方法有待完善和学者研究能力弱化,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培养多种研究方法,增强学者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以更好地发展图书馆学。
浅析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图书馆学是一门以图书馆服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和文献信息应用为核心内容的学科。
它是一门全球性的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图书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进程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改善当前图书馆的管理方式。
本文将就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析。
首先,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大多数都是以论文或专著为主,而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缺乏实验性研究,而实验性研究是更好地研究图书馆领域的重要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地发现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其次,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有较低的新颖性和触觉性。
新颖性体现在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有时会缺乏创新性,从而影响研究的发挥,触觉性体现在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设计思路有时会缺乏鲜明的特点,影响研究的突出性和把握性。
此外,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原则考虑也不够充分。
目前,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大部分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上,没有充分考虑因素原则和原则概念两方面,比如用户需求,社会文化等,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从而无法满足现实分析的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提出如下对策:一是增加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重视实验性研究,更多地考虑社会调查、实地调研等;二是提高研究方法的新颖性和触觉性,让研究方法更加鲜明、深刻;三是充分考虑因素原则和原则概念,结合用户需求、社会文化等,丰富研究方法。
总之,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它们影响着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但通过上文提出的对策,可以提升图书馆学研究的水平,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改善当前图书馆的管理方式。
因此,建议学者们深入研究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尤其是考虑原则的研究方法,探索有效的研究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图书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研究者加入到这个领域,希望他们能够进一步改进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帮助图书馆服务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浅析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图书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图书馆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但是,近年来,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有些学者认为它既空洞又死板,缺乏实践性和交互性,无法应对当今高速发展的图书馆变革,从而产生了不少问题。
首先,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性太强,研究重点放在理论构建上,忽略了实践性和交互性,无法满足研究实际需求。
有些理论偏重以负向思考模式来分析图书馆发展,强调“问题”、“缺陷”等,根本没有讨论图书馆的发展新趋势。
因此,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差,无法指引实际图书馆工作。
其次,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实践性太差,过去以基本调查为基础,以调查报告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但研究太重视过程,而忽略了结论的可操作性,无法提供有效的策略。
此外,传统的研究方法把重点放在开展调查的实地调研外,没有打开新的层面和视角,无法全面把握图书馆发展的全貌,使得研究陷入僵化的思维定势,产生实质性的局限。
有些学者认为,应该在研究方法上进行转变,强调实践性和交互式研究,采用多角度、多层次、多范式的研究方法,尽可能把握图书馆发展的全貌,真正形成了实践方法与理论方法的深度结合。
例如,学者可以采用系统设计的思路,认识并分析图书馆的实际状况,借鉴国外图书馆经验,实施经验研究,尝试建立以时间、空间、人文、设施、技术等6个层面为纬度,各个项目层次具体分析,建立有效的研究方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从而改善图书馆教研工作。
此外,从学术伦理出发,强调合作共赢,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在知识共同体建立优势互补机制,把学术和实践有机结合,建立有效的研究共享机制,提高图书馆研究方法的创新能力,强调研究重点的实践性,共同探讨实现图书馆振兴战略目标的可行性。
总之,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差、创新能力低、交互性弱等方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强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实践性和交互性,采用多角度、多层次、多范式的研究方法,建立实践与理论的深度结合,把握图书馆发展的全貌,实现有效的策略指引,形成实践性、交互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以期解决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浅析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图书馆服务水平、功能性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研究方法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图书馆研究方法的发展不仅能够帮助图书馆更好地了解其服务对象,同时也能有效地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然而,在近年来,图书馆研究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以及它们的可能对策。
首先,图书馆研究方法的制定太过依赖表面基础研究。
在国内的图书馆研究方法的制定过程中,往往以某一个地区图书馆的实践经验、依据专家的既有经验和以往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研究,少考虑深度分析和深入思考,很少从用户需求、服务水平等方面出发,很少从服务实践出发进行研究,存在偏向性和单调性。
其次,目前图书馆研究方法缺乏多元化开发和应用。
大部分图书馆研究方法的开发者由图书馆学家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专家和研究人员组成,缺乏跨学科领域的参与和贡献。
因此,目前开发出来的研究方法往往偏重技术性,而忽略了社会性、心理性和经济性等因素,也忽略了更多服务对象的需求及需求变化。
此外,图书馆研究方法缺乏差异化应用。
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研究方法都是以实践为基础,例如科技馆、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国际图书馆等,但有时也会忽略到一些特殊类型的图书馆,如网络图书馆、绿色图书馆等,对此类图书馆的研究方法仍然缺乏,没有能够满足这部分图书馆的研究需求。
最后,图书馆研究方法的运用欠缺科学性。
图书馆研究方法往往是比较笼统的,很少考虑具体思想和运用,也很少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就上述问题而言,改善图书馆研究方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更加科学的研究框架,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二是拓展研究范围,聚焦多元领域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让不同的学科有机结合;三是加强运用性,以实际项目的需求为出发点,围绕具体课题实施有针对性的研究;四是提高方法的实用性,建立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五是加强研究成果的实施和创新,推动研究成果落地应用,不断完善研究方法。
浅析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和文化学科的发展,图书馆学也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
图书馆学是一门涉及图书馆及其服务的多学科科学,主要研究的是图书馆的组织管理、服务功能、数字化开发、文献信息处理等课题。
但是,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图书馆学的发展。
首先,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导致无法形成自身独立的学术研究思路。
一般来说,以自然科学技术类为主体的研究方法无法很好地适应图书馆学的特点。
此外,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过于宽泛,没有能够细化到具体研究课题,从而导致研究方法模糊不清。
其次,图书馆学的研究者对科研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
一般来说,图书馆学研究者不仅需要有较为全面的图书馆学知识,而且也需要有深入的科学研究方法。
很多时候,图书馆学的研究者只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却没有深入的实践经验。
再次,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过于狭窄,使得研究主题受限。
图书馆学研究大多局限于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服务、图书馆数字化等图书馆相关的课题,无法充分融入社会学、计算机、文化学等发展较为迅速的学科之中。
最后,由于图书馆学的研究课题比较少,加上缺乏良好的经费投入,使得很多研究者对图书馆学的研究缺乏热情。
在当前社会,图书馆学的缺乏人才严重,面临着研究资金的缺乏,图书馆学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为了改善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上应该加强图书馆学的研究,建立独立的研究方法体系,把图书馆学的独特性更好地融入社会科学的框架中。
同时,改善图书馆学的研究者的素质,加强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训,扩大其知识视野,以达到解决实际学术问题的目的。
另外,图书馆应该积极推行跨学科研究,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扩大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促进图书馆学发展。
最后,加大对图书馆学研究的资金投入,为图书馆学的研究者提供必要的条件,改变当前研究者对研究的缺乏热情的现状。
综上所述,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使其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浅析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图书馆学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积极有效的研究方法来解决自身图书馆及其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为图书馆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可以被分为两个主要方面: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质性研究是基于收集的观察数据,其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访谈和反思。
而定量研究则是基于收集的调查数据,其研究方法主要是统计分析方法。
尽管质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都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学研究中,但是它们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质量研究方面,研究者往往受到研究对象及其个人情绪的影响,使得研究结果可能出现偏差。
此外,质性研究数据分析往往具有主观性,而定量研究往往需要大量样本,以及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来获得可靠的数据,因此,对于资源有限的学者,研究成本可能很高。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开展图书馆学的研究需要结合质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收集、分析数据,从而获得更准确的研究结果。
具体来说,在实施研究之前,要经过充分的计划和策略制定,确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和研究步骤,以确保研究成果准确可靠;在实施研究时,要结合质性和定量研究,适当增加实验样本量,分析数据时要综合考虑两者,以便更好地发挥质性研究的优势,准确把握定量研究的结果,从而得出更为准确有效的研究结果。
另外,还要充分认识实验场景中环境及人物的影响,制定研究方案时,应当考虑到特定场景下特定受众的特定环境及其需求,以便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实际中,达到更好的实用性。
最后,还要持续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以最佳效果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有效地应用更加现代化的技术,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及时反应当下的发展趋势,为图书馆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
综上所述,在开展图书馆学研究时,质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应当结合运用,在研究中更科学、更有效地利用它们,从而获得准确有效的研究结果。
扩展阅读图书馆学是一门跨学科、跨文化的学科,它依托于古典文化、现代文化和信息文化三大传统,不仅全面反映了世界文化和信息亚文化的多样性,还蕴含着许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方向。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技术图书馆学是一门研究图书馆及其服务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技术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一、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基础,它能够帮助研究者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和文献综述等。
实证研究是一种通过实证数据来验证假设的方法。
在图书馆学中,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从而优化图书馆的服务。
例如,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我们可以了解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满意度,进而改进图书馆的资源配置和服务模式。
案例研究是一种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个别案例来获取详细信息的方法。
在图书馆学中,案例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特定图书馆的运营情况和成功经验。
例如,通过对某一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服务策略和技术应用等进行案例研究,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为其他图书馆提供参考。
文献综述是一种通过查阅和分析已有文献来总结和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的方法。
在图书馆学中,文献综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例如,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文献进行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是图书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帮助研究者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常用的数据分析技术包括统计分析、文本挖掘和网络分析等。
统计分析是一种通过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技术。
在图书馆学中,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情况和用户行为特征。
例如,通过对借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用户对不同类型图书的需求程度,进而优化图书的采购和馆藏管理。
文本挖掘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大量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的技术。
在图书馆学中,文本挖掘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文献中提取关键信息,发现研究热点和趋势。
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一些思考曹学群 华薇娜 李 静〔摘 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今后在研究中应对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1)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理顺“抽象”与“具体”研究的关系。
(3)取得综合与分析方法的平衡。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学 研究方法 一、我国图书馆学在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1.传统的研究方法占绝对的优势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在相当的程度上偏重于历史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尤其后者)这些传统的方法。
不可否认,这些方法在总结历史经验、探索一些基本概念和分析图书馆事业的现状时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较之国外现代图书馆学研究中所普遍采用的调查实验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密切结合起来的情形则显得简单和落后了一些。
近年来虽有所改善,但进展很有限。
这样的方法反映在图书馆学理论上,往往因为缺乏科学的数据、典型事例的说明和佐证,不考虑科学检验的逻辑,为理论而理论,不容易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力度,在实践中缺乏应有的指导意义。
而且,由于这些方法在进行理论研究时,不太注重考虑从实践中去吸收养分,一方面使得一些理论工作者有可能锁在高楼深院里不顾实际地追求所谓理论的抽象,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作者互相抄袭、剽窃有了方便的机会,造成了理论界表面繁荣,实际清淡,理论本身仍然空乏的局面。
2.移植新方法的偏极近年来,新的研究方法在逐渐向图书馆学界输入。
确实,作为一种理论,需要不断移植和输入其他学科的新思想,新方法,来充实本学科的研究内容。
但是,也许是因为我们理论研究本身的薄弱,或是因为理论内涵的空乏,纵观近年来图书馆学研究中引进方法的论著,发现明显存在着生搬硬套、浅尝辄止的缺点,主要表现在把其他学科的方法或国外的东西拿来,不加以验证和评价;不联系我们具体研究和具体工作的实际;对各种方法未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只限于介绍而不考虑运用,只限于概念的理解或方法的说明,只限于局部,未注意各种方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等等。
关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述评陈宇旸摘 要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
本文回顾了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三个方面,同时指出了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对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述评分类号 G250Abstract T 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brary science should be kept up with the time.Though there be much achievement in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brary scienc e,some i ssues also exi t.This paper points out countermeasures in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 brary science.Keywords Library science;Res earch method;ReviewC lass Number G250研究方法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思维形式和研究手段,是构成一门学科的重要的科学要素。
要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学,就要加强图书馆学方法的研究。
在图书馆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的专家学者,分别根据自己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学性质以及图书馆与具有一定历史和时代特征的社会环境的关系的理解,相继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或方法论体系。
[1]我国也根据自己的国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水平,创建了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体系,并不断地加以完善。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不但与国情相结合,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科学技术、图书馆服务理念、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动态发展。
1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三个方面1.1 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的创建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方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1981年,刘讯认为科学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极大地促进图书馆学的研究,揭开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序幕。
[2]1982年,邱昶和黄昕认为 图书馆学研究水平的高低与研究方法的优劣有着直接的关系。
[3]1983年,乔好勤认为 建立方法论体系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首次提出了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专门方法的三层次方法论体系,其中哲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和科学辩证法,一般科学方法包括逻辑方法、历史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控制论等,对专门方法没有进一步的归纳。
[4]纵使专门方法研究不足,也标志着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的创建与科学研究的开始。
此后关于方法论体系的探讨不断深入,充实完善三层次理论并且提出其它多层次理论。
1988年,王崇德强调科学研究的一般性和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特殊性,充实了图书情报学方法论3个层次,即:一般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理性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数学方法、现代科学方法)、特殊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引文分析方法)和哲学方法。
[5]1988年,黄宗忠提出了四层次方法论体系(综合说体系),该体系结构分为:(1)研究课题选择方法;(2)信息获取方法;(3)科学抽象与逻辑思维方法;(4)综合方法。
[6]目前,较有影响力的仍是三层次方法论体系,学术界在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上基本达成共识。
方法论体系的创建和发展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是研究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为图书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2 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创新发展我国图书馆学专门方法伴随着方法论体系的发展而发展,专门方法的创新研究持续至今。
1983年,周文骏提出图书馆学专门方法有文献计量分析法、图书馆实践经验的综合、读者藏书以及其他方面记录的分析等。
[7]1984年开始,罗式胜和邱均平等学者对引证分析方法作了介 理论研究|009绍和应用研究。
1985年吴慰慈提出图书馆学专门方法有图书馆统计法、读者调查法、移植法、比较法。
[8]1988年王祟德提出图书馆学专门方法有文献计量法、引文分析法。
1990年乔好勤则认为图书馆学专门方法应包含文献计量法、引证分析法、文献信息处理法、整序法、浓缩法、检索法。
[9]1991年北大和武大的图书情报学系提出图书馆学专门方法有文献分析法、书目引文分析法、图书馆工作记录分析法。
1994年黄忠宗把分类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践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评价研究法、用户研究法列为图书馆学专门方法。
[10]此后,研究者不断进行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创新研究,并大胆地与实践相结合,努力使其成为公认的新专门方法。
尽管专门方法的创新发展中,研究者对专门方法的划分不一,但对一些专门方法如文献计量、引文分析、内容分析、用户研究等已达成共识,这些方法在图书馆学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1.3 对其它学科方法的借鉴移植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离不开对其它学科方法的借鉴移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法为图书馆学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985年,吴慰慈把移植方法划入图书馆学专门方法, 1988年,乔好勤在目录学的研究中提出利用数学知识为文献变化规律、目录工作和图书馆工作的各种现象与过程制作数学模型,系统论控制论方法的应用为目录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11]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借鉴移植自然科学及新兴学科方法有实验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在图书馆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耗散结构理论除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和自动化系统,还应用于地方乃至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有研究者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体系结构、模式及资源建设。
[12]20世纪90年代末期,计算机学科的元数据分析方法也开始应用在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用于解决数字化信息的组织和检索,有研究者利用DC元数据的方法论和XML信息编码标准,改变传统书目记录的扁平化结构。
[13]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在图书馆学中的创新应用得到了重视。
比如社会科学中的抽样调查、采访座谈、预测分析为图书馆的预测、决策提供了辅助手段,使用户研究法得到了补充和发展。
新闻传播学中的内容分析法在邱均平等学者的推动下发展了基于网络的内容分析法,为数字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研究提供了新研究手段。
社会学中的社会冲突模式、社会角色理论、社会测量法和心理学的期望价值模式、动机激励模式、心理测量进一步推动读者与图书馆互动关系、馆员与读者心理以及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研究。
这些借鉴移植方法使图书馆学一般研究方法不仅停留在历史学、逻辑学等方面,更多地发展了数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研究方法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充实了图书馆学一般方法。
2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发展中的不足2.1 创新意识仍显不足国内有些研究者缺乏创新意识,在引进和移植国外图书馆界或其它学科方法时,只是被动地翻译或介绍,研究课题过于同质,研究层次不高;对图书馆学方法的发展方向辨别不清,缺乏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的融合与统一。
有些研究者在方法的创新上脱离了图书馆工作和研究的实践,信手拈来,导致许多所谓的新方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真正的创新意识是要通过解决实践问题而进行开拓活动的。
有些研究者未及时跟踪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一些新引进方法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前人成果的借鉴,延缓了图书馆学方法的研究层次整体提升的速度。
2.2 定量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探讨不足在国内,借鉴移植方法如何与图书馆学研究融合发展,去拓宽新的研究领域的研究较缺乏,导致有些借鉴移植的定量方法难以利用。
比如对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研究,美国学者Smith对公共图书馆参考馆员的年龄、工作性质、教育程度等进行调查,利用MBI量表测出职业倦怠情绪与个体特征有交互影响,形成了MBI量表测定、个人心理测量工具、个人问卷调查法等定量研究范式。
[14]不少国外研究者采用此范式,如Togia对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水平与个人角色特征进行交互分析也应用该范式。
[15]而我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发表近百篇关于馆员职业倦怠的文献,但难以找到应用此范式探讨馆员职业倦怠的文献。
[16]从新闻传播学中移植来的内容分析法利用来看,我国自1992-2007年间,010||Library W ork And S tu dy发表的有关图情学的内容分析法文章有41篇,仅有4篇运用了定量分析方法,其它均为理论探讨。
[17]由于缺乏把借鉴移植方法有效地应用到实践,致有些方法仍停留在经验和感性的认识上,难以拓宽图书馆研究领域。
2.3 研究方法的改造仍显不足在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研究中,有的研究者热衷于借鉴移植其它学科新方法,而忘记了原有方法,喜新厌旧,出现了方法论研究中赶时髦的趋势。
首先,有研究者忽视了学科专门方法的发展也需要借鉴一般方法,事实上很多学科包括图书馆学在内的一般方法,可以结合实践问题把它改造成新的专门方法。
其次,对于图书馆学原有专门方法的应用,不少研究者只停留在原有开发利用的层面上,缺乏为了应对新问题而对原有方法进行改造,比如引证分析法往往用来研究文献老化、核心刊物评选、学科和人才的评估等方面,但忽视了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相结合的创新,可应用到图书采访、典藏剔除研究,能提高馆藏建设质量,进一步推动图书馆学旧研究领域中新的发现。
2.4 数字图书馆的科学研究方法仍显不足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图书馆业务模式、技术手段等发生变化,作为指导图书馆工作实践的研究方法应随之不断拓展,为以数字化和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提供更多的研究手段,然而该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比如网络环境下各种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数字资源的分类存储、保护与服务研究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在信息用户研究中大多只局限于传统的手工借阅统计、读者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导致研究只停留在用户需求和教育的层面上,而不能为数字图书馆提供用户心理和市场研究。
其次,研究者偏爱单一方法的研究创新,缺乏应用多元方法多角度去研究某一问题的活动。
3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对策3.1 提高创新意识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图书馆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研究方法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适应图书馆的发展。
研究方法的发展应与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紧密联系。
其次,确立方法论研究要以能指导实际工作为核心的方针,提倡同实践相结合,不能脱离图书馆的实践工作而盲目追求研究方法体系的扩充,不能指导实践的方法就不能成为图书馆学研究方法。
再者,要培养原创精神,注意选取别人没有涉猎的课题,使课题具有开拓性、新颖性。
如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研究方法,数字化资源采访和利用率的研究方法等。
对现有的研究方法进行改造或综合利用多种方法也是新的研究课题。
此外,研究者应多关注国际图书情报界在方法上的最新研究,加强国内、外的图书馆学新方法的比较研究,鼓励研究者进行创新,大力倡导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