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全球研究所-12项颠覆性科技
- 格式:docx
- 大小:14.94 KB
- 文档页数:2
十二项颠覆性技术引领全球经济变革十二项颠覆性技术引领全球经济变革2013年5月,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布研究报告《12项颠覆性技术引领全球经济变革》,一时间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报告中公布了到2025年将引领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变革的12项颠覆性技术,按照经济效益排序依次为:移动互联网、知识工作自动化、物联网、云计算、先进机器人、智能驾驶、下一代基因组学、储能技术、3D打印、先进材料、先进油气勘探及回填和可再生能源。
预计到2025年,这12项技术每年将产生14至33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一、基本观点在未来十几年,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在内的12项颠覆性技术将推动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到2025年,这12项技术每年将产生14至33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这些技术的发展将帮助发达国家完成产品升级,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成本节约,直接从传统技术越级到颠覆性技术带来难得机遇。
更为重要的是,这12项颠覆性技术将带来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
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下一代基因组等技术为小企业迅速进入市场,形成规模提供机会。
先进机器人、下一代基因组和可再生能源等技术将切实改善生活、健康和环境质量。
为应对这12项颠覆性技术带来的影响,企业家需要决策是否、何时、以及如何利用新技术,及时更新企业战略,在必要时引入投资,采取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政府则需要提供研发资金,设立激励机制,制定标准,甚至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扶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二、主要内容第1章:移动互联网。
移动计算设备和互联网价格越来越便宜、功能越来越强大。
主要应用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服务交付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等领域。
预估该技术到2025年每年将带来3.7至10.8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第2章:知识工作自动化。
可执行知识工作任务的智能软件系统。
主要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智能学习、医疗领域的诊断与药物发现、法律领域的合同/专利查找、金融领域的投资发现以及会计等领域。
影响人类未来30年生活的12项技术近期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分析报告称,12项颠覆性技术将对2025年的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据估算,到2025年这些技术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影响将达14万亿~33万亿美元。
十二项颠覆性技术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由移动计算设备、高速无线网络连接和各种软件应用组成。
移动计算设备将更小、更强、更直观、可穿戴,并装有许多传感器。
到2025年,移动互联网的潜在经济影响将为3.7万亿~10.8万亿美元,这主要在于消费者获得的收益,医疗、教育等服务提供的改善,以及员工生产率的提升。
知识工作自动化。
到2025年,其潜在经济影响将达到5.2万亿~6.7万亿美元,相当于增加1.1亿~1.4亿个全职劳动力,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销售、客服、行政支持等普通业务工作,教育、医疗保健等社会服务业,科学、工程、信息技术等技术性行业,法律、金融等专业服务业。
物联网。
到2025年,其潜在经济影响将达到2.7万亿~6.2万亿美元。
医疗保健业和制造业是其经济影响最大的应用领域,其他应用领域包括智能电网、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资源开采、农业和汽车等。
云技术。
云技术通过网络提供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服务。
它使数字世界更简单、更快速、更强大、更高效,不仅为消费者和企业创造巨大价值,还使企业能更有效、更灵活地管理其信息技术。
到2025年,其潜在经济影响将为1.7万亿~6.2万亿美元。
先进机器人。
到2025年,其潜在经济影响将达到1.7万亿~4.5万亿美元,主要应用包括工业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假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家用机器人。
自动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可增加安全性,减少拥堵,节省时间,并降低燃料消耗和污染排放。
到2025年,自动驾驶汽车和卡车产生的经济影响每年将达0.2万亿~1.9万亿美元,可挽回3万~15万人的生命。
下一代基因组学。
下一代基因组学将推动生物学领域的快速进步。
到2025年,其潜在经济影响可达0.7万亿~1.6万亿美元,主要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农业以及生物燃料生产等。
变革性技术: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作者:暂无来源:《华东科技》 2013年第9期执笔人:林兰、屠启宇、陈骞2013年5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了名为《变革性技术》的研究报告,分析判断了若干项对未来人类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的变革性技术。
该报告重点分析了22项热点前沿技术,最终挑选出十二项未来有可能大规模改变和革新产业格局,对个人、企业、政府、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变革性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ies)。
这些技术一旦全部投入应用,预计在2025年前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及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侧重商业前景的变革性技术四大筛选原则报告认为,变革性技术突破模式是破坏性创新或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并对人类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具有重大的变革性影响。
针对这一特点,报告重点通过商业前景预见,技术团队、资源和产品状况分析,以及宏观经济投入、产出、就业、增长性的研判等手段进行筛选,具体体现为四大原则:一是突破性和速度快。
变革性技术转化和支撑的产品,其价格及性能相对于替代技术及产品往往呈现出一种“快节奏”的现象,即技术变化速度快,或技术突破呈现出跨越式的突破。
如,基因测序技术快速发展,甚至超过了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速度,并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开发出价格低廉的台式测序仪。
二是广泛的影响范围。
变革性技术的影响力必须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尤其是能够对企业、行业、机构,乃至大量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更多产品或服务。
如,移动互联网不仅影响了50亿人的生活,并且作为一个重要工具使广大人民成为潜在的创新者或企业家,因此,该技术也成为了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技术之一。
三是巨大的经济价值。
变革性技术必须能够带动或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直接改变产业利润分配的格局,使以往简单的投资拉动创新经济效益的模式成为历史。
如,先进的机器人技术有可能影响到全球6.3万亿美元的劳动力成本;云技术有提高全球企业3万亿美元IT支出的生产力潜力,也有为数十亿消费者和百万计的企业创造新的在线产品和服务的潜力。
麦肯锡在全球调研分析160个案例,给出5个行业的34个AI应用场景“我觉得不行!”;“我觉得可以!”这正是现在大家看待AI的两种态度。
有人觉得现在去谈人工智能的商业化为时尚早,但也有人觉得人工智能已经在企业的许多业务场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刷爆朋友圈,并且曝光度与日俱增的热门话题,许多企业都已经对AI“蠢蠢欲动”,甚至“先下手为强”了。
不仅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都开始纷纷自觉贴上人工智能的标签,许多企业也开始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优化企业的运营。
就在两个月前,可口可乐公司向外界公布要应用人工智能推出一款与可口可乐自动售货机结合的智能APP,通过这个APP,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线订购,然后在自动售货机上取货。
甚至在包括其它国家在内的任何位置,也可以为家人或朋友购买饮料。
同时,透过自动售货机与云端的连接,可口可乐公司还可以实现对机器的远程控制,比如调整售货机销售的产品的价格、在特定位置引入折扣和促销活动等等,同时,通过这样一个通道,可口可乐公司还可以向消费者发送个性化信息,并提供一个互动的聊天平台。
这样的方式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也使得可口可乐公司可以更好地收集消费者相关的数据、了解消费者行为,并相应地调整其产品和服务,改善公司的管理运营。
图解行业场景中的人工智能应用这仅仅是人工智能一个非常小的商用案例。
关于人工智能的商业化,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跨越14个行业、10个国家,对3073名企业高管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160个案例,最终发布了《人工智能:下一个数字前沿?》报告,其中,报告详细描述了5个应用案例,并对零售、电力、医疗3个行业应用进行了图解:1.零售:连接消费者,改善购物体验图像识别、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等发展使得智能服务机器人能够轻松与顾客打招呼、交流,可以预测订单,提供引导;通过机器学习,可以根据消费者到个人资料进行个性化促销; 在顾客浏览店铺商品时,店内的信标(Beacon)也可以通过手机向他们发送优惠信息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识别购物者打包的商品; 加上传感器所获取的数据,AI使得自动结帐和付款成为可能使用深度学习技术的无人机快递完成了零售业务链最后一英里的交付,能够实现避障并处理收货人不在的状况具有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功能的互动屏幕和桌面可以识别商品并推荐适合消费者的相关产品自动购物车会在商店中跟随顾客,并运送商品到顾客的上车点,或通过机器人、无人机送货上门利用机器学习,商店开业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天气情况、库存情况等数据信息实时调整和优化商品价格,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收入通过人工智能强化的机器人可以持续跟踪仓储信息,识别空货架并补货,同时,其他机器人也可以在仓库中进行打包2.电力:更少的电站,更智能的电网通过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系统,可以通过对风力条件的实时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率通过机器学习可以预测电力的供需峰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线与机器学习的结合,可以实现实时的电力调度,改善电网负载无人机和小型机器人可以在不关停电路的情况下,检测和预测设备故障机器可以替代人工自动记录数据并检查设备状态,从而减少对技术人员的需求数量,使他们可以花更多时间解决其它问题在设备检修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仍然可以实时接收运行数据,以减少响应时间及中断的影响虚拟助手可以根据业务历史对消费者进行分类,利用机器学习提供坏账预警服务基于机器学习,智能仪表可以根据使用量和天气等因素,自动调整用电数据3、医疗:更快的诊断,更好的治疗机器学习程序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远程分析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将数据与其医疗记录进行比较,提供健康建议并预警疾病风险使用机器学习和其他相关的AI技术,设备可以进行自主诊断并帮患者做简单的体征指标检查,而无需人力辅助,从而减轻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压力根据患者的历史医疗数据和记录,基于AI的诊断工具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根据医疗和环境等因素,AI算法可以预测患者行为和疾病的概率,从而优化医院运营、排班计划和库存管理利用AI,可以分析患者的病史和环境因素,从而确定患有疾病风险的对象,并指导他们进行预防性保健互动信息亭形式的虚拟助理,可以帮助患者进行登记,并将其转交给合适的医生进行诊断,缩短患者等待的时间,改善医疗体验通过机器学习工具可以对特定患者的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治疗效果根据人工智能对大众的健康分析结果,可以通过鼓励护理人员更好地管理患者健康,并帮助患者降低住院费用和治疗成本4、制造:更智能、更灵活对于工程和研发人员而言,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意味着更快的周转时间和更少的迭代次数,效率得到大大提升获取全球各地的供应商信息,降低采购过程中的成本,更好地管理供应链,使得收益最大化项目经理可以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级分析,从而提高审查流程的有效性AI可以帮助企业重新审视制造流程和生产线,并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以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加快企业上市速度制造商可以利用AI技术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售后服务工作人员与工厂的生产线必须更好地进行协同作业,从而挖掘AI的全部潜力,实现其中的价值5、教育:不断优化教学形式和效果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并根据市场需求帮助政府机构不断优化教育制度,提高人才与市场的匹配度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改善学习成果,并帮助学校不断改进课程组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通过自适应学习系统,在合适的时间以最佳方式向每个学生提供适当的内容,打造个性化教学自然语言、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回答学生的常规问题或担任教学助教,使得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更具价值的教学环节中总而言之,人工智能已经或多或少在行业中得到了应用。
美国对颠覆性技术创新方向旳预判目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产业构造和竞争格局旳深度调整正在孕育,未来也许获得突破旳颠覆性创新对人类“技术—经济—社会”范式变革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在对世界重要国家技术预见有关研究旳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汇报。
本期重要简介美国各机构对颠覆性技术创新方向旳预判。
一、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2023年10月底,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联合公布了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美国国家创新战略》初次公布于2023年),重要大力支持如下九大战略领域(表1)[1]。
表1 《美国国家创新战略》关注旳九大战略领域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2023年9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未来技术论坛召开,内容覆盖了从太空机器人、自主人工智能到地外生命及神经科学里程碑等多种方面(表2)[2]。
表2 DARPA未来论坛集中讨论旳技术领域DARPA也在布署开展创新研究项目,例如:(1)实行保护数据安全、增进信息共享旳布兰代斯(Brandeis)计划;(2)开展全天候、全自动、全覆盖核探测旳西格玛(Sigma)工程;(3)进行智能化复杂频谱管理旳频谱地图(RadioMap)项目;(4)开展与计算机交流旳研究,推进人机有效沟通与协作。
DARPA从征集旳“未来30年技术愿景”中遴选出若干技术领域,如表3所示。
表3 DARPA遴选出旳未来技术三、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23年11月,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公布题为《国防2045:为国防政策制定者评估未来旳安全环境及影响》旳评估汇报[3]。
这篇汇报是CSIS国际安全项目旳研究成果,汇报从人口、经济和国家力量、权力扩散、新兴技术和颠覆性技术、连通性、地缘政治六个方面,对未来安全环境进行评估。
3D打印的发展历史1860,法国人Franois Willème申请到了多照相机实体雕塑(Photosculpture)的专利。
1986年,查尔斯·W·哈尔(Charles W.Hull,如图所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产3D打印设备的公司:3D Systems公司。
他研发了现在通用的STL文件格式。
1988年,3D Systems公司在成立两年后,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基于SL(立体光刻)技术的3D工业级打印机SLA-250。
同年,Scott Crump发明了另一种更廉价的3D打印技术: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并于1989年成立了Stratasys 公司。
1989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 R.Dechard发明了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SLS)。
SLS使用的材料最广泛,理论上讲几乎所有的粉末材料都可以打印,如陶瓷、蜡、尼龙,甚至是金属。
1991年,Helisys推出第一台叠层法快速成型(LOM)系统。
1992年,Stratasys公司在成立3年后,推出了第一台基于FDM技术的3D工业级打印机。
同年,DTM公司推出首台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打印机。
199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Emanual Sachs教授发明了三维打印技术(Three-DimensionPrinting,3DP),是类似于已在二维打印机中运用的喷墨打印技术。
3D打印职业资格认证考培资料1995年,Z Corporation获得MIT的许可,并开始开发基于3DP技术的打印机。
注意:MIT发明的三维打印技术(Three-Dimension Printing,3DP)只是“3D 打印”众多成型技术中的一种而已。
我们通常所说的“3D打印”并非特指MIT 的这项3DP技术。
1996年,3D Systems、Stratasys、Z Corporation(以下简称ZCorp)各自推出了新一代的快速成型设备,此后快速成型便有了更加通俗的称呼──“3D打印”。
作者: 赵丽丽[1];张金山[2]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2]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
100101
出版物刊名: 旅游学刊
页码: 10-12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 移动互联网;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现代科技发展;生活方式;技术报告;第一生产力;未来经济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现代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移动互联无疑是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和最具变革性的力量。
当前,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2013年5月,麦肯锡在发布的《展望2025:12项决定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报告》中罗列了有望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12大颠覆技术,移动互联网位居首位。
麦肯锡-改变未来的12项颠覆性技术麦肯锡改变未来的12项颠覆性技术转自: HR创新小屋来源: 麦肯锡公司近期,麦肯锡公司发布了一项报告,里面研究了技术对未来经济的影响程度。
研究的对象是一些正在取得飞速发展、具有广泛影响,且对未来经济影响显著的技术。
相反,那些过于遥远的,仅能影响1、2个行业的,以及2025年之前不大可能实用化的技术,或者是虽然即将成熟但不够大众化的技术(如私人太空飞行,这在Musk看来是千年尺度的问题)等则不在考虑范围内。
关注创业、创新、投资感兴趣的的读者,如果想加入“专业讨论群”,请即加小编微信q1469478552,我们审核通过后将尽快将您安排加入到相应的微群讨论组中。
谢谢您的光临,创新社欢迎您!麦肯锡报告列举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潜在的经济影响程度(含消费者盈余在内,即消费者并未支付的因创新而获得的价值),当然,这种影响评估只是粗略的,不会像GDP数字那么具体。
下图数字更具体一点:如上表所示,麦肯锡公司认为,未来10多年最具经济影响性的技术应该是那些已经取得良好进展的技术——如已经在发达国家普及并在新兴国家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知识工作的自动化,比方说用计算机语音来处理大部分的客户电话;物联网,比方说将传感器嵌入物理实体中用来监控产品在整个生态链中的流动;以及云计算。
按照麦肯锡公司的估算,到2025年,这些技术每一个对全球经济的价值贡献均超过1万亿美元(即便是预测的下限)。
不过麦肯锡公司的报告中令人感兴趣的预测是,一些比较性感的新潮技术,如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可再生能源等的经济影响相对较低。
这种炒作热度与潜在经济影响力的失联可以从下图(纵向坐标为炒作指数,以过去1年发表的效果技术文章数衡量;横向坐标为潜在经济影响)可以看出。
经济影响力最大的技术并非炒作最厉害的。
在图中,只有右上角的技术——移动互联网是名符其实的,即炒作与经济影响力相当。
而相对而言,知识工作自动化、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先进机器人技术就要低调许多。
创意产业技术路线图一引言我们的经验和对世界的理解日益被多层化的数字环境过滤。
数字技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相应的技术能力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社会、文化还是经济。
各国政府、地方当局、区域和国家主管部门、政策制定者及企业家越来越意识到创造力和创意产业在推动创新和整体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能(European Union 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 Expert Group o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2012)。
当今的工商业界正面临着由创新、竞争、颠覆性科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诸如云计算、物联网、可穿戴设备、5G、大数据分析、3D等新兴技术正在敦促所有利益相关方重新思考和改进他们的方法策略,以快速有效地应对这些变化。
技术已经在创意产业中变得司空见惯,常常被当作直接提升创造力的手段,正如Loveless 所说的那样(Loveless,2016),这从整体上改变了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并且有助于发现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法。
创意产业与技术之间的紧密互动将会导致:(a)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全新的艺术流派(如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影视艺术);(b)对创意的新理解(如博物馆、剧场、画廊推出的应用软件);(c)创新实践的新材料、新过程和工具;(d)新的商业模式、数字市场、消费群体和分销渠道,以及全新的创意产品、工具、应用程序和服务的营销方法;(e)使用者—开发者互动协作的新形式;(f)创作者和发明者的新虚拟社区;(g)创造力的新形式,例如无人力成本以及计算机创新。
21世纪之交,许多欧洲决策者把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创新和经济发展议程的核心(Chapain,Comunian,2010;Chapain et al,2013,2014)。
因此,在许多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中经常能见到创新和创造这类词语。
许多国家正在采取各种政策来支持促进创意产业和地方创意产品的生产及消费(Musterd,Kovacs,2013;Musterd,Murie,2010;Pratt,2009)。
《游戏规则改变者:颠覆性技术与美国国防
战略》报告
2014.07
34
军事文摘改变未来战场的颠覆性军事技术
吴
勤
些核心因素的协同增效使对手的大部分防御手段迅速失效。
二是基于战略目标﹑作战环境和作战概念等不同,不同国家期望从技术中的获益不同,会影响“改变游戏规则”的价值。
三是社会价值观与组织文化影响其发展和使用成效,例如,毫米波定向能武器作为非致命武器用于阻止、控制人群,会引起人权组织和社会舆论的不满。
四是时间会以诸多方式影响其“改变游戏规则”的潜力,一项新技术出现后,必须在正确的时间与相应的作战需求和概念相匹才能“改变游戏规则”。
例如,精确打击技术就是在满足美军远程、快速、有效摧毁敌方指控机构和作战力量的战略需求才成为颠覆性技术。
. All Rights Reserved.
身穿隐身材料的效果展示
或“重复频率”的能力。
高超声速武器与“全球快速打击”武器。
巡航导弹具备远距离精确投送弹头的能力,已经对现代战争产生巨大影响。
而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速度可达到5马赫,能在。
大数据产业将是智慧城市建设未来竞争的焦点2014-01-12智慧城市中国智慧城市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在2013年可谓精彩纷呈,各地宣布签约项目总计已经达到数千亿元,也就是说,现在的城市正走在迈向智慧化的征程当中,未来的智慧城市是什么样子?我想说,那一定是大数据形成产业化运营的时代,你需要什么数据都可以由数据公司按需按质论价提供,大量的数据分析公司可以为您提供智慧服务。
中国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市场研究白皮书未来三年,以国家大力推动的智慧城市建设将逐步成为信息社会,城市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
大数据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信息技术手段,将越来越发挥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content/www/cn/zh/big-data/china-smartcity-bigdata-applic ationmarket-research-wp.html大数据是12项可能改变全球技术的基石前不久,麦肯锡发布了最新一份研究报告,公布了决定未来全球经济的12项颠覆性技术,估算到2025年,每一项技术对全球经济的价值贡献均超过1万亿美元,包括:1、移动互联网,2、知识工作自动化,3、物联网,4、云计算,5、先进机器人,6、自动或半自动导航与驾驶的交通工具(如谷歌互联网汽车),7、新一代基因组,8、储能技术,9、3D打印,10、更强韧更有传导性的先进材料,11、先进油气勘探开采,12、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与风能。
这12项技术,是当前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系列技术核心。
/salon/thesis_detail_id_127.html大数据让智慧城市建设“四两拨千斤”“用数据管理城市体征,用数据驱动城市运行”,这个是同方的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理念。
/infrastructure/wlw/86577.html大数据兴助智慧城市一臂之力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目前,与智慧城市相关的项目所产生的数据量已超过了200PB,而大数据就像血液一样遍布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城市管理正在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
前沿!未来医学颠覆性的十三项技术展开全文作者:大雪无痕、药事网成员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创造着全新的人类文明,在医疗领域也孕育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未来医学颠覆性的十三项技术。
1、区块链技术2019年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区块链”引起各个层面关注,相关的股票随即大涨,成为2019年下半年的一个“大风口”。
“区块链”是一种数字化“分类帐”,属于去中心化,在一个无限的网络系统中存储多份副本;具有可溯源、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
增加了安全性,增加了信任性同时还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区块链提供了一个分散的数字分类帐,合作的各方可以使用区块链,生成智能合同来提高准确度和效率。
区块链技术给医疗信息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案,使得电子病历的记录变得更加有效,不需要通过中介,也不需要病人管理自己的病例,即可防止病例的丢失和更改。
患者参加临床测试,如药品获批,患者就能够从智能合约立刻获益。
区块链技术对临床试验技术、医疗账单、药品供应链和去识别病人信息传输具有高价值。
区块链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认知革命。
2、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如癌症或白血病、运动天赋、酒量等。
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已由实验室研究演变到临床使用。
基因测序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用于预防更重要,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创办了一家名为 Genepeeks 的新公司,他们可以根据尝试怀孕夫妻的DNA,创建虚拟宝宝,分析任何携带遗传性疾病的可能,而且这还可以用于准备接受捐精者在育儿时的选择。
基因测序使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做预防、治疗,甚至买保险。
人类的疾病非常复杂,它对每个个体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个性化的医学治疗将成为趋势。
基因测序技术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
3、医疗大数据大数据时代医疗系统开始收集非结构化的、实时、综合的数据。
影响智能社会的16项颠覆性技术姜念云【期刊名称】《科技中国》【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5页(P6-10)【作者】姜念云【作者单位】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颠覆性技术一般是指某一类具有替代或部分替代原有技术(产品、系统或服务)的新技术(产品)。
本文介绍了结合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面向未来智能社会重点领域,由相关科技领域专家研判提出的16项颠覆性技术,对于了解未来技术变革趋势具有参考作用。
一、关于颠覆性技术颠覆性技术(产品、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 Christensen)在其所著的《创新者的窘境》(Innovator’s Dilemma)一书中提出的。
由于对于企业或产业来讲,所谓颠覆性技术,往往是某一类具有替代原有产品、系统或服务的新产品,因此,更多的被称为颠覆性创新,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能够开辟一片新市场的颠覆性产品,称为新市场颠覆(new-market disruption);二是能给现有产品提供一个更简单、低价或更方便的替代品,称为低端颠覆性(low-end disruption)。
由于颠覆性技术(产品、创新)往往直接关系到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和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及时跟踪世界科技创新的发展前沿,捕捉颠覆性技术发生、发展的苗头和趋势,努力在其还未形成燎原之势之时,把握先机,及时部署,占领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的至高点,不但直接关系到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外对颠覆性技术的研判基于颠覆性技术和创新的重要意义,目前产业界、投资界以及一些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媒体、学者,分别根据其各自的观察和经验,对于颠覆性技术或创新提出过各种研判结论。
2013年5月,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从对未来经济影响程度的角度,对当前正在飞速发展,且对经济具有广泛影响的技术(相对成熟且影响行业超过2个)进行了研究,提出了《2025年前可能改变生活、企业与全球经济的12项颠覆性技术》,即:移动互联网、知识工作自动化、物联网、云、先进机器人、自动汽车、下一代基因组、储能技术、3D打印、先进材料、先进油气勘探开采、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与风能等,涉及信息、材料、能源、制造、交通、健康与生活多个领域,并估算,到2025年这些技术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影响将达14~33万亿美元。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发布研究报告,公布未来12项可能改变生活、企业与全球经济的颠覆性科技(disruptive technologies),这些技术有望在2025年带来14万亿至33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研究报告从100种技术中挑选出12项经济效益最高的技术,然后分析这些技术可能的应用方式,以及可创造的价值,并以经济效益排名。
报告估计2025年全球经济产出为100万亿美元。
下面看看这些技术是什么:
第一名:移动互联网
应用的技术包括无线技术、小型、成本低廉的运算与储存设备,先进的显示科技、自然用户接口,以及先进但价格低廉的电池。
可用于提高劳动生产力,远程监控系统,减少治疗慢性疾病的成本。
预估移动互联网在2025年带来3.7万亿至10.8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第二名:知识工作的自动化
例如以智能软件系统取代人工来处理顾客服务电话。
预估该技术可带来5.2万亿至6.7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第三名:物联网
在物体中嵌入传感器,监控工厂中产品的流动。
第四名:云计算
厂商可透过网络提供服务,也可增强企业信息科技的生产力。
第五名:机器人技术
未来机器人会发展得更敏感、灵巧、更有智慧,可完成以往认为过于细致或不符经济效益的工作。
若用于医学上,机械人手术系统可降低风险,机器义肢可恢复截肢者或老人的四肢功能。
第六名:自动或半自动导航与驾驶的交通工具
除了方便外,还可避免严重交通意外发生,可拯救3万至15万人的性命。
第七名:新一代基因组学
以快速、低廉的成本完成基因组定序,进行先进的分析以,用于合成生物,可应用在治疗疾病、发展农业上,还可以生产高价值物质。
排名八到十二的其他技术包括能源储存、3D打印、更强韧和更有传导性的先进材料、石油和天然气探勘与发现,以及再生能源。
大数据(Big Data)在报告中并未列为独立技术,麦肯锡解释称,大数据是这12项科技中许多技术的基石。
包括自动化工作、机器人技术、基因组学都少不了大数据使用。
报告呼吁,在科技不断演进同时,企业领导人应持续更新组织策略,确保公司保持前瞻性,并使用技术增强内部绩效。
对企业来说,颠覆性科技可扭转市场局面,创造出全新的产品与服务,带来新商机。
决策者则可利用先进技术处理运营上的困难,例如使用物联网来改善基础建设管理,或利用移动互联网创造新的教育与训练系统,让公共服务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