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苦苦寻找的世界_忆我的母亲凌叔华_陈小滢
- 格式:pdf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5
作文一<<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个极其勤劳的人。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进窗户,她就已经在厨房忙碌,为一家人准备美味的早餐。
家里总是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
母亲还是个特别善良的人。
邻里之间有什么困难,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记得有一次,隔壁的老奶奶生病无人照顾,母亲主动帮忙做饭、买药,忙前忙后,毫无怨言。
在我心里,母亲就是温暖与爱的化身,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善良与勤劳的真谛。
作文二<<母亲的品质>>我的母亲,是一个无比坚韧的人。
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她从不轻易退缩,总是咬牙坚持,努力克服。
她还特别乐观开朗,无论遇到什么烦心事,总能笑着面对,用积极的心态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记得我考试失利,心情低落,母亲笑着鼓励我:“孩子,一次失败不算什么,只要咱不放弃,下次一定能行!”母亲的这些性格品质,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也学会了坚强和乐观地面对生活。
作文三<<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个极其勤劳的人。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进窗户,她就已经在厨房忙碌,为一家人准备早餐。
家里总是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
母亲还是个特别善良的人。
邻居有困难,她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记得有一次,隔壁奶奶生病,母亲不仅帮忙照顾,还送去了自己做的营养饭菜。
在我犯错时,母亲会耐心教导我,从不大声责骂。
她用自己的行动,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作文四<<我敬爱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个坚强的人。
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她从不轻易流泪,总是默默承受,努力克服。
她也是个非常有耐心的人。
小时候教我读书写字,一遍又一遍,从不厌烦。
母亲还特别节俭,从不乱花钱,但对我和家人的需求,却从不吝啬。
她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
母亲的爱如温暖的阳光,时刻照耀着我,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力量和勇气。
作文五<<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
我的母亲典型事例例作文
妈妈,你就像那厨房里的大厨,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早晨起来,你总是第一个起床,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开始准备早餐。
你做的鸡蛋饼、豆浆和油条,是我一天中最期待的美味。
我会偷偷地吃两口,生怕被你发现。
妈妈,你就像那家里的闹钟,时刻提醒着我该做什么。
早上,你会叫我起床,然后催我去学校;晚上,你又像那守夜人一样,等我回家。
你的叮嘱,让我学会了独立和责任。
妈妈,你就像那家里的大树,给我遮风挡雨。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考试没考好而伤心,是你安慰我,告诉我不要灰心,要勇敢面对。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你那慈祥的笑容,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妈妈,你就像那家里的老黄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每次我做错事情时,你总是耐心地教导我,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你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
妈妈,你就像那家里的镜子,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
每当我看到自己的优点时,你总是提醒我要保持谦虚;每当我看到自己的缺点时,你总是鼓励我努力改正。
你的鼓励,让我不断进步。
妈妈,你就像那家里的太阳,给我带来光明和希望。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你总是用你的爱和支持,让我重新振作起来。
你的爱,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妈妈,你就像那家里的宝藏,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你的智慧、善良和勤劳,都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我会努力学习,将来报答你的养育之恩。
妈妈,我爱你!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将永远珍惜你对我的爱。
用首尾呼应写母亲作文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母亲有一双温柔的眼睛,每当我遇到困难,她的眼神就会给我力量。
她总是带着微笑,那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着我的心。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发烧了,母亲一夜未眠,不停地用湿毛巾给我擦身体降温。
她一会儿摸摸我的额头,一会儿给我喂水,那焦急又关切的样子,我永远也忘不了。
还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低落。
母亲没有责备我,而是耐心地和我一起分析错题,鼓励我下次努力。
母亲每天都会为我准备美味的饭菜,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她总是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从不抱怨。
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用她的爱陪伴着我成长。
我爱我的母亲,她是我心中永远的依靠。
《我的好妈妈》
我有一个好妈妈,她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妈妈的头发长长的,看起来特别漂亮。
她说话的声音很温柔,就像微风轻轻吹过。
有一回,我不小心摔破了膝盖,流了好多血。
妈妈看到后,心疼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她赶紧给我包扎伤口,还一直安慰我,让我别怕。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活动,我想要一件新衣服,妈妈二话不说就带我去买,让我开开心心地参加活动。
妈妈不仅照顾我的生活,还关心我的学习。
每天晚上,她都会陪我做作业,给我讲不懂的题目。
妈妈为我做了这么多,我心里特别感激。
我真的好爱我的妈妈,她是我最亲最爱的人。
我的母亲像一支梅花作文我的母亲,在我心中就像一支梅花。
母亲这个人啊,特别坚强。
家里遇到啥难事,她从不轻易掉眼泪,总是咬着牙想办法解决。
就像那寒冬里的梅花,任凭风雪吹打,依然挺直了枝干。
记得有一次,父亲生病住院,家里的经济一下子紧张起来。
母亲白天要去医院照顾父亲,晚上回来还要操持家务,照顾我和弟弟。
那段日子,她的脸上虽然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她就像那傲雪绽放的梅花,再苦再累也绝不低头。
母亲还特别有骨气。
她常跟我们说:“人穷志不能短,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她从不为了一点小便宜而违背自己的良心,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权势而阿谀奉承。
这股子硬气,不正像梅花那高洁的品质吗?
而且母亲特别能忍耐。
有时候我和弟弟调皮捣蛋,惹她生气,她也不会大发雷霆,而是耐心地跟我们讲道理。
就算生活中有再多的不如意,她也能默默承受,把所有的苦都往自己肚子里咽。
这就如同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里,默默地积蓄力量,等待春天的到来。
我的母亲,虽然没有梅花的娇艳外表,但她拥有梅花般坚韧、高洁和忍耐的品质。
她就是我心中那支永远绽放的梅花,给我温暖,给我力量,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怎么样,我这老妈像不像一支梅花?反正我觉得像极啦!。
忆妈妈催泪的短文
《回忆我的母亲》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是我最亲近的人。
她总是用她那温暖的怀抱为我遮风挡雨,给予我无尽的爱和关怀。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调皮捣蛋,给妈妈带来了很多麻烦。
但是,无论我做错了什么,妈妈总是会耐心地教导我,告诉我正确的做法。
她从不会对我发脾气或打骂我,而是用她的爱和理解来引导我成长。
妈妈总是默默地为家庭付出,她每天忙碌着做家务、照顾家人,却从未有过怨言。
她总是用微笑和温柔的话语来鼓励我,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然而,时间过得太快,妈妈已经离开了我。
每当我想起她,心中就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感伤。
我多么希望能够再次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的笑容,感受她的拥抱。
妈妈,您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您的爱和关怀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无论我身在何处,我都会永远怀念您,感激您对我的养育之恩。
愿您在天堂安息,妈妈,我永远爱您!。
我的母亲作文满分我的母亲作文满分篇1我的母亲是位中学副校长,大家一定以为她是个十分严厉的人,其实,她可温柔了。
一条马尾辫柔顺地扎在脑后,淡淡的眉毛下,一双眼睛清澈得像藏了一汪水,薄薄的嘴唇笑起来,就像一弯永不沉落的新月。
这就是我的母亲。
还记得一下年级期末考试时,我忘带了数学考试必备的一套三角尺。
顿时,我急得直冒冷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当我绝望地在校门口来回踱步时,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校门外向我招手,那是母亲。
只见她一身单衣,在寒风中微微发抖。
她连忙走过来,把自己手握的三角尺放到我手上:“你怎么这么粗心呢?数学考试三角尺都忘带。
”母亲紧紧拉我的手,一阵冰凉传入手心:“好了,赶紧去备考吧!”我正欲转身,母亲又叫住了我。
此时,她的笑容像一朵在寒风中盛开的梅花,美丽得让人沉醉。
正在我发愣之际,她大步走上前,大手抚上我的脸,温暖的气息萦绕在我周围。
她用甜蜜柔软的口气对我说:“别紧张,好好考,妈妈相信你,你永远是最棒的!”不知是不是母亲呼出的热气迷住了我的眼,我眼前竟一阵模糊。
“妈妈,谢谢你!”这时的她,用母亲特有的温暖,在我心底呼唤出一股强烈的决心:我一定要好好考,不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母亲的话给我希望,母亲的行动给我信心,母亲用最美丽的爱,为我撑出一片温暖的天地。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温柔的人!我的母亲作文满分篇2我的妈妈是很贤惠的一个女人,她情商很高,又会处理事情,在我心中她占了很重要的位置。
特别是妈妈对我的无私和无限的爱,更让我感受到妈妈的伟大。
曾记得我上一年级时,妈妈带我一起睡觉,但只要是下雨天,我总会在深夜听到妈妈开灯声和一阵阵叹息声。
不懂事的我总是会因为吵到我睡觉而嚎啕大哭,妈妈只好又哄着我睡觉。
等我到四年级时从一位伯伯那知道,以前我和我姐姐都还小时,妈妈要带我们两个一起睡觉,本来一个小孩就不好带,妈妈又要带两个,更是吃力。
当时姐姐才三岁,我才半岁。
姐姐要睡在妈妈肩上才睡得着,而我又要喝奶,妈妈就只能把两个人都放在肩上。
我的母亲作文500字大全6篇母亲节到了,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感谢生我,育我的母亲,是你的爱,给了我勇气,让我能在孤乏困境中勇往直前,好想对你说,妈妈我爱你!下面一起随店铺来欣赏关于“我的母亲”的作文吧。
我的母亲作文500字1:我的母亲,个子不高不矮,瓜子脸,着装朴素整洁。
她与大家和谐相处,不讲特殊。
可是,我认为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母亲对我的慈爱是发自内心的爱。
母亲有一颗最虔诚的心,隐藏着一种最真挚的爱。
我家是个教师之家,我是家里的独生子,我有严父、慈母。
从小,妈妈很爱很爱我。
在黑暗的雨夜里,一声巨雷,我惊慌地叫妈妈,妈妈抓住我的手,一股暖流流入我的心头她轻轻地对我说:“乖乖,别怕!”在梦里,只要妈妈在身边,就是什么妖魔鬼怪都不用怕。
记得,饭是妈妈喂的,笔是妈妈买的,名字是妈妈教我写的,小猫是妈妈教我画的,“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是妈妈给我讲的,入学时的新书包是妈妈给我买的……妈妈是万能的,是慈祥的,是伟大的。
在学校里,妈妈是我的严师,教我文化知识;在家里妈妈是我的“保姆”,照料我的吃、喝、拉、撒……总之,妈妈为我付出的心血,为我付出的爱,是难以衡量的。
我要努力读书,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孝敬妈妈,让她的付出能有所回报。
我的母亲作文500字2:母亲,是天边闪烁着的一颗星;母亲,是哺育鱼儿的大海;母亲……我有这么一个慈祥、善良的母亲。
我有这么一个母亲,一个教会我学习道理的母亲。
记得有一次,英语刚测完验,老师叫我们回家家听。
因为是英语单词,我就讲给一个懂得一点英语的母亲听。
“妈,这个单词不是这样读的!”“妈,你读错了!”我阵阵埋怨,但事情又出乎我意料。
母亲当天就借了我英语书,又开始忙碌起来。
到了第二天,我本以为母亲又不会读这些单词,但母亲的行为让我大吃一惊——母亲把英语单词读的那么流利!那时我愣住了:“吗,你读英语单词怎么那么流利?”母亲只是向我微笑了一下又去忙了。
夜晚,我在睡梦中听见了一种朗朗的读书声。
我一向讨厌妈妈,她有时候声音很高,由客厅唠叨到卧室,又由卧室唠叨到客厅,没完没了,而且有很多理由,讨厌!
有时候,她不这样唠叨,而是语重心长的,有什么心事似的,细声细语的,顺着耳根或沿着耳边那么慢声慢气地说个不停,使人心中沉思良久。
她永远都不反抗姥姥,有时候却责备最辛苦的爸爸。
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个母亲的时候,她总是夸奖人家的孩子,视我如空气,有时还趁其不备,专戳我的短处。
可是,我现在改变了心思,看见生出子杰的妈妈,我仿佛看见自己小时候怎么霸占、欺负妈妈。
她总是抱着子杰,让他知道妈妈永远在他身边,可能这也是我积极勇敢参加任何活动项目时自信的来源,如果有一个人在楼梯里走过,或是什么东西乍然一响,她立刻小心起来,看看门上的`猫眼,抬起脚来不发出声音。
看看左,看看右,立刻跑过来把子杰搂在怀里。
当子杰喝奶粉的时候,她耐心地哄着,试一试奶的温度;当子杰的奶温度正好时,马上停下摇晃让子杰喝。
结果,子杰的肚子慢慢变得圆鼓鼓的,像装了一两个大包子,她自己却还没吃上饭。
假若有别的宠物来势汹汹地叫,她一定会出去把它们赶走很远,连大狼狗也怕她三分。
她教子杰认人、认物、逗他开心,一天不知道重复多少次。
她还会站着,让子杰趴在她肩上,松开手,让他挑战一下爬山的感觉。
她若躺在床上,子杰有时会坐在她身上,抓她的脸,她也不会责备他。
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她是一位母亲,因为她有两个宝贝。
她伟大,每位母亲必定是一个英雄。
我不再讨厌妈妈了,我爱妈妈。
我和我的母亲作文(通用36篇)我和我的母亲作文(通用36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和我的母亲作文(通用3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和我的母亲作文篇1襁褓中,是我的母亲,用甘甜温暖的乳汁,浇灌着我绽开蓬勃的生命。
幼儿时,是我的母亲,用坚实的手臂牵引我学会走路、奔跑、跳跃。
童年时,是我的母亲,用深情的呼唤牵引我走出病魔的掌控,走向健康。
少年时,是我的母亲,用殷殷的期盼牵引我走入知识的殿堂,做一个有知识的人。
我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
总是最受累的那个人拿什么报答你,我的母亲。
冬天,寒风肆虐,吹在脸上,似如刀割一般的疼。
而我的母亲,却依旧站在那儿,不挪一步脚步。
只见,我的母亲那长满冻疮了的手,一只拿着刷子,一只压着手中的衣服,刷洗着。
谁可知道,我的母亲那长满冻疮了的手以洗得通红?家中有洗衣机,我的母亲却不使用它,仅仅是因为洗衣机洗得不干净而已。
这么冷的天,我的母亲并没有停下来去暖手。
因为我的母亲在想:现在一定要洗好衣服,冬天衣服难晒干,起码要一个星期左右。
如果丈夫孩子穿着这潮湿的衣服,肯定会生病的。
我的母亲不顾寒风再怎么猖狂,依然低着头洗着。
一条小道上,家家户户都把门窗关得紧紧的,路上也没有什么行人。
而只有我的母亲,那已被冻得通红的手还在不停地刷洗着。
“刷刷刷——刷刷刷——”拿什么报答你,我的母亲。
饭桌上,一家四人围坐着吃饭。
“诶呀,怎么没有拿勺子,让我怎么喝汤啊?”我埋怨道。
“糟糕,忘记拿了。
”说着,我的母亲站起来转身走进了厨房。
过了不久,我的母亲的手中拿着一个勺子走了过来,然后放下。
“妈妈,这个汤怎么没味道啊?”一旁的弟弟说着。
“嗯?”我的母亲半信半疑地尝了尝味道,“诶,真的,难道我忘了放盐。
对,肯定是忘记了。
等等,我拿去重煮。
”我的母亲端着汤又离开了。
“铃铃铃……铃铃铃……”电话响了起来,正在煮汤的我的母亲听到电话声,又跑了过来,然后接起了电话。
我的母亲总分总结构作文
在我生活中,我妈可是个了不起的人。
你知道吗,每天早上我
一睁眼,就看见她忙前忙后的身影,真的,就像个永动机似的。
清早,阳光偷偷溜进房间,我妈已经起床开始忙活了。
她那张
脸啊,看上去特别慈祥,眼睛里面好像藏着好多故事。
她轻轻一动,家里就充满了温馨和舒适,那种感觉,真的,就像春风拂面一样。
中午时候,我总能闻到厨房里飘出来的饭菜香。
我妈在厨房里
忙得不亦乐乎,那手法,简直了,就像演奏一场无声的交响乐。
我
站在门口,看她忙碌的背影,心里就觉得特别踏实,好像什么困难
都不怕了。
到了晚上,我妈还得操心我的作业。
她坐在灯下,一字一句地
检查,那个认真劲儿,让我都不敢偷懒。
她还会跟我聊天,告诉我
她以前的故事,那些话就像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我的心田。
说真的,我妈就像我生命中的太阳,总是照亮我前行的路。
不
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到她,我就觉得心里暖暖的,好像什么都
不怕了。
她的爱啊,就像那涓涓细流,虽然不张扬,但总是能让我
感到温暖和力量。
我真的很感激她,给了我生命,还给了我这么多无私的爱。
1名门之女从我懂事起,我就知道母亲的身世不同寻常,是出生于官宦人家的“大小姐”。
我的外祖父叫凌福彭,出生于广东番禺的一个富商家庭。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进士,并点翰林,与他同榜的,是后来在这一年因“公车上书”而名声大震的康有为。
1902年和1905年,任天津府知府的外祖父,两次受直隶总督袁世凯派遣赴日考察监狱制度。
后来又做过保定知府、天津道长芦盐运使,1908年升任为顺天府尹,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市长,再后来又做过直隶布政使,是一位官运亨通的人物。
外祖父还是一个造诣匪浅的文化人,他精于词章、酷爱书画,经常组织诗社和画社,交游甚广。
当时许多名流,如辜鸿铭、齐白石、陈衡恪等都是他的座上宾,辜鸿铭还教母亲古诗和英语。
另一方面,凌家又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家庭。
我的外婆叫李若兰,是凌福彭的第三房太太。
母亲是外婆的三女儿,在15个兄弟姐妹里排行第十。
要想在这么多孩子里得到外祖父的青睐,肯定不是一件容易事。
不过,母亲很快就很幸运地有了这样的机会。
有一次,她无意中在墙上画了一些山水、动物,被外祖父的朋友、宫廷画家王竹林看到了,他大为赞赏,提出要教她画画;后来她成了慈禧太后喜欢的宫廷画家缪素筠的得意门生,母亲的绘画造诣后来也得到公认。
从我有记忆起,便时常听母亲提起大家庭成员彼此之间互相争斗的故事,比如一个姨太太给另一个姨太太送西瓜,那个姨太太的丫鬟拿银针往瓜里一扎,原来瓜里有毒。
这些半真半假的故事,说到最后都是彼此猜忌、互相勾心斗角。
在这种复杂的凌叔华,与冰心、庐隐、苏雪林等被视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女作家的代表人物。
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出生于传统旧家庭中的凌叔华,一直在苦苦寻求新女性的成长之路。
但她作为一位女作家的成就,作为一名探寻独立与解放的新女性的意义,却在种种名人轶闻中被消解。
她与徐志摩的关系也一直是个谜。
定居于英国的凌叔华女儿陈小滢,忆及母亲,有时会非常冷静地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对母亲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有着种种深刻而犀利的剖析;有时又会回到一个女儿的立场上,本能地替母亲辩护。
她苦苦寻找的世界——忆我的母亲凌叔华口述/陈小滢 整理/黎青青凌叔华1家庭环境下长大的母亲,防备心比较重,不相信任何人,包括我和我父亲。
在古典文化熏陶下长大的母亲很早就显示了她的写作才华。
1921年,她考入燕京大学。
她给到燕京大学讲授“新文学”的周作人写了一封信:“这几年来,我立定主意做一个将来的女作家,所以用功在中英日文上,我大着胆,请问先生肯收我做一个学生不?中国女作家也太少了,所以中国女子思想及生活从来没有叫世界知道的,对于人类贡献来说,未免太不负责任了。
”1924年,母亲在《晨报》文学副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女儿身世太凄凉》,从此踏上文学创作之路。
在中国文学史上,母亲和冰心、庐隐、苏雪林等人,一起被列为新女性作家的代表。
但仔细观察,母亲写的也都是她熟悉的旧式家庭里的生活和人物,所以有一些人把她归为京派新传统主义的代表。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喜欢她的作品,认为写的不过是有闲阶级无聊时的趣味而已。
1925年,徐志摩接替孙伏园成了《晨报》副刊的主编,他对我母亲很欣赏,把她比作中国的“曼殊菲尔”,成为母亲创作的热情支持者。
母亲认识徐志摩时,徐志摩正陷于与林徽因失恋的痛苦中。
也许是把母亲当成他的倾诉对象,他们之间在半年里就有七八十封通信,后来很多人也关注她与徐志摩、林徽因之间的一些故事。
母亲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与徐志摩有感情。
在一封给友人的信里她这样说:“说真话,我对志摩向来没有动过感情,他的事向来不瞒人,尤其对我,他的私事也如兄妹一般坦白相告。
我是生长在大家庭的人,对于这种情感,也司空见惯了。
”而徐志摩也曾说:“女友里叔华是我的一个同志。
”沉默的父亲因为20世纪20年代与鲁迅先生的一场论战,使得父亲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被扣上一顶“反动文人陈西滢”的帽子,所以说起父亲,我能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委屈”。
父亲1896年出生于无锡。
15岁留学英国,1922年在伦敦大学取得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回国,被蔡元培聘为北大外文系教授,那一年他才26岁。
父亲回国后,正赶上新文化运动开展得最火热的时候。
起初,他与在英国读书时就结识的徐志摩一起翻译了西方一些作家的作品。
1923年,他与徐志摩、胡适、梁实秋、闻一多等人,又一起组织了新月社。
泰戈尔的访华就是由他们出面操办的。
1924年年底,在北大任教的留英学者们发起创办了一份《现代评论》,父亲开了一个专栏叫“闲话”。
闲话短评涉及广泛,既有对风花雪月的好莱坞电影的评论,也有对中国人举止的讽刺性描述,还有思考文学与革命之间关系的,很快就成了《现代评论》的一块招牌。
梁实秋说:“陈西滢先生的文章晶莹剔透,清可鉴底,而笔下如行云流水,有意志从容和趣味。
”但是《闲话》至今还能保持那么大的“名气”,还是因为父亲与鲁迅先生的那场论战吧。
他们的论战是因北京女子师范的学潮而起的。
鲁迅与周作人是女师大的老师,他们支持学生上街游行,支持他们驱逐校长杨荫榆;而父亲则反对学生运动,提醒他们警惕自己被别人操纵。
他也不同意学生们对校长采取的手段,比如在学校的公告栏里写了很多对校长侮辱性的言辞,在课堂上起哄等等。
因为父亲与杨荫榆都是无锡人,鲁迅先生回击,暗示他是因同乡之谊而替杨荫榆说话。
父亲比鲁迅小16岁,在我看来,他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而鲁迅先生40多岁,脾气比较大,也不能容忍别人对他的挑战。
所以两人论战的火药味也越来越重,话题也渐渐偏离了最初的轨道,最后发展到对彼此人格的攻击。
这场长达两年的笔战以胡适的“调停”而告终。
不过,论战归论战,在评价鲁迅先生的作品时,父亲抛却了这些私人恩怨。
1927年,父亲写了篇《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只选了两个短篇小说1集,一是郁达夫的《沉沦》,另一部是鲁迅的《呐喊》。
在评价《阿Q 正传》时,他说这个人物同李逵、鲁智深、刘姥姥等同样生动、同样有趣,“将来大约会同样的不朽的”。
他还说了一句话:“我不能因为我不尊敬鲁迅先生的人格,就不说他的小说好;我也不能因为佩服他的小说,就称赞他的其余的文章。
”我记得父亲还告诉过我,在30年代初的一次文坛聚会上,他与鲁迅相遇,两人还礼貌地握了一次手。
有一句话叫“文如其人”,但这句话套在父亲身上很不恰当。
《闲话》的文章很犀利又辛辣,给人感觉好像父亲是一个尖酸刻薄的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父亲是一个很宽厚的人,也不太爱说话,说起中文甚至有点结巴,总是说“这个这个”,完全不是他文章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风格。
我的家庭父亲与母亲的结识,说起来母亲主动的成分似乎多一些。
那时候母亲还是燕京大学的学生,她的几篇小说都在《晨报》副刊上发表,而父亲正是《晨报》的编辑。
母亲给父亲写信,请他去干面胡同的家里喝茶。
父亲后来跟我回忆,他带着一种好奇心赴了约,想看一看这个写小说的女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
结果那天他在胡同里绕来绕去走了很久才找到,他当时还纳闷,这个女孩子怎么会住在这么一个大宅子里?可能像林黛玉一样是寄人篱下吧。
父亲敲门进去,先是门房带着他走了一段,然后有一位老妈子出来接,又走到一个院子里,再出来一位丫鬟,说“小姐在里面”,把父亲吓了一跳。
1926年,父亲与母亲在北京欧美留学会结了婚。
我想他们也是因为对文学有共同的兴趣才走到一起的,我相信他们在走向婚姻的时候还是有感情的。
那个时代的女作家并不多,父亲对母亲有一种爱才的心理;从另一方面讲,父亲是留英博士,26岁就当北大教授,母亲自然也会被这些“光环”所吸引。
他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暴露出诸多不和谐因素。
婚后不久,他们一起回到父亲的无锡老家。
按照老家习惯,儿子、媳妇应该站在老人后面,替他们端茶、倒水之类的,母亲很不愿意,觉得很丢脸,就装病躺着。
母亲显然不甘心扮演那种传统的相夫教子的女性角色。
我记得她跟我说:你绝对不能给男人洗袜子、洗内裤,这丢女人的脸。
她还经常“告诫”我的一句话是:女人绝对不能向一个男人认错,绝对不能。
武汉大学成立不久,父亲应王世杰之邀任文学院院长。
母亲跟着他一起去武汉生活。
起初母亲很不习惯武汉的生活,她所住的房子很小,院子又狭,阳光也不能多看到一片,与之前生活过的北京、天津以及日本的京都等地反差太大,难以适应。
当然,最使她无法忍受的还是当时武汉的文化环境之差。
1932年他们搬到珞珈山,自然环境有所改善,她又结识了袁昌英、苏雪林,三个人常在此谈诗论画,当时她们也便有了“珞珈三杰”的美称。
那时候母亲仍然继续着她的文学创作,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一直是母亲写作的要旨。
所以她的小说一直被归为“闺秀文学”的范畴,在那个一要救亡二要革命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
她的那些太过生活、太过女性的写作,是不符合当时潮流的,于是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我是父母唯一的女儿。
我记得小时候经常有大人跟我开玩笑,问我想不想再要个小弟弟,我不知1926年凌叔华、陈西滢摄于新婚1道怎么回答,于是抬头看母亲,而她总是很坚决地摇头说不要。
在她看来,生孩子太痛苦,做女人太倒霉。
我几乎没有母亲抱我的记忆,只有一次,我记得她说:“洗小猫猫手。
”这是她头一次这么亲热地喊我,所以我特别高兴,一直记到现在。
插曲我知道,谈母亲的经历一定逃不过这个人的名字:朱利安·贝尔(Julian Bell)。
朱利安·贝尔来自英国一个著名的家庭:他的母亲瓦妮莎·贝尔(Vanessa Bell)是一位著名画家,他的姨妈则是英国现代文学大师、著名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
朱利安·贝尔是1935年被我父亲聘到武汉大学教授英国文学的。
原本是诗人的朱利安身上有着浓厚的自由知识分子色彩。
不知道朱利安是怎么喜欢上我母亲的,他比她整整小8岁。
我想他们之间产生恋情,也有一定的原因吧。
那时武大会说英文的不太多,而会说英文的母亲以院长夫人的身份对初来乍到的朱利安有诸多照顾,加之“中国才女作家”的身份,使得朱利安很容易对她产生亲近感。
父亲任武大文学院院长后,严格遵循西方的职场规则,不聘用自己的妻子到学校任职,这让一心想做新时代女性的母亲很不高兴。
出生于西方自由知识分子家庭的朱利安从来不掩饰对异性的兴趣和喜欢,他的赏识和恭维,对身处那个环境的母亲也许是个莫大的安慰。
即便在我知道这段往事后,父亲也从来没有讲过他当年的心境。
朱利安·贝尔的弟弟昆汀是一位有名的艺术史学家,他找到了很多我父亲写给朱利安·贝尔的信,其中一封信上,父亲指责朱利安说:你不是一个君子——因为朱利安曾经答应父亲,他和我母亲不再见面,但是武汉大学一位女教授告诉我父亲,凌叔华在香港还是广州偷偷地与贝尔幽会了。
因为这段感情闹得沸沸扬扬,朱利安·贝尔最后不得不离开中国。
离开武大时,学生们给他开了一个欢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