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素养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7
什么是职业素养?作为现代社会人们注重的一种能力,职业素养是指一个人在工作场所或者职业领域的表现。
它既是一种整体的素质素养,也是一种受到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制约的行为准则。
那么职业素养到底是什么?以下是本文对此的分析和阐述。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职业素养是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它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
职业人员必须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高标准地履行工作职责,并且时刻保持职业操守。
2. 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指的是在特定职业领域内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知识。
职业素养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在必要的时间或者任务下,通过刻苦学习和不断实践而获取高超的职业技能。
3. 职业心态:职业心态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公司的价值观和态度,包括工作热情、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
4. 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一个人在交流沟通时的表现,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语言沟通能力。
5.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个人和他人之间在工作中的相处程度和关系,包括普通员工和公司管理层之间的相互协作和相互理解。
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一个人在职业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和个人形象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和公司形象。
如果一个人在职业领域中没有良好的素养,他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职场人物。
1. 提高工作效率:职业素养高的人员可在工作中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不仅提高了个人的效率,同时对于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 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优秀的企业形象是一个公司长期生存和成功的基础。
素养高的职场人员,通过他们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公共形象行为,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客户信任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3. 培养职业发展:高品质的职场人员不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注重发挥团队思维和协作能力。
这些都是培养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元素,他们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
? 职业素养什么是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很多企业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合作的态度。
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什么工作一定“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地更正,敬业。
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自信的,建设行为规范。
个体行为的总合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职业素养体行为是外在表象。
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构成了自身的关键因素。
职业素养量化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所以,职成“职商。
” 。
也可以说一生成败看职商。
CQ简称career quotient 英文内容职业素养包含段编辑本概括的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职业素养(一)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二)职业行为习惯(三)职业技能(四)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
而职前三项是象内容。
进行划分。
3.5—6.5比例以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将二者的在衡量一前三项属产物。
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
例逐渐完善。
而后一项,是通过学亡逐步形成,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英语、建筑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如,计算机、成熟而成专家。
可企业更认握入门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时间令我们掌,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同的道理是,,其隐含的危险越大.技能越高的人那当然做备了最好的职业素养好自己最本质的工作,也就是具直接。
大树理论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比较所以,用,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是一棵树,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每个人都,来的职业素养的表象。
要想枝繁叶茂素养。
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发达。
首先必须根系生素养?如何培养大学段编辑本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大学毕业生近几年,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是一个难题。
职业素养的5个特征职业素养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和态度,它是衡量一个人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
高素养的人不仅能够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还能够获得同事和上司的尊重和信任。
那么,什么是职业素养呢?本文将介绍职业素养的5个特征,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特征一: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职业素养的基础,它是一个人在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一个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工作的需求。
特征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它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职业准则。
一个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能够更好地维护公司和客户的利益,增强自己的职业信誉和声誉。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
特征三: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它是指一个人在与同事、客户和上司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一个拥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特征四: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它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合作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一个拥有良好团队合作能力的人,能够更好地与同事合作,达成共同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
特征五: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它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个拥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人,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总结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和态度,它是衡量一个人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
大学生职业素质目标有哪些实施素质教育是青少年成人成才、家庭幸福和谐的需要,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职业素质目标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大学生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很多专家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
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
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要成功,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
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
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
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
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当然,培养过程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够单独完成的,而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实现“三方共赢”。
作为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
首先,要培养职业意识。
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
如何提高职业素养在当今日益激烈的职场中,除了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那么,什么是职业素养,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如何提高职业素养呢?下面,我们来一一探讨。
一、什么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一个人在职场中的行为修养和职业能力,包括沟通能力、情商、领导力、责任心、专业知识、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职业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职场中的表现和职业发展。
二、职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 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指能够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够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意见。
在职场中,沟通不畅通会导致误会、冲突和效率低下。
因此,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是提高职业素养的必备能力。
2. 情商情商是指一种人际交往能力,其中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交意识和社交技能等方面。
情商高的人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并能够获得更好的事业发展。
3. 领导力领导力是指能够带领团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在职场中,领导力不仅能够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还能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4. 责任心责任心是指对工作任务的严谨认真和对自己的职业态度的认可。
责任心强的人会在工作中尽心尽职,不仅能够得到上司的赏识,还能够在职场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5. 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指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职场中,专业知识不仅是达到工作目标的前提条件,也是持续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必备因素。
三、如何提高职业素养1. 不断学习和完善专业技能学习和完善专业技能是提高职业素养的基础。
在职场中,技能不断更新和完善是一个职场人士不可或缺的能力。
2. 加强沟通能力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提升沟通能力是提高职业素养的关键。
优秀的沟通技巧不仅可以促进工作的顺畅进行,还可以增加人际关系的机会。
3. 注重自我管理和情商的提升情商的提升对于职业素养的影响非常重要。
通过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协作和沟通,提高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责任心和正确的职业态度培养责任心和正确的职业态度,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和公司的目标,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口碑。
职业素养什么是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很多企业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合作的态度。
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什么工作一定“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地更正,敬业。
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自信的,建设行为规范。
个体行为的总合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职业素养体行为是外在表象。
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构成了自身的关键因素。
职业素养量化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所以,职成“职商。
” 。
也可以说一生成败看职商。
CQ简称career quotient 英文内容职业素养包含段编辑本概括的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职业素养(一)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二)职业行为习惯(三)职业技能(四)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
而职前三项是象内容。
进行划分。
3.5—6.5比例以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将二者的在衡量一前三项属产物。
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
例逐渐完善。
而后一项,是通过学亡逐步形成,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英语、建筑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如,计算机、成熟而成专家。
可企业更认握入门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时间令我们掌,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同的道理是,,其隐含的危险越大.技能越高的人那当然做备了最好的职业素养好自己最本质的工作,也就是具直接。
大树理论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比较所以,用,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是一棵树,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每个人都,来的职业素养的表象。
要想枝繁叶茂素养。
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发达。
首先必须根系生素养?如何培养大学段编辑本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大学毕业生近几年,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是一个难题。
职业素质指的是什么一个人,正常的社会人,都要进入工作环境中去。
那么,关于一个工来讲,必须要拥有哪些素养,才会体现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素养呢?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职业素养指的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受教育程度。
这点虽然有会让一部分人不舒适,但不得不说,受教育程度是工作素养的首要。
这个教育不仅仅是来自国家的教育,也来自个人的努力自我教育,也就是知识面的提升。
可以没有文凭,但必须拥有大量的知识。
职业兴趣。
职业素养与职业兴趣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就算是再有能力和知识也是毫无意义。
只有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很感兴趣,且努力往上发展的,才会成为职业素养里的一道风光。
职业道德。
只有优良的职业道德,才会在职业里行走自如。
品德的败坏,只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向失败。
只有优良的素养,诚信,守信,等等各种综合的道德,才会成为一个好的职业素养的人或者是工。
职业技能。
这点也是十分重要的,就是你对职业的掌握能力,也就是你所掌握的某个技术或者是能力的体现。
这个技能还表现在与人的交际能力上,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关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上等等。
职业目标。
任何一个好的职业素养都有一个好的目标,只有定下了目标,才会向那个目标迈进。
如果你毫无目标,只是过一日算一日的话,自然不会有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了。
因此,想拥有好的职业素养,就得有一个好的职业目标。
2怎么观察员工的职业素养员工的职业素养也极大地决定着工作效率,员工的职业素养就是整体员工的职业品质。
什么是品,品就是员工与工作有关的社会属性,主要是指员工与工作有关的职业道德,中国育人的标准就是德智体美劳,用人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考核人的标准就是德能勤绩,质是指什么?质是指与职业岗位有关的自然属性,是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职业意识、知识、技能、智慧、资源等。
员工的质是至关重要的,而其中的职业意识是最重要的,职业意识是什么呢?就是指身处职业岗位上的人应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怎么干,这就是为什么大同学刚毕业的时候,不知道干什么和怎么干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参加过工作,所以不可能有较多的职业意识。
什么是职业素养?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
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
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
所以,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
职业素养量化而成“职商。
”英文career quotient 简称CQ。
也可以说一生成败看职商。
编辑本段职业素养包含内容职业素养概括的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职业道德(二)职业思想(意识)(三)职业行为习惯(四)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
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企业通常将二者的比例以6.5—3.5进行划分。
前三项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
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渐完善。
而后一项,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
例如,计算机、英语、建筑等属职业技能范畴的技能,可以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令我们掌握入门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而成专家。
可企业更认同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那当然做好自己最本质的工作,也就是具备了最好的职业素养所以,用大树理论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比较直接。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
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表象。
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
编辑本段如何培养大学生素养?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
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先不说找到好工作,即便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已经比较困难了。
高校把毕业生的就业率做为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的一大指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同时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及培养计划。
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又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选”。
很多事实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有关。
“满足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
既然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那么,高校教育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其重要目标之一。
同时,高校也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社会、企业也应该尽力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职业素养及其在工作中的地位中国知网(CNI(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
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
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那么,职业素养在工作中的地位如何呢?《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者到走上成功之道的过程,再总结比尔·盖茨、李嘉诚、牛根生等著名人物的成功历史,并进一步分析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理念: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
提出,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职商”,而职商由以下l0大职业素养构成:工作中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终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素养。
缺少这些关键的素养,一个人将一生庸庸碌碌,与成功无缘。
拥有这些素养,会少走很多弯路,以最快的速度通向成功。
前面已经提到,很多企业之所以招不到满意人选是由于找不到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可见,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对人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如成都大翰咨询公司在招聘新人时,要综合考察毕业生的5个方面: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其中,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好身体是工作的物质基础;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是最重要和必需的,而专业素质则是锦上添花的。
职业素养可以通过个体在工作中的行为来表现,而这些行为以个体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意志等为基础。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必需的,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
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
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
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
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
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当然,这个培养过程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够单独完成的,而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实现“三方共赢”。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做为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
首先,要培养职业意识。
雷恩·吉尔森说:“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未来的幸福和富足要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
”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
这正是他们在就业时感到压力的根源。
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一80%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
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
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
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
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
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其次,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
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
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
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图书馆等获得知识和技能,做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
再次,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
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
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
有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独立性、会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等表现容易断送大学生的前程。
如厦门博格管理咨询公司的郑甫弘在他所进行的一次招聘中,一位来自上海某名牌大学的女生在中文笔试和外语口试中都很优秀,但被最后一轮面试淘汰。
他说:“我最后不经意地问她,你可能被安排在大客户经理助理的岗位,但你的户口能否进深圳还需再争取,你愿意么?”结果,她犹豫片刻回答说:“先回去和父母商量再决定。
”缺乏独立性使她失掉了工作机会。
而喜欢抢风头的人被认为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用人单位也不喜欢。
如今,很多大学生生长在“6+1”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在独立性、承担责任、与人分享等方面都不够好,相反他们爱出风头、容易受伤。
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错误和责任都归咎于他人。
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
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
四、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对策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或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满足社会需要:首先,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大学生培养的系统工程,使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就明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学习与职业的关系、自己与职业的关系。
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并把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做为重点。
其次,成立相关的职能部门协助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如以就业指导部门为基础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及时向大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和实际的职业指导,最好是要配合提供相关的社会资源。
再次,深入了解学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求知需求,尽可能向学生提供正确、新颖的学科信息。
五、社会资源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学生本身,社会资源的支持也很重要。
很多企业都想把毕业生直接投入“使用”,但是却发现很困难。
企业界也逐渐认识到,要想获得较好职业素养的大学毕业生,企业也应该参与到大学生的培养中来。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1)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以及科研实验基地。
(2)企业家、专业人士走进高校,直接提供实践知识、宣传企业文化。
(3)完善社会培训机制,并走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入职培训以及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