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 腊八节】_ 大班教案腊八节
- 格式:docx
- 大小:21.43 KB
- 文档页数:14
腊八节大班教案腊八节大班教案6篇腊八节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参与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共度节日,给爷爷奶奶送上腊八粥。
5.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6.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环境创设:1.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活动过程:一、回忆学做腊八粥的过程,了解制作腊八粥的流程1.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你们记得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什么节日吗?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家都要做什么呢?师: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绘本中孩子的名字)、奶奶、妈妈都做了哪些事情?2.根据孩子回答的内容,依次翻阅绘本相应的画面(1)准备熬粥的'东西(大米、高粱、玉米、小米、栗子、核桃、红枣……)(2)洗好了(3)准备锅(4)煮腊八粥小结:看来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嫣儿、奶奶、妈妈都做了不少事情呢!二、探究制作流程,绘制腊八粥制作序列表1.邀请助教家长,介绍食材。
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两位熬制腊八粥的高手,瞧瞧她们是谁?(请两位妈妈出场)两位妈妈带来了许多东西,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围在桌子旁,家长引导孩子说出食材、准备的用具。
2.引导孩子大胆表述制作腊八粥的方法。
师:准备这些东西是要干什么呀?你们会煮吗?看来小朋友都学会煮腊八粥了!火帽子和跳跳蛙特别打来电话吵着要学煮腊八粥,你愿意教教他们吗?师:怎样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3.幼儿分组合作,探究制作流程,尝试在序列表中画熬制腊八粥的步骤。
幼儿园大班腊八节教案7篇幼儿园大班腊八节教案7篇幼儿园大班腊八节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够会认、会写15个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并能熟练运用到相应的习作之中。
3.明确腊八粥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经典食物,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并能熟练运用到相应的习作之中。
教学难点:明确腊八粥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经典事物,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感。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音视频资料展示);朗读法(名家范读、对比朗读、集体朗读);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传统节日的图片并设置如下问题:同学们,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你都了解些什么呢?正如大家说的这样,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些是为了纪念某些历史人物,比如我国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有些形成约定俗成的活动,比如春节贴春联、放爆竹,中秋节赏月、赏桂花;有些节日还会有特定的食物,比如端午节的粽子、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元宵……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关于我国另一重要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腊八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上腊八粥,沈从文爷爷也用他熟练的笔法为我们记叙了八儿一家喝腊八粥的有趣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翻开书本,跟着八儿一起来尝一尝腊八粥。
明确:先由学生回答,教师后总结。
(板书:腊八粥)(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层次1.根据课前预习,齐读课文,解决本课生字词,做到读通、读顺课文。
明确:会书写本课中“腊”“粥”“腻”等字。
2.播放录音范读,把握文章阅读的节奏,语调和情感基调。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提问:文章围绕腊八粥都讲了哪几件事?明确:八儿等粥和八儿一家喝粥两件事。
(板书:八儿等粥、全家喝粥)(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1.学生齐读课文,回答问题:文章中对于八儿等粥和全家喝粥的两件事,哪件事写得最精彩?作者是如何描写的?明确:八儿等粥的过程写得最精彩、最详写,分别写出了八儿等粥时迫不及待、苦苦等待、美妙猜想、亲见惊异的全过程。
腊八节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一、教案背景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举行。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佛陀释迦牟尼的出生及成道日。
腊八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腊八节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文化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意义;•学习制作腊八粥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意义(10分钟)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互动问答的形式,向幼儿介绍腊八节的由来和意义。
教学步骤: - 向幼儿简单介绍腊八节的由来和意义; - 与幼儿进行互动问答,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制作腊八粥(20分钟)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制作腊八粥的过程。
教学步骤: - 准备好所需的食材和工具,包括红豆、糯米、蜜枣等; - 向幼儿展示制作腊八粥的步骤,并进行简单讲解; - 按照步骤,让幼儿逐步参与制作腊八粥; - 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制作腊八粥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可能的原因。
3. 合作分享(15分钟)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分享的方式,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腊八粥品尝和分享。
教学步骤: - 将幼儿制作的腊八粥摆放在共享区域; - 引导幼儿分组,让他们依次品尝不同组制作的腊八粥; -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腊八粥,如味道、颜色、口感等。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方法:观察法、问答法。
评估内容: - 腊八节的由来和意义; - 制作腊八粥的步骤; - 幼儿对腊八粥的描述和感受。
五、教学延伸•邀请幼儿的家长来园参观和品尝幼儿制作的腊八粥;•组织幼儿合作参观附近的寺庙,了解更多关于腊八节的文化知识;•制作腊八节相关的手工制品,如纸灯笼、腊八绳等。
六、教学资源•食材:红豆、糯米、蜜枣等;•工具:锅、勺子等。
七、教学反思通过腊八节教案的设计,幼儿可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由来和意义。
幼儿园大班腊八节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相关传统习俗。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腊八节的相关材料和图片。
2.五谷杂粮、干果等腊八节食品。
3.彩纸、剪刀、胶水、毛笔、颜料等美术工具。
4.小组合作活动的道具和游戏。
教学过程:活动一:介绍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腊八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如腊八粥、祭灶等。
通过图片和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意义和重要性。
活动二:制作腊八粥(20分钟)1.教师准备好所需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围坐在一起,介绍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2.教师示范制作腊八粥,引导幼儿逐步参与其中,如洗米、磨粉、煮粥等。
3.幼儿将制作好的腊八粥品尝,并向其他班级分享。
活动三:绘制传统图案(30分钟)1.教师向幼儿讲解传统的腊八节图案,如“寿”字、高粱花等。
2.鼓励幼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腊八节图案。
3.幼儿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与其他班级分享。
活动四:合作游戏(20分钟)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到三个幼儿组成。
2.教师出示一些小动物图片或卡片,要求幼儿根据图案进行拼图。
3.完成拼图后,小组合作进行物品分类和计数,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活动五:腊八节主题故事(15分钟)教师讲述与腊八节相关的寓言故事,如《小春糕》,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快乐和智慧。
活动六:腊八节手工制作(2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用纸板、毛笔、颜料等材料,制作小灶神的面容。
2.幼儿可以自行设计灶神的表情和装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3.完成作品后,幼儿可以将自己的小灶神挂在教室或家中的墙壁上,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活动七:总结分享(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和经验。
同时,教师总结腊八节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幼儿园大班腊八节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举行,寓意着辞旧迎新、祈福健康。
在幼儿园大班,通过开展腊八节主题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观察、动手能力。
本教案旨在为幼儿园大班腊八节活动提供指导。
二、活动时间预计活动时间为2小时。
三、活动目标1.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意义;2.学习传统食品制作方法;3.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活动准备1.准备腊八节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向孩子们介绍腊八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2.准备活动所需食材和工具,如糖、果干、红枣、米、豆子等;3.设置活动区域,清理好工具和材料;4.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要有一名指导老师。
五、活动流程第一阶段:介绍腊八节(15分钟)1.老师向孩子们展示腊八节的图片,简单介绍腊八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2.引导孩子们回答问题,了解他们对腊八节的认知。
第二阶段:制作腊八节食品(1小时)1.按照分组,将每个小组安排在不同的桌子旁;2.将食材和工具放置在桌子上,向孩子们解释每种食材的用途;3.老师示范制作腊八节食品,如糖葫芦或腊八粥,同时向孩子们解释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4.孩子们根据示范,分工合作制作食品,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5.每个小组完成后,可以进行分享和品尝。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15分钟)1.让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制作经验和感受;2.老师总结活动过程,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3.向孩子们解释腊八节的寓意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4.鼓励孩子们保留制作的食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六、活动评估1.观察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评价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收集孩子们的制作食品和分享内容;4.针对活动中的不足进行改进和调整。
七、延伸活动1.继续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2.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形式,让孩子们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3.鼓励孩子们与家人一起制作传统食品,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大班腊八节教案及反思大全社会活动摘要:一、腊八节简介二、大班腊八节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过程4.教学反思三、腊八节社会活动方案1.活动目的2.活动内容3.活动流程4.活动反思四、腊八节在我国的意义和传统习俗五、如何将腊八节活动融入幼儿园教育六、总结与反思正文:一、腊八节简介腊八节,又称腊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
这一天,人们会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同时也是民间传统的滋补养生节日。
腊八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是喝腊八粥,此外还有腌制腊八蒜、吃腊八面等地域性习俗。
二、大班腊八节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质。
2.教学内容(1)腊八节的起源和传说;(2)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和食材;(3)腊八蒜的腌制方法;(4)腊八节的相关诗词。
3.教学过程(1)教师讲述腊八节的来历和传说;(2)介绍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和食材,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食材;(3)分组进行腊八蒜腌制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学唱腊八节的诗词,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4.教学反思(1)在讲述腊八节来历时,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调整讲述速度和内容;(2)在实践活动环节,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适当指导和鼓励;(3)在学唱诗词时,引导幼儿体会腊八节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腊八节社会活动方案1.活动目的(1)弘扬传统文化,增进幼儿对腊八节的了解;(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质。
2.活动内容(1)腊八粥制作比赛;(2)腊八蒜腌制活动;(3)腊八节主题绘画比赛;(4)拜访长辈,送上自制腊八粥和腊八蒜。
3.活动流程(1)提前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2)分组进行腊八粥制作比赛,评选最佳口味和创新奖;(3)开展腊八蒜腌制活动,学习传统技艺;(4)进行腊八节主题绘画比赛,展示幼儿的作品;(5)拜访长辈,送上自制腊八粥和腊八蒜,表达关爱。
2024年幼儿园腊八节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传统文化我知道》中的第四章《传统节日》,详细内容为腊八节的相关知识。
通过对腊八节的起源、习俗、食俗等方面的讲解,让孩子们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起源、习俗和食俗,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腊八节的起源和习俗。
教学重点: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和食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腊八节相关图片、视频、腊八粥食材。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腊八节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2)教师播放腊八节视频,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起源、习俗和食俗。
2. 例题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腊八粥的食材和食用方式。
3. 随堂练习(1)教师分发腊八粥食材,让幼儿动手制作腊八粥。
(2)幼儿互相分享制作腊八粥的心得。
(2)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对腊八节的喜爱之情。
六、板书设计1. 《腊八节活动》2. 内容:(1)腊八节的起源(2)腊八节的习俗(3)腊八粥的制作过程(4)腊八粥的食材和食用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腊八节的画。
2. 答案要求:画面中包含腊八节的相关元素,如腊八粥、腊八节食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腊八节庆祝活动,深入了解腊八节的习俗。
(2)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腊八粥,增进亲子关系。
(3)开展腊八节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腊八节的知识和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施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1. 以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腊八节的相关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大班社会腊八节教案大班社会腊八节教案10篇大班社会腊八节教案1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请同学们分成男女两组比赛,在每组每人5秒内说出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2、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赞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自然的馈赠,粘粘的腊八粥包裹着的却是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
板书:腊八粥沈从文(解读“腊”字)二、听读录音,整体感知1、检查自学效果(生字词)糖唾沫浓矮亦胀2、思考课文: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作家沈从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来。
文中的“八儿”对腊八粥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语句中,能够看出八儿对腊八粥的这种感情的?从文中妈妈与八儿的对话中,你还能感受到八儿是个怎样的孩子?(播放录音,标清段落)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板书:煮腊八粥—盼—想—猜—看—吃腊八粥)三、精读赏析,激发灵性分析第一部分:1、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这是煮粥的基本原料,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老舍《北京的春节》)衬托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做铺垫。
抓住“甜甜的腻腻的”“合并拢”“叹气”“大碗大碗,大匙大匙”“塞灌”等词分析。
2、作者在文章开篇是如何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过渡:一碗碗美味可口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住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首先来学习盼腊八粥和想腊八粥这两段情节。
(第一句就采用了排比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所有人都喜欢;接着看到熬煮腊八粥的状态“叹气”,闻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
幼儿园大班腊八节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与目标主题腊八节传统文化活动目标1.了解腊八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2.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与热爱;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促进幼儿发展动手能力和感官触觉。
二、活动内容与要求内容1.腊八粥制作;2.制作小腊八手鼓;3.了解腊八节的传统故事;4.唱腊八节的儿歌。
要求1.活动注重互动,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和表达;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生动的讲解和引导。
三、活动准备材料1.米、红豆、花生、葡萄干等食材;2.面粘纸、纸杯和彩色笔等绘画工具;3.纸板、彩纸和胶水等制作小腊八手鼓的材料;4.腊八节的相关故事绘本;5.腊八节的儿歌CD。
环境布置1.教室中央设置一个活动区域,放置材料和工具;2.整理幼儿园图书角,放置腊八节相关绘本和资料;3.播放腊八节的儿歌音乐。
四、活动过程第一步:介绍腊八节1.老师利用图文资料向幼儿介绍腊八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2.老师引导幼儿观看腊八节的相关图片,逐渐培养幼儿对腊八节的了解和兴趣;3.老师与幼儿讨论腊八节与其他节日的异同。
第二步:制作腊八粥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洗米、泡红豆和花生,并讲解煮腊八粥的步骤;2.幼儿分小组,每组负责一个环节,共同制作腊八粥;3.老师引导幼儿观察食材的变化,让幼儿亲身体验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第三步:制作小腊八手鼓1.老师给幼儿展示制作小腊八手鼓的方法,并讲解相关知识;2.幼儿用绘画工具装饰面粘纸,然后将其粘贴在纸杯上,制作成小腊八手鼓;3.幼儿可以用彩色笔在纸杯上涂鸦,增加手鼓的个性化。
第四步:了解腊八节的传统故事1.老师从腊八节的故事中选择一到两个适合幼儿听的故事;2.老师讲解故事内容时,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引起幼儿的兴趣;3.老师提问、互动,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和意义。
第五步:唱腊八节的儿歌1.老师播放腊八节的儿歌音乐,引导幼儿一起唱歌;2.老师教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鼓掌、拍手等动作;3.幼儿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合唱,增加互动和竞赛的氛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大班社会腊八节教案教案主题:202X大班社会腊八节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 了解腊八节的传统起源和相关风俗习俗。
2. 通过参与腊八粥的制作,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制作和欣赏腊八节的手工艺品,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艺术兴趣。
教学内容:1. 腊八节起源和风俗习俗的介绍: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向孩子们介绍腊八节的起源和相关风俗习俗,如腊八粥的制作和食用,挂腊八豆、腊八柚子等。
2. 制作腊八粥:教师准备好腊八粥的材料(如红豆、糯米等),向孩子们展示制作过程,并引导孩子们一起参与制作。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制作过程中的步骤,以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
3. 制作腊八节手工艺品:向孩子们介绍腊八节常见的手工艺品,如腊八人、腊八柚子等,然后引导孩子们使用纸张、颜料、剪刀等材料进行制作。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模板,在孩子们制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
4. 欣赏腊八节相关的音乐和歌曲:为孩子们播放和欣赏腊八节相关的音乐和歌曲,增加腊八节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教学步骤: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导入:向孩子们介绍腊八节的起源和风俗习俗,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文字,让孩子们对腊八节有初步的了解。
2. 制作腊八粥:向孩子们展示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并引导他们一起参与制作。
教师可以先让孩子们洗净红豆,然后和糯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熟,最后加入适量的糖和水搅拌均匀。
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品尝腊八粥,让他们感受到腊八节的美味。
3. 制作腊八节手工艺品:向孩子们介绍腊八节常见的手工艺品,并展示制作过程。
然后,教师可以发放纸张、颜料、剪刀等材料,并提供相应的模板,引导孩子们进行制作。
教师在孩子们制作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辅助。
4. 欣赏腊八节相关音乐和歌曲:为孩子们播放和欣赏腊八节相关的音乐和歌曲,让他们感受到腊八节的欢乐氛围。
5. 总结:回顾腊八节的起源和相关风俗习俗,让孩子们对腊八节有更深入的理解。
【大班社会活动腊八节】_ 大班教案腊八节1大班社会活动腊八节(一)活动来源:农历十二月(每年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每年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
在我国,腊八节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
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而腊八节对于我们幼儿来说相对比较陌生。
为了更好的让宝贝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我们开展了关于腊八的活动,以此增长幼儿对传统民俗的了解。
活动目标: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通过学看日历,知道元旦和腊八节是哪一天?星期几?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4、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师:宝贝们,马上就是元旦了,我们迎来了2014年。
在元旦的这一天,同时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出示绘制好的日历)阳历是1月1日,下面还有小字,是十二月初八,你们这是什么日子吗?告诉你们哦,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传节日叫做腊八节。
二、腊八节知多少。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
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腊八粥称为“福寿粥”。
”“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三、介绍腊八粥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请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四、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扁扁的红豆,圆圆的桂圆,胖胖的花生米。
五、宣传“腊八粥”——八宝粥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活动反思:腊八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大多成人化的色彩较浓,离儿我们幼儿的生活较远,但这一传统节庆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元素,但如果将其直接作为孩子的死板的课程,一定是枯燥乏味,本着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宗旨,使这一传统节日更贴近儿童发展实际。
在这一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校对的方式,孩子们了解到了腊八节的由来和传说,将腊八节的食材和如何看日历的数学活动结合在一起,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的年龄特点,提升了有效的经验,体现了课程和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2大班社会活动腊八节(二)一、主题节日背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以往,这一天人们都会煮上香糯甜美的腊八粥,当吃着香粥时也预示着新年的脚步已越来越进。
而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
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二、主题总目标: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参与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共度节日,给爷爷奶奶送上腊八粥。
三、主题领域目标:健康:认识各种常见粗粮,知道人体需要吸收不同的食物营养,了解一些食物搭配的相关知识。
语言:乐意主动地欣赏诗歌体裁的作品,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话,态度自然,声音响亮。
科学: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意识。
艺术: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引导幼儿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感受不同音乐形式的演唱风格,对音乐活动产生学习的兴趣。
社会:体验人与人相互交流、合作、沟通、关爱的重要和快乐,乐于与人交流。
四、主题参考课程健康《多吃粗粮身体好》活动目标:1.了解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基本的外形特征,并用清楚、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2.能主动地参与粗粮的观察与操作活动,合作地完成操作任务。
3.了解粗粮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懂得要爱惜粮食。
数学《数一数》活动目标: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语言《腊日》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幼儿喜欢朗读古诗,并能通过声音和动作进行表演。
音乐《拾豆豆》活动目标:1、受和表现京剧曲调的韵味,并边唱边表演2.初步懂得丰收不忘爱惜劳动果实的道理科学《认识各种豆》活动目标:1.在感知各种豆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豆类的特征及用途。
2.了解、认识各种豆类食品,激发幼儿喜欢吃豆类食品。
美术《豆豆贴画》活动目标:1.了解各种豆子的特征及其作用。
2.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各种豆子进行贴画。
娱乐游戏《炒豆豆》活动目标:1.学会念儿歌“炒黄豆”,并能边念边做动作。
2.掌握立滚翻的技巧,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乐意和同伴结对玩耍,体验民间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五、主题家长社会资源:1.建议家长在日常饮食中,特别是在吃腊八粥时,有意的介绍一些粗粮给孩子认识,并了解粗粮的营养价值。
2.请家长讲一讲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以及风俗习惯,让孩子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准备。
3.情感资源:邀请爷爷奶来幼儿园吃腊八粥,感受节日的快乐,增进情感。
六、环境创设:1.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七、主题总目标:教师要利用传统的节日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看看、说说、唱唱、跳跳、做做的活动中,加深幼儿对腊八节习俗的理解,感受腊八节的欢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注重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活动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自由和动手机会,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注意动静交替,让孩子们始终积极参与活动,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感受能力都能得到了培养。
各班老师结合班级情况以及年龄特点选上相关课程,及时将教学收获轨迹呈现。
3大班社会活动腊八节(三)一、主题节日背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腊八节”。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以往,这一天人们都会煮上香糯甜美的腊八粥,当吃着香粥时也预示着新年的脚步已越来越进。
而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
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二、主题总目标: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参与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共度节日,给爷爷奶奶送上腊八粥。
三、主题领域目标:健康:认识各种常见粗粮,知道人体需要吸收不同的食物营养,了解一些食物搭配的相关知识。
语言:乐意主动地欣赏诗歌体裁的作品,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话,态度自然,声音响亮。
科学: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意识。
艺术: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引导幼儿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感受不同音乐形式的演唱风格,对音乐活动产生学习的兴趣。
社会:体验人与人相互交流、合作、沟通、关爱的重要和快乐,乐于与人交流。
娱乐游戏《炒豆豆》四、主题家长社会资源:1.建议家长在日常饮食中,特别是在吃腊八粥时,有意的介绍一些粗粮给孩子认识,并了解粗粮的营养价值。
2.请家长讲一讲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以及风俗习惯,让孩子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准备。
3.情感资源:邀请爷爷奶来幼儿园吃腊八粥,感受节日的快乐,增进情感。
五、环境创设:1.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教室外墙制作两颗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
4大班社会活动腊八节(四)教学目标: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4.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5.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教学准备:1.课件《腊八粥》、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
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我做摸腊八粥1.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
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学念儿歌:腊八粥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