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语言赏析的方法一、从用词的角度赏析作品中优美、精彩、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可以从词语的角度来分析,一般可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入手。
( 动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 ; 形容词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 所要描写对象的状态;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事物的特点;叠词则增添语言的音韵美。
特别要注意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
)例:扫开一块雪, 露出地面, 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赏析: 本句用“扫”、 “露”、 “支” “撒”、 “系”、 “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也写出了儿童捕鸟时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车而去,然而心却是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
(《生死胡杨》)赏析: “只得”一词准确地表达了“我”不得不走却又依依不舍的心情答题格式:。
词表现了( 揭示了、突出了 ) ⋯ ⋯ 准确或生动或形象或富有情趣 ,二、从修辞角度赏析例: 朱自清《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赏析: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花色鲜艳美丽的特点。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可以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设问句等,体味其作用。
答题时一般要紧紧扣住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但答题时还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2排比:语言有气势(加强语气)3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5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例 1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专题五赏析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学习目标】1.把握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2.能结合具体语境赏析、品味。
【知识梳理】什么样的词句富有表现力?1.用词之美—-———-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2.修辞之美---——-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反问等3.手法之美——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等。
明确赏析的角度赏析角度一:词语(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例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赏析角度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精当例如: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绿》赏析角度三: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巧妙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海燕》其他如表达方式、句式……【典型例题】好雨随风乔忠延画家说,春雨是春天的颜色。
诗人说,春雨是春天的歌声。
小时候我则认为,春雨是春天的奶水.春雨比奶水更甜美,更养人.它飘落到哪儿,哪儿就滋润了,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显出了生机.春节过后,人们就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春雨却总是不来。
天不再像年前那样灰蒙蒙的,变得蓝蓝的,空空的,那么高,那么远,不见一线云丝丝。
看看风,还是西北风,虽然稀少了,劲小了,却仍然硬硬的,干干的。
太阳暖暖地照着,照得地上也暖了。
冬日僵硬的地皮早软了,踩上去面团似的,河边、泉边更是软得淌水,水渍渍的,走过去会粘住鞋子。
没几日,地皮不再软了,像往常一样瓷实,不粘鞋子,不陷车子了。
风依然吹着,太阳依然晒着。
暖和多了.又过了几日,路上裂开些小缝缝,人来车往,表面上的那层土就离了地皮,土越积越厚,越碾越细,踩上去和冒烟的一样,裤腿上溅得花花点点的,都是尘土。
阐述主题语言的类型及特点
主题语言是指用来描述某一主题的一组语言,并且这组语言与主题有密切的联系。
主题语言的类型及特点有以下几种:
1. 抒情语言:抒情语言是表达情感的语言,它在主题语言中的作用是表达主题所涉及的情感。
抒情语言具有情感色彩强烈、富有感染力、富有表现力等特点。
2. 描写语言:描写语言是用来描绘主题的语言,它在主题语言中的作用是描述主题的特征和细节。
描写语言具有形象生动、富有感官性、富有细节性等特点。
3. 议论语言:议论语言是用来阐述主题观点的语言,它在主题语言中的作用是说明主题所涉及的问题和观点。
议论语言具有逻辑性强、论证力强、说服力强等特点。
4. 叙述语言:叙述语言是用来叙述主题事实、经历等的语言,它在主题语言中的作用是讲述主题所涉及的事件、故事等。
叙述语言具有情节连贯、结构清晰、语言简明等特点。
总之,主题语言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的一组语言,它涵盖了抒情语言、描写语言、议论语言和叙述语言等多种语言类型。
不同类型的主题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通过合理运用主题语言可以更好地表达主题所涉及的情感、观点、事实等。
- 1 -。
文学语言的表现力及修辞手法文学语言是一种具有高度表现力和艺术性的语言形式。
它通过丰富的词汇、形象的描绘、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人类内心的情感、思想和精神世界。
文学语言的表现力和修辞手法是其独特魅力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文学语言的表现力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学语言的表现力文学语言的表现力是指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情感、思想和形象的力量。
文学语言的表现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象的描绘文学语言通过形象的描绘,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体验。
这种描绘不仅能够使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情境和氛围,而且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描述阿Q的形象:“他是一个瘦高的男人,脸色苍白,精神的眼睛里透着狡猾和卑怯。
”这样的描述让读者对阿Q的形象有了深刻的印象。
2.情感的传达文学语言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体验,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共情。
这种情感的传达可以通过直接表达、暗示、象征等手法实现。
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写道:“瑞香飘飘烛影摇,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萦纡香暖飞燕。
”这里的瑞香、烛影、游丝等形象描绘出了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之情。
3.思想的传达文学语言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哲学观点,让读者思考和反思。
这种思想的传达可以通过寓言、象征、讽刺等手法实现。
例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描述了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通过对主人公温斯顿的塑造,表达了对个人自由和人类理性的追求和对极权主义的批判。
4.语言的风格文学语言的风格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格调。
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风格,例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文学语言的风格能够表现出作者的独特个性和文学审美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而鲁迅的小说则语言深刻、尖锐,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俗语和成语的表达效果
俗语和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简洁、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
以下是俗语和成语的表达效果:
1. 言简意赅:俗语和成语往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避免了冗长繁琐的表达,使语言更加凝练有力。
2. 生动形象:俗语和成语常常采用形象化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
3. 寓意深刻:许多俗语和成语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这些语言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4. 富有哲理:许多俗语和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智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启迪思维和心灵。
5. 传递情感:俗语和成语也可以传递情感和态度,如表达敬意、赞美、批评等,使语言更加富有情感色彩。
总之,俗语和成语的表达效果丰富多样,它们能够以简洁、形象、富有哲理的方式传递深刻的思想、情感和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19年第05期《大自然的语言》虽然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但是竺可桢先生却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把有关物候的科普知识写得通俗易懂。
作者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结合描写的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例如: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文章开篇用“沉睡”“苏醒”将大地拟人化,抓住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时的状态与特点,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
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次第开放”,具体描写出大地“苏醒”后扑面而来的生机勃发的春色。
“翩然归来”,将活泼伶俐的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展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的用词形象典雅,富有表现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2.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秋季风景画。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簌簌”下落,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表达简练且富有表现力,紧紧抓住了季节的特征。
3.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列举了三个例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中,形象地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却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传语”“暗示”“唱歌”这几个词语把大自然中的物候现象写活了,它们似乎都有了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唯恐人们误了农事。
俗语的概念及其特点
1.生动形象:俗语通俗易懂,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往往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具体的事物和情境,使人容易理解。
2. 语言简洁:俗语通常采用简洁的语言形式,用尽量少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意味,给人以简明扼要的感觉。
3. 富有表现力:俗语往往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能够让人深刻感受到其所表达的意义。
4. 流传广泛:俗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各个地区、各个族群之间流传广泛,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
总之,俗语是一种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生动形象、语言简洁、富有表现力和流传广泛等特点。
- 1 -。
expressive名词
"Expressive" 是一个形容词,用于描述表达能力强、富有表现力的特征。
作为名词的话,可能会指代某种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语言或工具。
1. 表达能力强的艺术作品:
•在艺术和文学领域,"expressive" 可以用来描述那些通过绘画、音乐、文学等方式传达情感和思想的作品。
例如,一幅画或一首歌可能被认为是非常"expressive",因为它们能够深刻而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情感。
2.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在语言学中,"expressive" 可以用来描述那些能够生动地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语言。
一个人可能被认为有 "expressive" 的口才,因为他能够清晰、感情丰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具有表现力的工具或框架:
•在计算机科学和编程领域,"expressive" 也可以用来描述某种编程语言、框架或工具的设计,使得代码能够更清晰、简洁地表达程序员的意图。
例如,某个编程语言可能被称为"expressive",因为它允许以更少的代码表达更多的功能。
总体而言,"expressive" 作为名词时,通常指代具有强烈表现力的事物,无论是艺术作品、语言还是工具。
1/ 1。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15年第23期
《狼》这篇文章仅二百余字,便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狼贪婪狡诈的本质,叙事简洁明了,层次分明,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是一篇很好的寓言故事。
文中,作者不论是描写狼的凶狠、狡诈,还是刻画屠户的性格,都选用了极为简练生动的语言,着墨不多却形象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具体来说,作者用“缀行甚远”“仍
从”“又至”“并驱如故”“眈眈相向”等,把狼贪婪、凶狠的形象描摹得十分真切;用“径去”“犬
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意将隧入”等,把狼狡诈的本性描写得十分形象生动;用“惧”“投以骨”“复投之”“大窘”等,刻画屠户的惧怕心理和退让表现;用“顾”“奔倚”“弛担持刀”等,表现屠户的急中生智和准备斗争的决心;用“暴起”“劈狼首”“毙之”“断其股”等,展现屠户勇敢斗争的行动。
此外,文中还多次巧妙地运用了文言代词“其”,如“受其敌”“断其股”中的“其”指代狼,“攻其后”中的“其”指代屠户,“积薪其中”中的“其”指代麦场;“奔倚其下”“洞其中”中的“其”指代柴草堆。
用一个“其”字分别指代几个对象,使语言更加简洁。
这些描写,都选用了恰当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形容词,与情节和形象和谐一致,不能增删、更易一字。
作者在结尾的议论,虽是寥寥数语,却言简意赅,点明了故事的社会意义,引人深思。
总之,整篇文章虽然短,容量却很大,不能不令人叹服作者的语言功力。
【活学活用】
1.结合语境,品析选段中的画线部分。
(1)杀青、摊青、烘焙,母亲双手不停舞动,翻、揉、捻、搓丝毫都不含糊,那一点头一舒臂的灵活机警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我托腮依在灶边,贪婪地吸着,嗅着,陶醉着,铁锅散发的热气合着茶叶袅袅的清香逐渐盈润着我的心……(苏苏《母亲的茶事》)
(2)我开始怀念起了在故乡的日子。
房头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唱响清晨第一支悦耳动听的歌。
我睁开惺忪的双眼,窗外的晨雾已悄悄捎来经雨水滋润过的翠叶、野花和青草充满活力的清新味道。
(王妍《故乡的味道》)
2.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点绛唇·新月娟娟
□[宋]苏过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词中的哪个字给你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请简要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