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处理办法及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不均匀沉降是指在建筑物的地基上,不同部位的沉降速度不一致,导致建筑物发生不同程度的倾斜或破坏的现象。
为了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土质调整:通过处理及改良地基土质,改变土体的性质和结构,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填充土的加固、挖土填埋、土体冲击密实等。
2.基础刚性调整:通过设计合适的基础结构和加固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性,减少变形和沉降。
例如采用加固型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刚性支承带、钢筋混凝土加固柱等。
3.地下水控制: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避免地下水位上下波动造成地基沉降。
可以通过排水、注水、挖井等方法来控制地下水位。
4.建筑物布置优化:合理布置建筑物,尽量减少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例如在易发生沉降的地区,可以采用独立的建筑物分块,利用伸缩缝等设计措施来减少沉降的传递。
5.沉降监测与预测:及时监测和预测不均匀沉降的情况,提前采取相应措施。
可以利用传感器、测斜仪等监测设备对建筑物的沉降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为修复和加固提供依据。
6.加固修复措施:对于已经发生沉降的建筑物,应及时采取加固修复措施,以防止进一步倾斜和破坏。
可以通过加固地基、增加支撑、修复裂缝等方式来进行修复。
7.土体预压:在地基上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地基土体固结压密,提前形成一定的沉降,从而减少以后的沉降。
常用的方法有挖土压顶、沉箱法、超前浇注法等。
8.技术经济对策: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符合实际情况的技术经济对策,以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危害。
包括合理选址、合理荷载控制、合理施工工艺等。
综上所述,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可以从土质调整、基础刚性调整、地下水控制、建筑物布置优化、沉降监测与预测、加固修复措施、土体预压和技术经济对策等方面入手。
同时,在实际工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采取综合性的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引言建筑物的功能随着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变得越加复杂与多样。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高层建筑物及住宅楼等建筑因为载荷不同,导致地基基础常存在不均匀沉降的弊病。
而且一些由高层主楼和其他建筑楼组成的综合建筑亦或是不同高度的住宅小区,因为这些建筑之间的高度不同,其结构的载荷及刚度往往表现出不均匀的状况,进而导致地基反力与基础内力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性。
所以,在设计中应尽可能的避免建筑物的差异沉降,保障高层建筑物的质量。
一、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1、地基土体的压缩性土体的不均匀性主要是由于土是由很多不同性质、特征的土体构成的,而且土体分布也是相当不规则的。
在这种土体不均匀的情况下,浅层地基基础难免会出现较大的沉降差。
同时地基基础沉降还有可能发生在有过打桩基础的建筑物旁边,主要是因为打过桩的地基已经受到了损坏。
除此之外,地基沉降还与基础打桩的长短及时间相关。
由此看来,地基土体的性质对于建筑地基基础的沉降影响是相当大的。
因此,为了降低或消除不均匀沉降,需要仔细观察所选地基,做好地质勘查工作。
2、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导致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除了地基土地的问题,建筑物的结构也是造成其不均匀沉降的重要原因。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很多的建筑单位为了迎合设计需要或是降低施工成本,会设计较为复杂的建筑结构,且由于平面的规则程度较低,就很容易产生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设计未结合实际情况、施工人员地基处理不恰当、处理水平较低都会导致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
因此,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处理,以避免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3、其他相关因素第一,未合理使用建筑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性要求也逐渐的提高,由此房屋的所受到的载荷也在不断的增大,地基的附加应力增大,进而导致建筑物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
第二,国家地质勘察报告质量较低,存在误差。
在实际的地质勘察过程中,很多施工工程未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导致设计人员缺乏准确的地质信息进行工程分析,由此导致的设计误差就很有可能致使建筑物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
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变形等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必须及时予以处理。
本文将基于实际工程经验,详细介绍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
1. 检查地基地基不均匀沉降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土层性质不同、地下水变化、土壤中含沙量不均等。
因此,在采取处理措施之前,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全面的检查,以确定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和范围。
这项工作需要由专业的地质工程师和建筑工程师共同完成。
2. 加固地基针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常见的加固方法有:灌浆加固、深层加固和地基加固板。
其中,灌浆加固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它的原理是用泥浆、水泥浆等物质将空隙填满,增强土体的承载能力,从而稳固地基。
3. 调整建筑物在一些情况下,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整体倾斜。
这时,调整建筑物的位置和姿态就成了必要的措施。
调整建筑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调整计划,并通过专业的测量方法来确保调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调整基础高度针对一些比较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调整基础高度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地基的调查和测量,确定各个支柱的高度差,然后在建筑物结构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调整基础高度需要严格的计算和施工操作,否则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
5. 辅助加固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还有一些辅助加固措施也可以用于处理地基不均匀沉降,比如在地基下面加设钢筋网和压实砖等。
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像主要加固措施那么显著,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之,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建筑工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之一,处理方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来确定。
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建筑物的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
希望本文能够对正在遭受地基不均匀沉降困扰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
不均匀沉降是建筑物在桩基础上发生的变形现象,主要是由于地基及建筑物的受力不均匀分布所致。
不均匀沉降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中包括地下水位和地基性质的变化、地层变形及建筑物荷载的作用,这些因素互相影响并诱导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发生。
由于不均匀沉降的发生可对建筑引起结构损坏,或发生质量问题,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都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来控制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一、治理措施有什么:
1、采取预防性措施:
(1)选择合理的建设地块,应尽量挑选排水良好的、地层均匀、地基稳定的建设地点;
(2)施工前详细考察,对于建设地点应进行地质勘测,充分调查地层情况及地下水状况;
(3)合理设计,控制建筑物的荷载,减少其自重,努力减轻负荷;
(4)采取强度提高措施,如压浆改造等,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及时的制止措施,以防止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2、采取补救性措施:
(1)建立沉降监测系统,定期检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2)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有效的改造措施,采用水泥改造、回填补强、改变地层性质、延长桩基等;。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危害及控制措施摘要:高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发展起来的。
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工程技术人员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问题上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
关键词:高层建筑不均匀沉降措施1、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原因的概述1.1、勘探资料不齐全近年来,由于城市的不断的扩张,大多数新建建筑物均位于城乡结合部,勘探资料积累较少,特别是一些住宅小区的建设,由于项目多,范围广,开发商对勘探工作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地质勘探报告中勘探点位间距过大或没有足够的勘探点地质剖面图作依据,从而造成地质剖面图的连续性不可靠,软弱土层的埋深、厚度变化情况及分布范围反映不全面、不准确,甚至有明显差错。
少数勘探单位选用的取土器不规范或取土不当,致使原状土样扰动较大,室内试验得出的土样指标不可靠。
一些勘探单位布孔数量少或布孔不合理,对暗塘、流砂层等不良地基土的范围确定不准确,甚至有明显遗漏。
1.2、设计方面的失误部分设计人员对勘探资料的重要性不够重视,选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不当,对局部不良地基土的处理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忽视了处理后的局部地基同未处理地基的强度差异等,往往造成不良后果。
房屋体形复杂过大,相邻建筑物太近,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不协调也通常是设计人员忽视的地方。
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盲目节省投资,不尊重科学设计,往往提出诸如大幅度放大悬挑阳台、取消墙体甚至取消原设计要求的地基加固措施等不合理要求,少数设计人员违背设计原则,不加验算就草率签字或出设计变更。
1.3、地基处理施工质量较差地基处理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压密注浆、粉喷桩、深层搅拌桩、旋喷桩和振冲成孔灌注桩等,这些方法有一定的缺陷,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施工质量无损普查技术又相对滞后,难以有效地全面检测施工质量,加固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一些施工队伍技术力最薄弱,责任心不强,单纯追求进度,或错误地认为局部坚实土体的允许承载力超过周围土体可以不作处理,施工中发现基槽与地质勘探报告有出入时,也不通知勘察设计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因而埋下质量隐患。
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基础不均匀沉降是指地基不同部位因为承载能力不同而导致的沉降不均匀。
这种情况会给建筑物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行处理。
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在地基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可能会导致地基不均匀。
此外,地基上方的建筑物也会对地基产生影响,比如地下室的挖掘、地下管道的施工等,都会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
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加固地基
加固地基是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灌浆加固、加固桩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少基础沉降的不均匀性。
2.调整结构
如果建筑物已经建成,发现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情况比较严重,那么可以通过调整结构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建筑物底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梁,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另外,也可以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钢框架等支撑结构,以减少建筑物的变形。
3.采用弹性支承
弹性支承是一种比较新的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弹性材料对基础进行支撑,可以有效减少基础沉降的不均匀性。
目前,弹性支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等工程中。
4.采用沉降补偿技术
沉降补偿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高精度测量技术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监测,并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建筑物进行调整,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基础不均匀沉降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基础沉降的不均匀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地基不均匀沉降是指地基在承受荷载作用下,由于土壤的非均匀性导致地基不同部位的沉降速度不一致,从而引起地基沉降不均匀的现象。
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方法,希望能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对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了解地基土层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确定地基土层的分布、厚度、承载力等参数,为后续的处理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在勘察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比如加固地基、改良土壤等。
其次,针对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加固地基的方法。
加固地基是指通过在地基土层中加入辅助材料,增加土体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小地基沉降不均匀性。
常见的加固地基方法包括灌浆加固、搅拌桩加固、土钉墙加固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土体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另外,改良土壤也是处理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在地基土层中加入适量的改良材料,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小地基沉降不均匀性。
常见的改良土壤方法包括石灰土壤改良、水泥土壤改良、砂土土壤改良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土体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此外,对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我们还可以采用监测和控制的方法。
通过对地基沉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地基沉降不均匀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地基沉降监测点的设置、监测仪器的安装等。
通过监测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地基沉降问题,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综上所述,地基不均匀沉降是一个复杂的地基工程问题,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地质勘察、加固地基、改良土壤、监测和控制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才能有效地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性。
防止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裂缝等问题。
为了防止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地质勘探和基础设计进行地质勘探,对建筑地区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下构造等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基础设计的科学合理。
根据地质勘探结果,选择适当的基础形式和设计方法,如承台、地下连续墙、桩基等,以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2.基础施工管理在施工前要根据基础设计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配备专业施工队伍。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地基进行充分的处理,确保地基的均匀承载。
3.地基加固当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迹象时,可以采取地基加固的措施。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式包括土体加固、桩基加固和预应力加固等。
土体加固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加药、加固等;桩基加固可以采用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等;预应力加固可以采用预应力锚杆、预应力桩等。
4.监测和维护对建筑物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基础沉降问题,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监测方法包括测量建筑物的倾斜、水平偏移、沉降和裂缝等。
如果发现沉降超过设计限值,需要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如补充支撑或加固。
5.水土保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以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流冲刷,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可以采用固土墙、滨岸工程等措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和水流冲刷。
6.建筑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防止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要求。
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沉降能力。
总结起来,防止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包括地质勘探和基础设计、基础施工管理、地基加固、监测和维护、水土保持措施以及建筑结构设计等。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发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地基不均匀沉降是指地基在承载荷载、温度变化或水分变化等外部因素作用下,不同位置或不同部分的沉降速度不一致,导致地基结构出现失稳的现象。
这种沉降不均匀性会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的影响,如建筑倾斜、裂缝产生等,因此需要进行防治措施。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以及可行的防治措施。
一、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1. 土层差异:当地基所处的土层中存在不同性质的土壤层,如黏土、砂土和岩石等,这些土层的承载能力和沉降性质可能会不同,从而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2. 湿度变化:当地基所处的土壤水分含量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土壤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导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在干旱季节,土壤水分减少,土壤会收缩,导致地基下沉;而在雨季,土壤水分增加,土壤会膨胀,导致地基上升。
3. 统一荷载:如果建筑物的整个荷载分布不均匀,也会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如果建筑物的重心位置在地基的一侧,那么该侧地基的沉降速度可能会较快,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
4. 建筑结构变化:如果建筑物的结构发生变化,例如进行装修、扩建或改变荷载分布等,也会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这是因为建筑结构变化会改变荷载的作用方式,从而影响地基的沉降特性。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防治措施1. 地基处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是防治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关键。
可以采用加固土壤、加设地基板或桩基等方法,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均匀性,减少地基沉降的不均匀性。
2. 进行地基监测:为了及时发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可以进行地基监测。
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如沉降仪、倾斜仪等,可以监测地基沉降的速度和方向,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修复。
3. 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应考虑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衡荷载和防止结构失稳。
在设计时可以采用加固柱或设置伸缩缝等方法,以分散荷载和容纳地基沉降。
4. 定期维护和修复:地基的维护和修复对于防治不均匀沉降非常重要。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应对策略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是指高层建筑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条件的不均匀或其他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物不同部位发生沉降程度不一致的现象。
1. 地质条件不均:地质条件是影响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地质条件不均指地下土层的性质、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地基中含有软弱的土层、松散的砂土或含水量较高的黏土层等,容易导致建筑物不同部位沉降差异。
2. 基础设计不当:基础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如果基础设计不当,如基础形式选择不合理、基础面积过小等,会导致基础承载能力不足,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降不均匀的现象。
3. 施工工艺不良:施工工艺的不良也是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施工中没有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等,都会导致建筑物基础的均匀性受到影响,从而引发沉降不均匀。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给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带来潜在威胁,因此应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1. 基础加固与加固监测:为了增加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提高基础的稳定性,可以采取对基础进行加固的措施,如增加基础的面积、加设基础附件、使用加固材料等。
通过监测沉降情况,及时发现沉降不均匀的现象,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 地基处理:针对地质条件不均导致的沉降不均匀问题,可以采取地基处理的方式,如土体加固、地基加厚、注浆处理等,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3. 沉降预测与监测:在建设高层建筑的初期阶段,可以对地基进行沉降预测与测量,在设计阶段合理预估沉降量,在施工阶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沉降情况,并进行调整和处理。
4. 合理的荷载分配与减载措施:合理分配建筑荷载,降低基础压力的集中度,是减轻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有效手段。
在必要时,可以采取减轻建筑荷载的措施,如减少建筑物自重、降低结构荷载等。
5. 相关标准和规范的遵守:在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沉降不均匀的风险。
浅析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摘要:一般在土建工程中,建筑的天然地基是土层或者岩层等土体时,本身都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压缩性。
当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程度较大并超过上部结构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建筑墙体就会出现裂缝,甚至整个建筑物的倾斜程度更加严重,严重影响其安全及使用功能。
本文针对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和采取的有效措施作了如下分析。
关键词:不均匀沉降;地基特点;原因;有效措施中国在建筑物的基础建造方面有悠久的历史。
从战国时期的块石基础,到北宋元丰年间,基础类型已发展到木桩基础、木筏基础及复杂地基上的桥梁基础、堤坝基础,使基础型式日臻完善。
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与基础自身荷载一起传给地基。
基础工程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一旦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会给整个上部结构带来很大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
由于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工程质量事故,轻则影响建筑物的美观,破坏室内外装修,造成房屋使用者心理上的不安,重则造成墙体渗水和灌风,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严重的会引起墙倒屋塌,出现伤人事故和财产损失。
一般在土建工程中,建筑的天然地基是土层或者岩层等土体时,本身都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压缩性。
另外,就是由于所施工建筑物的载荷分布差异较大,各部分基础的尺寸类型也各不相同,一旦地基土比较软弱、土层的硬度分布不均匀,就极易导致基础产生过量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地基沉陷。
地基发生沉陷会使得建筑上部结构产生新的附加应力并重新分布,同时增大原有的附加应力,在这种影响下轻则造成建筑物略微的倾斜,而当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程度较大并超过上部结构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建筑墙体就会出现裂缝,甚至整个建筑物的倾斜程度更加严重,严重影响其安全及使用功能。
(一)易引起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地基特点1) 地面高差悬殊很大。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因此减轻不均匀沉降至关重要。
下面是减轻不均匀沉降的一些措施。
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地质分层,降低基础基础设计时的风险,并减少建筑物被不均匀沉降影响的可能性。
2.采用合适的地基加固措施可以显著减轻不均匀沉降。
例如,可以在建筑物基础下方铺设加固体来增强基础的承载能力。
深压桩和分布式桩等加固措施也可以有效地减轻不均匀沉降。
3.对于地下水位高、土壤可压缩性差等情况,可以通过合理的排水措施来减轻不均匀沉降。
例如,设置排水沟、挖掘蓄水池等。
4.对于已经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建筑物,可以考虑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和修缮。
例如,钢筋混凝土加固、地面改造、结构加固等。
5.精心制定维护计划,定期进行建筑物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均匀沉降问题,可以有效地减轻不均匀沉降带来的风险,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包括: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地质分层,采用合适的地基加固措施,合理的排水措施,对于已经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和修缮,制定维护计划,定期进行建筑物检查和维护。
这些措施将帮助我们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预防与防治措施控制摘要: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建筑物的开裂、塌陷并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结构安全。
故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和防止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
本文针对目前在工程施工中地基不均匀沉降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地基;不均匀沉降;措施ˎ ̥ abstract: the uneven settlement of building foundation will cause cracking and collapse of buildings and seriously affect the use of the building and structure safety. Therefore, should cause enough attention to this,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and prevent affect the structural safety and us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urrent foundation uneven settlement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mmon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the uneven settlement of foundation with reas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foundation; Uneven settlement; measures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土层在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压密而引起的地基表面的整直变形。
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于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基基础;沉降;原因;措施引言由于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工程质量事故,轻则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造成使用者心理上的不安;重则造成渗水和灌风,更严重的会引起倒塌等安全事故,造成人身财产损失。
建筑物的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从项目选址开始,到地质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等阶段都应建立在摸清地质情况的前提下,按照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地去开展工作,直至使用阶段,使用者都应该遵循该建筑物的设计条件进行使用或改造。
一、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对工程建筑物的主要危害1、造成建筑物发生倾斜。
如意大利比塞塔,该建筑建造于不均匀的高压缩性地基之上,造成塔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其北侧下沉高度为1米多,南侧下沉高度为3米,至今塔身已侧移5.8米有余。
2、造成建筑物下沉严重。
如上海锦江饭店,其建筑于软土地基之上,造成建筑物沉降2.6m之多,原来的底层已陷入地下成为半地下室状态,给实际使用带来严重影响。
3、造成建筑物墙体开裂。
如清华大学供应科的库房楼,在竣工一年后出现墙体开裂状况,三年以后整个楼体已有33条较大裂缝存在,列为危房。
4、造成建筑物基础断裂。
以东南大学的教工住宅为例,筏板基础刚浇筑完准备砌墙时,发现筏板基础横向发生断裂,其缝长达6米多,宽1~5毫米。
二、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原因1、在设计方面。
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明显不一样处或在地基处理措施不一样处,没有在恰当地方设置沉降缝。
基础刚度或整体刚度不能满足要求,不均匀沉降就会严重,引起下层开裂。
设计不仔细,计算不仔细,相关地方不做计算,参考别的建筑物。
2、选址不当,地面高差悬殊很大,地形较为复杂。
很多平整场地工作常常使同一建筑物的部分基础置于挖方区,而另一部分基础在于填方区,或一部分基础在于河道上,而另一部分基础在于硬土层上,若处理不合适,很容易导致地基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
防治建筑施工中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1、保证勘察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建筑物立面的高差不宜悬殊,所受荷载差异不宜太大。
在平面上开头应力求简单,尽量避免凹凸转角,同时平面上的转折和弯曲也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其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降低。
另外,适当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建筑物在平面上的长度和从基底算起的高度之比),其越小,整体刚度越好,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越强,一般控制在2.5~3之间。
对于砌体承重结构,为保证其整体刚度,应合理布置纵横墙。
纵横墙应尽量贯通,横隔墙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建筑物宽度的1.5倍为宜。
(2)设置沉降缝。
设置沉降缝。
多层住宅的学位体长度应控制在55米以内;长度较大的住宅,考虑在适应部位设置沉降缝;对于平面图形复杂的,或有层高高差及荷载显着不同的,要在其转折处;层高高差处或荷载显着不同的部位设置沉降缝;在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着不同处或在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处设置沉降缝。
(3)相邻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会扩散到基础外的一定宽度和深度,如果两相邻建筑物距离过近,就会产生应力叠加,而引起过大的不均匀沉降;特别是在原有建筑物旁新建重高建筑物时更应注意。
(4)适当调整建筑物标高。
各建筑单元、地下管线、工业设备等原有标高,会随着地基的不断沉降而改。
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
1.地基处理:在选址和设计阶段,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地基工程
评估,了解地质条件和基础土壤的特性,进行地基处理。
对于松软土地基,可以采取加固处理,比如灌注桩、挤浆桩等;对于不均匀地基,可以进行
平整和均匀增厚处理。
2.基础设计:基础设计要考虑到地基的特性和承载能力,采用适当的
基础形式和尺寸。
对于松软地基,可以选择大面积浅基础,增加承载面积;对于不均匀地基,可以设计适当的补偿基础,在沉降较大的地方加厚基础
和加固结构。
3.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到基础不均匀沉降可能引起
的变形,采用适当的抗沉降措施,如设置伸缩缝、控制层间位移,增加结
构的刚度和抗侧移能力。
4.检测监测: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基础不均匀沉降。
可以使用测斜仪、沉降仪等监测设备,
对建筑物和地基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5.补救措施:一旦发现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防止问题进一步加剧。
可以采用增加局部填充、加固局部地基等方法来修
复地基沉降问题,使建筑物回复平稳的状态。
总之,基础不均匀沉降是建筑物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为
了避免和控制这一问题,需要在选址、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综合
措施,包括地基处理、基础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检测监测和补救措施。
只有科学合理地控制基础不均匀沉降,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处理办法及控制
摘要: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往往引起建筑上部结构的过大变形、开裂、倾斜甚至破坏。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本文对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处理方法以及怎么控制建筑不均匀沉降发生进行研讨。
关键词: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处理办法控制
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总产生一些沉降。
当沉降均匀时,对建筑物不致带来危害,应当沉降不均匀时,往往会给建筑物带来影响。
特别是软土地基,由于沉降大、不均匀、稳定期长,处理不好,极易造成工程事故。
所以通过一定的途径采取适当措施,以减少建筑的不均匀沉降是十分必要的。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产生原因
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地基土本身的不均匀性,地基土并不是但一定匀质材料吗,但在设计中对其做了简化设定,使其单一化理想化。
因此尽管设计时计算所得很认真,也并不能保证建筑物能够完全均匀沉降。
(2)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施工时地基处理不好,或因地质勘探不细,没有发现地下某些不良地质现象,如暗洪、坑洞等,因而未作处理,从而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3)建成使用过程中的意外影响。
由于地下水位的大量漏水引起地基局部下沉,或因为临时的大量的地面堆载引起而引起局部下沉。
(4)建筑物的立面存在高差,另外还有相邻新建筑物产生的影响等。
一般建筑物下部,由上往下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
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而上形成“八”字缝,也首先在窗对角突破,还可在地层中部窗户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逢,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
2、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处理方法
不均匀沉降一般发生在建筑物的中央处并呈弯曲形状。
裂缝成八字型,产生在建筑物的两端处。
而开裂发生的部位不论是上层或下层均有可能发生。
工具墙体裂缝的位置和状态分析可以大致判断地基应力分析情况,从而针对发生在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位置进行重点整治处理。
在调查、检测的基础上,可以针对地基、基础结构和上部以正结构等采取相应措施,到达修补和补强的目的。
一般处理方法如下:
(1)、地基加固措施主要有地基压缩、脱水、固结和置换等。
具体应根据建筑物规模、损坏程度以及地基土性质的差异而决定。
对于应用的技术细节还有相应要求,应通过技术、工艺、经济三者的比较在确定。
(2)基础结构加固措施多采用另设支承结构,选择较坚硬的持力层,通过桩、支墩或者其他新增基础结
构,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到地基上。
施工中应注意土体支护、还可以采用整体结构加固,但这种方法是比较困难的。
3 、控制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措施
3.1建筑措施
3.1.1建筑体型力求简单
在满足使用和其他要求的前提下,建筑体型应力求简单,避免凹凸转角,因为这些部位与基础交叉,地基中附加应力重叠,易产生较大沉降。
当建筑物体型较复杂时,宜根据平面形状和高度差异情况,在适当部位用沉降缝将其划分若干个刚度较好的单元;当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较大时,可将两者隔开一定距离,如拉开距离后的两个单元必须连接时,应用能够自由沉降的连接结构,如在两端用悬挂结构或用连接廊将建筑物单元连接起来。
3.1.2设置沉降缝
设置沉降缝是减少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危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沉降缝应从房顶到基础把建筑物全部分开,分成若干个长高比较小、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自沉降体系的单元,避免由于沉降差异引起结构附加应力而导致破坏。
3.1.3控制相邻建筑物的间距
根据土中应力扩散现象分析可知:如两建筑物基础间距过近,将可能出现地基中附加应力重叠并产生附加沉降,使建筑物发生倾斜或开裂为此,相邻建筑物基础间净距必须加以控制。
相邻高耸结构(或结构倾斜要求严格的构筑物)的外墙间隔距离,应根据倾斜允许值计算确定。
3.2结构措施
3.2.1减轻建筑物自重
(1)、选用轻质高强度墙体材料,减轻墙体自重;
(2)、采用架空地板代替室内后填土;
(3)、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采用覆土少、自重轻的基础型式;
(4)、选用轻型结构,减轻结构自重。
3.2.2对于砌体承重结构的房屋,加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
(1)、对于3层以上的房屋,控制建筑物长度长高比L/Hf≤2.5l;当房
屋的长高比为2.5≤L/H≤3.0时,宜做到纵墙不转折或少转折。
其内横墙间距不宜过大,必要时可适当增强基础刚度和强度。
(2)、在砌体承重结构的房屋中,当地基发生不均匀变形时,墙身是主要受力构件,它应具有相当的能力以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墙身是主要受力结构,它应具有相当的能力以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
因此,合理布置纵横墙的问题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由于建筑物的纵墙刚度一般较弱,地基不均匀变形表现为建筑物的纵向挠曲,所以应尽量避免纵墙的转折、中断以及高度变化。
横墙在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中主要起加强作用,横墙间距越小,建筑物整体刚度越大,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也就越强。
(3)、在加强建筑物整体刚度和强度方面,合理地设置圈梁和构造柱是砌体承重结构中较常用的办法。
墙体设置的圈梁和构造柱可使抗剪、抗拉、能力均较低的砌体较好地成为一个整体,在相当程度上可以防止或减少墙体裂缝,即使出现裂缝,也能起到防止其发展的作用。
(4)、在墙体上开洞过大时,宜在开洞部位适当配钢筋或采用构造柱及圈梁加强。
(5)、对于建筑物体系复杂、荷载差异较大的框架结构,可加强基础整体刚度,如采用箱基、桩基、厚筏等,以减少不均匀沉降。
3.3施工措施
(1)、对于淤泥质及淤泥等软土地基,以及高灵敏度的粘土,均要注意施工时不要扰动其原状结构。
开挖基坑时,可暂时保留一定厚度的原土,待基础施工时才挖除。
如坑底已被扰动,应挖去被扰动部分,或在其上先铺中砂,然后再铺碎砖(或碎石)等夯实处理。
基坑完成后要及时回填土。
(2)、软弱地基上建造房屋时,通常将重、高房屋先施工待有一定的沉降后在施工轻、低房屋,然后再施工附属房屋,均能减少部分沉降差。
荷载较大的构筑物群(如料仓、油罐等)使用前期应根据沉降情况控制加载速度,掌握加载时间或调整荷载分布,避免过大倾斜。
4.结语
建筑施工是百年大计,应当预防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尤其遇有不良建筑物或工程为高、重、体型复杂的情况时,更需要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精心勘察、精心设计,以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