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弹、警绳和手铐的正确使用方法与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49
警械的佩戴与使用流程1. 引言为了确保警察在执行任务时的个人安全和任务效果,正确的佩戴和使用警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警械的佩戴与使用流程,包括装备准备、佩戴方式和具体使用方法。
2. 装备准备在佩戴和使用警械之前,警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警械的完好性:确保警械没有损坏或需要修理。
•清洁警械:保持警械的清洁和卫生,以防污垢影响正常使用。
•检查警械的操作性:确保警械能够正常操作,如枪械的弹匣是否装满弹药。
•准备备用警械:为避免应急情况下的故障,警察需要备好备用警械。
3. 警械的佩戴方式正确的佩戴警械可以提高个人安全和任务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警械佩戴方式:3.1 手铐的佩戴方式•将手铐放在便于抓取的位置,如腰间或装备托盘上。
•取下手铐时,确保双手都没有阻碍,以便快速操作。
•打开手铐,并将手铐放在需要铐锁的人员手腕上。
•通过旋转解锁钮将手铐锁住,确保锁紧。
3.2 枪械的佩戴方式•枪械通常佩戴于腰带上,保证枪械能够快速取下并使用。
•确保枪械紧贴身体,避免摇晃和松动。
•使用专门的枪套或枪托来保护枪械,确保安全。
3.3 防护装备的佩戴方式•防护头盔:将头盔戴在头部,确保能够覆盖额头和脑后部分。
•防弹背心:穿戴防弹背心,确保胸部和背部得到有效保护。
•防割手套:佩戴防割手套,保护手部免受刀刺伤害。
4. 警械的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警械可以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和个人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警械的使用方法:4.1 手铐的使用方法•握住手铐把手,快速将手铐套在需要铐锁的人员手腕上。
•通过旋转解锁钮将手铐锁紧,确保安全。
•注意手铐的紧固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4.2 枪械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枪械之前,确认目标和背景是否安全。
•确保枪械的保险装置已解除,并将枪械瞄准目标。
•使用正确的扳机力度进行开枪,注意稳定和准确度。
4.3 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头盔:确保头盔稳固地戴在头部,避免摇晃。
•防弹背心:穿戴防弹背心,确保胸部和背部得到有效保护。
警械使用、搜身押解技术教学方案Ⅰ教学提要●教学对象分析:学员系全省各地(市)、公安机关实战和教学单位,大多从事过技能战术教学训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战经验。
●教学内容:一、手铐使用技术动作及应用;二、手铐使用技术动作教学方法的学习●教学目的:一、使学员学会手铐使用技术的动作要领;二、共同认识手铐使用技术教学中的一般规律;三、了解各县(市)、区教官开展手铐使用技术训练课程的教学情况,听取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好的做法,帮助分析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并加以研讨形成互动式教学。
●教学任务:一、掌握手铐使用使用技术动作;二、学会手铐使用技术教学方法;三、培养学员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快速准确地完成上铐动作;手铐使用技术教学的程序和方法。
难点:手铐使用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和实战运用;学习手铐使用技术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示范讲解、分组训练、纠正动作、总结小评。
●教学要求:一、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严禁嘻笑打闹、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二、仔细听讲、看示范,认真体会,刻苦训练。
●教学时间:90分钟×2。
●教学场地及器材:场地:警训基地训练场器材:手铐60幅、垫子32床●教官分工:主讲教官1名,负责编写教案;负责组织实施教学。
辅助教官8名,负责教学器材保障、配合示范演练;分组训练时指导学员技术动作;辅助主讲教官的教学。
Ⅱ教学进程●准备阶段一、学员队长负责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官报告。
二、教官宣布本次课程的训练提要: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训练要求。
●实施阶段一、手铐的使用(一)情景演示1、由前上铐被袭2、由后上铐被目标判断出距离方位被袭3、由后上铐右腕后被袭4、上铐手抓铐链被绞手(每种情景演示后,提出疑问)(二)理论提示1、手铐的基本知识(1)手铐的种类:链铐、直板铐、拇指铐和约束带等几种。
(2)手铐的结构:A、链铐:锁梁、铐环、钥匙孔和连接链;B:直板铐:铐梁、铐环、钥匙孔;C:拇指铐:铐梁、铐环、钥匙孔;D:约束带:卡口、约束带。
警械的佩戴于使用1、催泪喷射器(一摇三看)检查:(1)摇晃罐身检查有无液体;(2)看瓶底日期是否过期;(3)看罐体连接是否牢固,罐体有无变形等;(4)看喷嘴是否堵塞。
2、伸缩警棍(开、锁、紧、收)检查:(1)开棍,检查棍身有无变形、锈蚀;(2)检查棍头有无松动、锥管是否锁紧;(3)检查尾盖有无破损,是否扭紧;(4)收棍,检查警棍能否正常收回。
3、手铐(能动、能锁、能保险、能开)检查:(1)铐环摆动顺畅;(2)能锁定;(3)能上保险;(4)可用携带的钥匙解开。
然后我们再看警械的佩戴。
我们先看催泪喷射器的佩带:(1)我们一般将催泪喷射器置于右腹前位置(右手为强手);(2)根据个人使用习惯,以方便、快速取用为准,;(3)喷嘴朝弱手方向,按压式开关朝操作手一侧,如果是二代催泪喷射器,喷嘴朝上,开关一侧朝操作手一侧。
我们再说伸缩警棍的佩带:(1)左侧腰间警棍套中,或根据个人使用习惯佩戴,以方便快速取用为准;以我的快拔式伸缩警棍套为例,是佩戴在左腹前位置。
(2)棍头朝上或快拔式朝下(根据自身习惯可调整);(3)以较快速、安全出棍为原则。
3、手铐的佩带:以前要求手铐是佩带于腰带正后方装备包内,方便左、右手取用,或第三方同事取用,后实践中发现这样佩戴容易造成手铐对背和脊柱的压迫和损伤,比如驾驶汽车容易抵到或向后摔倒时。
后腰容易受伤,现在我们置于腰带正后方左侧或右侧装备包内,较为适宜;大家一定记住养成良好的检查和规范佩带警械装备的习惯,将之贯穿于警察生涯的始终。
三种警械的基础使用技巧(一)催泪喷射器1、程序示范(1)警告,法律法规规定使用警械必须警告,(警察,别动,否则使用催泪剂或者警械),警告的目的是提醒队友作好相应的准备、告知群众警察正在办案、告知嫌疑人后果;(2)喷射、移动(横向移动,以避开嫌疑人可能存在的反击—影像记忆),此处可与学员进行一个互动小游戏---让学员使用模拟催泪喷射器处置情显员,然后让情显员闭眼向前冲,让学员明白影像记忆。
警用催泪喷射器规范操作温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摘要]:警用催泪喷射器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和经验,我国公安民警紫装备警用催泪喷射器后,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民警的广泛赞誉,为民警的执法行动带来了重要的保障。
但自装备以来,在训练和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训练和规范使用中还有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本文从警用催泪喷射器的特点分析出发,探讨警用催泪喷射器的规范操作,以便于民警在实战过程中更好地使用催泪喷射器,更好的服务于警察执法行动。
[关键词]:警用催泪喷射器规范操作训练一、列装情况警用催泪喷射器配发到民警手中后,在使用中得到了民警的广泛认可和称赞。
警用催泪喷射器是依据公安部《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配备使用的,且属于必配装备,其列装的目的是为了制服违法犯罪人员,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或对相关人员进行驱散。
在公安民警单警装备中按实用功能分类,警用催泪喷射器属于制服性装备,与手枪、伸缩警棍、手铐等同属一类。
使用警用催泪喷射器不会造成同使用手枪一样的不可逆的后果。
与警棍相比,警用催泪喷射器也具有更低的杀伤效果,不会对人体造成长期伤害,在攻击距离上要大于警棍,且训练、操作更加简单。
二、法律依据警察的任何强制行为都是一个执法行为,对警械具的使用也必须有法律的依据,这既是法制社会的体现,同时也是警察在执法行动中降低自身法律风险的需要。
目前来讲,我国警察在使用警械武器进行执法行动时主要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从条例规定来看,已经明确规定了警察可以使用催泪弹,对于催泪弹,在维基百科与互动百科中的定义为“催泪弹是一种以可发放出催泪气体,令人刺激流泪的化学物质制造的,可以由喷射或手榴弹形式发射。
”也就是说催泪弹的发射方式中包括有喷射式的发射方式,由此也可以说,警用催泪喷射器是催泪弹的一种,或者是一种发射方式。
这也就解决了警察装备和使用催泪喷射器的法律支持问题。
三、结构参数及特点警用催泪喷射器为圆柱型,由罐体、阀体、溶剂袋、喷嘴、喷射剂(催泪剂)、保险盖、保护帽等组成。
警械的佩戴与使用流程解析1. 介绍在执勤和执行任务时,警察需要佩戴不同的警械来保护自己和维护社会秩序。
本文将介绍警械的佩戴和使用流程,以确保警察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这些工具。
2. 警械种类警械种类繁多,根据具体任务和环境的不同,警察可能佩戴以下警械:- 手铐:用于制服犯罪嫌疑人,防止其逃跑或攻击。
- 防护罩:为警察提供防护,保护警察免受攻击和暴力行为的伤害。
- 电击枪:用于远距离控制和制服威胁分子。
- 防弹背心:提供额外的身体防护,保护警察免受枪支和冷兵器伤害。
- 催泪喷剂:用于控制和制服暴力犯罪分子。
3. 佩戴流程正确佩戴警械是确保其有效使用的重要一步。
以下是警械佩戴的基本流程:3.1 手铐的佩戴1.拉起嫌疑人的手臂,将手铐从嫌疑人背后或侧面的一个手腕处放置。
2.抓住嫌疑人的另一个手腕,通过手铐的环口,将其手腕连接起来。
3.确保手铐的扣环牢固且无法自行打开。
3.2 防护罩的佩戴1.将防护罩从背包或腰带上取下,保持手柄朝向自己。
2.将防护罩握住,手臂伸直,保持防护罩面向前方。
3.确保手臂和手柄与防护罩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以便灵活移动。
3.3 电击枪的佩戴1.将电击枪从腰带或背包上取下,保持安全开关处于关闭位置。
2.将电击枪握住,确保手指不触碰扳机。
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电击枪的合适位置进行佩戴,通常为腰带上的侧部。
3.4 防弹背心的佩戴1.将防弹背心从衣物或背包中取出。
2.确保防弹背心的前后面板对齐,背心上部与肩膀对齐。
3.将防弹背心细部调整合适,确保舒适且贴合身体。
3.5 催泪喷剂的佩戴1.将催泪喷剂从腰带或背包上取下。
2.确保喷头指向远离自己的方向。
3.根据需要将催泪喷剂放入便携袋或挂钩,确保容易取下并保持手边可及。
4. 使用流程在佩戴警械后,警察需要了解正确的使用流程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
以下是使用警械的基本流程:4.1 使用手铐1.将嫌疑人的手臂推至背后或一侧,确保其手腕靠近身体。
2.握住手铐中的一个环口,将其放置在嫌疑人的一个手腕上。
手铐及其使用手铐及其使用发布时间/2011-5-18 8:22:05一、手铐手铐是制服歹徒,限制其活动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防止歹徒逃跑或反抗的有效方法。
(一)手铐的结构与性能1、结构手铐由铐环、锁梁、链柱、钥匙孔、连接链五部分组成2、性能(1)钥匙孔内有保险扣,开启时,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内沿顺时针拧45°。
(2)如需固定锁死时,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内,逆时针旋转45°后拔出,可起到保险作用。
(3)使用前应注意检查手铐是否开启,以便迅速上铐。
上铐不得过松或过紧,过紧会造成腕部血液受阻,过松易使歹徒逃脱,所以上铐松紧要适宜,一般以能够转动为宜。
(二)手铐的佩带及基本握法1、佩带手铐一般装在铐套内,手铐套系在武装带的右前方或右后侧,平时不扎武装带的情况下,可将手铐套系在腰带的右前方或右后侧。
2、基本握法(以右手为例)用拇指和食指捏握住铐环锁梁,中指握连接链,无名指和小指抓握另一锁梁;铐环口的方向一般顺向掌心方向。
二、手铐的使用(一)开口上铐将手铐锁梁打开,右手持铐,令歹徒把手伸出,将固定环套于歹徒的腕部,左手迅速关闭活动环,此种上铐一般是对服从的歹徒采用的技术。
(二)压腕上铐压腕上铐不打开活动环,将活动环外部贴靠在歹徒手腕处用力,下压或将活动对准歹徒的手腕处用力磕压。
由于力的作用,促使活动环惯性环绕一周,即可迅速铐住。
用同样方法铐信另一只手腕。
此种方法一般用于抓捕歹徒现场或拒捕反抗时使用。
(三)由前上铐面对歹徒,右手持铐,左手迅速抓握歹徒右手腕,由下向上将固定环卡住其右腕,左手食指下上挑活动环,铐住其右手腕,右手牵拉铐,同时左手抓握歹徒左手腕,用同样方法铐住其另一手腕。
(四)由后上铐由后接近歹徒,左手迅速抓握歹徒左手腕后拉,右手持铐用压铐技术铐住左手,随之左手抓住歹徒右手向后牵拉,两手用力牵拉歹徒的两臂向一块靠拢,右手迅速用压铐技术将歹徒的右手铐住。
(五)吊铐由后接近歹徒,右手持铐,左手虎口向下抓握歹徒右手腕上托,右手随之用压铐技术将歹徒右手铐住,右手向后下牵拉手铐,使歹徒右臂过肩后,同时左手虎口向下抓握歹徒左手,左手上提歹徒左臂,右手随之用压铐技术将歹徒左手铐住。
警绳的使用方法警绳分为长短两种。
1警绳术语蛇口——警绳一端固定之小圈(图252)引轮——即活扣(图256)。
半轮——将绳折半形成之轮(图253)活轮——即活套(图257)。
单结——一扣之结(图254)。
难结——固定性较强之结(图258—1、2)捕轮——穿入蛇口形成之轮(图255)。
死结——即死结(图259)。
2携带方法:将绳折半挂于食指上,拇指和小指张开,余绳牵至小指套挂,再斜挂于拇指上形成8字形,来回重叠缠绕至全绳的三分之一处,将绳取下握住,从另一端抽挂与食指上的半轮,使之两端长于其余之半轮,余绳再从挂于食指之半轮一端缠绕,缠绕毕,以未端之绳折一半轮,穿入长套内,从一端抽紧即成。
使用时抽出半轮即解。
佩带方法:将警绳装在警绳盒内,佩带在身体左后侧的制式腰带上。
3使用方法:押解绳:适用于长途押解,其方法简便,结合手铐使用,既不影响罪犯的必要活动又不易逃脱。
方法:将绳折半,打一单结,令罪犯两脚分开或跪下,立于罪犯侧后方,右脚外侧顶罪犯右脚外侧,作护档防卫,将单结放于罪犯颈后,两绳分开由胸前交叉,在罪犯两大臂上缠绕2至3圈后,余绳打一难结,两绳在背后拉紧打一死结,再将绳结合后穿入颈后单结孔内打一难结即成。
执行绳:对执行死刑的罪犯使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提高警惕,防止罪犯作垂死性报复。
方法:将绳折半,打一单结,令罪犯两腿分开或跪下,立于罪犯一侧,以有脚外侧紧顶罪犯之右脚外侧,将单结置于罪犯颈后,两绳分开由前向后,由上向下地在罪犯两臂上缠绕4至5圈,绳头从腕关节上的最后一圈下穿过,再将罪犯两手拧在背后合在一起,两绳交叉在罪犯手腕上缠绕两圈,打一单结,然后把余绳结合在一起,穿入单结孔内,用手向上猛托罪犯手,将绳拉紧,作一难结,留一引套于罪犯脖子上即成。
腰手绳:用于秘密押解方法:将绳折半,令罪犯两脚分开站立,位于罪犯身后,在折半之端作一活轮套住罪犯右手腕,抽紧打一难结,余绳穿过难结孔,在绳内35公分作一活轮向后绕过套在罪犯右手腕上抽紧打一难结,再将绳由前饶过,在罪犯右手腕上缠绕两圈,打一死结即成,余绳放于罪犯裤兜里,令罪犯双手插入裤兜。
催泪弹使用安全培训要点催泪弹是一种非致命性武器,常在军事和执法中使用。
它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制造剧烈刺激,导致眼睛流泪和喉咙不适。
为了确保催泪弹的安全使用,相关部门应该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指导。
以下是一些催泪弹使用安全培训要点的详细分析和说明。
1. 催泪弹的基本知识:在培训中,人员需要了解催泪弹的基本信息,包括其组成成分、使用方法和效果。
此外,还应介绍不同类型的催泪弹以及其在特定场景中的使用规范。
2. 适用场景的规范:催泪弹的使用应遵循特定的规范。
培训中,人员应该了解催泪弹在何种场景中可以使用,以及何时应该避免使用。
示例包括恶劣天气条件、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及使用前的风向等因素的考虑。
3. 安全操作方法:催泪弹的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在培训中,人员应该学习正确的装载和卸载催泪弹的方法,学会正确的握持姿势,以及如何准确瞄准目标。
此外,还应注意使用弹种等参数的选择,在操作中遵循相关指导和标准。
4. 风险评估和控制:在培训中,人员应该学习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这包括评估周围的环境和人群,判断潜在的风险和危险,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合理的使用距离和角度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5. 应急处置和急救措施:培训中应重点介绍应急处置和急救措施,以应对意外情况。
人员需要了解催泪弹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如误伤、过多使用等,并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如迅速将被影响的人员带离现场,并提供适当的帮助。
6. 建立监管和审计机制:为确保催泪弹使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有必要建立监管和审计机制。
这包括定期检查催泪弹的库存、操作手册和相关训练记录,以确保其按照标准和指导要求进行使用。
总结起来,催泪弹使用安全培训要点涵盖了催泪弹的基本知识、适用场景规范、安全操作方法、风险评估和控制、应急处置和急救措施,以及建立监管和审计机制。
通过深入培训和指导,人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催泪弹的安全使用,以确保在各种情况下的操作规范和人员安全。
警棍使用随堂教学一、警械使用程序:1、《人民警察警械和武器使用条例》第七条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分析:在《条例》中规定是“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
“可以”的意思是相对有利而不是绝对有利,所以警告是必须要做的,这也是警械使用程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警告的目的是为了警告有效,为了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那就需要让对方知道不服从将要承担什么样后果,所以在不同环境和不同人群就要采用相应的警告方式。
如何才能做到?这就需要警察在平时养成采用多种警告方式相结合的习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和什么样的人群都可以实现警告的目的,而不需要现场分辨采用何种警告方式。
2、固定语言警告内容:例如:“警察别动、否则使用武力”分析:固定语言警告内容可以使警察在情绪紧张时,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准确的表达警告目的。
例如:“警察别动”语言简练即表明身份性质又限制其行为,符合执法程序。
“否则使用武力”警告对方不服从将对其采用强制措施。
至于采取何种强制措施由行为警告的方式来传递,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一定要让对方看到警察使用的是什么警械。
这样执法才是规范的文明的。
3、执法中警械使用程序:保持距离—发出警告—警告无效—符合使用条件使用警械—拉开距离—再次警告—控制其行为—及时救治—保护现场—向上级汇报分析:保持一定距离的目的是为了发出警告争取时间和空间;发出警告是法律规定的程序;警告无效后根据其行为使用警械;使用后拉开距离是为了防止与其纠缠发生危险;再次警告是指根据其行为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警械;控制其行为是指对方服从或是暂时失去反抗能力时对其进行约束;及时救治是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受伤人员进行临时性的救治措施防止加重伤情;保护现场主要是指搜集警察执法证据,防止证据灭失以免对警察不利;向上级汇报是指根据执法情况报告所属机关请求指示。
二、警械的定性:驱逐性、制服性、约束性伸缩警棍:属于自卫型制服性警械催泪喷射器:属于驱逐性警械手铐、警绳:属于约束性警械盾牌:属于移动的掩体长棍:属于驱逐性警械分析:警察要对自己使用的警械属于什么性质要有清楚的认识,不可以模糊不定,同时也不可将某种警械功能化,这样会导致民警过于相信某种警械,而忽视了武力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