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桌面一体机技术、功能详解
- 格式:pptx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13
声 明欢迎您使用浪潮电脑,您在第一次安装和使用电脑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随机配送的所有资料。
这会有助于您更全面更熟练地操作、维护及保养您的电脑。
如果您未按照本手册的说明及要求操作电脑,由此引起的任何损失(包括对本手册错误理解而引起的误操作),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但由浪潮专业维修人员错误安装或操作过程中引起的损失除外。
我们已经对本手册进行了严格仔细的校对,但我们不能保证本手册完全没有错误和疏漏,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对本手册中的印刷错误及用户对本手册可能造成的误解不作任何担保。
本手册及相关文档的信息受到版权保护,本手册中的内容未经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的许可,不得进行影印、复印或翻译为其它语言,或将本手册以任何形式在任何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中进行传输。
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保留对本手册中描述的产品和软件程序以及本手册内容随时进行改进和修改的权利,若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本手册中所提及的商标与名称皆属相应的公司所有。
如果您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想法,或您想得到最新的信息,请垂询或登录:360°专家服务网址: 360°专家服务电子信箱:***********************360°专家服务服务电话: 800-860-0011*************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目 录第一章安全信息 (1)第二章 快速安装入门 (3)2.1 计算机工作环境的选择 (3)2.2 机箱前面板功能介绍 (4)2.3 机箱后面板功能介绍 (6)2.4主机外围设备的连接 (6)2.5 主机电子锁的使用 (10)第三章 驱动程序安装 (12)3.1 进入驱动程序安装界面 (12)3.2 安装驱动程序 (13)3.3显示设置 (15)第四章 基本使用常识 (17)4.1 使用Microsoft Windows XP 系统还原 (17)4.1.1 系统还原应用 (17)4.1.2 手动创建还原点 (19)4.1.3 撤销上次系统还原 (19)4.1.4启用系统还原 (20)4.2 磁盘清理 (21)4.3 硬盘错误检查和修复 (22)4.4 磁盘碎片整理 (23)4.5 浪潮随机杀毒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24)4.5.1 浪潮随机杀毒软件(金山毒霸)主要功能介绍 (24)4.5.2安装与卸载 (25)4.5.3快速升级 (26)4.6 浪潮e动快车软件简介 (26)4.7计算机节能设置的方法 (27)4.7.1 Windows XP操作系统节能设置方法 (27)4.7.2 预装Linux操作系统节能设置方法 (28)第五章 常见问题 (29)5.1 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启动 (29)5.1.1 主机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29)5.1.2 显示器不能正常工作 (29)5.2 系统内部组件不能正常工作 (29)5.2.1 声卡安装后无声音输出或单声道 (30)5.2.2 播放VCD/CD时出现问题声音或图像断续的现象 (30)5.2.3 Windows系统下用麦克风录音的方法 (30)5.2.4 电脑突然无声 (31)5.3 操作系统方面的问题 (31)5.3.1 从光驱启动的BIOS设置说明 (31)5.3.2 在系统中看到的硬盘容量比标称容量小 (32)5.3.3 SATA硬盘在Windows系统下有时会被认成即插即用设备 (32)5.3.4 Windows 2000系统下安装网卡驱动时要求添加服务项 (32)5.3.5 使用浪潮e动快车软件后,无法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33)5.3.6 安装Windows系统时,无法进入安装界面 (33)1浪潮电脑用户手册第一章 安全信息本章主要介绍了在使用计算机前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安全常识。
浪潮海岳操作手册一、简介浪潮海岳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高效、安全的计算体验。
本操作手册旨在帮助用户快速上手,掌握浪潮海岳的基本操作及相关技巧。
二、系统安装1. 准备安装介质:确保您已获得合法的浪潮海岳安装介质,并确保光盘或U盘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启动安装程序:将光盘或U盘插入计算机,重启计算机并按照系统提示,选择从安装介质启动。
3. 安装系统:按照系统安装向导的提示,选择合适的语言、时区等设置,并按照要求指定安装目标。
完成分区和格式化后,系统会自动进行相关安装操作。
4. 安装完成:安装完成后,您可以根据系统提示进行个性化设置,并根据需要安装必备的软件和驱动程序。
三、桌面环境1. 桌面布局:浪潮海岳的桌面环境简洁明了,通常包含任务栏、桌面图标和系统托盘等元素。
2. 开启应用程序:在桌面上双击应用程序图标,即可快速启动。
您也可以通过“开始”菜单中的搜索功能来查找和启动应用程序。
3. 窗口管理:浪潮海岳支持多窗口管理,您可以通过最小化、最大化、关闭等按钮来控制窗口的状态。
拖拽窗口边框可调整窗口大小。
四、文件管理1. 资源管理器:通过打开资源管理器,您可以查看和管理计算机上的文件和文件夹。
资源管理器通常位于任务栏或开始菜单中。
2. 新建文件夹: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目标位置,右键点击空白处,选择“新建文件夹”,并为其命名。
3. 文件复制与移动:选中要复制或移动的文件或文件夹,右键点击所选内容,选择“复制”或“剪切”,然后选择目标位置,右键粘贴。
4. 文件删除:选中要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点击“删除”按钮或按下键盘上的“Delete”键,系统会进行确认操作。
5. 文件压缩:选中要压缩的文件或文件夹,右键点击所选内容,选择“发送到”>“压缩(zipped)文件夹”,系统将自动创建压缩文件。
五、应用程序管理1. 安装应用程序:通过浪潮海岳提供的应用商店,您可以方便地搜索并安装所需的应用程序。
<Customer Logo>浪潮云海桌面云一体机2014年2月17日目录1浪潮云海桌面云一体机概述 (3)2浪潮云海桌面云一体机应用场景 (3)3浪潮云海桌面云一体机技术特色 (3)3.1高度集成 (3)3.2深度优化 (5)3.3稳定可靠 (6)3.4弹性扩展 (6)1 浪潮云海桌面云一体机概述浪潮云海桌面云一体机集成浪潮先进的计算、存储及网络设备于一体,预装整套桌面虚拟化管理软件,实现桌面虚拟化的开箱即用。
可根据桌面用户规模,水平扩展,是中小机构的桌面虚拟化首选方案。
2 浪潮云海桌面云一体机应用场景浪潮云海桌面云一体机是浪潮结合行业应用特点,面向中小机构而推出的桌面虚拟化整体解决方案型产品。
浪潮云海桌面一体机单机定位于100点以下的应用场景。
多于100点应用,可通过增加一体机横向扩展方式实现。
3 浪潮云海桌面云一体机特色3.1 高度集成浪潮云海桌面云一体机是高度集成的桌面虚拟化整体解决方案。
通常情况下搭建整性能 优化 计算 单元 网络 单元 存储 单元桌面 管理 用户 管理 云海桌面一体机个桌面虚拟化环境一体机包含以下几步,一、准备硬件环境,服务器上架,网络环境准备;二、服务器虚拟化环境安装,包括服务器上安装虚拟化软件如VMW ARE Esxi,安装虚拟化集中管理软件如VMWARE vCenter;三、安装LDAP环境;四、安装桌面虚拟化组件如VMW ARE View Composer,View Manager等。
除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外,每个组件安装前都需要先安装操作系统,配置网络。
整个部署过程可谓相当复杂,少则一天,多则三、五天时间。
浪潮云海桌面云一体机包含浪潮计算、存储、网络单元,服务器预装虚拟化软件,桌面虚拟化所需的LDAP以及桌面虚拟化管理套件,无需到客户处再重新部署环境,只需连接好网络,简单配置即可应用。
桌面虚拟化上线时间从原来的数小时、数天,缩短至分钟级,大大缩短桌面虚拟化上线时间,实现桌面虚拟化方案的开箱即用。
浪潮桌面云实施方案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浪潮桌面云作为云计算的一种应用形式,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办公方式,成为企业信息化转型的重要选择之一。
本文将针对浪潮桌面云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帮助企业了解如何有效地实施桌面云,提升办公效率。
二、浪潮桌面云概述。
浪潮桌面云是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一种桌面虚拟化方案,通过将用户的桌面环境虚拟化到云端,实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自己的桌面环境,实现移动办公。
浪潮桌面云采用了先进的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平台,为用户提供了稳定、安全、高效的办公环境。
三、浪潮桌面云实施方案。
1. 环境评估。
在实施浪潮桌面云前,企业需要进行现有IT环境的评估,包括网络带宽、服务器资源、存储容量等方面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升级现有的硬件设施,以支持桌面云的部署和运行。
2. 系统设计。
在环境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浪潮桌面云系统的设计。
包括桌面虚拟化平台的选择、网络架构设计、安全策略制定等内容。
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保证桌面云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办公需求。
3. 硬件部署。
根据系统设计方案,进行硬件设备的部署工作。
包括服务器的购买和配置、存储设备的部署、网络设备的调整等内容。
硬件部署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4. 软件部署。
在硬件部署完成后,进行桌面云软件的部署工作。
包括虚拟化平台的安装、桌面环境的虚拟化、安全软件的配置等内容。
软件部署需要严格按照厂商提供的部署手册进行,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5. 系统测试。
在软件部署完成后,进行系统的测试工作。
包括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等内容。
系统测试是保证桌面云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需要充分测试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
6. 系统上线。
经过系统测试合格后,进行桌面云系统的上线工作。
包括用户培训、数据迁移、系统监控等内容。
浪潮K-UX操作系统用户手册2 尊敬的浪潮K-UX 系统用户:衷心感谢您选用浪潮K-UX 系统!本手册介绍了浪潮 K-UX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说明,有助于您了解和使用此操作系统。
请将我方产品的包装物交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以利于污染预防,造福人类。
浪潮拥有本手册的版权。
未经浪潮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本用户手册。
浪潮保留随时修改本手册的权利。
本手册中的内容如有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如果您对本手册有疑问或建议,请向浪潮垂询。
浪潮二零二一年八月是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本手册中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4目录前言 (15)第1章 系统启动过程 (16)1.1 K-UX 启动过程简介 (16)1.2 systemd 进程 (16)第2章 基本开机和登录 (18)2.1 登录和退出系统 (18)2.2 如何关闭计算机 (18)第3章 管理帐户和口令 (19)3.1 账户管理概述 (19)3.1.1账户实质 (19)3.1.2用户和组 (19)3.1.3 账户文件管理 (20)3.2 新建用户和组 (24)3.2.1 新建用户 (24)3.2.2 新建组 (25)3.3 设置用户密码 (26)3.4 口令时效 (27)3.4.1设置新添用户的口令时效 (27)3.4.2设置已存在用户的口令时效 (28)3.5 用户切换和用户状态命令 (29)3.5.1 su (29)3.5.2 sudo (30)3.5.3 sudo 命令格式 (31)3.6 修改用户属性 (32)3.7 用户状态命令 (32)3.8 文件系统 (33)3.8.1 文件系统概述 (33)3.8.2 文件系统布局 (33)53.8.3 重要文件系统介绍 (35)3.9 使用 vi 编辑文件 (37)第4章 系统监控 (39)4.1 系统监视概述 (39)4.2 收集基本的系统信息 (41)4.3 top 命令 (42)4.4 watch 命令 (43)第5章 内存监控 (45)5.1 使用 free 查看内存 (45)5.2 使用 top 监视系统资源 (45)第6章 管理磁盘空间 (47)6.1 df 命令 (47)6.2 du 命令 (48)6.3 fsck 命令 (48)6.4 badblocks 命令 (49)6.5 检查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有无修改 (50)6.6 磁盘分区工具 (50)6.6.1 fdisk (50)6.6.2 parted (51)6.7 挂载和卸装文件系统 (54)6.7.1 挂载文件系统 (54)6.7.2 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55)6.7.3 挂载选项 (56)6.7.4 卸装文件系统 (57)6.7.5 使用镜像文件 (58)6.8 格式化mkfs (58)6.9 修改档案属性 (59)6.9.1 改变所属群组chgrp (59)6.9.2 改变档案拥有者chown (59)66.9.3 改变权限chmod (59)第7章 查看磁盘 IO (62)7.1 使用vmstat 查看IO 情况 (62)7.2 使用 iostat 命令 (62)7.2.1 命令格式 (63)7.2.2 命令功能 (63)7.2.3 命令参数 (63)7.2.4 使用实例 (63)第8章 逻辑卷LVM (69)8.1 LVM 简介 (69)8.2 LVM 的原理 (69)8.3 创建LVM 逻辑卷 (70)8.3.1 物理硬盘格式化 (70)8.3.2 创建卷组 (72)8.3.3 基于卷组创建逻辑卷 (72)8.4 格式化并使用逻辑卷 (73)8.5 删除逻辑卷 (74)8.6 扩容逻辑卷 (75)8.7 扩容卷组 (78)第9章 软件包的管理 (80)9.1 使用RPM 管理软件包 (80)9.1.1 RPM 的功能 (80)9.1.2 RPM 命令用法 (80)9.1.3 RPM 使用实例 (82)9.2 使用YUM 管理软件包 (82)9.2.1 配置本地YUM 服务器 (83)9.2.2 YUM 命令用法 (84)9.2.3 YUM 使用实例 (85)9.3 使用DNF 管理软件包 (86)79.3.1 DNF 命令用法 (86)9.3.2 DNF 使用实例 (88)9.3.3 DNF module 模块用法 (88)9.3.4 DNF module 使用实例 (88)第10章 查看硬件配置命令 (90)10.1 系统 (90)10.2 资源 (90)10.3 磁盘和分区 (90)10.4 网络 (91)10.5 进程 (91)10.6 用户 (92)10.7 服务 (92)第11章 编译工具 (93)11.1 GCC 简介 (93)11.2 简单编译 (93)11.2.1 预处理 (93)11.2.2 编译为汇编代码 (94)11.2.3 汇编 (94)11.2.4 连接 (94)11.3 多个程序文件的编译 (94)第12章 守护进程 (95)12.1 网络守护进程 (95)12.2 超级服务器的引入 (96)12.3 守护进程的运行方式 (96)12.4 管理守护进程 (97)12.4.1查看守护进程树 (97)12.4.2守护进程的启用和停止 (97)12.4.3使用 systemctl 管理服务 (98)12.5 管理子系统 (99)812.5.1 CPUSET 的介绍 (99)12.5.2 CPUSET 概述 (99)12.5.3 CPUSET 工具程序使用 ..................................................................... 99 12.6 内存管理子系统.. (101)12.6.1 针对NUMA 结构的内存分配 ....................................................... 101 12.6.2 NUMA 策略控制工具 ..................................................................... 102 12.6.3 libnuma--NUMA 策略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103)第13章 重定向和管道 (105)13.1 重定向........................................................................................................ 105 13.2 管道............................................................................................................ 107 13.3 find 命令 .. (109)13.3.1 find 命令格式 ................................................................................... 109 13.3.2 选项表达式...................................................................................... 109 13.3.3 条件匹配表达式.............................................................................. 110 13.3.4 动作表达式...................................................................................... 112 13.3.5 组合条件表达式.............................................................................. 113 13.3.6 find 命令使用举例 (113)第14章 进程和作业控制 (115)14.1 进程的概念 (115)14.1.1 K-UX 中的进程................................................................................ 115 14.1.2 进程的类型...................................................................................... 116 14.1.3 进程的启动方式.............................................................................. 116 14.2 使用 ps 显示系统进程 ............................................................................. 117 14.3 使用 top 命令查看进程状态 ................................................................... 119 14.4 调度启动-cron 命令 .................................................................................. 122 14.5 进程的挂起及恢复命令bg 、fg ............................................................... 123 14.6 kill 命令 ...................................................................................................... 123 14.7 killall 命令 ................................................................................................. 125 14.8 作业控制. (125)914.9 nohup 命令 (126)第15章 时钟同步守护进程 (128)15.1 K-UX 的时钟.............................................................................................. 128 15.2 设置系统时钟............................................................................................ 128 15.3 设置硬件时钟............................................................................................ 128 15.4 同步系统时钟和硬件时钟 (128)第16章 安全登录守护进程 (129)16.1 OpenSSH 和密钥认证协议........................................................................ 129 16.2 密钥认证协议............................................................................................ 129 16.4 配置OpenSSH 服务器.............................................................................. 131 16.5 使用OpenSSH 客户端 (131)第17章 安排周期性任务 (134)17.1 安排周期性任务概述................................................................................ 134 17.2 安排用户自己的周期性任务.. (134)17.2.1 cron 简介 ......................................................................................... 134 17.2.2 crontab 命令...................................................................................... 135 17.2.3 控制安排 cron 任务的人员 .......................................................... 136 17.3 安排系统的周期性任务. (137)17.3.1 系统的 cron 任务 .......................................................................... 137 17.3.2 系统的anacron 任务 .. (138)第18章 日志及其查看 (140)18.1 rsyslogd 的配置文件 ................................................................................. 140 18.2 查看日志的工具. (145)18.2.1查看文本日志文件........................................................................... 147 18.2.2查看非文本日志文件....................................................................... 147 18.2.3命令less............................................................................................ 148 18.2.4命令tailf ........................................................................................... 149 18.3 常见的系统日志. (149)18.3.1 dmesg (149)10 18.3.2 /var/log/messages .............................................................................. 149 18.3.3 /var/log/secure ................................................................................... 149 18.4 救援模式.................................................................................................... 150 18.5 单用户模式 (150)第19章 备份数据 (151)19.1 备份简介.................................................................................................... 151 19.2 备份策略.................................................................................................... 152 19.3 确定要备份的数据.................................................................................... 153 19.4 使用 tar 做备份 . (154)19.4.1 tar 命令 ............................................................................................. 154 19.4.2 使用tar 备份文件 ........................................................................... 156 19.4.3 为归档文件名添加时间.................................................................. 157 19.4.4 增量备份.......................................................................................... 157 19.4.5 使用tar 恢复文件 ........................................................................... 158 19.5 使用 cpio 进行备份 .................................................................................. 159 19.6 备份策略.................................................................................................... 159 19.7 网络监控.................................................................................................... 160 19.8 使用 netstat 监控 TCP/IP 网络连接 ....................................................... 160 19.9 网络配置. (164)19.9.1 设置网络参数.................................................................................. 164 19.9.2 网络接口的启用和停用.................................................................. 164 19.9.3 查看网络参数配置.......................................................................... 165 19.9.4 直接修改配置文件配置以太网...................................................... 167 19.9.5 nmcli 基础 ........................................................................................ 168 19.9.6 设置本地主机名.............................................................................. 169 19.9.7 设置 DNS 客户和本地主机解析.................................................. 170 19.9.8 路由表和静态路由.......................................................................... 170 19.9.9 配置静态路由. (171)第20章 NFS 服务 (174)20.2 安装NFS服务 (174)20.3 NFS服务器的配置 (175)20.4 NFS服务器的启动和停止 (176)第21章Chrony 服务 (177)21.1 Chrony服务简介 (177)21.2 Chrony安装 (177)21.3 相关配置文件 (177)21.4 设置Chrony服务器 (178)21.5 客户端测试 (178)21.5.1 安装Chrony软件包 (178)21.5.2 配置chrony服务 (179)21.5.3 查看同步结果 (179)第22章FTP服务 (180)22.1 配置vsftp服务的宿主 (180)22.2 建立ftp虚拟宿主账户 (180)22.3 配置vsftpd.conf (180)22.4 建立虚拟用户文件 (181)22.5 建立虚拟用户 (181)22.6 生成数据库 (181)22.7 设置数据库文件访问权限 (181)22.8 修改/etc/pam.d/vsftpd (181)22.9 启动ftp服务 (182)第23章firewalld基础 (183)23.1 防火墙简介 (183)23.2 策略规则 (183)23.3 启动和停止 (184)23.4 配置firewalld (184)第24章中断处理 (187)24.2 查看中断/proc/interrupts 文件 (187)24.3 硬中断 (189)24.4 软中断 (189)第25章远程图形界面VNC (192)25.1 配置VNC启动参数 (192)25.2 运行 (192)25.3 启动vncserver (193)25.4 测试 (193)第26章Multipath (194)26.1 多路径I/O概述 (194)26.2 安装多路径I/O (194)26.3 配置多路径I/O (195)第27章可插拔认证模块(PAM) (210)27.1 PAM的配置文件 (210)27.2 PAM的工作原理与流程 (213)第28章mdadm管理 (216)28.1 部署 (216)28.1.1 准备磁盘 (216)28.1.2 准备阵列 (218)28.1.3 设置文件 (218)28.1.4 格式化阵列 (219)28.2 监视管理 (219)28.2.1 查看 (219)28.2.2 停止 (220)28.2.3 启动 (220)28.2.4 测试 (221)28.2.5 添加及删除磁盘 (221)28.2.6 删除阵列 (223)第29章Podman容器 (225)29.1 简介 (225)29.2 Podman管理镜像 (225)29.2.1 搜索镜像 (225)29.2.2 拉取镜像 (226)29.2.3 显示镜像 (226)29.2.4 检查镜像 (226)29.2.5 标记镜像 (226)29.2.6 保存和加载镜像 (227)29.2.7 删除镜像 (227)29.3 Podman管理容器 (228)29.3.2 查看容器 (228)29.3.1 运行容器 (229)29.3.3 启动和停止容器 (230)29.3.4 删除容器 (230)第30章Unicorn系统 (231)30.1 登陆 (231)30.2 首页 (232)30.2.1 顶部菜单 (232)30.2.2 监控信息 (233)30.2.3 系统信息 (233)30.3监控管理 (234)30.3.1 监控配置 (234)30.3.2 CPU (235)30.3.3 内存 (238)30.3.4 网络IO (243)30.3.5 磁盘IO (248)30.3.6 传感器 (250)30.3.8 文件系统 (253)30.4日志分析 (254)30.4.1 系统日志 (254)30.4.2 UNICORN日志 (255)30.4.3 内核日志 (255)30.5 配置管理 (256)30.5.1 用户和群组 (256)30.5.2 软件包 (258)30.5.3 服务管理 (260)30.5.4 计划任务 (261)30.5.5 NFS (262)30.5.6 驱动管理 (264)30.5.7 系统时间 (266)30.5.8 进程管理 (267)30.6网络管理 (269)30.6.1 网络接口 (269)30.6.2 防火墙 (272)30.6.3 TCP Wrapper (281)30.6.4 FTP (282)30.6.5 hosts管理 (285)30.7关于 (287)前言本手册用于指导INSPUR K-UX用户的基本功能使用。
浪潮服务器介绍-新浪潮服务器介绍概述:浪潮服务器是一款高性能、可靠稳定的服务器产品,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云计算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浪潮服务器的特点、功能和配置等内容。
一、服务器系列分类1·1 机架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是一种适用于机房环境的高密度机架服务器,具有卓越的计算能力和强大的扩展性。
浪潮机架式服务器提供多种配置和规格,可满足个性化的企业需求。
1·2 塔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适用于小型办公环境或数据中心等场所,具有灵活可扩展的特点。
浪潮塔式服务器采用先进的硬件技术和智能化管理,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
1·3 刀片服务器刀片服务器是一种高密度、高性能的服务器,适用于大规模数据中心。
浪潮刀片服务器具有高度集成、高可用性和低能耗等优势,可满足大规模企业或云服务提供商的需求。
二、服务器功能特点2·1 强大的计算性能浪潮服务器采用多核处理器和大容量内存,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能够处理大量的计算任务和数据处理。
2·2 高度可靠稳定浪潮服务器具有优秀的硬件质量和稳定性,采用可靠的组件和智能化的故障自愈功能,能够保证长时间稳定运行,降低系统故障和停机的风险。
2·3 灵活的扩展性浪潮服务器提供多种扩展接口和插槽,支持灵活的硬件配置和扩展,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配置,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
2·4 可靠的数据存储浪潮服务器支持多种存储方案,包括高速固态硬盘、大容量磁盘阵列等,可提供可靠、快速的数据存储和访问。
2·5 高效的能耗管理浪潮服务器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智能化的能耗管理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服务器配置选择3·1 数据中心服务器浪潮服务器提供适用于数据中心的高密度、高可靠性的服务器产品,拥有大容量内存和高性能处理器,适用于大规模虚拟化和云计算环境。
3·2 企业级服务器浪潮服务器针对企业应用场景提供性价比较高的配置,可满足中小企业的各种业务需求,包括数据库管理、文件共享、电子邮件等。
InCloud Sphere 4.5 旗舰版技术白皮书V1.0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品有限公司2017 年 1 月InCloud Sphere 4.5 旗舰版技术白皮书 V1.0目录1第一章摘要 (5)2第二章InCloud Sphere 产品概述 (6)2.1InCloud Sphere 介绍 (6)2.2InCloud Sphere 架构 (8)3第三章InCloud Sphere 技术原理 (9)3.1InCloud Sphere 系统设计 (9)3.2InCloud Sphere 核心技术 (11)3.2.1CPU 虚拟化 (13)3.2.2内存虚拟化 (15)3.2.3I/O 设备虚拟化 (17)4第四章InCloud Sphere 功能原理 (19)4.1 计算 (19)4.1.1CPU 管理 (19)4.1.2内存管理 (19)4.1.3GPU 管理 (20)4.2 存储 (23)4.2.1 存储I/O (23)4.2.2 快照 (24)4.2.3存储多路径 (25)4.2.4存储读缓存技术 (26)4.3 网络 (26)4.3.1网络虚拟化架构 (26)4.3.2网卡绑定 (29)4.3.3QOS (33)4.4高可用 (33)4.4.1vMotion (33)4.4.2Storage vMotion (36)4.4.3 HA (38)4.5负载均衡 (41)4.6 监控 (44)4.6.1性能收集 (45)4.6.2配置性能图表 (46)4.6.3自动化告警机制 (46)4.7vApp (48)4.8 灾备 (49)4.8.1DR 结构 (49)4.8.2DR 工作原理 (50)4.8.3DR 故障转移 (50)4.8.4备份机制 (51)4.9 容器 (52)4.9.1Docker 介绍 (52)4.9.2InCloud Sphere 旗舰版和Docker (52)4.9.3InCloud Sphere 提供Docker 支持优势 (54)5第五章InCloud Sphere 自动化能力 (56)5.1自动化安装 (56)5.1.1自动化部署架构 (56)5.1.2自动化部署条件 (56)5.1.3自动化部署过程 (57)5.1.4应答文件 (57)5.2自动化更新 (57)5.2.1iCenter 自动检查可用更新 (57)5.2.2Hotfix 自动更新 (58)5.2.3InCloud Sphere Tools 自动更新 (59)5.2.4池滚动升级 (59)6第六章InCloud Sphere 开放性和安全性 (61)6.1XAPI (61)6.1.1XAPI 介绍 (61)6.1.2XAPI 功能 (62)6.1.3XAPI 架构 (62)6.2Introspect API (63)6.2.1Introspect API 介绍 (63)6.2.2虚拟机内存保护 (63)6.2.3预防攻击技术 (63)6.2.4虚拟机无代理保护 (64)6.2.5Direct Inspect API 防病毒架构 (64)6.2.6Direct Inspect API 防病毒的优势 (65)6.3PlugIn (65)6.3.1PlugIn 介绍 (65)6.3.2PlugIn 优势 (66)6.3.3部分PlugIn 插件列表 (66)6.4安全架构 (66)6.5SSR (67)6.5.1SSR 介绍 (67)6.5.2SSR 实现原理 (68)6.5.3SSR 技术架构 (69)6.5.4SSR 主要功能 (70)6.6与OpenStack 集成 (70)6.6.1OpenStack 介绍 (70)6.6.2InCloud Sphere 旗舰版的优势 (70)6.6.3与OpenStack 集成架构图 (71)7第七章总结 (73)8第八章缩略语 (74)1第一章摘要浪潮,着力推动中国“行业云”,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已形成涵盖IaaS、PaaS、SaaS 三个层面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能力。
XXXX桌面云解决方案建议书201X年X月浪潮信息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需求分析 (1)1.2.1高昂的运维和支持成本 (1)1.2.2数据丢失和泄密风险大 (2)1.2.3阻碍企业移动业务战略 (2)1.3革新的桌面交付模式 (2)1.3.1桌面云概念定义 (2)1.3.2桌面云带来的变化 (3)1.4设计原则 (3)第2章浪潮aDesk桌面云方案介绍 (4)2.1一站式方案概述 (4)2.2主要功能列表 (5)2.3多种桌面交付类型 (8)2.4方案价值总结 (9)2.5方案优势介绍 (10)第3章XXXX桌面云整体架构设计 (11)3.1浪潮桌面云整体架构 (11)3.2组件及模块介绍 (11)3.2.1AD/DHCP服务器 (11)3.2.2桌面服务器和磁盘阵列(VMS) (12)3.2.3虚拟桌面控制VDC (12)3.2.4终端设备 (12)3.3服务器群集设计思路 (13)3.4浪潮RAP协议技术详解 (13)第4章桌面云方案软硬件需求 (16)4.1服务器存储选型依据 (16)4.2容量估计及性能分析 (18)4.3aDesk桌面云方案配置参数 (18)4.3.1容量规划 (18)4.3.2软硬件列表 (19)第5章产品精彩亮点解析 (20)5.1良好用户体验 (20)5.1.1高清视频体验 (20)5.1.2高效RAP协议 (20)5.1.3单点登录技术 (21)5.1.4自动化桌面部署 (21)5.2最优的灵活性 (22)5.2.1广泛终端支持 (22)5.2.2丰富的桌面类型 (22)5.2.3外设的总线映射技术 (23)5.2.4智能开关机 (24)5.3端到端安全设计 (24)5.3.1终端安全 (24)5.3.2传输安全 (25)5.3.3平台安全 (25)5.4最低的IT总体成本 (26)5.4.1高效率、低能耗瘦终端 (26)5.4.2存页合并技术 (27)5.4.3镜像分离和IO加速 (27)5.4.4桌面服务器群集设计 (28)第1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传统PC设备为中心的计算模式,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与特定设备紧密关联,即各组件被绑定于用户PC上,只要其中一个组件出现问题,系统将无常工作。
浪潮解决方案简介:浪潮解决方案是一种全面的IT解决方案,旨在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
通过整合浪潮的技术和服务,该解决方案可以满足企业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各种需求。
解决方案概述:浪潮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企业级应用。
下面将对每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云计算:浪潮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包括云平台、云存储、云安全等。
企业可以利用浪潮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将自己的业务迁移到云端,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灵活的扩展和高可用性。
此外,浪潮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工具,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己的数据。
2. 大数据:浪潮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
通过使用浪潮的大数据平台,企业可以从各种数据源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商业洞察。
此外,浪潮的大数据解决方案还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以满足企业对大数据处理的需求。
3. 人工智能:浪潮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帮助企业构建智能化的系统。
通过使用浪潮的人工智能平台,企业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决策、智能客服、图像识别等功能。
此外,浪潮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还提供了灵活的开发工具和支持,以满足企业对个性化应用的需求。
4. 物联网:浪潮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连接和管理各种物联设备。
通过使用浪潮的物联网平台,企业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功能。
此外,浪潮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还提供了安全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机制,以确保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5. 企业级应用:浪潮的企业级应用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系列的应用软件,包括ERP、CRM、OA 等。
这些应用软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并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此外,浪潮的企业级应用解决方案还提供了定制化的开发和支持,以满足企业对特定应用的需求。
总结:浪潮解决方案是一种全面的IT解决方案,涵盖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企业级应用。
i24M6/NS5160M6产品技术白皮书文档版本V1.0发布日期2021-04-20尊敬的用户:版权所有© 2020-2021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保留一切权利。
未经事先书面同意,本文档的任何部分不得复制或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式修改、外传。
注: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浪潮集团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
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浪潮集团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商标说明Inspur浪潮、Inspur、浪潮、英信是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Windows是微软公司的注册商标。
Intel、Xeon是Intel公司的注册商标。
本手册中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技术支持技术服务电话:4008600011地址:中国济南市浪潮路1036号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邮编:250101i浪潮专有和保密信息版权所有©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版本控制版本时间拟制/修订人审核人批准人变更内容V1.0 2021-4-20 首版发布V1.1 2021-12-02 修正内存插法ii目录1产品概述 (1)2产品特点 (2)3新技术点描述 (5)3.1英特尔®可扩展架构 (5)3.2英特尔® VROC 技术 (5)3.3OCP 3.0模块 (5)3.4英特尔®傲腾™持久内存200系列 (5)3.5动态Power Capping系统保护 (5)3.6支持NUMA Balance系统架构配置 (6)4逻辑架构图 (7)5产品介绍 (9)5.1前面板 (9)5.1.112 x 3.5”机型前面板正视图 (9)5.1.224 x 2.5”机型前面板正视图 (11)5.1.3 2.5”/3.5”硬盘托架指示灯 (11)5.2后面板 (12)5.3内部俯视图 (14)5.4OCP3.0模块 (14)5.5主板图布局 (15)6系统规格 (16)7兼容性列表 (19)7.1处理器 (19)7.2内存 (19)7.3存储 (22)7.3.1SATA/SAS硬盘型号 (22)7.3.2SSD硬盘型号 (23)7.3.3U.2 NVMe SSD硬盘 (23)7.3.4TF卡 (23)7.4硬盘背板 (23)7.5硬盘安装位置 (24)7.5.1SAS/SATA硬盘安装顺序 (24)7.5.2NVMe硬盘安装位置 (25)7.6RAID/SAS 卡 (26)7.7网卡 (27)7.8FC HBA 卡 (28)7.9HCA 卡 (28)7.10电源 (28)7.11操作系统 (29)8配置注意事项 (30)9系统管理 (31)9.1智能管理系统ISBMC (31)9.2浪潮物理基础设施管理平台(ISPIM) (34)9.3Inspur Server Intelligent Boot (ISIB) (35)10认证 (37)11支持与服务 (38)12相关文档 (39)13商标 (40)1 产品概述浪潮英信服务器i24M6/NS5160M6,是基于英特尔® Whitley平台至强®第三代可扩展处理器设计的一款2U4N机架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