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基本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81
注射剂名词解释注射剂是指将药物静脉、肌肉、皮下或其他途径注入体内以达到治疗、预防疾病或提高健康状况的效果的药物制剂。
注射剂通常以液体形式存在,也有一些以粉末或冻干形式存在,需要添加溶剂以后再使用。
注射剂主要分为静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皮下注射剂和其他非注射剂。
静脉注射剂是通过静脉将药物直接注入体内,它可以快速传递药物到全身循环系统,因此常用于急救、危重病人的治疗等紧急情况。
肌肉注射剂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药物会逐渐被吸收到血液中,因此适用于一些需要较长效果的药物。
皮下注射剂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中,这种注射方式常用于慢性疾病治疗,如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
其他非注射剂通常是指通过其他方式给药,如口服药物、贴剂、喷雾等。
注射剂的制备需要遵循严格的制剂方法和操作规范,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制备注射剂时,需要使用无菌器具和无菌环境,并且要注意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温度。
同时,在使用注射剂前,也需要检查注射剂的有效期、颜色、浑浊度等,确保药物没有变质或出现异常。
虽然注射剂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注射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对患者而言可能会产生不适或疼痛感。
其次,注射剂的药物吸收速度较快,可能会导致药物浓度高峰过高或剂量过大的问题。
此外,注射剂的使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如过敏反应、感染和误用等。
总之,注射剂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它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入体内以达到治疗、预防疾病或提高健康状况的效果。
它具有快速、准确和高效的特点,能够满足一些特殊病情和治疗需求。
在使用注射剂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也需要注意注射剂的不足之处和潜在的风险,合理选择给药方式。
注射剂知识点总结一、注射剂的定义注射剂是指将医药成分溶解于适宜的溶剂中,注射至皮下、肌肉或者静脉等部位以达到治疗或诊断目的的制剂。
注射剂的制备要求严格,必须符合药典及相关法规标准,能够确保安全有效的应用。
二、注射剂的分类1.按给药途径分类:包括静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皮下注射剂、静脉内注射剂、动脉注射剂等。
2.按疗效分为:治疗注射剂、诊断注射剂、预防注射剂等。
3.按性质分类:水溶性注射剂、脂溶性注射剂等。
4.按制剂类型分类:普通注射剂、缓释注射剂、微球蛋白注射剂等。
5.按制剂形式分类:液体注射剂、干粉注射剂等。
6.按制备工艺分类:原位制备注射剂、预混注射剂等。
7.按临床应用功能分类:镇痛类注射剂、抗生素类注射剂、免疫类注射剂等。
三、注射剂的制备注射剂的制备包括原料准备、溶解混合、灭菌、灌装和包装等环节。
关键的制备工艺包括:1.原料准备:制备注射剂的原料包括有机化合物(药物)、溶剂、辅料等。
必须确保原料的质量标准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2.药物溶解:将药物溶解于水、油或其他溶剂中,制备出符合需要浓度的溶液。
3.消毒和灭菌:对制备好的注射剂溶液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无菌。
4.灌装和包装:将制备好的注射剂溶液装入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并进行合适的包装,以确保产品质量。
四、注射剂的贮存注射剂的贮存是确保产品品质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一般要求在干燥、阴凉、光照不透的条件下贮存。
关键的贮存要点包括:1.温度控制:注射剂的贮存温度一般在2~8°C之间,部分注射剂可能需要低温或冷冻条件下贮存。
2.湿度控制:防止注射剂受潮和受潮后发生细菌污染。
3.光照控制:光照会对某些注射剂产生不良影响,需避免直射阳光和强光照射。
4.保存期限:每种注射剂都有其保存期限,一般在包装上标注清楚。
过期的注射剂应严格禁止使用。
五、注射剂的使用注射剂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和相关规范进行,确保安全、有效。
在使用注射剂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射部位: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中药注射剂基本知识中药注射剂基本知识一、概述(一)概念注射剂(Injectiones)俗称针剂。
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灭菌粉末或浓缩液。
(二)类型1、无菌溶液(如参麦、生脉等);2、无菌乳浊液(如莪术油注射液、鸦胆子油静脉乳);3、无菌混悬液;4、无菌粉末(如穿琥宁)。
(三)组成药物+附加剂+溶媒+特制容器(四)给药途径1、皮内;2、皮下;3、肌肉;4、穴位;5、静脉;6、脊椎腔等。
(五)优点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药物立即进入组织、血管或器官,不受消化系统及食物的影响。
2、适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如神昏、抽搐、痉厥、消化功能障碍等。
3、适于不宜口服的药物,如不易被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具刺激性的药物;易被消化道破坏的药物,如天花粉结晶蛋白粉针等。
4、定位发挥药效,如消痔灵注射液用于痔核注射。
5、穴位注射发挥特有疗效,如鱼腥草注射液,利水消肿,抗菌消炎,用于鼻炎的治疗。
6、较其它液体制剂容易贮存(因无菌、隔离空气)。
(六)缺点1、部分药物注射时疼痛;2、给药不方便;3、由于不经过机体的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静脉,使用不当易发生危险,故对质量要求高;4、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
(七)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概况中药注射液已有60多年历史,最早为30年代的柴胡注射液,用于感冒、发烧的治疗。
60年代研制出抗601注射液,茵桅黄注射液,201-2(板兰根)注射液等20多个品种。
70年代进入大发展时期,有关资料报道总数达700多种,由于多数质量不过关,副作用大,文革后渐受冷落,给医生留下了不好印象。
1977年版《中国药典》共收载了疗效确切的中药注射液23种,也有一些被纳入省市药品标准中,例如单方制剂莪术油、穿心莲、人参、丹参、山豆根总碱、丁公藤注射液。
复方制剂用于静脉给药的,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0余种。
中药注射剂具有高效、安全、低毒的特点,是发展中医药,解决中医急症用药的方向,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 注射剂的概念及特点药剂学虽然是基础学科, 但是很多学员都觉得药剂学知识点特别多, 不好复习。
今天就带着大家总结归纳一下药剂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以便大家更好地记忆。
注射剂的概念是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 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注射剂的特点1.优点(1)药效迅速注射剂直接注入人体组织吸收快, 而静脉注射, 由于是直接进入血管而没有吸收阶段, 所有剂型中起效最快, 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2)剂量准确、作用可靠注射剂属于非胃肠道给药途径, 不受胃肠道诸因素影响, 因此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3)适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对有吞咽困难及处于昏迷的病人, 均可注射给药。
(4)适于不能口服的药物如胰岛素可被消化液破坏, 异丙肾上腺素在肠系膜被生物转化, 而链霉素与胃内溶物形成不能吸收的复合物。
因此, 这些药物都可制成注射剂而发挥疗效。
(5)可产生定位、靶向及长效作用局部麻醉药注射剂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 脂质体、微球等微粒系统静脉注射具有靶向作用, 而混悬型注射剂, 特别是油性混悬剂, 及皮下注射微球等均具有长效作用。
2.缺点(1)使用不便除少数的注射剂, 如胰岛素注射剂由于需长期注射, 病人经过培训可自行注射外, 注射剂一般不能自己使用, 需由经过训练的医护人员注射, 以保证安全。
(2)注射疼痛;(3)生产过程复杂。
例题:关于注射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药效迅速, 作用可靠B.适于不宜口服的药物C.适用于能口服给药的病人D.使用方便, 但注射疼痛E.毒副作用小, 安全可靠正确答案:CDE。
名词解释注射剂
注射剂是指用于通过注射途径给予患者药物的制剂形式。
它是将药物溶解或悬浮在特定的溶剂中,并经过特殊的处理方法制成的。
注射剂有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注射液、注射粉末、注射悬浊液和注射乳剂等。
注射液是将药物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通常为透明的液体。
注射粉末则是将药物粉末装在一个小瓶中,使用前需要加入溶剂进行溶解。
注射悬浊液是将药物悬浮在溶剂中制成的,通常呈现出均匀的悬浊状。
注射乳剂则是将药物以微细悬浮状态分散在油脂溶剂中制成的。
注射剂的制备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药物的溶解度、pH值、渗透压、溶液浓度等因素,同时对药物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细菌污染。
使用注射剂的优点之一是因为药物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迅速发挥作用。
此外,注射剂还可以用于给予需要长时间作用的药物、给予需要特定剂量的药物以及给予无法经口服的患者药物等情况。
然而,注射剂也存在一些局限和风险。
注射剂的制备和使用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误用或不当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此外,注射剂的使用需要穿刺皮肤,可能引起局部疼痛、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总之,注射剂是一种用于给予药物的制剂形式,具有快速、准确、可控制剂量等优点,但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制备和使用,同时要注意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
在现代医学领域,注射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剂型,通常用于治疗疾病或提供营养支持。
注射剂具有明显的优点,比如快速、准确地传递药物到血液循环系统中,从而迅速产生治疗效果。
在本文中,我将从定义和特点、质量要求等方面对注射剂进行深入探讨。
一、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注射剂是一种通过注射途径给药的制剂,通常包括注射液、注射用悬浮液、注射用乳剂等。
它们可以通过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进行给药,具有药效迅速、剂量准确等特点。
2. 特点注射剂的最主要特点在于其给药途径和给药速度。
相比于口服给药,注射剂可以避开胃肠道的影响,使药物更快地达到治疗浓度,因此适用于急救、危重病人等情况。
由于注射剂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因此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可以减少药物浪费,提高疗效。
二、注射剂的质量要求1. 外观和标识注射剂的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标识应清晰醒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2. pH值和渗透压注射剂的pH值和渗透压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药物对人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3. 质量控制注射剂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质量指标,包括原料药的选择、生产工艺、设备清洁、环境条件等,确保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注射剂作为药物给药的一种重要途径,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药物,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产生治疗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注射剂对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不当使用和滥用。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对注射剂的定义、特点以及质量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注射剂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剂型,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准确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我会更加注意药物的使用方式和质量要求,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也希望在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掌握这一重要的医学知识。
十:注射剂定义:注射剂(injections),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分类:溶液型注射剂乳剂型注射剂混悬型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末给药途径特点:优点:药效迅速作用可靠;适用于不宜口服药物和不能口服的病人;局部定位作用;缺点:依从性差;价格昂贵;质量要求高发展概况:脂质体注射剂:长效生物降解型微球注射剂纳米粒注射剂聚合物胶束注射剂给药方式和包装:预灌冲式、治疗性输液,即配型输液注射剂处方注射用原料:必须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或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各项要求注射用溶剂:注射用水注射用油:常用的注射用大豆油、麻油:酸值不大于0.2:高表示酸败严重碘值为79—128:反映不饱和键的多寡,易酸败皂化值188—200:游离和结合脂肪酸多少其他注射用溶剂1.亲水性非水溶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300和400、甘油2. 亲水性中性溶剂:二甲基乙酰胺注射用附加剂:抗氧剂、抑菌剂、局部止痛剂、pH调节剂、等渗调节剂、其他附加剂制备:见图1水处理:见前2容器处理:安瓿的处理安瓿种类粉末安瓿有颈安瓿—强制使用曲径易折安瓿颜色无色透明和琥珀色安瓿的质量与注射剂稳定性的关系无色透明;低膨胀系数;熔点低;物理强度大;化学稳定等玻璃种类(1中性玻璃:低硼硅酸盐稳定性较好,作近中性或弱酸性注射剂的容器(2含钡玻璃:耐酸耐碱性能好(3)含锆玻璃: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性均好,不易受药液侵蚀安瓿的检查:物理、化学和装药实验安瓿的处理1. 洗涤的方式甩水洗涤法加压喷射气水洗涤法(质量高)气---水---气---水(4-8次)大安瓿和曲径安瓿的洗涤。
超声波洗涤法2.干燥或灭菌干燥:120-140℃灭菌:无菌操作、低温灭菌的安瓿180℃,90分钟大生产多采用电热红外隧道式自动干燥灭菌机3药液的制备原辅料的准备1.原辅料的选用原辅料符合药典标准。
注射剂基础知识培训1. 什么是注射剂注射剂是一种通过注射途径给药的制剂。
它由药物活性成分、辅料和溶剂组成,常使用针筒和注射器进行注射。
注射剂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以快速、准确地传递药物,并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效果。
2. 注射剂的分类根据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目标组织,注射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静脉注射剂:药物通过直接注射入静脉,迅速进入全身循环系统,作用迅速、效果明显。
- 肌肉注射剂:药物通过直接注射入肌肉组织,药物在注射点处逐渐释放,吸收较慢。
- 皮下注射剂:药物通过直接注射入皮下组织,吸收缓慢,适用于需要长时间作用的药物。
- 注射液:是指可直接使用的溶液或悬浮液,不需要进一步稀释。
- 注射粉针剂:是指需要加入溶剂后才能使用的制剂。
3. 注射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制备注射剂需要严格遵守良好制造规范(GMP)的要求。
主要步骤包括药物原料检查、药物溶解和混合、透明性和无菌性测试、灭菌处理等。
药物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活性成分含量、溶剂残留物、微生物限度等指标的检测。
4. 注射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医生或医务人员的指导,按照正确的注射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
- 在注射前,检查药物是否过期、包装是否完好,并观察药物的外观和颜色是否异常。
- 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污染注射器和药物溶液。
- 根据注射部位和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 注射后,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5. 注射剂的风险与副作用注射剂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炎症、感染、过敏反应等。
某些药物可能还会引起血栓、肝脏或肾脏损伤等严重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注射剂时,需要权衡药物的疗效与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结:注射剂是一种通过注射途径给药的制剂,可以快速、准确地传递药物。
根据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目标组织,注射剂可以分为静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和皮下注射剂等。
制备注射剂需要严格遵守GMP的要求,包括药物的检查、溶解、混合、质量控制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