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煤的分类及煤质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564.50 KB
- 文档页数:46
煤炭分类及主要质量指标第一部分煤炭分类及分布一、煤炭分类煤炭主要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
按照碳化程度分类,煤可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煤化程度依次提高(1)褐煤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外观呈褐色,光泽暗淡。
褐煤含碳量60%~77%,挥发成分占比大于40%,水分含量较高,约为15%~60%,燃点约270°C,化学反应性强,易风化。
(2)烟煤烟煤为褐煤进一步煤化产物,含碳量约80%~90%,含氢量4%~6%,含氧量10%~15%,多具有一定粘结性,挥发物约占10%~40%,热值约27170~37200千焦/千克(6500~8900千卡/公斤)。
(3)无烟煤无烟煤是所有煤种中煤化程度最高的煤,具有挥发成分低(挥发分≤10%)、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无烟或少烟等特点。
主要对应下游行业为电力、建材和化工。
目前无烟煤主要分为块煤、精煤和末煤,其中,块煤的主要下游用途是固定床煤气化生产合成氨尿素等;无烟洗精煤因其热值高、含硫量低等特性被广泛用于高炉喷吹、铁矿烧结、水泥建材等领域。
注:高炉喷吹技术是将粉状煤和高炉热风一起从高炉风口喷入高炉,在风口前燃烧,产生热量和一氧化碳,作为高炉的热量和还原剂,代替部分焦炭进行高炉冶炼,从而节省焦炭、降低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主要是以无烟煤作为原料洗选而得,部分烟煤也可做为喷吹煤原料。
二、煤炭分布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且具有地域分布特点: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我国主要产煤地区为内蒙古、山西、陕西和新疆,其中内蒙古和山西产煤占比超50%。
以2020年上半年为例,我国煤炭产量为18.05亿吨,内蒙古、山西、陕西和新疆分别占全国产量的26.2%、27.0%、17.3%、7.1%。
我国煤炭生产重心正加快向资源禀赋好、开采条件好的地区集中。
大秦铁路是我国首条煤运通道干线铁路,运输的货品以动力煤为主,主要承担晋、蒙、陕等省区的煤炭外运任务。
港口方面,环渤海地区的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天津港是我国重要的煤炭港口,其中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港,秦皇岛煤炭价格和库存数据已成为我国煤炭市场的风向标。
煤炭的种类及指标详解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主要用于发电、钢铁生产、化工等行业。
煤炭的种类众多,每种煤炭都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下面将对主要的几种煤炭进行详细介绍。
1.无烟煤:也称为炼焦煤,主要用于钢铁生产中的焦炉炼焦。
无烟煤的煤质较好,含有较低的硫、灰分和挥发分。
由于其较高的碳含量,无烟煤燃烧后煤灰的生成量较少,适合用于发电。
2.烟煤:也称为燃煤,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烟煤的煤质较差,含有较高的硫、灰分和挥发分。
烟煤的燃烧产生的煤灰量较大,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为了减少烟煤的环境影响,需加装烟气脱硫装置。
3.褐煤:也称为泥煤,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褐煤的煤质较低,含有较高的水分、硫、灰分和挥发分。
褐煤的燃烧产生的煤灰量较大,并且褐煤燃烧过程中的烟雾较浓,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煤炭的指标用于衡量煤炭的质量和适用性,具体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挥发分:指煤炭在加热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的总量。
挥发分越高,煤炭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越高,同时也容易产生烟雾和煤尘。
2.灰分:指煤炭中的无机物成分,主要是矿物质。
灰分含量高表示煤炭中杂质较多,燃烧后产生的煤灰量也较大。
灰分对煤炭的燃烧性能有影响,高灰分煤炭燃烧时易产生结渣现象。
3.水分:指煤炭中的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高会降低煤的热值和燃烧效率,同时也增加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成本。
4.硫分:指煤炭中的硫含量。
硫分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会对燃煤设备造成腐蚀。
5.固定碳:指煤炭中的不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主要是炭质。
固定碳的含量高表示煤炭中的碳含量高,燃烧后产生的热量也较高。
6.发热量:指单位质量煤炭燃烧时释放的热能,也称为煤的热值。
发热量与煤炭的碳含量、挥发分、水分等有关,是评价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除了以上指标,煤炭还具有不同的颜色、纹理和密度等特征,这些特征也对煤炭的适用性有一定影响。
例如,褐煤水分高、质地松散,适合在发电厂附近使用;而无烟煤硫分低、灰分少,适合用于高温工业生产。
煤炭的煤质分类与评价方法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用能。
煤炭的质量对于其利用效率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煤炭的煤质进行分类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煤炭的煤质分类主要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来进行。
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煤炭可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等几个主要类别。
无烟煤含碳量较高,燃烧时烟雾较少,是一种高热值的煤炭。
烟煤含硫量较高,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是一种热值较低的煤炭。
褐煤含水量较高,燃烧时热值较低,多用于发电厂的燃料。
泥炭是一种含水量极高的煤炭,燃烧时热值非常低,主要用于土壤改良和园艺等领域。
除了化学成分外,煤炭的物理性质也是对其煤质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
物理性质包括煤的颜色、密度、硬度、透气性等。
煤的颜色通常与其热值有关,较黑的煤炭热值较高,较灰的煤炭热值较低。
煤的密度和硬度决定了其在燃烧过程中的燃烧速度和燃烧效率。
透气性是指煤炭内部的孔隙结构,对煤炭的气体透过性和瓦斯释放等有重要影响。
煤炭的煤质评价是对煤炭质量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煤质评价主要包括热值、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硫分、水分等指标的测定。
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煤炭所释放的热量,是衡量煤炭能源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
灰分是指煤炭中不燃烧的无机物质的含量,高灰分会增加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挥发分是指煤炭在加热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和揮发性有机物的含量,高挥发分会增加燃烧过程中的烟雾和有害气体排放。
固定碳是指煤炭中不挥发的有机物质的含量,是衡量煤炭燃烧稳定性和热值的重要指标。
硫分是指煤炭中硫的含量,高硫分会增加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硫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水分是指煤炭中的含水量,高水分会降低煤炭的热值和燃烧效率。
煤质评价不仅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煤炭,提高燃烧效率和环境友好性,也可以指导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优化和控制。
通过煤质评价,可以对煤炭进行合理的配煤,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煤炭生产企业可以根据煤质评价结果,优化煤炭生产工艺,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
煤炭的煤质分类与评价方法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发电、钢铁冶炼、化工等行业。
煤炭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其燃烧效率和环境排放,因此对煤炭的煤质进行分类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煤炭的煤质分类与评价方法。
一、煤炭的煤质分类煤炭的煤质分类主要根据其含碳量、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等指标进行。
根据煤炭的煤质特征,可以将煤炭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煤等不同类型。
1. 无烟煤:无烟煤是一种煤质优良的煤种,其含碳量高、挥发分低、灰分和固定碳含量适中。
无烟煤在燃烧过程中烟尘少,热值高,是一种理想的燃料。
2. 烟煤:烟煤是一种常见的煤种,其含碳量较高,挥发分和灰分适中。
烟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烟尘,热值较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3. 褐煤:褐煤是一种含水量较高的煤种,其含碳量较低,挥发分和灰分较高。
褐煤在燃烧过程中热值较低,烟尘较多,但是由于其资源丰富,被广泛用于发电和供热。
4. 泥煤:泥煤是一种含水量极高的煤种,其含碳量低,挥发分和灰分较高。
泥煤在燃烧过程中热值极低,烟尘较多,但是由于其资源丰富,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
二、煤炭的煤质评价方法煤炭的煤质评价是通过对煤炭样品进行实验室测试和分析来确定其煤质特征的过程。
常用的煤质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热值测定、元素分析、物理性质测试和燃烧特性分析等。
1. 热值测定:热值是煤炭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于评价煤炭的燃烧性能。
热值测定可以通过氧弹热量计、热值仪器等设备进行,通过测定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来确定其热值。
2. 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评价煤炭煤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煤炭样品进行元素分析,可以确定其含碳量、氢、氧、氮、硫等元素的含量,进而评价煤炭的燃烧性能和环境排放。
3. 物理性质测试:物理性质测试主要包括煤质密度、粒度分析、抗压强度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煤炭的物理特性,如煤质的致密程度、颗粒大小和强度等。
4. 燃烧特性分析:燃烧特性分析是评价煤炭燃烧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煤的分类及性质1.煤的简单分类:煤简单可分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超级无烟煤其中:烟煤中又按煤化程度依次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
贫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
2.各煤类的主要特征和用途2.1 泥煤(泥炭)为棕褐色或黑褐色的不均匀物质,密度为1.29-1.61,自然风干后,水分为25—35%,泥炭中含有大量的未分解植物残体,有时可用肉眼看见。
2.2 褐煤它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
其特点是水分高、比重小、挥发分高、不粘结、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
多被用作燃料、气化或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用来提取褐煤蜡、腐殖酸,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炭。
褐煤还可以作农田、果园的有机肥料。
大多数呈褐色或黑褐色,无光泽,相对密度1.1-1.4,随着煤化程度加深,褐煤颜色变身变暗,相对密度增加水分减少。
2.3 长焰煤长焰煤是变质程度低,它的挥发分含量很高,其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其他烟煤。
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粘结性,胶质层厚度不超过5mm,易燃烧,燃烧时有很长的火焰,故得名长焰煤。
可作为气化和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作民用和动力燃料。
2.4 气煤.挥发分高,胶质层较厚,热稳定性差。
能单独结焦,但炼出的焦炭细长易碎,收缩率大,且纵裂纹多,抗碎和耐磨性较差。
故只能用作配煤炼焦,还可用来炼油、制造煤气、生产氮肥或作动力燃料。
2.5 肥煤具有很好的粘结性和中等及中高等挥发分,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形成大于25mm的胶质层,结焦性最强。
用这种煤来炼焦,可以炼出熔融性和耐磨性都很好的焦炭,但这种焦炭横裂纹多,且焦根部分常有蜂焦,易碎成小块。
由于粘结性强,因此,它是配煤炼焦中的主要成分。
2.6 焦煤具有中低等挥发分和中高等粘结性,加热时可形成稳定性很好的胶质体,单独用来炼焦,能形成结构致密、块度大、强度高、耐磨性好、裂纹少、不易破碎的焦炭。
但因其膨胀压力大,易造成推焦困难,损坏炉体,故一般都作为炼焦配煤使用。
工业用煤一、煤炭产品简介:褐煤,又名柴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剖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原来木质的痕迹(由裸子植物形成)。
一种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无光泽的低级煤。
褐煤水分大,含有可溶于碱液内的腐殖酸。
化学反应性强,无胶质层厚度。
在空气中容易风化,不易储存和远运。
含碳量60%~77%,密度约为1.1-1.2,,由于它富含挥发份(>40%),所以易于燃烧并冒烟。
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约为5500-6500千卡/公斤。
烟煤,是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无烟煤。
烟煤包括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等。
外观呈灰黑色至黑色,粉末从棕色到黑色。
该种煤含碳量为75%~90%,不含游离的腐殖酸。
发热量较高,热值为6500-8900千卡/公斤。
燃烧时火焰长而多烟,大多数具有粘结性,多数能结焦。
密度约1.2-1.5。
挥发物约10%-40%,一般随煤化程度增高而降低。
挥发分含量中等的煤称做中烟煤;较低的煤称做次烟煤。
燃烧时火焰较长而有烟的煤。
烟煤储量丰富,用途广泛,可作为炼焦、动力、气化用煤。
烟煤燃烧多烟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无烟煤(英文名称anthracite),俗称白煤或红煤。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
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不多,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
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且无胶质层厚度。
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
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
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
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
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煤为半无烟煤;特小的煤为高无烟煤。
其中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
挥发分大于6.5%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
01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动力煤从广义上来讲,就是以发电、机车推进、锅炉燃烧等为目的,产生动力而使用的煤炭都属于动力用煤。
动力用煤就类别来说,主要有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贫煤;气煤以及少量的无烟煤。
中国煤炭分类及评价方法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
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Y>25mm 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
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
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
如Y值<25mm,则按其Vdaf 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
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于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
煤种分类及煤质特征分为十四大类,24小类,大类为:1)无烟煤:煤化程度最高,含碳量高达90%—98%,含氢量较少,一般小于4%。
外观呈黑至钢灰色,因其光泽强,又称白煤。
硬度高,不易磨碎。
纯煤的真密度为1.4—1.9g/cm3,燃点高,火焰短,化学反应弱.主要生产氮肥和民用,少数电厂也用。
.2)贫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受热时几乎不产生胶质体,所以叫贫煤。
含碳量高达90%—92%,燃点高,火焰短,发热量高持续时间长,主要用于动力和民用。
3)瘦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炼焦用煤。
特性和贫煤一样,区别是加热时产生少量的胶质体,能单独结焦。
因胶质体少,所以称瘦煤。
灰融性差,多用于炼焦。
4)1/3焦煤: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
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
5)气肥煤:挥发分高、粘结性强的烟煤。
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煤气和胶质体,但不能生成强度高的焦炭。
6)1/2中粘煤: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弱粘煤之间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7)贫瘦煤:变质程度高,粘结性较差、挥发分低的烟煤。
结焦性低于瘦煤。
8)焦煤:是结焦性最好的炼焦煤,也称主焦煤。
中等挥发分,一般大于18%—30%,大多能单独炼焦。
Y 值一般大于12%—25%,主要是炼焦用。
9)气煤:是煤化程度最底的炼焦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均大于30%,胶质层最大厚度大于5—25mm,隔绝空气加热能产生大量煤气和焦油。
主供炼焦,也作为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煤质低灰低硫,可选性好,是我国炼焦煤中储量最多的一种。
10)肥煤:中等煤化程度的烟煤,高于气煤。
挥发分一般为24%—40%,胶质层最大厚度大于25mm,软化温度低,有很强的粘结能力,是配煤炼焦的重要成分。
主要用于炼焦,也作动力用煤。
11)弱粘煤:粘结性较弱,煤化程度较低的煤,介于炼焦煤和非炼焦煤之间,结焦性较好,低灰低硫高热量,可选性较好。
部分炼焦,多部分作动力煤和民用。
12)不粘煤:挥发分相当于肥煤和肥气煤,但几乎没有粘结性,水分高,发热量低,主要作动力煤。
煤炭品质评估与分类方法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煤炭的品质评估与分类是确保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煤炭品质评估与分类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科学、准确的评估与分类方式,有助于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一、煤炭品质评估方法1. 煤质参数分析法煤质参数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煤炭品质评估方法,通过对煤炭样本进行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检测和分析,获得煤炭的各项参数指标,从而评估煤炭的品质。
煤质参数包括灰分、硫分、挥发分、固定碳、发热量等多个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煤炭的使用价值和适用领域。
2. 煤质综合评估法煤质综合评估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煤炭品质评估方法。
该方法将煤炭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燃烧特性等多个参数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一个综合指标来反映煤炭品质的好坏。
通过煤质综合评估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煤炭的品质,为煤炭的选矿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煤炭分类方法1. 热值分类法热值是衡量煤炭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对煤炭进行分类的一种常用方法是根据其热值水平进行划分。
按煤炭热值从高到低的顺序,可以将煤炭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等多个等级,从而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定向应用。
2. 煤炭组分分类法煤炭的化学成分也是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煤炭中不同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可以将煤炭划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泥炭等多种类型。
煤炭组分分类法可以更加精确地判断煤炭的适用性和市场需求,有助于实现煤炭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3. 煤炭利用分类法煤炭的利用方式和适用领域也是进行分类的参考依据。
根据煤炭的燃烧特性和物理性质,可以将煤炭划分为动力煤、焦煤、化工煤、煤矸石等多个类别。
煤炭利用分类法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煤炭的适用范围,为不同行业和领域提供合适的煤炭资源。
三、煤炭品质评估与分类的意义1. 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准确评估和分类煤炭品质,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煤的分类及性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煤的分类及性质1.煤的简单分类:煤简单可分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超级无烟煤其中:烟煤中又按煤化程度依次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
贫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烟煤。
2.各煤类的主要特征和用途2.1 泥煤(泥炭)为棕褐色或黑褐色的不均匀物质,密度为1.29-1.61,自然风干后,水分为25—35%,泥炭中含有大量的未分解植物残体,有时可用肉眼看见。
2.2 褐煤它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
其特点是水分高、比重小、挥发分高、不粘结、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
多被用作燃料、气化或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用来提取褐煤蜡、腐殖酸,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炭。
褐煤还可以作农田、果园的有机肥料。
大多数呈褐色或黑褐色,无光泽,相对密度1.1-1.4,随着煤化程度加深,褐煤颜色变身变暗,相对密度增加水分减少。
2.3 长焰煤长焰煤是变质程度低,它的挥发分含量很高,其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其他烟煤。
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粘结性,胶质层厚度不超过5mm,易燃烧,燃烧时有很长的火焰,故得名长焰煤。
可作为气化和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作民用和动力燃料。
2.4 气煤.挥发分高,胶质层较厚,热稳定性差。
能单独结焦,但炼出的焦炭细长易碎,收缩率大,且纵裂纹多,抗碎和耐磨性较差。
故只能用作配煤炼焦,还可用来炼油、制造煤气、生产氮肥或作动力燃料。
2.5 肥煤具有很好的粘结性和中等及中高等挥发分,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形成大于25mm的胶质层,结焦性最强。
用这种煤来炼焦,可以炼出熔融性和耐磨性都很好的焦炭,但这种焦炭横裂纹多,且焦根部分常有蜂焦,易碎成小块。
由于粘结性强,因此,它是配煤炼焦中的主要成分。
2.6 焦煤具有中低等挥发分和中高等粘结性,加热时可形成稳定性很好的胶质体,单独用来炼焦,能形成结构致密、块度大、强度高、耐磨性好、裂纹少、不易破碎的焦炭。
最新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近年来,中国煤炭产业发展迅速,煤炭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依然重要。
为了提高燃煤发电、工业生产、炼化等各个领域的效益和环保水平,我国对煤炭进行了分类和质量指标的分级。
下面将介绍最新的中国煤炭分类和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的分类主要根据煤的品种、煤的产地、用途和经济性质等多个方面进行划分。
按照品种划分,煤炭主要分为烟煤、无烟煤和褐煤。
其中,烟煤是指煤质较硬、煤岩密度高、煤构造松散的煤炭;而无烟煤是指煤质较软、煤岩密度低、煤构造紧密的煤炭;褐煤则是指含水率较高、煤质较差的煤炭。
根据煤的产地,我国的煤炭主要分为沿海煤炭和内陆煤炭。
沿海煤炭主要来自山东、辽宁、河南等地,其煤质以无烟煤和褐煤为主,质量相对较好;而内陆煤炭则来自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煤质以烟煤为主,质量和经济性质相对较差。
按照煤的用途划分,煤炭可以分为工业燃料煤、发电燃料煤和民用燃料煤。
工业燃料煤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加热、燃烧等过程;发电燃料煤主要用于燃煤发电厂发电;民用燃料煤则主要用于民用取暖和烹饪等方面。
根据煤的经济性质,煤炭可以分为高热值煤、中高热值煤、中热值煤和低热值煤。
根据我国煤炭质量标准的规定,高热值煤指的是发热量大于6000千卡/千克的煤炭;中高热值煤指的是发热量在5500~6000千卡/千克之间的煤炭;中热值煤指的是发热量在5000~5500千卡/千克之间的煤炭;低热值煤则指的是发热量小于5000千卡/千克的煤炭。
煤炭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灰份、挥发分、固定碳、全硫和发热量等多个指标。
根据我国煤炭质量标准的规定,烟煤的灰份一般不超过16%,挥发分在35%~45%之间,固定碳在35%~45%之间,全硫小于1%,发热量在6000~7000千卡/千克之间;而无烟煤的灰份一般不超过10%,挥发分在18%~30%之间,固定碳在45%~65%之间,全硫小于1%,发热量在6000~7000千卡/千克之间;褐煤的灰份一般在15%~25%之间,挥发分在25%~35%之间,固定碳在45%~60%之间,全硫小于3%,发热量在4000~5000千卡/千克之间。
煤炭质量分级煤质评价实用手册1. 引言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发电、冶金、化工等行业。
为了有效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对煤炭质量进行分级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本手册旨在为煤炭企业和相关行业提供煤炭质量分级和煤质评价的实用指南。
2. 煤炭质量分级方法2.1 煤炭质量参数煤炭质量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参数来进行评价:•灰分:煤炭中不燃物的含量,灰分越高表示煤炭的质量越低。
•挥发分:煤炭中可挥发性物质的含量,挥发分越高表示煤炭的易燃性越强。
•固定碳:煤炭中的固定碳含量,固定碳越高表示煤炭的燃烧性能越强。
•水分:煤炭中水分的含量,水分越高表示煤炭的燃烧效率越低。
•硫分:煤炭中硫的含量,硫分越高表示煤炭的环境污染性越大。
2.2 煤炭质量分级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实践,煤炭质量可以根据该煤炭的质量参数进行分级。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煤炭质量分级标准示例:•一级煤:灰分≤10%,挥发分≥35%,固定碳≥50%,水分≤8%,硫分≤1%•二级煤:灰分≤12%,挥发分≥30%,固定碳≥45%,水分≤10%,硫分≤1.5%•三级煤:灰分≤15%,挥发分≥25%,固定碳≥40%,水分≤12%,硫分≤2%煤炭的质量分级标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3. 煤质评价方法3.1 煤质评价指标煤炭的质量评价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来确定评价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煤质评价指标:•火力发电行业:高热值煤、低灰分煤、低硫分煤、低挥发分煤•冶金行业:低焦炭煤、高固定碳煤、低硫分煤•化工行业:低灰分煤、低硫分煤、低磷分煤3.2 煤质评价标准根据煤炭的质量评价指标,可以制定相应的煤质评价标准。
以下是一个示例:•优质煤:热值≥6000 kcal/kg,灰分≤8%,硫分≤1%•良质煤:热值≥5500 kcal/kg,灰分≤12%,硫分≤1.5%•一般煤:热值≥5000 kcal/kg,灰分≤15%,硫分≤2%煤质评价标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我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我国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煤炭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
为了统一和管理国内煤炭资源,我国对煤炭进行了分类和分级,并制定了相应的煤质指标。
下面将对我国煤炭的分类、分级以及煤质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一、煤炭的分类根据煤的形成时期和成因,煤炭可以分为三类:石炭、褐炭和烟炭。
其中,石炭是最古老的一类煤,是在二叠纪末期和二迭纪早期形成的,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褐炭是在二迭纪末期和三叠纪早期形成的,分布于我国的华东、华南和西北地区;烟炭是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形成的,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
二、煤炭的分级我国根据煤的不同类型和煤质指标,将煤炭分为多个等级,常见的分级标准有以下几种:1.挥发分分级标准:(1)烟煤:挥发分≥35%;(2)长焰煤:挥发分<35%。
2.发热量分级标准:(1)高位发热量≥6000大卡/千克的煤炭为优质煤;(2)高位发热量<6000大卡/千克的煤炭为一般质量煤。
3.固定碳分级标准:(1)强块煤:固定碳≥80%;(2)中块煤:固定碳≥75%。
4.灰分分级标准:(1)优质煤:灰分≤12%;(2)一般质量煤:灰分≤25%。
5.全硫分级标准:(1)低硫煤:全硫≤1.0%;(2)中硫煤:全硫≤2.0%。
三、煤质指标煤炭的煤质指标是评价煤炭质量和应用价值的重要标准。
1.发热量:也称高位发热量,是煤炭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单位为千卡或大卡。
发热量高表示单位质量的煤炭可以释放出较多的热量。
2.挥发分:指煤炭在加热过程中失去的轻质挥发性组分的百分比。
挥发分高表示煤炭易燃烧,火焰热度高。
3.固定碳:指煤炭在加热过程中不发生挥发的有机质的百分比。
固定碳高表示煤炭的密度大,燃烧稳定。
4.灰分:指煤炭中不燃烧的无机质的百分比。
灰分高表示煤炭燃烧后残留的灰烬多,会增加环境污染。
5.全硫:指煤炭中硫的总量,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
全硫多会造成燃烧时释放出来的硫酸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