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施葡萄栽培关键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葡萄栽培设施管理技术葡萄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栽培设施管理技术对葡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葡萄栽培设施管理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
本文将从葡萄栽培设施的选择、管理技术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葡萄栽培设施的选择葡萄的栽培设施主要包括大棚和温室两种形式。
大棚栽培主要用于地理位置偏北的地区,而温室栽培则适用于南方地区。
在选择葡萄栽培设施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市场需求以及农民的经济能力等。
1.气候条件葡萄对气候的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8摄氏度,需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宜的湿度。
在选择栽培设施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形式,以保证葡萄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土壤条件葡萄对土壤的要求较为严格,一般选择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栽培设施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和排水情况,以保证葡萄的生长条件。
3.市场需求栽培设施的选择还需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考虑,例如当地葡萄市场对鲜食葡萄的需求较大,可以选择以生产新鲜葡萄为主的栽培设施;如果当地市场对加工葡萄的需求较大,可以选择以生产鲜食和加工葡萄为主的栽培设施。
4.经济能力栽培设施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农民的经济能力,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的费用,需要根据农民的经济实力进行合理的选择。
1.土壤管理葡萄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排水性能。
在栽培设施中,可以采用覆土、施肥、灌溉等技术手段进行土壤管理,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积累。
2.温度和湿度管理葡萄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栽培设施中,可以采用加温、通风、遮阳等技术手段进行温度和湿度的管理,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营养管理葡萄对养分的需求较大,需要及时补充各种营养元素。
在栽培设施中,可以采用施肥、叶面喷施、滴灌等技术手段进行营养管理,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4.病虫害防治葡萄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需要加强防治工作。
葡萄属于浆果类果树,长时间保鲜贮藏较为困难,而且花费大、成本高。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葡萄栽培管理技术及其注意事项。
一、选择葡萄合适的栽培方式设施栽培类型很多,选择设施栽培方式,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
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冬春季云量较少,日照充足,但在冬季温度较低,因此在温室的建造上应选择保温型和节能型日光温室。
在温室结构、材料和栽培架式选择上要以能尽量多地吸收太阳辐射为原则,尽量减少光、热损耗。
设施建成后,一般应用期限在10年左右,因此一方面要注意节约投资,同时要重视设施建设的牢固性,不要因盲目追求简陋而造成日后的反复维修,这样反而会增加建设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二、慎重选择适合葡萄栽培品种葡萄设施栽培属于高效农业,品种选择对设施栽培效益的高低有决定性作用。
适合设施内栽培的品种必须对设施生态条件有综合的适应性,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需寒量较低。
需寒量即葡萄芽眼休眠后低于7.2℃温度的总小时数。
需寒量低的品种通过休眠较快,萌芽早,成熟也较早。
(2)耐弱光照。
设施内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仅为露地的1/3~1/2,因此必须选择在弱光照下容易形成花芽、发芽率高、容易坐果、容易上色且上色整齐成熟一致的葡萄品种。
(3)耐热性强。
春季4月左右设施中高于30℃的温度对葡萄生长和结果的影响更大,常导致叶片、果穗灼伤、萎蔫和脱落,因此品种的耐热性也是设施品种选择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4)大果穗、大果粒、优质、丰产。
设施葡萄品种的商品性要突出,应大穗大果、色泽艳丽、优质、丰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设施栽培的作用。
(5)成熟时间的把握。
如果是促成栽培,应选择极早熟或早熟的品种;如果延迟栽培则应选择极晚熟或晚熟品种。
三、采用设施栽培配套技术设施中的环境因素光、温、水、土、气等要素的状况和人为管理技术关系很大,人工调节设施内的光照、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是设施管理的主要工作。
因此,在开展葡萄设施栽培时不能套用露地栽培的经验技术。
探讨设施葡萄栽培管理需注意的问题葡萄栽培管理是高效、长期生产葡萄的关键,设施葡萄栽培相比自然生长种树,更加提高了葡萄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因此,设施葡萄栽培需要更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控制光照和温度 - 设施葡萄栽培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要求控制葡萄的光照与温度。
建议设置日光控制系统,可通过减少散热、增加通风量等方式控制温度。
2、灌溉系统 - 水分是葡萄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需要一个有效灌溉系统可根据葡萄生长期节律调整排水和浇水。
3、肥料使用 - 葡萄生产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设施葡萄种植需要使用高效、易吸收的肥料。
建议根据葡萄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使用肥料,防止肥料浪费,例如使用生物发酵肥料、液态肥料等可有效增加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4、病虫害防治 - 设施葡萄生长环境孱弱,容易受病虫侵袭。
因此防治病虫害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平时应经常检查葡萄植株及果实上是否出现病虫,必要时使用安全、绿色的防治物质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二、种植管理方面1、选择合适的品种 - 不同的葡萄品种适应性不同,有的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有的喜欢干燥晴朗的气候。
在设施葡萄栽培前,应选择适合种植环境的品种。
2、剪枝 - 剪枝是葡萄栽培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剪枝有助于控制葡萄植株的生长节律、促进果实成熟和品质的提高。
建议根据葡萄生长的不同阶段,采用适当的剪枝方式,从而达到促进葡萄生长和产量提升的目的。
3、疏果 - 不经过适当的疏果,葡萄产量增加而品质下降。
因此,在设施葡萄栽培中,要根据果实的大小、形状和密度进行适当的疏果,使每个葡萄能够得到足够的养分和生长空间。
4、调节生长节奏 - 设施葡萄栽培需要在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调节措施,例如,过早退化可以利用影响生长、修剪、水分和营养等方式来调整生长速度和质地,保证葡萄适宜的成熟度和产量。
综上所述,设施葡萄栽培需要注意基础设施建设和种植管理两个方面。
只有在严格控制生长环境的同时加以高效管理,才能达到较高的葡萄产量和品质,同时实现设施葡萄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浅谈葡萄栽培设施管理技术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之一,它的果实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在葡萄种植和种植管理过程中,葡萄栽培设施管理技术也十分重要。
本文将在此向大家探讨葡萄栽培设施管理技术。
1. 基础设施建设葡萄栽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决定产量品质的基础,特别是在较恶劣的环境中,需要更加注重。
建设的基础设施包括:选址、后期场地整地、排水等水利设施建造以及温室设备。
创造合适的环境,使葡萄能够生长得更好,提高栽培效果。
2. 合理选位葡萄的生长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对光照、土壤和气温等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选择种植位置时需特别注意。
应选择阳光充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避免南北和水流的方向等具有透气性和排水性的良好位置,以保证葡萄植物生长的健康发展并拥有高品质的果子。
3. 管理技术葡萄栽培管理是培养高品质产量的必要技能,生产者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科学技能。
该技术包括适当的温度控制、合适的植株布局、合适的浇水量和追肥量以及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同时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果子的采摘和储藏等各项工作。
4. 温室设置在葡萄种植中,第一件重要的设施选择就是温室。
温室在种植过程中可以提供较为稳定的环境,从而促进葡萄的健康成长,并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温室设置方面,应采用温水流通或长波红外射线加温,同时还需科学选用保暖材料,并且及时清理气孔和通风口,更好地维护温室环境的稳定。
葡萄栽培设施管理技术对于葡萄的种植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选址、场地整地、基础设施建设、温室建设、生长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在葡萄的种植和管理中,要注意管理和操作并拥有具有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人员,从而更好地提高产量,并达到良好的经济利益。
设施葡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设施葡萄种植技术,作为一种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方法,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技术操作,设施葡萄种植能够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获得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从设施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设施选择1. 影响设施选择因素设施种植葡萄要考虑到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自然灾害等因素。
它们将直接影响葡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
2. 设施种类选择常见的设施包括温室、大棚和留光膜棚等。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设施种类是提高种植效益的前提。
二、栽培管理1. 土壤改良为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设施葡萄种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适当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葡萄的生长。
2. 定植和培训选择健康的葡萄苗木,控制定植密度,保证葡萄间的通风和光照。
同时,及时进行葡萄藤的培训和修剪,使其分枝均匀,有利于果实的均匀生长。
3. 水肥管理设施葡萄种植需要合理施用水肥。
注意根据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调整水肥比例,避免过度施肥和浇水过多造成的病害和品质下降。
4. 病虫害防治葡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
通过预防、监测和合理施用农药,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三、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技术1. 授粉和授粉期管理合理管理授粉期可以提高葡萄的授粉率和果实质量。
保证花期内的足够光照和温度条件,有助于提高果实的成熟度和品质。
2. 管理果穗和果粒数量设施葡萄的特点是能在较小的面积上获得高产量。
根据葡萄品种和设施类型,控制果穗和果粒数量,使其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
3. 控制葡萄生长周期通过合理控制葡萄的生长周期,可以达到早熟或晚熟的目的,使得葡萄的上市时间增加,提高经济效益。
结语设施葡萄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对于现代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设施选择、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益。
同时,设施葡萄种植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浅谈葡萄栽培设施管理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葡萄栽培越来越离不开各种设施的支撑和辅助。
葡萄栽培设施管理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葡萄种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会从温室大棚的建设、葡萄藤的管理及土壤的施肥等方面来探讨葡萄栽培设施的管理技术。
一、温室大棚的建设温室大棚是一种能够在室内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协助植物生长的一种设施。
针对不同的葡萄品种,需要制定不同的温室建设方案,以满足葡萄生长的需求。
对于温室大棚内葡萄的生长环境的调控,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的调整。
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制定不同的温度、光线、湿度等各种参数。
比如,在春季育苗期,需要保持室内温度在15℃左右,光照在8小时左右,相对湿度在80%左右。
在生长期,根据葡萄的不同品种和生长习性,制定不同的生长模式,以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
二、葡萄藤的管理葡萄藤的管理是葡萄栽培的重要一环。
在葡萄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对葡萄藤进行不同的管理。
对于温室大棚内的葡萄,更需要注意控制生长周期和保持生长的平稳性。
葡萄通常具有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分别为休眠期、萌芽期、生长期、成熟期和休眠期。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以保证葡萄的生长和成熟。
比如,初期萌芽的时候,需要浇水、施肥、除草;在绽放之后,需要进行营养调配和光照控制等等。
此外,还需要确保葡萄藤的上部和下部生长的平衡。
管理葡萄藤主要是通过修剪、疏芽、疏果等方式进行的。
通过適当的修剪,可以使得葡萄藤分支均衡,能够更好的吸收养分并分配生长,从而使得葡萄产量更高。
三、土壤施肥葡萄栽培的成败与土质肥沃程度关系密切。
掌握好土壤施肥技术,对保护葡萄植株的健康、提高产量和品质等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温室大棚内单一化的土壤环境中,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施肥,很容易造成地力的下降和土壤养分缺失,从而导致葡萄产量的降低和品质的下降。
因此,在使用温室大棚种植葡萄时,需要制定详细的土壤施肥计划,以充分满足葡萄植株的营养需要。
设施果树栽培——葡萄栽培技术葡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果树,它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和营养成分,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
也是全球大量的酿酒原料,因此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人投入到葡萄栽培的事业中。
而在葡萄的栽培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设施果树栽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葡萄栽培技术中设施果树栽培的知识吧。
1. 队地选择一般来说,在进行葡萄栽培之前,选对合适的地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进行设施栽培时,我们首先要选择对葡萄友好的土壤和地理位置,土壤应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地理位置应该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且不易受到病虫害侵扰的地区。
还要考虑到葡萄栽培的需求,在选择土地时,应该考虑到土地的面积、坡度、土层的深度以及周边的环境和土地利用状态等因素。
2. 设施建造设施建造是设施果树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因为设施建造质量不好,会影响葡萄栽培的生长和发展,甚至会产生一些病害和虫害。
在建造设施时,要根据地块面积和葡萄的栽植密度来决定设计方案,选择适合的材料和施工方案。
通常来说,设施建造的材料分为铁架和木架两种,铁架建造成本较低,但是木架寿命更长,稳定性更好。
3. 健康苗木的选择和栽植健康的苗木是葡萄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只有健康的苗木才能保证葡萄的生长和发展。
在选择苗木时,应该选择有生机、根系发达、无害虫病害问题的苗木,同时也要注意选择与地块环境相适应的品种,因为不同的品种在环境中生长的条件是不一样的。
在栽植苗木时,应该根据苗木的根深度和根系大小来控制栽植深度,并在栽植之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肥水管理在葡萄栽培过程中,养分的供给和水的管理都很重要。
种植中,施肥和浇水的时机、频率和量都要掌控好,肥水管理应该结合葡萄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比如春季肥、夏季肥、秋季肥等等。
在施肥时,应该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多采用有机肥和生物酶肥等天然方式。
同时,在浇水时,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水量进行适量的浇水,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度平衡,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系受损。
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葡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种植和应用。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工活动的影响,葡萄生长环境遭受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同时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也要求种植者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
因此,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技术成为了种植业界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对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探讨。
一、葡萄设施种植的概述1.葡萄设施的定义葡萄设施是指在自然环境下建造的人工建筑物,用于控制和调节葡萄生长的环境和条件。
它可以有效地保护葡萄不受外界环境的威胁,比如极端天气、病虫害等。
同时,葡萄设施还可以提高葡萄的生产效率和品质,尤其适合那些气候条件不利的地区种植。
2.葡萄设施的类型葡萄设施根据功能和建造材料不同,可以分为温室设施和大棚设施两种。
温室设施通常由钢铁架、玻璃和聚碳酸脂等材料构建而成,其主要作用是保温增温,用于种植生长期长、气候偏冷的葡萄品种,比如北方产区的酿酒葡萄。
大棚设施则通常采用不锈钢架、日光板、竹制或塑料网罩等材料构建而成,其主要作用是遮阳、遮雨和保温降温,用于种植生长期短、气候偏热的葡萄品种,比如南方产区的早熟葡萄。
二、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技术的主要措施1.选用适宜品种在葡萄设施中,不同品种的成长环境和条件不同,因此在选择种植葡萄品种时需要结合自身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做出权衡。
建议选择高产、质优、抗病虫害的优质品种。
2. 控制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到葡萄的生长和产量,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建议在温室设施中安装自动化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使温度保持在15~25℃,湿度在60%~70%之间。
3.合理施肥和管理在葡萄设施中,施肥和管理是获得高产量和优质葡萄的关键环节。
建议采用有机肥和配合合理的营养方案进行施肥,同时加强管理,包括病虫害防治和果穗修剪等等。
4. 灌溉和采收在温室和大棚设施中,需要通过灌溉来补充水分,以维持葡萄的正常生长。
建议采用滴灌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避免过度施水造成土壤过湿。
探讨设施葡萄栽培管理需注意的问题设施葡萄栽培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在室内或设施内种植葡萄,常见的设施包括大棚、温室和日光温室等。
相比于传统的露天栽培方式,设施葡萄栽培具有更好的环境控制能力,能够提供恒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从而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要想成功实施设施葡萄栽培,需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栽培土壤的选择十分重要。
设施葡萄栽培一般采用基质培养的方式,即用各种材料构建起适合根系生长的栽培介质。
常见的基质材料有腐植土、岩棉、蛭石等,选择适合的基质可以为葡萄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并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温度控制是设施葡萄栽培的关键。
葡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葡萄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在设施葡萄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调整室内气温,保持恒定的温度条件。
应根据葡萄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适时进行加温或降温,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葡萄的生长造成影响。
光照是葡萄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葡萄喜光,光照不足会导致生长不良和果实品质下降。
在设施葡萄栽培中,应选择适当的安装位置和合适的设施结构,确保葡萄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照射。
还可以适时调整光照强度,通过人工灯光照射等手段,增加葡萄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产量和品质。
第四,设施葡萄栽培中病虫害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设施环境的封闭性使得病虫害更容易传播和滋生,一旦发生病虫害,往往会迅速蔓延,严重影响葡萄的生长和产量。
在设施葡萄栽培中,必须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可以采取定期巡视和喷洒病虫害防治剂的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确保葡萄的健康生长。
水分管理是设施葡萄栽培中的关键环节。
葡萄生长需要适度的水分供应,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对葡萄产生不利影响。
在设施葡萄栽培过程中,应根据葡萄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合理规划灌溉系统,确保葡萄能够及时获得适宜的水分。
要注意排水,避免多余的水分滞留,以防止病害的发生。
设施葡萄栽培管理涉及到土壤选择、温度控制、光照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水分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浅谈葡萄栽培设施管理技术葡萄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并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葡萄的种植需要合理的设施管理技术,在保证葡萄的品质和产量的还要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本文将就葡萄栽培设施管理技术进行浅谈。
一、土壤管理在葡萄栽培中,土壤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需要进行合理的土壤肥力调查,了解土壤的基本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施用肥料,促进葡萄的生长和发育。
需要进行定期的土壤养分测定,及时调整土壤肥力,保证葡萄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要注意葡萄产区土壤的复合污染问题,严格控制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确保葡萄品质和人体健康。
二、水资源管理葡萄是一种对水分需求较大的作物,因此水资源管理也是葡萄栽培中的重要环节。
在设施管理技术中,需要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进行节水灌溉,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还要注意水质的安全,避免对葡萄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需要注意葡萄产区的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温室管理在葡萄栽培中,温室是一种常见的栽培设施。
温室管理技术包括温室的选址、建设和维护。
要选择合适的温室选址,确保阳光、通风和排水条件良好,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和发育。
要注意温室的建设和维护,保证温室的结构牢固,设施完备,有利于葡萄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要根据季节变化进行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四、病虫害管理在葡萄栽培中,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对病虫害的管理也是葡萄设施管理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要进行定期的病虫害监测,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护葡萄的健康。
要注意使用化学农药的安全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要注意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技术,促进葡萄产区的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品种选择在葡萄栽培中,品种选择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术。
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产区条件,选择适合的葡萄品种,确保葡萄的适应性和产量。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品质要求进行品种选择,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设施果树栽培——葡萄栽培技术葡萄是一种非常经济价值高的果树,是全球重要的果树之一。
它就像一个化妆品,可以帮助我们保护我们的身体,帮助我们美化我们的生活。
因此,了解葡萄栽培技术对于果树种植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设施果树栽培中葡萄的栽培技术。
第一步:如何选址在栽培葡萄之前,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种植区域。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土壤的肥力和排水。
一般来说,葡萄需要灌溉,并且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
土壤应当深厚且肥力好。
其次,要考虑到该地区的日照、温度、降水量等气候条件是否适合葡萄的生长。
最后,还要考虑该地区是否有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高风险的自然灾害等。
第二步:土壤处理在种植葡萄之前,我们需要先对土壤进行处理。
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需要施肥,并进行淋水,以达到土壤保持湿润的效果。
此外,还要进行翻耕,深耕以改善土壤质地和通透性。
最后,我们需要施加足够的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为葡萄提供最好的生长环境。
第三步:栽种在选定土地和处理土壤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栽种了。
葡萄栽种是最常见的方法,栽种前,我们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品种。
在栽种时,我们需要按一定的距离在整个区域上排出一定的葡萄行,并在每行上预留一定的空间。
选择最适合的土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葡萄的树种太靠近,会影响彼此的生长,同时,如果土太浅或贫瘠,也会导致树木的发育不良。
第四步:管理一旦葡萄的开始生长,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它们的每一个细节。
葡萄的管理必须准时。
对于葡萄的浇水,我们需要定期给予适量的水,并在需要时给予适量的肥料。
我们还需要修剪葡萄的枝条,以保持树形的美观和生长。
另外,我们还需要进行葡萄的病虫害控制,以确保它们得到最好的生长环境。
第五步:丰收等到葡萄成熟,我们就可以开始收获了。
在收获前,我们需要定期检查葡萄的成熟情况,以确保我们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收获到最优质的葡萄。
当果实成熟时,需要及时采摘葡萄。
采摘后,我们需要将它们放在一个通风透气的地方进行储存,以防止葡萄腐烂或变质。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以下是 7 条关于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1. 选种就像选队友,得挑个好的啊!你可别小看了这一步,适合设施栽培的品种才能让你事半功倍。
比如巨峰,那可是设施栽培的“宠儿”。
2. 建棚可不是随随便便搭个架子就行的。
就像给自己盖房子,得牢固、得合适呀!你想想,要是不结实,一阵风刮来不就散架啦?
3. 土壤那可是葡萄的“家”,得好好整!要肥沃、松软,就像给葡萄准备了一张舒服的大床。
你总不能让葡萄睡在硬板板的地上吧?
4. 施肥浇水也有讲究哦,多了少了都不行!这就跟人吃饭喝水一样,得恰到好处。
你难道没发现给多了肥料,葡萄也会“不开心”呀?
5. 修剪可不是乱剪一通,它就像是给葡萄做造型呢!把那些多余的枝条剪掉,让葡萄长得更精神。
你见过头发乱糟糟的美女吗?
6. 病虫害防治那就像打怪兽,一刻都不能松懈啊!一旦放松警惕,它们可就“大举进攻”啦。
你肯定不想看到自己的葡萄被虫子咬得千疮百孔吧?
7. 温度和光照的控制也至关重要呀,简直就是葡萄的“阳光雨露”。
你想想,要是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葡萄得多难受呀。
我觉得啊,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要点每一个都不能马虎,只有认真对待,才能收获又大又甜的葡萄!。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葡萄是一种高经济价值的果树,因其果实鲜嫩多汁,适合鲜食和加工。
在葡萄的种植与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
1. 土壤要求葡萄要求土壤肥沃、透气、保水,pH值在6.0~8.0之间。
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翻耕、除草、施肥等准备工作。
可以在土地中添加有机肥和无机肥来改善土壤肥力,并根据土壤酸碱度和土质条件合理施用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料。
2. 果园设计葡萄的种植密度和行间距的大小决定了果园的收益和管理难度。
一般葡萄的种植密度为500~1000株/亩,行间距为2.5~3.0米,株距为1.0~1.2米。
在设计果园时,还需根据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以便于采摘和管理。
3. 剪枝技术剪枝是葡萄栽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剪枝可以控制枝条的生长,促进果实发育和品质。
对于不同品种的葡萄,剪枝的时间和方法会有所不同,避免过早或过晚剪枝,以确保果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4. 病虫害防治葡萄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降低病虫害的危害,需要及时进行防治。
在防治病虫害时,应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施药方法,注意防治的时期和剂量,避免对果实和环境的污染。
5. 灌溉管理葡萄生长需要水分。
在干旱的环境下,需要进行适量的灌溉。
在灌溉时,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地掌握灌溉时机和灌溉量,以保证葡萄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注意保持土壤湿度和通气性,避免过度灌溉和积水。
6. 收获和贮藏葡萄成熟后,需要及时采摘。
在采摘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果实和树体,以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后续生长。
同时,在果实贮藏期间,要掌握适当的贮藏方法和湿度,以保证果实的新鲜度和质量。
以上就是葡萄栽培技术中的一些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栽培,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为果农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浅谈设施葡萄栽培关键技术(一)论文关键词葡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论文摘要介绍了设施葡萄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优选品种、选择棚型和园址、栽培方式、改良土壤、苗木定植、整形修剪、预热与预冷处理、湿度调整、巧施肥料、枝芽调控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设施葡萄栽培可以有效地抵御不良气候条件,创造利于葡萄生长的环境,扩大葡萄栽培范围,提早或延迟成熟时期,进而达到提高葡萄栽培经济效益的目的。
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普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将其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优选品种如果需要提前上市,应选择早熟、休眠期短、优质、色泽和口味适应当地市场、适合短枝修剪、适应性强的品种,如京秀、早丰、京亚、无核早红等;如果是为了延后在晚秋或冬季上市,应选择晚熟品种,如念珠红、美人指、红高、密丽莎无核等。
无核品种较受欢迎,应注重适栽。
2选择棚型和园址棚型主要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
日光温室保温效果好,如果经济条件好又要求收入高,可选择日光温室。
园址一般应选择在向阳、避风、土层厚、土质好、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的地方。
日光温室东西方向,塑料大棚南北方向。
3栽植方式在行数上,多年1栽用单行,1年1栽用双行。
南北行栽植便于透光和浇水,东西行管理较方便。
密度一般双行栽植12000株/hm2,单行栽植6000株/hm2。
植株架高根据棚高确定,应低于棚顶40cm。
4改良土壤在栽植行内挖宽1m、深0.6~0.8m的沟,将肥沃砂质壤土与发酵好的有机肥、磷钾复合肥拌匀后填回沟内,然后灌水沉实。
有机肥45t/hm2,高浓度复合肥600~900kg/hm2。
5苗木定植在定植前按定植行开挖宽60cm、深50cm的沟,施优质有机肥75t/hm2,施肥后埋土整平,基本能满足葡萄1年生长的需求。
定植密度要按单篱架整形定植,密度采用双行带状密植方式,即宽、窄行栽植。
宽行行距为2m,窄行行距为1m,株距为0.8m。
定植时间为5月中旬左右,此时定植避开了晚霜冻害,延长了葡萄生长期。
浅谈葡萄栽培设施管理技术葡萄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酿造成葡萄酒。
为了获得高产量和优质的葡萄,栽培设施的管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谈葡萄栽培设施管理技术,从温室、园艺大棚到露天栽培,总结一些葡萄栽培的技术要点和管理方法。
一、温室栽培技术温室栽培是在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都可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可以有效地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在温室栽培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葡萄的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葡萄生长不良。
温室内应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要,合理控制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条件。
温室栽培葡萄需要合理的湿度管理。
湿度过高容易导致病菌滋生,影响葡萄的生长,湿度过低则会导致葡萄水分蒸发过快,营养流失较多。
在温室中要注意通风和湿度的控制,保持适宜的湿度环境。
温室内的光照也需要管理。
葡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在温室内要合理利用自然光,并且可以适当进行补光,以保证葡萄的光合作用能够正常进行。
二、园艺大棚栽培技术园艺大棚栽培是一种介于温室栽培和露天栽培之间的栽培方式。
在园艺大棚中,也需要合理管理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以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在园艺大棚中,温度的管理同样非常重要。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葡萄的生长,因此需要合理控制通风和加热,保持适宜的温度环境。
园艺大棚中的湿度管理也同样重要。
合理的湿度管理可以减少病菌的滋生,保证葡萄的健康生长。
在园艺大棚中也需要合理利用光照资源,保证葡萄的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露天栽培是最为传统的栽培方式,可以说是最自然的栽培方式。
在露天栽培中,对土壤的管理非常重要。
葡萄首先需要合适的土壤环境,土壤的肥力、排水性和透气性都需要得到合理的管理。
对土壤的施肥和修剪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施肥、修枝等方式来调整葡萄的生长节律,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在露天栽培中,还需要注重葡萄的病虫害防治。
通过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病虫害对葡萄的侵害,保证葡萄的健康生长。
果树2007.111品种选择选择休眠期短、丰产性强、耐贮性好、果实发育期短、成熟早的品种,如京秀、有核8611、凤凰51、乍娜等品种。
2苗木的定植模式供定植的苗木,根据栽植时期的不同,可选择1年生扦插的营养钵苗。
一般冬季空闲的大棚或准备新建的大棚,可用1年生扦插苗。
冬春种植蔬菜需倒茬的大棚,可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待蔬菜收获后定植,营养钵苗同样可以达到翌年丰产的效果。
葡萄定植株行距的确定,因品种、立地条件、整形方式和苗木资源等多种条件而异。
2.1一年一栽式也称预备苗制。
一般篱架式整形,每年栽植一次,第二年采收结束后移出,另栽预备苗。
采用等行距或大小行定植,栽植密度为每亩1000~2000株不等。
行株距有1m×0.5m、1m×0.6m、1.5m×0.5m×0.5m、1m×0.5m×0.4m等多种不同形式。
定植行株距确定后,即可开挖定植沟,采用单行定植,一般定植沟深度和宽度各0.5m,隔行开挖,将表土和底土分放,然后回填,回填时注意先填表土,再填底土,同时混入足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最后灌透水。
如采用大小行定植,则沟宽度为60~80cm。
定植时挖小穴栽植苗木,用营养袋苗定植的大棚,在定植时只须把营养袋割开,带土砣栽植即可,成活率近100%。
2.2永久式栽植一次,连年结果。
通常也采用篱壁式整形。
栽植密度每亩333~556株,株行距为1m×2m或0.8m×1.5m。
3定植后的管理苗木管理植成活后,促进苗木健壮生长是实现早果优质丰产高效的基础,在栽培中应重点抓好如下几点:3.1及时选留主蔓一年一栽式大棚栽培葡萄,由于其栽植密度大,与传统的整枝方式有很大区别,一般采用独龙干整枝法。
即定植后的苗木,只留1个主蔓。
定蔓的原则是留下不留上,留强不留弱,多余副梢全部疏除。
永久式一般每株选留2~3个主蔓,选留原则与一年一栽式相同。
3.2分段摘心所留主蔓新梢长到80cm时进行第1次摘心,摘心后留顶端副梢继续延长生长,其余副梢留1片叶摘心,充分促进主蔓发育。
浅谈设施葡萄栽培关键技术
作者:周丽梅段彦丹时间:2010-3-23 13:44:00
论文关键词葡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论文摘要介绍了设施葡萄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优选品种、选择棚型和园址、栽培方式、改良土壤、苗木定植、整形修剪、预热与预冷处理、湿度调整、巧施肥料、枝芽调控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设施葡萄栽培可以有效地抵御不良气候条件,创造利于葡萄生长的环境,扩大葡萄栽培范围,提早或延迟成熟时期,进而达到提高葡萄栽培经济效益的目的。
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普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将其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优选品种
如果需要提前上市,应选择早熟、休眠期短、优质、色泽和口味适应当地市场、适合短枝修剪、适应性强的品种,如京秀、早丰、京亚、无核早红等;如果是为了延后在晚秋或冬季上市,应选择晚熟品种,如念珠红、美人指、红高、密丽莎无核等。
无核品种较受欢迎,应注重适栽。
2选择棚型和园址
棚型主要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
日光温室保温效果好,如果经济条件好又要求收入高,可选择日光温室。
园址一般应选择在向阳、避风、土层厚、土质好、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的地方。
日光温室东西方向,塑料大棚南北方向。
3栽植方式
在行数上,多年1栽用单行,1年1栽用双行。
南北行栽植便于透光和浇水,东西行管理较方便。
密度一般双行栽植12 000株
/hm2,单行栽植6 000株/hm2。
植株架高根据棚高确定,应低于棚顶40cm。
4改良土壤
在栽植行内挖宽1m、深0.6~0.8m的沟,将肥沃砂质壤土与发酵好的有机肥、磷钾复合肥拌匀后填回沟内,然后灌水沉实。
有机肥45t/hm2,高浓度复合肥600~900kg/hm2。
5苗木定植
在定植前按定植行开挖宽60cm、深50cm的沟,施优质有机肥75t/hm2,施肥后埋土整平,基本能满足葡萄1年生长的需求。
定植密度要按单篱架整形定植,密度采用双行带状密植方式,即宽、窄行栽植。
宽行行距为2m,窄行行距为1m,株距为0.8m。
定植时间为5月中旬左右,此时定植避开了晚霜冻害,延长了葡萄生长期。
过早易受晚霜冻害,过晚影响葡萄当年的生长量[1]。
6整形修剪
(1)抹芽定梢。
萌芽后及时抹除弱芽、偏芽,新梢长到4~5片叶时定梢,多余的枝梢疏除。
(2)摘心。
8月中旬前后,篱架主蔓在0.8~1.2m处摘心,棚架主蔓在1.2~1.5m处摘心。
第2年,结果枝在开花前3~5d,于花序上留3~7片叶摘心,营养枝留8~10片叶摘心。
摘心后发出的副梢只留顶端1~2个,并留3~5片叶反复摘心,其余一律抹除。
(3)疏花序和果穗整形。
疏花序应在开花前及早进行,弱枝不留穗,中庸枝留1穗,强旺枝留2穗;并于花前3~5d,掐去果穗全长的1/5~1/4,松散果穗去除副穗,疏除部分过密果粒。
(4)缚枝蔓和除卷须。
当新梢长30cm时及时引绑,并随新梢生长及时除去所有卷须。
(5)冬季修剪。
落叶2周后到埋土防寒前进行冬季修剪。
篱架留枝量为1m3架面留7~15个新梢,旺的少留,弱的多留;果枝与发育枝的比例为7∶1,冬剪留枝量要比计划多30%。
新梢剪留长度:剪口粗度1cm以上的留8~12节,粗度在0.8~1.0cm的留4~7节,粗度在0.8cm以下的留1~3节。
小棚架以独龙干整形为主,第1年冬剪主蔓留1.5m左右,以后冬剪主梢上每20cm留1果枝,留3~4芽,预备枝留1~2芽,主蔓延长枝可适当长留。
7预冷处理
葡萄落叶后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条件才能度过休眠期,这个时间长短,品种间有差异,一般在40~50d左右。
12月中旬一般都可以通过休眠期。
为了更快地通过休眠期,可采取预冷处理,即在预冷期扣棚前15~20d提前扣棚,白天盖草苫遮光降温,夜间全放风降温。
延后栽培的不需要预冷处理,管理同露地栽培。
8预热处理
正式扣棚后,温度会突然上升,因植株内水分还未流动,不利于葡萄根系的生长和萌芽,应有5~7d全盖苫时期,然后慢慢升温。
延后栽培的不需预热处理,应在露地葡萄萌芽前15d前全盖苫,以降温、推迟植株发育[2]。
9温湿度调控
一般棚内的温度高、湿度大。
扣棚预热处理后,浇第1遍水,然后覆地膜,以利保湿增温,萌芽时浇第2遍水,始花期浇第3遍水,花后浇第4遍水,隔20d浇第5遍,第6遍水在果粒变软前浇。
花期湿度要低一些,一般相对湿度控制在60 %左右,其余时期控制在70%~80%为宜。
花期前白天温度控制在30℃以下,夜间不低于7℃;花期白天15~28℃,晚间不低于14℃。
果粒膨大至成熟期,白天不要超过32 ℃,夜间尽可能低一些,温差大利于果粒着色和糖分积累。
10巧施肥料
第1次施肥在9月底,施优质腐熟有机肥75t/hm2、硫酸钾750kg/hm2、磷酸二铵750kg/hm2;扣棚后和萌芽期追施尿素450kg/hm2,加入锌、锰、硼等微肥各225kg/hm2;花前用叶面微肥加0.3 %磷酸二氢钾或光合微肥叶面施肥1次;花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
750kg/hm2;果粒膨大初期施硫酸钾750kg/hm2。
果粒膨大至成熟期结合喷药适量加入叶面肥。
11枝芽调控
露地生长时开始整形,在整形方式上用单蔓形或小扇形。
单蔓即用主蔓作结果母枝,适用1年1栽制的高密度篱架栽培;小扇形适用于多年1栽制。
扣棚萌芽后,当新枝长到5cm时,抹掉双生芽、三生芽中的弱芽以及后萌生的弱芽,每节留1个粗壮芽,距离地面30cm 以下的芽全部抹掉。
花序出现后在花序上部留5~7片大叶摘心。
其他摘心时期同露地栽培,同时注意掐卷须及抹腋芽。
参考文献
[1] 陈燕,蒋德俊.葡萄设施栽培极早熟丰产技术[J].河北果树2003(6):14.
[2] 王玉宝.设施葡萄扣棚后管理[J].西北园艺(果树),20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