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社会发展经济数据:7-2 主要年份能源消费总量和构成(1958-2018)
- 格式:xlsx
- 大小:13.77 KB
- 文档页数:4
统计分析表12018年宁夏规模以上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情况2018年,宁夏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6190.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4%,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其中,重工业能源消费量5978.3万吨标准煤,增长12.7%,轻工业能源消费量212.6万吨标准煤,下降16%。
宁夏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2.9%,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见图1)。
图1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增加值增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对比亠能耗增速一1峙加一一单位工业增加值館耗條低率一、工业能源消费主要特征(一)能源消费行业集中度高2018年,宁夏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818.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7%,增速比2017年回落7.9个百分点,拉动宁夏能耗增长12.6个百分点。
受宁煤煤制油B线及烯姪二期投产拉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能耗增长17.2%;受2017年底铁合金企业错峰生产,基数较低影响,2018年宁夏铁合金产量快速增长,带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耗增长15.8%;受用电量及外送电量增长拉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耗增长15.5%。
这三个行业能耗大幅增长是拉高行业能耗增速的主要因素(见表1)。
注:行业分组中1-6为六大高耗能行业,1-9为能耗总量排名前9位的宁夏主要耗能行业。
指标综合能耗(万同比增减占规模以上工业吨标准煤)(±%)能耗比重(%)规模以上工业6190.911.4100六大高耗能行业5818.613.794.0主要耗能行业6046.511.797.7I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72.616.5 1.2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565.017.257.6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64.8-15.9 4.3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974.915.815.7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623.5 6.910.1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317.715.55」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85.7-22.7 1.48.食品制造业92.2-8.3 1.59.医药制造业50.0-39.50.8(二)分部门能源消费呈现“8增6降”态势2018年,宁夏14个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呈现“8增6降”态势。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节能降耗行动计划(2014年—201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1.29•【字号】宁政办发[2014]15号•【施行日期】2014.0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节能降耗行动计划(2014年-2015年)的通知(宁政办发〔2014〕1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宁夏回族自治区节能降耗行动计划(2014年-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1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节能降耗行动计划(2014年-2015年)节能降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事关能源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美丽宁夏的重要举措和有效保障。
“十二五”前三年,我区万元GDP能耗累计降幅没有达到进度要求,节能降耗形势十分严峻。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要求,为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优美环境是最大优势”的理念,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以建设“美丽宁夏”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建立倒逼机制,控单耗与控增量并举,严格节能执法监察,推动节能技术进步,强化市县政府节能监管责任和企业节能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全社会参与的节能工作格局,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相协调,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降耗任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节能降耗和调整结构相结合。
把新增能耗控制和存量能耗调整作为节能的主攻方向,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劣势产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三重一改”工作机制[1],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区经济低开高走,稳健回升,经济增速高于全国。
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民生保障得到加强。
新经济、新动能增势强劲,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2017年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宁夏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左右和9.5%左右”的目标要求,通过实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措施,2016年前三季度,宁夏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符合预期(见表1)。
表1 2016年前三季度宁夏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一)三产协同发展,全区经济平稳运行前三季度,宁夏地区生产总值2120.31亿元,同比增长8.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7.7∶49.6∶42.7调整为7.1∶48.6∶44.3。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现代纺织、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快速发展,轻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5%,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2.6%下降至52.1%。
(二)农业提质增效,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和实施办法,综合运用直接补贴、贷款担保、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实物租赁、产业基金、农业保险七种扶持方式,聚焦“1+4”特色优势产业,创新财政支农方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
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3.6亿元,同比增长4.3%,粮食总产预计稳定在370万吨左右,畜牧水产、蔬菜瓜果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2]。
全区枸杞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以上,枸杞干果总产量7.2万吨;葡萄种植总面积达到55万亩,葡萄产量16.6万吨,增幅超7%以上。
宁夏与西北四省区能源消费比较研究吕继明【摘要】随着宁夏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环境压力加大,原有拼资源、拼消耗和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宁夏工业必须转型升级,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期刊名称】《宁夏党校学报》【年(卷),期】2014(016)003【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能源消费;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者】吕继明【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室城市经济处,宁夏银川 7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16.2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使用“低碳发展”概念,强调我国应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绿色经济发展。
随着宁夏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资源消耗加速,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环境压力加大,原有拼资源、拼环境和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形势需要。
为此,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成为必然选择。
对宁夏及西北四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以下简称西北四省区)能源消费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笔者提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宁夏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有所借鉴。
一、宁夏能源生产及消费情况1.能源生产。
目前,宁夏一次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风电及太阳能发电6类。
其中,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探明储量461亿吨,远景储量达2 700亿吨。
宁夏是我国富煤省区之一,居全国第6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1位,主要分布在宁东地区和银北地区。
宁夏原煤年生产量居各类一次能源之首,2012年达到6 142.16万吨标准煤,占全部一次能源总量的98.5%,成为支撑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能源。
原油、天然气储量相对较少,生产能力也较低,主要分布在宁东地区和太阳山一带。
2012年原油产量为12.47万吨,占全部一次能源总量的0.2%。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08年-2012年)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宁政发[2009]94号【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2009.08.28【实施日期】2009.08.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08年-2012年)的通知(宁政发[2009]94号2009年8月28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08年-2012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08年-2012年) 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更是宁夏600多万回汉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本届政府任期期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奋力推进宁夏跨越式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2008年-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对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确立的各项奋斗目标,履行好本届政府的各项职责,为自治区制定“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对实现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第一节2003年-2007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自治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也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五年来,全区上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全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8.03.26•【字号】•【施行日期】2008.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2008年3月26日)2007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全年预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综合经济总量:全区经济总量快速提升。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7.90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20.28 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15.98亿元,增长10.0%。
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43元,增长11.1%。
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由2006年的11.2:49.2 :39.6调整为2007年的11.7:50.4:37.9。
2007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1.5%;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2.6%。
表1: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物价水平: 2007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其中,城市、农村分别上涨5.1%和5.9%。
价格变动结构性特征明显。
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分别增长13.9%和5.1%,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1%,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9%。
1978-2021能源消费及构成表格近年来,能源问题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能源供给和消费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能源消费的变化趋势,本文将分析并呈现1978年至2021年的我国能源消费及构成情况。
一、1978-202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变化197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元年,自此之后,我国迅速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行列。
在这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事实:1. 1978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X单位;2. 1988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增至X单位;3. 1998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增至X单位;4. 2008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增至X单位;5. 2018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增至X单位。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受到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影响,经济的增长带动了能源消费的增加。
二、1978-2021年我国能源构成情况我国的能源构成是指能源消费中各种能源的比重和变化情况。
在1978-2021年这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构成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下面将具体分析各种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1. 煤炭能源1978年,煤炭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X,为最主要的能源来源;1988年,煤炭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降至X;1998年,煤炭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降至X;2008年,煤炭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降至X;2018年,煤炭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降至X。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尽管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其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2. 石油能源1978年,石油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X;1988年,石油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至X;1998年,石油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至X;2008年,石油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至X;2018年,石油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至X。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投资优势(一)自治区发展概况和投资优势宁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人口640万,其中回族占35.8%。
宁夏地处祖国版图的中轴线上,1500公里内辐射所有省会城市;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位于华北与西北的过渡地带,非常适宜人居;年平均气温8℃左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宁夏各民族相互尊重包容,关系和谐融洽,经济加速发展,社会安定团结。
宁夏在开放上有三大平台:一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这是我国首个也是唯一覆盖整个省级区域的试验区,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给予宁夏很多优惠政策,赋予宁夏“先行先试”权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在税收、土地、航权、签证、金融、油气进口、石油美元定向定额开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重要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聚集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二是银川综合保税区。
这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仅有的3个保税区之一,在税收、贸易管制、保税监管、外汇管理等方面享有极大的优惠政策,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特殊监管区域之一。
综合保税区是跨国、跨地区企业首选的投资平台,惠普、三星、富士康等行业巨头都从中获益匪浅。
三是“黄河善谷”。
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慈善模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慈善理念,聚集慈善资源,发展慈善事业和慈善产业,把公益慈善与经济发展、扶贫济困与产业培育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我们已建成六个慈善产业园区,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
宁夏在资源上有三大优势:一是能源资源丰富。
宁夏地处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地带,已探明矿产50多种,人均自然资源潜值全国第5位,人均产煤第3位,年人均发电第1位。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
同时,宁夏又处于国家“西气东输”和中俄原油输油管道的咽喉地带,原油过境量超过35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