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女人们
- 格式:doc
- 大小:4.69 KB
- 文档页数:2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成三类:1、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2、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二潘、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3、《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
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
孙二娘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
她这个“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
”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
丈夫武艺没她高强,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
这个形象以及她的作为,我们大概很难接受。
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这样也算好汉吗?是农民起义吗?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
说到底,孙二娘就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读者对梁山上三位女英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扈三娘。
因为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但她却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文学形象,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但是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是单薄的,没有性格可言,嫁给王矮虎已经是她的人生大不幸,最后又死于非命。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轻蔑态度。
她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
一个哑美人。
这个符号就是:能征惯战,美貌佳人。
潘金莲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加之后来有了《金瓶梅》,于是“潘金莲”就成了“淫妇”的典型、代名词。
其实这是不公平的。
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想过平安日子的女人。
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从她和武大的和睦相处到最后的毒杀亲夫,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
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
最初她还是有追求的,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想法。
水浒传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中塑造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男性英雄形象,但也有一些女性角色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她们的性格、行为和作用。
第一位女性角色是林冲的妻子周瑶,她是一个忠诚的妻子和聪明的女人。
在小说中,她经常为丈夫着想,同时也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当林冲被迫离开家乡时,周瑶甚至愿意代替他去冤枉地方。
这表明了她的勇气和责任心。
第二位女性角色是武松的妻子潘金莲。
她是一个美丽、聪明、狡猾和有野心的女人。
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来吸引和控制男人,包括自己的丈夫和情人西门庆。
虽然她的行为不道德,但她的形象却很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女性面对男权社会的无奈和无力感。
第三位女性角色是宋江的妻子宋迎新。
她是个勇敢的女人,也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
尽管她的丈夫被冤枉入狱,她仍坚定不移地支持他,并在他被释放后,帮助他重振家业。
她的形象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的传统美德和家庭观念。
第四位女性角色是李逵的妻子朱仝。
她是一个朴实无华但坚强的女人。
尽管她的丈夫行事粗鲁,但她仍然支持他,并在他被流放后,独自一人守护家园。
她的形象表现了封建社会中一些妇女所面对的艰难困境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总的来说,《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各有特点。
她们在小说中扮
演着不同的角色,但都表现出了封建社会中一些女性的美德、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这些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女性所面对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塑造了许多饱满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了一些女性角色。
这些女性人物在《水浒传》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展现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对于解读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传统都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
本文将对《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解读,剖析她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对于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意义。
首先要提到的是潘金莲这一角色。
潘金莲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具有鲜明性格特点的女性角色,她是潘巧云的妹妹,武松的妻子。
潘金莲的形象被塑造成性感妩媚、狡猾多智的女人。
她既有着过人的美貌,又有着不俗的智慧和机敏,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达到自己目的的人。
在故事中,潘金莲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她的身份地位,她通过勾引西门庆,成为了一个权势熏天的富贵人家的女主人,展现了她的野心和智慧。
她对武松的背叛和对其他男性的诱惑表现出了她的世故和善变,这种性格特点与古代女性的传统形象有着明显的差异。
潘金莲的形象在《水浒传》中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背叛者”形象,她展现了“化身为黑寡妇”的特征,成为了古典文学中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与潘金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黛玉这一角色。
《水浒传》中的林黛玉与潘金莲截然不同,她是一个文静温柔、内心善良纯洁的女性形象。
林黛玉是贾府中黛玉的身份地位也是非常特殊的,她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贤淑女子”形象。
在故事中,林黛玉的特点是柔弱、哀怨、多情,她对于感情的执著、对于友谊的真挚令人感动,她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不公的痛惜,展现了一个古代女子在宿命压迫下的软弱和无助。
林黛玉的形象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内向、温柔的女性形象,她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对于女性的贤德标准与女性委婉而忧郁的情感特质。
林黛玉的形象至今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她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经典的女性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女性的理想化形象。
另一个在《水浒传》中出现的女性形象是孙二娘。
水浒传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在我看来,《水浒传》中一共描述了三类女性:第一类称赞和歌颂的英雄式女性形象: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
第二类痛恨和蔑视的丑恶类女性形象: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
第三类同情和悲怜的弱者式女性形象:林娘子,金翠莲,玉莲。
她们虽然在众读者眼里有恶有善,但在我看来,她们都是为了自己在斗,因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轻视,而有所作为,一种是像扈三娘,像男人一样习武,自己拼搏,有点像我们现代所说的“女强人”,而像潘金莲呢是想得到,却不屑于去付出,道德底线过低的代表性人物,还有一种便是最常见的,最普遍的形象,林娘子,虽然被高逑调戏,即使心里是厌恶,害怕,愤怒的,可是不知如何反抗,不知如何去应对,这是封建社会的女性主要形象,她们的父母对她们的希望不是读书,习武,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而是琴棋书画精通,模样美,将来嫁个好人,吃喝不愁,这看似是对男性的要求更高,男性更累,负担压力更大,可是另一方面这是一种轻视,对女性的不在意。
先来说说扈三娘,“扈三娘骑在一匹青鬃马上,轮两口日月双刀。
梁山军马中,王英好色,见是个女将,便想一合捉来,于是挺手中枪上阵与她交战,打了十合以上,王英落了下风。
原来王英一边打,一边挑逗扈三娘,扈三娘心里恼怒,双刀直上直下,向王英砍来,王英打不过要逃,被扈三娘追上,活捉了过去。
”这一幕看到让我决口连天,好!好一个女英雄!在此后的战争中,她皆有一席之地,并打了胜仗,比男性更勇猛,更善战。
我喜欢这样的性格,即使是女生,性格却不拖泥带水,说打就打,颇有英雄之风。
在封建社会,一个习武洗得过男人并且爽朗大方的姑娘,真是让我赞叹,尊敬。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讽刺的人物,潘金莲,先不说社会因素,潘金莲的道德底线低,不用顾及名声,不用为他人思考,只要对自己有好处,自己认为合理,就做。
被他人蔑视,也不去理会,这样的人自私自立,大都没有太好的家教。
再说社会地位影响,这样的人一般出自于社会底层,温饱有时无法解决,所以她们便格外看重身外之物,若她们不愿努力,又有几分姿色这样的形象在所难免,因此根本原因还是这样的人好吃懒做,道德底线过于低,是人人唾弃的形象。
《水浒传》人物分析之梁山三员女将编者按:在《水浒传》中,有三位非常出名的女将,分别是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
想知道她们究竟何许人也,快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在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有三位女将,分别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经过一番研究,我对她们都有了一些了解,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三个各具特色的梁山好汉。
首先是扈三娘,从她的名字可以看出,她是扈家的三姑娘,也算得上一位千金大小姐。
作为梁山第一女将,三娘的武艺是三人中最为全面的,位列梁山第五十九位。
三娘不仅武艺高超,还是绝世美女。
从她的出场就可以看出她与旁人不同——“雾鬓云鬟娇女将,凤头鞋宝镫斜踏。
黄金坚甲衬红纱,狮蛮带柳腰端跨。
”可是这样完美的女人,她的丈夫却是矮脚虎王英。
王英相貌丑陋,五短身材,显然配不上扈三娘,可是为什么扈三娘还是要跟他成亲呢?我认为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她虽然性格倔强、敢爱敢恨,却没有理应反抗的心态和个性。
首战攻下祝家庄的时候,李逵竟冲进扈家庄将扈家老幼杀了个干净,然而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扈三娘却并没有做出任何表态。
也正因如此,她在婚姻上最终选择惟命是从。
宋江把扈三娘当成一只羔羊,将她送给了王英这只色虎。
再来说说母大虫顾大嫂。
她是梁山第一百零九位好汉,有一身好本领。
大虫即老虎,母大虫即母老虎。
不同于孙二娘的残忍,顾大嫂性情豪爽却并不凶残。
从第四十九回乐和的带口信中:“我有个房分姐姐……见在东门外十里牌住……叫做母大虫顾大嫂,开个酒店,家里又杀牛开赌。
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
姐夫孙新,这等本事,也输与他……只有那个姐姐和我弟兄两个最好……把我的事说知,姐姐必然自来救我。
”可以看出顾大嫂武艺甚高,豪爽性急。
并且书中还写道:“眉粗眼大,胖面肥腰。
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
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
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
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
”可见这样一位“眉粗眼大,胖面肥腰”的女人,有点像现在所说的野蛮女友。
盘点水浒中十大美人,潘金莲排最后,第一当之无愧!本文导读:水浒十大娇花TOP10狂野美女——潘金莲、潘巧云潘金莲相貌描写: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
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
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潘金莲剧照潘金莲的香艳之名凭借《水浒传》,特别是《金瓶梅》的深度力捧而红遍天下,以潘美人为主角的影视作品、艳文野史更是层出不穷,成为千秋万代茶余饭后说不完道不尽的首席香艳谈资,是《水浒传》中当仁不让的第一女星。
潘金莲名气虽大,但姿色却并非水浒之最,可能尚不及史进千里挺进的东平窑姐李睡兰和安神医磨炼宝刀的建康花魁李巧奴;登场时二十三岁的“高龄”,也远不及被李逵擢倒的二八少女宋玉莲来得水嫩,但巨星光环的渲染,床第缠绵的无限诱惑,武松西门庆两大猛男为伊亮剑的豪情都使得潘金莲的魅力巨增,使潘金莲“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的容颜也有了几分四大美人级“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娇艳;轻舞飞扬的裙角半隐半现地流露出春意无边的旖旎春光,如磁石般深深地吸引住登徒子们的眼光,使潘大腿的美名如同宣威火腿一样名甲天下;略显乡村气息的气质也因葡萄架上的高难动作而变成了天上人间级的华贵与唯美(穿越了点《金瓶梅》);与西门大官人“杨柳腰脉脉春浓,樱桃口呀呀气喘”的激情澎湃和“罗袜高挑,肩膊上露一弯新月;酥胸荡漾,涓涓露滴牡丹心”的朦胧梦幻更是将女人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原始之美展现的一览无遗;而那道在白雪飘飘的早晨独倚寒风中等待心上人归来的单薄身影,更为潘金莲的美凭添了几分令人心碎的伤感和凄美。
潘金莲虽非最美于水浒,但却醉美于男人,故而可力压年轻貌美的李睡兰、李巧奴等貌美却气质平庸的美女,跻身水浒十大美女之列。
潘巧云: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潘巧云剧照新版《水浒传》中的潘巧云美艳指数:6.0水浒十大娇花TOP9错位小三——白秀英相貌描写:罗衣迭雪,宝髻堆云。
第一位:孙二娘孙二娘简介:孙二娘是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
她的形象是什么样呢?在武松眼中,“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
这是她的衣着。
她的身体呢,“眉横杀气,眼露凶光”。
她的形象,其实就是母夜叉。
她与丈夫张青的关系,倒过来了。
她胆子大,武艺强,张青不如她,所黑店以孙二娘为主,张青为副,店姓孙不姓张。
杀人,买人肉包子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
她的武功,比她的丈夫还要厉害,并且凶神恶煞,她也是是杀人不眨眼的女魔王。
听起来就听恐怖的!!!不过,孙二娘也是一个女英雄,她也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贡献。
最终战死。
第二位:扈三娘扈三娘简介:扈三娘是一位悲剧性很强的人物。
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她的武功也很高强,但她的经历很悲惨。
她的一家被李逵所杀,之后扈三娘又被嫁给王英。
因为生活的不幸,最终,她被逼上梁山。
扈三娘的结局也很惨,人最终死于江南。
是遇到了一个做妖法的郑魔君。
被郑魔君的镀金铜砖砸在面门上,倒下马死去。
但她的战功非常的显著。
而且她的性格也属于较温柔型的.第三位:顾大嫂顾大嫂简简介:梁山三女将中,最默默无闻,最不引人注目的便是这位顾大嫂同志。
相比之扈三娘之武艺高强,孙二娘之风骚泼辣,顾大嫂确实星光黯淡的多,看起来几乎就是一颗角落里的尘埃,无人欣赏,无人喝彩。
顾大嫂是梁山第二位女英雄,有一身本领,原来在登州城东门外开酒店。
顾大嫂是解珍姑妈的女儿。
解珍、解宝被毛太公陷害关入大牢后,顾大嫂请来邹润。
邹润叔侄和丈夫孙新、夫哥孙立等劫了大牢。
顾大嫂又以孙立女眷的身份打入祝家庄内,和梁山其他好汉一起,里应外合攻破了祝家庄。
顾大嫂上梁山后与丈夫孙新开梁山东山酒店,重操旧业,是梁山第一百零一条好汉。
顾大嫂一族,是梁山上亲戚关系最庞大的。
梁山上兄弟组合特别多,比如三阮,宋江宋清,张横张顺,童威童猛,但是没有哪个团体有顾大嫂家族这么人丁兴旺。
顾大嫂是个很野蛮的女人,有个很不好听的外号,叫做“大母虫”。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探析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而闻名。
在这些众多的人物中,女性形象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析,以展现她们的特点和作用。
一、穆桂英——勇敢坚强的女将军穆桂英是水浒传中最为著名的女性人物之一,她是梁山英雄团的一员。
穆桂英勇敢、机智,善于骑射,能征善战,享有盛誉。
她表现出了女性的坚强和智慧,成为了水浒传中的代表性人物。
穆桂英的形象展现了女人在男尊女卑社会中的反叛。
她不畏强暴,勇往直前,成为梁山的女将军,引领士兵们勇猛善战。
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并非弱者,也能够在男性主导的武林中崭露头角。
二、武松嫂——忍辱负重的女性形象武松嫂是水浒传中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女性形象。
她作为武松的妻子,在丈夫被害后,深受凌辱,却能忍辱负重,坚守道义。
她的形象透露出中国传统女性的贞烈和忍耐。
武松嫂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礼教下女性的柔弱与坚韧。
她虽遭遇丈夫被害和家庭遭陷害,但没有堕落或报复,仍然保持清白和纯洁。
她的形象,无疑表达了中国传统妇女忠贞和品德的讴歌。
三、李瓶儿——美艳而复杂的女人李瓶儿是水浒传中的另一个重要女性形象,她是西门庆的妻子。
李瓶儿美丽而身世复杂,她的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爱情的困境。
李瓶儿的形象具有明显的色彩和欲望,她以其美貌和灵巧的手段吸引男人,并利用自己的魅力获取社会地位和财富。
然而,她也不乏善良之处,对待患病的武大郎一直保持着关怀和照顾。
李瓶儿的形象彰显了美与恶的并存,使得她成为水浒传中一个异常鲜活的人物。
总结: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既有勇敢坚强的女将军,也有忍辱负重的传统妇女,还有美艳而复杂的女人。
这些形象几乎涵盖了古代女性的全部特点和情感。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对女性的价值观和观念。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勾勒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贞烈女”和“乖巧女”的形象,以及女性与男性之间的权力和地位不平等。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成三类:1、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2、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二潘、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3、《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
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
顾大嫂:“眉粗眼大,胖面肥腰。
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
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
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
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
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
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
顾大嫂:(“眉粗眼大,胖面肥腰。
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
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
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
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
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
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
)顾大嫂是个很野蛮的女人,有个很不好听的外号,叫做“大母虫”。
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她随时都有可能“揍人”,但是她在关键时刻又能表现出一种谨慎,她的性格除了野蛮之外,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孙二娘: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
她这个“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
”)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
丈夫武艺没她高强,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
这个形象以及她的作为,我们大概很难接受。
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这样也算好汉吗?是农民起义吗?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
说到底,孙二娘就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扈三娘(扈三娘: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有天然标格。
金铠辉煌鳞甲动,银渗红罗抹额。
玉手纤纤,双持宝刃,恁英雄煊赫。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导读:《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成三类:1、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2、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二潘、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3、《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林娘子。
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
孙二娘黑店老板娘,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绰号母夜叉。
她这个“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
”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
丈夫武艺没她高强,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而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
这个形象以及她的作为,我们大概很难接受。
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这样也算好汉吗?是农民起义吗?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
说到底,孙二娘就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读者对梁山上三位女英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扈三娘。
因为扈三娘漂亮,美貌,英武,但她却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文学形象,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但是作为人物形象,作为艺术形象是单薄的,没有性格可言,嫁给王矮虎已经是她的人生大不幸,最后又死于非命。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轻蔑态度。
她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
一个哑美人。
这个符号就是:能征惯战,美貌佳人。
潘金莲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加之后来有了《金瓶梅》,于是“潘金莲”就成了“淫妇”的典型、代名词。
其实这是不公平的。
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想过平安日子的女人。
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从她和武大的和睦相处到最后的毒杀亲夫,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
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
最初她还是有追求的,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想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在小说《水浒传》中的女人们到底有没有好人?导语: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水浒传》更多写的是男人的故事,女人不但人数少,而且在戏份上也是严重失衡。
就故事中的人物来说,形象比较鲜明,人物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水浒传》更多写的是男人的故事,女人不但人数少,而且在戏份上也是严重失衡。
就故事中的人物来说,形象比较鲜明,人物活动情节比较完备的是潘金莲、潘巧云和李师师。
不过,前两个人都是以淫妇的面目出现的,后一个虽然不是那般淫荡,却又是一个标准的妓女。
尤其是潘金莲,自她“问世”以来,已经成为了“淫妇”的代名词,说一个女人是“潘金莲”,不用解释,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还有梁山上仅有的三个女将,外号无一列外都是些狠毒角色,行事做派也是些男子风格。
有人据此认为,作者对女性有着深刻的偏见,以至于整个书中女人就没有好人。
实际上,如果我们不是自己有偏见,就应该看到,书中还是有很多女人是好人的。
书中第一个出场的女人是王进的母亲。
王进的母亲只有两句话,但每一句话都说在重要处。
书中的第一大反派高俅当上了殿帅府太尉,第一天,他就要打击报复王进,原因是王进的父亲曾经棒打过他。
因为众人讲情,王进暂时免打,但他知道,躲得了今天,躲不过明天,在高俅手下当差,报复随时都会到来。
回到家里一说,王进的母亲说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只恐没处走。
”在此之前,王进正在无计可施,有了母亲这番话,王进坚定了出走的决心。
作为女人,王进的母亲懂得“三十六着”,说明了她的智慧。
不是说王进想不到这一层,而是他有顾虑,外逃,带着母亲颠沛流离,母亲能接受得了吗?有了母亲的话,王进放心了。
打算走,商量定了,母亲又说:“我儿,和你要私走,只恐门前两个牌军,是殿帅府拨来伏侍你的;他若得知,生活常识分享。
《水浒传》中的十大绝色美女水浒虽是一部男人的小说,但也不乏倾城倾国的绝色美女。
她们用浓桃艳李、香娇玉嫩的靓丽容颜,丰盈窈窕、增娇盈媚的婀娜身姿,风流尔雅、如仙似魅的独特气质,灿若春华,皎如秋月的傲人风采,为只知金戈铁马、快意恩仇的水浒男儿世界凭添了一份柔情似水的女性温柔,是《水浒传》中最为靓丽炫目的一道浪漫风情。
水浒十大娇花TOP10 狂野美女——潘金莲、潘巧云潘金莲相貌描写: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
纤腰袅娜,拘束得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
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潘金莲的香艳之名凭借《水浒传》,特别是《金瓶梅》的深度力捧而红遍天下,以潘美人为主角的影视作品、艳文野史更是层出不穷,成为千秋万代茶余饭后说不完道不尽的首席香艳谈资,是《水浒传》中当仁不让的第一女星。
潘金莲名气虽大,但姿色却并非水浒之最,可能尚不及史进千里挺进的东平窑姐李睡兰和安神医磨炼宝刀的建康花魁李巧奴;登场时二十三岁的“高龄”,也远不及被李逵擢倒的二八少女宋玉莲来得水嫩,但巨星光环的渲染,床笫缠绵的无限诱惑,武松西门庆两大猛男为伊亮剑的豪情都使得潘金莲的魅力巨增,使潘金莲“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的容颜也有了几分四大美人级“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娇艳;轻舞飞扬的裙角半隐半现地流露出春意无边的旖旎春光,如磁石般深深地吸引住登徒子们的眼光,使潘大腿的美名如同宣威火腿一样名甲天下;略显乡村气息的气质也因葡萄架上的高难动作而变成了天上人间级的华贵与唯美(穿越了点《金瓶梅》);与西门大官人“杨柳腰脉脉春浓,樱桃口呀呀气喘”的激情澎湃和“罗袜高挑,肩膊上露一弯新月;酥胸荡漾,涓涓露滴牡丹心”的朦胧梦幻更是将女人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原始之美展现的一览无遗;而那道在白雪飘飘的早晨独倚寒风中等待心上人归来的单薄身影,更为潘金莲的美凭添了几分令人心碎的伤感和凄美。
潘金莲虽非最美于水浒,但却醉美于男人,故而可力压年轻貌美的李睡兰、李巧奴等貌美却气质平庸的美女,跻身水浒十大美女之列。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把女儿们描写成“水做的骨肉”,在相貌、性格、心理等方面都描写得细微极致。
而施耐庵先生笔下的女人们却是“祸水做的骨肉”,不是淫娃荡妇,就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再有就是贪财忘义的恶妇。
全书的女性角色很少描写细节,多叙事且着笔不多。
施耐庵为什么如此痛恨女人?笔者千思万思不得其解,也许施先生真的把女人看做“祸水”吧。
闲来无事重看了一遍《水浒传》,把书中出现过的女人罗列一下,当然有时候走神了,不知是否漏掉一两个。
王母。
睿智慈母型。
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之母,出现于“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她是《水浒传》中出现的第一个女人。
施耐庵先生未对王母过多刻画,只是几句话就令王母慈祥、睿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金翠莲。
知恩图报型。
卖唱艺人金二之女,出现于“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她是《水浒传》中出现的第二个女人。
这个女人的出现使得原本为官的鲁智深成了罪犯,她还真是祸水啊。
关于她的相貌,施耐庵给了两次描写:一是鲁智深听到她哭时叫道跟前的样子——一个十八九岁的妇人,背后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儿,手里拿串拍板,都来到面前。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
但见:
蓬松云髻,插一枝青玉簪儿;袅娜纤腰,系六幅红罗裙子。
素白旧衫笼雪体,淡黄软袜衬弓鞋。
娥眉紧蹙,汪汪泪眼落珍珠;粉面低垂,细细香肌消玉雪。
若非雨病云愁,定是怀忧积恨。
大体还他肌骨好,不搽脂粉也风流。
二是鲁智深逃难时碰见其父金二时相见的模样——鲁达看那女子时,另是一般丰韵,此前不同。
但见:
金钗斜插,掩映乌云;翠袖巧裁,轻笼瑞雪。
樱桃口浅晕微红,春笋手半舒嫩玉。
织腰袅娜,绿罗裙微露金莲;素体轻盈,红绣袄偏宜玉体。
脸堆三月娇花,眉扫初春嫩柳;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
金翠莲是一个不幸的女人,也是一个幸运的女人。
不幸的是千里投亲不着,被强迫做了镇关西郑屠的妾,受尽欺辱。
幸运的是她遇上了鲁智深,得以解救,后又做了赵员外的“二奶”,日子过得还不错。
总之,她虽给鲁智深带来了“祸”,却知恩图报,算得上是一个好女人。
刘小姐。
逼迫受害型。
桃花庄刘太公之女,出现于“第四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中,她是《水浒传》中提到的第三个女人。
大家也许要诧异,刘小姐连露面都没有,怎么也列出来了。
情况确实如此,刘小姐长什么样,施耐庵先生没有描写,估计长得很漂亮,不然小霸王周通不会要强娶她。
就是这么一个连脸都没露的女人,把鲁智深与周通的相遇有机地衔接起来了。
她与金翠莲的遭遇有些相似,被人逼得走投无路,又都被鲁智深解救的。
不过她又比金翠莲更幸运,至少身体没有受苦。
王家女。
掳掠受害型。
已故瓦罐寺檀越王有金之女,出现于“第五回九纹龙翦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官寺”中,她是《水浒传》中出现的第四个女人。
其长相施耐庵先生没有作描写。
她因丈夫患病,前往瓦罐寺借米,不幸被生铁佛崔道成所掠,受尽折磨。
鲁智深仗义出手将崔道成杀了,原本她可以回家继续生活的,然而她选择了死。
当鲁智深火烧瓦罐寺时,这个不幸的女人已经投井而死。
锦儿。
安分忠诚型。
林冲妻子的侍女,出现于“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她是《水浒传》中出现的第五个女人。
《水浒传》当然不会像《红楼梦》那样花大量笔墨写丫鬟。
《水浒传》里的丫鬟大多没名没姓,只在必要时充当一下端茶、烧火的道具。
但是锦儿有名字,有故事,甚至还有一点儿个性。
锦儿的容貌未作描写,她在书中就像一只“乌鸦”,到哪都有不幸的消息传来。
锦儿是林娘子张氏的婢女,非常伶俐,两次给林冲紧急通报。
张氏被高衙内堵在屋里,她居然能够逃脱下楼,并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林冲。
锦儿
对林、张的关心是真切的,她厌恶高衙内这种花花公子,即使知道了其身份,仍称之为“前日在岳庙里罗唣娘子的那后生”。
后来张氏自缢、张教头病故,“止剩得女使锦儿,已招赘丈夫在家过活”———作者居然记得交代她的下落,很难得。
也许在这个有德的家庭生活的缘故,锦儿不是见风使舵的人,在林冲遭刺配与女主人张氏遭高衙内侮辱坠楼身亡之际,没有离去,继续呆在林家过活,证明她是个忠诚的人。
好人有好报,锦儿的结局前面已提到,还算可以吧。
张贞娘。
美丽贤惠型。
豹子头林冲的妻子,出现于“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她是《水浒传》中出现的第六个女人。
关于她的容貌,没有正面的描写,却可以从高衙内的种种表现反映出来,如当众调戏,又因思她而病,接着使出各种手段甚至不惜杀人等行为都说明张贞娘是个美丽的女子。
关于她的德行,从林冲在第八回中与其父张教头的对话:“自蒙泰山错受,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红面赤,半点相争。
”可以知道她是多么贤惠。
然而自古红颜祸水,这个在妇德上没有任何问题,美丽贤惠的女子,无意地充当了“祸水”的角色。
她的貌美引来了高衙内的垂涎,致使林冲遭层层陷害,同样给她自己带来的极大的灾难,“第二十回梁山泊义士尊晁盖郓城县月夜走刘唐”中林冲派人回家接人回报得知“直到东京城内殿帅府前,寻到张教头家,闻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已故半载。
”许多读过《水浒传》的人都对张贞娘给予极大肯定以及万分同情,说她是《水浒传》中唯一一个好女人,有的人还通过降低林冲的英雄形象,认为林冲“软弱”,来拔高张贞娘的贞烈形象。
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张贞娘生活在一个武官家庭里,刚烈的性格,自然天成。
她恪守妇德,致死不损名节,笔者认为这是当时社会的要求,也是施耐庵先生对所有女性的期望,更是留给读者莫大的希望。
李王氏。
知恩图报型。
沧州某酒店店主李小二的妻子,出现于“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中,她是《水浒传》中出现的第七个女人。
她长什么样,也没有描写,不过这一点似乎不是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