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信号转导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20
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 包括胚胎发生、种子萌发、营养生长、果实成熟、叶片衰老等都受到多种植物激素信号的控制。
人们对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生理作用已有大量阐述,在生产上的应用也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对其信号转导途径的认识并不是很全面。
今天小编和大家聊一聊,9大类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1.生长素与生长素信号转导相关的三类蛋白组分是:生长素受体相关SCF复合体(SKP1, Cullin and F-box complex)、发挥御制功能的生长素蛋白(Aux/IAA)和生长素响应因子(ARF)。
早期响应基因有Aux/IAA基因家族、GH1、GH3、GH2/4、SAUR基因家族、ACS、GST。
生长素信号转导通路主要有4条: TIR1/AFBAux/IAA/TPL-ARFs途径、T MK1-IAA32/34-ARFs途径、TMK1/ABP1-ROP2/6-PINs或RICs 途径和SKP2AE2FC/DPB途径。
2.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途径是基于双元信号系统(TCS),通过磷酸基团在主要组分之间的连续传递而实现。
双元信号系统主要包含3类蛋白成员及4次磷酸化事件: (ⅰ)位于内质网膜或细胞膜的组氨酸受体激酶(histidine kinases, HKs)感知细胞分裂素后发生组氨酸的自磷酸化;(ⅱ)将组氨酸残基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自身接受区的天冬氨酸残基上;(ⅲ)受体天冬氨酸残基上的磷酸基团转移至细胞质的组氨酸磷酸化转移蛋白(His-containing phosphotransfer protein, HPs)的组氨酸残基上;(ⅳ)磷酸化的组氨酸转移蛋白进入细胞核并将磷酸基团转移至A类或B类响应调节因子(response regulators, ARR s)。
在拟南芥中已知的细胞分裂素受体有AHK2、AHK3和AHK4 3个,AHP有6个(AHP1〜6),A类和B类ARR分別有10个和1 2个,它们是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通路的主要组成部分。
植物糖基化水杨酸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引言部分的内容如下:1. 引言1.1 概述植物糖基化水杨酸是一种在植物中广泛存在且具有重要功能的化合物。
它是由水杨酸与糖分子发生糖基化反应而形成的新化合物。
近年来,随着对植物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植物糖基化水杨酸的合成机制、信号转导途径以及与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能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探讨。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植物糖基化水杨酸的定义和特点,包括糖基化反应与糖基化水杨酸的关系、植物中的糖基化水杨酸产生机制以及其在植物内部的功能和作用。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详细阐述植物糖基化水杨酸所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并探讨其与糖感应通路以及调控激素合成和信号转导的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聚焦于糖基化水杨酸与植物抗逆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进展的概述,包括环境胁迫对其合成与积累的影响、其对植物抗逆性能的调控作用以及与植物抗病之间的关联。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进行总结,重点强调植物糖基化水杨酸的重要性和多功能性,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释植物糖基化水杨酸这一重要化合物,并深入探讨其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与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已有研究进展的综述和总结,旨在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应用植物糖基化水杨酸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2. 植物糖基化水杨酸的定义和特点:2.1 糖基化反应与糖基化水杨酸的关系:糖基化反应是指糖类分子与其他有机分子结合形成新化合物的过程。
植物糖基化水杨酸即是通过将糖基与水杨酸分子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物质。
这种反应通常由植物细胞内的酶类催化完成,具体机制涉及到一系列催化步骤。
2.2 植物中的糖基化水杨酸产生机制:在植物体内,碳源是进行糖基化水杨酸合成所必需的原料。
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经过代谢途径进一步转变为供给反应所需的受体底物。
《水杨酸相关基因HaNPR1、HaDMR6、HaSAMT在向日葵列当寄生中的作用研究》篇一一、引言向日葵列当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寄生菌,对向日葵等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植物与病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其中,水杨酸(Salicylic acid,简称SA)信号通路在植物防御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水杨酸相关基因HaNPR1、HaDMR6、HaSAMT在向日葵列当寄生中的作用,以期为向日葵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材料为向日葵及其列当病原菌,以及与水杨酸信号通路相关的三个基因HaNPR1、HaDMR6、HaSAMT。
2. 方法(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通过PCR技术克隆出HaNPR1、HaDMR6、HaSAMT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进行分析。
(2)转基因植物制备:将克隆得到的基因转入向日葵中,制备转基因植物。
(3)表型观察与生理指标测定:观察转基因植物与野生型植物在列当寄生过程中的表型变化,测定相关生理指标。
(4)基因表达量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转基因植物与野生型植物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三、结果与分析1. 基因序列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aNPR1、HaDMR6、HaSAMT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具有典型的植物水杨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特征。
其中,HaNPR1属于NPR(Non-expressor of PR gene)家族成员,参与SA信号的传导;HaDMR6可能是一个与SA合成或代谢相关的基因;HaSAMT则可能是一个与SA转运或修饰相关的基因。
2. 表型观察与生理指标测定在列当寄生过程中,转基因植物与野生型植物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转基因植物的抗病性明显提高,列当的寄生率显著降低。
同时,转基因植物的生理指标也发生了变化,如SA含量、H2O2含量等均有所改变。
3. 基因表达量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列当寄生过程中,转基因植物中HaNPR1、HaDMR6、HaSAMT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所变化。
水杨酸和乙烯信号转导在拟南芥相应灰霉菌侵染后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作者:吕梓剑龙瑶张效焓李琳琳来源:《绿色科技》2018年第10期摘要:以野生型拟南芥哥伦比亚(Columbi))和水杨酸、乙烯信号转导阻断双重突变体nprl-l/ein2-1两种基因型拟南芥为试材,试验研究了灰霉菌侵染后水杨酸和乙烯信号转导对拟南芥生长发育情况及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水杨酸信号转导阻断与乙烯信号转导阻断双突变体nprl-l/ein2-1灰霉菌侵染后单株干重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而光合作用相关参数下降更为明显,与叶绿色含量下降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水杨酸;乙烯;生长发育;光合中图分类号:S4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8)10-0014-021引言自然界中,植物需要面对各种病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的侵袭,生物胁迫常破坏植物的叶片结构,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光合作用受影响,干物质积累减少,进而降低植物的生长速度。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了多重适应生物胁迫的机制,植物与病原物互作过程中,植物体内发生一些列信号传递,并激发防御体系是植物产生抗病反应。
目前明确的信号分子如Ca2,水杨酸(SA),乙烯(ET),茉莉酸(JA)等。
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一种可危害蔬菜、果树及花卉等多种植物的重要病害多种植物。
ET和SA可以诱导植物对多种真菌及细菌病害产生抗性。
但关于ET和SA交叉抗性研究较少。
以野生型拟南芥哥伦比亚(Columbia)和水杨酸、乙烯信号转导阻断双重突变体nprl-l/ein2-1两种基因型拟南芥为试材,调查灰霉菌侵染后水杨酸和乙烯信号转导对拟南芥生长发育情况及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实验材料与方法2.1实验材料拟南芥生态型哥伦比亚(Columbia)和水杨酸、乙烯信号转导阻断双重突变体nprl-l/ein2-1种子由郝琳(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惠赠。
高中生物竞赛植物生理学--《细胞信号转导》基础训练题一、单选题1.能够穿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内的信号是( )。
A、植物激素B、多肽C、糖类D、光2.以下一般不属于光信号转导引起的反应的是( )。
A、光合作用B、向光性C、需光种子萌发D、光周期诱导开花3.当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会引起细胞中Ca2+浓度的变化,以下不会引起细胞中Ca2+浓度变化的蛋白是( )。
A、Ca2+通道B、Ca2+泵C、Ca2+-H+转运体D、钙调蛋白4.植物激素( )参与了蓝光诱导气孔开放的信号转导。
A、ABAB、IAAC、GAD、CTK5.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植物胞内信号( )。
A、激素受体和G蛋白B、肌醇磷脂信号系统C、环核苷酸信号系统D、钙信号系统6.第二信使系统包括肌醇磷酯信号系统、环核苷酸信号系统和( )。
A、G蛋白B、蛋白系统C、离子通道系统D、钙信号系统7.当细胞感受到外界信号刺激后,细胞质的Ca2+浓度会( )。
A、升高B、下降C、不变D、不稳定8.cAMP是由( )经腺苷酸环化酶催化产生的。
A、ATPB、ADPC、AMPD、腺苷9.受体能识别和结合特异的信号分子,这是受体的( )决定的。
A、专一性B、组织特异性C、高亲和性D、饱和性10.cAMP作为第二信使主要通过激活起信号转导的作用( )。
A、G蛋白B、环核苷酸C、蛋白激酶D、钙调素11.除了具有受体的功能外,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跨膜结构的蛋白激酶的受体是( )。
A、离子通道连接受体B、G蛋白偶联受体C、酶联受体D、细胞核上的受体12.植物激素( )参与了植物应答干旱的许多生理过程。
A、IAAB、GAC、CTKD、ABA13.细胞表面受体中能与配基相互作用的部分是( )。
A、胞外结构域B、跨膜结构域C、胞内结构域D、链合区14.以下物质( ) 不作为第二信使。
A、钙离子B、cAMPC、DAGD、ATP15.除具有受体的功能外,还具备跨膜转运离子功能的受体是( )。
1基本概念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细胞内外的信号,通过细胞的转导系统转换,引起细胞生理反应的过程。
化学信号chemical signals——细胞感受刺激后合成并传递到作用部位引起生理反应的化学物质。
物理信号physical signal——细胞感受到刺激后产生的能够起传递信息作用的电信号和水力学信号等物理性因子。
G蛋白G protein——全称为GTP结合调节蛋白(GTP 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此类蛋白由于其生理活性有赖于三磷酸鸟苷(GTP)的结合以及具有GTP水解酶的活性而得名。
在受体接受胞间信号分子到产生胞内信号分子之间往往要进行信号转换,通常认为是通过G蛋白偶联起来,故G蛋白又称为偶联蛋白或信号转换蛋白。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能被胞外刺激信号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
第二信使亦称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的次级信号。
在植物细胞中的第二信使系统主要是钙信号系统、肌醇磷脂信号系统和环核苷酸信号系统等。
动作电波action potential,AP——也叫动作电位,指细胞和组织中发生的相对于空间和时间的快速变化的一类生物电位,它是植物的一种物理信号,可通过输导组织传递。
钙调素calmodulin,CaM——是最重要的多功能Ca2+信号受体,为单链的小分子酸性蛋白。
当外界信号刺激引起胞内Ca2+浓度上升到一定阈值后,Ca2+与CaM结合,引起CaM构象改变。
而活化的CaM又与靶酶结合,使其活化而引起生理反应。
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亦称肌醇磷脂(lipositol),即其肌醇分子六碳环上的羟基被不同数目的磷酸酯化,PI为磷脂酰肌醇;PIP为磷脂酰肌醇-4-磷酸;PIP2为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
肌醇磷脂参与细胞胞内的信号转导。
肌醇-1,4,5-三磷酸inositol-1,4,5-triphosphate,IP3——植物细胞内信号分子,通过调节Ca2+浓度来传递信息。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水杨酸和茉莉酸在植物两种防御反应中的作用摘要SAR与ISR是植物响应病原物侵染的主要途径,在植物抵抗生物胁迫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就现有研究成果介绍了SAR与ISR作用中关键的生物因子,以及生物因子间互相的作用,从而阐述了SA介导SAR作用与JA介导ISR作用的机理,并提出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系统获得抗性、诱导系统抗性、水杨酸、茉莉酸The Fountion of Salicylic Acid and Jasmonic Acid in Two PlantResistance ResponseAbstractSAR and ISR is the main way that plants respond to pathogen infection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resistance to biotic stres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key biological factors in SAR and ISR and the action of biological factors between each other using the results of existing studies, which describes the mechanism ofSA-mediated SAR and JA-mediated ISR. This paper also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research direction.Key words Systemic acqui redresistance, 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Salicylic acid, Jasmonic acid植物与病虫害之间的关系是植物信号传递及相互关系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
植物免疫系统的功能与调控植物作为生物界中最主要和最庞大的生物类群之一,也需要保护自身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为此,植物进化出了一套独特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应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本文将介绍植物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其调控机制。
一、植物免疫系统的功能1.1 PAMP(模式识别受体配体)感知和PTI(PAMP触发免疫)响应植物通过感知病原微生物特定的PAMP分子,如细菌的表面脂多糖、真菌的壳多糖等,来启动免疫响应。
这种感知和响应的过程被称为PAMP识别和PAMP触发免疫(PTI)。
PTI能够激活植物的防御反应,包括产生抗菌物质、产生氧自由基、厚化细胞壁等,以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1.2 直接或间接感知病原微生物效应物质的ETI(效应物质诱导免疫)当植物无法通过PTI抵御病原微生物时,它还能启动另一种由效应物质诱导的免疫(ETI)。
ETI通常需要对病原微生物效应物质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识别。
例如,部分植物能够感知到病原微生物释放的效应物质,如类似动物细胞壁的分子、下游细胞死亡信号分子等。
ETI会引发植物的快速细胞死亡(HR,hypersensitive response),形成病害部分的坚实壁垒,并限制病原菌的扩散。
1.3 产生抗菌物质和促进生长的调节植物在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时,能够分泌一系列的抗菌物质,如抗菌蛋白、抗菌酶等,用于直接杀伤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同时,植物还能调节其自身的生长和发育,通过拮抗病原微生物竞争营养、提高细胞壁厚度等方式,增强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二、植物免疫系统的调控机制2.1 植物免疫系统信号转导通路植物免疫系统的启动和调控涉及到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
其中,植物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是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WRKY转录因子通路和信号素(如水杨酸,硝酸盐等)通路。
这些信号转导通路能够使植物细胞产生一系列抗病相关的基因表达和调控。
2.2 植物激素的调控作用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免疫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乙烯和水杨酸信号转导在拟南芥对聚乙二醇胁迫应答中的相互作用李光哲;李玲美;姚展鹏;柳福丹【摘要】前期研究显示,乙烯缺失或信号转导阻断促进植物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发现拟南芥乙烯信号转导阻断突变体对聚乙二醇模拟的干旱胁迫耐受性与水杨酸信号转导相关.在6%及以上浓度的聚乙二醇胁迫下,拟南芥乙烯不敏感突变体ein2-1植株表现出较野生型植株更强的耐受性,但乙烯和水杨酸信号转导阻断双突变体ein2-1/npr1-1植株表现出较野生型植株更加敏感的特性.在聚乙二醇胁迫下,与野生型植株相比,ein2-1植株的相对含水量、光合作用相关参数、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更高,而过氧化氢含量和脂质过氧化水平更低.然而,上述参数在ein2-1/npr1-1植株中的表现较野生型植株更差.这些数据表明,乙烯不敏感突变介导的聚乙二醇耐受性需要水杨酸信号转导递体NPR1的生物学作用.%Early research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ethylene (ET) deficiency or signaling insensitivity improves plant tolerance to drought stress.Here, we report that ET-mediated plant response to polyethylene glycol (PEG)-simulated drought stress could be connected to salicylic acid (SA) signaling.Under exposure to 6% (w/v) an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PEG, Arabidopsis ein2-1 plants (ET insensitivity)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tolerance, whereas the ein2-1/npr1-1 plants (double mutant with both ET-and SA-signaling insensitivity) suffered a severe damage, as compared with wild-type (WT) plants.Under the stress conditions, ein2-1 plants had a higher level in relative water content, photosynthesis-related performance, proline content, and antioxidative capacity, but a lower level in H2O2 production and lipidperoxidation.However, these not only were reversed, but even worse in ein2-1/npr1-1 plants than in WT plants.This suggested that the NPR1 functions were required for ein2-1-mediated Arabidopsis tolerance to drought stress.【期刊名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5)002【总页数】6页(P214-219)【关键词】水杨酸;乙烯;信号转导;拟南芥;聚乙二醇【作者】李光哲;李玲美;姚展鹏;柳福丹【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沈阳 110034;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9干旱胁迫影响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几乎所有阶段,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