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4
完整)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附答案1.化学反应推断题1) A的化学式为未知。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3CO → 2Fe + 3CO2.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为氯化钙,它在实际生活中用作融雪剂。
3) 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 +3NaOH → Fe(OH)3 ↓ + 3NaCl。
4) 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A和G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2HCl + 2NaCl → 2NaCl + Cl2↑ + H2↑。
2.钠盐混合物实验题1) D的化学式为CO2,E的化学式为Na2CO3,B的化学式为BaCl2.2) 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NaCl、Na2CO3和NaHCO3.3.食盐样品除杂题1) 沉淀甲是氢氧化铁(III),滤液C中的溶质是氯化镁,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将滤液C中的氢氧化铁(III)转化为FeCl3.2) 固体丁中NaCl的质量不变,如果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溶液,则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氢氧化铜(II)。
4.文章没有问题5.物质化学式推测题1) B的化学式为未知,D的化学式为CuSO4,F的化学式为Fe。
2) 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 6HCl → 2AlCl3 + 3H2↑。
6.无色气体转化关系推断题A为氧气,B为氮气,C为氯气,D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
7.无色溶液鉴别题A为稀HCl溶液,B为NaOH溶液,C为MgSO4溶液,D为未知溶液。
通过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D 为SO4 2-离子的溶液。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液A中的溶质为Cu2+离子,溶质为MgSO4的溶液是C溶液,呈酸性。
在B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以观察到无明显反应。
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列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A为元素Cu,C为Fe2O3,D为H2,E为氧气。
3.根据转换关系,可以得知A为NaOH,G为Na2CO3.4.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CuSO4,一定含有BaCl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Na+离子。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试题1.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⑴写出反应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⑴写出反应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⑴含D的生产、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D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A、B、C是单质,甲、乙是化合物。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C_________、甲__________;(2)写出乙→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1)写出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D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反应⑴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4.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在高温或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已知:A 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常温下,C、D、F为气体,B、G为固体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G中共有4种氧化物B.反应⑴中,B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C.反应⑴~⑴中只有2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E中含有氧元素,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为20%5.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推断题专项练习-附含答案一、推断题。
1.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为。
(2)在物质的分类中,Y属于。
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3)写出一种符合题意的X与CO2之间互相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X的一种工业用途:。
2.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2)一氧化碳的毒性表现在,一氧化碳还常用于冶金工业,这是利用一氧化碳的性。
(3)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4)写出CH4→X的化学方程式。
(5)H2CO3不稳定极易分解,其反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图中A、B、C、D为四种粒子的微粒结构示意图,E为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按要求填空:(1)在A、B、C、D中共表示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表示阳离子的是。
(2)A的单质在B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E中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示意图D中的x=。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
(4)已知A和B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
5.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X=;(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6.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1)图2中m的值为,n的值为;(2)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硒化钠的化学式为。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D、E、F、G七种物质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物质,各物质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的条件已省略):已知:B、C两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可分别发生①和②两个反应;A﹣G七种物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其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盐,一种物质是单质;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G_____;(2)请写出E+F→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NH4HCO3 H2CO3 C6H12O6+6O2一定条件6CO2+6H2O【解析】【分析】A、B、C、D、E、F、G七种物质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物质,七种物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其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盐,则该种物质一定为铵盐,假设为碳酸铵,碳酸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在一定条件可生成葡萄糖;碳酸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葡萄糖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代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详解】(1)所以A为碳酸氢铵,B为二氧化碳,C为水,D为氨气,G为碳酸;(2)E+F→B+C的反应是葡萄糖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02一定条件6CO2+6H2O。
2..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科学方法。
如图是小纪同学在复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时构建的知识网络,其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表示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类别看,D 物质属于__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盐”); (2)若反应⑦常用于检验CO 2,则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反应①有生成蓝色溶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4)以上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九年级上册化学推断题专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推断题专题及答案
一、推断题
1、当遇到某一物质X及其特定的溶液时,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操作来进
行试验?
答:可以用适当的实验设备,将物质X溶解于特定溶液中,观察溶解
度是否变化,并并测量其浓度变化或溶解度变化。
2、当遇到一种新物质需要进行持续检测时,建议采用什么方法?
答:建议采用一种叫做滴定分析技术的方法,可以检测一种新物质的
浓度变化,以及溶解度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反应速率如何改变?
答:总的来说,当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反应速率会变得更快,但是它仍然受到反应物浓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实验推断题
1、向氯气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发生什么反应?
答:当NaOH溶液和氯气溶液混合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氧化氯气,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钠,氯气溶液由浓变得更稀。
2、将固体铁丝放入液态甲醛中,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答:当铁丝进入甲醛溶液中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金属铁会被甲醛中氧化成铁醚,即铁(III)氧化物。
3、将漂白粉与水混合,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答:当漂白粉和水混合时,水中溶液会受到Oxidation-Activation(氧化还原反应),漂白粉中含有氯气,水中氯气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常见题型一、叙述式推断题1.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铁、氯化钠、硫酸钠、盐酸、氢氧化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是恰好完全反应):(1)取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2)取废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3)另取废液,向其中加入锌粒,产生大量气泡。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断:废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
答案:硫酸钠、盐酸氯化铁、氢氧化钠、硝酸钡氯化钠2.白色粉末A由Na2SO4、Na2CO3、BaCl2、NaCl中的三种混合而成。
把A加入到适量水中后,可得到白色沉淀B和溶液C,则:(1)若B能全部溶于稀硝酸,A的成分为___________;(2)若B只能部分溶于稀硝酸,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3)若B不能溶于稀硝酸,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4)溶液C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2CO3、BaCl2、NaCl (2)Na2SO4、Na2CO3、BaCl2(3)Na2SO4、BaCl2、NaCl (4)NaCl3. 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D是氯化物,它们能够发生以下反应:(1)A、B的溶液混合后,出现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2)C、D的溶液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和食盐溶液;(3)A和D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则A、B、C、D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 a(N O3)2 H2SO4 NaOH CuCl2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现做如下实验:(1)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2)向过滤所得沉淀中,加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无气体产生。
中考化学推断题100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化学推断题1.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中往往含有少量的Na 2SO 4、MgCl 2、CaCl 2等杂质,为了将这些杂质除去,可向食盐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①NaOH 、②BaCl 2、③Na 2CO 3溶液,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再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蒸发得到精盐.加入NaOH 溶液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不能将BaCl 2、Na 2CO 3溶液的加入顺序颠倒的原因是_______,证明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所得的溶液中含有NaOH 溶液的方法是_____。
【答案】()22MgCl + 2NaOH= Mg OH + 2NaCl ↓ 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碳酸钙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所添加223BaCl Na CO 、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 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碳酸钠跟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后,在剩下的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溶液存在。
【解析】【分析】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碳酸钠反应会除去剩余的氯化钡,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不能除去,离子沉淀完全过滤,最后加盐酸,除去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除去氯化钙用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必须放在氯化钡之后,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所得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就应该先排除碳酸钠的的影响,即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过滤后,在剩下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溶液存在。
【详解】加入NaOH 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2MgCl + 2NaOH= Mg OH + 2NaCl ↓。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及答案
一、九年级推断题
1. 反应H2 + O2 → H2O2可以说明:
A、氢气和氧气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B、水有活性氧
C、氢氧化氢是强氧化剂
D、水有两种氢原子
2. 反应Na + H2O→NaOH + H2可以说明:
A、碱性物质能够溶于水
B、硝酸根离子能够溶于水
C、氢气可以与水发生反应
D、硝酸根离子能够与氢气发生反应
3. 汽油中含有C8H18、C10H22,可以说明:
A、汽油主要由烯烃和烷烃组成
B、汽油主要由醇和醛组成
C、汽油是特殊的气体
D、汽油主要由醛和酮组成
4. 汞长时间接触皮肤可能会出现一定毒性,可以说明:
A、汞具有毒性特性
B、汞含量越高越安全
C、汞可以完全溶解在水中
D、汞可以进入人体细胞
二、九年级推断题答案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一、考点、热点回顾1、固体物质的颜色A 白色固体: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氢氧化钠NaOH、B 黄色固体:硫粉S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D 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E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2、生成沉淀的颜色A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3、溶液的颜色A 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 、氯化铜CuCl2等B 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C 浅绿色溶液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E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4、气体的颜色A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B 黄绿色气体:氯气C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解题技巧:抓住题目的题眼进行突破,常见的题眼就是上述物质的颜色与状态,还有就是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二、典型例题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红色固体③ABDE F CG Y 高温 ②X 溶液过量稀盐酸①O 2 加热 ④无色气体浅绿色溶液样品 A 溶 液 B 滤 液 甲 沉淀 乙 沉 淀 C 滤 液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过滤 ② 过量 NaOH 溶液过滤 ④ 过量Na 2CO 3溶液过滤丙 沉 淀 D 滤 液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 固体丁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甲是 ;滤液C 中的溶质是 ;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4.有A 、B 、C 、D 、E 、F 六种物质的稀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K 2CO 3、BaCl 2、Ca(NO 3)2、NaCl 、H 2SO 4、AgNO 3中的某一种溶液。
下图为常温时上述溶液两两混合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或生成微溶物。
小资料部分盐的溶解性表(20℃)N O 3- C l -S O 42- C O 32- B a 2+溶溶 不溶 不溶 C a 2+溶溶 微溶 不溶 A g +溶不溶 微溶 不溶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下图中的空格内用“↓”“↑”“—”表示出对应反应的实验现象。
(2)F 是__________。
5.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浅绿色溶液,G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C →A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A ,B ,C ,D ,E 。
7.有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NaCl MgSO NaOH HCl 、、、4溶液中的一种。
某同学只用紫色石蕊试液就将这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了。
实验现象为:(1)将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滴入装有A 、B 、C 、D 四种溶液的试管中,A 变蓝,B 不变,C 、D 变红;(2)另取A 分别加入装有C 、D 溶液的试管中,C 中无明显现象,D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A 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溶质为4MgSO 的溶液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该溶液呈___________性。
若向B 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A 、B 、C 、D 四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 是单质,B 是黑色固体,C 是红色固体。
它们之间存在着如下转化关系:(1)A 在不同条件下能够转化成B 或C ;(2)A 和稀硫酸反应有D 生成;(3)在高温条件下,B 、C 分别和无色气体E 反应,都能生成A 和另一种无色气体。
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C ; D ; E 。
9.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请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G物质的化学式。
10.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2、NaCl、Na2CO3、Na2SO4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
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在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③在无色溶液B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Z和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
气体X、Y都含有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元素,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
请举出X、Y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A、B、C、D、E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_______A 铜B碳 C 铁D钙13.现有A~F六种常见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的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AB C DEF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A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一无色液体A ,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 和H 两种单质气体。
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是________________,G 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现有A 、B 、C 、D 、E 、F 、G 七种物质,C 、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浅绿色溶液,C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F ; (2) 写出C→A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② +E △① 通电 +黑色固体G△ ④ +黑色固体G ,点燃⑤A B H黑 色 固体D 高温③ 红色固体E +气体H F A16.已知难溶于水的碱受热易分解.如:O H CuOCu(OH)22+∆.A 、B 、C 、D 、E 五种物质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A 的化学式 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17.下图中物质是你在初中化学中见过的物质。
除①外,其他反应的条件均已略去。
⑴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E 为单质或者氧化物,D 都是同种物质,则D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如果E 为单质或者酸,D 都是同种物质,则D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如果E 为单质或者酸,F 都是同种物质,则F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⑶当E 为单质时,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个) ⑷当E 为酸时,反应③可能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复分解反应D .置换反应18.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