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水利普查 表

全国水利普查 表

全国水利普

China Census for

Water 工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

取用水量台账表

2011年

表号: T 3 0

2 表

制定机关:水利

国务院水利

普查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

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1号

有效期至:2 0 1 2

年 8 月

(填表单位公章)

注:建筑业与第三产业企事业单位调查对象不需填写“6.1”、“7.1”、“8.1”和“14.1”项。

全国水利

普查China Census

for Water

工业企业

调查对象名录表

2011年

表号:Q 3 0

5 表

制定机关:水利

国务院水利普

查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

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1号

有效期至:2 0 1 2

年月日;

导员:日期:2011年月日

全国水利普查China Census for Water

工业企业

用水调查表

2011年

表号: P 3 0 6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

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1号

有效期至:2 0 1 2 年 8 月

1.1

201 年月日

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日期:201 年月日

普查员:张晨联系电话:3231258 日期:201 年月日

(填表单位公章)

各煤矿严格按照要求填写,每张表格必须加盖公章,5月1日前上报1-4月用水量情况,12月底上报全年用水情况

Q305表工业企业调查对象名录表填表说明

工业企业调查对象名录此表由县级普查机构组织填写。

【1.区县名称】填写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和县(市、区、旗)的名称。

【2 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县级行政区的代码。

【3.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按工商部门登记或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更名的单位要求填写现用名,同时用括号注明曾用名。

【4.编码】无需填写,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5.所在地址】指工业企业生产场所实际所在地的详细地址。要求填写单位所在的乡(镇)以及具体街(村)的名称和详细的门牌号码。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按本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写。

【6.行业类别】行业类别由企业单位根据其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性质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进行填写。

【7.行业大类代码】行业类别对应的2位大类代码填写。

【8.用水量级别】用水量级别是指从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中获取的企业用水规模。“用水量级别”用“1,2,3,4,5,6”表示,其中1:用水量≥100万立方米;2:50万立方米≤用水量<100万立方米;3:15万立方米≤用水量<50万立方米;4:10万立方米≤用水量<15万立方米;5:5万立方米≤用水量<10万立方米;6:用水量<5万立方米。

【9.年用水量】填写本企业单位最近一年的用水量,此项不是必填项。保留4位小数。

【10.年总产值】填写本企业单位最近一年的总产值,此项不是必填项。保留4位小数。

【11.联系人】企业联系人姓名。

【12.联系电话】企业联系人电话。

T302表工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取用水量台账表填表说明

所有工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类调查对象(包括用水大户和典型用水户)都要建立台账表。本表填报单位为企事业单位,普查员要对表格内容进行相应的指导。企事业单位在填写每月台账时要根据记录的实际用水量如实填写。有水表计量的企业要求逐月读数进行台账记录,无水表记录的企业要记录取水时间、流量、耗电量或耗油量等辅助数据来估算月水量并计入台账中。

【1.县区名称】要求填写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

【2.行政区代码】由普查机构填写县级行政区划的代码。

【3.单位名称】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按工商部门登记或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更名的单位要求填写现用名,同时用括号注明曾用名。

【4.编码】普查机构填写,与调查对象名录表编码相同。

【5.自来水利用量】指工业企业通过城镇自来水管网购自公共供水企业的自来水水量。取水量与用水量相等。保留4位小数。

【6.直接利用水库水量】指直接从水库引提的全年水量。要求填写取水量和用水量,取水量是指取水口计量的水量,包括输水损失;用水量是指进入企业的水量,不包括输水损失。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类调查对象仅填用水量(6.2项)。保留4位小数。

【7.直接利用河流湖泊水量】指直接从河流、湖泊引提的全年水量。要求填写取水量和用水量,取水量是指取水口计量的水量,包括输水损失;用水量是指进入企业的水量,不包括输水损失。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类调查对象仅填用水量(7.2项)。保留4位小数。

【8.直接利用地下水量】指工业企业通过自备井直接抽取的地下水水量。要求填写取水量和用水量,取水量是指取水口计量的水量,包括输水损失;用水量是指进入企业的水量,不包括输水损失。如果自备井距离企业较近,可认为取水量和用水量相等。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类调查对象仅填用水量(8.2项)。保留4位小数。

【9.利用周边单位的水量】指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利用周边其他单位提供的水量,如接受电厂供应的热水。保留4位小数。

【10.再生水利用量】由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直接供给的经过处理后的水量。保留4位小数。

【11.海水淡化利用量】指企业利用海水淡化的水量。保留4位小数。

【12.雨水集蓄利用量】指企业利用雨水集蓄的水量。保留4位小数。

【13.海水直接利用量】指企业直接利用未经淡化处理的海水量。保留整数。

【14.水量合计】水量合计=自来水利用量+直接利用水库水量+直接利用河流湖泊水量+直接利用地下水量+利用周边单位的水量+再生水利用量+海水淡化利用量+雨水集蓄利用量(不包括海水直接利用量)。注:14.1=5+6.1+7.1+8.1+9+10+11+12;14.2=5+6.2+7.2+8.2+9+10+11+12;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类调查对象仅填用水量(14.2项)。保留4位小数。若有表中未列出的水源类型可计入表中相近水源类别中,并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P306表工业企业用水调查表填表说明

一、普查对象与范围

公共供水企业属于工业大类中的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行业代码:46),已在P305表进行了调查。本调查表是针对除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外的其他工业企业,普查对象为工业企业调查对象目录表中的工业企业用水大户和典型用水户。

二、填写要求

1、本表填报单位为工业企业,普查员要对表格内容进行相应的指导;

2、取用水量数据与台账表T302一致,取水量与用水量相同时也需要填写;

3、调查表必须用钢笔、碳素墨水笔或签字笔填写。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4、填写代码和编码时,每个方格中只填1位数字或字母。

5、调查表中所有指标的计量单位、指标的保留位数应按规定填写。

6、调查表要由普查员审核、签字认可,调查表填表单位对其填报数据负责并盖章;

7、企业单位在填写表内各项指标时要如实填报,不得虚报、瞒报、迟报。

三、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1. 基本情况】

【1.1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按工商部门登记或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更名的单位要求填写现用名,同时用括号注明曾用名。

【1.2法定代表人】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企业法定代表人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产业活动单位填写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1.3单位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单位代码由8位无属性的数字和1位校验码组成。填报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单位代码时,除填写其所属单位的法人代码外,还应在括号内方格中填写二级单位代码(系2位码),此码由上级单位统一编制。

【1.4编码】普查机构填写,与调查对象名录表编码一致。

【1.5是否为用水大户】此项由普查机构统一填写,根据调查对象确定名录(Q305)判断是否为用水大户。如果是用水大户在“是”前打“√”,不是在“否”前打“√”。

【1.6单位所在地】单位所在地指普查对象生产场所实际所在地的详细地址。要求填写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乡(镇)以及具体街(村)的名称和详细的门牌号码。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按本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写。

【1.7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代码由普查机构严格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行政区划代码填写。

【1.8行业类别(大类)】行业类别由企业单位根据其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性质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大类进行填写;

【1.9行业大类代码】行业代码由普查机构填写。

【1.10所在水资源三级区名称】由普查机构按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采用的分区填写水资源三级区名称。

【1.11水资源三级区编码】由普查机构按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采用的代码填写水资源三级区编码。

【2.工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填写2011年当年价数值,以万元为单位,保留整数。

【3. 火核电企业主要指标】火(核)电发电企业填写。

【3.1装机容量】按2011年底数量填写,以万KW为单位,保留2位小数。

【3.2年发电量】按2011年全年发电量填写,以亿度为单位,保留2位小数。

【3.3冷却方式】如果是直流式水冷却方式在“直流式”前打“√”,循环式水冷却方式在“循环式”前打“√”,其他冷却方式在“其他”前打“√”。

【4. 主要产品产量及用水量】仅填写高用水企业的主要产品,行业代码前两位为14、15、17、22、25-28、32、33的企业属于高用水行业。一个企业最多填写5种主要产品和相应的年用水量。

【4.1 产品名称】填报在2011年工业总产值中占比重较大或较关键的工业产品,最多填写5种产品。

【4.2计量单位】指产品的计量单位,如吨、米、件、万罐、公斤、万元、万头、万片等。

【4.3年实际生产量】指企业2011年主要产品的实际生产量。允许保留2位小数。

【4.4产品用水量】指企业2011年生产该产品的全年用水量。单位为万m3,保留4位小数。

【5.水量合计】指工业企业取用的各种水源合计数,包括自来水、直接利用水库水、直接利用河流湖泊水、直接利用地下水、利用周边工业企业水量、再生水、海水淡化、雨水集蓄等水源。

【5.1自来水利用量】指2011年全年企业通过集中供水管网购自公共供水企业的自来水水量。取水量与用水量相等。保留4位小数。

【5.2其他水利用量】除自来水以外的取用水量。取水量为在取水口计量的水量,用水量为经处理和输送后进入企业的水量。保留4位小数。

【5.2.1直接利用水库水量】指2011年直接从水库引提的水量。

【5.2.2直接利用河流湖泊水量】指2011年直接从河流、湖泊引提的水量。

【5.2.3直接利用地下水量】指2011年企业通过自备井直接抽取的地下水水量。

【5.2.4利用周边单位的水量】指2011年企业生产活动中利用周边其他单位提供的水量,如接受电厂供应的热水。

【5.2.5再生水利用量】指2011年由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直接供给企业经过处理后的水量。企业内部的污水处理厂或处理设施产生的再生水回用到企业生产的不统计在内。

【5.2.6海水淡化利用量】指2011年企业利用海水淡化处理后的水量。

【5.2.7雨水集蓄利用量】指2011年企业利用雨水集蓄的水量。

【5.3海水直接利用量】指2011年企业直接利用未经淡化处理的海水量。保留整数。

【6.取水量】指2011年企业取自自来水和直接取自其他水源的水量,应根据台账表(T302表)记录的数据填写全年的取水量。以万m3为单位,保留4位小数。

【7.用水量】指2011年企业利用的经处理和输送后进入企业的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应根据台账表(T302表)记录的数据填写全年的用水量。以万m3为单位,保留4位小数。

【8. 供给周边用水户的水量】指企业所取水量中直接供给周边其他单位或住户(包括本企业住宅区、医院、宾馆等非生产用水)的水量,以供到用户的水量计算。以万m3为单位,保留4位小数。

【9.排水量】指企业所有排水口排到企业外部的水量,不包括海水直接利用的排水量。以万m3为单位,保留4位小数。

【10.排放去向】排水去向为市政排水管网的在“管网”前打“√”,进入入河排污口的在“入河排污口”前打“√”,并填写入河排污口情况,进入其他受纳对象的在“其他”前打“√”。

【10.1入河排污口名称】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入河排污口指向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排放污水的直接排污口,包括支流、污染源和市政直接排污口等。

最多填写3个入河排污口情况。如果入河排污口数量较多,则填写年入河量排前3位的入河排污口情况。

【10.2入河排污口编码】由普查机构按照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普查中入河湖排污口的编码规定填写。

【10.3有无监测】如果排污口有监测在“有”前打“√”,没有在“无”前打“√”。

社会经济用水部分的名录使用说明

(国普办下发的,通过光盘发给各县市的名录)

1、这个光盘是国普办从国家统计局获取的有关资料,并按省分发给各省、自治区。我们拿到后,又分到全疆十四个地州市,各地州又进一步分到各县、市(区)。社会经济用水部分的名录是在县级行政区这一级建立的,就是县、县级市和乌克两市的区这一级。

表一:5万吨以上企事业单位名录

表二:5万吨以下的工业典型用水户名录

表三:5万吨以下住宿和餐饮业典型用水户名录

表四:建筑业典型企业名录

表五:5万吨以下其它第三产业典型用水户名录

拿到光盘后第一件事,各县、市、区要将这张光盘拿到县市统计局,让他们对这部分名录完成复核、增减后,形成正式名录。之后就可以开展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的取用水台帐表及相关辅助表建设前的准备工作。

2、由于新疆的企事业单位用水量一般较少,因此,在新疆,我们都以建立年取水量5万吨为标准,等于或大于这一标准的,为规划以上用水户,又称用水大户。(对于乌鲁木齐市的某个区或克市的某个区,名录中年取水量大于5万吨的企事业远远超过50家,则另行规定。)

在国普办下发的名录里,这部分单位在光盘里已全部以“5万吨以上企事业单位名录”的名字列出。这里面所有单位,每一个都要列入清查名录,并作为普查对象,逐一建立台帐。

注意,以“5万吨以上企事业单位名录”的名字列出单位,不仅只是工业,还有事业单位和其它单位。

有部分县市经初步调查,发现其中有个别企事业的用水量已达不到“年取水量5万吨的标准”,这种情况我们强烈建议,仍把它当做年取水量5万吨以上企业去查,因为这是最近刚完成的经济普查的数据,我们只有通过在2011年全年用水量监测后,才能发现它是不是确已达不到5万吨。

3、名录分为三部分: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

工业部分:

取水量5万吨以上的“用水大户”已全部都有名录了。

年取水量5万吨以下的企业,以表二:5万吨以下的工业典型用水户名录给出。

取水量5万吨以下的企业名录,要分成高用水工业和一般工业两类。

选出高用水工业

范围:火电工业(行业代码前两位为44)和高用水工业(行业代码前两位为14、15、17、22、25—28、32、33)。遇到上面的这些企业,全部用颜色标出来,归成一类。抽样选取典型用水户。

注意,需要从经济普查资料中提取和整理除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前两位代码为46),在大类代码前两位为44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中的水力发电企业属于河道内用水,必须删除。

由于高用水行业对工业用水量影响较大,因此,高用水行业需分行业选取典型用水户,确定了高用水工业企业样本量后,需将样本量分配到每个大类。其分配方法为:按该县每个高用水行业大类的企业数量占高用水行业企业总个数的比重进行分配。如果计算分配的高用水行业样本量小于1,则分配1个企业样本。

一般工业;

其余的为一般工业(行业代码前两位为06—11、13、16、18—21、23、24、29—31、34—37、39—43、45)。再抽样选取典型用水户。

一般工业作为一个总体选取典型用水户。一般工业企业不分行业调查,样本量不再分配到一般工业的每个大类。

工业企业典型用水户样本量数量表

公共供水企业q304

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中提取的企业名录,选择其行业代码为4610(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镇区和农村集中供水单位作为其初始名录,信息应包括供水企业名称、单位代码、所在地址等。

对初始名录进行补充和核实,并按供水范围划分其供水类型。

(1)所有从“全国城市供水信息系统”和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获取的城市(含县城)公共供水企业,全部作为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

(2)农村集中供水单位中列入城镇类型的公共供水单位,全部作为公共供水企业的用水大户。

(3)农村集中供水单位中列入农村类型的公共供水单位,需根据其日供水规模(1000吨及以上)和供水范围内的用水人口(1万人及以上)则作为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否则不作为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不需进行调查)。

确定后的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形成最终的公共供水企业调查对象名录表。

建筑业:

光盘中以“表四:建筑业典型企业名录。”给出了各县建筑业典型企业名录。

建筑业只选取一定数量的建筑业企业作为典型进行调查,并由确定的建筑企业典型调查单位选定施工项目进行调查。考虑到县级行政区建筑业企业数量较少,宜选取5~10个典型企业做调查,并由各县级普查办根据当地情况自行考虑选择典型企业,如果该县级行政区建筑业企业数量不足5个,则均做调查。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采用用水大户全部调查,一般用户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

(1)第三产业用水大户为所有年用水量在5万吨及以上的第三产业机关企事业单位。这些企业的名录在光盘中表一已以涵盖了。就不用再查了。

(2)初选第三产业典型用水户调查对象

将第三产业分为两部分:住宿餐饮业和其他第三产业。

光盘中已分好,并以表三“5万吨以下住宿和餐饮业典型用水户名录”和表五:“5万吨以下其它第三产业典型用水户名录”分别给出了名录。

对表三和表五分别采用分层随机系统抽样选定第三产业典型用水户。

确定典型用水户抽样数量

公共供水企业

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中提取的企业名录,选择其行业代码为4610(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镇区和农村集中供水单位作为其初始名录,信息应包括供水企业名称、单位代码、所在地址等。

1)确定调查对象

对初始名录进行补充和核实,并按供水范围划分其供水类型。

(1)所有从“全国城市供水信息系统”和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获取的城市(含县城)公共供水企业,全部作为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有。

(2)农村集中供水单位中列入城镇类型的公共供水单位,全部作为公共供水企业的用水大户。

(3)农村集中供水单位中列入农村类型的公共供水单位,需根据其日供水规模(1000吨及以上)和供水范围内的用水人口(1万人及以上)则作为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否则不作为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不需进行调查)。

2)形成调查对象名录

确定后的公共供水企业用水大户形成最终的公共供水企业调查对象名录表。

另外光盘中还有:“新疆水库名录”和“新疆万亩以上灌区名录”。这两个名录,可供各县市参考,结合自己掌握的情况,完善后形成其它社会经济用水的名录。

附:工业行业大类名称及代码

建筑业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划分

另,从各县反馈的情况看,有部分县里的5万吨以上企事业单位是学校和清真寺,这类单位均为第三产业类,按其它第三产业名录处理就行了。

新疆水利普查办公室

2011年1月5日

全国水利普查工业用水台账表

全国水利普查China Census for Water 工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 取用水量台账表 2011年 表号: T 3 0 2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 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1号 有效期至:2 0 1 2 年 8 月 1.县区名称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市、州、盟) 县(区、市、旗) 2.行政区划代码 (普查机构填写) □□□□□□ 3.单位名称 4.编码(普查机构填写)□□□□□□□□□□□□ 月份5.自来水 利用量 (万m3) 6.直接利用水库 水量(万m3) 7.直接利用河流 湖泊水量(万m3) 8.直接利用地下 水量(万m3)9.利用周 边单位的 水量 (万m3) 10.再生 水利 用量 (万m3) 11.海水 淡化利 用量 (万m3) 12.雨水 集蓄 利用量 (万m3) 13.海水 直接 利用量 (万m3) 14.合计(万m3) 备注 6.1 取水量 6.2 用水量 7.1 取水量 7.2 用水量 8.1 取水量 8.2 用水量 14.1 取水量 14.2 用水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计 填表人:联系电话:复核人:(填表单位公章)注:建筑业与第三产业企事业单位调查对象不需填写“6.1”、“7.1”、“8.1”和“14.1”项。

T302表工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取用水量台账表填表说明 所有工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类调查对象(包括用水大户和典型用水户)都要建立台账表。本表填报单位为企事业单位,普查员要对表格内容进行相应的指导。企事业单位在填写每月台账时要根据记录的实际用水量如实填写。有水表计量的企业要求逐月读数进行台账记录,无水表记录的企业要记录取水时间、流量、耗电量或耗油量等辅助数据来估算月水量并计入台账中。 【1.县区名称】要求填写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 【2.行政区代码】由普查机构填写县级行政区划的代码。 【3.单位名称】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按工商部门登记或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更名的单位要求填写现用名,同时用括号注明曾用名。 【4.编码】普查机构填写,与调查对象名录表编码相同。 【5.自来水利用量】指工业企业通过城镇自来水管网购自公共供水企业的自来水水量。取水量与用水量相等。保留4位小数。 【6.直接利用水库水量】指直接从水库引提的全年水量。要求填写取水量和用水量,取水量是指取水口计量的水量,包括输水损失;用水量是指进入企业的水量,不包括输水损失。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类调查对象仅填用水量(6.2项)。保留4位小数。 【7.直接利用河流湖泊水量】指直接从河流、湖泊引提的全年水量。要求填写取水量和用水量,取水量是指取水口计量的水量,包括输水损失;用水量是指进入企业的水量,不包括输水损失。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类调查对象仅填用水量(7.2项)。保留4位小数。 【8.直接利用地下水量】指工业企业通过自备井直接抽取的地下水水量。要求填写取水量和用水量,取水量是指取水口计量的水量,包括输水损失;用水量是指进入企业的水量,不包括输水损失。如果自备井距离企业较近,可认为取水量和用水量相等。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类调查对象仅填用水量(8.2项)。保留4位小数。 【9.利用周边单位的水量】指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利用周边其他单位提供的水量,如接受电厂供应的热水。保留4位小数。 【10.再生水利用量】由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直接供给的经过处理后的水量。保留4位小数。 【11.海水淡化利用量】指企业利用海水淡化的水量。保留4位小数。 【12.雨水集蓄利用量】指企业利用雨水集蓄的水量。保留4位小数。 【13.海水直接利用量】指企业直接利用未经淡化处理的海水量。保留整数。 【14.水量合计】水量合计=自来水利用量+直接利用水库水量+直接利用河流湖泊水量+直接利用地下水量+利用周边单位的水量+再生水利用量+海水淡化利用量+雨水集蓄利用量(不包括海水直接利用量)。注:14.1=5+6.1+7.1+8.1+9+10+11+12;14.2=5+6.2+7.2+8.2+9+10+11+12;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类调查对象仅填用水量(14.2项)。保留4位小数。若有表中未列出的水源类型可计入表中相近水源类别中,并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表及说明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表及说明河湖基本情况普查 普查表目录

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河流普查表 表号: P101表 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 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号:国统制[20__] __号 有效期至:20__年__月__日 填表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

P101表河流普查表填表说明 河流普查表(P101表)以河流为单位填报,即每条河流一张表,根据河流对象清查、特征清查结果填报。 【1.河流名称及编码】 【1.1河流名称】填报河流的名称。 【1.2河流编码】填报河流的编码。 【2.与上一级河流关系】 【2.1河流级别】填报河流的级别。入海(湖)干流为0级,1级支流为1级,以此类推。平原水网区部分河道、区间流域等不能确定级别的河流填报“-1”。 【2.2上一级河流代码】填报上一级河流的编码,无上一级河流时填-1。 【2.3岸别】本级河流位于上一级河流的左岸或右岸,分别用1和2表示,无法确定左右岸时填0。 【3.河流长度河流域面积】 【3.1河流长度】填报河流长度,单位为km,大于10km,记至1km,小于10km,记至0.1km。 【3.2流域面积】填报河流流域面积,单位为km2,平原水网区河流无法确定流域面积时填“-1”,大于或等于100km2,记至1km2;小于100km2,记至0.1km2;小于10km2,记至0.01km2。 【4.跨界类型】填报流域的跨界类型。本次普查分跨国并跨省、跨国、跨省、跨县以及县界内五类,分别用1、2、3、4、5表示 【5.河流类型】河流类型分自然流域河流、区间流域河流和平原水网区河流,分别用1、2、3表示。 【6.流经】填写河流流经的地区,按从上游到下游顺序填写。其中,跨国河流填外国国名、我国省名和县名,如“××国,××省××县”;跨省河流填省名和县名,如“××省××县,××省××县”;跨县河流填县名,如“××县,××县”;县界内河流填县名,如“××县”。由河湖组填写。 【7.河源】 【7.1经度】填报河源点的经度,按度分秒的格式填报,记至0.1秒。河源点的确定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汇总表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汇总表河湖基本情况普查 汇总表目录

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河流汇总表 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号:国统制[20__] __号 有效期至:20__年__月__日 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 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

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水文站和水位站情况汇总表 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 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号:国统制[20__] __号 有效期至:20__年__月__日 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 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

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实测和调查最大洪水情况汇总表 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 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号:国统制[20__] __号 有效期至:20__年__月__日 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 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

全国水利普查National Census For Water 湖泊汇总表 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 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号:国统制[20__] __号 有效期至:20__年__月__日 复核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审查人员:联系电话: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

全国水利普查 表

全国水利普 查 China Census for Water 工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 取用水量台账表 2011年 表号: T 3 0 2 表 制定机关:水利 部 国务院水利 普查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 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1号 有效期至:2 0 1 2 年 8 月 (填表单位公章) 注:建筑业与第三产业企事业单位调查对象不需填写“6.1”、“7.1”、“8.1”和“14.1”项。 全国水利 普查China Census for Water 工业企业 调查对象名录表 2011年 表号:Q 3 0 5 表 制定机关:水利 部 国务院水利普 查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 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1号 有效期至:2 0 1 2 年月日; 导员:日期:2011年月日 全国水利普查China Census for Water 工业企业 用水调查表 2011年 表号: P 3 0 6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 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1号 有效期至:2 0 1 2 年 8 月 1.1

201 年月日 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日期:201 年月日 普查员:张晨联系电话:3231258 日期:201 年月日 (填表单位公章)

各煤矿严格按照要求填写,每张表格必须加盖公章,5月1日前上报1-4月用水量情况,12月底上报全年用水情况 Q305表工业企业调查对象名录表填表说明 工业企业调查对象名录此表由县级普查机构组织填写。 【1.区县名称】填写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和县(市、区、旗)的名称。 【2 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县级行政区的代码。 【3.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按工商部门登记或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法人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更名的单位要求填写现用名,同时用括号注明曾用名。 【4.编码】无需填写,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5.所在地址】指工业企业生产场所实际所在地的详细地址。要求填写单位所在的乡(镇)以及具体街(村)的名称和详细的门牌号码。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按本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写。 【6.行业类别】行业类别由企业单位根据其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性质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进行填写。 【7.行业大类代码】行业类别对应的2位大类代码填写。 【8.用水量级别】用水量级别是指从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中获取的企业用水规模。“用水量级别”用“1,2,3,4,5,6”表示,其中1:用水量≥100万立方米;2:50万立方米≤用水量<100万立方米;3:15万立方米≤用水量<50万立方米;4:10万立方米≤用水量<15万立方米;5:5万立方米≤用水量<10万立方米;6:用水量<5万立方米。 【9.年用水量】填写本企业单位最近一年的用水量,此项不是必填项。保留4位小数。 【10.年总产值】填写本企业单位最近一年的总产值,此项不是必填项。保留4位小数。 【11.联系人】企业联系人姓名。 【12.联系电话】企业联系人电话。 T302表工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取用水量台账表填表说明 所有工业、建筑业与第三产业类调查对象(包括用水大户和典型用水户)都要建立台账表。本表填报单位为企事业单位,普查员要对表格内容进行相应的指导。企事业单位在填写每月台账时要根据记录的实际用水量如实填写。有水表计量的企业要求逐月读数进行台账记录,无水表记录的企业要记录取水时间、流量、耗电量或耗油量等辅助数据来估算月水量并计入台账中。 【1.县区名称】要求填写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 【2.行政区代码】由普查机构填写县级行政区划的代码。

第二次水利普查

(三)普查表样式及填表说明 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共有3张普查表,目录见表9-3,各普查表样式及填表说明附后。 表9-3 普查表目录

全国水利普查China Census for Water 规模以上机电井普查表 2011年 表号:P801表 制表机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 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文号:国统制[201 ] 号 有效期至:201 年月日

注:本表中所有选择均为单项选择。 □□□□ 油量、开泵时数)(万 法、堰槽法等) kW m L m/ L 填表人:联系电话:日期:201 年月日(填表单位公章)复核人:联系电话:日期:201 年月日 审查人:日期:201 年月日

P801表规模以上机电井普查表填表说明 1、普查对象及范围 1)、机电井是指以电动机、柴油机等动力机械带动水泵抽取地下水的水井,分为以下两类:①灌溉农田(含水田、水浇地和菜田)、林果地、草场以及为鱼塘补水的灌溉机电井;②向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的供水机电井,如自来水供水企业的水源井、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井、单位自备井及居民家用水井等。 2)、规模以上机电井包括井口井管内径大于或等于200mm的灌溉机电井、日取水量大于或等于20m3的供水机电井。 日取水量大于或等于20m3的供水机电井一般多为自来水供水企业的水源井、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井以及单位自备井。供水机电井的日取水规模一般可根据取水许可证、设计文件等确定;如无上述资料,可根据近5年(2006~2010年)的实际最大日取水量确定。 3)、凡未报废的规模以上机电井,无论其是否为规模以上(日取水量大于或等于0.5万m3)地下水水源地的机电井,均需逐井填表,即一井一普查表。 4)、本次普查规定:①傍河取水井、有供水任务的自流井在普查之列;②排水井(如矿区疏排水井、工程降水井等)、专用回灌井、专用观测井、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水井、地下水截潜流工程(包括坎儿井、截流坝等)、非凿井形式的泉水利用工程不在普查之列;③辐射井的井数以其集水井的井数统计。 5)、除特别说明外,本次普查中的地下水均含矿泉水和地热水。 2、填表要求 1)、普查表必须用钢笔或签字笔(中性笔)填写。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填写代码时,每个方格中只填一位代码数字;填写数据时,应按规定保留位数;选择时,应在备选项前的“□”内打“√”。 2)、普查表一般由机电井管理单位填报;没有管理单位的机电井,其普查表一般由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填报或由普查员直接填报。 填表人一般为机电井管理单位的填表人员或村(嘎查)级普查人员或普查员。 复核人一般为普查员;由普查员直接填报的普查表,复核人为普查指导员或其他普查员。 审查人一般为普查指导员;由普查指导员复核的普查表,审查人为其他普查指导员。 普查表需加盖机电井管理单位的公章或村(嘎查)或居民委员会的公章,但由普查员直接填写的普查表或由个人管理的机电井的普查表无需加盖公章。 3)、普查表由机电井管理单位或村(嘎查)或居民委员会或普查员报机电井所在地的旗县级普查机构。 3、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1.名称、编码、详细位置及地理坐标】填写机电井的名称、编码、详细位置及地理坐标。同一机电井的名称、编码应与Q801表一致,详细位置应相协调。

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综合措施普查表

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表 全国水利普查ChinaCensusforWater 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表 表号:P506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 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记录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181号 有效期至:8月 填表人:联系电话:日期:201 年月日(填表单位公章)复核人:联系电话:日期:201 年月日 审查人:日期:201 年月日

P506表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表填表阐明 一、填表规定 1、本表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填写,不填。 2、表中各项指标旳数量是指底旳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旳现状数量,其数值应按表中规定旳单位填写。数据为零时填写“0”,不得空缺。除淤地坝数量、小型蓄水保土工程数量保存整数外,其他各项措施均保存1位小数。 3、此表按水土保持措施所在旳大江大河流域分栏填写,即填写流域名称及相应旳措施数量,波及几种流域填写几列数据,数据不得反复和漏掉,各流域数据不得串行。大江大河流域是指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七大流域及其她区域(七大流域以外旳区域)。如某县有梯田250hm2,其中150hm2分布在长江流域、50hm2分布在黄河流域、50hm2分布在淮河流域,则在表中“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分大江大河流域填写)”中填写“长江”、“黄河”、“淮河”,梯田面积相应填写150、50、50。 4、基本农田、水土保持林、经济林、种草、封禁治理等各项措施面积不能反复填写。如:在水土保持林或种草记录过旳面积,不能在封禁治理中反复填写;在基本农田上种植经济林旳,记录为基本农田。 5、填表人、复核人、审查人需在表下方相应位置签名,填写时间,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指标解释及填表阐明 【1.行政区名称及代码】填写普查所在旳行政区划名称和全国统一规定旳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乡镇不填) 【2.基本农田】指人工修建旳能抵御一般旱、涝等自然灾害,保持高产稳产旳农作土地,涉及梯田、坝地和其她基本农田等3类。 【2.1梯田】指在坡面上沿等高线修建旳田面水平平整,纵断面呈台阶状旳田块,按其断面形式可分为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在国内南方,旱作梯田称梯地或梯土,种植水稻旳称梯田,条田也算梯田,均属于记录范畴。面积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年十二月 目录 一、总则 ................................................. 2 二、总体要 求 ............................................. 2 三、主要任务和职责分 工 ................................... 3 (一)数据处理主要任 务 .................................................................. 3 (二)数据处理职责分 工 .................................................................. 4 (三)数据处理人员岗位设 �Z .......................................................... 7 四、基础资料收集与工作图册编制 ........................... 9 (一)基础资料收集与整 理 .............................................................. 9 (二)水利普查区划和流域分区 . (10) (三)工作图册编制与分 发 ............................................................ 11 五、专用软件开发部署和环境准备 .......................... 12 (一)专用软件开发与部 署 ............................................................ 12 (二)数据处理环境建设 ................................................................ 13 六、清查数据处理流程与要求 .............................. 14 (一)县级清查数据处理流程与要求 ............................................ 14 (二)地级及以上清查数据处理流程与要求 ................................ 16 七、普查数据处理流程与要求 .............................. 17 (一)县级普查数据处理流程与要求 ............................................ 17 (二)地级及以上普查数据处理流程与要求 ................................ 20 八、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流程及要求 ...................... 23 九、特殊普查区域的数据处 理 .............................. 23 (一)军队管辖区域的普查数据处 理 ............................................ 23 (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普查数据处理 .................................... 23 (三)其它特殊区域的普查数据处理 ............................................ 24 十、进度安 排 ............................................ 24 (一)县级数据处理进度安

水利普查档案类目表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水利普查档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普查工作档案管理规定》和《水利档案工作规定》,结合水利普查工作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利普查档案是指全国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在水利普查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与载体的历史记录。水利普查档案属于水利科技档案范畴,是水利普查的重要成果,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应依据国家档案法规和本办法要求,建立健全水利普查档案工作制度,认真履行档案工作的责任与义务,确保水利普查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有效利用。 第四条水利普查档案工作由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领导,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级水利普查机构的档案工作应接受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对水利普查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普查档案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和有关业务制度的完善,主动提供档案业务指导与技术支持,积极协助水利普查机构搞好职责范围内普查档案的专项

验收工作。 第五条各级水利普查机构是水利普查档案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水利普查工作计划和管理工作程序,实行同步管理;配备档案工作人员,统筹安排经费,为水利普查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第六条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对普查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文件材料,要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与归档,并在普查工作完成时,向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档案部门移交。县级以下水利普查工作机构形成的需归档文件材料,应在完成收集、整理工作后,及时向县级水利普查机构归档。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将应归档文件材料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第七条水利普查档案应真实、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水利普查工作的过程与结果。主要包括普查管理类文件材料和河湖、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水土保持、行业能力建设、灌区、地下水取水井等内容的普查材料,具体应归档文件材料的范围与保管期限见附件(《水利普查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各级普查机构可结合工作实际,对应归档文件材料进行必要的补充,并标明保管期限。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台账建设用表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台账建设用表 浙江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四月

目录 一、调查对象名录表及填表说明 (1) (一)调查对象名录表目录 (1) (二)调查对象名录表及填表说明 (1) 二、台账表及填表说明 (11) (一)台账表目录 (11) (二)台账表及填表说明 (11) 三、辅助台账表 (18) (一)辅助台账表目录 (18) (二)辅助台账表及填表说明 (18)

一、调查对象名录表及填表说明(一)调查对象名录表目录 (二)调查对象名录表及填表说明 1

全国水利普查China Census for Water 灌区调查对象名录表 2011年 表号:Q 3 0 2 表 制定机关:水利部 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 [2010]181号 有效期至:2 0 1 2 年 8 月 普查员:联系电话:日期:年月日;普查指导员:日期:年月日 2

Q302表灌区调查对象名录表填表说明 灌区调查对象名录表由县级普查机构组织填写。 【1.区县名称】填写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和县(市、区、旗)的名称。 【2.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县级行政区的代码。 【3.灌区名称】按照灌区日常运行管理的现行名称填写。跨县灌区按照两部分组成填写,第一部分填写整个灌区的名称,第二部分填写该县名称。如海南省临高县在松涛灌区部分的名称填写为“松涛灌区—临高县”。 本次以村为单元临时划分形成的灌区则以所在的乡镇、村组名称作为灌区名称。 【4.编码】无需填写,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5.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灌区现有水源、工程等条件下,一般年份可进行正常灌溉的面积,包括耕地灌溉面积和非耕地灌溉面积。选取2008~2010年三年间最大的实际灌溉/补水面积。 【6.用水类型】用水类型分为耕地灌溉、非耕地灌溉(包括林果、牧草、渔塘用水)和非农业用水(包括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环境用水)。根据灌区内用水类型,在相应用水类型前打“√”,可多选。 【7.水源类型】按水源类型,在相应选项前打“√”,可多选。 【8.是否跨县】按灌区是否跨县,在相应选项前打“√”,单项选择。 【9.灌区管理单位名称】对灌区进行日常运行管理的现行管理单位名称,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更名的单位,要求现用名。 【10.主管部门】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乡级、村级及其他级别。如为其他级别应该填写该管理级别名称。 【11.联系人】灌区管理单位指定的联系人姓名。 【12.联系电话】填写联系人常用的电话。 3

辽宁省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水量计算

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量计算与平衡分析流程 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3月

目录 一、总体思路 (1) 二、经济社会指标获取 (2) 三、用水指标典型计算值确定 (5) 四、推算采用值确定 (6) 五、供水量汇总计算(H312表) (7) 六、计算单元分项净用水量计算 (11) (一)灌溉用水 (11) (二)居民生活用水(H302表) (16) (三)畜禽用水(H304表) (17) (四)工业用水(H305表) (20) (五)建筑业用水(H306表) (21) (六)第三产业用水(H307表) (21) (七)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H308表) (22) 七、经济社会净用水量汇总(H309表) (28) 八、经济社会用水输水损失水量计算(H310表) (28) 九、经济社会毛用水量计算(H311表) (35) 十、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汇总(H313表) (35) 十一、供用水量平衡分析 (35) 十二、分行业用水指标确定(H314表) (36)

辽宁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水量计算与平衡分析流程 为切实做好全省各县(区)用水量计算及平衡分析工作,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成果汇总技术规定》,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制定水量计算与平衡分析流程,以2011年水利普查资料、经济数据,开展水量计算及平衡分析工作。 一、总体思路 1.先从行政区着手计算,再计算水资源三级区水量。 从县级统计部门或统计年鉴中获取全县经济社会指标,主要包括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畜禽数量,实际灌溉面积采用灌区专项普查或水利部门的成果。根据情况把这些指标分到水资源分区中。 2.通过河湖取水口、地下水井等普查成果,汇总出供水量成果,与其他相关成果(包括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公报等)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汇总成果的合理性。 3.通过调查成果获得典型计算值,与辽宁省用水定额标准以及以往相关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后,确定用水指标推算采用值。 4.根据用水调查表汇总成果、已确定的用水指标推算采用值、以及计算单元经济社会指标,分行业推算全口径净用水量。净用水量加上农业灌溉、城镇居民、工业、第三产业、河湖补水输水损失量,即为区域毛用水量。 5.对汇总的供水量与毛用水量进行平衡分析,如果两者不相等,要查找原因,调整用水量推算采用值,使供水量与用水量相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