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期末复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82.44 KB
- 文档页数:21
11焊公差期末复习题一、填空(共60空)1、零件装配后,其结合处形成包容与包容的关系,凡统称为孔,统称为轴。
2、以加工形成的结果区分孔和轴,在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大变小的为,尺寸由小变大的为。
3、尺寸由和两部分组成,如30mm。
4、零件上实际存在的,通过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称为。
5、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分别是和。
它们是以为基数来确定的。
6、零件的尺寸合格时,其实际尺寸应在和之间。
7、尺寸偏差可分为和两种,而又有偏差和偏差之分。
8、孔的上偏差用表示,孔的下偏差用表示;轴的上偏差用表示,轴的下偏差用表示。
9、当最大极限尺寸等基本尺寸时,其偏差等于零;当零件的实际尺寸等于其基本尺寸时,其偏差等于零。
10、零件的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实际偏差,当实际偏差在和之间时,尺寸为合格。
11、在公差带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称为。
在此线以上的偏差为,在此线以下的偏差为。
12、相同的,相互配合的孔和轴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13、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时是间隙,为时是过盈。
14、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配合可分为、和三类。
15、代表过渡配合松紧程度的特征值是和。
16、当EI—es≥0时,此配合必为配合,当ES—ei≤0时,此配合必为配合.。
17、配合公差是允许或的变动量,它等于组成配合的和之和,配合公差越大,则此配合后的程度越大,配合的精度越。
18、配合精度的高低是由配合的和的精度决定的。
19、标准公差数值与两个因素有关,它们是和。
20、标准设置了个标准公差等级,其中级精度最高,级精度最低。
21、同一公差等级对所有基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精确程度,但却有的公差数值。
22、选择公差等级时要综合考虑和两方面的因素,总的原则是:在满足的条件下,尽量选取的公差等级。
二、判断(共30题)1、凡内表面皆为孔,凡外表面皆为轴。
()2、孔、轴是指圆柱的内、外表面及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被包容面。
()3、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该尺寸必然合格。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题1分,共25分〕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4.图样标注φ200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0.021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6.某孔要求尺寸为φ20-0.046-0.067格。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9.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10.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6.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7.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
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19.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20.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21.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22.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理想边界尺寸。
对一批零件来说,若已知给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则可以分析计算出作用尺寸。
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公差标准是对 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 +0.019 mm ,下偏差为 -0.019 mm 。
3.由于径向全跳动误差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 径向全跳动误差 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 相同 ,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固定的 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浮动的 。
5.φ30 +0.021 0mm 的孔与φ30-0.007 -0.020mm 的轴配合,属于 基孔 制 间隙 配合。
6.φ50mm 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0.05 。
7.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 最大极限尺寸 。
8.孔、轴的ES <ei 的配合属于过盈 配合,EI >es 的配合属于 间隙 配合。
9.某轴尺寸为Φ10-0.018 -0.028 mm ,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在被测要素为 最小实体状态 时给定的。
当轴实际尺寸为 Φ9.972 mm 是,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 0.02 mm 。
10.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 ,配合公差为40μm ,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 过渡 配合。
11.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
12.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 基孔制 原因是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困难,所用刀具量具尺寸规格也多,成本大。
13.配合公差是指 允许间隙或 过盈的变动量 ,它表示 配合精度 的高低。
14.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 Re 、 Ry 、 Rz 三项。
15. ┻Φ0.1○L A 含义是 给定方向上元素相对基准元素A 的垂直度公差是 Φ0.1,且遵循最小实体要求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专业: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所谓互换性,就是_______的零部件,在装配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装配到机器或仪器上,并满足___________的特性。
2)按互换的程度不同,互换分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齿轮、螺栓的互换属_______,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互换属_____________。
3)极限偏差是___________减___________所得的代数差,其中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_________。
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________。
4)配合是指__________相同的孔和轴的________之间的关系,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_______配合; 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_______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________配合。
5)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极限尺寸,当孔、轴以最大实尺寸相配时,配合最_____。
6)公差带的位置由___________决定,公差带的大小由__________决定。
7)标准对孔和轴各设置了_____个基本偏差,对于轴a--h的基本偏差为____偏差,与基准孔构成_____配合,k--zc的基本偏差为_____偏差,与基准孔构成_____配合。
8)给出形状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_____要素,用于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称_______要素。
9)若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瑑的尺寸线______,若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框格箭头指引线应与该要瑑的尺寸线_______。
10)评定形位误差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
11)测量表面粗糙度时,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和减弱________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总复习题一、判断题1.公差等级的选用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
(√)2.φ30JS6与φ50JS7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3.∮30G6与∮50G7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4.在装配图上标注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时,只标轴颈的公差代号。
(√)5.图样标注φ20 0 -0.021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6.R z参数对某些表面上不允许出现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的表面质量有实用意义。
(√)7.评定表面轮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长度称取样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评定长度。
(×)8.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9.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从材料的外面或里面指向被注表面。
(×)10.测表面粗糙度时,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 ×)11.螺纹的精度分为精密、中等、粗糙三个级别。
( √ )12.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大径。
( √ )13、齿轮副的接触斑点是评定齿轮副载荷分布均匀性的综合指标。
( √ )14、在过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带都处于轴的公差带的下方。
( × )15.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是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误差指标。
( × )16、齿向误差ΔFβ1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18.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19. 光滑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20.规定位置要素Z是为了保证塞规有一定使用寿命。
(×)21.一般来说,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越小。
(×)22.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是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不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一、填空题(1)零部件具有互换性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装配前,装配时,装配后。
(2)在生产中采用的分组装配法,是在设计阶段就确定了的,它属于互换。
(3)为了控制加工误差,在设计时需要规定,在制造时需要进行。
(4)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5)R5 系列中10~100 的优先数是10、、、、63、100。
(6)优先数系R10 系列中在1~10 的进段中包含个优先数。
它们分别为,,,,,,,,,,二、判断题(1)对大批量生产的同规格零件要求有互换性,单件生产则不必遵循互换性原则。
()(2)遵循互换性原则将使设计工作简化,生产效率提高,制造成本降低,使用维修方便。
()(3)标准化是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并达到统一的过程,因而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核心。
()三、简答题1、互换性的意义及作用2、什么是标准、标准化按标准颁发的级别分,我国有哪几种3、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什么区别各应用于什么场合一、填空题1、不需要挑选、不调整或修配、满足使用要求2、不完全3、公差、检测4、标准化5、16、25、40、6、11、二、判断题×√√三、简答题1、答:设计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标准部件,大大简化了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了设计周期,加速产品更新。
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产品的多样化。
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便于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
装配过程:提高装配质量,缩短装配周期。
使用维修方面:缩短机器的维护时间,节约修护费用,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2、答:标准(Standard):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按标准颁发的级别分,我国的技术标准有四个层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公差与技术测量复习题一、判断题1.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统一规定。
()2.优先数系是自然数系。
()3.滚动轴承相配件轴颈应采用基孔制。
()4.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六级,即1、2、…、6级。
()5.平键键宽的尺寸相当于孔、轴配合中孔的尺寸。
()6.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其指引线要远离尺寸线。
()7.同轴度的公差值前面必须加“φ”。
()8.在装配图上,滚动轴承只标相配件公差带代号。
()9.平面度的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公差框格为两个。
()10.直线度的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无基准。
()11.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关联要素。
()12.矩形花键联结的作用是实现两个回转零件的切向定位。
()13.表面粗糙度的取样长度是任意的。
()14.量块按检测精度分为为六等,即1、2、…、6。
()15.滚动轴承内圈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
()16.表面粗糙度是评价波距小于1mm的形状误差。
()17.内螺纹的尺寸偏差采用正偏差。
()18.齿形偏差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
()19.齿轮齿距累积偏差是评价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指标。
()20.圆柱度的公差值前面能加“φ”。
()21.平键联结的配合尺寸分为三类,即较松联结、一般联结和较紧联结。
()22.GB/T1144规定矩形花键联结采用大径定心。
23.公差标准适用任何场合。
()24.机器装配的尺寸链是封闭的。
()25.间隙配合的平均配合公差为间隙。
()26.尺寸链中的每个尺寸称为环。
()27.没标公差要求的尺寸,没有公差要求。
()28.内圈与轴颈一起转动时,滚动轴承与轴颈配合应采用过盈配合。
()29.广义互换性是指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便能够在同规格范围内相互替换的特性。
()30.优先数系的各项数值具有独立性。
()31.量块是精密测量中的标准器,其实际长度等于标称长度。
()32.量规检验不能得到工件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值。
()33.计量器具的分度值越大,则计量器具的精度就越高。
()34.一般说来,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越小,则计量器具的精度就越高。
机械精度设计复习大纲2011年第一章绪论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什么?2.什么是标准化?3.什么是标准?标准是不是法则条文?4.什么是公差?5.什么是检测?6.为什么产品的数值要规定统一的数系进行协调?7.优先数系是什么数系?优先数系的公比是什么?8.量块按什么进行分等?又按什么进行分级?组成公称尺寸时,其块数最多为几块?9.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的方法属于哪种检测方法?10.用比较仪测量的方法属于哪种检测方法?11.用卡尺测量的方法属于哪种检测方法?12.R10/3数列是什么数列?13.测量过程的四要素是什么?14.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种?第二章尺寸公差1.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有哪些要求?用什么符号表示?2.轴的基本尺寸一定时,所有公差等级的基本偏差是否相同?公差数值是否相同?公差值是否为标准值?3.平键键宽的尺寸相当于孔、轴配合中的什么尺寸?是否为配合尺寸?4.间隙配合的平均配合偏差为什么?是正值还是负值?5.没标公差要求的尺寸是否有公差要求?如果有的话,极限偏差有什么特点?6.过盈配合的平均配合偏差为什么?是正值还是负值?7.利用同一种加工方法,加工Φ50H6孔和Φ100H6孔,问那个加工难?8.φ20f6、φ20f7和φ20f8的相同偏差是什么?9.某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51μm,孔的上偏差为+39μm,轴的上偏差为+12μm,配合公差为63μm,则孔公差为多少?10.比较孔或轴的加工难易程度的高低是根据是什么?11.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是否相同?12.某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54μm,孔的上偏差为+21μm,孔的公差为21μm,轴的上偏差为-20μm,则配合公差为多少?13.某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50μm,孔的上偏差为+25μm,孔的公差为25μm,轴的上偏差为-9μm,则配合公差为多少?14.过渡配合的平均配合偏差为什么?15.轴的基本尺寸一定,所有公差等级的基本偏差是否相同?16.基本偏差代号为J、K、M的孔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轴配合构成什么配合?17.某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30μm,孔的下偏差为-11μm,轴的下偏差为-16μm,轴的公差为16μm,则配合公差为多少?18.有四组孔或轴的尺寸公差带代号为r7与r8、c8与c9、U7与U8、A8与A9的基本尺寸皆为φ100,问基本偏差数值不同的一组为哪个?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3μm,孔的下偏差为-18μm,轴的下偏差为19.-7μm,轴的公差为16μm,则配合公差为多少?20.机械零件的加工图纸中有哪些标注要求?21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什么字母表示?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什么字母表示?其中从什么代号至什么代号的基本偏差用于间隙配合?22.构成尺寸公差带的两个要素是什么?两者都由什么决定?23.GB/T1800规定标准尺寸公差等级分为几级?其中哪级最高?哪级最低?机械行业常用等级为哪几级?24.GB/T1800规定孔、轴的基本偏差各有多少种?其中轴的代号a至h基本偏差为哪个偏差?从j至zc基本偏差为哪个偏差?孔的代号A至H基本偏差为为哪个偏差?从J至ZC基本偏差为为哪个偏差?第三章形位公差1.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连线与粗短横线如何标注?2.圆度的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还是中心要素?公差值前能不能加“φ”?其被测要素的几何形状有什么特点?圆度的特征符号是什么?3.同轴度的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还是中心要素?公差值前能不能加“φ”?其被测要素的几何形状有什么特点?同轴度的特征符号是什么?4.包容要求适用于单一要素还是关联要素?采用什么边界?如何标注?5.零形位公差要求适用于单一要素还是关联要素?采用什么边界?如何标注?6.平面度的被测要素为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还是单一要素?公差值前能不能加“φ”?其被测要素的几何形状有什么特点?平面度的特征符号是什么?7.最大实体要求的被测要素是什么?采用什么边界?如何标注?8.跳动公差的被测要素为什么要素?基准要素为什么要素?公差值前能不能加“φ”?其被测要素的几何形状有什么特点?跳动公差的特征符号是什么?9.被测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与它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相比公差值的特点是什么?10.根据设计要求不同,同一形位公差要求的公差带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其公差项目为什么?11.径向圆跳动的公差带形状为什么?12.今测得一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4mm,则它对其基准平面的垂直度误差有什么特点?13.四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圆度和圆跳动、平面度和同轴度、同轴度和圆跳动、圆度和同轴度的公差带形状相同的一组为哪个?14.什么是孔的最小实体尺寸?如何标记?15.什么是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如何标记?16.什么是轴的最小实体尺寸?如何标记?17.什么是轴的最大实体尺寸?如何标记?18.什么是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如何标记?19.什么是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如何标记?20.什么是孔的体外作用尺寸?如何标记?21.什么是轴的体外作用尺寸?如何标记?22.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时,连线要与尺寸线有什么要求?23.端面圆跳动公差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什么误差?24.下列四个形位公差项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同轴度中公差带可以有不同形状的项目为哪个?25.被测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与它相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的关系应是什么?26.定位公差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什么误差?27.按同一图纸加工一批孔,它们的最大实体尺寸是否相同?28.定向公差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什么误差?29.按同一图纸加工一批孔,它们的最小实体尺寸是否相同?30.平面度的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公差框格为几个?31.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时,连线要与尺寸线有何要求?32.圆跳动的公差值前面是否能加“φ”?33.今实测一段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移为5μm ,最小偏移量为3μm ,则该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多少?34.一孔的标注为φ40025.0002.0++,请确定该孔的最大和最小实体尺寸分别是代表什么含义?3536.定位公差特征项目分为哪三种?如何标注?37.定向公差特征项目分为哪三种?如何标注?38.单一要素的形状公差特征项目有哪四项?如何标注?39.全跳动公差按检测方向分为哪两种?如何标注?试述全跳动的定义?40. 一轴的图纸标注为φ4016.041.0-- ,试问该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是多少?最小实体尺寸是多少?边界的名称叫什么?边界的尺寸是多少?41.大批量加工带孔、轴的零件时应采用何种量具进行测量?测孔的量规叫什么?测轴的量规叫什么?量规的设计原则是什么?42.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尺寸为被测零件的什么尺寸?43.光滑极限量规的通规是用来控制被测零件的的什么尺寸?9.解释代号10.表面粗糙度评价的波距范围是多少的形状误差?是机械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精度还是宏观几何精度?11.表面粗糙度的取样长度是如何规定的?12.在生产实际当中用的最多的表面粗糙度符号是什么?13.实测一表面实际轮廓上的最大轮廓峰顶至基准线的距离为9μm,最小谷低至基准线的距离为5μm,则轮廓的最大高度值为多少?第五章滚动轴承公差1.在装配图上,滚动轴承标注有什么要求?轴承的代号放在什么位置?2.滚动轴承内圈的基本偏差是怎样规定的?3.滚动轴承相配件壳孔有多少个尺寸公差带代号?设计时有什么要求?4.滚动轴承相配件轴颈有多少个尺寸公差带代号?设计时有什么要求?5.深沟球轴承内圈承受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径向负荷,在设计时采用较紧配合,这决定于该内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状态什么?6.滚动轴承内圈与公差代号为k6的轴颈配合形成的配合性质为什么?7.滚动轴承外圈与壳孔配合在装配图上标注什么?8.按GB/T307.1的规定,深沟球轴承的公差等级分为哪几级?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配合在装配图上如何标注?10.试述滚动轴承相配件设计时形位公差有哪些要求?11.滚动轴承所受的当量动负荷的大小与配合的松紧有什么关系?12.深沟球轴承公差等级共分为几级,经常使用哪几级?13.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应采用配合制为什么?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采用配合制为什么?第六章螺纹公差1.影响螺纹互换性的偏差或误差有哪些?2.图样中螺纹标注为M20×2—5g6g—S, M20×2表示为什么?5g表示为什么?6g表示为什么?S表示为什么?3.内螺纹的尺寸偏差相当于孔、轴配合中谁的尺寸偏差?采用正偏差还是负偏差?螺纹公差设计的要求是什么?4.外螺纹的尺寸偏差相当于孔、轴配合中谁的尺寸偏差?采用正偏差还是负偏差?螺纹公差设计的要求是什么?5.一螺纹的标注为M10―4H5H,其中5H表示的是什么?6.一螺纹的标注为M12―7g6g,其中6g表示的是什么?7.判断螺纹加工的整体精度所用的中径表示的是什么?8.加工以后的螺纹其检测尺寸误差的中径表示的是什么?9.GB197规定对普通螺纹的旋合长度分为几组?如何表示?第七章圆柱齿轮公差1.齿轮精度分几级?哪几级?2.齿厚有几种评价方法?3.评价齿轮精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4.齿轮的基本使用要求是什么?5.为什么要规定齿轮啮合时的最小侧隙?用什么指标评价侧隙?该最小侧隙的大小与齿轮的精度等级是否有关?6. 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误差主要有哪些?用什么指标评价?7.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的误差主要有哪些?用什么指标评价?8.影响齿轮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误差主要有哪些?用什么指标评价?第八章键联结公差1.矩形花键的配合尺寸有几个?是什么?2.矩形内花键图样上的标注为6×28H7×34H10×7H11,则6表示为什么?28 H7表示为什么?34H10表示为什么?7H11表示为什么?3.矩形外花键图样上的标注为6×28f7×34a11×7d10,则6表示为什么?28f7表示为什么?34a11表示为什么?7d107表示为什么?4.试述矩形花键的形位公差要求有哪些?5.试说明装配图上标注8×5277f H ×581110a H ×101011d H 的含义? 6. 矩形花键联结形位公差有何要求? 花键副配合代号为8×3677h H ×401110a H ×7109h H ,试述代号中H7,h7,a11和h10的含义?7.平键联结的作用是什么?采用什么配合制?8.平键联结的配合尺寸是什么?是不是设计尺寸?是不是标准值?9.矩形花键的尺寸配合是什么?采用什么配合制?分为几种?10.平键联结的键长是不是配合尺寸?11.GB1144规定矩形花键联结的定心方式为什么?12.平键与键槽配合采用什么基准制配合?13.为保证内、外矩形花键小径定心表面的配合性质,小径的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应采用什么公差原则?。
2019-2020 年度第一学期《公差与配合与技术测量》期末复习题库(适:高级数模制1701班)一、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A、B、C、D填入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30分)1、属于推荐性标准,其代号为(B )A、GBB、GB/TC、 JBD、QB2、优先数系R5的公比约等于(A )A、1.6B、1.25C、1.12D、1.063、φ20f8、φ20e8、φ20H8三个公差带(A )A、公差等级相同B、上偏差相同C、下偏差相同D、公差等级不同4、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轴是(C )A、基孔制B、基孔制且下偏差为零C、基轴制D、基轴制且下偏差为零5、配合的松紧度取决于(C )A、基本尺寸B、形位公差C、基本偏差D、标准公差6、配合的精度度取决于(C )A、基本尺寸B、形位公差C、配合公差值D、尺寸公差值7、作用尺寸是(D )尺寸A、设计给定B、加工后形成 C.、测量得到的D、装配时产生的8、不符合实际的加工方法是(D )A、车的精度可能达到7~11级B、铣可能达到8~11级C、磨可能达到5~8级D、钻可能达到6~10级9、利用同一加工方法,加工φ50H7和φ50H6孔,应理解为( B )A、前者加工困难B、后者加工困难C、两者加工难易相当D、无法比较10、φ20H8中的基本偏差代号H是( B )A、基轴制B、基孔制C、对称偏差代号D、ES=011、φ20JS8是( D )零件尺寸公差代号。
A、轴B、基孔制C、基轴制D、孔12、基本偏差代号h表示( A )A、基轴制es=0B、基轴制ei=0C、基孔制ES=0D、基孔制EI=013、用游标卡尺测量孔的中心距,此测量方法称为( B )A、接触测量B、间接测量C、绝对测量D、比较测量14、在加工完毕了后对被测零件几何量进行测量,此方法称为( D )A、接触测量B、静态测量C、综合测量D、离线测量15、使螺旋测微器的测微螺杆与测砧相接触,发现微分筒的中线没有对齐,则表明存在( A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D、相对误差16、抽检一批零件,若测量结果分析后显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很小,假定已赐除粗大误差,则可认为这批零件( C )A、精密度高B、正确度高C、准确度高D、都不是17、在等精度精密测量中,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值是为了减少( B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D、绝对误差18、形状公差都( D )要求A、有基准B、有或无基准C、有单一基准D、无基准19、圆锥表面的圆度公差标注,框格引线箭头必须( C )A、垂直于圆锥面轮廓B、指向圆锥的素线C、垂直于圆锥的轴线D、与圆锥尺寸线对齐20、某槽的中心面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为0.1mm,则允许该槽的中心面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偏移量为( B )A、0.1mmB、0.05mmC、0.15mmD、0.2mm21、形位公差要求当有最大或最小实体要求时,形位公差值的验收按( D )验收。
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齿轮副的公差项目的有___。
1.齿向公差2.齿轮副切向综合公差3.接触斑点4.齿形公差2、花键的分度误差,一般用______公差来控制。
1.平行度2.位置度3.对称度4.同轴度3、平键联结中宽度尺寸b的不同配合是依靠改变______公差带的位置来获得。
1.轴槽和轮毂槽宽度2.键宽3.轴槽宽度4.轮毂槽宽度4、表面粗糙度的常用评定参数是_____。
1.Rz2.Ra3.Ry5、属于形状公差的有______。
1.平行度2.平面度3.同轴度4.倾斜度6、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当的有_____。
1.H8/u82.H6/g53.G6/h74.H5/a57、下述论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1.一批零件的实际尺寸最大为20.0lmm,最小为19.98mm,则可知该零件的上偏差是十0.01mm,下偏差是—0.02mm。
2.j~f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3.对零部件规定的公差值越小,则其配合公差也必定越小。
4.H7/h6与H9/h9配合的最小间隙相同,最大间隙不同。
8、对公差和偏差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实际偏差愈大,公差愈大2.上偏差愈大,公差愈大3.上、下偏差愈大,公差愈大4.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愈大,公差愈大9、互换性由_________来保证。
1.公差2.偏差3.配合4.基准制10、国家标准规定矩形花键用()定心。
1.小径2.大径3.键宽11、矩形花键的尺寸公差采用()。
1.基轴制2.基孔制3.非基准制12、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之间的关系。
1.基本偏差2.标准公差3.尺寸公差带4.形位公差带13、公差带h5、h6、h7的()相同。
1.公差等级2.基本偏差3.实际偏差4.基本尺寸14、基本偏差代号为p~zc 的轴与基准孔形成()配合。
1.间隙2.过渡3.过盈4.不能确定15、最大实体尺寸是()的统称。
1.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2.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3.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大极限尺寸4.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小极限尺寸16、属于位置公差的有()。
11焊公差期末复习题一、填空〔共60空〕1、零件装配后,其结合处形成包容与包容的关系,凡统称为孔, 统称为轴.2、以加工形成的结果区分孔和轴,在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大变小的为 ,尺寸由小变大的为.3、尺寸由和两局部组成,如30mm.4、零件上实际存在的,通过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称为.5、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分别是和.它们是以为基数来确定的.6、零件的尺寸合格时,其实际尺寸应在和之间.7、尺寸偏差可分为和两种,而乂有偏差和■偏差之分.8、孔的上偏差用表示,孔的下偏差用表示;轴的上偏差用表示, 轴的下偏差用表示.9、当最大极限尺寸等根本尺寸时,其偏差等丁零;当零件的实际尺寸等丁其根本尺寸时,其偏差等丁零.10、零件的_________ 减其根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实际偏差,当实际偏差在和之间时,尺寸为合格.11、在公差带图中,表示根本尺寸的一条直线称为 .在此线以上的偏差为,在此线以下的偏差为.12、相同的,相互配合的孔和轴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13、孑L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时是间隙,为—时是过盈.14、根据形成间隙或过盈的情况,配合可分为、和三类.15、代表过渡配合松紧程度的特征值是和.16、当EI—es»0时,此配合必为配合,当ES-ei<0时,此配合必为■配合.017、配合公差是允许或的变动量,它等丁组成配合的和之和,配合公差越大,那么此配合后的程度越大,配合的精度18、配合精度的上下是由配合的和的精度决定的.19、标准公差数值与两个因素有关,它们是和.20、标准设置了个标准公差等级,其中级精度最高,级精度最低.21、同一公差等级对所有根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精确程度, 但却有的公差数值.22、选择公差等级时要综合考虑和两方面的因素,总的原那么是:在满足的条件下,尽量选取的公差等级.二、判断〔共30题〕1、凡内外表皆为孔,凡外外表皆为轴.〔〕2、孑L、轴是指圆柱的内、外外表及由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被包容面.〔〕3、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丁其根本尺寸,那么该尺寸必然合格. 〔〕4、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丁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 那么零件的尺寸为合格.〔〕5、根本尺寸必须小丁或等丁最大极限尺寸,而大丁或等丁最小极限尺寸. 〔〕6、尺寸偏差是某一尺寸减其根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因而尺寸偏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7、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丁下偏差.〔〕8、由丁上偏差一定大丁下偏差,且偏差可正可负,因而一般情况下,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负值.〔〕9、合格尺寸的实际偏差一定在两极限偏差〔即上偏差与下偏差〕之间. 〔〕10、尺寸公差通常为正值,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为负值或零. 〔〕11、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它没有正、负的含义,且不能为零. 〔〕12、在尺寸公差带图中,零线以上为上偏差,零线以下为下偏差. 〔〕13、只要孔和轴装配在一起,就必然形成配合. 〔〕14、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根本尺寸必然相同. 〔〕15、间隙配合等于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 〔〕16、凡在配合中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是届于间隙配合. 〔〕17、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上,因此孔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 轴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18、过渡配合中可能出现零间隙或零过盈,但它不能代表过渡配合的性质特征.19、过渡配合中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是间隙配合,也可以算是过盈配合.〔〕20、在尺寸公差带图中,根据孔公差带和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确定孔、轴的配合类型.〔〕21、孔轴的加工精度越高,那么配合精度越高.〔〕22、假设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 m,配合公差为30 m.那么此配合一定为过渡配合.〔〕23、两个标准公差中,数值大的所表小的尺寸精度必定比数值小的所表小的尺寸精度低.〔〕24、无论公差数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那么尺寸的精度就相同.25、公差等级相同时,其加工精度一定相同,公差数值相等时,其加工精度不一定相同.〔〕26、根本偏差可以是上偏差,也可以是下偏差,因而一个公差带根本偏差可能出现两个.〔〕27、由于根本偏差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因而一般以数值小的那个偏差作为基本偏差.〔〕28、代号为H和h的根本偏差都等于零.〔〕29、代号JS和js形成的公差带为完全对称公差带,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30、选用公差带时,应按常用、优先、一般公差带的顺序选用. 〔〕三、选择〔共27题〕1、根本尺寸是〔〕得到的.A、测量时B、加工时C、装配后D、设计时2、最大极限尺寸与根本尺寸的关系是〔〕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D、无法确定3、极限偏差是〔〕A、设计时确定的B、加工后测量得到的C、实际尺寸减根本尺寸的代数差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4、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其根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A、上偏差B、下偏差C、根本偏差D、实际偏差5、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值时,在图样上〔〕A、必须标出零值B、不用标出零值C、标与不标零值皆可D、视具体情况而定6、实际偏差是〔〕A、设计时给定的B、直接测量得到的C、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7、某尺寸的实际偏差为零,那么实际尺寸〔〕A、必定合格B、为零件的真实尺寸C、等于根本尺寸D、等于最小极限尺寸8、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根本尺寸D、实际尺寸9、当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正值时,此代数差称为〔〕A、最大间隙B、最小间隙C、最大过盈D、最小过盈10、当孔的下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无法确定11、关于孔和轴的概念,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圆柱的内外表为孔,圆柱外外表为轴B、由截面呈矩形的四个内外表或外外表形成的一个孔或一个轴C、从装配关系上看,包容面为孔,被包容面为轴D、从加工过程上看,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小变大的为孔,尺寸由大变小的为轴12、极限偏差是〔〕A、设计时确定的B、加工后测量得到的C、实际尺寸减根本尺寸的代数差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13、关于尺寸公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尺寸公差只能大于零,故公差值前应标“ +〞号B、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定义的,没有正负的含义,故公差值前不应标“+〞号C、尺寸公差不能为负值,但可能为零D、尺寸公差为允许尺寸变动范围的界限值.14、关于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上偏差越大,公差越大B、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C、下偏差越大,公差越大D、上下偏差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15、当孔的上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无法确定16、以下各关系中,能确定孔与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的是〔〕A、EI >esB、ES< eiC、EI>eiD、EI<ei< ES17、以下关系式中,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Tf=+0.023mmB、Xmax=0.045mmC、ES=0.024mmD、es=-0.020mm18、对标准公差的论述,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标准公差的大小与根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有关,与该尺寸是表示孔还是轴无关B、在任何情况下,根本尺寸愈大,标准公差愈大C、根本尺寸相同,公差等级愈低,标准公差愈大19、确定不在同一尺寸段的两尺寸的精确程度,是根据〔〕A、两个尺寸的公差数值的大小B、两个尺寸的根本偏差C、两个尺寸的公差等级D、两个尺寸的实际偏差20、〔J〕20+0.033mm 和〔J〕200+0.072mm 相比,其尺寸精确程度〔〕A、相同B、前者高,后者低C、前者低,后者高D、无法确定21、4 20f6 4 20f7、4 20f8 三个公差带〔〕A、上下偏差相同B、上偏差相同、但下偏差不相同C、上下偏差都不同D、上偏差不相同、但下偏差相同22、以下孔与基准轴相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A、孔的上下偏差均为正值B、孔的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负C、孔的上下偏差均为负值D、孔的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23、 4 65H9/d9 组成了〔〕配合A、基孔制间隙B、基轴制间隙C、基孔制过盈D、基轴制过盈24、以下配合中,公差等级选择不适当的是〔〕A、H7/g6B、H9/g9C、H7/f8D、M8/h825、对于“一般公差一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一般公差主要用于较低精度的非配合尺寸B、零件上的某些部位在使用功能上无特殊要求是,可给出一般公差C、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是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一般加工水平可保证的公差D、图样上未标注公差的尺寸,表示加工时没有公差要求及相关的加工技术要求.26、关于公差等级的选用,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公差等级高,零件的使用性能好,但加工困难,生产本钱高B、公差等级低,零件加工容易,生产本钱低,但零件使用性能较差C、公差等级的选用,一般情况下采用试验法27、以下情况中,不能采用基轴制配合的是A、采用冷拔圆型材做轴B、滚动轴承内圈与转轴轴颈的配合C、滚动轴承外圈与壳体的配合四、名词解释1、孔2、实际尺寸3、极限尺寸4、尺寸公差5、过渡配合6、配合公差7、配合8、标准公差9、根本偏差10、基孔制11、基轴制12、一般公差 五、计算题 计算以下孔轴的尺寸公差,并分别绘出尺寸公差带图2、轴 e 65-0.060-0.134 画出以下各组配合的孔轴公差带图, 判断配合性质,并计算极限盈隙和配合公差F,rc +0.030、, ,—C +0.039 3、 孔为〔J 〕 700 轴为〔J 〕 70+0.020+0.054 +0.1454、 孔为〔J 〕900 轴为 4〕90+0.091答案:一、填空1、包容面 被包容面2、轴 孔3、特定单位数值4、测量 实际尺寸5、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根本尺寸6、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7、 极限偏差实际偏差极限偏差上下8、 E S EI es ei9、上实际 10、实际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11、零线正偏差负偏差 12、根本尺寸 公差带 13、正 负 14、间隙配合 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 15、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16、 间隙 过盈 17、 间隙过盈孔公差轴公差松紧差异低 18、 孔 轴19、标准公差等级 根本尺寸分段 20、20 IT01 IT18 21、相同 不同 22、使用性能 经济性能 使用要求 低 二、 判断 错的题:1、3、5、8、10、12、13、15、16、17、19、21、23、 26、 27、 30 三、 选择 A 21、B 22、A 23、A 24、C 25、D 26、C 27、B四、 名词 1、 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内外表 2、 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3、 允许尺寸变化的界限值 4、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5、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6、 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7、 根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8、 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 9、 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所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 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10、 根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根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 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11、 根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根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 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12、 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一般加工水平可保证的公 差. 五、Th= ES — EI 2、 T s= | es — ei 3、 过渡配合 Xmax=ES — ei=+0.030—0.020=+0.010 Ymax=EI — es =0- 0.039=-0.039 Tf= | Xmax — Ymax 4、 过盈配合 Ymax=EI — es=O — 0.145=-0.1451、 +0.039 — 0 =0.039 -0.060 — (-0.134) | 0.010 — (-0.039) =0.074 =0.049I 、 D 2、D 3、A 4、B 5、B 6、C 7、C 8、C 9、A 10、AII 、 B 12、A 13、B 14、D 15、D 16、D 17、D 18、B 19、C 20、Ymin=ES — ei=+0.054 — 0.091=-0.037Tf= | Ymin — Ymax | = | -0.037 — (-0.145)=01.08。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期终复习试卷一、填空题(30)1.形状和位置公差在机器制造中的作用是限制,保证零件的。
2.被测要素可以分为和,要素只能给出形状公差要求;要素可以给出位置公差要求。
3.图样上构成零件的点、线、面均为要素,而实际存在于零件上的点、线、面均为要素。
4.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和(或)位置误差小于、等于时,被测要素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5.表述零件表面峰谷的和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的术语称为。
6.对于过盈配合,如孔、轴的表面过于粗糙,会减小实际,从而降低。
7.在加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提高零件沟槽和台阶圆角处的表面质量,以消除或减小,增强零件的。
8.标准规定确定取样长度的数值时,在取样长度范围内一般不少于个以上的轮廓峰和轮廓谷。
9.标准规定,在高度特性参数常用的参数值范围内优先选用。
10.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应遵循既要满足零件,也要考虑到的原则一般用的方法确定。
11.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和。
12.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方法使用较多的有两种:一是,多用于零件的要素遵守时;二是,多用于零件的要素遵守时。
13.确定光滑工件尺寸的计量器具时,测量多采用,检验多采用。
14.误收不利于质量的,误废不利于成本。
15.国标中规定的验收原则是:所用的验收方法只接收的工件。
16.量规是没有的专用测量工具,不能测出的大小,而只能确定被测工件是否在范围内,从而判断工件是否。
17.光滑极限量规分为和两种,用来检测轴,用来检测孔。
18.标准规定了种检测原则,其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原则。
19.控制实效边界原则中所指的边界是。
20.模拟法就是指采用来体现、、等。
21.测量位置误差时,先按确定基准,在建立一个与基准保持关系的最小区域,此最小区域的宽度和直径就是。
22.螺纹按牙型分类,可分为螺纹、螺纹、螺纹和螺纹等。
23.普通螺纹结合的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满足内、外螺纹装配时的性,二是保证内外螺纹旋合后的。
24.螺纹的综合检验是指,采用的量具是。
一、单项选择题1、互换性按其( )可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C)A、方法B、性质C、程度D、效果2、(B)加工后的零件实际尺寸与理想尺寸之差称为( )。
A、形状误差B、尺寸误差C、公差D、位置误差3、 (A)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D、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4、 (B)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进入公差范围的“起始尺寸”是( )。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大实体尺寸C、最小极限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5、 (D)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的“终止尺寸”是( )。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大实体尺寸C、最小极限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6、 (A)从使用寿命看,机器使用寿命较长,孔、轴的尺寸为( )。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大实体尺寸C、最小极限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7、 (C)。
下列配合代号标注不正确的是( )。
A、Φ30H6/k5B、ΦH7/p6C、Φ30h7/D8D、Φ30H8/h78、 (A)公差带大小是由()决定的。
A、标准公差B、基本偏差C、配合公差D、基本尺寸9、 (B)下述论述中正确的有( )。
A、Φg8比Φh7的精度高B、0.01325+Φ0.01350+Φmm比0.01325+Φ精度高 C 、国家标准规定不允许孔、轴公差带组成非基准制配合 D、零件的尺寸精度高,则其配合间隙小10、 (D)以下各种情况中,应选用间隙配合的有()。
A、要求定心精度高B、工作时无相对运动C、不可拆卸D、转动、移动或复合运动、 (C)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
A、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B、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高的公差等级C、公差等级的高低,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度D、孔、轴相配合,均为同级配合。
12、 (A)下列关于公差与配合的选择的论述正确的有()。
1.最大实体状态(MMC )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公差带内,并具有实体最大(即材料最多,重量最重)的状态。
最大实体尺寸DM (MMS )是指在MMC 下的尺寸,称为MMS 。
2.最小实体状态(LMC )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公差带内,并具有实体最小(即材料最少,重量最轻)的状态。
最小实体尺寸 D L (LMS )是指在LMC 下的尺寸为LMS 。
3.体外作用尺寸(EFS )孔的EFS Dfe =Da -f 形位是指被测要素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轴的EFS dfe=da + f 形位是指被测要素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4.体内作用尺寸(IFS)孔的IFS Dfi =Da+ f 形位是指被测要素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Da Df e f几何轴的IFS dfi =da - f 形位是指被测要素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内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5.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于MMC ,且其中心要素的 f 形位= t 形位 时综合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指在MMVC 下的尺寸对轴 dMV= dM + t 形位 dfe=da+ f 形位对孔 DMV= DM –t 形位 Dfe=Da -f 形位6.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于LMC ,且其中心要素的f 形位= t 形位时综合状态。
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是指在LMVC 下的尺寸对轴 dLV =dL –t 形位对孔 DLV=DL+t 形位7.边界边界是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既包括内表面,也包括外表面) 边界尺寸(BS )是指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的直径或宽度。
(1)最大实体边界(MMB )具有理想形状且边界尺寸(BS )为MMS 的包容面。
、单项选择题1、 互换性按其()可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 (C )A 方法B 、性质C 、程度D 、效果2、 (B )加工后的零件实际尺寸与理想尺寸之差称为 ( )。
A 形状误差B 、尺寸误差C 、公差D 、位置误差3、(A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 )。
A 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B 、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C 、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 就称为有互换性 D 、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 4、(B )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进入公差范围的 起始尺寸”是()。
A 、最大极限尺寸B 、最大实体尺寸C 、最小极限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5、(D )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的 终止尺寸”是()。
6、(A )从使用寿命看,机器使用寿命较长,孔、轴的尺寸为 ()。
标准规定不允许孔、轴公差带组成非基准制配合 D 、零件的尺寸精度高,则其配合间隙小10、(D )以下各种情况中,应选用间隙配合的有( )。
A 要求定心精度高B 、工作时无相对运动C 、不可拆卸D 、转动、移动或复合运动、(C )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 )。
A 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B 、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高的公差等级C 、公差等级的高低,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度 D 、孑L 、轴相配合,均为同级配合。
12、(A )下列关于公差与配合的选择的论述正确的有( )。
A 从经济上考虑应优先选用基孔制B 、在任何情况下应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C 、配合的选择方法一般有计算法、类比法和调整法D 、从结构上考虑应优先选用基轴制13、(A )基本偏差代号为 P (P )的公差带与基准件的公差带可形成 ( )。
A 、过渡或过盈配合B 、过渡配合C 、过盈配合D 、间隙配合主要是对配合的种类,基准制和公差等级进行合理的选择。
B 、公差等级、基准制、配合种类 D 、基准制、公差等级、配合种类15、01(A ) o 配合是( )相同的孔与轴的结合。
A 、基本尺寸 B 、实际尺寸 C 、作用尺寸D 、实效尺寸16、0(B ) o 标准公差值与( )有关。
A 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B 、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C 、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D 、基本偏 差和配合性质17、0(C ) o 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 ()。
A 最大极限尺寸B 、最大实体尺寸C 、最小极限尺寸D 、最小实体尺寸A 最大极限尺寸B 、最大实体尺寸C 、最小极限尺寸D 、最小实体尺寸7、 9、 (C )。
下列配合代号标注不正确的是 ( ① 30H6∕k5 B 、① H7∕p6 (A ) 公差带大小是由( 标准公差 B 、基本偏差 (B ) 下述论述中正确的有 、① 30h7∕D8 决定的。
、配合公差)。
D 、① 30H8∕h7D 、基本尺寸①g8比①h7的精度高B"2500.013「5000.0130.013Jmm :匕250 精度高 C、国家14、(D )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应用, 选择的顺序应该是:()。
A 配合种类、基准制、公差等级 C 、公差等级、配合种类、基准制A 公差值的大小B 、公差单位数的大小C 、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D 、基本偏差值的大小18、 02(D)。
配合精度高,表明( )。
A X 或Y 值小B 、轴的公差值大于孔的公差值C 、轴的公差值小于孔的公差值D 、轴、孔公差值之和小19、 02(D) o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不完全互换性是指零件在装配时可以修配B 、测量一批零件的实际尺寸最大尺寸为.01mm,最小为19.96mm ,则上偏差是+0.01mm,下偏差是-0.04mm C 、上偏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减实际 尺寸 D 、对零部件规定的公差值越小,则其配合公差也必定越小 、02(A) o 下列关于基本偏差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
A 基本偏差数值大小取决于基本偏差代号B 、轴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C 、基本偏差的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 D、孔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21、 0(C) o 承受循环负荷的套圈与轴或外壳孔的配合,一般宜采用()配合。
A 小间隙 B、大过盈C 、较紧的过渡D 、较松的过渡22、 0(B) o 下列孔、轴配合中,应选用间隙配合的有()。
A 、既要求对中,又要拆卸方便B 、工作时有相对运动C 保证静止替传递载荷的可拆结合D 、要求定心好,载荷由键传递23、 (C) o 以下各组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有( )oA 、φ 30H7/ f6 和 φ 30H8/ p7B 、φ 30P8∕ h7 和 φ 30H8 / f7C φ 30M8∕ h7 和口 φ 30H8∕ m7D 、 φ 30H8∕ m7和口 φ 30H7∕f6 24、 (A) o 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 )oA φ 30H7∕ g6B 、φ 30H8∕ g7C 、φ H7∕ g6D 、φ H8∕ g725、 (D) o 下述论述中正确的有( )oA 、无论气温高低,只要零件的实际尺寸都介于最大、最小极限尺寸之间,就能判断其为合 格B 一批零件的实际尺寸最大为.0lmm,最小为19. 98mm 则可知该零件的上偏差是十0 . 01mm下偏差是-0 . 02mm C 、j 〜f 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D H7∕h6与H9∕h9配合的最小间隙相同,最大间隙不同26、 (D) o 下列关于公差与偏差的比较描述错误的是()oA 、 偏差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而公差则一定是正值B 、 极限偏差用于限制实际偏差,而公差由于限制误差C 、 对单个零件只能测出尺寸的 实际偏差”,而对数量足够的一批零件,才能确定尺寸误差D 偏差取决于加工机床的调整,反映加工难易,而公差表示制造精度,不反映加工难易程度 27、 (B) o 下列关于公差与偏差的计算公式表述不正确的有 ( )。
A 、孔的上偏差ES _ D max _ D ,下偏差EI - D m i n28、(C) o 对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叙述不正确的是(般公差是在车间普通工艺条件下,机床设备一般加工能力可保证的公差,它代表经济 加工精度 B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主要用于较低精度的非配合尺寸 C 、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在该尺寸后应注出极限偏差D 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规定四个等级即精密级、中等级、粗糙级和最粗级 29、 (A )。
配合是()相同的孔与轴的结合。
^ D B 、轴的上偏差es =d min -d , 下偏差ei^d max-d C 、孔公差TD — D max — D min=ES — ElD 、轴公差T d — d max — d min=es —eiA 、基本尺寸B 、实际尺寸C 、作用尺寸D 、实效尺寸30、 (A ) o 标准公差值与( )有关。
A 、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B 、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C 、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D 、基本偏差和配合性质31、 (C ) o 基本偏差代号为 P (P )的公差带与基准件的公差带可形成 ( )oA 、过渡或过盈配合B 、过渡配合C 、过盈配合D 、间隙配合32、 (B ) o 在光滑圆柱体配合中,基准制的选择( )oA 、不考虑使用要求B 、主要从使用要求上考虑C 、使用要求是唯一的依据D 、都不对33、 1(D ) o 配合精度高,表明( )oA 、X 或Y 值小B 、轴的公差值大于孔的公差值C 、轴的公差值小于孔的公差值D 、轴、孔公差值之和小34、 0(A ) o d6 属于()配合。
A 、间隙B 、过盈C 、过渡D 、三者都不是35、 (A ) o 下列公差代号中基本偏差为上偏差的是()o38、(A ) o 配合公差带位于配合公差带图的零线下方时为 ( )配合。
A 、过盈B 、过渡C 、间隙 D、过盈或过渡39、(A )。
作用尺寸是存在于(),某一实际轴或孔的作用尺寸是唯一的。
A 、实际轴或孔上的理想参数 B 、理想轴或孔上的实际参数C 、实际轴或孔上的实际参数D 理想轴或孔上的理想参数40、 1(A ) o 在计算标准公差值时,各尺寸段内所有基本尺寸的计算值是用各尺寸段的()作为该段内所有基本尺寸来计算值的。
A 、首尾两个尺寸的几何平均值B 、所有尺寸的算术平均值C 、所有尺寸的几何平均值D 、首尾两个尺寸的算术平均值41、 1(D ) o 最大实体尺寸是()的统称。
A 、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B 、孑L 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C 、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D 、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和孔的最小极限尺寸42、 1(D ) o 公差原则是指( )o A 、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B 、制定公差与配合标淮的原则C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 D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43、1(A ) o 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值为0.1mm , ?则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允许偏离量为( )。
A 0.1mmB 、0.05mmC 、0.2mmD 、① 0.1mm44、1(C ) o 在建立基准时,理想要素与被测要素之间的联系应遵守 ( )oA 、公差原则B 、独立原则C 、最小条件D 、包容原则C 、•-60I D 、 O 80( f .0;6))。
C 、定位公差D 、跳动公差()oC 、定向公差D 、跳动公差A -40001B 、、20O 0"36、 0(B ) o 倾斜度公差属于(A 、形状公差B 、定向公差37、 (D ) o 端面全跳动公差属于A 、形状公差B 、定位公差45、1(D)。
在两个平面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下,其()公差等级应不低于平行度的公差等级。
A垂直度B 、位置度C 、倾斜度 D 、平面度46、2(B)。
下列不属于定向公差的是( )。
A平行度B 、平面度C 、垂直度 D 、倾斜度47、2(A) o下列哪种位置公差项目对应的公差带形状不是圆柱面内区域的是()。
A径向全跳动 B 、同轴度 C 、任意方向线位置度 D 、任意方向线对线的平行度48、2(B) o有关实效尺寸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oA、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 m aX —形位公差B、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体尺寸-形位公差C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min +形位公差 D 、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实际尺寸+形位误差49、2(D) o有关公差原则的应用不正确的论述有( )oA最大实体原则常用于只要求可装配的场合 B 、包容要求常常用于有配合要求的场合 C 、独立原则的应用十分广泛 D 、独立原则的加工难度最低50、2(A) o按类比法确定公差时,选用公差值的大小应满足( )。
t形状:::t定向‘::t定位:::t尺寸t定向:::t形状:::t定位:::t尺寸C t定向Wt形状Vt尺寸∙<t定位D 、t尺寸V t定向V t形状V t定位51、(B) o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A、给定方向上的线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B、任意方向上线倾斜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C、标注斜向圆跳动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轴线垂直D标注圆锥面的圆度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指向圆锥轮廓面的垂直方向52、3(D) o下列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