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M4-FINAT测试方法NO.4 不干胶快速离型力测试
- 格式:docx
- 大小:13.61 KB
- 文档页数:2
不干胶持久粘合力测试标准
一、测试目的
本测试标准的目的是评估不干胶材料的持久粘合力,以确定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持久粘合力是衡量不干胶材料在长时间内保持粘附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需要长期粘贴的应用场景尤为重要。
二、测试原理
本测试标准基于以下原理:通过在特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不干胶材料进行粘贴和分离试验,以测量其持久粘合力。
试验过程中,不干胶材料将粘附到测试基材上,并在指定的时间后进行分离,测量粘附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三、测试步骤
1. 准备测试样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不干胶材料样品,并准备相应的测试设备和基材。
2. 设定测试条件:设定测试温度、湿度和测试时间等条件。
通常情况下,测试温度为25℃±2℃,湿度为50%±5%,测试时间为24小时。
3. 粘贴试验:将不干胶材料粘贴到基材上,确保粘贴面干净、无灰尘、无水分。
在设定的测试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分离。
4. 分离试验:在设定的分离时间内,使用拉力计或其它测量设备,在不损坏不干胶材料和基材的前提下,逐渐增加分离力直到不干胶材料与基材完全分离。
记录分离过程中的最大拉力值。
5. 重复试验: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建议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四、结果分析
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不干胶材料的持久粘合力。
通常,持久粘合力越强,表示不干胶材料在长时间内保持粘附性能的能力越强。
这一性能对于实际应用中的粘合、固定等任务至关重要。
通过对不同品牌和类型的不干胶材料进行对比试验,可以评估其性能优劣,并为实际应用提供选择依据。
不干胶的检验测试方法我跟你说啊,不干胶的检验测试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咱先说粘性的测试吧。
这就好像看一个人交朋友紧不紧一样。
我试过用一个小的物体,比如说一个硬币,往不干胶上贴。
轻轻按一下,然后慢慢拉起来。
要是很轻松就拉下来了,那这粘性可能就不太好。
不过这里面也有学问呢,按的力度可不好掌握。
我一开始就弄不明白到底该用多大劲儿。
后来我发现,就用大概能让硬币稳稳贴上去的最小的力就差不多。
而且这和贴的表面也有关系。
要是在很光滑的玻璃上,那粘性表现和在木头上可能就不一样。
还有个耐温性的测试。
这个我可费了好大劲。
我就把粘着不干胶的东西放在不同温度的地方。
像放在冰箱里低温试试,再放在暖气旁边高温看看。
我记得有一次,我把测试的样本从冰箱里拿出来太快了,结果表面起了一层雾,我都不确定是不是不干胶本身的问题了,这才知道拿出来得放一会儿等温度慢慢恢复正常。
在高温环境下也是,不能一下子就下结论。
而且高温到多少度才比较合适呢,我也不确定,反正就家里暖气大概的温度,还有夏天太阳晒得最热的时候的温度我都试过。
再说说这个耐水性的测试吧。
我就把粘着不干胶的东西放在水里泡着。
开始的时候我没想那么多,就直接扔水里了。
结果发现水的冲击力也会影响结果。
后来我就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水里,尽量不让水有很大波动。
要是泡了一会儿,不干胶的边边就翘起来或者完全脱落了,那这耐水性肯定不好。
但是有时候可能泡久了,整个东西被泡烂了,也会影响判断,所以得找个平衡点。
对了,还有个柔韧性的测试。
我把粘着不干胶的东西弯折,就像弯折一根小树枝一样。
如果弯折的时候,不干胶很快就开裂或者和粘贴的东西分开了,那就说明柔韧性不行。
我有一次弯折的角度太大了,一下子就把不干胶弄破了,后来才知道,得从小幅度的弯折慢慢加大角度去试。
反正对于不干胶的检验测试,得多从不同方面去试,每个测试都得仔细着点,不然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FINAT环形初粘性测试-最新初粘性测试方法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最新的初粘性测试标准及方法,从原理上分析了测试方法的优势.关键词:环形初粘性测试仪,滚球法,环形法,玻璃法初粘性测试是表征胶黏剂粘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外测试初粘性有两种,一种是滚球法另外一种是环形法。
目前国内针对胶黏制品初粘性测试大多采用斜面滚球法检测初粘性,这种方法所需仪器比较简单,只需要一台主机和一盒标准钢球,通过测试黏住钢球的大小来判别初粘性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但从实际使用中,很多使用者提到这种方法数据重复性差,而且没有数据的量化,不易制定质量标准。
在国外多数企业采用更直观的方法--环形初粘力测试方法来检测胶粘制品的初粘性,利用一种拉力测试仪来检测初粘性力值的大小,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更直观,较之国内的斜面滚球法,数据更具有科学性,更接近实际应用。
今天我们具体介绍一下环形初粘性测试方法及相关的检测设备。
环形初粘测试的适用范围:应用于压敏材料最重要也是最难测的性能-初粘。
该方法使用企业可以针对不同胶带或标签来检测产品的初粘粘接力。
首先了解什么是环形初粘,压敏材料的环形初粘是一定速度将环形材料(胶面向外)与标准板一定面积接触后的分离力。
实验设备:环形初粘力测试仪、浮法玻璃,试样制备:截取宽度25mm,长度至少175mm的试样五条进行测试。
测试条件:温度23℃±2℃,50%RH±5%RH,测试试样在测试前应至少放置4小时。
测试步骤:1.在测试前移除胶带背材,胶面向外,握住胶条两末端将它组成环形。
环形末端10mm夹入拉力器(LT-3000环形初粘性测试仪)上夹具,环形垂直下垂。
(注意:夹具不要直接接触胶面)。
2.将玻璃板夹入下夹具,其径向与胶带径向垂直。
以300mm/min速度使环形与玻璃板接触,当完全接触后(接触面积25mmx25mm),立即反向以300mm/min速度分离。
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反向分离滞后时间尽可能短,记录完全分离环形与玻璃板的最大力值。
不干胶持粘力测试仪器的操作试验方法测试仪如何做好保养不干胶持粘力测试仪器的操作试验方法不干胶持粘力测试仪器CLASSIC 920持粘性测试仪是Labthink 兰光自主研发按生产的一款胶粘制品粘结性能的测试仪器,适用于压敏胶粘带、医用贴剂、不干胶标签、保护膜等产品进行持粘性测试试验。
仪器生产制造符合《GB/T 4851 胶粘带持粘性的试验方法》《ASTM D3654 压敏胶纸带剪切粘性的标准试验方法》《JIS Z0237 压敏粘胶带及压敏粘胶薄板的试验方法》,设备的操作也如标准中要求一样,实在如下:试样制备:将被测试样置于试验钢板一端的中心位置,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以压辊自身的质量将胶粘带试样均匀地滚压粘贴在一个(120.5)mm(120.5)mm的面积范围内,试样自由区域内暴露的胶粘剂部分可以掩蔽起来。
至少制备3个试样。
单独准备每个试样,然后在1min内开始测试。
对于包装用胶粘带以外的其他胶粘带,可以接受其他放置时间,在报告中注明。
试验过程:1.在依照5.5.3.1中说明粘贴试样后,1min内完成以下动作。
2.将夹具夹在试样的自由端,确保夹具完全夹住试样的整个宽度,并使荷载均匀分布。
3.将整个试验样件放在试验架上,使试样的自由端垂直,确保没有剥离力作用在试样上。
4.将砝码轻轻施加到夹具上,以免对试样产生剪切冲击力。
记录试样从试验板上完全分别所用时间。
试验结果:将每个试样结果转化成它的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
获得全部对数的算术平均值,然后求合适的逆对数,得到时间。
直流电阻快速测试仪的维护直流电阻快速测试仪(微欧计)是取代直流单、双臂电桥的高精度换代产品。
直流电阻快速测试仪接受了先进的开关电源技术,由点阵式液晶显示测量结果。
克服了其它同类产品由LED显示值在阳光下不便读数的缺点,同时具备了自动消弧功能。
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测试是变压器在交接、大修和更改分接开关后,必不可少的试验项目。
在通常情况下,用传统的方法(电桥法和压降法)测量变压器绕组以及大功率电感设备的直流电阻是一项费时费工的工作。
不干胶持粘力测试标准
1.测试目的
2.不干胶持粘力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估不干胶材料在长时间内保持粘贴能力
的能力。
持粘力是指不干胶材料在粘贴到被粘物表面后,能够保持粘贴状态并抵抗因各种因素导致的脱落的能力。
通过对不干胶进行持粘力测试,可以确保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粘贴要求,并提供可靠的粘合效果。
3.测试原理
4.不干胶持粘力测试采用以下原理:将不干胶材料粘贴到标准测试板表面,
并按照标准条件进行固定。
在规定时间后,通过测量不干胶材料与测试板之间的粘合力,评估其持粘能力。
测试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如重力测试、摩擦力测试等,以全面评估不干胶材料的持粘性能。
在进行持粘力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测试环境清洁、无尘,以避免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在粘贴不干胶材料前,将被粘物表面清洁干净,并确保表面平整;
●按照不干胶材料的粘贴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粘贴平整、无气泡或杂质;
●在测试过程中,要保证测试方法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对于不同类型的不干胶材料,应根据其特性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条件。
总之,不干胶持粘力测试标准是评估不干胶材料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测试可以确保不干胶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粘贴能力和持久的粘合效果。
FTM2-FINAT测试方法NO.2 90°剥离力测试(剥离速度300mmmin)适用范围:本方法与FTM1不同之处在于它可让用户比较不同胶带(标签等)的换位性。
90°剥离力通常比180°剥离力小。
虽然在180°剥离时纸张撕裂,但是仍可测得90°剥离力。
定义:剥离力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压敏材料从标准测试板上以一定角度、一定速度剥离时所需的力。
分别在压敏材料和标准测试板贴合20min及24h后进行测试,称后者为永久剥离力。
测试仪器:拉力测试仪或类似仪器,其夹具能以90°玻璃压敏材料,剥离速度300mm/min,精度+2%。
当压敏材料移动时,辅助设备应能使测试板自由水平移位,以保证剥离角度为90°.测试板用玻璃制成。
一只标准FINAT测试压辊。
测试样品:应是从有代表性的材料上取下来的测试条,测试条宽25mm,沿仪器方向至少长175mm.切口应干净、平直。
每种材料至少应取3条进行测试。
测试条件:温度23±2℃,50%RH±5%RH。
测试样在测试前应至少放置4h。
测试步骤:从测试条上移除背材,胶面向下,用轻微指压将胶条贴于清洁的测试板上。
用FINAT测试压辊以大约10mm/s的速度每方向各压2次,使胶面与测试板表面紧密接触。
在测试条贴合于测试板以后,放置20min再测试。
重复上述步骤,将另一测试条贴合于另一测试板上,放置24h再测试。
将测试条与测试板固定在仪器的合适位置使得剥离角度为180°,设置夹具分离速度为30mm/min。
在测试条中部每10mm读取数据,至少读取5个数据。
对所读取数据取平均值。
测试结果:剥离力(90°)用N/25mm表示,对各测试条取平均值。
贴合时间为20min或24h。
破坏类型CP 洁净试板-试板上无污痕。
PS 试板污染-测试区域有色变,但无胶残留。
CF 内聚破坏-胶膜在测试过程中撕裂,胶残留在试板和基材上。
不干胶剥离力测试方法引言:不干胶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标签、贴纸、封口胶带等产品中。
而不干胶的剥离力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不干胶剥离力测试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准确测量不干胶的剥离力。
一、测试原理不干胶的剥离力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不干胶从基材上剥离的力量。
常见的测试方法是使用剥离力测试仪,通过施加一定的力量来剥离不干胶,并记录所需的力值。
剥离力测试仪通常由一个固定夹持装置和一个移动夹持装置组成,通过控制移动夹持装置施加的力量来进行测试。
二、测试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测试的不干胶样品切割成一定的尺寸,通常为长条状。
确保样品的表面没有明显的污渍或损伤,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2. 安装样品:将样品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夹持装置上,确保样品与夹持装置之间的接触牢固。
3. 施加力量:通过控制移动夹持装置施加一定的力量,使其与固定夹持装置相对运动,从而剥离不干胶。
力量的施加速度和大小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4. 记录数据:在剥离过程中,使用剥离力测试仪记录所施加的力量大小。
通常,测试仪会自动记录并显示剥离力的数值。
5. 结果分析:根据所记录的数据,计算不干胶的剥离力。
常见的计算方法是取多次测试的平均值,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三、注意事项1. 温度和湿度:不同的不干胶材料对温度和湿度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进行剥离力测试时,应控制好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样品准备:在进行剥离力测试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去除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3. 样品尺寸:样品的尺寸大小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4. 测试速度:在进行剥离力测试时,应控制好测试速度,以避免测试结果受到速度的影响而产生误差。
5. 重复测试:为了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建议进行多次重复测试,并取平均值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四、测试结果的应用通过不干胶剥离力测试,可以评估不干胶材料的粘附性能和剥离性能,进而确定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FINAT 技术手册FINAT,来自法语,Féderation IN ternationale des fabricants et transformateurs d'A dhésifs etT hermocollants sur papiers et autres supports,全球不干胶标签制造商协会。
FTM1 180º剥离力测试175X25(mm)测试条在23℃±2℃,50%RH±5%RH标准条件下放置4小时后,贴于清洁的玻璃制成的标准测试板上,用测试压辊以10mm/秒的速度每方向各压2次,放置20分钟和24小时后,以300mm/分钟的剥离速度进行180º剥离。
至少读取5个数据,取平均值。
至少应取3条测试条。
剥离力用N/25mm表示。
破坏类型CP 洁净测试板——测试板上无污痕PS测试板污染——测试区域有色变,但无胶残留CF内聚力破坏——胶膜在测试过程中撕裂,胶残留在测试板和基材上AT胶膜全转移——胶膜干净地从基材上转移到测试板上PT基材被撕裂——粘合力大于基材的强度,读数应是撕裂前的最大值。
如测试板不是玻璃材质,如不锈钢必须在结果旁标注清楚。
如基材被撕裂,可以降低剥离速度。
丙酮或甲乙酮(MEK)可以用来彻底清洗测试板。
清洁材料可以选用医用纱布、棉线、绵纸。
FTM2 90º剥离力测试90º剥离力更小。
基材不易撕裂。
剥离角度90º。
FTM3低速离型力测试离型力是把底纸从压敏胶面材上剥离下来所需的力。
离型力太低会导致标签加工或自动贴标时飞标;离型力太高会导致模切或排废时断卷或者自动贴标时不出标。
175X50(mm)测试条(长边与机器方向一致,可以叠放多达20张)放置在两块金属或玻璃板之间,在23℃±2℃温度,70g/m2压力条件下维持20小时以保证离型材料与胶粘剂之间良好接触。
取出测试条,在23℃±2℃,50%RH±5%RH标准条件下放置4小时,用双面胶固定(整个测试区域)在平板上,以300mm/分钟的剥离速度进行180º剥离。
FTM4-FINAT测试方法NO.4 不干胶快速离型力测试适用范围:本测试方法可以使标签的最终用户评估复合材料在标签加工成型和贴标时的相类似的速度下的剥离力。
因此与FTM3相比,本测试提供了一个关于材料加工成型特性的更合理的判断。
剥离力太低会导致在标签成型或贴标时飞标,剥离力太高会导致在模切排废时断卷或者在自动贴标时不出标。
定义:高速离型力被定义为按如下方式剥离时所需的力:(方式1)压敏材料从保护性纸张上分离(方式2)离型底纸从压敏胶材料上分离以上两种方式皆在180°分离角及10m/min到300m/min的分离速度条件下。
这两种方式将导致不同的结果。
测试仪器:一台可以以180°角,10m/min到300m/min的速度剥离复合材料的仪器。
仪器最好有一个持续记录剥离力的设备(参见备注)测试样品:这些纸条必须是从材料的代表性样本上取得。
必须有25mm宽,至少300mm长,长边与机器方向一致。
测试仪器可能要求加长样品长度以夹住材料。
测试纸条必须未被破坏(褶皱,气泡,等),切边应平滑笔直。
测试条件:测试中,材料被放置于两块金属板间,或玻璃板之间并且材料需在标准测试条件下23℃±2℃,压强6.87kpa(70g/cm2)下保持至少20h,用以保证离型纸和胶黏剂接触良好。
在金属板或玻璃板之间可以放置多达20张测试纸条。
以这种方式保存后,从玻璃板间取出测试条并且在标准测试条件(23℃±2℃,50%RH±5%RH)下放置至少4h。
测试材料的加速老化性能时,将一组相似的测试条放置在两块金属板或玻璃板之间,并把它们置于通风烘箱中,温度设定在70℃±5℃,放置20h,然后测试条应当被取出并在如上所述的条件中放置至少4h(参加FTM5)。
测试步骤:方式1:离型压敏材料从保护性纸张上分离用一个滚轴机械装置把压敏材料从底纸上分离下来时,可能有必要防止胶水粘到驱动辊上。
科建不干胶剥离强度测试仪的测试方法
不干胶剥离强度测试仪配备不同夹具可测试胶带、不干胶商标类产品90度剥离强度、180度剥离强度、离型力测试。
介以考虑胶带类产品的黏
附性能。
并可测试基材的抗张强度。
本仪器可以通过软体操作编辑,可做
压力,拉力等试验。
科建仪器生产的不干胶剥离强度测试仪按照标准ASTM、D3330 、FINAT、GB/T2792、PSTC严格执行,测试精度可达到0.5g/25mm,从而在不干胶、胶带、保护膜、离型纸,离型膜等电子材料行业提高了产品质量水平。
不干胶剥离强度测试仪的测试方法:
1、将试样自由端对折90度,并从试验板上剥开,粘合面25mm。
把试样自由端和试验板分夹在上,下夹持器上。
应使剥离面与试验机力线保持一致;
2、试验机以300mm/min±10mm剥离速度连续剥离,并有自动记录仪绘出剥离曲线(GB/T2792-1998 胶粘带剥离力测试标准);
3、测试结果:按剥开后的20—80mm之间的距离计算;
4、在剥离的取值班范围内,每隔20mm读取一个数,至少要读取4个数。
求其平均值;
5、报告需要提交以下几个部分:
1)、本标准的编号和名称;
2)、测试速度;
3)、试验用的产品说明(材质,编号);
4)、测试环境和试验日期;
5)、试验停放时间;
6)、试验破坏类型;
7)、测试结果方法;
8)、判定合格。
FTM4-FINAT测试方法NO.4 不干胶快速离型力测试
适用范围:本测试方法可以使标签的最终用户评估复合材料在标签加工成型和贴标时的相类似的速度下的剥离力。
因此与FTM3相比,本测试提供了
一个关于材料加工成型特性的更合理的判断。
剥离力太低会导致在标
签成型或贴标时飞标,剥离力太高会导致在模切排废时断卷或者在自
动贴标时不出标。
定义:高速离型力被定义为按如下方式剥离时所需的力:
(方式1)压敏材料从保护性纸张上分离
(方式2)离型底纸从压敏胶材料上分离
以上两种方式皆在180°分离角及10m/min到300m/min的分离速度条
件下。
这两种方式将导致不同的结果。
测试仪器:一台可以以180°角,10m/min到300m/min的速度剥离复合材料的仪器。
仪器最好有一个持续记录剥离力的设备(参见备注)
测试样品:这些纸条必须是从材料的代表性样本上取得。
必须有25mm宽,至少300mm长,长边与机器方向一致。
测试仪器可能要求加长样品长
度以夹住材料。
测试纸条必须未被破坏(褶皱,气泡,等),切边应平
滑笔直。
测试条件:测试中,材料被放置于两块金属板间,或玻璃板之间并且材料需在标准测试条件下23℃±2℃,压强6.87kpa(70g/cm2)下保持至少20h,用以
保证离型纸和胶黏剂接触良好。
在金属板或玻璃板之间可以放置多达20张测试纸条。
以这种方式保存后,从玻璃板间取出测试条并且在标准测试条件(23℃
±2℃,50%RH±5%RH)下放置至少4h。
测试材料的加速老化性能时,将一组相似的测试条放置在两块金属板
或玻璃板之间,并把它们置于通风烘箱中,温度设定在70℃±5℃,放
置20h,然后测试条应当被取出并在如上所述的条件中放置至少4h(参
加FTM5)。
测试步骤:方式1:离型压敏材料从保护性纸张上分离
用一个滚轴机械装置把压敏材料从底纸上分离下来时,可能有必要防
止胶水粘到驱动辊上。
这时可用一条格拉辛底纸保护条盖住暴露的胶
面。
保护条应比胶带测试条宽4-10mm,长20-30mm,已将发生试验错误
的风险降到最低。
过程如下:
将离型纸固定在装纸夹上。
把保护条(涂硅油面)贴住胶面,以便保
护条会在剥离测试期间贴合胶面。
把仪器设定在所需的速度上。
把带
有保护条的压敏胶材料放在驱动辊上,开始测试,注意显示器显示连
续取值还是取平均值。
如果用50mm宽度的样品,压敏胶面纸就不能
以此种方式剥离。
检验测试仪器手册,察看低于15cN/25mm的剥离力
值是否可靠。
方式2:底纸从压敏胶材料上分离
这个过程与上述过程一样,区别只在于复合材料的放置位置相反而且
也不必用保护条。
测试结果:高速离型力被表示为测试所得的峰值或平均值,单位是cN/25mm宽,下面的剥离方式应该和测试速度及测试方法一起被记录下来:
(方式1)压敏材料从保护性纸张上分离或
(方式2)离型底纸从压敏胶材料上分离。
结果类型(峰值或是平均
值)必须被记录下来
备注:1.测试结果仅仅是峰值或是平均值时具有误导性,尤其是在高速分离速度下。
强烈推荐使用装有高速跟踪记录仪的高速剥离测试仪。
2. 换算1kgf=981cN。